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车神代言人-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赛车模拟器终究跟真正的驾驶F1赛车不同,更别说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哪怕就是二十年后最先进的赛车模拟器,很多驾驶感受也没办法模拟出来。
所以张一飞即将面对的练习赛,算是时隔几个月之后,“首次”接触到F1赛车,对于一名赛道新人来说,“手生”的因素肯定是有的。
张一飞已经遭遇过一次严重的赛道事故,所有人都不想这种事情再发生一次,哪怕一向激进的科塞尔,此刻都是把安全给摆到了更高的位置。
“科塞尔,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啊,不应该说全油门跑的更快一点吗?”
面对张一飞的调侃,科塞尔脸上表情不为所动,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你不怕死的话,也可以试试全油门跑A1赛道。”
“那还是算了吧,毕竟我还年轻……”
奥地利A1赛道,是一条典型的高速赛道,而且跟蒙扎以及霍根海姆赛道的纯粹快不同,A1赛道的危险性要高许多,因为会面对很多没有缓冲的高速弯。
比如说最著名的博世弯,处于一条下坡的长直道上。赛车在直道跟下坡的配合下,最高时速会惊人的超过350km/h,然后在没有任何缓冲的情况下进入右转弯。
以350km/h的速度过弯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进入博世弯之前,所有的车手都会疯狂的减速。加上A1赛道低下压力调校的特性,赛车的底盘都是放到了最低。
于是在奥地利A1赛道上,观众能看到因为疯狂减速,车身姿态下压,导致底盘直接刮到赛道路面,一路火星四溅的场景。
而且类型的这种弯道,在A1赛道上还不止一处,危险程度是可想而知。所以就连科塞尔这种激进份子,都意外的嘱咐起张一飞,而不是让他去跑出更快的圈速。
当然,这只是练习赛阶段,至于到了排位赛或者正赛,科塞尔到底是要速度还是安全,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张一飞这边为奥地利大奖赛做准备,其他车队的车手同样也没闲着,特别是那些跟张一飞有直接竞争关系的车手,比如说威廉姆斯车队蒙托亚、迈凯轮车队的基米·莱科宁等等。
“蒙托亚,马上飞就要重返赛道,到了证明你自己的时候了。”
威廉姆斯爵士看到普罗斯特车队公告后,也是朝着蒙托亚提醒了一句,不过更多是用着刺激蒙托亚的语气。
“他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蒙托亚冷漠的回了一句。
现在的蒙托亚,跟当初刚进入F1的时候,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时候的蒙托亚,骄傲、自负、更多是在外在的表现自己。
印地世界冠军、卡特赛车最年轻卫冕冠军,新人阶段就进入三巨头车队。这些成就让蒙托亚成为了天之骄子,站在了所有新人中最耀眼的位置,聚光灯就笼罩在他的头顶。
蒙托亚有骄傲跟自负的本钱!
但是赛道上接连的失败,一次次粉碎着蒙托亚的自信跟骄傲。巴西大奖赛上的撞车,更是把他推向了舆论的焦点,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蒙托亚没有那一撞,他还要输张一飞一次!
F1比赛里面,输其实没什么,所有车手都输过。但是输不起,就是另外一种概念了,就连车神舒马赫,类似事情都成为了自己的黑点。
所以蒙托亚在巴西大奖赛上的一撞,不但没有用胜利证明自己比张一飞强,相反还让很多曾经支持他的车迷,都开始指责他是不是输不起?
第503章 齐聚一堂
巴西站赛后,蒙托亚也是承受了很多的指责跟嘲笑,特别是在欧洲F1的主场,这些车迷没有美洲观众的那种偏爱,能更客观的看待这件事情,他们基本上都是站在了支持张一飞的角度。
曾经的天之骄子,开始往着千夫所指的方向发展,可以想象这对于蒙托亚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很多F1车手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并不是看他顺风时期有多强,而是看他逆风事情有多能扛!
