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子湛嘿嘿笑着,方小福装作没听见,哭笑不得地瞪着方子湛。还好唐铭跟村里小孩子玩得口渴了跑进来找姨姨,才解了方小福大写的尴尬。
然而,及笄和出嫁的话题并未因此打住,在引来大家热闹的笑声之后,竟然都讨论了起来。可不是么,当初看着八、九岁、九、十岁,这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啊!
“我家翠翠去年就及笄了啊,这两年一直呆在大杂院里都把她给忘了,如今才是真的急啊。”杨家二舅娘叹了口气。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理由,真正理由还是当娘的想给杨翠找个出息可靠的夫郎。这并不算眼高于顶,而是天下父母之心啊。
“我家青青明年也要及笄了,忙啊。”杨家三舅娘也被感染了似地。
“青青还小,这翠翠到是可以配我们家奕昭啊,我们奕昭都十九了啊。”
“对呀,我们奕昭也是一表人才,就是读书晚了些没跟上他哥哥们那一期,明年也是要参加乡试了啊。”
“咱们奕昭是个老实孩子,读书也很刻苦,将来会有出息的。”
“……”杨家话题一挑起,石家这边的妇人们便你一言我一语接上了。这也是气氛好才当面谈起来,不然还得找方杨氏私下去说呢。
当然是最近嫁女嫁得热闹,也不能忘了还有到龄的可怜娃还没有成亲哪。
石奕昭是石家老二房的大房长子,是慧儿、琪儿和石奕昀的哥哥。媛儿则是石家老二房的二房长女,底下还有恬儿和石奕凯、石奕锋。
石家敢接话题,也是因为石奕昭在大杂院住着的时候见过杨翠了,喜欢她文文静静的性格,这心里就惦记上了。
如今大杂院的赚头除了一成归村里公帐,其余都是各家自己的,而且对内院里闺女看得也不是那么严了,想家的可以请假回家吃顿饭,但不能留宿。
或者当娘的可以到大杂院二门外见见闺女,说说话什么的,但不能踏进二门。
☆、1513。第1513章 媒婆在亲戚家不吃香
但杨翠是在及笄前搬出内院的,就是去年大更替的那一批,到年龄要出嫁的都放出来了,符合年龄的小闺女又慢慢补了进去。
不过杨翠与村里小闺女不同,她是方家表妹,就算出了内院也一样可以做手袋,不过是到东边小院里跟青青住一块儿。
石奕昭这才有机会见到她。青青则是因为见得多了,又都是跟自家妹子们在一块儿,无形中就被当成妹子了。
两家妇人一交流,最后方杨氏一拍巴掌说这个媒她做了!于是根本就不用再说什么自夸的话,这门亲事就算成了。
方小福给唐铭倒了茶喝又摸了摸他后背,带他回去换了身里衣,再换了身薄绸半长衫子再加上一件薄款小马夹,重新牵了他回来。
等唐铭又找哥哥和小伙伴们玩去时,方小福回到方子湛这边才知道,就刚才这会儿功夫,石奕昭和杨翠的亲事就定了。
这么快的结果让她暗自咋舌不已,心想这时代相亲都不用相的啊,亲戚说亲太容易了,媒婆在亲戚家不吃香,没市场。
吃中饭的时候,这门亲事就亲戚遍知了,到吃晚饭的时候,下聘、成亲的日子也定下来了。就在下个月。
因杨翠已经十六岁,石奕昭也有十九岁,因此既然说定了也就不拖拖拉拉了,何况石家和方家都要离开呢。
但日子也不能太仓促了,因此方家商量了一下,把离开的日子延迟到六月底,吃了喜酒再走,这样也能去刘家吃刘泽磊儿子的百日宴了。
大家一听都说好,只是方小福就有些遗憾了。
