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能数据-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名公布后,便是颁奖环节。
  莱昂迪会长亲自将团体赛冠军的奖杯和个人赛第一名的奖牌给程诺戴上,拍拍程诺的肩膀,“程同学,希望你下一届还能看到你的身影,这次我们一定会好好扩充题库的,一定让你答的进行。”
  看着莱昂迪会长一板认真的表情,程诺有些哭笑不得,客气的敷衍了几句,“下次有时间回来参加的!”
  …………
  下午,结束颁奖典礼后,一行人回到酒店收拾好各自的东西,便搭车来到西雅图机场,坐上飞回京都的飞机。
  人生地不熟,而且队员们大多是心性还未成熟的小孩子,担心会惹出什么乱子,所以洪教练决定颁奖仪式一结束就返程。
  飞机上,几个小孩子来回捧着奖杯,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一次华国队算是满载而归了。
  团体赛冠军,个人赛冠军和季军,这个成绩已相当不错。
  但坐在最前排的洪钟和程诺两人脸上倒是没有任何的波动。
  洪教练是因为这样的场面见多了,简单来说,就是每年都拿冠军,都有些麻木了。
  而程诺,则是完全因为在这次比赛中没有收获任何成就感而暗自神伤。
  唉,和一群小学生比赛,果然没有意思。
  想着,他不由期待着两天后即将举行的美赛起来。
  希望这次参加美赛的那些选手,不会让我失望吧,否则,无敌的人生,也很没有意思的啊!


第三百四十三章 证毕!

  343章
  晚上九点,飞机稳稳的停在京都国际机场。
  下了飞机,拒绝了洪教练一块吃饭庆祝一下的邀请,随便打了一辆车,程诺赶回学校。
  在学校旁边的小餐馆填饱了肚子,程诺便马不停蹄的来到教师公寓方教授的家中。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赶回来,并非是因为要准备美赛的事情。
  两天后美赛才会开始,他大可不必如此着急。
  之所以要急忙回来,是因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等着他,那就是弱BSD猜想的收尾工作!
  没错,经过方教授和程诺两人夜以继日的不懈钻研,这个猜想的证明工作进度已然达到97%,只剩下最后一些并不算复杂的收尾工作。
  而长达几乎一年的埋头苦干,似乎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程诺进入大学以来,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研究项目。
  现在马上就要到成功的时刻,程诺怎么会不着急见证这一刻。
  咚咚咚~~!
  程诺早就提前告知了方教授自己回来的消息,所以见到站在门外微微有些喘息的程诺,方教授倒是没有任何意外。
  他笑着招呼进来,给程诺倒了一杯水,“怎么样,这次收获如何?”
  程诺和方教授的关系已经日渐熟稔,便当做平常聊天时的语气,“还行吧。反正我们国家的速算实力老师你也是知道。我去的话,只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且,一群小孩子参加的比赛,赢了也没感到有什么成就感。”程诺补充了一句。
  方教授呵呵一笑,摩挲着手中的保温杯,“就算是出国增长增长阅历吧。”
  “还有,再过两天,美赛就要开始了,那时候全球各大高校都会派人参加,到时候,你就会赢得有成就感些了。”
  方教授起身,“好了。先不聊这些了,我们还是说一下正事吧。”
  程诺面色一肃,认真倾听。
  “你去米国的这两天时间,我已经把最后那3%进程的证明框架给大概搭建起来了。”说着,方教授看了程诺一眼,“其实,我们这个证明方案最关键的核心部分还是在于你所说的那个Eisenstein series理论。”
  “有了Eisenstein series理论当做一个桥梁,实现前后理论的相互衔接,一切过程就相当于是水到渠成。你也发现了,在后面这段时间的研究中,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阻碍。”
  程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确实,“Eisenstein series理论”在弱BSD猜想的证明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说,就是因为它,将原本那死气沉沉的推导公式给彻底盘活!
