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阿莱西的帮助,也有着自己的私心,那就是期望未来张一飞获得成功的时候,还能记得今天的帮助,免得自己以后落下一个打压后辈新人车手的骂名。
张一飞并不知道阿莱西此刻的心态,哪怕就是知道了,他也同样感激阿莱西。
因为永远都不要用圣人的眼光去要求别人,除了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皆在逐利,无非就是求财跟求名的区别而已。
阿莱西就算是有自己的私心也很正常,毕竟两个人非亲非故的,凭什么别人就要完全无私的帮助自己,就凭主角光环王霸之气吗?
但无论如何,帮助都是实实在在的,张一飞也记在心里面。等哪一天他真的功成名就了,回忆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永远都会记得在自己的新人阶段,有这么一名跟自己不怎么对付的法国老将,帮助过自己。
普罗斯特车队的休息室很和谐,其他车队的休息室,此刻气氛就没这么好了。
特别是三巨头的车队休息室,更是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严峻味道。
“蒙托亚,拉尔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A1这种性能优势的赛道,你们居然跑不过中国小子?”
威廉姆斯爵士脸上的表情很难看,虽然这次车队两名车手排位赛成绩不能说差,第三第四算的上很优秀了。
但是全球的观众都知道,张一飞重返赛道首要击败的对手,就是威廉姆斯车队的蒙托亚,他要复仇巴西大奖赛的撞车,这可能是张一飞F1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冠军头衔!
就如同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浩南哥一样,F1里面最强新人也只有一位,不是蒙托亚,就只能是张一飞。
其他诸如什么米纳尔迪车队阿隆索跟马奎斯、丰田车队的贝尔诺尔迪等等,现在都是阿猫阿狗级别,跟张一飞以及蒙托亚没得比,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力。
跟迈凯轮以及法拉利不同,威廉姆斯车队是独立运营的私人车队,背后没有世界级的车厂撑腰,车队就没有后退的资本。从普罗斯特车队惨淡的运营状态也能看出来,私人车队的运营压力有多么大。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威廉姆斯爵士冷酷无情,脑子里面只有赛场成绩。而是整支车队包括研发团队在内,上百号人的未来,都扛在威廉姆斯爵士的肩膀上面。
人前三巨头车队的风光,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对于威廉姆斯车队来说,他同样没有什么浪费的本钱。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三巨头车队里面,威廉姆斯掉队最快,甚至是一撸到底的程度,直接就在垫底水平打转。完全看不出来,这是一支曾经统治了八九十年代F1围场的超级车队。
更看不出来,就是威廉姆斯车队研发的各种黑科技,导致国际汽联最终限制了F1电子设备的使用,否则可能就没有舒马赫在贝纳通车队的那两个世界冠军头衔,威廉姆斯车队还将继续统治赛道!
对于威廉姆斯爵士,其实有一句更好的形容词,那就是责任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
面对BOSS的质问,蒙托亚跟小舒马赫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因为在这条赛道上没跑过性能劣势的张一飞,是真的找不出什么好理由。
“飞确实跑的不错。”
小舒马赫性格比较吊儿郎当,既然找不到借口,那就坦然承认事实。
“没错,飞是表现的很不错。但不要忘记他只是一名新人,而且还休赛了三个月,你就连一名新人都跑不过吗?”
威廉姆斯爵士听到这话就来气,输给张一飞这种新人,拉尔夫·舒马赫不觉得惭愧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说对方跑的不错,不应该是自己跑的差吗?
“我不觉得自己跑不过飞,但一场排位赛罢了,又不只是我们输了,飞拿到了杆位,其他人不也都没跑过。”
“你……”
这话反倒是让威廉姆斯爵士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同样姓舒马赫,为什么迈克尔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有那么强烈的胜利欲望。
而拉尔夫却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下了赛道完全看不到什么职业车手的斗志,差距怎么能这么大呢,到底是不是一个妈生的?
“正赛我不会输给飞的。”
旁边的蒙托亚,也是阴沉的回了一句,相比较无所谓的小舒马赫,这就是他证明之战!
