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乡小农民(挣钱)-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了!”

“孙,孙子,才不干!”

大伟说完伸出还在颤抖的手抓起酒杯,酒杯里的酒都撒出去了不少,不过好歹是送到了嘴里,就跟喝水一般往嘴里一倒。

之后大伟就光荣的躺下了,只剩下坏心眼的老李瞅着他俩乐了半天。才坐回凳子上,反正是在屋里,加上天气也不凉。也不用怕他们因此着凉生病。

这个时候屋里就剩下他们四个年轻人了,其他人早就吃完饭出去逛了。

尤其是胖子,说是他们喝的酒味道太大,怕冲到儿子,跟在张叔身后第一波就走了。

所以这三人才能撒开花的大喝特喝,喝了个天昏地暗。

那么王勇呢?为什么没他啥事啊?

王勇一直做苦力呢!

由于他们这顿饭吃的时间太长了。桌子上的东西又被消灭了大部分,剩下的残羹冷炙也都凉了不好吃了。而大伟因为和刘晓光同为厨师,极有共同语言。聊得正兴起。

老李则是厨艺不精,做出来的东西没人敢吃,所以只能是王勇重新回到厨房里一个又一个的给他们加菜。

先是弄了一盘油炸花生米,喝了酒的大伟说他看不起人,不舍得给刘晓光吃好东西。王勇又跑回去炒了一个尖椒牛柳。

刘晓光说菜太少不够吃,王勇又跑回厨房,没一会儿端出来一大盆子菜。

什么黄瓜条,小西红柿,白萝卜,绿萝卜,心里美萝卜,还有生菜,大尖椒。

除了这些,还有一碗大酱往桌子上一放,就等大了眼睛盯着这几位难伺候的客人。

大伟又挑理说都是凉的,连个热菜都不给做,这主人当的不合格,还说要是他请客会做什么好菜,结果一说起来就又和刘晓光聊到一起去了。

王勇无奈地瞪了一眼这混蛋玩意,对着他挥了一下拳头,转头就跑进厨房。

大概过了有十分钟,就端着一大碗的醋溜土豆丝出来了。

这回老李又开口了,说这不是好下酒菜,他要吃肉。王勇当即就怒了,一头扎到厨房里就不出来了。

等大伟偷偷跑出房门口看了一眼,才发现王勇正往大铁锅里倒一盆盆的排骨,大棒骨。

得了,这是在整乱炖呢!这就对了吗,这才是好的下酒菜,有菜有肉,热乎乎的。这才是主人应该有的待客之道啊!

返回去跟那个俩一说,三人对视一眼,嘿嘿一笑就继续喝上了。

等王勇把那锅大乱炖端上桌的时候,三人已经喝了快俩个小时了。二斤多五十六度的白酒已经进了这三个酒桶的肚子。

“你就使坏吧!看看,这怎么弄?”

王勇白了一眼嘿嘿傻笑的老李,很是头疼。喝醉了的人可是不好伺候,到时候在自己家里吐个昏天黑地的,媛媛可是走的时候特意说了,要自己收拾残局的。

“这个有什么啊,你给他们家属打电话呗,各找各家。让他们家属来收拾呗,咱该吃吃,该喝喝。来整一个先!”

说完,这人举杯示意一下,抿了一小口。之后也不管王勇喝没喝,就夹了一根满是肉的大骨头。埋头啃了起来。

不愧是久经考验的酒场高手啊!看看人家,再看看地上这二位,真是差距山大啊!

没办法,王勇拿出手机挨个给魏艳华还有王静打了电话,通告一下他们老公已经光荣地钻了桌子的事。请她们过来也欣赏一下。

当然也少不了挨一顿埋怨,说不该灌自家老公的酒。还没等王勇喊冤呢,人家就急急的给挂断了。

也是,谁家的老公谁不爱吗?

就在等待家属来收拾残局的时候,王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拿起刚刚随手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一看,呦呵。这小子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这都几个月了,一直就没给自己打过,难道是出啥事了?

