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乡小农民(挣钱)-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姑父可能是觉得自己真的理亏吧,只是狠狠地又瞪了王勇一眼,没有再说什么。就蹲下身子,开始劝说那个孩子回去复读一年,明年继续考大学。

“你说说,你家里又不是没钱,就是没钱也不差你挣得这三瓜俩枣的吧?”

结果人家连头都没抬。毫不在意地跟旁边一个离着炉子太近的孩子说道:“远点,一会儿火星字把你的裤子给你点了,回家的时候让你露屁股蛋子。”

被无视之后的老姑父也没有生气,依旧和颜悦色地继续跟那个年轻人在哪里掰扯一些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有出息的大道理。

这一幕看的王勇都吃醋了,好像似乎自己可从来没有受过这个待遇吧?自己可是他亲外甥啊?

只是老姑父的“苦心”最终还是变成了驴肝肺了。或者也能说城市被狗咬的吕洞宾吧,不过老姑父肯定是不承认的。

“上大学就有出息,不上大学就没出息了?这是你说的吧?”

“那可不!你看咱都是农村人,除了上大学跳出这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方。你还能怎么样?跟人家一样去工地里搬砖,砌墙吗?”

接下来这小子的一句让王勇恨不得给他鼓掌喝彩,。只是摄于老姑父的凶威真心不敢,只能在心里暗暗叫好罢了。

“我一开始就想去工地打工的,你看搬砖的小工现在一天都能挣一百,我搬一年砖,凭我的本事,肯定就能变大工。就能一天挣二三百,一个月就是五六千。比一般上大学得挣得一点也不少!”

老姑父听了就是一愣,没有想到这小子会这么说。还没等他开口反驳呢。人家又继续说起自己的人生规划。

“如果我再继续努努力,运气再好那么一点,那么我就可能用不了两三年就会成为一个小包工头,那一年怎么也得挣个十来万吧?到时候,我的这些高中同学才刚刚开始赚钱而已,我在进入起点上就比他们高出了一头,没准到时候我还能雇我的这些上了大学的同学给我打工呢!”

鼓掌,必须鼓掌!

太精彩了!

听了这小子这一番话,看到老姑父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的样子,王勇心里那个舒服啊!不鼓掌那都不足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敬仰啊!

太得意忘形之后的结果往往都是杯具!

王勇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是从今天以后,他绝对赞同这话。

“啪——”

原本就被气得够呛,有点恼羞成怒的老姑父可算是找到了发泄的地方。那大巴掌狠狠地就扇到了王勇的脑袋上。

一巴掌扇的还不过瘾,没出完气,这还要来第二下。王勇当然不愿意了,赶紧就撒丫子开跑。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啊?傻子才挨打了还不跑呢?

俩人就围着崩爆花的这个摊子开始绕起圈子了,没绕几圈,王勇就凭着身强体壮把老姑父给绕晕了,跑不动了,两手扶着腰,弯下身子大口的喘气。

王勇则是得意洋洋地跟周围的一帮子村里的年轻人们眉飞色舞地显摆,不容易啊!自己以前都是被老姑父镇压,今天总算是出了一口那啥气了。

这里正显摆呢,不防老奸巨猾的老姑父悄悄地就上来了。王勇光顾高兴了,也没注意到对面村里人给自己一个劲地打眼色告警。结果,被拉姑父一把逮个正着。

被揪着耳朵的王勇不兴奋了,哭丧着脸开始求饶。

“老姑父,这是怎么了?”

王勇一听这声音,激动地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关键时候还是媳妇靠谱啊!

媳妇来了,老姑父应该会多少顾及点,怎么着也得给自己这个外甥在外甥媳妇面前留点颜面吧?

也过不知道是老姑父被气蒙了,还是对于王勇竟然敢取笑自己怨念很大,竟然连话都不回一句,就继续就这王勇的耳朵,好听着他吱呀乱叫的大声告饶给自己解气。

还好,又一个声音的出现,如同仙音神谕,让王勇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他得救了。

“他姑父啊,王勇这是怎么了,怎么惹得你这么大的火气啊?”

世上只有妈妈好,王勇当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ps:新的一月开始了,房子也求求票,大家手里有票票的给房子扔几张呗!房子先谢谢大家了!

