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云机械(艾力)-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变态。
还有一个方面因素的考虑,就是在变速箱方面,祝楷自信还是有不少的东西可以拿出来,而且飞机的外形不用大变,这也是他想快速装备这款飞机的初衷。
李嗣晨还是要到12月底才能回来,祝楷也只是在电报中要求他尽可能多制造几台发动机带回来,目前在烟台、青岛可是没有办法制造这种发动机,在这里也只有李嗣晨和雷凯威掌握叶片的合金材料配方,还有一个人就是祝楷。
作为保密的资料,祝楷只能是在这款飞机试飞成功以后,才能授权发动机厂生产这个发动机,并且叶片材料还是得由雷凯威或是李嗣晨指导厂家生产,而不会直接交给它们,这也确保了这个秘密不会被泄露。
进入12月,东北大地被白茫茫的一片覆盖,地面部队的行动越来越受天气的影响,大规模的地面进攻都停止了下来。
在得知日本准备在来年集结军队和舰船对东北和山东发动打击,祝楷下令对朝鲜的关东军补给线进行打击,一时间朝鲜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丹东日军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缺衣少吃的日子是越来越长,甚至有时候还得出外狩猎以补充粮食的不足。
朝鲜半岛的日军装备了大量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也使得烟台飞机的损失在12月大幅上升,最后只能是用原东北军的战机来代替,从奉天机场出发攻击补给线。
在12月中旬,日本舰船在黄海大幅增加,准备突防青岛,然而在黄海集结时被一艘过来的商船知道了位置,它通知了上海的护卫队。青岛飞机大规模出动,在黄海与舰船进行了一天的作战,直到天黑才返回青岛。
此役,青岛损伤战斗机37架,击伤日舰8艘,其它10艘也不同程度受损,其中的两艘日舰是因为战斗机直接撞击驾驶舱致使舰长、大副等全部殉难,这使得日舰编队连夜驶离了黄海海域,这次预计中的舰队攻击不幸夭折。
第一百五十三节 埃托奥博士
虽然烟台方面军阻止了日本舰船的进攻预谋,可是它损失掉的飞机也是直线上升,在整个12月,烟台方面军的飞机被击落、击伤超过了一百架,而纽约方面生产的零部件却是积压在上海这边无法运过来。
日本舰船已经在上海附近截留一切的商船开往山东和东北,这使得正常的贸易都无法开展。bxwx。org
在12月23日,万吨水压机到达了上海,为配合水压机的运输,烟台方面军把所有原东北军的战斗机都调了出来,在黄海上搜寻日舰,军舰也在23、24日两天在黄海海域与日舰作战。
由于缺少y02强击机,这次的损失更是惊人,53架战斗机坠毁在大海里,直接撞击日舰的就有13架之多,可是只有2架成功,舰船损失6艘,不过日舰15艘有3艘被击沉,其它舰船也是伤痕累累,不得不退出黄海海域,使得烟台方面顺利地拿到了万吨水压机和一艘运送飞机零部件的货轮。
至此,烟台方面军的大规模进攻停了下来,在济南前线布置的飞机也是回到了青岛和烟台,就是莱州都只剩下了一个小队的飞机。
由于烟台方面用飞机攻击补给线的行动停止,日军在丹东前线的防守又恢复了生气,日军大本营又在年前增援上来一个师团之后,双方彻底陷入了胶着状态。
这时候,在全国的报纸宣传抗战的报道下,大批的学生乘火车赶到奉天要求参军,祝楷才不会傻到把这些宝贝人才推到火线上去。
他卖力地宣扬实业兴邦的理念,让大多数的学生进入到各个工厂学习,不过还是有参军的,他支派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去海军学校,几年之后他有好几艘舰船要服役,现在青岛舰船学校在学习的人员可是良莠不齐,这批人员的到来大大增加了知识分子的比重。
李嗣晨的回归还是在12月25日圣诞节这天,他是乘火车到达青岛的,他的飞机零部件是随着另一艘运输大型加工机械的货轮到达青岛的,这些机械将安装在托奥飞机制造厂扩建后的车间里。
埃托奥博士已经在圣诞节前到奉天和祝楷谈过了,他准备应德国政府的召唤,回国去办厂制造战斗机,他如今在做风洞试验的设计已经快接近完成,在明年的1月份就可以制造样机试飞了。
这是一款他精心为祝楷打造的y03强击机,装弹量更多,速度更快,航程更远,他听说了祝楷在纽约在打造一台高速发动机,如果用这台发动机,那么这款飞机的设计堪称完美。1月他就会回国去了,他也表示祝楷在德国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帮忙。
祝楷在感慨之余,也对博士给烟台方面军的帮助感谢不已,他从自己的账户里给博士五十万美元作为支助他在德国办厂的费用,而且也顺便让他帮忙介绍德国工程师和工人到山东和东北来工作,他会支付一切他们到中国的旅费。