“喂,亮啊,出啥事了吗?”

“没事。哥,你干吗呢?”

没错,是正在省城军校上学的弟弟王亮。这眼看着这学期就要过完了,这还是他第一次把电话打到自己这里呢。

以前那电话十个有八个是打到二奶那里,剩下的俩个一个是大妈哪,一个是干妈的手机上。

“这不是雯雯的爸妈来了么,我们聚一堆喝顿酒,大家认识一下。聊聊天。”

“这都几点了,还没喝完呐?”

“还不是这帮混蛋玩意,说是我这主人招待不周。非要我给他们加菜,菜不好还不行,整了好几个菜都不行。我吃了没几口就又钻厨房里给他们花了俩小时熬了一锅大乱炖。”

“他们怎么说?”

“说个屁啊,喝倒了俩,全钻桌子底下了,就老李还有战斗力。正啃骨头呢!”

“哎!真想咱家的饭菜啊!“

“怎么的?学校的伙食不好吗?我听说军校的伙食挺好啊?”

“那也不能跟咱家里的比呀!”

王亮这一说,王勇也明白了。

可不是吗。家里做饭的都是谁呀?有个什么活动,那都是大伟甚至是张叔亲自出手。那手艺能是一帮只会做大锅菜的厨子比得了的吗?

再有家里的吃食,蔬菜都是小世界出产的,牛羊肉都是从大草原里专门运来的,可以算的上是特供吧。鱼虾等水产品也大部分来自小世界,那味道能是普通东西比得了吗?

这也难怪了,吃惯了家里的好东西,再吃军校那些原本还不错的大锅菜,还真是苦了王亮了,这么长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没事,过俩天我去你们学校视察视察,顺便带点咱家的东西给你做炖大餐,好好给你解解馋。我跟你说,雯雯他爸还真有俩把刷子,尤其是那个过油肉,那味道,一想就流口水啊!”

“停,你别诱惑我了,你啥时候来?”

“这个,还是算了吧,不是一个系统的啊?”

“就知道是在这样,算了,忍着吧!”

“你不是要放寒假了吗?回来天天给你做大餐,想吃啥就吃啥!”

“呃,这次打电话就是跟你说假期的事,我们系里组织学员下部队,我要去海岛进行两栖训练,大概要一个月。”

“啊?不回家啦?”

“回,大概正月初七回校,然后就可以回家了,过完十五才返校。”

“哦,那还差不多,你自己多注意一点,有啥事就给我打电话。等你回来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开车去接你。”

“行,你帮我给家里人带个好,我就不给他们打电话了。”

“知道了,家里你就放心吧。”

刚说到这里,王勇在电话了就听见了一阵尖利口哨声音,然后就传来了一声大吼:

“紧急集合!”

推荐大家听一首歌《不搭》疗伤系的,真的很好听。

ps:明天本书上分类频道vip推荐,在这里房子要先谢谢编辑七喜同志啦!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书,多多投票,当然打赏也是可以的。

第四百零五章大风降温

王勇只听到王亮喊了一声“紧急集合”电话就被挂断了,明白这是又有训练任务来了,也就无奈地收起手机看了老李一眼,继续开吃。

没过多长时间,大伟和刘晓光就被飞奔而来的家里人连抬带抱的给弄走了。当然少不了抱怨几句王勇和李建平不改让他们喝这么多。

王勇也没解释,这不是他干的。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自己一开口肯定是让人家把怒火都发泄到自己身上。这种吸引火力的傻事可不干!

喝醉了酒的人可是非常难弄的,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沉,死沉死沉的,累的帮忙的王勇和老李一头的汗。

回到屋里刚吃上十分钟,刘晓雅就杀了过来,对于自家老公灌倒了大伟和刘晓光,非常的气愤,特别是刘晓光。

因为俩人都姓刘,名字又就差一个字,那家伙儿,一见面没聊上几句呢,就开始张罗着要摆桌子,两人要磕头拜把子,义结金兰。

搞得老李一个头俩个大,不知道自己媳妇发什么疯了这是。虽然磕头拜把子的仪式没整成,但俩人还真就姐姐弟弟的叫上了。

那姐姐弟弟叫的一个亲热啊!就是亲姐弟也没有这么亲吧?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是多年没见面的亲姐弟呢!

