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卓的师傅除了擅长炼器之外,其实还有天机术,不过他只是会,从不使用,也无人知晓。
要知道,使用天机术条件十分苛刻,说是以命换命差不多,算出要救人,救的人越厉害,对自己影响越大。天机门的天机术十分厉害,可以算出很多东西,也因为这个,门派被灭门,之后全部消失了。
师傅的祖父的天机门的弟子,已经飞升,所以留下了一些东西给子孙,不过也告诫过子孙,绝不可将天机术用于他人。
和卓也只是从师傅那里学了皮毛,会相面罢了。不过看凡人的命数,只要不是像康熙,皇后这类的,寻常凡人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所以和卓在炼心的时候并没有踩到雷,没有救过恶人。
这场旱情,忙忙碌碌,一直到腊月才全部解决。
婚事1
“今日,皇阿玛下朝之后提及了二格格她们的婚事。”
胤禔靠在软塌上,和卓在给她通头。
“哦?是否已有人选?”和卓不紧不慢的动作着,胤禔舒服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皇阿玛,有意将公主下嫁给汉人,满汉一家之意。”
“这是好事,皇阿玛可有说是哪一位公主,宫中有好几个公主都到了嫁龄。通贵人的六公主,温僖贵妃的七公主,还有敏妃的公主,袁贵人的公主。”和卓列举的几个公主都到了年龄,六公主更是22岁大龄了。
在寻常人家绝不可能将女儿留到这么大的,只是康熙怜惜公主远嫁,有意识的将公主留的久一些。
“这个皇阿玛没说,估计不会是贵妃生的皇妹,钮祜禄家虽然在遏必隆死后,势力不如从前了,不过还是势力庞大。皇阿玛既然让十弟娶了蒙古贵女,就不会将七妹嫁给汉人,拉拢汉臣。”
胤禔边说边拉着自个儿福晋的手,示意做到他旁边。
和卓依言坐下,胤禔将福晋白嫩的小手放在手中把玩。
“爷说的也是,那皇阿玛今日和爷是怎么说的,是有什么眉目了吗?”
“嗯。”
提到嫁女儿,父亲的心里总是有些不舒服的,就将和卓的手放下了,闭上眼睛,淡淡开口。
“皇阿玛说咱们府上二格格和三格格四格格都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喀凯氏喇布坦去岁的时候来京求娶,这个喀凯氏喇布坦之前在攻打葛尔丹的时候立过战功。他的福晋已经故去一年多了,希望求娶一位宗室女为继室。”
“爷可是为难?”和卓握上胤禔的手。
胤禔轻嗯了一声,就不再言语了。
二格格她们几个都不是和卓亲生的,这个时候和卓不想说什么,无论嫁给谁,日子都是自己过的,和卓自问作为嫡母,对得起她们了。
不久,宫里就传来旨意。
通贵人的皇女,六公主,封为和硕纯悫公主,赐婚给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温僖贵妃的皇女,七公主,封为和硕淑嘉公主,赐婚散秩大臣、佐领、一等男又一云骑尉孙承运。
同时接到旨意的还有直郡王府上。
二格格芳婉,嫁李氏李淑鳌。
三格格芳宁,嫁喀凯氏喇布坦。
四格格芳云,嫁漠北喀尔喀台吉扎克丹
直郡王府上的几个格格都不是嫡福晋所生,所以都是按照多罗格格的嫁妆来备嫁的。
虽然都叫多罗格格,不过她们比小珍宝的品级要低了一等。
用汉语来说,小珍宝是县主,居京师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俸银110两、俸缎10匹。
她们几个是郡君:居京师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俸银60两、俸缎8匹。
从俸禄待遇上面也可以看出来区别。
康熙的圣旨下了之后,礼部和内务府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两个公主要准备嫁妆事宜,另外还要准备直郡王家3个格格的婚嫁事宜。
没过多久,钦天监就送来了喜日,救是直郡王府上格格出嫁的日子。
二格格芳婉在5月出嫁,三格格,四格格都是在6月出嫁。
婚事2
圣旨一到府上,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二格格及其生母晁侍妾。
