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英雄豪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往那个文弱书生走去。

“给你。”伯英把书递给了那个学生。

“孙伯英!你什么意思?”曹立勋很不高兴的问道。

伯英扫了他一眼道:“没什么意思!”

一旁另一个穿褐色袍子的学生说道:“你想替他出头啊?”说话的这个人是太子少保张继先的儿子,张承嗣。

“替他出头又如何!”叔豪大声吼道。

曹立勋笑了笑道:“孙伯英,你我都是官宦子弟,像他们这些商贾之子出生低贱,能进官学也是靠家里的钱财。我们又何必为了他们伤和气呢?”

“学堂里本来就该一团和气,是你们欺负同学在先。”一旁的仲雄冷言道:“看你们的样子,殿试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好啊!”曹立勋笑呵呵的说道:“那我倒要看看你们孙家的人怎么在御前独占鳌头!”他走到伯英的身边,轻声道:“你可别忘了,我可是皇后的侄孙。”说完就带着他的一众人离开了。

“呸!狐假虎威!”季杰轻蔑的骂道。然后他认真地对伯英道:“大哥!明天殿试你一定要拿个第一回来!”

皇宫,殿宇鳞次栉比,巍峨恢宏。伯英随着众人走在奢华的皇宫中只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来往的宫人、森严的守卫,无不显露着这皇宫主人显赫地位。皇上,这个掌控着天下苍生,被人视为天之子的人就将出现在他们这些少年的眼前,年少的伯英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殿试没有设在威严的金銮殿,而是移师到皇宫的御花园。也许在这里这些学子们才能感觉到一丝松弛,紧张的神经才没有那么紧绷。在花园的大草坪上等候了许久,仍然不见皇帝的驾临。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有些分散了,不时的看看四周静幽的环境,窥视一下来往的宫娥。一个时辰过去了,正当大家的神色分散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大批太监和宫女。他们抬着龙椅、几案等等东西往这里来,然后很快就在树荫下设起了一个简易的丹陛。这个情形似乎皇上就要来了,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又开始集中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才看到两列宫役簇拥着一个身穿黄袍、头戴金丝朝冠的男人往这里过来了。看那黄袍男子的样貌似乎不太符合仁宗皇帝近半百的年龄,这个男子看上去仅仅三十岁左右。待得这个男子坐上龙椅后,站在一旁的众大臣们纷纷跪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原来这个人就是当朝的太子,赵曙。

宋仁宗赵祯膝下无子,于是在景祐二年(1035年)收养了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三岁的赵宗实为子,养在宫中。后来仁宗皇帝有了亲生子,就把赵宗实送回了亲生父亲身边。但是没有想到仁宗的亲生子不久就夭折,于是又把赵宗实接入皇宫中居住。已经年近半百的仁宗皇帝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在大臣们的一再要求下仁宗把赵宗实册立为皇太子,并赐名赵曙。就是现在这位坐在龙椅上的男人。

皇太子赵曙先让众臣平身,然后缓缓说道:“适才圣上圣体违和,故而特令本宫代为出席。”他看了看在场的数十名学生,道:“你们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希望你们能在今日的才学比试中初露头角,让大家看看我大宋后起之秀的学识和才能。”

接下来就是层层的比试,伯英无心求名,故而从容作答。考卷交上去后,先由一班大学士们审阅,然后将优秀之作奉于太子。一共选出了三篇文章,太子细细看了三篇文章后,问道:“此三人何在?”

仪官看了看名字,朗声唤道:“宣孙伯英、陈子谦、曹立勋。”

伯英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站在朝臣列班中的父亲。只见父亲向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于是他迈步走了出来。

三人一字儿排开站在太子面前,皇太子仔细的看了看这三人,微笑着点头道:“孙伯英何在?”