老李把人家新认的弟弟给灌成那样,人家当姐姐的可是不让了。一得到消息就杀过来,拎着老李的耳朵就回家动用家法去了。至于是什么家法,那就不能为外人所知了。

王勇一人吃了一会儿就觉得很没意思,干脆就收拾了桌子。坐回屋里泡一壶茶水,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那几株郁郁葱葱的葡萄秧发起了呆。

脑袋里开始胡思乱想,不着边际。想着想着就想起了王亮,也不知道这小子在干吗?刚才喊了一句“紧急集合”,到底是发生什么情况了呢?

是只是普通的演习呢。还是真的的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了?王勇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了好几个场景。

场景一;火灾现场。

那火大的呀,半边天都给映红了。火苗子一窜都有十几层楼高!呃!好吧,这个有点太夸张了。反正就是那火老大老大了。

一帮子穿着军装的年轻小伙子,从远处冲了过来,没有一点犹豫的一头扎进火海,然后没一会儿就又扶老携幼的窜了出来。

抱小孩子的。扛着家具的,还有抱着煤气罐的,拎着皮箱的,抬着保险柜,拎着电视电脑的。还有几个是扶老携幼的……

这帮人刚出来,火海之中又出现几个人影,眼瞅着就要出来了。

“咣——”

房子被烧塌了!里面的所有人和物都埋葬在了火海里。

“这个好像救火是人家消防武警的活,还轮不到他们军校的小学员们吧?算了,这个废了废了吧!”

王勇自言自语地说道。

场景二:搜捕逃犯。

“俩个逃犯从y市逃窜入我市,接到上级通知,我们学校将组织人员参与围捕。学院领导将这一任务交给我们系。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一个一身军装,肩膀上扛了俩颗星的中年军官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一张张年轻的脸。大声问道。

“能,能!能!”

“出发!”领导大手一挥,当先窜进一辆已经发动了越野车里。身后那帮荷枪实弹的小年轻的一个接着一个满脸兴奋地爬上大卡车。

这待遇差的也忒大了点吧!

得了,换场景吧,抓捕逃犯怎么着也不会让王亮他们这帮刚入校的小年轻吧?

再说省会那地方除了武警和军分区的部队之外,可是还驻扎着咱国家王牌军的一个防空旅还有一个高炮旅呢?

那领导一声令下,拉出来几个警卫连,警卫营的。肯定比这帮子刚入校的学员强得多吧?

场景四,算了。算了,不想了。

说不想。可是心里这担心却是越来越大,脑子里满满都是电影里的英雄人物最后时刻的场景,赶都赶不跑啊!

黄继光堵抢眼,邱少云咬紧牙关被火烧,小赖宁舍身救火,罗盛教跳入冰冷的水中救起落水的儿童——

算了还是亲自去看看吧,要不今天是别想睡觉了!

十几分钟之后,半山村上空突然间亮了一下,然后又恢复原样,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天刚刚黑下来,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路两旁的路灯也都亮了起来,将半山村照的亮如白昼一般,但是往日里喧嚣的热闹景象今天却没有发生。

因为,起风了!

大风!

呼啸而至的西北风带来了一股冬天的寒冷气息。连半山村都被这股寒风给影响到了,气温直线下降了能有五六度,温度降到了十度左右,有些地方甚至降到了零度。

这个温度,大田里的作物已经都停止生长,甚至是死亡了。不过王勇早就准备,在去军校看了一眼正因为紧急集合没有完成好被惩罚的弟弟一眼之后,回到村里就出手布置了一番。

呼啸的大风刚刚把温度降下来,村里的温泉的温度就在瞬间上升了二十来度,原本的高温泉一度都变成了沸泉了!

