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播之工匠大师-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工岛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
桥梁架设,有了众多技术人员的加入,精准度监测得更加准确而轻松,工程速度自然加快。
而原本认为速度会减慢的水流湍急的海域,因为最近天气晴朗,并无海浪台风,工期竟比预想中的还要快了许多。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众人脸上的笑意掩都掩饰不住。
“感觉胜利在望啊!”
“嘿,感觉再过阵子就能回去看我儿子啦!我儿子又胖了一圈,你瞅瞅,这小胳膊小腿儿,哎哟……”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去年的春节,他们都没有回去。
但是今年,他们觉得应该能够赶得上。
随着其他工程段的陆续完工,海底隧道工程段最终接头的安装也迫在眉睫。
到最后,陆子安甚至连续做了几个通宵,将每个细节都分派到位。
他们一同择定了一个最好的天气,来完成海底隧道工程的合龙。
列队的所有人,都是一副近乎出征般的神情肃穆,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与其他沉管管节不同,最终接头构件采用“三明治”钢壳混凝土结构。
整体呈楔形,高11。4米,底板长9。6米,重达6000吨。
这样一个“大家伙”入水后还要受洋流、浮力等影响,姿态会发生变化。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合龙,必须一次成功!
第697章 海底穿针
合龙,必须一次成功!
这是所有人的压力,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难?难就对了。
太容易、太没有挑战性,他们还没兴趣呢。
看着所有人跃跃欲试的神情,领导们很不安,但看向苏林二位总工,他们却是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
没办法,大家都这么厉害,他们想谦虚也谦虚不起来呢。
对于他们的乐观,国际媒体众说纷纭。
华夏以一己之力,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到如今声势浩大的桥岛隧三位一体的珠港澳大桥,截至此时,甚至还不到八年。
虽然华夏没有流出任何数据,而且对其内情也捂得很严实,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猜得出来。
陆子安,一定有参与。
而且,之前的钧瓷重现于世,也少不了他的痕迹。
对于陆子安,他们是又爱又恨。
人才难得,虽然他们羡慕,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能力大于一切,陆大师的技艺之精深,不由得他们不佩服。
如果陆子安在他们的国家,那他们绝对会将他奉为上宾,恨不能捧到天上才好。
可惜,这样一个人,偏偏落在华夏。
陆子安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以往各国隐约的平静。
他轰轰烈烈的各种创新、传承,手段层出不穷,一路带着华夏一众走上了与曾经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是他们呢?
陆子安带来的好处,他们啥都捞不到。
别说吃肉了,他们连汤都喝不着。
有时好不容易抢着点,甚至偶尔还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还没等高兴几天,过后又会发现全是渣渣!
这感觉,可别提多心塞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能指望他们说陆子安什么好话不成?
自然是不可能的。
夸是不可能夸的,不暗暗抹黑一把都对不起曾经在陆子安这撞的一头一脸的灰。
于是,各国不仅把自家各种高大上的桥梁建筑拉出来狠狠地夸了一通,还顺带炫耀了一下各种顶尖的科技。
仿若无意地,偶尔也会提及当初华夏无力建造珠港澳所面临的艰难。
虽然不甚明显,但那种倨傲还是会从字里行间扩散开来。
华夏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些的文章,简直气歪了鼻子。
但有什么办法呢?
人家说的是事实啊,这才是最气人的有木有。
虽然华夏的反应也不慢,但不少论坛网站,还是被刷了屏。
当天就有电话打到了工程这边,正好是林总工接的电话。
“林总工,你看,这要不要出张图片什么的,让他们收敛收敛?”官方负责人员尽量委婉地道:“领导看了他们的言辞,有些不忿。”
“哦,你说这事啊,我之前看过了。”林总工很是气定神闲,甚至还有心情喝杯绿茶:“我这边正安排着呢,你别担心。”
安排了?
对于他们如此迅速的反应,工作人员表示很高兴,领导也很欣慰:“怎么安排的?”
“嘿。”林总工笑眯眯地扫了一眼正埋头奋斗的众人:“我们发现他们发表的这些文章里,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工程之精准,透露了一些内部数据……”
虽然不甚明显,但是文章太多了,拼凑到一起,大概就能得出个轮廓出来。
“……这,什么意思?”