伯英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学生孙伯英,参见太子殿下。”

“你是孙廷敬将军的公子吧?”太子微笑着问道。

“家父是镇威将军孙廷敬。”伯英回答道。

太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嗯!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他拿起了伯英的卷子说道:“你的文章本宫看过了,词藻纯朴不浮华,立言精妙掌故贴切,乃三者之冠。”

伯英作揖道:“谢太子殿下厚爱,学生只是井底之蛙,以一当十,实在不敢居三者之首。”

“嗯!虚怀若谷,谦厚可嘉。”太子似乎对伯英甚是满意。他又问道:“陈子谦上前。”

伯英身边的一个少年拱手道:“学生陈子谦叩见太子殿下。”

“你乃是江南富户陈道生之子,商贾之家能有你这样的儒生难能可贵!”太子赞赏的说道:“你父亲家财万贯,你养尊处优大可随你父亲从商,为什么选择从政呢?”

陈子谦说道:“学生自幼学习孔孟之道,知道男儿当以毕生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学生虽然金银不缺,但真正能够为国出力的就是投身朝廷,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造福祉。”陈子谦顿了顿又道:“更何况家父有家兄相助,无须学生这个幼子操心家务,所以学生才能全身心的在官学求学,学习治国辅君之道。”

太子高兴得点了点头道:“你虽出生于商贾之家,但可见你的鸿鹄之志。很好很好!多加时日必定能成为国之重臣!”接着太子看了看站在陈子谦身边的曹立勋,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十之八九。他知道曹立勋是曹皇后的侄孙,也知道为什么他的文章会被选在三甲之列。太子虽然不是曹皇后亲生,但对这位养母也是十分敬重。曹立勋是曹家三代单传的男丁,受尽宠爱,虽然曹皇后对这个侄孙不是很满意,但是想到他是曹家唯一的后人时也会忍让三分。

曹立勋见到孙伯英和陈子谦都得到了太子的赞赏,于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听听太子是如何来赞扬他的,当他一看到太子朝自己看时,就马上上前拱手道:“学生曹立勋,给太子请安!”

太子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溢美之词来夸奖他,于是只好不冷不热地说道:“你的文章也颇有见地,稍加时日也可担当重任!”

曹立勋还想太子能多夸他几句,但没想到太子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了这一句话,有些失望。

这时太子看见了旁边一处宫廷藏书的宫房门前的青竹长得十分茂盛,突然有感而发道:“本宫突然想到一副上联,不如你们三个来对对下联。”说着就吟出了了他的上联:“门前青竹长。”

“家藏万卷书!”伯英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另外两人都齐刷刷的朝他看去。

太子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他点了点头道:“那本宫再加一个字。门前青竹长短!”

伯英微微笑了笑道:“家藏万卷书籍。”

“哈哈~~”太子大笑起来,连连赞道:“很好!很好!应景!应景!”

被太子亲口赞许,伯英心里喜滋滋的。春风得意的他看了一眼朝臣中的的父亲,只见父亲的脸上并没有他预料的骄傲,而是略显担忧的神色。突然他想起了晚上父亲的告诫:切记不要锋芒太露。伯英立刻谨慎起来,他知道在后面的比试中他不可以再如此突出了。


第四章
孙廷敬与妻夜话释缘由,终不忍隐下真相瞒仲雄

文试之后便是武试,这本应是孙伯英这个将门虎子的强项,但是介于刚才的锋芒太露,伯英开始故意保留起来,与大内侍卫比试的时候防多于攻,处处点到即止。外行人只道是伯英及不如人,但是内行人都能看得出来伯英武功底子的扎实。站在一旁的仲雄、叔豪和季杰自然也看出了大哥的故意示弱,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太子自然是个外行人,伯英的表现让他有些失望。一直到比试结束,太子都没有再对伯英说话。但是最后伯英还是拿了个第二名,第一名是江南富户陈道生的幼子陈子谦,而曹立勋则得了个第三名。

太子离开的时候特地叫来了孙廷敬,“孙伯英是将门之后,他的武艺看来平平。你日后要多加操练,以他的资质日后大有作为啊!”