  到现在程诺还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当时灵光一闪,居然能想到这个切入点。否则的话,不知道要把这个漫长枯燥的证明过程推迟到什么时候。
  当然,这肯定不全是因为运气的因素。
  要让一个普通人代入当时的那个情景,就算是灵光怎么biubiubiu的闪,也不会想到Eisenstein series理论上去。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Eisenstein series理论”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所以说,还是和程诺平时坚持不懈的积累有关。
  听完方教授的话后,程诺面露喜色,“教授,照你的意思是说,我们马上就要完工了!”
  方教授点头,“准确的说,就在这两天。”
  “我大概估算过了,如果我们两个都高效率运转的话,剩下3%的进度一天半的时间就能搞定!”
  “那还等什么!”程诺满怀激动。
  方教授上下打量程诺一下,微微一笑,“来书房吧!”
  …………
  剩下的两天,程诺没有回学校宿舍,而是住在方教授家中。
  方教授的公寓是三室一厅,不用担心住不下。而且方教授是孤寡老人一个,让程诺住下也能随时和自己解解闷。
  还有,为了加紧进度,两人都算是马力全开,日夜颠倒,一般都是研究累了,直接回到卧室倒头就睡,方教授也不愿程诺宿舍和教师公寓的来回折腾。
  终于,在两人的夜以继日下,2月13号的下午,程诺在草稿纸上写下最后一串公式:
  “由此,得证,在解析秩为1的情况下,设 E 是定义在代数数域 K 上的椭圆曲线,E(K)的秩恰好等于L(E,s)在s=1处零点的阶!”
  证毕!!
  程诺轻呼一口气,有一种叫做“成就感”的东西填满了他的胸膛。
  世界猜想,这可是世界猜想,竟然就这样被我……证明出来了?
  程诺望着桌面上那已经堆起一摞的草稿纸,目眩神迷的目光中有着一瞬间短暂的失神。
  虽然这只算是世界七大数学猜想的弱化版本,但确确实实是个世界级别的猜想啊!
  这和自己之前的那些小打小闹完全不同。
  登堂入室!
  不知为什么,程诺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个词。
  可似乎,经过这次猜想证明过程的洗礼之后,确实感觉,对于如今的世界数学水准,自己也能勉强算是登堂入室了吧。
  坐在程诺身边一侧的方教授也是喜悦之色溢于言表,面色红润,仿佛一瞬间年轻的了十岁。
  他拍拍程诺的肩膀,声音激动,“程诺,我们成功了!”
  程诺重重点头,“嗯,老师,我们成功了!”
  猜想证明成功,但工作到现在并未结束。
  剩下的工作,还需要两人将这足足两百多页的草稿纸整理成一篇论文,公开发表,向数学界的众人宣告BSD猜想这一伟大进展。
  同时,方若愚和程诺两人,也才会真正被冠以证明者的称谓。
  方教授抬头看了一眼一脸疲惫的程诺,“你明天不是还有美赛吗,先抓紧时间回去休息吧,整理论文这件事不用这么着急,我先一个人慢慢整理着。你参加完美赛再说。”
  “行。”程诺揉了揉眉心,没有硬犟,“那老师,我就先回去了,参加完美赛我就过来帮你。”
  虽然美赛的比赛时间是四天,但有没有规则说必须要在机房待满四天才能回来。
  就像上次参加国赛的时候那样,熬夜奋战一天,大概就能轻松搞定了吧!
  还有,这次似乎不用带两个拖油瓶,自己的两个队友好像还蛮有实力的,这样的话,似乎一天都好像用不了。
  ………………
  …………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目标……O奖!

  344章
  2月14日,纽约时间20点整,京都时间8点整,第二十二届美国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正式开赛。
  就如之前所说的一样,这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
  一共有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支队伍参赛。
  除了比赛时间要长上一天,建模论文使用语言必须为英语外,其他的规则方面倒是和国赛没什么区别。
  程诺在开赛前的三十分钟,再次见到了学院方面给他安排的另外两位队友。
  两人见到程诺,不由的气得牙根有些痒痒。
  其中一人质问道,“程诺同学,你前两天到底干什么去了,不是说好比赛开赛的前几天我们找一套建模题目,好好磨合一下的吗?”