在依依不舍地道别声中,埃托奥博士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而托奥飞机制造厂已经全部卖给了祝楷,博士带着近200万美元的巨款返回德国。
祝楷在之后让何壮返回青岛,极力挽留托奥飞机制造厂的德国工人们,并且愿意为他们的家属到青岛来定居支付旅费,还准备为他们建造一个德国人生活的小区,让他们有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娱乐健身设施。
最终,这些工人们还是决定留在了青岛,这对于博士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在德国,这样的工人还是不少的,可是对祝楷来说,这些就是财富,至少是个聚宝盆,源源不断的合格工人会从这里走出来。
敏络和江炳根到奉天了见祝楷,顺便看望昏迷中的祝隶,祝隶现在是大嫂和母亲轮流在医院看护,祝楷的父母亲和二哥一家人已经在12月乘坐火车来到了奉天,而江开戎的父母亲也是同时来到了奉天。
一家人少有地在奉天团聚,祝楷在连家的庄园里特别辟出两套3进的院子安置两家的老人,而把二哥一家安排在了小西大街76号和祝楷夫妻俩一起住下,大嫂和孩子们则被父母亲接去一起住。
天天两人到医院都是祝楷的那辆车子接送,然后再来接祝楷上办公室。
祝隶的情形在家人来了之后确实有所好转,可就是没有醒过来,祝楷还是很担心大哥,这段时间他的压力是越来越感觉到沉重。
本来他还想让李烽回来指挥,可是苏联人也不安神,老是在北满捣乱,使得李烽想调动部队支援奉天的战斗的同时,还得小心应对苏联人。
战斗已经交给参谋部指挥,祝楷这几天在一门心思绘制变速箱,现在的飞机没有这个设计,而李嗣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如果想带动飞机飞行,要么用风扇,要么用螺旋桨,祝楷在李嗣晨和他探讨之后,还是决定用螺旋桨,至少这样要保险的多,别人也不容易觉察出来。
如果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那么势必要安装变速箱,把发动机的转速降低到1000以下才能带动螺旋桨,变速箱也是发动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质量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里其实还是有不少的东西,因为这种发动机是恒速运转的,不同于柱塞式发动机在随着飞机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所以它还是会出现不少的功率浪费,如果在民用上,你就得抠门一些,把发动机的叶片制造成可以变速的,军用就不会考虑这些了。
祝楷还是采取了保守作风,先做出来再去考虑经济性的问题,由于采取了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所以整个飞机的布置还是相对容易了许多。
整个飞机设计几乎就是一个抄袭,祝楷把当年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放大了一些尺寸,然后画给连家三兄弟看,让他们和李嗣晨一同完成这个设计,当然,一部分的设计还是给上海的设计师团队来完成。
虽然这架飞机体积还是相对大了些,但是青岛的风洞实验室还是能够对这架飞机进行原尺寸大小的风洞试验,不过经上海建议,如果同时再进行局部的风洞试验,会取得更有效的试验数据。
这个措施切实地弥补了试验中有些缺憾的问题,虽然依旧不是不可能完美,但是却使得设计进度出现了大幅度加快,而在1月初电解铝工厂开始投入生产后,铝合金的改进配方工作也跟了上来。
~~~~~~~~~~~~~~~~~~~~~~~~~~~~~~~~~~~~~~~~~~~~~~~~~~~~~~~~~~~~~~~~~~~~~~~~~~~
“方工程师,你今天的气色不错嘛!”万成华工程师在上班的路上碰上了方波工程师,笑着大招呼。
“原来是万工程师,你今天怎么不去实验室啊?”方波问道。
“哦!昨天做实验弄到半宿,累了,歇一会。”万工程师回答道。
“哎!那个金属有眉目了!”方波诡异地笑着说道。
“哦!我去你办公室,走。”万成华兴奋地拉着方波就走。
两人一路聊着走到了方波的办公室,其实这里也是他的实验室,后面就有一大块的场地被他弄成实验室了。
“呶,你看。”方波指着海绵状的物品兴奋地说着。
“怎么搞出来的?这么快啊!你的速度。”万成华有些羡慕地问道。
“这太不容易了,”方波有些炫耀地介绍道,“自从我俩10月到抚顺来就没有歇过吧!”
