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能数据-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实力……不仅仅是让他们,而是让同辈的所有人都讪然。
  而本次事件的主角,我们的程诺同学,却是根本没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
  他正在呆在数院办公大楼,那间方教授的办公室内,和方教授随意的聊着天。
  “老师,期刊那边还没有消息回复吗?”程诺坐在方教授对面,一边翻着一本《希尔伯特空间详解》,一边开口问道。
  方教授抬起茶杯,抿了一口,“还没有,不过估计也快了。”
  话说回来,那边关于弱BSD猜想证明的论文,已经投稿到《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一个多月,但按照这家SCI期刊的审稿速度,现在没来消息也并不算奇怪。
  只不过,程诺倒是很迫切的希望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期刊上进行刊载的场景。
  毕竟,那是他和老师一年的心血和结晶,也是他去耗费最长的一段时间去如此专注的研究某件事情。
  当然,装逼除外。
  “毕业答辩准备的怎么样了?”方教授十指交叉,笑着开口。
  “还可以吧,我有信心。”
  “哦?到时候我可是答辩组的老师,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一定!”
  …………
  晚上,程诺跟随着方教授来到另一门课程的上课教室。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这是一门选修课,相比于通识教育课而言,显得更加的宽松和自由。
  这学期选择这门课程的一共九十多号人,分为周三和周五两个批次上课。
  选择这门课程的人当然不只有数院的学生。
  甚至由于数院本身有着建模课的存在,加入这门课程的数院学生没有几个。
  就像今天,来听课的五十一人里,只有五人是来自数院。
  因此,当方教授在讲台上介绍完一遍程诺之后,并没有之前上概率课那种惊讶而又震撼的表情。
  所有人,都只把程诺当成一个普普通通干杂货的小助教而已。
  但,在方教授下一句话开口之后,整个教室却突然变得沸腾起来。
  “当然,站在我旁边的程诺助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在去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程诺小组的建模论文获得一等奖,并且论文建模专利被最高人民法院以十五万的价格买走。今年二月,在第二十届美国全球大学生建模大赛中,获得O奖!”
  哗~~!
  方教授话语一出,台下哗声一片。
  一个个学生用那种眼中饱含着星光闪闪的目光,望着站在讲台上,神色淡然的程诺。
  他们既然选修这门数学建模的课程,就自然知道建模界的国赛和美赛。
  国赛国一还好,在座的五十一个人当中,就有三四人曾经抱大腿的获得过这个奖项。
  可是美赛O奖,这个可不是抱大腿就能办到的。
  因为在过去的三年,清华都没有出现过那个可以拿到美赛O奖的人了,那些想抱大腿的人,也无腿可抱。
  但是,现在告诉他们,站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以为O奖得主,并且,还是一位新鲜出炉的O奖得主。
  他们双眼泛光,似乎已经看见一只大猪蹄子……哦,不对……一只大腿,正明晃晃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有这么一位大佬助教的知道,获奖指日可期啊!
  选修课到没有必修课那么多俗套的规矩,除了每周一次的例行点名之外,倒也是很自由。
  课堂上,在学生的满怀期待中,程诺接替了方教授的位置,站在讲台上。
  面对台下求知欲极强的同学们的目光,程诺嘴角苦笑一下。
  这一次讲课,程诺也不打算讲什么太过于深奥的东西,譬如怎么构造和精简数学建模语言啊,怎么进行微调差错运行数据啊!
  这些东西太过高深,他们既然选修这门课程,自然是建模基础比较薄弱,又渴望再建模大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的那一批。
  第一堂课,程诺只顺着方教授的框架,讲述了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比如实际模型和数学公式只见的转化等等。
  抬起手腕,程诺瞥了一眼时间。
  “好了,还有十分钟下课,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举手问,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下课!”程诺双手撑着讲桌,嘴角带笑的说道。
  唰唰唰!!
  讲台下举起很多双手。
  这么多有疑问的,难道清华这一届的生源下降了吗?
  虽然心中疑问,程诺还是随便点了一个同学,“来,就那个……那个胖胖的同学!”
  胖胖同学被翻拍,神色略显兴奋,“助教,你真的拿到了今年美赛的O奖吗?”