孙廷敬答道:“犬子不才,承蒙太子殿下厚爱!臣日后定当多加督促。”

“嗯!”太子点了点头道:“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本宫看得出来令公子将来必有所作为。只是现在他资历尚浅,暂不可担当重任,你还是带着他多历练历练。”

“是!臣遵旨!”孙廷敬恭敬的回答道。

回到将军府后,伯英四兄弟都显得有些郁闷,都默不作声的跟着父亲。晚饭后,伯英、仲雄、叔豪和季杰坐在花园的凉亭中闲聊。叔豪第一个就说起今天的殿试来了。“大哥,你后来的武试很明显是故意输的,以你的实力那个侍卫绝对不是你的对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就是啊!本来第一名是你的!就这么输了真不甘心!”季杰愤愤地说道。

伯英毕竟年少气盛,输了比试心里也稍有不平。但是他知道父亲这么做一定有他深远的用意,肯定是为了他好。所以他在弟弟们面前还是表现出了豁达的一面,道:“其实输赢又有什么重要的呢?爹爹一直告诫我们不要太过露才,你们忘啦?”

“可这次是殿试啊!”叔豪万分可惜的说道:“'小说下载网 。。' 不是人人都那么好运能碰上的!”

仲雄虽然有些明白伯英的用意,但也颇为可惜的说道:“叔豪说得对,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我听说那个第一名的陈子谦马上就被翰林院录用了,等到一出学堂他就能进翰林院供职了。”

伯英淡淡一笑道:“不要再介怀今天的事情了,爹爹不是教导我们不要留恋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只要问心无愧的为国效力就已足矣!”

“四位哥哥,你们在聊什么呢?”由于那晚扭伤了脚所以想容一拐一拐的往亭子走来。

叔豪笑呵呵的说道:“你受了伤不在房里好好休息跑出来干什么?况且我们男人的事情你女孩子听了也不会懂的!”

想容已到了四兄弟身边,一撅小嘴道:“哼!我才不稀罕听呢!”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四个精致的荷包,道:“那我们女孩子绣的荷包,三哥哥你也不会有兴趣的哦?”

“咦?这么快你就绣好啦?”伯英站起来扶着想容坐下,道:“我才说了没几天,是不是你亲手做的呀?”

想容立刻嗔怒起来,伸出十根手指头道:“你看看我的手指!已经没一个完整的了!你还质疑荷包的真伪?”说着就把荷包拿了回来道:“爱要不要!”

“要要要!”伯英忙抓住想容的手道:“我开玩笑呢!妹妹别生气!”说着拿起一个荷包仔细端详起来。“好精致的绣工啊!这松柏真是郁郁葱葱,像真的一样!”伯英称赞道。

季杰抓起一个荷包道:“我要这个!我喜欢兰花!”

“我看看,那我要这个!想容妹妹,这绣着梅花的就给我吧。”叔豪说道。

“好啊!”想容看到自己绣的荷包这么受欢迎,心里自然很得意。她拿起了最后一个荷包道:“二哥哥,这个给你吧!”

仲雄拿过荷包,上面绣的是“四君子”的青竹。他笑着说道:“呵呵,好精致的手工啊!谢谢你啦!”

想容笑着说道:“我还有一样东西给你!”说着她从衣袖里拿出了她刚做好的剑穗儿,道:“这剑穗儿给你,你可以把它挂在你的剑上。”

“噢!想容你偏心!为什么二哥比我们多?”叔豪大声问道。

想容瞟了他一眼道:“二哥哥善于用剑,这剑穗儿当然是给他的!难道给你啊?大哥哥善用长枪,日后我也做个红缨给他!你呢?姨丈说了你没有特别善用的兵器,我想做给你还不知道该做什么呢?”想容看了看仲雄道:“而且后天就是二哥哥的生辰了,这个就当作是我送的礼物吧。”

叔豪被想容说得哑口无言,杵在那里干瞪眼。仲雄笑着说道:“想容妹妹有心了,谢谢你!”他转过头对叔豪说:“等你有了自己喜欢的兵器后也让想容给你做一个嘛!”