万成华点点头,深有同感,他们俩是一个课题的,10月从上海研究所过来,就直接在抚顺搞特种金属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老板亲自确定的,而且他还给了他俩一个流程图,两人刚来时想着这样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嘛!一头扎进去才知道,太不容易了。
后来本溪这边打仗打得这么厉害也没有动摇两人的斗志,万成华看见的这个海绵状的物体就是海绵钛,方波用工业法制备的样品,别小看这个东西,这可是他花了整整3个月才弄出来的东西。
方波在起初的时候,为了实验方便,特意设计了一个用电弧加热的熔炼炉,就这个东西,他就跑了奉天好几趟,直到祝楷几乎给他画出整个图纸来他才弄了出来。
他精心地挑选钛铁矿,然后把烟台拿来的石油焦磨成粉,和粉状的钛铁矿、破碎后的沥青混合在了一起,捏合成团,再配上电炉料放进熔炼炉里。
出来的有生铁和炉渣,令人想不到的是,老板要求是留下炉渣,哈哈,当时方波和万成华都笑了。
这样看着似乎一切很顺利,只要再有个几天,这项工作就可以结束了。
不想,情形急转直下,万成华的氯化镁的电解后氯气的制备储存就是个大问题,最终还是斐格船厂的师傅们给制造了一个储气罐才解决这个问题。
在精馏塔的精制过程中,不时地出现杂质进入到成品里,他在反复地进行着实验,最后才寻找到了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氩气的制备上让两人吃尽了苦头,他们几乎调动了研究所精馏塔研究的所有人来参与这个事情,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俩变成了又一个李嗣晨——烧钱大户。
接下来的工艺他俩是跟着祝楷后面,一等他空下来就问几句,一直到昨天,他们还是不能成功实现还原。
方波昨天是投机取巧,他就弄了一点东西在做实验,这还是花了3天,在失败了无数次后,在实验室里让他成功地还原了一次出来。
万成华在一边唏嘘不已的时候,两人也知道,真正要实现工业制备,还是有好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他们继续努力,不过现在的电弧熔炼炉还是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这也算是额外的成绩。
第一百五十四节 渴望
1月5日会理
“文县长,我们会理的工业还是要靠你啊!”陈明海说道。
“你不是做的很好嘛!我这里只能是给你敲敲边鼓。”文怀建不以为意地说道,他到会理已经有一个半年头了,可是这里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上海那边依旧每个月都会定期运送物资过来,人员也有三四批过来了。
这里最大的变化还是路变好了,文怀建到这里之后,就把几个地痞弄去修路,这也带动了大家对建设一条通往云南的大路的渴望。
在得到上海的资金支持后,文怀建首先建设了一个水泥厂,又动员了会理的几个民族的头领,大家一起动手,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力,在一年多时间里,硬是修了一条4米宽的水泥路通往云南边境。
现在交通好了之后,各种各样的物质和商贸人员都汇聚到了会理,使得这里的经济明显比去年上了一个台阶。
在去年,文怀建就以这带来的一百个士兵为基础建立了各个民族融合的部队,人数的规模已经突破了3千人,武器装备则是你根本没有想到的g01,还是在昆明采购运过来的。
一开始文怀建还以为是王亚焦的人卖给他们的,没想到他们在昆明推销时,被龙云一锅子端了,而龙云自己的武器和这个不配,只好出售,这就有了几千支的g01落在文怀建手里的故事。
文怀建的银子还是不缺的,山东和东北现在已经禁止了银子的流通,他这里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花销了。
陈明海在文怀建的支持下重新开采起铁矿石来,但是却还是愁销路的问题,他在怂恿文怀建建设一家钢铁厂,也能消耗他的铁矿石。
这确实是文怀建最想做的事情,老板让他来这里的最大目的就是铁矿,不过老板在派人来勘察过这里的地质之后,发电报过来是让他再等等。
他不明白老板究竟要等什么,不过老板随后的电报让他把铁矿石的精选工作先做起来,他也就开办了一家选矿厂,但是如今选矿厂的矿石已经堆成了山,老板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他只能停下来了。
