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少年宗师-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亚也头痛,赶紧顺坡下驴地说道:“这个我真是张三下灰窑,承认乱弹琴,要不,咱不占排球队的指标了?”

    宋二看看排球队普遍身高,心中形容了一句歪瓜裂枣之后,嘴里说道:“这个,你还是继续呆在队里吧,不管怎么着,看起来也气势一些。”

    杨紫洁在边上看了一会,眼珠子一亮,嘴里说道:“宋二,宋二,我给你出个主意。”

    宋俊文翻翻白眼,宋二这大名是彻底传遍天下了,嘴里没好气地说道:“说吧,你又有森马馊主意?”

    杨紫洁指着郑亚,大声说道:“宋二,时间太短,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完全没有可能把郑亚培养成排球高手,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他的身体条件,进行定向培养。”

    定向培养?

    这对排球来说可是一个新鲜名词。

    宋俊文眼前一亮,大声问道:“小洁洁,说说,怎么个定向培养法?”

    杨紫洁振振有词地说道:“郑亚身材高,而且比较匀称,弹跳力应该不错,你看是不是专门培养他在网前的拦网,让他成为一道屏障,然后,在此基础上,宋二你还可以利用他的身高和力量,培养他的高抛大力发球,要是这两样成功,郑亚其他基础差一点,也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了。”

    这主意其实是个馊点子,正规的排球赛,怎么可能会出现一个畸形发展的队员?

    但是,到了人才捉襟见肘的00班,这点子搞不好真的管用。

    宋俊文眼前一亮,拍手笑了起来:“紫洁你真聪明,郑三,你的弹跳力怎么样呢?”

    弹跳力?

    郑亚摇摇头说道:“高中那会,我弹跳力真不咋的,摸不到篮板。”

    宋俊文一摸额头,嘴里说了句:“天,你1米9的个子,居然还摸不到篮板,我也是醉了。”

    郑亚笑笑没有说话。

    杨紫洁在边上噗嗤轻笑出声,嘴里说道:“宋二,你有所不知,高三一学期的时候,郑亚身高不足1米7,身材也很瘦弱,摸不到篮板很正常的。”

    宋俊文看看身材匀称的郑亚,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不是吧,你一年多时间,长了20厘米,我也是醉了,17、8岁了,还如此疯长,你这发育也太慢了,行,你这身高和臂展在,只要稍稍跳高一点,应该就有很大杀伤力,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学习排球的重点,就是怎么样在网前拦网,还有就是高抛大力发球。”

    只练两样,这个倒是可以有,目标明确,到时候,表现不好也不至于拖后腿。

    郑亚十分爽快地答了句:“行,那我就练这两样。”

    宋二开始给郑亚解释什么是拦网。

    拦网,队员在网前,以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主要是手臂、手掌,在球网上沿阻挡对方击球过网的技术动作。

    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反攻的重要环节。拦网可将对方有力地扣杀拦起,减轻后排防守的压力,为本方组织反攻创造条件。

    拦网主要是给对方扣球手以心理压力迫使其出现失误,拦网可以减缓球速,甚至能把对方的扣球直接拦回、拦死,在比赛中是得分、得球的重要手段之一。

    搞了大半天,郑亚基本弄懂了拦网的基本规则,还有重要作用。

    然后,郑亚问了句:“排球应该怎么拦网?”

    对啊,怎么拦?

    宋二眨巴眨巴眼睛,嘴里说道:“我拦网主要靠智慧,用我丰富的比赛经验,已经犀利无比,不用太多技巧,当然,你如果需要学习更多的拦网技术,你倒是可以去网上找一下,应该可以找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宋二其实也不怎么懂拦网。

    郑亚要学,主要靠悟性。

    好吧,郑亚又拿出了自己的手机,请教度娘。

    拦网,有单人拦网和集体拦网两种。动作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和落地等相互衔接的五个部分组成。拦网时,应有良好的判断力,准确选择拦网地点、时间和空间。

    任何一门技术,要想学会,都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

    郑亚开始按照度娘搜索到的训练方式,在网前训练自身的反应能力。
………………………………

第五百一九章 佛脚难抱

    移动,跑步,起跳,伸出自己的双手,形成拦网动作,郑亚觉得,自己训练的最大难题,应该是如何在拦网的过程之中避免触网。

    经常性会收不住势子,直接扑到网上啊!