“哼!那也要看本小姐高不高兴了!”想容一撅嘴说道。

叔豪做了个鬼脸道:“我不稀罕!”

兄妹五人吵吵嚷嚷,不一会儿就把白天殿试的事情抛诸脑后了,欢笑快乐又重新占据了大家年轻的心灵。

孙廷敬今晚似乎心情颇佳,晚上还多喝了几杯。现在看来一切都如他所愿,虽然一开始伯英的表现让孙廷敬有些担心,但是后来他的竭力掩饰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林凤荷为丈夫端来了刚沏好的碧螺春,看着丈夫一脸轻松的样子,说道:“你不觉得今天他们四个有些不对劲儿吗?吃饭的时候都闷闷不乐的。”

“知子莫若父,我当然看得出来。”孙廷敬喝了口茶说道。

林凤荷不解的问道:“其实儿子给你露脸有什么不好?人家求还求不到呢!你倒好,让儿子故意输,难怪他们会不高兴。”

孙廷敬微微一笑道:“现在他们可能心情有些不悦,但是我全是为他们着想!我这么做是为了保护他们,日后孩子们自然会明白我的苦心。”

“哦?难道还有什么隐情?”林凤荷好奇的坐近丈夫身边问道:“说来听听。”

孙廷敬看了看妻子,娓娓道出了他这么做的缘由。“皇上收养现在的太子时没有想到会让他继承皇位,他一心盼望着能有自己的儿子。但是事与愿违,一连四位皇子都没有活下来,所以皇上不得不把已经被送回家的现太子接回来册立为储君。原本疼爱太子的皇上在想到自己的侄儿即将成为自己的继承人时心里总有些疙瘩,所以对太子没有了往日的宠爱,反而多了几分猜忌。而太子回到皇宫后也感觉到了皇上的变化,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唯恐遭到皇上的猜忌而招致杀身之祸。这些年,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太子想尽快能得到朝中大臣们的支持,这样他对他日后的继位大有方便之处。然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大动人事,所以太子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来对抗皇上的遗老遗臣。求才若渴的太子对年轻人的提拔显而易见,当今圣上自然也感觉得到,所以他们悄然无声的进行着政治暗斗。”孙廷敬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继续说道:“如果此次伯英的才华引起了太子的注意,那么他必定会被急于人才的太子重用。在此刻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让伯英故意示弱,从而来保护他的安全。况且我也不希望伯英和他的几个弟弟一开始就位居高位,这样只有不利他们的成长,我宁可让几个孩子从最小的兵卒开始做起,在磨练中慢慢积累经验,我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其中的好处到现在还是受益匪浅呢!”

“原来如此啊!”素来不问政事的林凤荷听了丈夫的解释后终于恍然大悟,“还是老爷心思缜密、考虑周到。”

孙廷敬笑了笑,叹了口气道:“不过咱们伯英的才能的确是首屈一指,要他故意输于人前确实是有些委屈他了。而且他们兄弟感情深厚,也肯定会为伯英报不平。”

林凤荷宽慰道:“老爷不必担心,他们毕竟还都是孩子,很快就忘记了。后天就是仲雄的生辰了,到时候庆祝一番保管他们什么烦心事都忘记了。”

孙廷敬笑着点了点头道:“嗯!是啊!这次是仲雄十七岁的生辰,是当好好庆祝!你吩咐下去,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

林凤荷点头道:“我知道啦!”说着突然面色沉重起来。她又拿出了那个锦盒,道:“老爷,这件事儿......你看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仲雄呢?”