蒙托亚始终没能堂堂正正的赢一回张一飞,巴西大奖赛更是成为职业生涯目前的一个污点。
现在排位赛又输了,估计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人气,这一刻都将要回归原点,聚光灯将再次照耀在那个中国小子身上。
想要洗刷这一切的耻辱,蒙托亚必须要有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可能奥地利大奖赛,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很好,去证明自己。”
相比较小舒马赫的态度,威廉姆斯爵士更满意蒙托亚的斗志。
不过他说完之后还是补充了一句:“这次胜利对于车队来说至关重要,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确保胜利。拉尔夫,关键时刻,想办法帮蒙托亚一把。”
F1里面的帮,其实换种说法就是干脏活累活的僚机。但是要知道,威廉姆斯车队拉尔夫·舒马赫才是一号车手,蒙托亚是二号车手,理论上蒙托亚才是僚机。
但是现在威廉姆斯车队积分,冲刺前三甲都困难,实在是有点不符合三巨头车队的定位。所以最佳新人车手,就必须要给蒙托亚拿下来,否则明年的赞助就不好谈了。
威廉姆斯爵士是一个强势的人,车队的指令也不容置疑,加上拉尔夫·舒马赫不是那种对成绩特别强硬的车手。考虑到车队的需求,他最终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这点。
“蒙托亚,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这句后,西蒙兹推着威廉姆斯爵士,离开了车手休息室,只留下面无表情的蒙托亚跟一脸无感的小舒马赫坐在里面。
“BOSS,是不是给蒙托亚的压力太大了一点。”
离开休息室后,西蒙兹朝着威廉姆斯爵士说了一句,毕竟蒙托亚也是一名新人车手。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放心吧,蒙托亚是世界冠军,他没这么脆弱。”
蒙托亚是威廉姆斯一手挖掘跟培养的,在没有拿到印地冠军之前,就已经是威廉姆斯车队试车手。
可以说没有谁,比威廉姆斯爵士更了解蒙托亚,他更相信这名美洲车手的抗压能力!
另外一边的迈凯轮车队,丹尼斯也是跟基米展开对话,不过相比较威廉姆斯爵士的施压,丹尼斯更多是一种鼓励,毕竟基米已经比之前表现好很多。
冰人一如既往的冷漠,他不是那种喜欢承诺跟放豪言的人,哪怕就是有想法,更多实在心里面定下目标。
三个人的舞台,正赛不能没有我基米·莱科宁的名字!
黄昏时分,A1赛道相比较下午的狂热,随着观众跟大多数车组人员的退场,已经能用冷清两个字来形容了。
但是在赛道上,却有着一个宽厚的背影,正在测量着什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普罗斯特车队的张一飞。
虽然阿莱西传授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张一飞真的很好奇,入弯前70米位置,是不是真有一个几毫米下陷的凹坑!
第518章 正赛开始
张一飞站在博世弯前面的长直道上,确实看到了路面上,有着下陷的凹坑。但这并不是因为地形造成的横向凹坑,而是一条纵向的长条状凹陷。
因为奥地利A1赛道的特性,想要追求圈速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然要把底盘调校到最低,才能有更快的速度,以及更好的过弯稳定性。
所以赛道上不知有张一飞会磨损到彻底的木块,其他车手速度快了急刹车,同样也会磨损,只是这个磨损程度会有不同罢了。
就像平常马路上车经常走的地方,会形成车辙一样,这个路段就是赛道上的刹车区,大多数车手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点下第一脚急刹减速。
而且这一脚急刹很猛,毕竟800米的长直道走到这个路段,车速一般都会达到350km/h左右,不靠着急刹根本没办法在短短几十米内,把速度给降低到100km/h以内过弯。
F1赛道一般都是沥青路面,就跟大马路上的沥青路材质是一个样的,只是杂质跟精细度的区别。
沥青没有水泥那种硬度,特别F1赛事为了保证赛车的工况,以及车手的安全,主要赛事基本上都是在夏季度过,路面温度也比较高。
沥青在高温之下就会变软,突然遇到高速划过的底盘木条,自然就会有一些痕迹。
一辆车在这里刹车划出一道痕迹,二十二辆车三场练习赛加上一场排位赛,总圈数至少实在三千圈以上,累积起来的痕迹就非常客观了。
所以在赛道地面上,会出现这么一道微微下陷几毫米的凹坑。如果车手继续选择在这里刹车的话,就不会再磨损到底盘的木条。
说实话,如果不是阿莱西告知,张一飞特地蹲在这里寻找,还真不一定能发现赛道上,有这个微微下陷几毫米的凹坑。这也是阔别赛道数年的科塞尔跟普罗斯特,没办法提供的指导。
毕竟这种凹坑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赛道布局的改变,甚至是天气温度的变化,刹车区域都会变得稍有不同。可能只有阿莱西这种职业生涯超过十年的老将,才能对比观察出来赛道上的细微变化。
张一飞之所以没选择在这里刹车,是因为他为了追求极端的速度,刹车点比这个要晚一点,属于非正常操控走线,刚好就错过了。
看来为了避免赛车底盘磨损,张一飞今天晚上要好好修改一下自己的走线策略,尽量利用赛道上存在的特性,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完成过弯走线。
比如说先急刹减速后,立马松刹车空油门,甚至可以考虑补油加速,等入弯时候再减速。这样因为速度已经减下来了,车身姿态也不会因为刹车出现过大的形变,算是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查看完这个凹陷之后,张一飞沿着赛道,又把阿莱西所说的其他几处,都验证了一遍。
事实证明,阿莱西的经验很有效,如果按照他的提醒更改走线方式,底盘磨损就能符合国际汽联的限制,不用考虑赛后处罚,甚至是取消积分的事情了。
“卧槽,NB啊!”