原本二格格是胤禔女儿中身份最低的,照理来说是不能得到这么好的婚事的,李氏在江南,环境优美,又是著族大姓,当地有名的士族。
可以说这个婚姻很是美满,
甚至可以说是比小珍宝的姻缘还要好,所以晁侍妾和二格格一方面欣喜,一方面又惶恐,唯恐惹怒了和卓,这几日很是殷勤,和卓对于这个殷勤也不拒绝,她们都是有分寸的,不会一直呆在和卓这里。
不过说到不舒服,和卓确实有那么一点。
小珍宝嫁到蒙古去了,对于宗室女来说,都是避之不及的,只要是不嫁到蒙古,那都是顶顶好的婚事,更不要说,二格格嫁给李氏的这门婚事是胤禔亲自去向康熙求来的。
不过这没什么,李氏是江南大家族,这种家族有好处也有坏处,规矩很大,估计小珍宝不会喜欢,所以,和卓也就心里不舒服那么一小会就放下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二格格她们想要的,未必是其他人想要的。
不过这个事情,范格格很是忿忿不平,她生育的两个女儿,双胞胎,小时候活泼可人,长大了擅长骑射,性格爽朗大气,在胤禔这里也是比较受宠的,到头来她的女儿要嫁到漠北去,还是嫁个鳏夫。
二格格这侍妾生的女儿反而嫁到江南去享福,她怎能服气。
其实蒙古也是有区域之分的,科尔沁这些部落是漠南,相对离京城近一些,富裕一些。喀尔喀草原是在漠北,相对离京城要远很多,条件也艰苦,更荒蛮一些。
所以即使要嫁到蒙古去,公主和宗室也喜欢嫁到漠南地区。
此番三格格和四格格两个都是嫁到漠北,也难怪范格格心中郁结了。
再知道二格格的婚事是爷亲自去求来了之后,更是愤慨,看到晁侍妾,恨不能活吃了她。
“都是姨娘没用,不得你们阿玛的欢心,没有给你们生个弟弟,害得你们要去那苦寒之地。”范格格和三格格,四格格呆在一处,范格格开口道,一边拿着帕子拭泪,很是伤心。
京城中,大部分人觉得,一般嫁到漠北,就跟送女儿去死没什么分别。
所以范格格,越哭越伤心。
双胞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
两人一左一右的拥着范格格。
“姨娘,快别自责了,这和你没什么关系。”
“其实嫁到漠北没什么不好的,天空任鸟越,京城和世家大族规矩严苛,女儿还受不了呢。”
“对啊,对啊,到时候可以有自己的侍卫奴隶,还能参与额驸的政权,可比在后宅当个等待丈夫的女子强多了。”
“姨娘听说四姑姑的事情了吗?”
“你们说。”范格格在后宅,哪里去听到公主的传闻呢。
两人看姨娘来了兴致,开始长篇大论的说这位海蚌公主的事情。
这位海蚌公主是郭络罗贵人的女儿,很是了得,出嫁后没多久就生育了儿子,生育之后开始慢慢摆脱家务的范畴,融入到当地,并且和额驸在一起讨论政治。
婚事3
后来慢慢接过当地的一些权柄,现在她的公主府在归化城,已经有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当地很多政治决策,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要知道这位公主是康熙36年出嫁的,现在才康熙45年,用了九年的时间,已经彻底的融入了当地,而且对待当地百姓很是和善体恤,被百姓所接纳。
要知道,光是融入当地,就很是不容易了,很多公主,郡主,嫁到蒙古,可以说整个公主府都会被部落孤立起来,没几年就死了。
更何况她已经慢慢渗透到了政治决策中,很是了不起了,可以说是康熙希望的公主模样,说是康熙培养的最成功的公主,不为过。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喀尔喀草原的安定,要知道喀尔喀草原可不是铁桶一块,喀尔喀有20旗,汗一人,亲王二人,郡王一人,贝勒二人,辅国公七人,一等台吉八人。如此多的爵位,分成好几派,大的战争是没有的。不过每年总是有些小纷争,部落与部落之前,总会起争执,也有战事,争夺地盘,抢夺女人,牛羊什么的。
自从公主嫁过去之后,很好的稳定了这个局面,不说完全一条心,至少表面做到了这样,这就很是了不起了。
公主现在住在清水河,开始圈地,做农耕之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和爱戴。