林总工很是乐呵:“他们以为我们看不懂呢,哈,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人手,在分析他们的内部数据了,请领导放心,我们这边稳当着呢!”
这就好比什么呢?
以前考中考的时候,想找老师培训一下,结果被拒绝了。
后来他另寻了名师,不仅考了好高中,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了个好大学。
这时候,原来的老师一脸嫌弃地拿了份参考答案过来:“呐,那个谁,不是我不想教你,是你资质太差,不信?我这答案放你面前你都看不懂。”
别人以为这是打脸,实际上,林总工他们求之不得。
不仅不接话茬,还麻溜地接过了答案,逆推回去。
领导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给出的反应是这样的,简直哭笑不得。
林总工在与陆子安他们商议过后,甚至让卓鹏插手,将这火燎得更大了些。
一时整个业界乌烟瘴气,各种唱衰他们工程的声音都有。
而这时,他们最后接头的安装,已经提上了日程。
四月,工程指挥部邀请包括同济大学孙院士、徐教授,同济校友叶院士在内的近百位专家,赴中山市参加“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合龙施工方案专家咨询(评审)会”,为最后12米沉管施工“把脉问诊”。
12米连接沉管的安装需要水文窗口,而水文窗口,在4月至5月期间,仅有两个。
也就是说,5月过后,伶仃洋就不再适宜安装作业。
最后接头的安装,需要海面风平浪静,需要晴空万里(能见度1000米以上),所以天气的短期预报、实时预报都要跟上。
在全部课题的汇报后,孙院士说:“尽管大家做得慎之又慎,但以下风险还请认真考虑:沉管最终接头下的基床土力学分析应该更深入研究,最终接头就位着床过程中的侧向水流力作用影响要受控,早期的结构沉降分析要准确。这些关键问题大家一定要研究透、把握好,用正确的结果来指导最终接头的安装施工。”
一锤定音。
5月2日早上,最终接头抵达系泊区域。
确认一切无误后,7时20分许,“振华30”吊着重达6000吨的接头,在施工海域完成90度旋转后,缓慢下沉。
这个过程里,他们必须克服海流、波浪的影响。
不仅需要完美地控制住方向,而且必须使接头的平面误差始终保持在15mm以内。
“这相当于什么呢?”孙院士看着屏幕,心情颇为紧张:“人们都喜欢说女人心,海底针,咱们这个合龙,难度不亚于海底穿针。”
最终接头的吊装是隧道建设的最关键一战,决定着沉管隧道建设的成败,也决定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成败。
海底隧道的合龙口的安装施工作业空间最小,龙口水流最急,对接位置的精度要求最高。
所有人都绷紧神经,陆子安额角甚至还渗了汗。
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漫长的四个半小时,每一道湍急的水流,都会使得数据发生细微的波动。
而他们,必须在这波动里,选准最佳时机,穿针引线!
整个指挥室里,落针可闻。
陆子安盯着接头,眼都不眨地看着它细微的摆动幅度。
终于!
他沉声喝道:“开始!”
所有机械同时启动,楔形接头缓缓嵌入。
中午12时,最终接头终于成功着床。
但没有人敢放松,他们焦急地盯着所有的数据,施工现场更是有不少人都一跃而下。
各项数据持续不断地传输而来,众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计算和核查。
终于,各方全部确认完毕,这最终接头,上下误差竟然完美地控制在了3毫米!
与他们原先预估的15毫米缩小了整整12毫米!
苏总工拍案而起,再也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大声道:“好!我宣布!最终沉管——安装胜利完成!”
话音未落,所有人全部起立,用力地鼓掌。
与此同时,外头鞭炮齐鸣,喧嚣声袭卷了整个工地。
第698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这一次,林总工他们没有再节制。
“给我们上最好的酒!”苏总工拍案而起,满脸红光:“给我们的大功臣们,通通倒满酒!”
“对!今天!我们不醉不归!”