又是这件让人左右为难的事情!孙廷敬真是感叹岁月的匆匆。想当初他们夫妻二人刚收养仲雄的时候,他不过是个被裹在襁褓中刚出生才三天的小婴儿。当时他们答应临终的仲雄生母,等仲雄长大了就把她的信物交给她的儿子,并且告诉孩子他的生母是何人。当时想来真是时间漫长,夫妻俩丝毫没有考虑过今天的忧虑。随着仲雄的成长,他们夫妇更是把这个孩子当作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疼爱有加,有时甚至还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现在要亲口对养育了十七年的儿子说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孙家子孙的身份原来都是假的,他根本不是孙家的孩子,想到这里孙廷敬和林凤荷就心有不忍。

“喂!你倒是拿个主意呀!”林凤荷见丈夫默不作声便推了推他催促道。

“这......”孙廷敬为难的说道:“那我们就把月嫦的玉佩交给仲雄吧,至于他的身世......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告诉他。”

这正和林凤荷的心意,她马上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那我们就继续瞒着仲雄吧,不到必不得已就一直瞒下去!虽然有些私心,但我想月嫦在天之灵也会宽恕我们的。”

孙廷敬点头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改天你去月嫦的坟前祭奠一下,告诉她我们的决定。”

“好!我会去的。”林凤荷的心情突然轻松起来。

孙仲雄的生辰虽然没有请什么亲戚朋友,只是家里的几个人一起吃顿饭,但是其中却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酒过三巡后,孙廷敬就拍着仲雄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你长大了。以后的路就要自己选择自己去走了,但是记住!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和你娘永远都深爱着你,永远都站在你的身边守护着你,你永远是我们孙家的优秀子孙!”

孙廷敬这番话让仲雄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他还是点头说道:“爹、娘,孩儿以身为孙家子孙为傲!我一定会发奋用功为祖宗添荣!”

林凤荷从怀里掏出了那块白玉,亲手放在了仲雄的手心道:“孩子,这是爹娘送你的礼物,你一定要带在身边!”

仲雄接过玉佩,仔细看着上面的雕刻,觉得有些奇怪。这玉怎么看都像是女孩子的东西,不像是送给男孩子的礼物。

林凤荷见他有些莫名,马上解释道:“这玉开过光,你一定好佩带在身边,保佑你健康平安的!”

“是,娘。我一定好好保管它!”说着就把玉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看到仲雄终于把他亲娘的遗物带在身边,林凤荷总算是松了口气。多年来的承诺虽说没有完全兑现,但至少也兑现了一半。

仲雄生辰后的第三天,林凤荷悄悄的来到城郊的一座山上祭奠葬在那里的一座孤坟,那就是仲雄的生母月嫦。她希望月嫦在天之灵能看到仲雄的成长,并且谅解他们的私心。她看着香上的青烟,若是青烟直上就说明月嫦原谅了他们。果然那烟径直而上,这下林凤荷总算舒展开了笑容,从此以后孙仲雄就是孙家真真正正的嫡系子孙了!

殿试之后的一个月,伯英就离开了学堂,被父亲安排在自己管辖的军营中当了一个参将。伯英跟随在父亲将士的身边学习治军之道,颇有心得。一年之后就升为了中将,也从军营里走了出来跟随在父亲身边继续学习。而同一年,仲雄也离开了学堂,和伯英一样,他也被父亲安排在了城郊的军营中历练了半年多,然后在京城的护军中当了个中军。


第五章

好友相逢把酒叙旧订亲事,情窦初开多情姑娘黯伤神

嘉祐八年(1063)春天的一个午后,孙廷敬兴冲冲的跑了回来,一见到林凤荷就笑呵呵的说道:“夫人,喜事!大喜事啊!”

林凤荷一脸莫名的看着丈夫道:“老爷,什么喜事啊?”

“姨父,看你高兴的样子,一定是件大喜事吧?”花想容笑着问道:“皇上升您官儿啦?”

“不是!”孙廷敬笑着摇了摇头,认真地问林凤荷道:“夫人,你可曾记得楚兴南?”

