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有之前徐家准备的六车聘礼,老方家只清点了一下,原箱添入嫁妆里,最后合成了十二辆马车的嫁妆。
到了最后再作一次清理并且登记在册,写出嫁妆清单,这个任务由方子健带着子维、子雅、子拓他们一众小兄弟完成。
方子湛同方子元在下午则带了一应家俱大件去镇上徐家安床,在徐家吃了晚饭才回来。
方小福三妯娌则同方刘氏、方杨氏做着明天要用的各类片糖、枣糕,其它南货直接从镇上购买,最后装出一车随嫁妆同行。
五月初十,小满出嫁。
大概是着急娶媳妇,徐嘉熙居然早早就带着迎亲队伍跑来了,反正镇上离方山村也近得很,走马也就一刻钟。
不过他大哥并没有来,队伍里除了自家小弟们,就是家族里一些堂兄弟。
人数上虽然没有方家每次组队的大阵仗,但大家个个喜气洋洋的,还带了锣鼓队伍,也是很热闹的。
一阵鞭炮声噼哩叭啦响过,方家这边许多小兄弟、小姐妹都得了红包之后才打开院门,放他们进来。
方杨氏和两个堂弟媳妇负责做百合荷包蛋给新郎和迎亲队伍吃,结果一院子自家小兄弟们都要吃……
于是媛儿和赵安瑶迅速投入战力,忙过这阵之后立刻又开始准备红枣花生芝麻糖茶、片糖、花生酥等作酬谢茶,从家门口往村邻家里送。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方小福却在屋里和方刘氏一起给小满梳头、上妆、更衣。
方小福还在不断给小满上人生哲学课,让她在徐家留些心眼儿,但也不用惧怕谁。
但是有一点,她婆婆是妾室,她在徐家也会矮人一等,见了正室徐大夫人既要当婆婆孝敬也要当夫人对待。
作为生长在农家的闺女,熟悉的虽是大家庭环境,但这样的大家庭与徐家那样的大家庭成员关系结构完全不同。
在农家,新妇进了门只有一个婆婆,剩下的就是伯娘、婶娘。
可是在诸多妻妾的大户人家可不只有伯娘、婶娘。如果嫁给嫡子也罢了,嫁给庶子拜堂时拜的是爹和大娘,不是自己的娘。
自己的娘能捞到一个座位就算不错了,但正室当前,妾室多半是站着的。
不过徐嘉熙这个庶子本身就得他爹疼爱,他娘也是受宠的,如今又因为方家的关系,根据方小福目测,到时喜堂上会是徐守业坐中间,正室和准婆婆分坐两边。
虽然方小福传授了许多自现代带来的宅门资讯,又得赵安瑶一些经验综合,但今天方小福作为小满的嫂子,是要带队送嫁的,因此并不怕徐家那些妇人或客人怎么样。
一阵忙碌之后,就是等待吉时。
穿着新郎袍意气风发的徐嘉熙不时瞄向小满屋里,只听见屋里姐妹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却不见他的佳人,心里是按捺不住的激动情绪。
一向稳重如他,此刻脸上也不时扬起灿烂的笑容,被大家取笑着。
吉时总算到了,鞭炮声里,方子湛背出盖上了喜帕的小满,一路走到院门外踩着脚凳上了马车,小心进入车厢中。
一翻叮嘱之后,方子湛将两个红包放到小满手中,便出来放下了车帘。此时天气暖和,一般人都会挂上车帘,不用木格窗。
方子湛下车之后,作为压箱童子的子鸿、子胜、子淳、子旭立刻上了车钻进车厢里,他们每人都抱着一只小箱子。
亲戚的添妆、长辈的添妆、兄弟们的添妆、姐妹们的添妆,还有小满自己三年来积攒下的私房银票。
这些是嫁妆之外的私人体已,旁人不会知道数目,但会为自己在夫家以后的生活里增加很大的帮助。
方小福带着一群小姐妹送嫁,却只有方子元带着赵安瑶、子雅随行,因为徐家是外婆家,他们要过去喝喜酒。
方子湛作为娘家兄长,却与徐嘉熙不是同窗,因此不过去喝喜酒。何况家里还有客要招待,也忙得很。
这次方小福没有带小朋友,毕竟徐家并不是让她自在的人家。
迎亲队伍带着新娘和嫁妆出发之后,方志义也带着方徐氏回徐家去做客。老方家这边主要招待亲戚,相比之前的两场宴客,还是轻松不少的。
徐家,鞭炮的热闹声里,小满被扶下马车进了门,方小福带着姐妹们下车,结果刚走进门就看见院子里站满了宾客都朝着她行礼。
虽然没有下跪,但男的作揖、女的行福礼,让她有些无语,这些人也真是不看场合,便抬手虚扶,淡声道:“各位亲朋免礼!”