她本来想在海边过夏天的,夏天的海边乐趣比冬天的海边多啊。虽然不知道古代的海与现代的海区别有多大,但她想尝试寻找那种感觉。
当初去沧澜州六县,因为时间太赶而未能仔细体会那种感觉,这次是想多住些日子深入了解一下沿海文化。
可是这一延迟,她的计划也要重新琢磨琢磨了。
当晚方子湛从大杂院上完课回来,打了热水回屋洗澡,方小福一边帮他洗头发一边说起自己的想法。
因为喜事太多而延迟出发时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娘子喜欢去海边过夏,明年为夫带你去。今年咱们这么多人又有老有小,其实我和大哥、二哥他们都捏了一把汗。”
方子湛舒服地泡在热水里,享受着小丫头帮他洗头又帮他搓背,这时才吐出几句话。
“毕竟接下来两个月是最热的,而大半时间咱们都在路上,车厢虽然有门有窗,还是很闷热的,咱们又是长途跋涉,容易捂出病来。”
“就算用平板马车,或是骑在马背上,这烈日下一走一天,也是很辛苦的。以前咱们能走一个是时间上晚一点,一个是咱们都是年轻人,又避开了最热的时间,总是好点儿的。”
“……”方小福无言以对。她想过这样的问题,也想了两套方案来应对。
比如将车门卸掉、车窗开大一些、再开个天窗安上纱窗透气……或者如方子湛刚才说的,避开最热的时间,起早赶路,中午投宿,傍晚出发……
好吧,这样是麻烦了些,也不能因为她一个人的愿望连累这么多人辛苦。
“那明年咱们早些去,在海边呆到冬天时再回家过年。”方小福想明白这个难度超出了她的想像,于是念头也转过了弯,不再觉得遗憾了。
“嗯,明年咱们从京城走,从许山县坐船过去,在那之前,咱们看在哪个地方呆最久就买一座大宅子,大家过去就能舒舒服服住下了。”
方子湛安慰了小丫头,连忙说出他的规划,立刻又让方小福积极性高涨,跟着讨论起那六县的特色来。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他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大家一听都觉得好,老爷子就说道:“那咱们就过了中元节再走吧,祭拜了祖先再走。”
方小福听得心里一窒,之前是她太任性了吗,原来大家心里都揣着事儿啊。
“过了中元天也凉下来了,到时让迎春和季琛带着孩子也去走走,入冬前回家就行了。”方刘氏也高兴地说了起来。
如今家里最弱势的就是方迎春,只有她嫁在农家一辈子还是农家妇,让当娘的总是惦记些的。
季琛爷奶年纪大了,娘的病情好转了许多但仍是干不了多少活儿的,家里只有季琛跟二叔能种地,大哥季山腿脚不便,如今在五子丘做帐房先生。
底下小弟们还在读书也不能独挡一面,因此季琛不能舍下这一家老小同方家去京城。方迎春也选择了留在农家相夫教子、孝敬长辈。
虽然留下来就意味着以后回娘家不方便了,但她的选择还是获得了大家的赞同,这才是一个成长了的闺女该有的思想。
不过方迎春却想跟着去海边走走,一辈子没见过不是?只是孩子还小,这大热的天气出远门得有多辛苦,也是让人左右为难的,因此方刘氏才有这一说。
“大郎你赶紧写信给云轩、彩云寄去,别让他们瞎盼着。”方杨氏也立刻吩咐方子健。
方子健应了一声,扭头看了子维一眼:“老四,一会写信寄了。”
“……”子维只得应了一声。
方小福笑看着大欺小的画面,叮嘱唐铭小心吃饭不要着急。今天早餐是玉米粥、蒸蛋、油条和小笼包。
唐铭见哥哥快吃完了确实有些着急,可是动作一加快就吃得嘴角到处都是。