  程诺耸耸肩,“只是一个O奖而已,我应该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来骗你们吧?”
  “我在网上查了,我们清华确实有个小组拿到O奖,而小组名单里也有程诺助教的名字。嗯,获奖名单今天刚公布的!”另外一名同学这时开口。
  又是一阵惊叹过后,一名女生举手问,“助教,你有没有什么获奖感言要说的?”
  程诺摇头轻笑,忽然面色又板了起来,“没有!”
  “那你认为这次建模题目难度怎么样。我们上的话,能不能行?”女生接着问。
  “要是你们上都能行的话,那还要天才干什么!”程诺自语了一句,耸肩笑道,“或许吧!”
  …………
  米国,旧金山。
  那是一间被划着各种公式符号的稿纸和黑板充满的办公间。
  两个头发都显得有些乱糟糟的男子坐在一块,其中一人问,“验证完了吗?”
  另一人点头,“嗯,推导步骤完全正确!”
  “那我回复邮件给论文作者,还有,空出期刊的版面!”另一人缓缓开口。“下一期,就用这篇论文,作为期刊的主打论文。”


第三百五十六章 答辩之前

  356章
  《Nventiones mathematicae》属于季刊。
  每季度发一刊,每刊论文数量为20~30篇。
  而在每刊期刊发行前,都会选取其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论文,作为这季度期刊的主打论文。
  这表示期刊杂志对于该篇论文学术价值的极大肯定!
  一般,这个位置常年被那些世界数学顶级大牛常年占据,而像方教授这个水平的数学家,两三年才说会有一次占据那个位置的机会。
  更别提,这次论文的作者,方教授和程诺,是两位地地道道的华国人。
  两位没有任何外籍身份的华国人。
  这在如今华国势微的世界数学大背景格局下,显得颇为难得。
  如今,时间已经将要进入五月。
  下一季度的期刊在六月便要印刷发行。
  目前,有两位华国数学家撰写的《当解析秩为1时,弱BSD猜想的证明》这篇论文,被定位下一季度期刊主打论文的消息,只是在杂志社内部小范围的传播,外人还很少得知。
  甚至,连方若愚和程诺这两个名字,在期刊正式刊载之前,对于那些国外的数学家来说,还是完全两个陌生的名字。
  既然已经敲定论文刊载的事宜,nventiones mathematicae杂志社的审稿编辑彼得尔教授便通过邮箱回复消息。
  …………
  华国,由于时差原因,此时已经傍晚十一点多。
  清华大学教授公寓楼,方教授神色疲惫的从书房走出来,刚走进卧室准备休息,便发现卧室书桌上的电脑不停的闪烁着提示灯。
  这是他之前设置的邮件消息的提示。
  打开邮箱,方教授发现一封来自国外的邮件。
  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方教授浏览完邮件的内容,神色激动了一下,随即很快平静下来。
  《nventiones mathematicae》封面主打,世界七大猜想之一弱猜想证明成功!
  这两个成就就足够方教授在整个华国现代数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在方教授看来,这只是华国数学界的一小步而已。
  在将来,随着这一小步,一小步的积累,他相信,华国的数学水平一定会迎头赶上欧美那些数学大国,甚至超越!
  给程诺发了一条消息,告诉关于论文的事情,抱着对华国数学的无限期待,方教授沉沉睡去。
  …………
  第二天,起床的程诺看到方教授发来的消息。
  “Yes!”程诺握拳加油!