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往外走,一窝蜂涌向食堂。
官方早就从酒店定了席面,掐着点儿的送了过来。
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庆功宴。
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安抚席。
怎么说,总的不会浪费就是了。
食堂里很是热闹,上下三层全坐满了人。
他们海底隧道工程段,因为前几个月的耽搁,已经从工期最快,掉到了工期最慢。
其他工程段都已经完工,单他们这里还没结束。
所以他们也都赶了过来,谁成想,竟然刚好看到了如此盛大的场景。
“果然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他们纷纷说着自己看到的场景:“哎呀,那个接头,那……么大!”
“这还真是赶上了,不然我怕是看不到这场面,哇,那大家伙,一入水,哎哟,真心厉害了!”
“听说这大家伙看着是大,但在整个隧道里,顶多算是根线。”
“那谁说这合龙叫啥来着,海底穿针?有点意思啊……”
菜还没上齐,酒先上。
基本上,海隧工程段的所有工作人员身边都围着一群人。
一方面是祝贺,一方面也是好奇。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举着杯子过来探望一二,如果能顺便听到点关于陆顾问他们,或者工程里的趣事儿,那这一趟就不算白来了。
连着数年,他们一直禁酒。
这里不少人早些年可都是酒缸酒罐子,为了工程戒酒那是没办法。
现在呢?
苏总工豪气万丈,站在台上,眼睛里简直在放光:“放开膀子吃!放开胆子喝!饭管饱,酒管够!”
“喔!喔!喔!”台下所有人一起起哄,兴奋不已。
还真是馋得慌!
“各位!”林总工也走到台前,举起酒杯:“这几年并肩作战,共同奋斗,大家的辛劳,我们都看在眼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
苏总工与他同举杯,从左敬到右:“在座的都是我们的好同志,好战友,好兄弟!别的不多说,这杯酒,敬大家!”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眼前仿佛如幻灯片一样,流淌过许多画面。
他们当初对工程毫无头绪,站在设计图前苦恼的样子。
他们对核心数据没把握,一宿宿熬夜的模样。
他们汗流浃背,一次次咬着牙坚持下去的画面……
一帧帧,一幕幕。
这不仅是他们的过去,更是他们逝去的青春。
一座桥,历时96个月。
人的一生,一共有多少个月?
人们抬起头,蓦然发现,林总工也老了。
当年进工程时,他风华正茂,带着团队头脑一热就去考察。
途中遇到过多少白眼?又遭受过多少挫折?
如今,大桥建成,他却已两鬓斑白。
胜利的喜悦,来得猛烈,消失得也非常快速。
人们举起杯子,笑着一口饮下。
直到这时,他们才恍然发觉。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既是庆功宴。
亦是散伙饭。
在一起同甘共苦数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虽然有互相斗过嘴,各种挖苦,甚至能为了一个结论争得脸红脖子粗,风度全无。
可这时,他们回眸互望,却已经没有了一丝戾气,眼底残余的,只有惺惺相惜,只有怀念。
陆子安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喝着酒。
初时还有人来敬他酒,他来者不拒,越喝,眼睛越亮。
谁也不知道他的底在哪里,加上后面应轩他们加入,开始半路截人,所以慢慢地就没有人过来了。
外头燃起了焰火,在空中爆裂出各种各样绚丽的图案。
“哇喔!”
“贼好看咧……”
“手机呢手机,哎呀,这得拍一个……”
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大家都强行抑住离别的情绪,面上一派兴奋热切。
就连应轩他们,也很快被拉进了人群里。
这时,他们才想起要拍照留念,一个个喝得微醺,笑容放肆而自在。
相比之下,陆子安所在的这个角落,反而要多冷清有多冷清。
“怎么……一个人坐这。”
正倒酒的陆子安抬眼看了看,却是林总工拎了半瓶酒,摇摇晃晃地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扫了眼旁边的瓶子,林总工笑容有点扭曲:“看不出来,陆顾问酒量真好……”
“还行。”陆子安其实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但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倒也看不出来:“你喝的也不少。”
“哈哈哈,我高兴啊!”林总工打了个响亮的酒嗝,眯着眼睛看着他:“嘿。”
陆子安看向他。
“你明天就回吧。”林总工懒散地笑了笑,伸手虚空点了点他:“你,我知道的,我侄女儿可喜欢你呢,说如果不是你在这工程里,早几年就……和你家那谁结婚了……”
缓缓转动着杯子,陆子安垂眸笑笑,没否认也没答应。
“后面就是验收了……你,做得够多了。”林总工眼神明显有些涣散,却还是强行坚持着:“其实一直有句话没告诉过你。”
“嗯?”