高温水蒸气和随着西北风而来的冷空气一相遇,立刻就凝结了,变成了一滴滴的雨点砸下来,滋润着田地里那些瑟瑟发抖的禾苗。

同时被王勇命名为四季恒温大阵的阵法也开始发挥作用,一股股冷风在阵法的作用下,转变成了春风一般温柔,轻抚着半山村的一切。

被王勇自己改造的立在全村最外围各处的几十个路灯式加热器,也开始发威。

功率巨大(每个都是一万千瓦,而普通家用的电加热器一般都是一千瓦的),装有风扇能把热风均匀的吹向各个方向的电热器开始发威。

一股股热风被吹向各处。使得不在四季阵范围内的一些地方也变得温暖起来。这个方法恐怕除了半山村,其他任何地方也不会有人这么奢侈的。

村里的那台核聚变发电机,功率强大,就是用电量再增加百倍、千倍,那也用不完。

当然那些加热器也都是特制的加热器。能够完美的控制加热温度,不至于这玩意一开,就将周围的花花草草全都烤干了!

呼啸地风声渐渐地停下来了,半山村里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家里的青壮年,还有那些不放心自家孩子的老人,都穿上厚衣服。急匆匆就往自家的地里赶。

刚才这一阵突然而至的大风降温,让很多人都害怕了。万一这要是上冻了,那地里的菜可就全完了!尤其是那些眼瞅着就能收的菜,那可是十几万啊!

大人喊,孩子叫。手电,灯笼,还有不知道是哪个奇葩的家伙,竟然打着火把,就奔了村里四周的菜地跑去了。

人影憧憧,灯火闪亮,不一会儿各处就想起了大家或高兴或担心的谈话。

“他大兄弟,你地里的那些芹菜和茄子怎么样?”

“芹菜有点蔫叶了。茄子看着还没啥。你地里的香葱和西红柿有事没?”

“我看着是没啥事,可刚才那阵子冷风,你是没见着啊。我家院子里感觉冷的瞬间的都能冻冰碴了都,你说这地里怎么也比家里要冷吧?”

“谁说不是呢,你们俩家好好点,我家里中的是生菜,小油菜还有香菜,我看着有些都冻黑了。”

“真的呀?”

“不是吧?走。走,去你那看看。”

“怎么样?还是我精吧!我就怕闹出今天这事。咱这茬菜中的全是大白菜,别的不好说。不怕冻啊!”

“你得了吧?就你那点小聪明还显摆啥呢?”

“你那大白菜冻很了也得烂地里!”

“就是,我这种的西红柿也没咋的啊?”

“你看人家王老大种的半山大葱,个顶个的高大上。人家一茬大葱卖的的钱顶你卖大白菜卖一年的了!”

“呵呵,你小子怎么不说你懒啊?”

“就是,别以为俺们不知道,你家里娘们那天晚上可是和你闹了一晚上。”

“哎呀,二哥,你怎么竟给我瞎报料呢?”

“哈哈哈哈,傻眼了吧?你家街篦子(邻居的意思,本地土语。)就搁跟前站着呢,你还敢瞎嘞嘞,你不是自找的吗?”

“你大白菜那还叫还抗冻啊?你看人家老三家里的种的那才叫抗冻呐!”

“是不是?什么玩意比大白菜还抗冻的?”

“真的假的?”

“老三家里种的啥?”

“对对,老三地里种啥了?”

“你猜?”

“我——”

“哎呦我的个腰啊!”

“哈哈哈哈”

“呵呵,呵呵呵。”

“好了,好了,别闹了,你看老九这腰都扭了。老三地里到底种的啥你赶紧说,别惹众怒啊我告诉你。”

“好好,我说还不行吗?你们可听好了?”

“啥?”

“种的啥?”

“大萝卜!”

“啊!”