  程诺双手合十,“抱歉,抱歉,这两天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所以不得不把这个环节推掉了。”
  “不过,我想着应该对我们最后的成绩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程诺淡淡笑着补充了一句。
  另一位队友看着程诺一脸自信的样子,不由苦笑连连。
  这个家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要知道,自从组队以来,这似乎只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的配合度几乎为零。
  就算他知道程诺很强,难道还能强到能够一拖二的地步?
  这可是强者如林的美赛!
  …………
  京都时间八点整,建模题目在各大官网开启下载通道。
  美赛建模题目共有六道,选择其中一题作答。每道题目都有其固定的侧重点。
  A题,连续型。
  B题,离散型。
  C题,大数据。
  D题,运筹学/网络科学。
  E题,环境科学。
  F题,政策。
  选择A、B、C中的其中一题,便默认参加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竞赛。
  而选择D、E、F题的话,则默认参加ICM(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交叉学科建模竞赛)竞赛。
  如果硬要说MCM和ICM的区别的话,一般MCM竞赛题目较具体,表述简洁,要求明确。
  而ICM竞赛题目更开放,问题更“大”,更宏观,篇幅较长,往往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一般不依赖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生活习惯。而MCM的题目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米国生活为背景,其他国家特别是华国参赛者不熟悉。
  所以说,多数情况下,华国参赛者都会选择D、E、F中的一题选择作答,即参加ICM竞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团队擅长的领域,这种观点也不能当做一种定论来看。
  “题目下载好了。”程诺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将注意力转来这边。
  三人皆是微倾下身,盯着电脑屏幕,仔细的浏览每道题目。
  A题,是关于道路汽车行驶的问题。
  B题,关于机场候机室轮椅的安置问题。
  C题,是大数据下的米国医疗系统问题。
  果然,三道MCM题目,都具有浓厚的“美国风”,可以说是华国选手十分不友好。
  尤其是C题,要知道,米国的医疗系统和华国可谓是有着千差万别。
  这样的话,要是华国的参赛队伍选择这道题,就至少要耗费上三四的小时的时间去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米国的医疗系统有关知识。
  在时间如此珍贵的建模大赛上,这样确实有些奢侈。除非一些非常擅长大数据方面建模工作的队伍,没人会傻的选择这道题目。
  程诺几乎可以预见,六道题目中,这道题目恐怕是最少有队伍选择的。
  毕竟,参赛的三十多个国家的选手中,只有米国选手算是对这方面内容知根知底,不用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程诺接着往下看后三道题目。
  D题,测量协会信息网络的演变和影响。
  E题,可持续城市的构建。
  F题,难民移民政策建模。
  “我们选哪道?”程诺的那位计院队友开口问道。
  那位外语学院的队友不开口,将目光投向程诺,意思不言而喻。
  虽然对程诺的实力持有怀疑的态度,但毕竟名义上程诺是队伍的队长,这种时候,还是要听取他的意见。
  程诺沉吟几秒,缓缓开口,“我的个人意见,选A。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
  他是一个无所谓的态度。
  反正六道题目他都能来,达到之前保证的拿O奖(特等奖)的水准也毫无压力,差别只是耗费时间长短的问题。
  比如说选择C题,虽然程诺的能耐再大,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查阅相关资料。这就与程诺节省时间的理念有些不符。
  所以,他的个人意见是选择对三人并不陌生的道路车辆行驶问题。
  米国和华国的道路行驶规则一样,都是靠右行驶。
  两位队友在思考一阵后,齐齐点头,“行,就选A题。”
  短短不到五分钟,他们小组的选题便确定下来。
  接下来……正式开工!