林总工猛然蹦起来,几乎是趴在了桌面,面对面地盯着陆子安,手还顽强地举起来大拇指:“你……挺牛的!你是,这个!”
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招,陆子安都吓了一跳:“你稳着点。”
还好酒杯没放在桌上,不然全凉了。
“我没事!”林总工笑了笑,伸手在他肩上用力一拍:“你这个兄弟,我认了!以后有啥事,你尽管说!我……罩你!”
“……”他力气极大,陆子安被他拍得眉头一挑,但身形竟还是挺稳的:“那,我就先谢谢了……”
“谢啥,不用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俺也一样!”苏总工突然凑了过来,像是醉了,又好像是没醉:“陆顾问,啥时候结婚,可别忘了给我发请柬啊!这份子钱你不收也得收!”
不等陆子安回应,他斜睨着林总工:“哟,老林,你躲这了啊,可让我逮着你了,怎么着,不能成了?醉了吧哈哈哈哈!”
“胡说八道!”林总工挥挥手,很豪气地站了起来:“我还能再喝……一百瓶!”
“哟,一百瓶啊,厉害的!来来来,吹一瓶先!”苏总工搭上他的肩,哥俩好地摇摇晃晃而去。
遥遥地,他俩明显跑调的歌声传了过来:“今儿个老百姓呀。真呀嘛真高兴!高兴!高兴……”
陆子安静静地想了想,摇头笑了笑。
第699章 无冕之王
陆子安静静地想了想,摇头笑了笑。
也是,如今交通这么发达,想见随时能见到。
心里原有的那点子失落和不舍,也悄然消泯了。
取而代之的,是轻松与愉快。
要回去了,真好。
他举起酒杯,眼底终于有了一丝动容。
一年前的那个约定,他还记得。
这一晚,很多人都喝醉了。
所有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夜窗外久久未停,映亮了大半个天空的烟花。
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第二天,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
陆子安拎着行李出来的时候,应轩他们已经在门前候着了。
“师父!”应轩很开心地迎上来,眼底犹自带着一丝倦怠,但精神却很好:“我们都准备好了!”
“好。”陆子安点点头,一旁的警卫员照常将他的行李接过去。
他自己则慎重地转过身,最后望了一眼空荡荡的房间。
这间房子,承载了他四年的青春。
来时干干净净,去时整洁依旧。
陆子安伸手关上房门,随着轻轻的一声“咯嗒”声响,这四年便从此隔绝在了门里。
做完这一切,陆子安才转过身:“好了,走吧。”
整栋楼安安静静,他们离开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还在沉睡之中。
陆子安之所以起这么早,也是为了避免太多俗事烦扰。
现在这种情况,正合他意。
他一边想着回去后要做的事情,一边加快了脚步。
转过拐角,他下意识一抬眼,忽然顿住了。
跟在他身后的众人也停下了脚步,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从前空荡荡的前坪,此时站满了人。
他们都拎着行李,脱下了工装,西装笔挺。
换了身衣服的他们,看上去和过去一点都不像。
清晰的第一抹阳光,就这样安静地洒落在他们的身上。
陆子安怔住,张口欲言:“你们……”
“陆顾问……哦不,陆大师。”林总工显然一直盯着这边,看到他们的这一刻,眼睛一亮:“我们来送你们。”
“来了来了。”
“快,快点小心。”
人群里发出了窸窣声响,众人小声地笑了起来。
他们纷纷让开通道,请陆子安他们通过。
陆子安一头雾水,但还是跟他们一路打着招呼:“早啊,今天回吧?对,我也是……”
终于,走到了大门口,苏总工忽然喊了他一嗓子:“陆国士!”
“……啊?”这是,叫他吗?