第三七一章劝服

王勇总算是逃出了老姑父的魔爪,拉着媛媛,添油加醋的给他说着自己的委屈,同时眼角余光不停地打量着离着他们俩不远的干妈和老姑父。

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不时地回头看王勇一眼,然后就见到老姑父满脸气愤地伸手指着那位淡定的一心一意地仍然在转着爆花机的小伙子,开始声讨。

“你说说,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好好的书不念,非要自己去工地打工!他爸给他搅黄了,这小子还就犟上了,不知道从哪里划拉了一个这破玩意,天天走村窜户的还干上瘾了?”

“行了,行了,姐夫,你也别太生气了。现在的孩子你以为还跟咱们那是一样啊?别说他了,你就说村里的明明还有雯雯这么小点的孩子,那个不是一肚子的鬼主意,那主意正着呢!”

老姑父听了这话,叹了一口气,伸手在衣兜里掏出一个软盒的白沙,四块钱一包,不算贵,可对于农村人来说也不算便宜了。

这也就是老姑父是个退休教师,每月都有退休金。如果是一般土里刨食的农民,那还舍不得抽这么“贵“的烟呢!

老姑父刚要从烟盒了抽一根,就看到了王勇正拿着一盒黄色盒子的烟给周围一圈村里人散烟,这火就又冒出来了。

这小子,自己还不清楚吗?他手里就没有什么便宜货!不用说,看那包装,再看看那一根比火柴棍粗不了多少的白色的烟,不用说也知道绝对是好烟啊!

这小兔崽儿子有了好烟不给自己敬一颗不说,还当着自己的面给别人发烟不先给自己。这是要干嘛?给自己脸色吗?

翻了天了他还!

“王勇,你个小兔崽子,给我滚过来!”

正在另一边给村里的一帮年轻人散烟的王勇听到老姑父的召唤,立马屁颠屁颠地跑过来,显摆的在烟盒上一磕。磕出一根烟,递了过去。

“老姑父,你尝尝这个。雨花石,五十多一盒。”

老姑父想都没想有一把从王勇手里连烟盒都抢了过去,抽出一根那种女士烟一般的小细棍一般的香烟叼在嘴里,然后一点不客气地就把剩下的烟揣自己兜里了。

王勇也不在意。还殷勤地掏出火机,一手扣着火机打着火,一手护着给老姑父点着了烟。然后乖乖地站到一边看着老姑父吸了一口,等着他的评价。

从小到大,王勇和老姑父都一直就是这样。两人也早就都习惯了。老姑父是真的把王勇当自己孩子一般照顾,教导,王勇也知道老姑父的心思,他是希望自己不要走了歪路,将来能够有点出息。

按老姑的说法就是他儿子赵春旭小的时候,因为忙于工作,他根本就没带过几天,把心思全放学生们身上了。

结果。儿子跟他不亲不说,还一直跟他对着干。打他,人家小小年纪就一声不吭的硬扛着。说软话吧,人家还不搭理你,可是把老姑父给气坏了。

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儿子都是不认他的,连一声爸爸都不叫!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的怨气。

长大后更是变本加厉。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他让人家考师范类的而学校。出来就能替他的班,可人家偏不!连填志愿都没跟他商量一下。娘俩就给报上去了。

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一家之主,都没有一点的发言权,可是让老姑父郁闷了很长时间。

要不是慢慢地父子俩关系正常化了,后来慢慢地老姑父就把心思分了一大半放到了他亲儿子身上,要不王勇绝对比现在的待遇还惨。

“别以为一盒烟,不对,半盒烟就能让我放过你,你说怎么办吧?”

“那您说怎么办?”

王勇应付老姑父也是有经验了,知道今天不让他老人家气顺了,自己估计是要倒霉了,赶紧拍着胸脯来了一句。

老姑父没看王勇,抽了一口烟,慢慢地享受地了一下,才吐出烟圈,然后指着蹦爆米花的那小子说道:

“把他给我搞定了,让他回去上学,我就当今天啥事也没发生。”

就知道是这样,王勇翻了翻白眼。结果看到老姑父又抬起了大巴掌,赶紧躲到一边。

“没问题,您就瞧好吧!”

说完也不等老姑父回应,就来到那个蹦爆米花的小伙子身边。

“让一让,都让一让,蹦着了别怪我啊!”

人家正好这一锅爆米花要出炉了,一把提起爆米花机,嘴里吆喝着也不理王勇就往麻袋那里去了。

呦呵,这小子还挺有个性啊!