“楚兴南?”林凤荷马上在记忆中搜索着这个人的名字,忽然点头道:“啊!我记得了!他是老爷在边关的好友,那个时候他好像还是跟着钟麟凤将军。”

“没错!那个时候他是钟麟凤将军的参将,有一次我在边关遭到辽兵的围攻,是他不顾生死冲入沙场救了我。”

林凤荷笑着说道:“你这么一说我都记起来了,当时他还受了很重的伤呢!真是命悬一线啊!”她看了看丈夫问道:“怎么?你又见到他啦?”

“嗯!”孙廷敬显得很兴奋,“后来他就跟随钟将军离开了边关去了岭南,几经周折后我们也就失去了联系。可今天我却见到了他!他现在是现任的杭州将军,这次他三年任期已满回京述职,刚才我们就在宫里碰上了!”

“瞧你,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林凤荷嘲笑着丈夫。

孙廷敬摇了摇头道:“夫人,你不懂!我与兴南许久未见,真是有千言万语啊!我已邀楚兄今晚来家吃饭,叙叙旧。”

“好啊!”林凤荷看见丈夫如此高兴,也很配合的说道:“我去叫厨房准备好酒菜。”

孙廷敬马上叫来管家于贵,道:“你赶快通知大公子和二公子,叫他们晚上一定要回来吃饭,有贵客到!还有派人去学堂接三公子和四公子回来,我担心他们俩又会到处乱逛耽误了时辰。快去!快去!”于贵得令后马上派人去了。到了傍晚时分,孙家的四位公子陆续回来了。在听闻了这位楚将军的事迹后,都很期待见见这位曾经救过父亲的人。酉时二刻左右,于贵进门通报说楚将军已经到了巷口了。孙廷敬忙带着四个儿子出门迎接。站在大门口,就看见一辆马车缓缓地驶入巷口,看马车的装饰是等级较高的官车。车子驶到将军府门口就停了下来,车夫先跳下了马车,把搁在车上的一张板凳放了下来,然后掀起了车帘子。一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留着络腮胡须的男人从车里走了出来。

“兴南兄弟!”孙廷敬一见到楚兴南马上笑着迎了上去。

楚兴南下了车来,一把就抱住了孙廷敬,激动得说道:“廷敬兄,许久不见啦!”

“来来!我已让家人备下酒菜,我们今天一定要把酒到天亮,一醉方休!”孙廷敬拉着楚兴南的手高兴的往屋里走去。

楚兴南一见到林凤荷,马上作揖道:“兴南见过嫂夫人!”说着就让跟随着的随从把带来的礼物奉上,道:“许久不见,小小见面礼不成敬意!请嫂夫人笑纳。”打开礼盒,是上等的鹿茸和灵芝。

林凤荷笑着说道:“兴南兄弟何必客气?快快入席吧。”说着就叫下人上菜。

楚兴南入席坐定后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四兄弟,微笑着问道:“廷敬兄,这四位就是您的公子吧?”

“是啊!”孙廷敬转头对四兄弟说道:“快过来见过楚伯父。”

四兄弟上前作揖道:“晚辈见过楚伯父!”

孙廷敬指着伯英道:“这是我的大儿子伯英,你离开的时候他还不到一岁。”

楚兴南上下打量着伯英,道:“果然是一表人材啊!和廷敬兄年轻的时候一样意气风发。”

“你过奖啦!”孙廷敬笑着指着其他三人道:“这是我的二儿子,仲雄。三子叔豪和四子季杰。”孙廷敬也让四个儿子入了席,然后亲自为楚兴南倒上酒,道:“来!我们兄弟俩许久未见,为兄的先干为敬!”说着仰头就把酒喝尽了。

席间久违的二人把酒言欢好不兴奋,足可见二人的感情深厚。酒过三巡,林凤荷便问道:“兴南兄弟,弟妹和令千金可安好?”

楚兴南点头道:“多谢嫂夫人关心,贱内和小女都很好。说到这儿,我还要好好谢谢嫂夫人呢!若不是嫂夫人,贱内和小女早已......”说着就举起酒杯道:“来!兄弟敬您一杯!”