从上个月起,上海研究所的人带来了一天实验设备,他们在做铁矿石的熔炼试验,为此还制作了一个中型的电弧熔炼炉,每次也能出不少铁,但是他们根本顾不上这些生铁,随手就给了文怀建处理,他们要制作的东西据说很麻烦,只能慢慢试验,这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在会理的建设中,就值得称道的是电力建设,文怀建在大力发展火电的同时,也在边远地区试着发展小水电,他通过晓翰直接从泛美船舶订购了一套8千千瓦的发电机组和几套小型的水力发电机组。
他用全县人集资的资金加上他从烟台争取来的建设费用,在去年12月初完成了火电电站的建设,在几个水力资源充沛的偏远地方他组织了老百姓修建了水库,顺便完成了小水电的建设,这也是他能说服几个民族的头领带领本族人参与道路建设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会理的百姓心气是高高的,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也是长久以来他们最期望的发展机会,谁都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文怀建在今年的打算就是建设钢铁厂,如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可以把周围一带的群众都争取过来。
8号,研究所的人员出来了,他们建议在这里选址建设钢铁厂,并派发电报给祝楷,随后的回电祝楷也同意了,其实他们是盯着钛金属而来的,铁这是生产的附属品。
文怀建大型钢铁厂建设的请求没有被批准,不过研究所的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铁会交由他处置,文怀建倒是对多建设几个电弧熔炼炉进行冶炼挺支持的。
研究所的人员在试验了铁矿石之后,应祝楷的要求在会理制备钛渣原料。而会理则是正式开始了精细化的炼铁炉的生产,研究所人员在一边指导工人炼制钛渣一边在生产生铁,让文怀建可是高兴坏了。
文怀建随后把炼钢炉的建设丢给了会理的商人们操办,这一下就让大家都高兴了,在川南这还是头一次。
~~~~~~~~~~~~~~~~~~~~~~~~~~~~~~~~~~~~~~~~~~~~~~~~~~~~~~~~~~~~~~~~~~~~~~~~~~~
威海军工厂在经历了之前的大海战中看到了飞机对付舰船的不足之后,在1月份研制出了高爆机载鱼雷,在它的首次亮相时,就击沉了一艘四千吨的日舰,这大大缓解了日本舰船对山东半岛日益增加的威胁局面,不过生产出来的鱼雷数量确实不多。
在南方,蒋记又不得不面对桂系的反叛势力,整个东南的形势是怎样一个乱字了得。
陕西的境况更糟,由于今年的灾情特别严重,这里在10月之后已是哀鸿遍地,而冯某人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山西的情况好一点,阎锡山终究还是拨了一点款项用于救灾,而江开戎接收最多的还是山西的灾民,这也相应减轻了山西的沉重负担。
不过严冬的降临使得任何的言辞都失去了效力,灾民们在大自然的威严下瑟瑟发抖,在太原的民间救助组织已经在竭尽所能地把灾民送上东行的列车,他们中有山西人、有陕西人,有军人、有平民,有归国的华侨、有自愿而来的外国人,在大灾面前,每个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山东和东北在经历长达4、5个月的救灾行动之后,处境渐渐地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在日本舰船三个月左右的物资封锁后,粮食的供应开始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在12月下旬的反攻行动之后,日本舰船暂时失去了封锁黄海海域的能力,这使得祝楷有那么一段时间从外界来购买运送粮食,弥补了山东和东北可能会出现的粮食缺口。
克里木大规模出动部队进行救灾行动是目前各方面表现最得力的,他的防区从东北角的大兴安岭一直延长到西北部的绥远附近,成群结队的牧民投奔他们所信仰的神灵长生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那杜拉氏克里木。
这是祝楷一直渴求的结果,所以就是在大雪封路的季节,只要克里木那里粮食出现困难,他都会让部队驾着雪橇把粮食送去。