“这玩意是比白菜抗冻啊!就这么一会儿,人家在地里头估计也受不到啥影响。”

“行啦,有事没事都这样了,别搁这闹了,走走,都去,咱去刘老三那喝几盅。”

“好,都去啊,我买单!我跟你们说,刚过来的刘老三家那小子那炒菜炒得好,尤其是那道过油肉,听说老张都叫好了!”

“真的假的?”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老九,你不是扭腰了吗?”

“扭腰也不耽误我吃肉喝酒啊?”

“别想美事了,今天中午那小子在王勇那吃饭让建平那小子给灌得钻桌子了,这会儿肯定还睡着呢!”

“那就让刘老三给咱做,他儿子都会的东西,他当老子的总不能不会吧?”

“对,对,赶紧的,别墨迹了,走,走。”

七八个老爷们看过菜地之后,也不在担心,有说有笑这奔着刘老三的饭店走去。

ps:非常感谢zheng22990的三百起点币的打赏,太感谢了!

第四百零六章不差钱

村里的老少爷们一帮人看完了地里的情况,发现地里的那些蔬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受损严重,心中的担心总算是放下了。

于是乎呼朋唤友的叫上三五好友,七八个关系亲近的人就奔了村口刘老三的饭馆。准备小酌几杯,以慰藉自己受了惊吓的大脑。

发起人自然就是因为胡乱显摆闹得老九扭了腰的王家老二,村里人称呼二哥的王大庆。其中尤以感觉受伤最重的老九最积极了。

别人都没啥事,就自己扭了腰,虽然不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屁事没有,不过能用这个理由讹一顿酒食那也是不错不是?

七八个半山村的老一辈说说笑笑,不时的爆一下某某年轻时,甚至是童年的猛料,一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二来也显得亲近不是。

大家都是同村的,年龄也上下差不了几岁,从小一块穿着开裆裤,一块尿尿活泥巴,一块打闹,一块上学,先后走入社会,之后就慢慢地变了味道,那股子童年开始结下的友谊似乎不在了。

都是为了生活啊!

为了能多挣几个钱,为了能生活更好一点,为了结婚的时候更气派一点,为了儿女能吃好点,穿好点,大家慢慢地也有了矛盾,有了争执。

可能因为你家占了他家的一点地,他家孩子把你家孩子给弄哭了,或者是俩家媳妇因为什么话没说对付,闹了起来。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让这些一块长大的的发小们变得关系不在那么亲密,甚至是见面就怒目而视。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今天,就因为突如其来的这么一阵大风降温,一个契机,让很多人又想起了曾经那些经历过,却被深埋在脑海深处的儿时记忆。

我们曾经都是两小无猜的伙伴啊!

曾经一起去溪边钓鱼。去山上割草,捡野果子,一起上学,一起和外村的那帮不服气的小子们干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走过了十几年无忧无虑的时光的小伙伴啊!

今天。三叔的饭店这里因为突然刮起的那阵大风,让很多人以为要下雪了,所以当时店里的客人都纷纷结账走人了。

本来三叔也是准备要提前打烊,关门歇业了。这个帮人正好赶在三叔要关门的时候,过来了。

“我说刘老三。赶紧的,给哥几个整几个硬菜,上几瓶好酒,在咱哥们可不差钱!”

老九一开口就让三叔提前歇业的打算落空了,要是是工地的那帮工人,或者是村里的小年轻,那刘老三肯定是不伺候了。

可眼前这七八个人可都是自己的老伙计,说起来那还有好几个是自己的小学同学。有的甚至是儿时就认识的发小或者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

两个村子本来离着就没多远,三扯两扯的总能扯上一点关系。亲近的就是我爸是你舅舅,你妈是我大姨之类的。

远一点的就是没法说了。什么舅妈的外甥,婶子的叔伯哥哥的媳妇家的侄子。

农村里本来就是这样,住得近了,见面的次数多了,那么关系远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哪怕是七拐八拐的才拉伤的亲戚关系也同样的亲近。

过年的时候。大家在哪家亲戚那里碰上一次,吃上一顿饭。喝上一顿酒,立刻亲如一家。

如果能够在俩家亲戚请客的时候做到一张桌子上。那绝对是亲的跟家里人一样,拍着胸脯的来一句有事你说话!