刚满三岁的王小荷则斯文多了,自己慢条斯理地小口小口吃着,十分享受美味的模样逗得大家直乐。
吃了饭,写信的写信,去果树林的去果树林,做家务的做家务,大家都忙起来了。
半下午的时候送嫁的人就回来了,原来他们昨天在别苑住了一晚,今天中午又去了周家吃饭,吃了饭这才回方山村。
之后大家享受着村子里宁静祥和的生活,到了梦菱及笄这天才把新的出行计划告诉亲戚们,大家听了都说好。
转眼就到了月末,梦菱也热热闹闹地出嫁了,嫁的是外婆的侄孙,性子憨厚沉稳的小竹马一只。
☆、1514。第1514章 他们是巴不得过去的
六月在清风细雨中到来,刚生起的闷热天气又多了一丝凉爽。
“咱们去五子丘住几天吧。”
这天早起方小福推开窗子感受着外面的气候变化,突然说道。
“好啊,五子丘的院子建成这么久,咱们还没去住过呢”方子湛系好腰带,理了理薄衫走过去从后面抱住看雨的人。
“嗯,上回去做客时就看见柳絮江的荷花打了许多花苞了,这会儿应该已经开得灿烂了。”方小福说着回头轻笑,然而下一秒就被方子湛亲上了……
吃早饭的时候,他们便提议去五子丘住几天赏荷,摘几片新鲜荷叶包糯米鸡蒸了吃,还可以用荷叶炖鸭、包各种炒饭、煮荷叶红枣粥、垫底做排骨红枣饭……
反正就是能用荷叶做出各种吃法,说得大家一边吃早饭一边馋得想立刻就吃。然而……
“去五子丘摘些荷叶回来就能做了呀,为什么还要专门住过去这么麻烦?”老太太疑惑地问。又不是出远门,走亲戚都没住过的她有些不能理解这种行为。
“是呀,让他们兄弟几个去摘些荷花回来插瓶,就什么都有了。”方杨氏也笑着说道。杨翠就要出嫁,她作为唯一的姑母又住得这么近,也想多去帮帮忙尽点自己心意的。
“我就是觉得挺近的,家里又有马车,搬来搬去太麻烦,早上去了晚上回还方便一点……”方刘氏也这么说。
这么多人住过去,那边院子里用厨房用水都不方便,去河边洗衣裳还要和大刘村的人一起,作为出嫁几十年的大刘村姑娘,她感觉怪怪的。
方小福没想到这个提议会立刻就被三个大人毫不犹豫地否决了,有些小吃惊,也有些无奈。但仔细想想,她们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毕竟她们是典型的农家妇人,做惯的手,在京城还好,回来自己家里还是要干不少活儿的,哪怕不喂猪也不养鸡鸭了,地里麦子、豆子、棉花、玉米也还是有去摆弄的。
如今自家没菜地,二爷家有啊,想吃新鲜菜都是去二爷家菜园子里摘的,自然也有帮忙去干活的。
因此,去隔壁村子住大院、当夫人,想必她们也觉得别扭吧。
“既然这样,那我带小七儿过去住几天吧,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五子丘的宅子建了这么久也没理由不去住一住啊。”
在方小福开口之前,方子湛便先说话了。舍弃了家人愿不愿去的问题,单独行动。不过他说着却看了大哥、二哥一眼。
“我也带瑶儿过去住几天,去江边钓鱼也不错。”方子元便若无其事地开了口。
“家里也没啥事儿,我也带媛儿过去玩几天吧,娘需要帮手的时候让老四过去叫……”方子健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打断了。
“我也过去,早就想去了,没伴儿。”子维一边吃着酸辣的绿豆粉条一边表态。
方子健只好看向子胜,子胜立刻大声道:“大哥别看我,我和六哥已经商量好了,吃了饭就收拾行李!”