这个冬天是许许多多在山东和东北的难民最难熬的一个冬天,不过也是他们遭灾以来第一次感到欣慰、第一次感到希望的冬天,他们相信来年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好。
不过这个冬天是丹东的日本兵最冷的一个冬天,大冷的天,他们得守在阵地上,防备着奉天军队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的突击,他们在丹东前线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祝楷其实在东北的室外温度降到零下10度之后就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现在各支部队正在休整,以备明年的新战役。
李烽对这次的实战练兵还是很满意,他的部队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原东北军的各级长官也在战斗中真正认同了自己现在的身份,成为了烟台方面军的一员。
“妈,你看祝隶好像动了一下。”大嫂在病房里突然叫了起来,母亲连忙赶到床边,仔细地观察着大儿子的情况,又是幻觉?母亲不禁又怀疑起来,突然她也发现了祝隶的小手指有一下不经意的颤抖。
“啊!小隶真的动了。”她经不住大叫一声,把门口的警卫都吓了一跳。
医院里的变化很快就传到了祝楷的耳中,他和父亲随即赶到了病房,二哥也已经赶了过来,不过祝楷随即下令封锁消息,在有限的几个首脑了解情况之后,祝隶的病情变化被彻底封锁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哪一级的长官在没有得到祝楷批准之前都无法见到祝隶,所有关于祝隶病情的消息将视为机密。
在如此严格的保密措施下,以及东北大部还在实施戒严,大家在东北过的第一个年就显得格外的冷清。因为还在战争时期,军团长又是躺在病床上,所有不必要的庆祝活动都取消了,拜年也成了显景的事情。
祝楷一家人难得地聚在了一起过年,祝隶的两个孩子更是在纷纷扰扰中一下子长大了,懂得了体谅大人,尤其是对待他们的母亲。
大哥大嫂都没有在家,两个孩子也是一声不吭地吃着年夜饭,两个老人更是没有心情打趣,在如此沉闷的气氛中,一顿饭吃得是五味杂陈,饭后二哥和祝楷就躲到书房去了。
“三弟,你看我做的什么事好呢?我在家快闷死了。”二哥自从到奉天后,整个人显得郁郁寡欢,他在老家可是左右逢源,大家都奉承着他,家乡的那家纺织厂也是由他出面管理。可是如今到了奉天,他发现情况全然不同了,小弟的随便哪家企业都是几百万产值的,自己也是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插不上手。
“你……”祝楷这才发现二哥确实在来到奉天后沉默了许多,“你想做什么呢?”
“我,我,我也不知道!”二哥还是有些沮丧,这些对于他来说都太陌生了,虽然他一直跟着父亲经商,在绍兴也算是个人才,到这里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样吧!现在抚顺那边在进行一项新材料的试验,这个东西大家都陌生,你去那里把这块事情抓起来。有件事你要明白,这些人都是工程师或者是研究所的研究员,你要不懂的多问,尽快把东西熟悉起来,我们以后也许还得靠这个闯天下。”祝楷想着钛合金的事情,虽然这是他的心血来潮,但也是不得不做的东西,在这里你不往前走,很可能会被别人抢走生存的机会。
第一百五十五节 自力更生
二哥的事情也让他想到在威海的江炳根和祝敏络两人,敏络报告说威海的民用飞机制造厂本来是打算在年前生产飞机的,可是好像又改变了主意,整个生产进度严重滞后,说是要推迟到年后四五月份才能有第一架飞机出来。
祝楷还是估计他们进行的风洞试验不理想,或许是要修改的地方台多了吧!就像是上海那边,虽然是试飞成功了,不过那架飞机也是不能作为生产的样机,还需要大幅度的整改,至少也得3月份才有可能第二次试飞。
··············································································
1929年1月1日,蒋记在南京召开了编遣会议,其中也电召江开戎到南京,而祝隶一直躺在病床上,而且东北还在和日本人作战,东北这边就没有来电报。
不过,在北平就出了不大不小的一些事情,白崇禧在北平一直称病没有参加南京的编遣会议,在2月蒋记就派特务密谋捕杀他,被他的部下廖磊告知,并亲自送他出北平,到天津后,由于天津的日本轮船也不敢出航,随即他跑到了秦皇岛。
“老板,白崇禧在秦皇岛。”何壮汇报道。
“哦!我们的第四方面军军团长好像后来是给他了,是吧!他来检阅部队?”祝楷不禁自己斗殴笑了。