  论文被一区顶级SCI期刊收录,一年的努力得到回报,说不高兴自然是假的。
  相比于美赛的O奖,这个消息显然带给他的喜悦更大。
  一个是毫无挑战难度,一个则是几百天的心血,一比便知。况且,两者的难度也并不在同一层面上。
  能在《nventiones mathematicae》刊载论文,讲真,即便是大部分教授都做不到。
  像是国赛、奥赛、美赛这种低级难度的试炼场,程诺可不想再来一次。
  幸好,他今年即将本科生毕业,跳出本科生阶段这个新手村,逐步向学术的最高奥义迈进。
  包含对未来无限的期待,程诺开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
  畅游在知识海洋里的日子是快乐而又幸福的。
  而在这种快乐和幸福当中,一个月的时间也匆匆过去。
  天气一天天的变热,而距离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身穿学士服的大四毕业生,徜徉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用珍贵的照片保留下青春最美好四年的那段记忆。
  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模糊或清晰的规划。
  有的人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步入社会拼搏打拼,而有的人选择呆在家里,当一位安静的肥宅。
  校园人工湖的外围,开始支起一顶顶小帐篷。那是一年一度的跳蚤市场,摊主都是今年的一些毕业生,买的也都是一些不算贵的小物件。
  其中,以大四学长卖的U盘最为抢手。
  每天,都有大量的校内或校外人士,徘徊在这片,企图捡漏一个满含着青春荷尔蒙的U盘。
  毕业季,校园广播里响起那宛若轻轻呢喃的歌谣。
  许多的情侣因为毕业为分手,眼中饱含着热泪的在旅馆来一次毕业炮。
  也有许多的单身狗鼓足勇气表白,在毕业之际成功为爱鼓掌!
  那一天,不知是谁在校园广播里点了一首《体面》。
  无数男女在歌声响起的那一刻嚎啕大哭,那一天,雨下的像二月红前来求药那么大!
  程诺作为一位即将毕业的大二本科生,抱着一摞书,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图书馆。
  明天,他即将要迎来他的毕业答辩。
  而答辩组的成员已经确定,除了方教授这位数学系的副主任和其余几位教授外,还会有数学院的一位副院长,担任这次答辩组的组长职位。
  数学院的这位副院长程诺见过,是一位主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魏伍林魏院长。
  和方教授是同一时代的人物,陈省身数学奖获得者之一,国内数学领域大牛。本身的数学天赋要比方教授高上不少。
  不过后期主管教学和管理之后,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大幅度缩水。光是每天学院的琐事,就够魏院长忙得脚不沾地的。
  所以单论学术建树来来说,是不如方教授的,但数学的学术水皮,却并非表面上所表现的那样。
  而魏院长百忙之中,还愿意出席明天的答辩组组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程诺而来,否则,这些事情让方教授一个人来负责就好。
  他是想看看,这位被方教授认为这一代最有希望触摸数学界顶端的家伙,这个能几乎以一己之力拿到美赛O奖的家伙,是否能在毕业答辩上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坐在图书馆里,程诺从头至尾再次把明天毕业答辩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了一遍。
  不过,毕业答辩中,有个环节却很难做出充分准备,那就是答辩组老师的提问环节。
  按照以往清华数院答辩组的性格,很难指望他们能提出什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一切,都要随机应变啊!!
  …………
  PS:七夕了!
  作为一只单身狗,瑟瑟发抖的我一天没敢出门!汪~~


第三百五十七章 毕业答辩

  357章
  翌日。
  毕业季带来的背上氛围还在校园里渐渐弥漫。
  程诺早早起床洗漱,来到答辩教室外,静静的期待被翻牌。
  九点一刻,程诺被传唤进答辩教室。
  由四位老师组成的答辩组正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从入门开始,就静静的盯着程诺的一举一动。
  四位答辩组老师程诺都认识,其中便包括方教授和魏院长。
  两位都是华国数学界扛鼎级别的人物。
  面对如此大的阵仗,程诺神色不变,目光冷静的走上答辩席,将U盘插在教室的多媒体上,然后,程诺微微鞠躬。
  第一步,自我介绍。
  虽然台下的四人对程诺也算是知根知底,但这一环节还是不可或缺的。
  “各位老师好,我叫程诺,来自202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号2020XXXXXX,……入学两年以来,曾参与四次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一次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一次跨校合作交流项目。”
  “在比赛奖项上,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O奖!”
  “在学术论文上,已有三篇论文被SCI期刊收录,其中两篇为二区期刊,一篇为一区期刊《Nventiones mathematicae》。”
  “在学业成绩上,在数学系总共54门课程中,获得满分科目32门,平均分97。52。位列全系第一。”
  “在课外兴趣爱好上,曾参与校内网球大赛,获得冠军。曾参与全国大学生棋类竞赛围棋分组,获得冠军!”
  “在奖学金方面,曾三次获得特等奖学金,累计获得奖学金次数95次!”