  程诺负责建模,计院的那名队友负责编程,外院的队友负责论文撰写。
  三人各司其职。
  程诺坐在电脑前,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建模题目:
  【在一些规定汽车靠右行驶的国家,多车道的高速公路经常使用这样一条规则:要求司机开车时在最右侧车道行驶,除了在超车的情况下,他们应移动到左侧相邻的车道,超车,然后恢复到原来的行驶车道(即最右车道),请建立和分析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这一规则在轻型和重型交通中的性能(即车辆较少和交通较拥堵时)?你可以研究交通流量和安全二者间的平衡,最高或最低车速限制的作用(即,过低或过高的车速限制)……】
  和其他五道题目的高大上,又是新型城市建设又是难民移民不同,这是很接底气的一道题目,程诺估计选A题的小组不在少数。
  不过,O奖并非是平均分配到每个选题,而是优者得之。因此出现20个O奖全部出现在一个选题中也存在可能。
  这也是两位队友之所以能痛快答应选择A题的原因。
  仔仔细细的看完题目,程诺并没有着急一时间就开始建模工作。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建模之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
  他需要找一些论文和书籍,了解一些道路交通方面的一些知识。
  不用多长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就能搞定。


第三百四十五章 三个模型

  345章
  《机动车方向盘右置右行方案对安全的影响》
  《我国高速行驶汽车右行的力学分析》
  《基于超车行为的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
  …………
  《基于仿真分析的高速公路车辆当量换算系数研究》
  在网上搜索了十几篇和建模题目相关的论文,程诺基本上是一目十行的浏览。
  半小时后,程诺关闭最后一篇论文网页,闭上眼,眉头微蹙的思考。
  这道题目乍看起来很简单,但仔细琢磨琢磨,呃……也确实不算多难!
  但想要在提交的几千份数学模型中独树一帜,让评委一看到就想颁给你一个O奖,这件事就不那么简单了。
  其实,在刚才浏览论文的时候,程诺脑海里就蹦出不下十种的建模方案,但他都不太满意。
  因为没有亮点,也没有新意。
  程诺在思索。
  他在思索一种能让他们小组稳稳拿到O奖的建模方案。
  时间缓缓流逝。
  程诺一只手撑着下巴,脑海中思路在不停的激烈碰撞。
  旁边那位负责编程的队友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9:15。
  比赛时间已经进行一小时十五分钟。
  他扫视了一眼机房里别的队伍。
  大多数队伍都已经选题完毕,热火朝天的开始工作。
  而他们这边,程诺这位主力却已经呆坐几乎半个小时,一字未动。
  他不由有些着急起来,“程诺,还没思路吗?”
  不是说程诺很流弊的吗?但从今天的表现来看,确实有些不如人意啊!
  光是建模这一项,他们比其他小组都落后了快要一个小时。
  程诺眉头又紧了紧,“再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紧紧把那拥抱变成永远?”那人下意识的接道。
  我擦!
  不对呀,怎么落入程诺的节奏了。
  好,那就在给你一首歌的时间,看看你究竟是否如传闻中那样“妖孽”。
  四分钟后,程诺那微眯的眸子暮的睁开。
  眼中,似乎有着一串串数据在流淌。
  好了,那条他想要的“路”,已经找到。
  他拿起桌面上的黑色碳素笔,整理一下思路,便在草稿纸上开始初步的建模工作。
  经过在脑海中的不断推演,他决定用基于元细胞自动机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一个模型来讨论“靠右行”规则的影响。
  首先,要打破汽车的运动过程和建立相应的子模型car…generation的流入模型,对于匀速行驶的车辆,还要建立一个跟随模型和超车模型。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构建三个不同情况下的模型,来体现题目中所要求的超车数学模型。
  流入模型,可以模拟随即到达高速公路路口处的车辆,对于每一个车道,前六个细胞在元胞自动机中设置为vehicle…generation区域。
  我们假设每辆车的到达服从二项概率分布,让ts表示采样时间间隔和N表示在ts时间内车辆的总数,然后N可以近似服从泊松概率分布。让Pt(N)表示N的可能性,于是就有:
  Pt(N)=λ^N/N!*e^(…λ),N>0
  跟随模型,在每次的循环中,根据每辆车的速度和位置,计算差距,然后确定驾驶行为,如果差距G是足够安全的话……
  …………
  由于早就在脑海里“推演”一遍,程诺的思路很是清晰。
  流入模型,跟随模型,超车模型,三个模型,程诺总共用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便已通过公式将其建模完成。
  接下来,便是设计规则来模拟车辆的运动模型。
  程诺设计了两套规则CA模型。
  一套是靠右行驶的规则,另一套,是无限制行驶的规则。
  同时设计一个道路的危险指数评价公式。
  单位时间内危险系数:
  d=0,Gs…Gr﹤0
  d=Gs…Gr,Gs…Gr≥0
  至此,程诺所负责的建模的主体工作便已全部完成。
  看了看时间,现在也才不过中午十二点。
  而早在程诺将流入模型构建出来的那一刻,便将数据发给计院的那位队友,让他开始编程。
  论进度,这个时间点,他上次参加国赛时才完成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作。
  不过那次他是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进度自然要慢。
  没工夫吃午饭,程诺一鼓作气,将加速和减速概率的分布和避免碰撞的机制设计出来。
  最后,将所有公式理论整理发给两位队友一人一份。
  正在对着电脑敲着代码的那位计院队友看见电脑上QQ图标闪了一下,他下意识的打开,便看到程诺发来的文件。
  文件名:A题建模公式(完整版)
  他扭头诧异的看向程诺,语气不太确定,“你都弄完了?”