蒙托亚巅峰时期,甚至一度成为舒马赫最有威胁的对手之一,毫无疑问他绝对不是什么菜鸟。能在美洲创造这么多的记录,更证明了他不会是扛不住压力的“玻璃心”。
遭受指责跟打击的蒙托亚,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相反从之前的自负、浮躁中沉淀了下来。
第四站西班牙大奖赛,蒙托亚因为普罗斯特车队的投诉,判定有危险驾驶举动,最终被罚时10秒,没有进入到前六的积分区。
第五站圣马力诺大奖赛,蒙托亚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开始逆势上扬,不但是进入了积分区,甚至首次得上了领奖台。
后面的赛事,蒙托亚发挥越来越好,也越来越稳定,完全看看不出以前的那种新人浮躁。最终来到第十四站的蒙扎赛道,他在法拉利的主场上面,力压了最强车手舒马赫,拿到了蒙扎赛道的分站冠军。
这也是蒙托亚人生之中,第一次站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并且还是在法拉利的主场击败舒马赫,纪念意义就更加浓厚了。
竞技体育里面,只有菜是原罪!
当蒙托亚把分站冠军给拿到手,之前巴西大奖赛所出现的撞车嘲讽,现在已经消失无踪。而蒙托亚人气也已经超越了张一飞,成为今年F1赛季最耀眼的新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赛季结束后的超级新星头衔,就是戴在了蒙托亚头上,哪怕他某种意义上,不算是传统的纯粹新人。
面对蒙托亚这种冷漠的回答,威廉姆斯爵士脸上反倒是出现了笑容,这才是一个实力车手应该有的样子。
现在威廉姆斯爵士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如果再来一次,是选择张一飞还是蒙托亚的烦恼了。因为“黑化”之后的蒙托亚,比张一飞更加的强大!
站在旁边的拉尔夫·舒马赫,也是完整的听到了威廉姆斯爵士跟蒙托亚的对话。不过相比较蒙托亚的冷漠坚定,他脸上就是带着一种玩味的笑容。
这也是拉尔夫·舒马赫的性格,相比较哥哥对于冠军的渴望,对于胜利的追求,小舒马赫明显这种求胜心态就要差许多。
比赛结束后,他对于张一飞的战意就消退了,现在更是无所谓。否则以小舒马赫的天赋跟基础,诚然比不上车神级别的哥哥,但也不至于没竞争世界总冠军的希望。
只能说小舒马赫花花公子的本性,以及那玩世不恭的性格,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上的障碍。老板跟队友讨论如何战胜对手,他反倒是跟个吃瓜群众一样看热闹。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至少在斗志上面,小舒马赫还是差了自己哥哥太多太多……
迈凯轮车队里面,得知张一飞要重返赛道之后,反应基本上是跟威廉姆斯车队差不多。
基米·莱科宁虽然已经算不上是这个赛季的新人了,但因为之前张一飞复制了基米的奇迹,大多数车迷还是会拿他们两个人比较,于是出现了揭幕战中最吸引人的看点——双子星之战!
当时基米·莱科宁用微弱优势,赢下了双子星之战,证明了自己天才车手的实力!
但是接下来的成绩,基米·莱科宁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如果说蒙托亚是低开高走,用蒙扎冠军洗刷了关于自己的质疑,就剩下正面击败张一飞这一件事情没做了。那基米·莱科宁,就只能用高开低走来形容了。
“三连跳”进入F1的超级新人、处子秀拿到积分的惊人表现、芬兰传奇车手哈基宁的指定接班人等等头衔,都把基米给推到了F1有史以来,最亮眼的新人宝座上面,大家对于他的期望很高,至少也是“名人堂”级别车手。
结果基米的表现,就太让人失望了,除了屈指可数的前排外,其他时候都是十来名开外,而且动不动就是各种故障退赛。如果没有偶尔的高光表现,简直就是赛道上最拙劣的菜鸟,完全配不上三巨头迈凯轮车手的身份!
历史上的基米·莱科宁也确实就是如此,头两个赛季成绩只能用“菜”形容,连海德菲尔德这种不怎么出名的中庸车手都跑不过。
当时很多对于他实力的质疑,开着理论上最快的赛车,却跑成这副鸟样!认为他不配成为迈凯轮车手,靠着关系走后门进来的。
这种质疑声音,一直到了03赛季才消除,因为经历过02年法拉利火星车的统治,这时候所有的车手都在舒马赫面前“瑟瑟发抖”,不知道怎么赢这个大魔王。
火红的法拉利,这一刻站在了自己的巅峰阶段,横扫赛道无人能敌!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之下,芬兰“冰人”以异军突起之势站了出来。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面对气势已经达到巅峰的舒马赫,这名年轻人能跑个五五开,上演一场冰与火之歌。
甚至在赛季结束的时候,基米·莱科宁只以2分微弱的劣势,惜败于舒马赫。
如果稍微哪一站赛事发生一点变化,可能就等不到阿隆索来终结舒马赫的连胜,而是由冰人基米,来达成这个成就了。
当然,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没有人能预料到基米·莱科宁有着如此惊人的潜力,也想不到他会凶猛爆发。
迈凯轮集团主席罗恩·丹尼斯看到报道后,朝着身旁的车队经理惠特马什问了一句。
“中国新人这次重返赛道,看上去准备很充分,会对目前车队成绩造成影响吗?”