一句话就把村里北方汉子的豪爽表现的淋淋尽致,虽然之后可能就因为自己的这一句承诺付出极大地代价,但是下次聚会坐到一起的时候,人家一说,在旁人崇拜的目光中,一切的付出和委屈,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我说这大冷天的你们这是作啥呀?”

“你哪那么多废话?我说刘老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次你们村堵我们几个就是你给他们通的风,报的信!”

“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赶紧的给整菜去,我们要喝酒!”

“要吃肉!”

“要那啥!”

“神经病吧你们?”

嘴上这么说,刘老三还是回到柜台那里,先是弄了几个下酒的小凉菜的用托盘给他们端上来,让他们先喝着。

“喝什么酒?”

“你这不废话吗?刚才不是说了吗?要好酒!”

“就是,你听不懂中国话吗?”

老九因为自己受了伤,说话那是底气十足啊!

“我说老九你是吃枪药了还是让你媳妇给挠了?再他娘的在老子的地方嚷嚷,信不信老子不伺候了!”

为了能吃上菜喝上酒,立刻有几个人站出来打圆场。

“哎,老三,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这人今天受伤了,自觉有功于人民,底气足,当然嗓门大了。”

“行了,行啦,老三你还不知道老九这人吗?就这绉性(绉zhou;读四声,那个字不是本地土话,字典里没这个字,用这个代表一下)。

“就是,怎么着,哥几个到你这来,你还不招待顿饭啊?”

“就是,老三,你当年可没少祸害我们村里的东西。”

“俺们家的柿子就没少被你带*害。”

“还有我们家的枣。”

“嗯,我们家的山里红也没少被他们偷。”

“停,停,合着你们把这事都安我脑袋上啦?”

三叔刚刚平息下来的怒气又上来了,这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帮混蛋玩意也太过分了吧?不就是带人截你们一回吗?事后你们不也一帮人截住我,把我好一顿胖揍吗?

可其他的那些事,你们总不能都安我身上吧?那也不是我一人那么干啊?你们这帮老东西当年也没少祸害我们村的好东西啊?

“老九你个混蛋玩意,你还好意思说。我们家的核桃,那年是谁带人还没熟呢,就给我们家给打了?打了你倒是吃了也行,还故意都留下来,你就是故意祸害我们家啊!”

“不是吧?老九。你还干过这缺德带冒烟的事?”

“怪不得当年你没能生出个儿子呢?”

“你老东西也别打岔,那事也有你的一份。别以为你们干的神不知鬼不觉的,第二天,大丫头就告诉我了。”

“你这是污蔑!”

“对,*裸的污蔑!”

“就是有人告诉你,也不可能是大丫头!”

“我就说嘛。当年大丫头对刘老三有意思,你们还不信?”

“滚一边去!”

“二哥,你回家问问我嫂子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对,二哥,你现在就把我二嫂子给叫过来。咱们跟刘老三他当面对质!反了天了他还!”

“没错,当面对质!”

“打电话,赶紧打电话!”

真是看热闹的不闲事大,一帮年纪最小的也五十大几的老家伙顿时就闹哄起来,起哄的让王大庆把他媳妇大丫头给叫过来当面对质。

“爷爷,你们吵什么呢?雯雯都看不好喜洋洋了!”

这边的吵闹,很显然是声音大了,估计是刘老三媳妇还有儿子儿媳不好意思出来。把雯雯这个全村的宝贝嘎达给派出来了。

别说,雯雯的地位那还真不是吹的,小丫头一露面。饭店里立刻就变得夜深人静一般,一根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得见了。

一帮当爷爷的,哪好意思在小辈面前说一些老辈人的糗事啊!那要是被雯雯这个精灵鬼给传出去,哪还有脸在村里露面啊?