  …………
  一个个的名誉,奖项,在程诺嘴里像是不值钱的大白菜一样,脸上毫无任何情感波动的说出来。
  一番自我介绍,愣是被程诺给搞出表彰大会的感觉。
  “……我的自我介绍完毕,谢谢!”
  最后,程诺弯腰致敬。
  答辩组的四位老师笑眯眯的点点头,示意程诺继续。
  幸好他们来之前早对程诺做足了功课,否则面对程诺这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似的一大堆奖项,或许就被直接给呆立在当场。
  不愧是方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啊,这实力,确实属于同辈枭楚。
  这样想着,答辩组的另外两位教授便瞥向旁边笑呵呵望着讲台的方教授。
  看见自己的弟子有这么出息,这个做老师的,肯定高兴的不行吧!
  答辩台上,结束自我介绍的程诺,打开早就准备好的答辩PPT。
  正式进入第二环节:答辩人陈述。
  这一环节中,答辩人需要讲述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课题的具体内容;以及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具体贡献等内容。
  时间限定为20分钟之内。
  这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重要性仅次于接下来的答辩老师提问。
  具体的毕业论文,程诺早就在半个月前发给答辩组的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准备,丝毫不用担心答辩组老师跟不上自己思路的事情。
  打开第一张PPT,程诺轻咳一声,便开始了自己的答辩陈述。
  “本论文的题目是《Bertrand 假设的简单证明法》,课题背景是源于上世纪由切比雪夫提出的关于Bertrand 假设证明法的复杂性,为了简化这一证明步骤,所以便有了这篇论文的诞生。”
  “在论文中,我利用切比雪夫先生提出的两个关于Bertrand 假设的证明,进行推导出二十个推论,然后再筛选出对证明Bertrand 假设有用的五个推论,利用反证法,一步步将Bertrand 假设证明。”
  “切比雪夫的证明公式,总共为185行,3254个字符。而经过我简化后的证明步骤,只需要38行,985个字符。”
  五倍幅度的缩减,尤其是对于Bertrand 假设这样一个在上个世界鼎鼎有名的数学难题,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历史意义上的大跨越。
  台下四人由于早就看过程诺的论文,所以此时面色还能稍稍保持些平静。
  要知道,在他们第一次看完程诺递交的毕业论文时,那嘴巴,大的似乎都能把拳头塞下。
  答辩席上,程诺的陈述在继续。
  而在答辩组四位老师的手边,都有着一份程诺毕业论文的纸质版。
  程诺淡淡一笑,“几位老师可以把论文直接翻到第六页,前面的一部分内容可以直接略过。”
  如果只是把程诺钻研出的Bertrand 假设证明新法给贴上去,那论文的内容恐怕连两页都不能塞满。
  对于学术论文来说,内容自然是越简便越明了越好。
  但这可是毕业论文啊,直接把只有两页的论文给扔过去,那样显得也太没有诚意了!
  因此,程诺添添加加,终于把一篇实际内容只有两页的论文水成一篇足足五十多页的毕业论文。
  而从论文第六页开始,才是论文的核心内容。
  程诺继续侃侃而谈,“两个引理,一个设 n 为一自然数, p 为一素数,则能整除 n!的 p 的最高幂次为: s =Σi≥1floor(n/pi)(式中 floor(x)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一个设 n 为自然数, p 为素数,则Πp≤n p &;lt; 4n。”
  “这两个推论的具体证明方法我已经具体的写在下面,通过最高次幂之和,进行两者的间的不断叠加,进而进行推导。”
  “我的思路,是将能整除(2n)!/(n!n!)的 p 的最高幂次,设为一个未知的不等式函数。经过一些列的推导,便可以得到s 的值为:Σi≥1 【floor(2n/pi)… 2floor(n/pi)】。”
  “反证法的存在,使得Bertrand 假设另一种简便的证明方案,我利用……”
  “另外,我通过……”
  “……”
  对论文每一处细节都熟稔于心的程诺,站在答辩席上眉飞色舞,缓缓道来他的论文写作思路,重点没有任何卡顿和语塞,引得台下答辩组老师频频点头。
  先不说别的,但是说这篇论文的质量,就足以达到他们之前对程诺说过的,一区SCI期刊收录论文的标准。