☆、1509。第1509章 生饺子
最后还是徐嘉寒匆匆赶来免除了这份尴尬,将方小福和姐妹们带去徐嘉熙住的小院里作烧茶准备。
用水和炉火都是早就准备好的,自然没人敢敲诈她。徐嘉寒甚至还安排了两个小厮和两个婢女在院子里听方小福差遣。
虽然秦婆和秦火已经回到了方小福身边,但徐嘉寒的安排还是很贴心的,毕竟最熟悉徐家的人除了主人就是下人。
方小福检查了奉茶的一应事宜,姐妹们也熟练地忙了起来。
没多久新郎就扶着新娘过来了,四个压箱童子也跟在一旁举止十分沉稳,后面则跟着一大群徐家的客人,都是来看新娘子的。
当初定亲仪式主要请的是女家大人,小满也未参加,徐家那边的亲朋并不认识她。
如果只是方山村的小闺女也罢了,可如今方山村出了公主驸马,徐家庶次子还娶了人家的妹子,这就不由大家多几分好奇了。
五福婆婆是镇上一位德高望重的普通人家的祖婆婆,祖爷也还在世,两老都很康健,膝下儿孙、曾孙满堂,家庭也很和睦安宁,许多人家都会来请这位祖婆婆,大户人家逢年节也会派人送礼给她以示尊敬。
当然,大户人家若有这样的祖婆也不会让她出面做五福婆婆,哪有让人家老夫人、老太夫人干活的理儿?
像徐老夫人就绝对不会干这活儿,哪怕是她自己的孙子成亲。
新房里祝祷声响起,在临时搭出的茶水点,方小福迅速将两只刚做好的饺子下到小砂锅里。
她是先烧水,后用了旋转拉扯法将捏下来的两颗小面团扯成了面皮儿,放了一点儿肉沫子和一些碎黄瓜包成饺子。
在亲自吃过半生不熟饺子之后,她认为寓意固然重要,食用健康同样重要。将未煮熟的肉吃进肚子,是很考验肠胃的。
因此她包的饺子减少了肉,增加了可以生吃的黄瓜,在烧开的热水里烫了三个数的时候就捞了起来装碗。
为了不渗熟影响效果,她没有浇汤,就用小碗装了这么两个饺子送去新房。
给小满梳妆时她有叮嘱过,不管吃到什么,人家问你生不生的时候,一定要回答生,不能因为害羞就答错。
反正饺子家家煮,问答却是自古以来的固定习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都是那么问、那么答,若还答错怎么好意思?
果然,小满战战兢兢地咬了一口,半生的面包儿、半熟的肉沫、全生的碎黄瓜,还蛮好吃的……
于是对于大家期待的问题,她毫不犹豫就回答“生”。一般新娘子还沉浸在难以下咽的生饺子口感上,回答时难免有些分心。
而她的爽快顿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都觉得这小媳妇是个爽快不怯场的,不知道在徐家这样的人家会怎样生存?
徐嘉熙离小满最近,饺子又是他喂给小满吃的,自然注意到了她的反应,于是也咬下一口,不由挑了挑眉,也答得十分爽快。
这一来就有人疑惑了,这对新人都吃得很开心的样子,这真的是生饺子?