他们是巴不得过去的。
“对呀,县城的荷花都开了,我们还在遗憾不能住在县城呢,这下好了,五子丘也有。”子雅一脸灿烂的笑容,很是向往。
方杨氏哭笑不得,嗔道:“都去吧、都去吧,家里少人吃饭还轻闲得多。”
说得少年们都哈哈笑了起来。
这时方志诚看了方子湛和方小福一眼。
“正好我今儿是打算去五子丘看看作坊情况的,我先去看看院子的情况,给你们安置家俱进去,等打扫好了你们再搬吧。”
“嗯,咱们也过去,先挑一下屋子,家俱不要太多,又不常住的没得浪费了。就按每屋一张组合床、一张座榻、一套书桌椅的布置吧。”
方小福连忙说道:“组合床就按别苑的来,带大抽屉的那种,能放几件换洗衣物就行了。子鸿和子胜还是住一屋吧,把子拓他们也叫过去,两人一屋。”
“好!奕安表哥他们也叫过去,泽冬他们哥几个肯定也会去,大家还能一起读书,反正还有一个月呢,一起热闹点。”子鸿也兴致勃勃地说道。
“干脆把先生接过来,咱们好久没上课了。”子胜也说道。
没想到小家伙在这时候居然还想到了读书的事儿,不禁让哥哥们刮目相看,方子健便道:“好,今儿把上课的屋子也挑上。”
大家边吃边说定了去五子丘的事儿,也就没有耽搁,方子健去石家坡直接通知大家,方子元和方子湛这边就开始套马车带着大家往大刘村而去。
五子丘有五座几百米高的山峰,因是座座蜿蜒相连,这才得名。
当年买下五子丘就一直在投入建设,从底下往山坡、山腰、山顶一路建设下去。如今山脚下都铺了青砖、麻石修成了小广场,几座作坊都在山脚、山坡上。
每座山峰至少有两条宽阶石级,而且每一条都不是直达山峰,而是像楼梯那样,走个几十级就转了向,一路呈“之”字形向上延伸。
而且砌了麻石护栏和扶手,不会因为雨雪天气而脚滑难走。按方小福当初设想的山庄式庄院每座峰上都有一个,庄院外面也有零星几座不带院子的屋子。
当初规划时,方小福是作了旅游设施来安排的。
后来有了福缘食府,而且这边建了作坊就不太方便让闲人随便出入了,再加上后来赚钱项目增加势头也不错,就放弃了五子丘的游乐项目,只当作坊在用了。
后来这些庄院大部分都空着,只有二祖爷爷他们几个老头占了一座小院子夏天搬过来纳凉。
一开始做小马夹的时候有用到一些,后来教小马夹新款时会集中在这里,但后来做活儿都是允许在自家做的,这些院子平常还是空着的。
在作坊里干活的人也不敢私自使用,不说得罪方家,二祖爷爷也管理得很严,不允许有乱来的行为,只安排了人定期作维护。
要知道当初五子丘是以六千五百两价钱卖给老方家的,但是大刘村做手袋抽一成几天就能抽到这数目了。
这可是一座五峰相连的大山啊!
☆、1515。第1515章 映雨荷花别样新
轻风吹得雨幕一阵阵飘移不定,虽然雨不大,但撑伞也遮不住裤脚湿透。如果不是急需出门,如果没有蓑衣斗笠,一般人是不愿意在这种时候跑出来淋雨的。
不过老方家有马车就方便多了,方山村和大刘村都是一径的青砖麻石村道,两村的道更是去年就修通了,下雨即使能带些泥水,却不会陷入泥泞之中。
走马车尤其方便。
方小福带了几个小朋友坐在车厢里,方子湛被挤到了车厢口坐着,笑看着大家叽叽喳喳地说笑着,好像第一次逛街似的。
他们先到了五子丘,拿了裹腿蓑裤系上,这才撑了伞下了马车,在六祖爷爷他们的惊讶目光里,大家仰头打量了一下,挑了离荷花荡最近的那座山峰走过去。
六祖爷爷交代了另一个耆老,也披了蓑衣戴上斗笠跟了过去。
其实荷花荡面积大,几乎每座山峰的半腰上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不过大家仍是根据目测选了一座最近的。
就像两只包子放在面前供你选择,你还是会挑一个最大的拿着一样的道理。
“书上说,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儿来看,却有另一翻风貌,该改成是——映雨荷花别样新了。”一路走过去,方小福近距离观赏着那一大片风景,笑吟吟地说道。
“可不是么,等下到高处再看,更能体现这映雨荷花别样新的风光了。”方子湛一手撑伞一手抱着王小荷笑道。
方小福则是牵着王小菊,唐铭则抱着唐铭。其实他们可以赶着马车一路到山脚下石阶前,但为了一路方便赏荷,他们选择了走过去。
宅院并不高,只是和山坡上的作坊拉开了些距离,不影响观景。若是太高每天上上下下又没电梯,还不累死?