目前赛道上的积分,除了舒马赫遥遥领先之外,大卫·库特哈德排在第二的位置,跟巴里切罗的差距很小。
最后三站比赛,积分想要反超舒马赫的希望很渺茫,如果不是还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宣布舒马赫提前锁定总冠军头衔。
历史上面也正是如此,舒马赫提前四站锁定了总冠军头衔,其他车手只能选择仰望。
但是这个世界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被张一飞搅和了之后,激发了很多车手的斗志,舒马赫没有那种绝对的积分领先。
不过车神的实力摆在那里,冠军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无非就是提前几站结束这场冠军“游戏”的区别。
舒马赫的存在,让冠军没有了悬念,所有亚军就成为了争夺点。迈凯轮可是今年赛道上最快的赛车,如果连亚军都拿不到,那就太没面子了。
“影响不到库特哈德,他只要稳定发挥,拿到亚军的难度不大。”
“我更担心对基米的影响,你也知道现在外界的质疑声音很大。”
相比较威廉姆斯车队的“冷酷无情”,迈凯轮车队明显就要有人情味多了,否则根本就不会给基米两年的成长时间,来到能跟舒马赫正面抗衡的地步。
不然开着最快的赛车跑这个鸟成绩,早就让基米滚蛋了。
蒙托亚已经逐渐证明了自己,如果张一飞表现亮眼的话,矛头更是会对准基米·莱科宁。这个芬兰小伙子平常话不说很安静,不知道能不能扛住这些外界的压力。
“哈基宁推荐的车手,我相信他的眼光!”
“但是科塞尔的眼光,也从来没有看错过人。”
惠特马什的这句话,让丹尼斯一下沉默了。
迈凯轮车队正是在丹尼斯的率领之下,称霸了20世纪80年代,科塞尔某种意义上来说,曾经还是丹尼斯的下属。
所以他同样了解科塞尔的眼光,能让他复出的中国新人,绝对会比想象中更强!
就在沉默的时候,基米·莱科宁刚好从他们身旁经过,当事人就在这里,有没有影响,没有谁比基米更清楚。
“基米,普罗斯特车队发布公告了,飞将重返赛道,跑奥地利大奖赛,你有什么看法?”
“没有。”
基米·莱科宁简单回了一句,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
“你能跑赢他吗?”
“能。”
“很好。”
丹尼斯没有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去质疑基米·莱科宁给的答案。
这一次,芬兰小子不能再落后了!
9月16号,奥地利的斯皮尔堡,无数车流朝着这个高原小城方向涌来,因为一年一度的奥地利大奖赛,将在这里的A1赛道上演。
张一飞的重返赛道,成为了本次奥地利大奖赛的最大看点之一,很多观众都好奇,中国新人是否还能延续自己赛季之初的神奇表现,或者就此一蹶不振泯然与众人?
另一大看点,就是舒马赫能否在奥地利大奖赛夺冠,提前卫冕冠军,终结2000赛季的最大“悬念”。
赛道媒体中心,可能也是考虑到观众们的心理,这一次赛前发布会挑选的车手,正好就是大家关心的热门选手,而不是按照积分顺序挑选。
于是张一飞、舒马赫、巴里切罗、小舒马赫、蒙托亚五个人,再一次齐聚一堂,走进了赛道媒体中心。
第504章 依然强势
奥地利A1赛道媒体中心后台,张一飞看着这几张熟悉的面孔,忍不住内心里面吐槽了一句,还真不是冤家不碰头!
看来F1赛事运营组织也是想要搞点事情,硬是把巴西大奖赛的几个老对头,都给凑到一起了。
其实不单单是张一飞有这个想法,其他车手碰面之后,脸上的表情也是很微妙。以往赛前采访,不说什么有说有笑的,至少几名车手都会表面客套一下,打个招呼什么的。
今天气氛直接就是降到了冰点,连个首先打招呼的都没有,五个人在后台各坐一方,就连化妆师看到这副场景都有点懵圈,这五名车手是在上演一出默剧吗?