这一瞬间,陆子安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茫然地回过头,看到所有人突然举起一面大旗子。
红旗迎风招展,上书四个金色大字。
【国士无双】
陆子安震惊地看着这面恢弘的旗帜,足足十来秒。
苏总工好像说了些什么,好像又什么也没说。
反正他是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以前有人给他取过绰号,叫陆无双。
无双公子。
但是他并不以为意,因为这种名号,在他看来,不过戏言。
天下能人如此之多,谁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无双呢?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没有出现更卓绝的人才,不过是时间幅度不够罢了。
可是,这面旗帜的意义不一样。
它出自他最在意的人之手,这是同自同僚、来自战友们的馈赠。
这代表的,是他们的一片心意,更代表着他们对他能力的认可。
国士,无双。
在古代,天子、诸侯、大夫都有资格加冕,士加冠不加冕。
所以,天子、诸侯、大夫是有冕之士,而士,则是无冕之王。
他何德何能?
直到捧着这旗子,坐到了飞机上,陆子安都感觉胸腔中的热血在沸腾。
四年艰辛,他亦觉苦累。
在这一刻,捧着这厚重的旗帜,过往再多困苦,他都觉得,值了。
工地的记者们很是尽职尽责,甚至有几个一直跟拍到了最后。
这么亮眼的画面,他们又如何会错过?
陆子安他们还在飞机上的时候,这一幕已经通过荧屏,传播到了华夏各地。
沉寂了数年之后,陆子安这个名字,重新归来。
比上一次“泥石流”的方式更加粗暴的是,它不受拘束,甚至不受年龄控制。
上至八十老汉,下至三岁小儿,说起今天风头最盛的国士无双,谁都能聊一两句。
曾经,无双公子的追随者,大多是一群年纪尚轻,无力掌控自己喜好的学生。
那时的他们,没有办法在经济方面予以支持,他们能做的,只是贡献自己的一腔热情。
可时隔数年,他们已经不同往夕。
他们有的人已经进入社会,有的人接替了家族企业,有的进入了大学,有的出了国。
但无一例外的是,提起陆子安,他们依然满心向往。
在那个疯狂躁动的年纪,唯有陆子安,是他们心灵的静土。
后来陆子安的突然消失,他们一直引以为憾。
可是现在,陆子安回来了。
并且是以一种全新的、比以往更加出采的方式,重新回到了众人眼前。
——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不激动?
一时之间,国内外各种论坛上,都充盈着【心之安处,即是归途】【崇拜了你好几年,一直未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坚持到底,是你,让我发现了真正的美】这类帖子。
当然,最多的,还是以【国士无双】四字为主题的文章。
名字各不相同,但打开,全都是满满的怀念。
这样的情景,就连华夏官方都没有料到。
四年的时间,足够抹除许多东西。
他们原以为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宣传,重新让陆子安进入人们的视野。
可是,现在看来,好像……已经不需要他们操作了。
这一次,陆爸陆妈没敢来接机。
因为他们家门口早被人堵了,都是听说陆子安要回来,早早来候着的记者们。
只有刚好没睡在陆家的沈曼歌,乔装一番后,悄悄去了机场,几多波折,才总算是与陆子安他们碰了头。
“先去我那边吧,主屋今天恐怕没法进去。”沈曼歌关好车窗,折身看向陆子安手中的旗帜:“呀,这就是那面旗子吧?我在电视上看到了。”
“嗯。”陆子安递给她看:“这就是了。”
沈曼歌小心翼翼地提起一个角,看了看,又放下了:“别弄坏了,回去了再打开吧,车上空间太小了。”
旗子这么大,车子里也打不开,可别弄得皱皱巴巴的,那就不好看了。
“也行。”陆子安依言放下旗子,一旁的警卫员连忙接过去。
“其实刚接到消息我都吓一跳,我以为你们会等几天再回来呢。”沈曼歌笑眯眯地看着陆子安:“你们事先也没打电话,叔叔阿姨都不知道你们今天回来,要不是早上被记者给堵了,怕是现在都不知道呢。”
陆子安笑笑,沉静地看着她,目光温柔谴绻,又带着深切的思念:“我急着回来。”
工程都完工了,他急什么呢?
第700章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急什么?
陆子安笑而不语。
看着他笑的这样,沈曼歌略一思量,仿佛也悟了,抿唇笑了笑:“之前总是匆匆忙忙,这一次可终于能休息下了吧?”