  程诺拧开一瓶矿泉水,笑着耸耸肩,“嗯,轻松搞定。”
  “这……”一时间,队友不该说何是好。
  程诺从座位上起身,开口笑道,“我去趟食堂,要带午饭吗?”
  “烤肉拌饭。”
  “黄焖鸡。”两人下意识的答道。
  程诺点头,“OK。”
  望着程诺逐渐远去的背影,两人对视一眼,轻声喃喃,“妖孽之名。果然不虚!”
  …………
  午饭后,结束自己工作的程诺百无聊赖,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看着两人一边敲代码,一边码论文。
  看了一会儿后,程诺心中琢磨。
  以两人的速度来看,想要弄完,最起码要明天上午了。可他说过要一天结束比赛,然后和方教授一块整理BSD猜想论文的。
  看来,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程诺挪动椅子,来到计院队友身边,瞥了一眼屏幕,开口,“进度到哪了?”
  “流入模型快编程好了。”
  “这样吧,跟随模型和超车模型我来弄,你抓紧时间把两套运动模型设计好。”程诺开口,语气带着轻松随意。
  “嗯,啥?!”计院队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话了。
  编程不是自己的任务吗?怎么程诺还过来插手。
  况且,一下子还揽下两个模型编程的工作。
  已经耗费五个多小时编程“流入模型”他,自然是知道这三个模型,编程起来到底有多么复杂。
  他上下扫了程诺一眼,“你确定?”
  程诺一笑,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当然!”
  …………


第三百四十六章 苍天求求你收了他吧!

  346章
  啪嗒啪嗒啪嗒~~
  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急促响起。
  整个机房里的十几支队伍都显得异常忙碌。
  下午四点,计院队友伸了伸懒腰,停止了手中的编程,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的喝了大半瓶。
  终于,经过他六个多小时的努力,三个模型中的流入模型,他已经编程完毕。
  虽然程诺发给他的那些建模公式已经足够精简,但是对于他这位数学水平只算一般的计算机高手来说,能保持如此的编程速度已经算是足够快了。
  他舒了一口气,靠着椅背,十指交叉,来回活动着手指。
  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往旁边瞥了一眼。
  在他旁边,程诺也坐在一台电脑旁,对着屏幕噼里啪啦的敲击着。
  应该是察觉到了他的视线,程诺扭头,看向自己这位队友。
  队友指了指电脑,“流入模型我已经编程好了。”
  “哦。”程诺面色如常的点点头,手指敲击键盘的速度不停,在又敲击了十几串字符之后,他右手晃动鼠标,点击运行按钮。
  检查了一遍,不见任何问题,他一脸轻松惬意的笑了笑,“正好,跟随模型和超车模型我也已经搞定了。”
  队友听后一愣,似乎在程诺那平平淡淡,不见任何波澜的语气中听到了什么骇人的事实。
  “你……我……”
  他看了看程诺,又瞧了瞧自己,竟一是语噎。
  程诺同学应该才开始编程两小时不到吧,这就完成了自己六个小时工作量的两倍!