  甚至还犹有过之。
  毕竟他们之前说的是那些底层的SCI期刊,可单看这篇论文来说,即便是中游的一区SCI期刊,恐怕都不会拒绝收录程诺的这篇论文。
  即便是之前Bertrand 假设已经被人证明过一次,可另一种更加简便的证明方法,也确实有实力得到这种待遇。


第三百五十八章 难题

  358章
  二十分钟的论文讲述时间。
  程诺不急不缓的将自己所著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讲述给四位答辩组老师。
  四人也是听得频频点头。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程诺这个环节的表现都足以用无可挑剔来形容。
  “……以上,就是我这次关于论文的陈述。”
  卡着时间,程诺在最后十几秒收尾。
  台下四位答辩组老师也是瞬间坐正,面色严肃,准备此次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答辩老师提问。
  这是答辩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被无数毕业生称之为“鬼门关”的存在。
  一个个异常刁难的问题想连珠炮一样不停的抛向你,而你,还不得不鼓起精神去微笑着面对。
  尤其是那种听着都一脸懵逼的问题,简直是让人想要回答,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毕业答辩的提问环节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导师把会提问的问题在一张纸条上写好,而每个问题,考生有大概五到十分钟的准备时间。
  准备完毕后,再进行作答。
  而另一种形式,则是更加考验学生的学术水平。
  那就是答辩组老师当场提问,学生当场作答,没有任何,哪怕一分钟的准备时间。
  这种形式对于参加答辩的学生无疑是异常残忍的,不过却最能有效的检验出他们本科四年的学习成果。
  但考虑到毕业率的问题,清华数院的答辩提问环节,一半是两种提问形式混合。
  两个提问题目留给学生准备措辞时间。
  另外两个题目则完全考验学生的临场发挥。
  前几天,报过今天的前几个学生参加答辩时,他们都是这么安排的。
  但,对于程诺,这个妖孽天才,显然要区别对待。
  如果留给程诺准备时间的话,这样太对不起程诺天才的名头。
  于是由魏院长提议,四人一致决定,程诺的答辩提问环节的提问形式全部为现场直接作答。
  “程诺同学,你准备好了吗?”魏院长望着答辩席上的程诺,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问道。
  程诺深呼一口气,“准备好了!”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况且,有方教授和魏院长在这,程诺猜测,问题的难度水平,恐怕会很高!
  “那就由我来问第一个问题吧!”程诺没想到,第一个发难的竟然是方教授。
  方教授坐在答辩组老师席位上,笑呵呵的开口,“程诺同学,你没意见吧?”
  “没,没。”程诺苦笑着摆手。
  方教授点点头,一边翻着手边程诺的那篇论文,一边开口问道,“你论文第15页中得出的推论10,具体的推理步骤过于简略,你能当场用具体的公式再证明一遍吗?”
  推论10的具体证明方法?这个简单!
  果然还是亲老师比较靠谱,第一个问题,没有太过于刁难自己。
  程诺淡淡一笑,轻轻颔首,“没问题。”
  说完,程诺拿起讲台上的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空白的一侧开始奋笔疾书。
  这不是讲课,不需要边写边讲。
  程诺只需要将推论10的详细推导步骤写出来即可。
  这对程诺丝毫不成问题。
  虽然推论10是一个在Bertrand 假设的证明中被“抛弃”掉的一个推论,但具体的证明步骤程诺依旧是详记于心。
  【因为 n ≥ 3 及 2n/3 &;lt; p ≤ n 表明 p2 &;gt; 2n,因此求和公式中只有 i = 1 一项,即: s = floor(2n/p)… 2floor(n/p)。由于 2n/3 &;lt; p ≤ n 还表明 1 ≤ n/p &;lt; 3/2,因此 s = floor(2n/p)… 2floor(n/p)……】
  【……θ(n)≡Σp≤n log(p)&;lt; n log4,……综上,可得可得Πp≤N p =(Πp≤m+1 p)(Πm+1&;lt;p≤2m+1 p)&;lt; 4m+1 4m = 42m+1 = 4N。】
  搞定!