宅院是以轩榭为正门、抄手游廊作围墙连接后面的屋子,形成一个两进带侧院或者一进带侧院的宅子。
设计皆是在实在基础上以实用为目的打造的。
方小福来了多次,并没将五座山峰都逛完,而且她以前怕登山,怕又穿了回去。
后来见到了亲哥哥,知道了她本尊的一些事情,胆子就有些大了,不然今儿她是不会做这样提议的。
既然有三魂不全、灵魂走失之说,既然她穿过来了,就没理由又穿走吧。只要小心些不要又摔得记忆断片了就好。
毕竟当年她还小,随便摔摔就容易受伤,如今她是大人了,而且还会些功夫,总不至于再发生那样的事情吧……
所谓山庄,就是几座院子集中在一起或者点缀在山里各处形成一家的风格。而他们的山庄是每座山峰上都有,不过格局没有那么大罢了。
就像他们选择的这座,不是大家常去的那座,就有两进院子一座,一进院子四座,另外没有围院子的三间屋或明暗间五房屋还有几座。
有修户外茅厕,完全参考了大杂院风格,肥料在化粪池发酵之后可供山上茶树营养,不过三年下来都没怎么使用过罢了。
而茶树却已长成,不需要这么多营养了,就挑下山肥庄稼吧。
大家进了轩榭收了伞倚靠着角落放好,然后顺着抄手游廊四处参观,等方子健带着石家兄弟过来,大家就开始挑屋子。
院子几座集中在一块儿,大家综合讨论了选择自己的住处。最后方子健和方子元各选了一座一进院子、石家兄弟也选了一座,方小福就选了那座最大的两进院子。
方小福选大院,是考虑到小朋友的住处,还有唐默、林宏钰、秦婆、秦火他们的住处,她住到这山上来,燕字军成员肯定要来几个的。
而且少年们和小姐妹们要来的话,也是方便住的。再加上刘家小兄弟过来也是要安排在他们一起的,毕竟是方子湛的表弟。
“子雅,你给嘉寒表哥留间屋,他肯定要来的。”方子元在子雅挑屋的时候提醒,于是子雅就选了一座一进小院,子维依然和他们一块儿,这次还加上了子拓。
子昂、子淳、子旭和子鸿、子胜这些个小读书郎则被安排在方子健挑的院子里,小满和徐嘉熙回来就住方子元的院子。
屋子挑好之后,就剩下没围院子的那些屋了,方小福说:“后面肯定还有人闻风而来的,让他们自己选择吧,不过咱们只管饭,不管洗衣裳。”
大家一听顿时扑哧一笑,于是成了亲的兄弟就得瑟自己有媳妇儿,然后方家这边几兄弟都疑惑地看了方小福一眼。
方小福被他们盯得有些囧。好嘛,她从来没洗过衣没洗过被这点她也不想装作不知道了。
“到时我让袁三娘过来,再加上秦嬷嬷、火儿,洗衣的人足够了。”方小福昂了昂头,不甘示弱地说道。
大家都被她骄傲的模样给逗笑了。
屋子挑好了,大家又讨论了一下需要怎么安置,床柜等家俱以简单为主,窗帘、门帘这些也是要的。
方小福提议装纱窗,开着窗子也能防蚊子。当年老方家就在她的带头下都装过了。门帘则用能卷的竹帘子,有悠闲地风味。
大家想像了一下觉得不错,于是方案很快通过,正好方志义去了趟木工作坊赶过来,就把想法都和他说了说。
然后说到吃饭的问题,因为山腰上用水不方便,一旦使用厨房就会出现许多污水顺着管道往下流,会影响整体的环境卫生。
因此他们都集中在山下的食堂里吃饭,会给食堂里的人每人多算五两银,如果忙不过来就增加人手。
“小七儿你太客气了,五子丘的食堂可不是你们大杂院,每天没有那么多活儿,工钱也不少了,你们也不是常住,无需加钱的。”
六祖爷爷听了连忙说道。
“是六祖爷爷客气了才是。”方小福笑了笑解释道,“他们的工钱是做那么多活儿。”
“如今咱们这么多人过来住一个月,要干的活儿一下增加了许多,要管饭还要送水上来,不加工钱我们也不好意思啊,再说这也没多少钱,意思一下了。”