    因为定向培养的缘故,郑亚暂时性跟其他童靴形不成太好的配合关系,主要是单独联系自己的网前起跳和发球中。

    发球,是排球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中的技术环节比拦网更加复杂,各种发球技术。

    传统的发球,有三大类,根据其特点不同,有旋转球、高吊发球和飘球。

    郑亚也是服了,就是把球打过去而已,居然会有如此多的讲究。

    击球的部位,击球的力度不同,就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发球效果,还分了上手发球、下手发球、高抛发球三种发球方式,真正是品类繁多,要不是自己来学,可真不会想到有这么多的门道。

    杨紫洁所说的定向培养方向,就是高抛而起,重重扣下的发球方式。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力量大,速度快。

    但是这种方式应该也是十分难学的发球方式,根本原因在于,这种方式对于球员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当高。

    弹跳力,手腕力量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才有可能发好球。

    郑亚要还是以前的身体素质,想都不要想。

    现在的身高是够高,就是不知道弹跳会如何。

    这一年多来,郑亚的身体条件变化很大,尤其是易筋经的修炼,让郑亚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本质的提升,习武也让郑亚的身体各个部位得到了比较均衡的锻炼,理论上,弹跳力应该不会太弱。

    只是,郑亚从来没有认真测试过自己的弹跳力,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够跳多高。

    估摸着,以自己的身高,摸篮板应该没问题了。

    第一次排球练习,也搞不出太多名堂,稀里糊涂的,郑亚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趟排球课。

    接下来,到了张老大的篮球队训练时间。

    篮球算是国人普及率最高的球类,小学、初中的童靴,很多都会打篮球,初中开始,学校体育课还教授篮球,相比之下,真正的篮球白痴还是很少的。

    张大也在班上挑选了10人组成篮球队,其中4人跟排球队不同。

    10人队伍最大的问题,还是海拔不够,比如说何启雄和宋二,这两家伙的身高就不足1米75,而且两人还算是整个队伍之中,身高中上的队员。

    郑亚之所以会入选篮球队,正是因为身高的缘故。

    相对一窍不通的排球来说,篮球稍稍好一些,毕竟初中有过接触,先前宋二讲解有关规则的时候,郑亚倒是回想起一些篮球常识。

    至少,郑亚知道了,篮球不能带球走!不能二次运球不是?

    不过,也仅仅只是如此而已,郑亚的接球、运球、投球什么的,完全没有任何技术标准,初中没学好,目前依然停留在抛球上篮的原始球技阶段。

    张大见识过郑亚的足球和排球底子,心中早有准备。

    但是真正看到郑亚糟糕得一塌糊涂的篮球底子之后,也只能是无语摇头。

    最终,张大对郑亚表示死心,表示不抱太多希望,对郑亚也采取了定向培养的措施。

    00班的身高不足,篮板是个短板,干脆,就重点培养郑亚的抢篮板能力,以郑亚的身高体型,搞不好能够在比赛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样的,张大跟宋二一样,表示自己对篮板没有特殊爱好,不是专精,让郑亚自个儿找了度娘去认真学习。

    郑亚无语地发现,三大球学习训练下来,自己彻底被嫌弃了。

    尤其是宋二这家伙,说起自己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郑亚啊郑亚,亏你还是我00班的学霸,00班的骄傲,你看看你,典型的畸形发展,大脑超级发达,小脑严重滞后,白瞎了这么高的身高,居然一种体育运动都搞不好,你啊你,简直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郑亚很想问问拳击是不是体育运动,如果是的话,老子可是世界冠军级别高手。

    不过这个时候,郑亚感觉自己不是辩解的时候,麻蛋,三大球,自己的确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被鄙视正常。

    没看到杨紫洁这个小丫头都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暗自得意窃笑,看自己笑话之中吗?