“蒋记准备把他撤了,现在又要杀他,他能不想办法逃嘛!”何壮笑笑说道。
“怎么?从我们防区走,也行,告诉警卫队,可以用我的水上客机把他送走,结个人缘嘛!”祝楷吩咐道。
随后,3月3日,白崇禧在秦皇岛和祝楷匆匆会了一面后,登上水上客机,在一个小队飞机编队的保护下,经上海加油后飞抵香港,然后经香港转回广西。
白崇禧回到广西,马上向奉天采购了一批军火,重新开始武装桂军,由此,粤桂战争的阴影开始笼罩着东南大地。
祝楷没有多管军阀混战的局势,他在向桂军输出大量的军火,由此带动了奉天军工厂的全面生产。而威海的火炮工厂也是因为英国政府的立场,迟迟没有建成投产,使得祝楷很是失望,不过这也让他切实地体会到了拥有自己工厂的重要性。
他随即加快了奉天105榴弹炮工厂的建设进度,争取在6月份能够投产。
青岛克虏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却是陷入了尴尬境地,由于德国政府怯于英国和日本的压力,对两家工厂的战车生产进行干预,使得两辆战车的底盘不能从德国国内发出来,致使战车根本不可能按预定计划交货。
祝楷对此是大发雷霆,不过他在得到了部分战车悬挂部件的生产制作工艺后,又原谅了他们。这次事件的性质其实是更坏的,但是祝楷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种违约情况,除非他能自己生产战车。
在这里,不得不提在3月10日安装好的万吨水压机,这使得潘定邦和陆永祥联手向祝楷提出制作自己的底盘,通过莱州万吨水压机的压制成型,他们可以把现在的一款大型的挖掘机底盘改造成战车的底盘,而且在工程师们计算的技术数据上比现在订购的坦克底盘要更好。
他俩又提了一个让祝楷感兴趣的话题,大型的坦克也许会难一点,不过如果是缩小一点尺寸的战车就问题不是那么大,至少现在的莱州钢铁厂的钢铁马上就能用上,否则就得从上海调运钢铁。
而且这个设计只要把大炮的尺寸相应改小就能使用,烟台正在制作的大型卧式镗床就能加工这种炮管。
这里还有一个好处是在青岛交换得来的柴油机也可以在稍微改进之后就能在这辆战车上使用,如果要想用总输出功率是一两百马力的12缸汽油发动机就得让泛美船舶的发动机厂设计了,不过在制造这种坦克的过程中确实能锻炼自己设计生产队伍。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生产过程会极度保密,因为莱州是一个封锁很严密的地方,而只要在烟台的工程机械厂和机械厂里进行封闭生产就行了。
这事情确定下来让祝楷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他倒不是想和德国的两家公司掰了,人家几十年生产经验的军工厂,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好东西,现在借助他们的愧疚,抓紧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一批研究所的液压研究人员从上海调过来,开始在莱州研究战车上的液压系统,而两个机械厂也成立了攻关小组,在烟台和莱州奔忙。
大型卧式镗床的设计加工进度在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后明显加快了,至少它能够赶上战车的生产进度。
在所有人的口中,这款战车只以它的编号出现:羚羊-29型,以示这是一款轻型战车。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会一次性生产3辆,以不同的造型出现,这也是设计团队在造型上争执不下,最后上报祝楷确定下来的方案。这也就是后来大家嘴里说的最多的甲——烟台工程机械厂设计、乙——烟台机械厂设计、丙——泛美重型车辆厂设计。
这里有个小插曲,周馥在3月派人到莱州水压机加工部件时,得知烟台在设计生产战车时竟然把他们排除在外,不禁心中大为着急,连夜就组织精英队伍赶赴烟台,力争了这次机会,最后也是在战车设计制造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祝楷有时候会想,辛辛苦苦搞那么些东西,真是累得慌,可是在这半年来,残酷的现实还是打破了他的幻想,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只有你拥有自己的生产体系,你才可能拥有自己的武器装备,才能有打胜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