张一飞站在赛道上,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阿莱西能总结出这样的经验,解决了自己目前一个非常矛盾的点。
这也让他不由想起来,后世从网络上看视频,那些顶级车手开模拟器的场景,能做到闭着眼睛开摩纳哥赛道。
说实话,张一飞自己在没有成为F1车手之前,对于这种操控简直是惊为天人。哪怕就是他现在成为F1车手了,完全闭着眼睛开某条赛道,还是有点做不到,差了一些熟悉度。
越是来到一个更高层次,其实天赋跟操控都已经相差不大了,看的更多是经验累积跟变通。
张一飞没有从小系统的方程式训练,也没有一步步的参与方程式梯队赛事,而是直接“空降”到F1围场。阿莱西的某些经验,真的是弥补了他的不足,至少奥地利A1赛道,这次张一飞有绝对的征服信心了!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来到了奥地利大奖赛的正赛时间。
今天赛道上的场面,跟昨天排位赛稍微有些不同,那就是在观众席里面,出现了很多蓝白相间的宝马旗帜,甚至很多人身着统一的蓝白服装,过来支持威廉姆斯车队。
F1车队其实很多时候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底盘制造商跟引擎供应商联合组建。比如说威廉姆斯车队的正式书写名称,其实是Williams/BMW(威廉姆斯/宝马)车队。
特别是他们今年研发的代号“剑齿虎”赛车,算是双方合作的一辆精品赛车,更是让双方的粉丝跟支持者都联合了起来。
排位赛威廉姆斯车队的成绩算不好不差,但是对于主场来说,粉丝想要看到的是冠军,这种成绩连前三都没有进去的成绩,明显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为了给威廉姆斯车队加油打气,车队粉丝团以及宝马的后援会,这次组织了大批粉丝跟车迷来到了A1赛道,所以才会形成看台上一片蓝白海洋。
这一点颇像在意大利赛道,看台往往都是一片红色的法拉利海洋。只是宝马在赛车界的底蕴,还是比法拉利差了许多,粉丝凝聚度跟规模,也相差甚远。
不过在一片蓝白的海洋中,还是出现了几块红色的区域,这并不完全是法拉利的支持者,而是一批欧洲的华侨跟留学生,来到了A1赛道。
因为张一飞拿到杆位的消息,当天就已经通过媒体,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了。这毕竟是中国人的第一个杆位,甚至可以说是亚洲车手第一个杆位,代表着黄种人在世界顶级赛车运动的突破!
所有很多欧洲华侨跟留学生,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夜赶往奥地利的A1赛道。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张一飞能在赛道上看见一片中国红,让他明白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哪怕就是与世界为敌,背后也一定有着同胞跟祖国的支持!
其实这些人里面,还真不全是同胞,很多白人老外,也加入了支持张一飞的阵营。
毕竟欧洲算得上张一飞方程式的“大本营”了,从雷诺方程式开始,他的激进跟暴力开法,就拥有了一批对中国车手刮目相看的粉丝。
一场场比赛下来,慢慢积少成多,直到昨天拿到了杆位,人数出现了一个爆发增长。可能还是跟欧洲那些本土车手没法比,毕竟这时代,很多欧洲人还是有着一股莫名的优越感,一个杆位就想要把他们征服,是不可能的。
但至少赛道上还是出现了支持者,杆位不够,那就用冠军砸,分站冠军不够,那就用世界总冠军去砸!