“兴南兄弟客气了!”林凤荷喝了杯酒道:“当时也是情急所致,所以才会冒险产子,现在想来还是要捏把冷汗呢!”

孙廷敬见四个儿子对他们的话似有不明,于是解释道:“当时我与你们楚伯父在外作战,你们楚伯母担心丈夫也不顾身怀六甲就赶到了前线,没想到突然腹痛难忍,你母亲情急之下就冒险为她接生,结果竟然顺利的产下了一个女孩儿。”

“是啊!是啊!”楚兴南点头道:“我回到军营后就听闻我夫人已生下了女儿,当时真把我给乐坏了!”楚兴南拉着孙廷敬的手道:“廷敬兄,你还记不记得?我们还订下了娃娃亲呢!”

“记得!记得!当然记得啦!”孙廷敬道:“我们说等日后伯英长大了就迎娶你的女儿。”突然孙廷敬眼中放出了光芒,道:“兴南兄,不知道着门娃娃亲是否还作数呢?”

伯英一口酒没咽下,听到父亲给自己提亲,毫无思想准备的他差点呛着。

只见楚兴南马上面露喜色道:“好啊!那咱们可算是亲上加亲啦!”

“好!那我们就这么定了!”孙廷敬看了看一旁的林凤荷道:“夫人,您没有异议吧?”

林凤荷笑着说道:“当然没有啦!兴南兄弟的女儿一出生就看得出是个美人儿胚子,我们家伯英能娶到她做妻子真是他的福气了!”

听母亲这么说,另外三兄弟都掩嘴朝伯英笑了起来,伯英眨巴眨巴眼睛看着他们一脸茫然。没想到他的婚姻大事就在这酒席之间订了,前后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

林凤荷问道:“当时令千金尚未取名,我们只叫她妞妞,不知现在她的闺名是......”

“小女名卓瑄,已经十八岁啦。”楚兴南回答道。

“楚卓瑄......”林凤荷反复念了几遍道:“真是好名字啊!我们家伯英要大一岁,今年十九了。”她对还没从惊讶中缓过神儿来的伯英道:“伯英,快过来拜见你的岳父大人。”

一旁的仲雄笑呵呵的拉了拉伯英的衣角道:“大哥,快去呀!”然后就和叔豪、季杰相视而笑起来。

伯英此时显得有些木讷,他站了起来想说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时孙廷敬说道:“哎~~我们还没有亲自上门提亲,弟妹也没有答应,这声‘岳父’还言之过早。”他转头对楚兴南道:“兴南贤弟,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这些礼数还是知道的,我们不能委屈了令千金。我父子二人不日就将带聘礼亲自去杭州向贵府提亲。”

“好!”楚兴南说道:“我明日述职之后就马上回杭州去,恭候廷敬兄大驾光临!”说着举起酒杯道:“我们一言为定!”

孙廷敬也举起了酒杯道:“一言为定!”

已经到了亥时末刻,楚兴南和孙廷敬还在一起聊天,四兄弟先告退出来了。刚离开厅堂的范围,仲雄、叔豪还有季杰就“哈哈”大笑起来。

叔豪拍着伯英的肩膀道:“大哥!爹爹真是有本事,一顿饭给你吃回个媳妇儿来!”

“是啊!是啊!我们就要多个嫂嫂啦!”季杰笑呵呵的说道。

面对弟弟们的戏言,伯英哑口无言只能斜眼看着他们。成亲这回事对于刚满十九岁,踌躇满志的他来说根本想都没想过。他自己也不知道原来在一岁的时候父亲给自己订了这么一门婚事,想想那位身材魁梧,腰粗膀圆的楚伯父,他的女儿......

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想容的声音,“你们在这里笑什么啊?这么开心?”想容慢慢走到他们身边,笑着问道:“说来让我也开心开心!”

季杰满脸笑容的说道:“表姐,你可知道刚才在厅堂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想容微笑着眨了眨眼睛道:“不是说姨夫的一位老朋友来吗?怎么?发生什么事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