所以说,三格格,四格格视四姑姑为偶像,两人自小就知晓自己日后会联姻,所以对此并不抵触。
对于阿玛为二姐求来的婚事,两人心里虽然有些酸溜溜的,不过没两天就好了,毕竟二姐性格温柔文静,想必阿玛对于她嫁到蒙古是不放心,才有此一举。她们虽然有些吃醋,不过不会去嫉妒伤害二姐,毕竟人各有志,
再说,这个是皇上的圣旨,还能违背不成,只能坦然接受,努力做好准备,在漠北生存下去。
母女三人吵吵闹闹的,一个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范格格知晓吵闹也是无济于事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她一个格格,做不了什么,只能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娘家更是指望不上的。
另外范格格知晓,福晋所生的大格格,当时出嫁的时候福晋给了很多蒙古奴隶,希望能替女儿们求得一些,好让女儿们出嫁后不至于孤立无援。
范格格想通之后,也不拖沓,日日去福晋跟前伺候,很是殷勤周到。
自此,晁侍妾和范格格两人,就经常出现在正院,殷勤伺候。
如此5日后,范格格寻了个机会,跪在了和卓面前,
和卓知晓她是有所求的,不过并不说破,这段时日,随她们二人出入正院。
和卓自己也是做母亲的,她们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女儿,所以并未对她们如何。
“福晋,您是知道奴婢的,一直尊您,敬您,不敢有半点不恭敬的。”范格格其实这么说心里也是忐忑的,福晋对她来说,是个仰望的存在。
而且她在后院这二十年,对福晋可以说很是敬畏,虽然人人都说福晋温和善良。不过她知道,这是个表象,在这个后院,没有什么事情,是福晋办不成的。
婚事4
福晋虽然看着不怎么管事,不过她觉得福晋这样才是更牢牢的掌控着后院人的生死,所以她从不敢触怒。
看曹侍妾,董侍妾,高侍妾,乌雅格格,李格格的下场就知道了。
虽然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是她知道,肯定和福晋脱离不了关系。
和卓要是知道她这么想,肯定大呼冤枉,几个侍妾可以说是和卓处理了,那也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还有个是奸细。
乌雅格格是胤禔亲自处理的,李格格更是因为擅自怀孕后又落胎之事引得胤禔厌恶,这两人和福晋可没什么关系。
范格格虽然心中忐忑,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奴婢知晓,对于三格格和四格格的婚事,奴婢是没有插嘴的份的。不过奴婢到底生了她们一场,是她们的姨娘,虽然身份卑微,但是总想着为她们做些什么。”
范格格开了话头,就越来越顺畅了。
“奴婢娘家势弱,并不能为两位格格做什么,奴婢本身也身无常物,连为两位格格添妆,也只有自己这些年的积蓄罢了。不过两位格格有朝廷准备的嫁妆,爷和福晋素来疼她们,是她们的福气。”
“奴婢这些年对福晋满心满眼的感激,常给福晋念佛,渴望福晋健康长寿。”
和卓听了这话,点点头,这个倒是有大半是真的,希望她健康长寿,若是嫡福晋故去,势必会来一个继福晋,
和卓对庶出子女从不苛待,后院的人守着规矩,不惹事,和卓也从不会主动找麻烦。所以只要守规矩,不惹事儿的人,在后院的日子不会难过。
继福晋可就难说了。
不过时常念佛,这个估计是不会的。
“奴婢今日是有一事所求,还希望福晋应允。”
和卓看范格格跪在地上说了这么久,总算是说到点上了。
“你说。”
范格格听到福晋的声音还是这样平平淡淡的,刚开始的时候她不喜欢福晋这样,好像她们这些人在福晋眼中就是一个尘埃,不值一提。
或者说在福晋眼里,她们后院这些格格侍妾,连个尘埃都不是,根本不在福晋的眼里。
不得不说,范格格,你真相了!!
想当年,刚开始她还不服气,不甘心。
都是爷的女人,除了一个正室的名分,有什么不同!!!
当年还愚蠢的想要争锋,不过过一段时间后,她生下双胞胎女儿后,就明白了。
尘埃又如何,在这个后院,没有人可以和福晋相比较!