“新郎官,这生饺子好吃吗?”一个妇人忍不住问出疑惑。
“好吃。”徐嘉熙立刻说道。
“我嫂子的手艺。”小满知道大家有疑惑,干脆自徐嘉熙手中拿过筷子将剩下的那只饺子当众扒开,顿时引来围观妇人哗然。
“公主殿下真聪明人,这法子咱们得学学啊。”一名中年妇人恍然笑道,她家也有待嫁闺女。
因为脆生生的黄瓜一看就是生的,因此不能判定这是一只熟饺子,可是不占空间的肉沫在热气半撑的空间里已经闷得有七成熟了。
其实俗例中生饺子难吃,就是肉多而不熟造成的口感不好。可是每一对新人都要忍耐这一关。方小福亲口体会之后,就觉得改良饺子。
就算肉全熟了,只要黄瓜是生的,别人也找不到闲话。因为这确实是生饺子。
剩下的饺子都让徐嘉熙几口吃完了,这道仪式就算完成。铺床的红枣、花生、核桃、莲子那些也被收集起来放到小厅、花厅去摆盘。
方小福和赵安瑶一起发片糖、酥糖、枣糕,秦婆和秦火也来帮忙,秩序很快就整齐起来,场面忙而不乱。
徐嘉熙趁机和小满说了几句话,就出去招呼客人去了,外面主要是爹和大哥在招呼,他也不能一直呆在新房里。
根据方小福之前的交代,徐家的两个婢女一个负责烧茶水、调泡茶配料,一个负责清洗杯子。今天是喜事主要喝的还是糖茶。
而负责把客人用过的杯子收集回来的则是那两个小厮,如果水不够用他们还要负责去担水。徐家准备的是六只烧银炭泥炉,一字排开全搁着水壶轮番烧着开水。
有男家的支持,女家的人还是很好办事的。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小满在新房里很快就适应了,也能应对女客们的各种问题。
或许是因为娘家嫂子在身边让她心里有底气吧,又或者是这种成亲的场面看多了,每次她都是奉茶的那个,早已习惯了新房的气氛。
当然,女客们跟新娘子说话的空隙也会找机会和公主殿下说说话的。
但让大家尴尬的是,既是公主又是方家媳妇的方小福,让她们不知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大家是既想结交又显无措。
方小福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谈全无公主样儿,活脱脱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能干媳妇,此刻也正在游刃有余地展示着她身为媳妇的风范。
她的表现比她们认识的大户人家的少夫人可能干多了。可是……她们也不能只把她当个媳妇子看待呀。
因此女客们有心找方小福说话,却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些话头,因为无措,找小满说话的次数就变多了。
方小福也不理会别人的心情,只是发着糖、打着招呼、看小姐妹们有没有把茶奉到。而小满的应对,她该教的都教过了,剩下的就看她自己发挥了。
方小福相信以后徐嘉熙也会教媳妇在宅门里的处世之道的,那个腹黑徐二,是有能力照顾好小满的。
☆、1510。第1510章 用自己的方式告诉那些人
今天徐家办喜事,不但亲戚朋友来了不少、族里来了很多人,就连镇上邻里也来了不少,只是搞不清楚是来看新娘子的,还是来看公主的。
那来来去去一拨又一拨的女客,就连方小福都有些应接不暇,暗自嘀咕这人数都快赶上她当新娘子那时了……
直到赵安瑶悄悄跟她吐槽,幸亏她们昨天有多做一些片糖、枣糕,当时还担心徐家是庶子成亲,会不会有那么多人来新房看新娘子呢。
当时方小福是猜测徐家大舅为了体现次子的地位而造势,没想到这势头竟是这般好。