王勇笑呵呵地看着这人,回头问老姑父。

“老姑父,这小子叫啥?哪的啊?”

“刘建,镇上的。”

王勇听了,也不说话就静静地看着刘建很不熟练地把爆米花机塞进麻袋里,然后一脚踩着爆米花机,一手拿着一个铁棍准备开盖。

看他的样子手艺还不赖吗?挺熟练的啊!

“躲远点,开啦!”

“嘣——”

随着一股白烟,白花花的爆米花喷射而出。

这一锅爆米花是大米的,白花花的一大堆的爆米花大部分都喷进了麻袋里,还有一部分因为这小子没放好爆米花机,给反弹到了外面。

就看这一点,在以前那会儿,估计人家连钱都不会给他了。这也太浪费了,还想要钱?做你的晴天白日梦去吧!

把锅里的爆米花倒干净之后,加过下份的蹦爆米花的原料,一股脑的倒了进去。合盖,上紧,又拎回来加到了火上。

“哎,我说刘建,跟我说说,你咋想的?”

王勇还真的想知道这小子是怎么想的。既然家里不缺他上学的钱,看老姑父的样子这小子学习成绩也差不了。真要差的话,老姑父也不会这么卖力了,在他眼里那可是一切唯成绩论。

成绩不好的差生,他可是没空搭理他。跟别提这么卖力气了!

至于这小子说的什么找出来早挣钱,上学没用什么的,王勇听听听就算了,那玩意根本就算不上啥理由,就是这小子自己给自己硬找的一个还说的过去的理由罢了。

这年头没有谁傻到有大学不念而去工地吃苦受累干小工搬砖的,那得傻到什么程度的人才能干出这事来?

年轻人。干点啥不来钱呐?

所以王勇知道,这小子一定没说实话,肯定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让他毅然地做出了这么个决定。

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知道他不愿意上学的真实的原因,那其他的就好说了。

刘建显然也知道王勇的身份了。似乎挣扎了一下,这才下定了决心,开始开口说出了一段让王勇都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了。

这小子从同学那里看了一本励志类的书籍,上面写了几个大学生退学创办自己的公司,而后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故事。

于是结合他看到的身边发生的,听到的一些情况。就想当然的也要去创业!他认为别人能成功,自己也比他们差,肯定也能成功。他们又不是比自己多个脑袋?

“你小子牛啊!有志气!不过我问问你,这崩爆花几天了?”

“二十来天吧,怎么了?”

“那你一共挣了多少钱?最多的时候一天挣多少?”

听到王勇问这个问题,刘建一下子就眼前一亮,眉飞色舞地说道:“嘿嘿,我最多的一天挣了六十八块!最低的一天挣了十六。”

那个臭屁劲。王勇好悬没忍住给他一巴掌。不过还是忍住了,继续接着问道。

“那你一天干多长时间?”

“没准吧。平均的话能有十来个小时吧?”

听到这里,王勇盯着刘建的双眼。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小子知道咱们县里的最低保障工资是多少吗?”

“最低保障工资?还有这个?没听说过啊?”

“别管听没听过,你说你猜一下?”

“我哪知道啊?爱说就说,不说拉倒,不要妨碍我做生意了。”

“小子听好了,咱县里全日制工的最低工资是1260元,单位是人民的币。而临时工是按小时候算的,每小时不得低于十块钱!”

“切,当我啥都不知道啊?那就是做做样子罢了,有谁认真执行了!”

“那你不会去问问啊?别的而不说,你们村里打工给人家葡萄地里打腕(葡萄样新长出枝杈)一天能挣多少?”

“一般是六七十,忙的时候能有一百块吧!”

说着话的时候,他的语气里没有了先前的那么坚持。看来达已经明白了自己想要说什么,到底是上过学,脑光还挺灵光的吗?

“比你挣得多吧?”

“那又怎么了?我还比他们轻松自由呢?”

“那如果你考上一所好大学呢?现在虽然一直在扩招,可是你也知道名牌大学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毕业后找一个好工作还是不难的。”

这下,王建不说话了。

“这个年头,没有谁是傻子,你以为就你聪明啊?那么多人就你知道去创业,去发财?别人就没想到过?社会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你小子还是先去大学历练一下再说吧。”

王建低下脑袋,不知道在想写什么,连转动爆花机的动作都满了下来,害的这锅爆米花的主人急的想嚷又不敢。

老姑父可是就在边上虎视眈眈地看着呢!