    得,落后就要被嫌弃。

    对了,杨紫洁这小丫头小胳膊小腿,别看她平时蹦蹦跳跳,体育成绩也是一团糟,运动会高挂白旗。

    实际上,整个00班的女生项目那是严重滞后,也就汤包子报了几个酱油党田赛,女生们的更多精力,已经在全力支持男生这半边天来了。

    按照杨紫洁的说法,那就是别的参赛队是男女半边天,一半一支队,我00班两半合一,绝对能够有所建树。

    好吧,如果这种理论成立,郑亚觉得,奥运会干脆不用分男女项目了。

    除了三大球的训练之外,郑亚还得训练自个儿的单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大球没训练好,郑亚顶多占着茅坑不拉屎,不上场得了,三大单项要是没训练出名堂来,那就一定会丢丑。

    铅球、100米跑还有三级跳远。

    这个,真正需要掌握基本的运动常识,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至少也能取得不弱的成绩。

    铅球的训练已经走上正轨,训练之法深深刻进脑海星月菩提子之中,第二天一大早,郑亚推了20分钟铅球,成绩再度有了小幅度提高,开始向9米方向缓慢前进。

    估计能有9米多的成绩,应该就不会垫底了,郑亚心中稍安,开始抱第二个单项的佛脚,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由于这项运动使下肢的负担很大,所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其他项目要高一些。它要求运动员有快速的助跑速度和良好的弹跳力,以及强大的腿部力量。

    郑亚之所以会上这个项目,一方面是他的身体素质看起来在00班是排得上号的,另一方面就是宋二故意坑人。

    郑亚记得自己在寝室说过三级跳远跳不下坑,老是跳岸上的趣事,宋二就给记住了,偏偏给郑亚就报了这么个参赛项目。

    郑亚要是不能加强自身能力,三跳不下坑,那就真是有意思了。

    估计那就会成为国科大运动会上的另一个奇葩记录。

    三级跳远起跳线至沙坑近端的距离为13米,这个距离可是不近,要是没有一定水准的话,跳不下坑,那可是经常性的事。

    郑亚抖擞精神,趁着早上更多人还没起床训练的时候,跑去偷偷修行三级跳远。

    现在来说,郑亚的身体素质比高中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跳好。

    左右没人,郑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按照记忆之中一些皮毛的三级跳远方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跳。

    咚、咚、咚……身体素质在这儿了,郑亚还是轻松地跳了三下,比高中强多了,高中时期,很多时候,郑亚跳到第二步,就跳不动了,第三步干脆就跪,现在,第一次跳,很不错,三步一气呵成。

    不过,让郑亚无语的是,三步下来,自己还是跳在了岸上,距离下坑,还有一尺来长的距离。

    果然还是在岸上啊!

    这个必须得认真练,怎么着,也得下坑不是?

    郑亚又请出了度娘,搜索三级跳远的技巧。

    临时抱佛脚,又不是体育特长生,身边也没有老师指点,只能是有事问度娘,那种举之天下而皆准的训练方式,能有多大效果,那就真的需要看郑亚的领悟能力和真正的身体条件了。

    三级跳远,是一种速度性力量运动项目,

    所谓速度性力量,我们通常也称之为爆发力量,顾名思义是由力量与速度组成。


………………………………

第五百二零章 体武合一

    三级跳远运动员在进行力量练习时一定要有速度要求。长期的训练方法有:快速抓举、后抛铅球、前抛铅球、壶铃蹲跳、杠铃蹲跳、杠铃弓步跳、负重沙背心单脚跳栏架、负重沙背心双脚跳栏架、负重沙背心在沙坑中做各种跳跃练习……等等。

    好似这些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对于临时抱佛脚的郑亚来说,时间上来不及了。

    想了半天,郑亚决定试一试八步赶蝉,看看这玩意儿能否在三级跳远之中,有些用处。

    八步赶蟾,在少林轻功之中登记在册的正式功法名称乃是:“八步蹬空功”,又叫“空中走八步”,学好此功法不容易,星月菩提子记忆之中,老祖宗当年足足练了二十年,才有不俗的修行效果。

    郑亚平时倒是很少涉猎轻功之术,现在只能按照记忆之中的动作,跑来试一试。

    左右看看,还是没有观众,郑亚开始尝试,一段助跑动作,郑亚脚尖点地,腾空而起,一脚向前踢出,前面没有敌人,脚落地一蹬,另外一脚向前猛地向前踢了出去,前面没有敌人,还是没踢中。

    二踢不中,落地。

    此时,正常的八步赶蟾就是双膝跪地对对方****形成第三击。

    但现在郑亚是在跳远,所以,此时的动作,微微一变,落地单腿猛地一蹬,顺势前扑,完成自己第三跳。

    咚的一声!