中午吃饭的时候,方子元带了晨风、晨明和赵安瑶的两个丫环进来,直接在花厅里摆了两桌。
由赵安瑶的两个丫环陪着小满在新房里吃饭,方小福将姐妹们分成了三班轮流吃饭,毕竟如今出嫁的姐妹多了,能够出来奉茶的姐妹就变少了。
半下午的时候片糖、酥糖就全部发完了,枣糕还剩下一些,不过方小福不打算发了,让人摆盘放到各处,来看新娘子的人喝茶闲坐时自己拿着吃。
徐嘉熙住的小院里各住的摆盘零嘴都是由女家自行安排的,这也是大户人家有自己专属的小院。
如果是在农家,就是以新房为核心的附近范围,有小侧院的就负责小侧院里。反正就是有女家人的地方就有,不管男家全部客人。
黄昏时,方小福他们吃了晚饭在新房小厅里坐着喝茶。
忙了一天,也在徐家呆了一天,对徐家的情况也算有些了解了。徐家是完完全全将这座院子的管理权交给了女家。
除了徐嘉熙的娘赵姨娘在中饭之前来过一趟,问了下新娘吃饭的安排,又同方小福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徐大夫人也在上午时来过一趟,问方小福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徐家人。又同小满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别的姨娘可没来过,徐老夫人和老姨娘也没有出现。徐家大舅和徐嘉寒不便往新房跑,也忙于应酬没有空闲,但方子元和子雅还是来过几回的。
子雅还带了一群表兄弟和表姐妹过来看他方家姐妹,还给小满挨个介绍,然后让那些人喊嫂子。
方小福在旁见了不禁点头,子雅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那些人小满的身份,也在为小满争取多几个朋友。
子雅并未推出方小福,显然也不想拿她公主的身份说事儿,因为今天是小满成亲,主角是小满,不是方小福。
本来方小福有些不满徐家还有长辈没有来过新房,但下午的时候,徐家小弟妹们也过来了,说他们也有帮着招呼客人可累坏了,到二嫂这边来讨杯糖茶喝。
见他们这样,方小福心里才消了气。不管他们是主动过来与嫂子示好,还是被谁安排过来的,都算是一种善意的表现吧。
到后来方小福就不想太计较了,这才进门就如此计较这种人际关系,也是够累人的。
天擦黑前,方小福叮嘱了小满几句,就把新房的事情交给了赵安瑶,她和方子元今夜是不回方山村的。
方小福带着小姐妹和子鸿、子胜、子淳、子旭走出徐嘉熙的院子,去前面院子立刻有人通知了徐守业他们,他们匆匆赶来道别,方小福自免不了说些客气话。
“不用送了,咱们又不是多远,你们赶紧回去招呼客人吧。”方小福笑着朝徐守业和徐嘉寒都行了一礼,却又朝徐嘉寒说了一句,“嘉寒表哥可要努力了哟!”
“……你这丫头,这话不能留着改天再说吗!”徐嘉寒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嗔道。瞧他反应这么快,想必是已经被不少人这么调侃了吧?
方小福哈哈一笑,又朝他福了福,就往门口走去,拖嫁妆的马车都是老方家的,赶车的都是燕字军,吃了中饭都回去了。
剩下四辆马车赶到了方志义镇上的家里搁着,四名燕字军成员则在徐嘉熙的院子里闲坐着,晚饭后才去把马车赶来,一直等在门外。
这会儿方小福他们出了门,竟发现门外街道上居然还有不少人聚在那儿看热闹闲聊,看见她出来居然不少人喊了起来。
“方家小媳妇,这是回去了呀?”
“公主今儿可是送嫁嫂子,辛苦啦!”