  这……
  苍天啊,求求你,快把我面前这个妖孽给收了吧!
  实在是太打击人了啊!
  深谙装逼之道的程诺面色平静的望着神色不断变换的队友,信手拈来般将编程好的程序代码发给队友,“代码都发你QQ上了,两套运动模型编程的工作我就不插手了。我去看看安阳在论文方面有什么问题。”
  “行。”队友嘴角苦涩的点头。
  “对了,危险系数的计算程序我也顺手编好了,你别再浪费时间在那了。”程诺好像想起了什么,随口补充了一句。
  顺手……
  好吧,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帮计院那位队友搞定完两个模型的编程后,程诺起身来到另一位队友安阳身后。
  论文撰写的工作是三份工作中最没有技术含量,但却重要异常的工作。
  毕竟,最终提交的是一份建模论文,而并非建模而成的运算程序。
  程诺站在安阳背后,大体扫了几眼。
  还好,安阳毕竟参加过一届美赛,对论文格式的各种要求都熟稔于心。只不过速度还是要比自己慢了不少。
  程诺主动提出帮忙,安阳也知道程诺确实有本事,所以并没有拒绝。
  打开一份word文档,程诺用英文在上面敲击起来。
  下午六点,在程诺和安阳的通力合作下,论文撰写的进度已经和计院那位队友编程的进度大题持平。
  关于流入模型、跟随模型、超车模型的编程代码极其运行结果,也全部在论文中有所体现。
  在程诺这位“妖孽”的压力下,两位队友都在强大的压力下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实力。
  整个建模的进度,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
  晚上七点二十一分,计院队友成功便成完两套运行程序。
  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将三个模型分别套入两套程序规则中,得出数据结果。
  晚上七点四十一分,随着程诺在论文最后敲下引用的那几篇文章来源,宣告者建模论文正式完成。
  三人反复检查了几遍,直到再也发现不了任何问题。
  2月14日晚7点56分,据美赛开始才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
  在两位队友灼热的目光下,程诺登录美赛的官网,上传建模论文。
  几百K的论文不到一秒时间便上传完毕。
  看着屏幕上显示“提交成功”的字样,三人皆是轻松口气。
  至此,他们三人的美赛之旅便正式宣告结束。
  剩下的,便是等差不多一个月后,奖项名单的公布。
  “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说话的是那位计院队友。
  回想起他去年参加的那届美赛,他和他的另外两位队友,是只忙不休的修仙了整整三天,直到比赛前结束最后一天的凌晨的五点多钟,他们才赶在比赛结束前匆匆提交了论文。
  而那次他们连一个M奖都没拿到。
  其实,在授派和程诺组队参加这届比赛之前,他都做好再一次修仙三四天的打算。
  特此,他还特意在网上预定了整整一箱肾宝。
  只是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十二个小时都不到,便迅速结束了比赛。他的那一箱肾宝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面对眼前这一切,他确实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而这一切的原因,全部来源自他身边那位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
  如果,如果说。
  如果说他们小组用十二个小时弄出来的建模论文,真的能够击败重重强敌,拿到最后的O奖,他感觉,自己真的要把程诺给供起来了!
  没有理会两位队友的微微失神,程诺轻声的给两人说了一声再见,便在两人还未反应过来之时,悄然离开。
  照例,程诺先去食堂吃顿晚饭,由于没有像上次参加国赛那样熬夜,也就没回宿舍补觉。
  吃饱喝足的程诺,踏着月光,再次来到方教授的教授公寓。
  …………
  三天后,美赛结束,一个个修仙的参赛者盯着黑眼圈走出机房。
  而被给予厚望的程诺,此时正待在方教授家中。
  这三天,他一直和方教授共同进行猜想证明过程最后的整理工作。
  而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最后程诺和方教授将解析秩为1情况下,弱BSD猜想的证明过程,整理成一百多页的论文。
  这还是经过三四次简化的结果。
  要知道,原版的草稿,可是整整二百多页的证明公式。
  “教授,我们投稿哪个期刊?”程诺脸色兴奋的问。
  方教授淡淡一笑,悠然开口,“《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第三百四十七章 毕业论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