“哦,没事,没事。俺们正和你爷爷说我们小时候的事呢。吵着你啦?爷爷们都小点声,你赶快去看动画片吧?要不。一会儿该演完了!”

“对对,雯雯最乖了。大人的事你不懂,赶紧去看动画片吧!”

“过来,过来,你九爷这里还有一个大苹果,明明和我要,我都没给他,就给你留着呢!快过来,要不一会儿就让你二爷给抢跑了。!”

“才不会呢,是不是二爷爷?”

雯雯可不那么好糊弄,抱着大苹果瞧着王大庆,小眼珠提溜乱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是,二爷怎么着也不能抢最乖最懂事的雯雯的苹果啊!”

雯雯出来一趟,抱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回去了。她刚一走,一帮都是爷爷辈的老家伙儿们又开始吹胡子瞪眼睛了。

刘老三下厨,给他们抄了几个热菜,都是简单省事的,他们也不在乎。这一年来的,半山村的家家户户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啊?

他们过来就不是为了吃吃喝喝,而是为了回忆,为了纪念。纪念他们曾经的青春年少,曾经的热血年华,曾经的欢乐时光。

“这一年多的日子,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谁说不是呢?搁两三年前,我赶集吃两根油条,喝一碗豆腐脑都得好好寻思寻思。兜里没钱,家里还老的老少的少,真是恨不得一分钱都掰八瓣花啊!”

“大前年,我带小孙子去赶集。小孙子想要我给他买串糖葫芦,可我这手里的钱那都家里那口子预算好的,是有数的啊?哪有那个闲钱给他卖糖葫芦啊?”

“那小子没跟你闹?”

“怎么不闹?又哭又闹的,躺地上打滚不起来。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一狠心在那小子屁股上狠狠地来了两巴掌。事后,那小子一个多月没搭理我。”

“是啊,以前谁家里不都是那样?攒俩钱都不容易,能不花就不花呗!”

“哎,那你现在有钱了,没补偿补偿你孙子?”

“怎么没补偿?去年过年时候,我学王勇那小子,连人家卖糖葫芦的垛子都给买下来了。我直接扛了一堆的糖葫芦,往我孙子跟前一放。”

“怎么着了?”

那老人听了,没急着回答,先是喝了一口酒,有抹抹嘴巴,才继续说道。

“我就说啊,爷爷知道你喜欢吃糖葫芦,看看,都是爷爷给你买的,使劲吃,不够爷爷再买去!”

“你老东西也忒胡闹了!”

“就是,哪有你这样的?”

“用现在小年轻的话,你就是个暴发户,土豪啊!”

“暴发户怎么啦?土豪怎么啦?我能给孙子买一堆的的糖葫芦,就为了这,我愿意当土豪,我愿意当暴发户!怎么啦?”

老爷子脸红脖子粗的争辩着,眼圈都红了。

俗话都说隔辈亲,有那个当爷爷的不喜欢自己的孙子?可是那又怎么样?

自己手里没钱;孙子年纪小,不懂事,闹得厉害?那还不是狠狠地给了他两巴掌吗?

可是现在我就是土豪,就是暴发户了!我有钱!我孙子想要啥我就给他买啥?而且是要一个我给他买两个,买三个!

用赵本山的话说,咱就不差钱!

ps:农村的关系在以前真的很亲近,拿房子自己来说,除了亲舅舅之外,就还有过年总能在哪家请亲戚时一起吃顿饭的舅舅五六个,都是老妈儿时的哥哥弟弟什么的,按辈分就的叫舅舅。

现在大家生活好了,过年请亲戚吃饭的却几乎没有了,都嫌麻烦,不愿意这么做啦!

好怀念啊!

第四百零七章不一样的冬闲

在农村里,每年秋收一结束,西北风刚刚刮起来,家家户户即开始闲下来了。有个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