☆、1516。第1516章 拦江网
“说得也是,既是如此,那就照你的意思吧。”六祖爷爷也笑了,小七儿是个懂事的丫头,她的决定总是周全的。
五两银子,相当于给那些人一个月工钱了,三餐饭而已,谁还不乐意呢。
“对了,还要找几个专门负责洗衣的妇人来,工钱另给,洗完晾到咱们院子就不用管了,咱们自己有人收,每天就是早上工作一个时辰应该差不多吧。”
方小福想了想又说道。虽然她手底下有人,但住进来的人多了,也不能让袁三娘、秦嬷嬷、秦火她们真的这么辛苦呀。
而且她也不好意思让嫂子们去洗衣裳而她派出的却是手下。虽然她是公主没错,可她也不是那种显摆的人,何况是在自己家人面前?
因此还是花钱请人吧。
要怪就怪这五子丘是座穷得连山涧溪水都没有的荒山。
“这个没问题,也不耽搁什么,回头我就找人。”六祖爷爷立刻说道。
“好,就先找十个人吧,若是不够就再找。一天一百文钱记帐,就是早上过来拿衣裳洗,洗好晾到咱们院子,衣裳没少件、没损坏、洗干净了就算完成任务。”
方小福立刻说了用工要求和薪酬标准。这钱于他们现在实在不算多,但在寻常人家已经是好赚头了。
做一件小马夹也就是一百文钱,一天做两到三件也就是那么多钱。若每天腾出一个时辰来认真洗衣,一百文钱也就到手了。
而且她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人手,不会说好一个时辰的活儿却让人做了半天甚至一天……这么体谅人的规则,谁不接受呢。
六祖爷爷自然是十分满意地替村里妇人点头答应了,接着他就下山去找二祖爷爷汇报去了,方志诚也去安排清扫、家俱和一应配置事宜。
不过今天下雨不能搬家,但可以做清扫,等雨停了再搬。
他们四处逛了逛就在山边最前方的轩榭里远眺山下的荷花荡,然后发现不只荷花荡的风景怡人,远处的庄稼也很迷人。
不过此时许多麦子已经收割,晚收的却还在地里,也有的地里种着玉米,有的种了茄子、豆角等菜蔬,黄和绿是风景里的主要颜色,田边也有几丛天麻花开着紫红色的小花,远远一簇簇地夺人目光。
小兄弟们大概是第一次在高处看到熟悉的风景,那感觉又别有一翻滋味,都兴奋地大叫起来,仿佛要让山下的人都听见他们的呼喊。
“哎,你们冷静点!这样会吓到山下的人,还以为你们肿么了呢。”方小福哭笑不得地制止他们的激动。
他们这一喊,小朋友们也跟着喊起来了,比过年还兴奋。
“姨姨,下回咱们搬个烤炉到这里,在这里烤肉吃,还有风吹着好凉快!”唐思突然拉着方小福的衣袖提议。
“烤肉!烤肉!”唐铭手舞足蹈地喊着。
“烤肉不用厨房!”葛小宝也眉开眼笑。
“想啥时候吃就啥时候吃!”石世言也笑得一脸灿烂。
“……”季家小侄子已经快淌口水了。
“好,把烤炉搬几个过来,夜里烤鱼吃,你们自己去江边钓鱼。”方小福满足着大家的要求。
“噢!”结果小朋友还没欢呼起来,小兄弟们就欢声雷动,惹来哥哥们好一阵无语。
中午的时候雨小了许多,毛毛细雨打湿袍子也很快就干了,外面的行人多了起来。
大家也下山去食堂吃饭,干活的大叔和妇人们已经知道他们要搬到山上宅子里住了,都过来打了招呼。
二祖爷爷几个老头也自己带了酒过来了,大家打了招呼自行就座。
二祖爷爷说道:“眼下正是讯期,江面高了许多,你们去钓鱼可要注意些,不要滑水里去了。”
方小福理解地点头。水深了很危险的,他们来时坐的马车有从车窗看出去,石桥是平面的,可以看到桥外水面的距离。
虽然还未达到淹没的程度,但水就在外面的感觉还是很吓人的。小朋友们看了也是一脸紧张。不过……
“二祖爷爷,有没有试过从江边扯网往地坪里拖啊?”