“公主有空常来镇上走走逛逛呀,你以前可常来的哟。”
“……”
热情的招呼声,虽然不少人喊着公主,但态度决定气氛,这种话家常的方式让方小福觉得自在。
“各位爷奶叔伯、婶子伯娘们有礼了,今儿确实忙了一天够累的,得趁着天黑前回方山村呢,以后有空再来逛啊。”
方小福朝着说话的人群福了福,微笑着和他们打了招呼说道。大家也纷纷说是要赶紧回去了,这天已经黑下来了。
于是在一阵道别声里,方小福踩着脚凳上了马车,四个小兄弟立刻跟在后面爬了上去,让秦婆和秦火一阵无语。
送嫁的小姐妹有十二个,她们来时就坐两辆马车了,来时秦婆和秦火是跟方小福同一辆马车的,小兄弟是跟新娘子坐一辆马车的。
如今回去他们居然抢着爬上了方小福的马车。秦婆和秦火见方小福没有发话,只好默默走去坐另一辆。
子鸿已经十岁了,子淳小他月份,两人都开始端少年架子了,就是别扭期开始了。
而八岁的子胜和七岁的子旭还保持着小时候的纯真活泼,一路上都在感慨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的快乐时光。
结果马车到镇口正要拐弯时,却突然停了下来,方子湛的声音响起来:“小七儿!”
“三哥你怎么……哇!你们怎么都来了!”方小福听见声音立刻凑到车窗口朝外望去,就看见来的不只是方子湛。
方子健也带了媛儿骑在马上,子维也骑了马,不过带了葛小宝。方子湛带了季家两个小侄子,唐默则带了唐思和唐铭、林宏钰带了林森。
小朋友们骑在马背上都特别兴奋,见他们的马车过来都大声喊了起来。
不过下一秒,季家小侄子开心不起来了,唐思和唐铭也一脸嫉妒。因为方子湛把方小福放到了马背上策马跑了。
季家小侄子坐在马车上与四个小叔叔大眼瞪小眼……
☆、1511。第1511章 又到大端午节
转眼四天已过,在五月十二去大刘村喝了刘泽扬与苏羽的喜酒后,十三那天小满也领着新女婿来回门了。
之后就是玉霜和梦菱的及笄和亲事,大人们都在忙着,方子湛他们也开始拟写去沧澜州的名单。
没办法,实在是要去的人太多了,万一在路上一不小心把谁给丢了就麻烦了。因此不但要数清楚人数,还要划分队伍,老小都要有人照看。
而且刘泽扬成亲那天也说了,他要带着媳妇儿跟着一起去,在帮忙的刘泽磊和其他几个后生也纷纷报名。
虽然他们当初都未能考上举人而不能上太学,但跟着去海边逛逛也不错,之后方家进京,他们再回来青阳县。
不过他们是不好意思再回县学去读书了,都咬牙切齿等着明年秋闱呢,若是输给后面追上来的小弟们,那也太丢脸了。
除了大刘村十几个大小后生也就是新旧秀才报名,方山村这边也是新旧秀才三十多人。
因为人数太多了,方子健就提了要求,这些人去可以,一应盘缠也无须担心,就是回程只要去食楼住也不用花多少投宿银钱了。
但是,为了减轻队伍负荷,将由他们充当小厮干活包括轮流赶车,这样就不用另行安排小厮同行了。
大家听了自然没二话,都是农家长大的娃,这种事情都是小事情。但有些人还没赶过马车,也不会骑马,因此都跑到大杂院开始练习了。
方家兄弟并未参与,反正大杂院还住了燕字军成员正闲着无聊呢。
五月十五,又到大端午节。
这时代重视的是大端午节而不是小端午,而且大端午不但有吃粽子的习俗,南湖那边还会划龙舟,不过方小福他们没空去看,因为方迎春和小满都要回娘家来。
方子湛赶着马车去北季村接方迎春一家,子鸿新学会的赶马车,便自告奋勇去镇上接四姐。
为了增加赶马车的实感,子雅还坐在车厢里细细体会马车是否赶得平衡,方子元反而骑着马带着赵安瑶跟在一旁走,他的理由是怕马车太颠……
徐嘉熙陪小满回娘家,方子元则是带着赵安瑶去外婆家。毕竟不是在京城里,听说京城那边重视的反而是小端午,有回娘家的习俗但没有必须回的习俗。
更多的还是在门边插着艾蒿或者点着艾蒿熏蚊虫,有的地方还要放雄黄炮、喝雄黄酒,也有的地方一样有划龙舟的习俗……
但是端午包粽子是肯定有的节日气氛。
吃了早饭之后,方小福就同大家一起包粽子,唐思和唐铭也在一旁学得有模有样。