只要福晋不主动找她的麻烦就好,事实确实如此,福晋从不会主动找麻烦。找她麻烦的都死了,之前两次府里奴才大清洗,福晋没有将奴才如何,退回内务府,才是最大的惩戒呢。
“三格格和四格格,嫁到漠北,奴婢恳求福晋赐些蒙古奴隶给两位格格,好让她们出嫁后能更好的融入夫家。奴婢愿日后,日日吃斋念佛,为福晋祈福。”
说完范格格俯地,跪拜。
和卓定定的看了她一会,这个女人在她嫁进来之前,是胤禔后院最受宠的,否则不会生下三格格,四格格。
要知道,她们几个格格都比世子弘昱要大一些的。
婚事5
和卓能感觉的出来,胤禔对她是有那么两分喜欢的,可以说后院中少数得胤禔心意之人了,生下双胞胎后,她一心想要个儿子,可惜身子已经在生产中坏了,无法生育了,当然,这个她自己是不知道的。
从这个就可以看出胤禔当时的心思。
不过胤禔也没有嫌弃她不能生育,还是会每个月到她房里走动。
范格格说吃斋念佛,就是说若和卓允了她,就不再参与后院之事了。
虽然她现在年纪大了,将近40了,不过胤禔每两个月,总会去她那里坐坐。吃斋念佛,就是日日吃素,代价也是很大了。
和卓就这样定定的看着她,好长一会,等到范格格的腿都跪麻了,才听到福晋的声音。
“你说的这件事情,我会考虑,没什么事情就下去吧。”
范格格提着的心,放下了大半,福晋一般不会应允人什么,说会考虑,基本就是成了。
当然,她也不是忽悠的,说不吃肉,日后就不吃肉了。
为了女儿,她什么都愿意做。
等范格格走后,和卓悠悠的说了句:“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其实,两个女儿被赐婚到漠北,和卓就有送蒙古奴隶的想法了,虽然小珍宝成婚的时候带走了大半,不过还是剩了一些的。
不过上赶着不是买卖,和卓毕竟不是她们的生母,若是两个格格,认为给这些奴隶是要控制她们,那就不好了,以防万一嘛!
不过既然范格格来求了,日后吃斋念佛都出来了,和卓自然要将事情办下。
“白夏,你一会出府一趟,将小珍宝之前剩下的蒙古奴才,选一些到府里来,如实告诉她们,是作为三格格和四格格的陪嫁去的,卖身契也会给到三格格和四格格。若有愿意的,明日就来府上,让两位格格挑选。”
“是,奴婢这就去。”白夏福了福身。
“哦,对了,注意一下,那些内里藏奸,偷奸耍滑的不要,务必要自愿,不然就是去拖后腿的。”和卓提醒道。
白夏看到自己崇拜的主子这样交待,脸上乐开了花,她就知道,主子是善良温和的,谁家会对庶女这么用心啊,不迫害算是好的了,福晋还特意交待。
白夏是和卓的迷妹,觉得主子哪哪都是最好的。
翌日,三格格芳宁,四格格芳云,各自挑了八个蒙古奴隶,和卓当场就将他们这些人的卖身契给到了两个格格。
两个格格拿到这些奴才的卖身契,很是感动,眼泪汪汪的。
“谢嫡额娘,女儿们多年来,能得阿玛和嫡额娘的疼爱,这十几年来,在府中很是欢乐。出嫁后定会祈祷,希望佛祖保佑嫡额娘和阿玛,身体康健。”
……。
两个格格很是煽情了一番,和卓也有些动容,终究是养了她们一场。
和卓替两个格格亲自擦了眼泪:“你们放心,若是出嫁后有什么不好的,尽管写信回来,你们阿玛和弘昱定会为你们撑腰。记住,挺起腰杆,你们可是皇孙女,爱新觉罗氏的后代,可不能这么没出息。”
婚事6
“出嫁后好好和额驸过日子,孝顺公婆,体贴丈夫,照顾孩子。尽好一个做儿媳妇,妻子,和额娘的本分,当然,若是遇到事情也不要怕,直起你们的腰杆,直郡王府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和卓先是苦口婆心,后是掷地有声。
“嫡额娘。”两个小丫头听到这样说,又是眼泪哗哗的,嫡额娘说的坚定她们相信日后有什困难娘家定然会帮忙的。
毕竟嫡额娘从不说虚话。
和卓还不知道在两个庶女中自己是个这样式儿的嫡母呢,
和卓倒不是瞎说的,不管是府上哪一个女儿嫁人后,遭受到不好的待遇,估计胤禔都会提刀上门。
和卓的儿子们虽然和庶女们接触不多,不过他们也都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更何况即使是庶女也是他们的姐妹,不是旁人可以随意欺辱的!