竞技体育里面,成绩才是一切,终究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帕奎奥、刘祥、或者姚名那样,用实力赢得崇拜!
“你说今天的冠军会是谁?拿到杆位的飞有可能吗?”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正赛远比练习赛复杂多了,飞的竟争力不够。”
“那你说谁能拿冠军,舒马赫?”
“当然,舒马赫是最强的车手,法拉利天下无敌!”
“放屁,我支持威廉姆斯,蒙托亚将再夺冠军头衔!”
“迈凯轮永不屈服,法拉利终将会被冰人打败的,记住我说的!”
“飞将拿到冠军,这是属于他的东西。”
“加油张一飞,我们永远都会支持你!”
比赛还没有开始,对于冠军归属的争论,就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因为这一次排位赛,前十的时间点都追咬的非常紧,没有谁能做到绝对的领先,让比赛失去悬念。
哪怕就是第四名落后的蒙托亚,他跟张一飞的差距,也就是千分毫秒的区别。可能在赛道上随便一次冒险,或者随便一次失误,就能把差距给抹平。
正赛七十多圈,接近两个小时的赛程里面,没有谁可以做到纹丝不差。比的无非是谁失误更少,速度更稳定罢了,这一点上面来说,老将还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谁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冠军。
不单单是观众热闹,就连赛场媒体今天也是比往届更多,毕竟张一飞的杆位,再次打破了F1的历史记录。无论杆位的含金量是多少,这种历史性新闻,总归还是要报道一下的。
媒体记者们都在等候着张一飞的出场,将第一时间采访到他对于杆位的看法,以及对于正赛的目标。
中国小子一向就比较嚣张狂妄,现在拿到杆位了,估计得跳到天上去了,等下到看看他会不会有什么惊人之语。特别是一些心理阴暗的记者,还等着张一飞落败,好赛后去打脸。
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的过程中,一群车手从通道里面走向了等候集结区。这次张一飞不再是那个被孤立到一旁的中国小子,而是走在了人群的最中间。
强者为尊的F1围场,张一飞用杆位赢得了其他车手的认同跟尊重,这不再是来自中国的菜鸟,而是一名强大的对手!
第519章 我的承诺
“张一飞出来了,加油!”
“冠军!飞,一定要拿到冠军!”
“赛道第一!正赛再打破一次,来个帽子戏法看看!”
“飞,我等着你复制雷诺方程式的奇迹,永远都是赛道上那颗最耀眼的星!”
张一飞的到场的粉丝虽然不是很多,跟主场的宝马支持者没得比,但是此刻发出来的声音却一点都不小。
原因无他,目前为止张一飞是奥地利A1赛道最大的胜利者,赢家有资格说话大声。
“飞,这次感觉怎么样?”
亨利面带笑容的朝着张一飞问了一句,而不是以往共同出场的普罗斯特。
因为现在赛车已经研发到了关键时期,法拉利引擎跟之前的标致引擎,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各种调校跟配套都算是从零开始。
而且之前车队资金困难,研发部门大幅度的精简人事,导致人手也有点不够,配套压力很大。
这一点从张一飞跑澳岛格兰披治大赛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瞄头,堂堂一支F1车队,连F3赛事最基本的技术支持都做不到,就能看出来普罗斯特车队资源确实很窘迫。
为了明年的成绩,普罗斯特选择坚守在法国研发中心,而不是来到赛道观战。所以这次陪伴出厂的车队管理层,就成了领队亨利。
“胜利的滋味很不错。”
张一飞一边挥手朝着支持者示意,一边回了亨利一句。
相比较以往自己被孤立的场景,现在至少已经成为了F1车手中的一员。可能有些车手心里面的态度并没有改观多少,但在表面上,他们不得不重视自己。
对于这一点,张一飞已经很满意。他又不是美金,能要求每个人都喜欢,有敬畏就足够了!