    郑亚又给跳在了岸上!

    好吧,郑亚无语地站在沙坑前面,开始回想刚刚的动作。

    八步赶蟾,第一脚为“问腿”,如同拳击之“刺拳”,对方如果躲开,则为“虚腿”,不躲则变为“实腿”,主要特色就是跳跃的高度比较高,跳跃的时候,需要拿腿攻击敌人,那么问题来了,有了高度之后,速度就上不去了,这就跟现在最为流行的三级跳远速度性力量相违背。

    跳到比较高,却不能够跳到多远。

    八步赶蟾好似不是特别好使。

    郑亚站在地上想了半天,想起了少林武僧天天早上提水晨练的同时训练的那种“蹬萍渡水功”,这种功法,修炼到极致,可是真正地能够水上漂浮。前不久,有人传言,一少林武僧在湖面漂浮足足达到118米,很多人都认为那不过是骗人的江湖把戏。

    不过就郑亚记忆之中的资料,蹬萍渡水练到极致,的确是可有一苇渡江。

    蹬萍渡水攻乃是少林正统称呼,在武林之中,少林武僧闯荡天下,留下许多传说,十分有意思的是,这轻功本身的大名倒是不显,但是外号却是大名鼎鼎。

    说起“燕子三抄水”轻功,很多武侠迷都知道,那不过就是蹬萍渡水功的实际应用法门之一。

    三级跳远和燕子三抄水都带个三字,练习起来,应该有些相通之处吧!

    八步赶蟾不好使,咱试一试燕子三抄水。

    先师轻功属上乘,深功苦下数十冬。

    轻身如燕救弟子,带回嵩山训成龙。

    蹬上浮萍可渡水,竹签以上可飞腾。

    枪尖以上能战斗,离地八步可登空。

    此为少林真玄妙,真正绝学在心中。

    这就是“燕子三抄水”了。

    郑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助跑。

    这一次,全力以赴,连易筋经内劲也给用上了。

    咚,空中一步踏出,郑亚大步横空,按照老祖宗的记忆在空中滑翔了一会,单脚落地,蹬的又是一步踏出……

    得,这次好像有点猛。

    第二步落下,踏起第三步的时候,郑亚豁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坑边了。

    这回,自己一定能入坑了!

    咚的一声,郑亚第三步踏了出去,按照老祖宗记忆之中的运行规则,驱动了易筋经内劲,又向前滑出老远。

    咚的一声!

    郑亚十分无语地发现,自己又落在了岸上!

    还是没入坑。

    不过这一次,郑亚是落在了坑这边的岸上,直接把个坑给飞完了。

    站在岸边,郑亚赶紧左右摆摆脑袋看看有观众没有。

    玩得有点大!

    直接过坑了。

    这玩意儿,好似也不适合在运动会上展示。

    跳得太远不说,这种竞技氛围跟运动会完全是两码事。

    竞技体育的三级跳远,那家伙,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每一步每一跳都给人力量十足,速度极快的感觉。

    郑亚这燕子三抄水完全不是那个味道。

    郑亚每一脚踏出,都是一种类似滑翔的感觉,就好像是让子弹慢慢飞!

    轻飘飘地,就这么给滑了过去啊!

    完全违反了物理规律,内力就是最大的作弊器。

    郑亚的感觉,有了内力的自己,就好似在屁股下边放了个火箭推进器,只要自己愿意,估计能够被推出去更远。

    郑亚不想被切片研究,也不想被人看大猩猩。

    好吧,燕子三抄水得改进。

    内力这玩意儿,还是别弄到竞技体育之中来。

    两大少林轻功,好似都不大合适,郑亚还得想办法。

    是不是可以控制内力输出的量,让自己跳得不那么离谱呢?好似也不成,主要是自己的这种跳法状态太诡异,好似是地面引力失去了作用一般啊!