“你们出嫁都是有品级的多罗格格,是可以带侍卫的,你们阿玛说了,会亲自为你们挑选的,到时候会早些和你们见面,彼此熟悉一些。毕竟他们日后会跟你们一直呆在草原上了。”
“日后你们可以将自己的丫鬟,或者他们这些侍卫自己看中了哪个草原上的姑娘,你们可以给他们办婚事。”
“谢额娘教诲。”
和卓看两个小姑娘哭的眼睛都肿了,心下叹气,小小年纪,跋山涉水,嫁到不知道的地方,可能终生都难见一面了,禁不住心生怜悯。
“你们下去和他们熟悉熟悉,另外嫡额娘考虑到草原上的情况,为你们准备了医女,就这两日会送来。”
“谢嫡额娘!”两个小姑娘一听扑通一下就跪倒在和卓面前。
她们早就知道嫡额娘身边的姑姑白夏,是医女出身,很是羡慕,不过这也是羡慕不来的,她们小女儿家家的,生母又不得力,哪里有门路。
嫡额娘真是疼她们,连医女都准备了,要知道草原上缺医少药的,医女很是珍贵。
和卓将两个小姑娘扶起来,让人带着她们下去了。
第二批医女已经全部训练完成了,这一批的佼佼者比较多,有十几个。和卓给了小六,小七,小八,一人一个后,还有剩余。
额娘,阿玛年纪大了,身体总会有些不适,和卓送了5个过去。不管他们是自己用,还是给大哥他们,都是可以的。
和卓培养的医女,可以说是比太医也不差的,要求很是严苛,淘汰率也高。淘汰下来的都会被留下来种植处理药材,或者到和卓开的《金氏药铺》中服务。毕竟很多时候,一些夫人小姐的病,男大夫是有些不方便的。
之前第一批途中有个女孩子,坚持不下去,要出去嫁人。和卓可不是做善事的,这群医女,医徒,可以说命都是和卓救回来的,辨识药材,教导医术,可以说培养成功一个,都是价值千金的。
那个白眼狼就这样想走,哪里有这么容易,说两句感谢,日后会感念,就好啦。
和卓直接告诉管事,先还救命之恩,再还养育之恩,最后还这么多年的学费。和卓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两千两金子,那个医女看中的男人,磨磨蹭蹭,不想给钱。
最后两人还想道德绑架,他们是不知道主子是和卓这个大福晋,否则,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闹事。
最后,闹开了,和卓让人直接杀了,这种白眼狼,日后若是放了,指不定出什么事情呢。
从那之后,管理就更严苛了。
和卓可不是那开慈善的,一开始,这些人就是签了卖身契的,那个男人给个几十两银子,就想给这个姑娘赎身,简直是做梦呢。
挑选礼物
寻常官家中,贴身侍女,给个二三十两银子,赎身是可以了,和卓培养的都是顶尖人才,请的也是最好的师傅,这么点,毛都够不上。
和卓看这对双胞胎乖觉,一直恭敬孝顺。
这医女,医徒的佼佼者是不会给她们了,不过次一等的,和卓并不介意,做个人情。
和卓培养的次一等的,也比外面医馆里的大夫要好的多,她们并不吃亏。
这次培养医徒佼佼者有4个,因为府里有了府医和太医,阿哥们身边也不能放真男人,伺候的都是太监丫鬟。
不过和卓还是给了弘昱,弘方,弘韦一人一个。反正他们三个的私产都已经交给他们自己打理了,自己可以安置好他们。
剩下一个,和卓让人在京城东城平民百姓和小官住的地方开了《金氏药房》的分店,在里面做坐堂大夫。
晚上,胤禔听说了和卓对三格格,和四格格做的事情。拉着和卓的手,好半晌没有说话,最后和卓快睡着的时候,听到胤禔轻声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这句话,算是一句难得的情话了,也是胤禔对和卓这个福晋很大的肯定了。
和卓并不是傻的,自从侧福晋产子后,胤禔再没有和后院的女人同房过,这个和卓是知晓的,和卓对胤禔也是温柔体贴的,两人可以说是如胶似漆,和卓也享受其中。
不过和卓是个理智的人,享受,却不会沉溺其中,否则会失了本心。况且,和卓虽然有一些情丝,但是断不会为了胤禔而做什么,改变什么。
和他相守这几十年足矣,和卓会做好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之后就是追求长生大道了。
“嬷嬷,今日去我库房里去看看,几个格格要出嫁,我这个做嫡母的总要表示表示。”
“是”
施嬷嬷福了一礼,退下去拿库房钥匙了。
和卓就着素梅的手施施然的去库房了。
几人好一番挑选,给三个格格各自都挑了些好东西。