张一飞刚一出场,就有媒体围了上来,从话筒上的台标来看,这里面不只是有欧洲媒体,也有很多亚洲媒体,比如说日本共同社、半岛通讯社、甚至久违的中国华新社也出现了。(故意写反的)
“飞,你这次重返赛道的表现非常惊人,甚至超过了以往的成绩拿到杆位,有信心拿到正赛冠军吗?”
一名法新社记者把话筒递到了张一飞面前,毕竟他现在算是法国车队的车手,相比较起来法国媒体对于张一飞还算是比较友好的。
“当然有信心,我赛前采访时候就说过,重返赛道对于我没有任何影响,这不过就是正常发挥罢了。”
有点嚣张啊!
听到张一飞这个回答,旁边的车手脸色都出现了微变,哪怕就是舒马赫,都忍不住把目光放在张一飞身上。
“但是据我们了解,这次你的对手都已经做足了准备,可能不会让你轻松获胜。”
“那就放马过来吧,我期待他们更好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我最强的实力!”
张一飞没有丝毫顾及在场其他车手,他的信念一直都是输了就扛,赢了就狂。
哪怕就是上一站巴西大奖赛,老子受到的嘲讽跟谩骂还少了?他妈的就连死亡威胁都出来了,事实证明装孙子就是没什么卵用,该嚣张的时候就不能忍着,至少这气没白受,自己也狂过!
路透社的英国记者,听到这句话后,立马就把话筒递到另外一边的蒙托亚面前。
“蒙托亚,车手飞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正面对抗中,你已经输给飞很多次了,这次有信心翻盘吗?”
这个提问,简直就是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蒙托亚最近的压力本来就很大,加上拉丁混血人种皮肤也比较黑,这下脸更是黑的跟后来的汉密尔顿一个肤色了。
“你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认为我不如飞,赢他是靠翻盘吗?”
蒙托亚在历史上面,就是一个暴躁的脾气,后来换车队怼队友,怼的飞起!
现在因为是新人阶段,还是比较老实低调的,更多是跟自己生闷气,也不敢怎么反驳强势的威廉姆斯爵士。
但是路透社记者的提问,刺痛到了蒙托亚内心里面那不愿提及的伤痛,所以这下爆发了。
蒙托亚的这个爆发,引发了围观的很多张一飞粉丝不满。
“草泥马,翻盘都不配,哪一场能凭实力赢张一飞?”
“唯一一场平手,还是靠着撞车,你也有碧莲说出来?”
“Shut up(闭嘴),你不配成为飞的对手!”
车手等候区的围观车迷,跟车手之间只是隔着一个小小的栅栏,算得上距离非常近。所以他们的吐槽跟谩骂,蒙托亚是能很清晰的听到耳中。
面对这些言语,蒙托亚没有办法反驳,确实他没有正面赢过张一飞,靠什么来还嘴?
但是蒙托亚没办法还嘴,不代表现场的威廉姆斯粉丝以及哥伦比亚车迷不会还嘴。
“蒙托亚是冠军,飞算是个什么东西?”
“现在蒙托亚的积分五倍领先中国佬,有本事就让张一飞排到他前面去啊?”
“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的感觉想不想体验一下?对不起,中国小子这辈子可能都体验不到。”
“不愧是中国来的土包子,连F1的胜利标准是什么都不知道,谁告诉你哪场比赛领先就是胜利者的?”
“加油蒙托亚,威廉姆斯…宝马才是最强的!”
现场的叫嚣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朝着骚动的方向发展,虽然F1车坛还没有出现什么足球流氓的迹象。但是这种近距离的对喷,也很容易引发冲突风险。
所以现场安保人员,都尽量的把双方粉丝隔离开来,避免出现肢体上的冲突。
同时采访记者,也是把话筒转向了其他车手,比如说法拉利车队的巴里切罗。
“你好巴里切罗,我是美联社记者,这次排位赛你的成绩并不理想。而且赛前采访的时候,你面对飞的态度很友善,很多人认为你这是懦弱服软的举动,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巴里切罗在赛前采访的时候,确实想要改善他跟张一飞之间的关系,毕竟巴西大奖赛都弄出死亡威胁了,再搞大对于自己的名声也不太好。
但是这种问题,毫无疑问就有点让巴里切罗下不了台,他可以在行为上表示友善,而态度上就必须强势。毕竟他是目前赛道上最强的车手,稳定前三有能力冲击世界冠军头衔的,怎么可能向一个新人服软?