“嗯,这次放长假了。”陆子安一伸手,轻轻把她提到身边揽着她坐稳:“这一次,你想去哪都可以。”
不会再半路走人,也不会再被时间所限这不能去那不能去了。
沈曼歌眉眼弯弯,笑得很是开怀。
虽然等待的时光很苦,但苦尽甘来,这种幸福仿佛来得更加真切且缠绵。
她搂着他的胳膊,轻轻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真好。
驱车抵达博物馆后的私院,远远都能听到馆前和陆宅那边传来的动静。
应轩几个爬到阁楼上,又很快地下来了。
“不得了,人山人海简直。”
应轩皱着眉头,很是苦恼的样子:“师父,我刚才看了看,连园子外边也守了不少人。”
这就彻底封死了他们想从园子里借道的想法。
万一真被堵住,这可不是山上,这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更不会有人来解围。
想起上回在山上被堵住围观的样子,沈曼歌感觉一阵恶寒。
“先在这休息会吧,你们昨晚也没怎么睡。”陆子安摆了摆手,径直进了屋:“这边地方也够。”
沈曼歌常年不在长偃,这房子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所以请了一家人在这边帮忙打扫顺便看管。
屋子里一如继往的干净整洁,他们进去后,也很快端了热茶上来。
风尘仆仆的归人,一杯热茶即可解了乏忧。
之前还精神奕奕的几个人,精神松懈后,还真的来了睡意。
客房很多,他们各自挑了间房,便进去睡了。
陆子安端了杯茶,躺在窗前的藤椅里,慢慢地喝着。
听到身后轻微的脚步声,他微笑道:“他们都睡了?”
“嗯。”沈曼歌在他身边的藤椅上躺了下来:“看他们都一脸疲惫,做工程一定很辛苦吧?”
“还好。”陆子安想了想,轻声道:“其实我们还好,真正辛苦的是工人。”
阳光正好,倒是难得的好天气。
俩人轻声闲聊着,说着这几年分离各自发生的一些琐事。
从前总觉得,爱情,就该是轰轰烈烈。
如今却沉迷于这样的静美。
空气里弥漫着茶叶独特的香气,沈曼歌轻轻地笑了:“说起来你可能都不信,我考研考上了呢……”
奇怪的是,这一次陆子安没有回应她。
“很惊讶吗?”沈曼歌含笑回眸,却看到了陆子安安睡的侧脸。
这么快就睡着了……沈曼歌起身,给他盖了一块薄毯子。
虽然陆子安他们进不去,但是陆爸他们偷偷出来还是可以的。
中午时分,守在外头的人少了些,大抵是吃饭去了。
趁着这当口,陆爸他们悄悄从后边绕了出来。
卓鹏他们自然也来了,听说陆子安他们在睡觉,都很能理解,手脚都放轻了许多。
只是,等邹凯夫妻来了以后,情形就不受控制了。
“呜呜,哇!”一声嘹亮的哭声,划破了沉寂。
陆子安猛然惊醒,回头望去。
“哎呀,吵醒你啦……”瞿哚哚一脸歉意地看着他:“孩子太皮了,不好意思啦。”
她说话的当口,一个小肉球正执着地攀着她的腿往上爬,因为爬不上去,所以哭得越来越起劲。
“没事。”陆子安站起身来,低头盯着小肉球看了看:“这就是多多?”
肉乎乎,胖团团。
明显是在假哭,一边扯着嗓子嚎,一边眼泪水都不见一滴,听到他的声音,还偷偷从背后瞅他。
“是啊。”瞿哚哚眼里带着动人的笑意,弯腰将小肉团儿抱在怀里:“来,宝贝儿,这是你陆叔叔,来,跟妈妈叫,叔叔好。”
小肉球一到她怀里,得逞后立刻不哭了,眼珠子灵活得很,巴在她肩膀上盯着陆子安瞧。
对于这样的小团子,陆子安其实还挺感兴趣的。
结果看着挺好的,陆子安准备伸手摸他小脸时,这小家伙嗷地一嗓子又哭了。
“哎呀妈呀,隔老远的就听到你在嚎,赶紧的给老子滚下来!”邹凯闻讯而来,单手把小多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