  程诺转身,本想帅气将粉笔头扔回粉笔盒,不过一想这是毕业答辩现场,就讪讪的把抬起的手收回去,尴尬的站在一旁。
  台下,四位答辩老师盯着程诺写满的半块黑板差不多一分钟。
  以他们的数学能力,想要迅速看懂并理解程诺写下的公式并不困难,况且,他们本身对程诺论文的内容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方教授笑呵呵开口,“不错,我很满意。”
  问完一个问题,方教授没有再揪着程诺不放,满意的点点头后,便不再说话。
  下面提问的是答辩组的另外两位教授。
  提出的问题都被程诺轻松的回答。
  不是他们的问题难度不够大,而是程诺这个家伙太变态。
  其实他们提问的两道题目,即使让数院这一届毕业的几位尖子生来回答,也会棘手的不行。
  可他们面对的是程诺,一个远超过他们认知天才的学生。
  那种难度的题目,程诺一路砍瓜切菜就能横趟过去。
  但是轻松搞定前三问的程诺脸上并没有露出太过欣喜的表情,因为他知道,他这次毕业答辩的最大难关,还没出现。
  那可是魏院长啊,既然他肯亲自下场参加答辩,绝对不只是为了想瞧一瞧程诺如何在答辩现场装逼而来。
  前三问,只是开胃菜,最后一问,才是最后的终极大BOSS!
  轮到魏院长提问,他目光平视着望着不远处的程诺,像是小说反派出场似桀桀一笑。
  程诺的额头瞬间乍起了数道冷汗。
  魏院长不急不慌的从一旁的公文包掏出一份文件,将其放在桌上,指着它,笑着问道,“程诺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吗?”
  程诺摇头,“学生不知。”
  魏院长对程诺招招手,待程诺走到近前,将文件夹递给程诺,“拿去看看。”
  程诺一脸狐疑的接过,将其打开。
  在看到文件的标题时,瞳孔猛地缩了一下。
  然后,他急匆匆的翻开第一页,脸色再次变了变。
  魏院长语气不急不缓的笑呵呵开口,“那天拿到你的论文后,我倒是也对Bertrand 假设的证明法产生了一点兴趣。”
  “呶,你手中拿着的那篇论文,就是我用三天时间写出来的另一种Bertrand 假设证明法。”
  嘶——!
  不只是程诺,另外三位教授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要那么惊讶,我还没说完呢!”魏院长笑骂了一句,“这篇论文,呃,怎么说呢,算是一个失败品,因为我写完才发现,论文中有一处部分存在逻辑错误。”
  魏院长面色一正,“而程诺同学,我给你的测验就是,半个小时之内,将这片论文存在的逻辑错误之处找到。”
  “当然,如果你还能改正这处逻辑错误,使整篇论文逻辑通顺,这次的毕业答辩,我直接给你满分!”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我已经搞定了!

  359章
  魏院长笑吟吟的话语一出,程诺的神色不由变了变。
  一篇论证逻辑错误的论文?
  让自己在半小时之内找到其中存在的数学语言逻辑错误?
  程诺皱着眉头思考,思考魏院长出的这个考验的难度。
  不过,在没有通读整篇论文之前,他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论。
  究竟能不能完成,即便自信如他,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此刻,他没有“拒绝”这个选项!
  面对着魏院长笑意盎然的面庞,程诺重重点头,“好,可以。”
  魏院长眯眯眼,指着答辩教室后排的一个座位,“你先在那答题吧,我们继续面试其他答辩的学生。”
  半个小时的时间,四个老师当然不可能在这干坐着等程诺作答完毕。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可以面试完一两位答辩毕业生。
  魏院长倒也不担心程诺会借助手机在网上搜索资料。
  这篇论文本就由他本人撰写,由于是费稿,根本没有再任何平台上发表过。
  至于该论文中存在的那处逻辑错误,就更不可能通过非正常手段得知。
  一切,都只能靠程诺自己。
  这也算是对程诺数学水平的究极考验。
  虽然说即便最后程诺没有成功完成作答,魏院长也不肯能不发给程诺毕业证,但是,程诺在他心中的分量绝对会大打折扣。
  关于后续科研资源分配上,也会进行重新调整。
  程诺拿着魏院长那篇厚厚的论文,来到答辩教室后排的一个座位上。
  座位的抽屉洞里,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