胤禔出宫建府之后,素日里互相应酬的就多了,这相互着送的礼,很多都没有拆封就放在库房里,另外还有底下人孝敬的。
挑挑拣拣,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和卓将挑选完的东西都放在了偏殿,乍一看,还挺多的。
“福晋可是挑了不少好东西。这两条红玛瑙手串大小均匀规整,颜色艳丽。更难得的是个头还大,很是珍贵呢。当时是开府时,纯亲王侧福晋送来的贺礼。”
素梅在和卓身边凑趣。
”奴婢在那里同嬷嬷一同登记的,奴婢们呀可是晃花了眼。”
素梅边说还眉眼飞扬的,看着让人忍不住掩嘴笑。
“还有这一套银镀金簪,一共6支,分别蝴蝶,蜻蜓,螃蟹,蟾蜍,还有两只是蝶恋花,都是极好的意头呢。上面都是镶嵌了细碎的宝石,很是熠熠光辉呢,是去岁纳兰侧福晋娘家送到咱们府上的年礼,还是奴婢经手的呢。”
和卓眉眼弯弯,看着她耍宝,纤纤玉指,指了指她:“你记性倒是好。”
顺手打开手边的几个盒子,里面都是开府的时候,各家宗室福晋送来的各色手串,当时都是被和卓放进了库房。
出嫁1
“这些手串成色都不错,特别是当时当时恭亲王福晋送来的这个十八子手串,白水晶又大又圆,镶嵌的佛珠,现在闻着还有一股子淡淡的檀香味,当时倒是没发现这好东西。”
“是啊,福晋心善,这这都是好东西呢,给二格格,三格格,四格格添妆再合适不过了,东西珍贵,样样精品。二格格她们有福晋这个嫡母,真真是好福气呢。”施嬷嬷也发自内心的说。
施嬷嬷这个可不是瞎说的,宗室里嫁女,内务府都是会准备嫁妆的,宗室里不受宠的庶女,拿的嫁妆也就是内务府给准备的罢了。
和卓这个算是很有心了,毕竟还准备了医女药材什么的。
“我只是想对得起自己的本心罢了。”和卓很是淡然。
“好了,帮本福晋来分一分,三个格格都是要添妆的,虽然她们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好歹也在我膝下长大,咱们可不能厚此薄彼。”
主仆几个忙了半个多时辰,将东西都分好了。
每个格格两个箱子。别看只有两个箱子,都是好东西。
和卓虽然没有拿自己的嫁妆,都是这些年各府送来的年礼,节礼什么的。不过都是不差的,都是拿得出手的。当然,和小珍宝当时的嫁妆是不能比的,和卓能做到这样也是仁至义尽了。
年礼节礼也都是相互的,因和卓去别人家也都是送了礼物。
和自己出钱买没什么太大区别,即使是底下人孝敬的,也是给了一定的庇护。
平辈送的年礼,节礼没什么,主要是长辈送的东西,有些不好随意转赠。和卓又戴不完,也不会给后院里的侧福晋什么的,之前有好些给小珍宝带走了。
还有一些剩下的好东西,和卓会看着处理,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长久存放的,和卓都会存放好,日后给儿子女儿们。
今年又是选秀年了,弘昱和弘方,和卓的二儿和三儿,不出意外,都会指婚了。
那套十八子手串,白水晶的,和卓觉得不错,并没有放到几个格格的添妆中,和卓准备将这个作为给媳妇的见面礼。
很快到了康熙45年的5月,直郡王府里二格格下嫁汉人李氏。
李氏一族早已在京中准备好了大婚事宜。是以,二格格是在京城大婚的,婚宴办得很是热闹。
三天后就是回门日,胤禔去兵部点个牟就回府了。
施嬷嬷快步进门,给屋里各位请安,一圈下来要废不少时间,胤禔听的不耐烦。
“行了,直接说,是不是二格格和额驸到了?”
“回爷的话,二格格和额驸已经到门口了。”
和卓转向胤禔:“爷,是否要去迎一迎?”
胤禔哼了一声:“爷是长辈,把女儿都嫁给他了,迎什么迎。”
和卓看他使小性子,酸着,别扭着。不过胤禔说的也对,他是王爷,又是老丈人,哪有亲自去迎接的道理。
其实和卓早就安排好了,不过胤禔是这个王府的主人,总是要问一问的。
“小钱子,去和世子和弘方,弘韦说一声,去迎一迎。”
小太监应声去办了,胤禔却有些皱眉。
二格格回门1
“爷,满汉一家。”
其实二格格一个侍妾生的格格,回门是不必要世子去迎接的,去个嫡子迎接,就是非常给脸面了。
和卓这么安排是有用意的,一来,皇上赐婚就是为了应承满汉一家,才将公主和宗室女嫁给汉人。
和卓让世子迎接,也是变相的拍康熙马屁了,表示咱们家对朝廷的满汉联姻也是相当重视,在这方面即使在再苛刻的言官也说不找胤禔这个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