不过最终舒马赫兄弟还是站出来了,一个是即将卫冕赛季总冠军的王者,总要有点车坛第一人的气概跟肚量。另外一个性格比较开朗玩世不恭,加上两个人又是亲兄弟关系,自然很适合做这个“破冰人”。
有人带头打招呼,张一飞也是客套了一下,不过当面对蒙托亚的时候,他的表情很冷淡,直接跳了过去,没给对方什么好脸色。
蒙托亚也是看了张一飞一眼,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示,赛道上的恩怨,终究要赛道上了结。除非是出现了一个绝对的强者,否则两个人现在都不愿意向对方低头。
张一飞跟蒙托亚的恩怨,其他三名车手自然也是知道,巴里切罗甚至是始作俑者。
不过这次巴里切罗倒是主动跟张一飞打招呼了,毕竟巴西大奖赛,他通过煽动主场观众的情绪,给张一飞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特别是赛前的死亡威胁,如果换做一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新人,可能直接会影响到比赛发挥。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除开张一飞赛后采访的挑衅,巴里切罗其实是理亏的。他这次主动打招呼,也算是向张一飞示好,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
毕竟两个人只是赛道上的恩怨跟对手,现实中其实并没有什么过节,而且输赢都算得上堂堂正正。巴西大奖赛已经过去了,F1历史上类似矛盾也数不胜数,没必要搞得跟什么生死大仇一样。
简单的捯饬了一下形象之后,五名采访车手从后台走向采访间,这里已经有着欧洲各大媒体记者等候了。
要知道奥地利大奖赛,是欧洲赛道的最后一站,接下来的两站将分别在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以及日本的铃鹿赛道,都是海外站。
相比较在欧洲境内,海外站报道自然要困难许多,所以这一次赛前采访的记者人数格外多,台下简直是黑压压的一片。
几名车手依次入座,C位给了法拉利车队的两名车手,毕竟他们已经提前锁定了车队总冠军,而车手总冠军的悬念也已然不大,自然配得上中心位置。
张一飞跟蒙托亚分别坐在两边最外侧,他们两个都是新人是,地位跟资历目前都要差了一些。不过今天记者的镜头,对准他们两个人的数量,丝毫不比舒马赫几个人少。
因为这些记者都了解,这算是巴西大奖赛撞车事件之后,两个人首次同台公开露面,肯定会有点故事发生。
“舒马赫你好,我是英国天空体育的记者,这将是欧洲最后一场大奖赛,你觉得自己能提前锁定冠军头衔吗?”
英国天空体育首先开始提问,欧洲地盘上面,他们是F1的首席合作媒体,并且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体育电视台,自然得到了优先待遇。
“我觉得这毫无悬念。”
舒马赫很回答的很自信,甚至可以说嚣张。但所有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相反很淡定自然。
原因很简单,事实就是如此,他领先了库特哈德接近三十分。除非接下来三站赛事,舒马赫一分未得,库特哈德连续卫冕三个分站冠军,否则是不可能超过舒马赫的。
那这种可能性有吗?答案当然是有。
可能性大吗?答案是微乎其微。
所以舒马赫有这个实力跟资本说这句话,这就是身为目前F1围场最强车手的底气,他将再次成为卫冕冠军!
“巴里切罗,我是法新社记者,目前你跟库特哈德差距6分,竞争的非常激烈,你有信心在A1赛道战胜这名老对手吗?”
“当然有,法拉利将统治赛道。”
作为二号车手,巴里切罗不想抢舒马赫的风头,但随着这两年成绩的提升,他已经成为顶级车手中的一员,没有人敢在赛道上小瞧这名二号车手。
并且这句话同样没有人提出异议,红色法拉利军团已经提前锁定三连冠,实实在在的统治了F1赛道!