不过不是叶子破了就是米撒了,再不就是包着包着还没来得及系绳子就散掉了,看他们情急的模样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子拓赶着马车去石家坡接玉玲和石奕祥回娘家,顺便把八岁的石奕凯带过来了。石奕凯到是学了赶车,但没单独赶过,大人也不敢让他单独去赶车。
因此按照事先约好的,子拓先去石家,然后石奕凯搭顺风车过来接媛儿和方子健。之后方子健自然会赶车带他们去石家坡。
对于感情这么好的亲戚,接,不过是个形式罢了。
媛儿和方子健中午在石家吃饭,晚上会回杨家。而他们离开后,方杨氏包完粽子也收拾了一下,同方志忠带着彩霞和子胜去了上村头。
杨家虽有五个儿子,但都要回娘家的,家里就只剩下老爹娘,因此方杨氏每年都不会拖到快中午时才过去,都会早些过去陪陪爹娘,也帮着做饭。
今年彩云不能回来,总是没那么热闹了。但是方家离开在即杨家却不走,因此五兄弟都会回家吃晚饭,一家人好好团聚。
方刘氏如今自然有人接了,但她三个闺女两个嫁了,因此也是中午在家等闺女回来,晚上一起去刘家吃饭。
对于开枝散叶几代人的人家,只能合理安排,这时节的亲戚也只能分开来走,不能一走一天了。
结果最闲的就是方小福,从一个来路不明、无处可去的童养媳,到如今的尊贵身份,外婆家随便走,去哪家都有人欢迎她。
但是她却包包粽子、扫扫院子、抹抹家俱,还拿着老爷子一大早割回来的艾蒿在每个门边都插了一小把。
唐思和唐铭反正是她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都变成了两条小尾巴。没办法,因为他们知道了今天过节嘛。可是过节是什么他们也不清楚,只知道有粽子吃。
因为子雅昨天就提了要求,摘桃子要等他回来,不能趁他不在时偷摘。
明明之前已经摘了些做过蜜汁桃李和糖水罐头了,居然还一副第一个桃子应该由我来摘的态度,着实让人无语了一把。
不过方迎春和小满都会在娘家住两天,五月十八玉霜及笄之后再回去。因此也就没所谓了。
这两天大家都有组队上山摘木耳,打算集中摘两次回来先晒出来,之后做盐津果脯时就能腾出大量盘箕了。
在离开之前将桃子、李子、杨梅都做成盐津果脯带走,也是一早的计划。而且这次会让村长安排几个人手过来学学方法,以后就交给村里来做,做好送福缘食府。
也就意味着,老方家这片果树林以后要由村里维护,所产果子除了大家尝尝鲜,就是做出来给方家自己的生意产业来收购,所得归村里。
待这些果树寿命到后会如何处理,那就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天子雅吃了中饭就自己骑马跑回方山村,方子元也呆不住了,说家里要摘果子忙着呢,也带着赵安瑶离开了。
徐嘉寒是当晚就回家了,听说老方家摘果子,立刻也牵了马跟着跑了。
于是这天下午果树林就再次热闹起来,林书奇和林书宝自然也在干活的队伍里,如今林书宝都七岁了,早不是当年那个天真活泼的小萌物,干活很麻利的。
方小福一如往年带队在院子里将摘回来的桃子、李子洗、切、晾晒,不同的是,今年干活的不是兄弟姐妹们,而是村长大伯安排的十个妇人。
☆、1512。第1512章 天下父母之心
如今村里妇人几乎都跟着做过宝宝棉衣和小马夹,就算以前不太在意形象,如今也很注意自身卫生,因为方小福要求这个,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因此安排她们来干活,到是不怕卫生问题不过关。
而这些妇人都出自族老家里,这也是村长的苦心,表明不外泄技术的立场。
虽然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可言,但经验掌控肯定是有的,目前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但还是福缘食府的最好吃,这就是经验火候的掌控了。
村长自己也跑了过来看方小福带队教的法子,心里暗暗咋舌,明明法子那么简单,大家看一眼就会了,可是别人做出来的却总隔着味儿,还是小七儿最厉害了!