“懦弱?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我只是出于车手身份,对飞重返赛道表示欢迎跟友好罢了,不知道问什么会被认为是服软。”
“那你的意思,是打算再给飞一个教训?”
“教训谈不上,但我觉得自己可以在A1赛道,给飞上一课。”
给我上课吗?
听到这个回答,张一飞咧开嘴角,用着玩味眼神打量着巴里切罗。
绿叶车手在自己巅峰期,还是有点硬气的,不过对不起,这条A1赛道,我也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上不了这个课!
剩下的车手采访,就没有张一飞这几个人的火药味了,冰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问了等于白问。
至于舒马赫,这次他很明显没什么接受采访的兴趣,几乎都是很敷衍的回答。不过在很多不经意的眼神中,他一直都在注视着张一飞。
这可能是第一次,舒马赫把眼前这个中国小子,当自己在赛道上的对手看待了。
车手集合完毕,接下来就是花车巡游赛道一圈。就在张一飞准备登上花车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熟悉的母语。
“张一飞,我是华新社的记者,能跟你说两句吗?”
听到这个声音,张一飞停下了自己的脚步,发现身后是一个身形娇小的女记者,话筒上有着中国华新社的标志。
“当然可以。”
张一飞停下了自己的脚步,中国媒体现在海外影响力严重不足,记者站数量也很缺乏,所以他比赛基本上遇不到什么国内记者采访。
所以在海外面对国内媒体的采访,张一飞从来都不会拒绝。
“首先恭喜你拿到了杆位,这是中国方程式车手在F1的第一个杆位跟最快圈速,创造了历史。对于这个成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想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车手的极限远不止于此,同样也能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
“这句话是预示着你有信心拿下奥地利大奖赛的冠军吗?”
“没信心的话,今天你就没机会站在这里采访我了。”
可能是这名年轻女记者,从来都没有采访过如此直接张扬的中国运动员,她明显有点不太适应。
就在她愣神的时候,工作人员开始提醒张一飞登上花车,巡游马上就要开始了。
看到张一飞要离开,华新社女记者大声喊了一句:“张一飞,中国观众都在等着你拿到冠军!”
听到这句话,已经站在楼梯上的张一飞再次停了下来。
“这次,我不会再让所有支持我的人失望。赛后我希望再见到你的时候,是在冠军采访区。”
“好,我等你!”
几句简单的对话,其实是对所有支持者以及祖国同胞的承诺,中国赛车,需要出现一名冠军车手了!
第520章 必须解决
该调动的情绪,车手等候区的时候,记者们就已经火上浇油过了。
所以花车巡游没有继续刺激现场支持者,甚至都没有采访几名主要的“涉事”车手,而是把库特哈德、拉尔夫·舒马赫、维斯塔潘这几名没有争斗的车手,推向了采访区。
简单的花车巡游结束,张一飞回到了维修站,车组人员已经检修完毕赛车,就等待着正赛来临。
可能是张一飞那种充满信心的态度,也感染到了车组人员,这一次整支车队,都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斗志,只为了冠军那一个目标冲击!
科塞尔这个时候走了过来,他要抓紧时间,跟张一飞商量最后的战术策略。
“飞,A1赛道的路面状态,我相信你也很清楚了。这次路面偏软,而且很平整,对于轮胎的磨损程度不严重,所以我决定采取一停战术。”
“一停战术?”
听到这个车队策略的时候,张一飞还是有点意外的,他本以为科塞尔最终会决定二停战术。
奥地利A1赛道路面赛道是很不错,相比较那些粗糙跟缺少维护的赛道,对于轮胎的磨损压力会少很多。
如果单纯跑圈的话,只要保胎技术好,然后压住后车,两套轮胎是可以支撑全程71圈的比赛。
但问题是,比赛可不只是单纯跑圈,A1赛道的特征就是急刹车跟急减速很频繁,每一脚急刹所带来的轮胎磨损,要远远大于正常跑圈的损耗。
特别是如果力道控制出现失误,一脚刹车稍微踩重一点,可能就不是急刹车,而是直接把刹车给踩死了,带来的后果就是轮胎直接抱死。
轮胎抱死这种情况,其实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那就是大马路上一些需要减速的弯道,或者一些事故多发路段,经常能看到地面黑色的两条刹车痕迹。
这就是急刹车一脚踩死,刹车卡钳把轮胎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