“明白了吧,还是乖乖回去上大学吧,等到了大学你还认为你自己是对的话,那你在退休也不迟吧。”

其实这小子的毛病很多人都有,在没有进入社会,历经风雨之前,感觉什么都很容易,似乎成功那是轻而易举,是必然的。

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等到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才会明白自己是如何的可笑,可悲,可怜!

ps:哎!没人打赏,没人给票的日子很难熬啊!

第三七二章禾米要面世了

王建这傻小子总算是被劝回去了,其实王勇要是没听老姑父说刘建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按老姑父的意思考不上一本,考二本那是轻轻松松,他还真的不想劝他去上大学。

如今的大学,那三四年真的能学到多少东西?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的,就算是那些名牌大学也都是教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一旦进入职场,那还得要深入学习。

一个教育改革,就一下子把教育推向了市场。于是,在更多的人都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同时,这是有不少的问题的。

虽然寒窗苦读十几载,最终不管怎么说,能够到大学走一圈,别的不说,就是长长见识,当是走向社会的一个锻炼也是好的。

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呢?能怎么样?不断地扩招,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让大学生一下子从天之骄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打酱油的角色。

毕业既失业,早就被当代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无奈地喊了许久了。一个花了三四年时间,好几万块学费之后学出来的大学生,找工作还不如人家一个技校毕业的,这让这些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情何以堪啊!

就拿王勇自己来说,到了那所比他之前上的那所乡镇中学大点有限的大学,在校学习两年半,实习半年。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第三年一开学就找到了实习单位,跑出去实习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在学生太枯燥了,太乏味了!软硬件设施就没有一个达标的,比王亮上学的农业县里的高中的环境还不如的大学你可以想象一下是什么样吗?

就拿硬件来说,整个学校就是一个废弃工厂改建的。虽然新校区一直都说是在建,可是知道王勇拿到毕业证,也没住进新校区。

他毕业两年之后才听说新校区建好了,可是这所学校却已经有好几届毕业生了。

毕业了,也是帮忙找到了工作。可那又怎么了?实习期的时候还算正常,零五年的时候伍佰元的实习工资算是不错了。

可是正是上班之后,一个月一千出头的工资可就有点低了。在省会生活,服了房租,水电费,加上吃饭穿衣。基本上够白领的标准了(工资白领了)!

表现好的,是可以升职加薪,但是那也不容易!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到领班,到主管。到经理,一层层的升上去,那可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成的。

更何况因为刚走出校门,对于社会的了解还比不上那些已经在社会上大了几个滚的没有学历的普通服务员。

在和他们竞争的过程中,一开始他们这些大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书本上学的东西,往往还没有人家的野路子管用,这上哪说理去呀!

再说了,即便升上去了。如果不是在一些正规的大型星级酒店,那工资待遇还不如一个ktv里的公主挣得多,但是付出的辛劳却是那些小丫头没法比的。

现在想起来。那些总是因为各种理由撒泼耍赖,因小事大的客人,王勇还经常的会头疼。大家都知道服务行业不好做,却不知道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更不好干!

每天面对的都是形形色色的客人,见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人们常说众口难调。遇到那些不讲理的客人,你能怎么办?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服务行业里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不过。如果学习成绩很好,能够考进一所好的大学。那肯定不一样了。就像那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到哪里都会被人高看一眼,那待遇不说跟八十年代的大学一样,也差不了多少,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比如王亮上的这个军校,那就非常不错啊!

上学不用学费不说,还能挣工资!毕业还给分配工作,在如今这个年代,这样的好事还不得被抢破头啊!

当然这是说农村考生,大城市里的考生们人家选择肯定要多的很。毕竟在农村要关系没关系,要钱没钱的,对于想要跳出农村农家人来说,这种待遇要不吸引人才怪了!