“现在的法拉利车队,确实已经没有了压力。不过在巴西大奖赛上面,你输给了来自中国的车手飞,时隔三个月后的再一次面对,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
关于法拉利车队成绩的提问,已经变成了毫无营养的问题,毕竟他们车手总冠军跟车队总冠军,都可以说已经拿到手。
今天赛道上的主要看点,就是张一飞的“复出”之战,三个月前巴西大奖赛的场景,算得上是今年F1赛季的最大恩怨局。
赛后本来有很多记者打算采访几名当事车手,但赛道事故的发生,张一飞跟蒙托亚先后送入医院,让赛道采访不了了之。
现在巴西大奖赛的所有车手,终于凑齐到了一块,也到了谈谈当时恩怨的时候了。
“客观来说,作为一名新人,当时飞的表现确实很不错。”
抛开胜负恩怨,巴里切罗单纯从技术层面评价,张一飞能在陌生赛道上,超越自己、蒙托亚跟舒马赫,直接冲到了头车位置,表现用顶尖来形容都不过分。
所以这一次巴里切罗没有刻意贬低,坦然承认了张一飞的技术实力。
“那这次匈牙利大奖赛,你面对飞会有压力吗?”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巴里切罗直接扑哧一下,脸上写满了对这个提问记者的嘲弄。
“你是在开玩笑吗?飞没还到能给我压力的时候。”
巴里切罗能承认张一飞在新人里面的实力,但绝对不会承认张一飞能给自己压力,或者说比自己强!
一次大奖赛的超车,根本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舒马赫在第一梯队竞争的时候,也经常会被对手给超来超去。
就拿同样是新人的蒙托亚来说,十几站比赛下来,起码超了舒马赫三四次,甚至还拿下了蒙扎赛道冠军。
谁会说蒙托亚比舒马赫强吗?亦或者舒马赫面对蒙托亚会有压力?
所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承认对方实力不等同于有压力,张一飞哪怕有过出色表现,目前成绩也就是个垫底新人,各方面都还差得远,远远没到跟巴里切罗一个级别的车手。
坐在旁边的张一飞,听到巴里切罗这句话,也是用着玩味眼神看了他一眼。
这就是老车手在巅峰期固有的自信跟傲气,没有彻底把他打败,站在高点让他仰视之前,是很难让对方彻底承认自己失败。
当然,对于这些张一飞也能理解,毕竟自己只跑了三场比赛,积分也就5分。如果这种成绩就能让巴里切罗压力山大或者畏惧,那才是不科学的事情,巴里切罗还没那么怂。
这时候一名BBC记者,发现了张一飞那饱含深意的眼神,瞬间“搅屎棍”的精神发挥出来,朝着张一飞提问道。
“飞,首先恭喜你重返赛道,我们都知道你因为巴西大奖赛撞车,休赛了三个月之久,会对这次奥地利大奖赛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吗?”
“没有任何影响。”
张一飞直接否定了这个说法。
其实说实话,影响还是有的,并且很明显。赛车跟篮球、足球等等竞技运动核心,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看运动员发挥跟手感。
像篮球运动员动不动伤病,赛事强度跟频率得不到保证,很影响比赛中的发挥。很多天才球员,都是毁于频繁的伤病。
但是面对媒体,张一飞的嘴中从来都不会选择认怂,他永远都是那副信心满满的狂妄样子,这是自我暗示,同样也是给对手的信号。
永远不要小瞧赛道上的那个中国车手,哪怕时隔三个月重返赛道,他依然还是那么的强势!
“飞,你果然没什么变化。”
BBC记者也是赞同了一句,看来这三个月并没有对中国新人造成严重影响,更别说出现什么事故心理障碍了。
“当初在巴西大奖赛,是蒙托亚把你给撞出赛道,甚至断送了你的首个分站冠军。伊莫拉赛道你接受采访时候,指责过蒙托亚是危险驾驶行为,他不适合当一个F1车手,现在当着他的面,你依然这么认为吗?”
大英搅屎棍的传统技能开动,他们就等待着张一飞正面对蒙托亚,就巴西大奖赛的事故进行回应。
换做以往时刻,张一飞不是很喜欢英国佬这种话煽风点火的搅屎棍风格。
但是在这一刻,他还真想借助这个机会,对蒙托亚说点什么!
第505章 差点动手
“当然,我现在依然这么认为,一名输不起的车手,出现在赛道上,是对其他车手的不负责任。”
张一飞毫不遮掩的对蒙托亚进行指责,连最基本的虚假客气话都没有。
“你意思是蒙托亚不配成为一名F1车手吗?”
BBC记者继续追问了一句。
“如果他无法改变这种危险驾驶行为,你可以这么理解。”
就在张一飞话音落下的时候,另外一旁的蒙托亚,直接就站起身来,怒视着张一飞说道:“你说什么!”