    郑亚现在其实很想知道内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产生这样的神奇效果。

    郑亚觉得,内力的存在,应该有其科学依据,现在自己感觉匪夷所思,根本原因不过是自己没有弄懂其存在的原理而已。

    中国的老祖宗真是神奇,居然开发出如此奇妙的功法。

    站在沙坑边上,感叹半响,郑亚又跑了回来,开始思考自己三级跳远的正确姿势。

    现在的三级跳远,最流行的,乃是速度型力量,就是依靠极快的速度,爆发的力量,将运动员快速向前推进,取得更好的成绩。

    那么郑亚需要努力的,其实是两个方向,一个,就是提升自己的冲刺速度,另一个,就是提升自己蹬踏的力量。

    内力,还是算了吧。

    认真思考了一会,郑亚觉得,自己的力量是不缺的,作为一名修炼少林基础内功并成功一力带气,修炼出内力的武者,郑亚身上的力量十分可观,人体九大劲力,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极限。

    其中就有腿部力量。

    那么郑亚需要联系的,就是郑亚的速度。

    恰好,郑亚的第三个运动项目就是100米跑。

    100米跑,追求的,就是极致的运动速度。

    只要把100米跑的问题先解决了,速度自然就起来了,到时候,三级跳远的成绩应该也不会太弱。

    100米跑,时间很短,要跑好也不容易。

    郑亚看到100米跑的技术要求之后,心中感叹,还真是条条蛇儿都咬人,任何运动,要想取得好成绩,都不容易。

    自己身为武者,身体素质是不错,但要是以为这样就能成为全能型体育全才,那就真是想多了。

    除非自己真的动用不俗的内劲作弊,要不然真没有那么轻松。

    100米跑的技术环节分为起跑、途中跑和终点跑三个。

    其中稍稍简单的是终点跑,只要在奔跑的过程之中,身躯前倾,尽量让自己早碰线。

    最复杂的,其实还是起跑。

    郑亚当年,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每次班上百米训练的时候,等郑亚听到枪声开跑的时候,别的已经跑出了好几米。

    初中时期,郑亚很不服输,有着竞技精神,有次学校运动会,郑亚大胆报名,当时参加的是400米跑。

    郑亚那个时候,不懂400米跑道的规矩,分在内道的郑亚,上场一看,奇怪了,别人怎么比自己站得靠前那么多?

    心中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裁判哨子一吹,前面的童靴,猛地冲了出去,郑亚愣了愣,发现人家已经绝尘而去。

    搞不懂状况的郑亚当时心灰意冷,跑了几步,黯然退赛。

    那次比赛,给郑亚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甚大!想起来就尴尬!

    如今要不是练武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能够鼓足勇气参加比赛才怪。

   


………………………………

第五百二一章 情况不妙

    郑亚真的很忙。

    原本,郑亚以为自己进入大二之后,凭自己的智商,学业将不再困难,生活将有条不紊地进入相对悠闲时期。

    原本,郑亚以为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之语和美繆。

    得,一个学校运动会,让郑亚充分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可是不少,很多东西,自己还相当小白。

    忙啊!

    早上5点30就起床,练一小时个人单项,再练一小时武术,就到了7点30了!

    运动会还没开始的时候,上午要加紧完成一天的学业,中午必须午休,要不然,起床太早,身体不好,下午就是一个整下午的三大球连轴转。

    晚上还要抽点时间写书,安排点时间学习小飞导师的两门特色课。

    整个一天,还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不能增加跟之语煲电话粥的时间,反而有点偷工减料的意思,美繆那儿,也没时间偷吃了,就是晚餐跑去蹭个饭。

    隔三差五,还得接接小洁的电话,每天还得给正宫娘娘发个短信,不发是有问题的,自己这手机是特制手机,自带提示功能,每次,自己短信发出去,不到三分钟,手机就提示,自己的短信已经阅读。

    也就是说,小君妹妹每天都在自己发短信的时间段等着呢!

    估计自己只要哪天不发,小君就得从部队翘班了。

    有时候还得接其他朋友的电话。

    虢子强这家伙依然在不死心地电话骚扰自己:“小亚,亚哥,金童大侠,算我求你了,郑冠这主演,非你莫属,你推荐的桑博杀神已经进入剧组,如若你能来,两人对手戏,一定会相当相当地精彩。”

    郑亚正忙得不可开交,很自然地,随口就是一句:“没空,你想都别想,太多国家大事等我效劳,谁有时间去演戏啊!”