中午吃完饭,王勇刚想回屋里补个觉,就被干爹给叫住了。

“等会儿走,跟你说个事。”

王勇不得不又跟着干爹做回沙发上,爷俩点上烟,媛媛给公公和老公都倒上茶水,干妈也给这爷俩端来了一盘子水果,干爹这才开口说道。

“禾米温室里已经产出两季了,大田里这季也收获了。禾米大部分的生长习性我们也都摸的差不多了。跟袁老那边交流了一下,袁老决定把推广计划提前。”

王勇对于这个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当初他把这个东西交给国家,就是为了避免麻烦。毕竟这东西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意味什么。

那惊人的产量,可不是说着玩呢。那是已经经过两茬种植之后得到证实的,还只会多不会少。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个道理到啥时候都管用。

吃穿住用行,吃到啥时候都要排在第一位。吃都吃不饱,那里还有什么精力去干别的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生存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其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活着的基础上。

如今这个世界,每年因为饥饿要死多少人呐?没看到非洲那些饿的骨瘦如柴的儿童(是真的,房子看过一张照片,那个小孩子的胳膊真的喜得跟柴火棍似的)那可怜巴巴的眼神吗?

非洲国家为什么那么乱?还不就是因为吃不饱饭吗?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话一点没错,只有在保证自己能够活下来的之后,人类才会有闲心有其他方面的需求。

而现在能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禾米这个大杀器一旦出场,能够引起多大的轰动那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一点上,想想靠着杂交稻成名的袁老如今的地位就知道了。

可是稻子这东西毕竟生长条件相对来说还是很苛刻的(是相对于禾米来说)。至少它要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好好生长,成熟。不是水田根本长不了。

但是禾米不一样,这种来自外星的宝贝,那可是生冷不忌。啊,不对,应该说是旱涝保收才对。

这玩意那可是生命力相当的顽强,不仅是耐干旱,而且还耐涝!说起来就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有这种植物?

但是禾米的横空出世。以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强悍之处。袁老在南方地区选择了很多不同地区做适应性实验,其中一处就选在了一个湖区边上。

今年那地方下了好几场大暴雨,湖水暴涨,直接就把禾米种植区给淹了。最深的时候洪水都到了禾米顶部了。

就在大家都很可惜的不抱任何希望,以为这些禾米肯定要全部死亡的时候。洪水退去,禾米却给了大家一个天大的惊喜。

被洪水泡了两天一夜,它们不仅没有死亡,似乎还适应了在水中生长,竟然长得还不错!

更让那些研究人员傻眼的是,洪水退下去之后,没几天它竟然重新的由水生植物变回了陆生植物了,让大家惊讶不已。久久不敢相信。

袁老更是大声地连连惊呼,这绝对是有智慧的植物!是真正的生命力强大的植物精灵!

禾米成熟之后,不仅仅是产生可是和大米外形差不多但味道口感更好的的禾米。它那又粗又长的茎秆也是个宝贝。

两米多的茎秆到成熟的时候一般是浅红色或者黄白色的,不是很粗,直径大概平均能有两公分左右,比一般的高粱杆要粗,和甘蔗或者长的好的玉米秸秆差不多粗细。

关键是这种秸秆的味道非常的好,这一点受到了袁老那个实验组的所有人员的喜爱。也包括袁老自己。

这还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年轻研究人员偶然的发现,才知道这种秸秆的美味。

一个工作人员在收获禾米。工作间隙休息的时候,想起在自己小时候在老家收割玉米秸秆的时候。父母总是给自己哭闹的自己弄一节玉米秸秆吃。

玉米秸秆的味道,有点甜,而且不是没根都有甜味,但是现在突然想起来,真的很让人很回味。

不知道这禾米秸秆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要是也能有点甜味的话,倒是可以重温一下儿时的记忆。

想到这里,他也不坐在阴凉处歇着了,直接拿着放到一边的镰刀就到了田里。

仔细挑选了一根粗细合适,看起来应该不错的禾米秸秆,一镰刀就擦着地皮割断了这根秸秆。

然后很熟练的剥去叶子,用镰刀先削去上面太嫩的部分,又把剩下的部分断成几节,再拿起一截削去硬硬的表皮,就露出来了水灵灵的如同甘蔗一般的瓤子。

看着那些不停滴落地汁水,以及散发出来的清甜和淡淡的芳香味道,这人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放进嘴里就是一大口。

“爽啊!”

这一嗓子喊的,立刻就把打击都惊动,纷纷都看过来。

不过他却顾不得这些了,这秸秆的味道实在是太美了!