方小福想到小时候雨季村里池塘淹了水,那水淹过了路面,在路的对面菜地的水沟里都能捉到鱼,拿箢箕、簸箕朝着水向摆在路面上,小鱼儿自己跳进去。
“在对面岸边下过网,没在这边试过,这样不好拖吧,上方水太浅了。”二祖爷爷笑道,“不过有试过拦江网,收获不错。”
拦江网就是将网的两头分别扯在两岸,朝着上游方向放下去,上游的水往下流,顺水而来的鱼被拦到了网里。
这是典型的守网逮鱼。
“是呀,前阵子还晒了不少干鱼、干虾,冬天也不愁下酒菜了。”六祖爷爷说着便笑了起来。
“不过咱们也只是一天拦一网,不然下游就干了。”八祖爷爷也笑着解释。意思是每天只捞一网,后面再来的就放到下游去给别人网。
都是很道义的农家人思想,没想过借此生出商机,还想着别人能不能吃到。
“那咱们下午试试用丝网从江边往地坪里拖网吧,吃了饭就先下网去。”方小福有些雀跃地说道。
住在方山村时兄弟几个每天也会去河边下一两网,自家吃些,给邻居家一些或者给石家坡送一些。但大河鱼和江水鱼还是有不同的,两条水源并不同道。
因此方小福一提议,立刻得到大家热情的呼应,大家都是欢喜来度假,自然找乐子的事情从来不嫌麻烦。
就连老头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也不急着喝酒了,先吃饭。
饭后,大家从五子丘拿了一张丝网正在安排人扯网,就看见刘泽磊和刘泽扬扛着网、提着筐过来了,后面跟着抱儿子的刘泽飞,还有刘泽齐他们几个小兄弟。
其他人还好,笑呵呵地打招呼,刘泽齐、刘泽冬、刘泽光、刘泽华几个表情就有些别扭了,闷闷地打了招呼就走到一边儿去了。
似乎还怕方小福他们看不见自己心情不好似的,刘泽华的小嘴儿都噘得老高。
☆、1517。第1517章 拖地网
反倒是在刘泽冬背上的小弟刘泽夕体会不到哥哥们的心情,只觉得大家都来了,好开心,他一边捶着哥哥的肩膀一边朝方小福伸着小手:“小七儿姐!小七儿姐!”
两岁孩子说话没有他哥哥刘泽华当年利索,但也是萌得人一塌糊涂的。
方小福便把他抱了过来,又瞄了一旁渐渐虎起小脸的刘泽华,问道:“小夕儿,谁惹你小哥哥不高兴了?是不是你不听话呀?”
“听话!夕夕听话!”刘泽夕立刻为自己辩解。
“不是小夕儿呀?那是谁哟?”方小福又故意说了一句。
“小七儿姐……你就会气人家!”终于,刘泽华小脸崩不住就放不出冷气了,红着脸白了方小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