连着两天摘掉了不少桃子和李子,梅子和枇杷还要再等等,等忙完这批就差不多了。
五月十八很快到来,玉霜及笄,作为准未婚夫,周武也来观礼了。而且学了徐家的急切做法,周掌柜也在这天带了聘礼过来下聘。
不过与徐家不同,周家表现更热烈一点,因为一家老小全来了。
看着热情洋溢已经和方山村许多人家都熟络起来的周大娘和周大婶,方小福恍然想起当年,恨不能将自家儿女一夜之间全推销出去的周大婶,至今还让人哭笑不得。
没成想不到三年,她的三个儿女还真是全都有主儿了。作为长辈,这也是最令人安心又舒心的结局吧。
才刚考上了秀才的周文到是有些腼腆,在给玉霜戴上传家镯子的时候脸都红到耳根了,顿时惹来许多人的哄笑。
仪式之后,周掌柜还来老方家串门子,当然方小福同方子湛作陪。一路说起三年来的变化,周掌柜感叹不已。
“小七儿,等明年周武考上举人,我就让他立刻去京城上太学,到时有劳你来安排了。”周掌柜在老方家逛了一圈儿,在堂屋喝茶的时候说道。
“这个自然,到时我跟长乐先生商量一下,让他给咱们青阳县举子多上几课,后年春闱上榜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咱们青阳县。”
方小福笑道。上期春闱他们家可是有不少举人没有参考的,如今又在太学读书,可以说是准备充足了,再加上今年这批新秀才冲上去,人数哪会不多呢。
而她,一定要将这些人全部培养成能干忠诚的保正统派,让那些野心派知能而退。让他们自己认输以免刀兵谋算之苦。
当然,这都是她内心美好的愿望,要实施起来肯定还有得坎坷算计,只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了。
玉霜和周武的婚期就定在五月二十,晚她五天出生的梦菱的婚期则在五月三十。六月初五早上方家队伍就会出发离开青阳县。
日子都定下来了,玉霜及笄之后立刻就是清点嫁妆、安排送嫁事宜,十九上午方子健带了子拓往县城安床,傍晚时回到家。
二十清早二爷家就忙起来了,子拓还没有娶媳妇,家里也没有嫂子顶事儿,不过媛儿、赵安瑶和方小福这三个堂嫂却是一早就过去帮忙了。
这次带队送嫁的是媛儿,方子健不会去,但是子拓、子雅、石奕昭、林书奇他们同批秀才都会去,再加上四个小兄弟依然是压箱童子,送嫁队伍还是很热闹的。
徐嘉熙虽是同窗但作为老方家新女婿,他会优先陪小满回娘家做客,而且他是案首,也不想在人家成亲大喜之日抢夺风头。
玉霜是二堂叔方志信的长女,这也是他这一房头次办喜事,送了闺女出嫁,回头就叹了口气:“嫁了一个,这还有一个咧。”
“瞧你啥话,这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现在就操心你累不累啊。”二堂婶就上去白了他一眼,嗔了一句。
“你还以为早咧,这都十二了,及笄还有多远啊?想当年小七儿十二时多能干,这不也一晃就及笄了啊。”二堂叔辩解。
“哪来的一晃啊,瞧三郎等得多着急啊,应该是好不容易长大啊。”二堂婶笑着接了一句,还朝院子里坐着的方子湛和方小福瞟了一眼。
方子湛嘿嘿笑着,方小福装作没听见,哭笑不得地瞪着方子湛。还好唐铭跟村里小孩子玩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