虽然看起来和甘蔗差不多,但实质上却是差太多了。从口感上来说,这东西没有甘蔗那么甜,但是刚刚好。

也没有甘蔗那么多的粗纤维,感觉要细腻很多。关键是汁水要比甘蔗多多了,咬一口进嘴里,还没嚼呢,就满嘴都是甘甜清爽的汁水。

甘甜多汁,带着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淡淡的特殊的清香味道,只要吃上一口,就让你绝对停不下来,一定要吃个够才甘心。

这小子是吃爽了,结果整个休息时间就在大太阳底下,旁若无人一般坐在那里一直吃起来没完没了。

其他人也不傻,一看这情况,那还不知道这东西肯定味道不错啊!

于是,很快,就连休息完之后回来的袁老都忍不住,也过来亲手砍了一根尝尝。没想到一吃这东西,一下子就被他的美味征服了。

之后一直到来人叫他们回去吃饭,这群人什么也没干,都做到地头上大吃特吃,就跟大熊猫吃竹子一般,抱住了就不撒手了。

事后,袁老把秸秆送到实验室里做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再次让大家大大的意外。

水分的含量竟然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多将近七十!糖度最高的竟然有二十多度!还含有很多维生素族群,抑郁人体吸收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当时的化验人员就跟袁老说,这哪是什么秸秆啊?这就是天然的健康保健品!市面上的那些都被吹出花儿来的高价保健品在它面前就是个渣啊!

第一时间袁老就给干爹打来了电话,语气激动地告诉干爹这个惊人的发现。

什么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的绝对都弱爆了,根本没法子和这种秸秆相比。

而干爹则是牛哄哄的,据他自己讲,当时只是很淡然地告诉袁老这个情况他们也发现了,并且还对于秸秆的用途做了不少深入研究。

比如,用这东西做菜,熬糖水,榨汁喝等等。还有最奇葩的一个就是——喂熊猫。

ps:十分感谢皇天后土之王的起点币打赏,鞠躬感谢啦!

第三七三章禾米出世

用这么牛叉的禾米秸秆喂熊猫,这个奇葩的主意当然不会是一般人想出来的。这个事情多少也有点赶巧了,不过无巧不成书吗。

那天,雯雯去温室里找干爷爷要好吃的水果,正赶上了他们一帮人在收禾米。于是贪吃鬼雯雯很快就喜欢上了爷爷给的这种味道好好的叫甜竿的东西。

自己吃了还不算,临走还扛了两根被特意砍断成一米左右长的秸秆。出了温室这里就径直跑来王勇家里,要给他们尝尝鲜。

结果王勇一家人正好去屋后看熊猫去了,雯雯没找到人,刚想离开,突然想起也许那些喜欢吃竹子的可爱的大熊猫也会喜欢这些好吃的甜杆,想到这里,就迈开小腿跑出家门。

之后,不用说了,这丫头原本带给干爹干妈的甜杆,还没等她说啥,就被扑过来的两只大熊猫幼崽儿给抢了。

抢了不说,吃完了还没吃够,抱着雯雯的大腿说什么也不让她走。看的一帮人煞是诧异,这破玩意有那么好吃吗?

尤其是王勇,看到这两个吃货连自己从小世界里偷偷拿出来的竹子都不顾了。

当然也许是因为竹子王勇经常有事没事的就喂给它们解解馋,所以在这些小家伙儿眼里不是什么好东西的缘故吧?

而且这里几个小家伙儿的待遇可不是大熊猫保护基地的那些大熊猫能比得了的。

别的不说,只是村民们特别是村里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来报道,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给自己喜欢的大熊猫带点自己家里出产的蔬菜,水果什么的。就足以让这些家伙每天吃的饱饱的了。

更何况,还有王勇经常从小世界里拿来的那些蕴含充足灵气的好东西,足以让这些大熊猫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大熊猫了。

最后还是干妈看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就掏出手机给干爹挂了一个电话,让他从温室里拿一些这种秸秆过来。才把雯雯从两只熊猫的爪下“解救”出来。

正是因为这个事,才让干爹真正重视起这种在他眼里也就是很好吃的甜杆,并召集人手开始对这种让吃过不少好东西的熊猫都这么喜欢的甜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很快,这种甜杆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就出来了。

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没有人能想到这种看起来不起眼,除了了好吃点之外秸秆竟然含有这么多的营养物质。

北方的那种糖高粱的茎秆也叫甜杆。可是和禾米的这种甜杆相比,除了糖度差不多之外,其它每一项都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不仅是含水达到了88%(这一项和种植地区的环境是否缺水有很大关系),其他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还有视黄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