历史上蒙托亚一直都是以暴脾气闻名,威廉姆斯车队有成绩后,就跟拉尔夫·舒马赫不和,强力冲击对方的一号车手位置。
后来觉得威廉姆斯爵士偏袒小舒马赫,转会到了迈凯轮车队,结果又不止一次的公开抨击基米·莱科宁。
他的本性,其实就属于那种怼天怼地,说话直白,喜怒哀乐写在脸上的人。
这个世界在新人阶段,被张一飞给连续“上了几课”,相对来说已经低调跟克制许多,甚至往着“黑化”方向发展。结果赛前采访被张一飞这一番话把脾气给激出来了,直接站起身来打算刚正面。
“难道英文你也听不懂吗?”
张一飞同样不甘示弱,也是直接站了起来,甚至比蒙托亚更加的嚣张,一副准备动手的样子。
蒙托亚的身型,算是F1车手里面比较壮实的,不过张一飞两年高强度体能锻炼,虽然没有阿虎肌肉男那么夸张,但丝毫不逊色场上任何一名车手,看起来同样强壮。
这对峙的一幕,被媒体中心给转到了赛道屏幕上面,瞬间引爆了,正在无聊等待练习赛的观众情绪。
“OH MY GOD!快点看赛道转播屏幕,飞要跟蒙托亚打起来了!”
“飞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吗?要是换我,分站冠军被撞出赛道,我也会狠狠干这个哥伦比亚小子!”
“飞这个家伙真是强硬,太MAN了!”
“没错,飞真是颠覆了我对于中国人的印象,男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蒙托亚反击回去,让中国佬亲吻你的屁股!”
看台上各种口哨尖叫声音响起,观众跟车迷们都是各种叫嚣,为双方支持的车手加油,完全没有什么劝架的意思。
赛车本身就是一项热血激情的运动,只是受限于很多规则,后世的火药味开始越来越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们希望一直看到那种peace and love(和平与爱)的场面,适当的冲突,更会点燃观众的狂热气氛!
唯一让人感到意外的,可能就是在这些呼喊的人群声音中,张一飞的支持者居然占据了多数!
要知道张一飞这次宣布重返赛道的公告,比赛前几天才宣告出来。很多国内的车迷跟支持者,基本上很难做到短短几天时间内,赶到奥地利支持张一飞。
毕竟机票预订、办签证等等障碍,对于现在的中国观众来说,想要亲临现场观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哥伦比亚的观众也不多,毕竟它只是一个美洲小国,哪怕蒙托亚算是国民巨星级别的车手了,能远赴欧洲支持的车迷也很有限,更别说他们还没有那么多海外移民。
所以奥地利赛道,对于双方来说都没有什么“主场”优势,各自的粉丝跟支持者并不多。而且在成绩上面,蒙托亚也已经远超了退赛九场的张一飞。
结果在第三方观众的加油呼喊声音中,支持张一飞的声音,居然完全盖住了蒙托亚。相比较以往各路嘲讽的场面,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诚然这里面有张一飞占理的因素,但更多是张一飞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征服了很多欧洲观众。
软弱的车手,在F1这个对抗的游戏里面,从来都很难获得尊重。封神的两位车手,无论是塞纳,还是舒马赫,单从性格上面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和善的家伙。
特别是塞纳,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来看,甚至有点睚眦必报,每年都因为赛道冲突或者成绩,有过恶意撞车的动作。
但恰恰是塞纳是激进跟火爆,为他在全球赢得了无数的支持者。毕竟车迷们看的不是什么和平与爱,看的是速度与激情,性格越强硬的车手,赛道上所展现出来的操作就越精彩,得到的支持率也就越高!
“叼你老母,这个扑街是打算跟飞哥动手吗?”
阿虎在维修站里面看到显示器上的采访画面,当场就火气上来了。
这个哥伦比亚扑街,撞了飞哥车,害的冠军都没有了,居然还敢当面挑衅。今天他要敢对飞哥动手,屎都要给他打出来!
说完这句话后,阿虎直接把手套一甩,打算走向赛道媒体中心给张一飞撑腰。
“阿虎,站住!”
查理看到阿虎的动作,就猜测到这年轻人肯定是打算过去帮忙。但F1赛道不是什么靠人多打架的地方,特别对于车队来说,纪律才是首先要保证的东西。
“big cheese(头儿),蒙托亚打算欺负飞哥,我们不能看着吧?”
“他欺负不了飞,回到岗位上,年轻人要冷静。”
“可是……”
“没有可是,回到工位!”
作为首席技师的查理,就是团队的老大,而且F1十几年的职业经验,他见识过无数这种场面。阿虎还是太年轻,有点少见过怪了。
遵从首席技师的指令,这是基本的职业精神,阿虎没有选择违抗,老老实实的回到工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