    虢子强顿时受伤。

    就在这种忙忙碌碌之中,时间过得飞快,郑亚还没怎么准备好,各种训练还没能彻底完工的时候,体育运动会的前奏,也就是足球比赛已经如期来临。

    国科大家大业大,总数不下20多个院系,如若算上二级学院,那个,系别就可以达到N个。

    真要敞开了组织足球队,估计参赛队伍那就叫一个多。

    所以,学校对比赛队伍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前期就限定了报名数量,全校的足球队控制在了32只球队以内。

    就近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四只队伍,取小组前两名,进入16强。

    小组赛是循环积分赛制。

    16进8,8进4称之为复赛,一对一淘汰赛。

    4进2称之为半决赛,最后就是决赛了。

    大学组织方相当任性,直接比照了世界杯的赛制,来举行学校足球赛,要不是最近这些年,国家足球气氛比较浓,没有被国足给臭死,可不能这么玩。

    在很多分院只能以院为单位参加比赛,自己不得不前期挑选的情况下,才40人的00班大大方方给组织了一只足球队,混进了小组赛之中,不得不说,其实00班就是国科大的幺儿子,受宠。

    话说,别看于文雅说得多好听,好似体育有多么多么重要似的。

    但真实情况是,国科大器重的,依然是00班这些宝贝疙瘩,学习尖子的文化成绩。

    00班所在的这个小组,4支队伍,种子队,是人高马大,据说是全校前四强有力竞争者的数学学院足球队,另外三只球队依次是海洋学院、药学院和00足球队。

    四支队伍,排序倒数第一的,自然当之无愧是00班足球队。

    00班第一战,对抗海洋学院足球队。

    郑亚,光荣地成为板凳球员,在场边候补。

    足球跟篮球和排球不同,当你球技不行的时候,定向培养都没有什么项目,郑亚第一天参加培训的时候,火眼金睛的何启雄已经看出,郑亚那叫一个白!

    又因为足球不像是篮球和排球那么器重身高,所以基本上,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何启雄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几个有着一些基础的童靴的强化训练之上,郑亚嘛,就练着吧。

    时间太短,郑亚这些天,也刚刚好只能把老祖宗记忆之中的球技完成自我转化,得到了一些蹴鞠技术。

    不过,蹴鞠和足球有着许许多多的区别,不说其他,就是比赛的用球,那就差别很大。

    蹴鞠用球可没有现在足球那种弹性,个头也要小了一些。

    蹴鞠比赛的场地不同,也没有现在的足球场那么大。

    蹴鞠比赛是“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也就是场子是圆形的,周围有方墙,人数,也就是一边六个,二六相当。

    有点像是学校最为流行的半场足球。

    郑亚得到的蹴鞠技能要运用到足球比赛之中去的话,还需要一点时间。

    这场比赛的受关注程度很一般,海洋学院那边,倒是来了有个一两百人的观众,00班全班都来观战,也就是20几号人。

    在学校这巨大的体育场内,这点观众,显得那叫一个稀稀拉拉。

    小组赛,而且还是两实力一般队伍的小组赛,就那样了。

    两队11人进入场上,阵型有点不同,国科大这边,是典型的442阵型,海洋学院攻击欲望更强,是

    这个,郑亚已经在这几天的强化训练之中得到过知识普及,基本知道了足球场上10个人怎么摆。

    很简单啊,11个队员,除了守门员之外,10个人,后面4个,中间4个,前面2个,就叫442。

    比赛进行得还算是正常,上半场,双方有攻有守,大多数时间都在中场倒来倒去,形成的有威胁的攻门并不是很多。

    这种比赛的节奏,这种比赛的气氛,跟郑亚记忆之中的蹴鞠完全不同。

    郑亚记忆之中,蹴鞠斗得很凶,尤其是一些兵队上场,比赛的时候,横冲直撞,斗的就是功夫,攻防节奏转换极快,打得火花四贱,十分激烈,而观看蹴鞠的观众也是热情洋溢,热火朝天。

    好家伙,感觉00班和海洋学院的比赛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身体接触都不是很多。

    00班的整体实力不强,大多数时间被海洋学院压制在了自己的半场。

    但同时,海洋学院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00班有张明伟和何启雄两把尖刀,再加宋俊文这个中场,具有较强的突破力,一个不好,就会阴沟里翻船。

    双方小心翼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