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冬卉手脚麻利的梳了一个两把头,穿的一套浅绿色的旗装。
“戴今年额娘赏赐给我的生辰礼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和卓手指了指,长辈赏赐你首饰就是让你戴的,看到你戴她送的首饰,心中也欢喜。
和卓手上戴的是生儿子时惠妃的赏赐,一对白玉手镯,据说是康熙爷在她生下胤禔时赏赐的,意义非凡,而且戴了十几年了。和卓出了月子之后就一直戴着,以示喜爱。
“额娘”二格格是康熙29年4月21日生的,现在已经一岁3个月了,“阿玛,额娘”已经会叫了,毕竟乖巧,正是可爱的时候,来正院的时候和卓偶尔也会逗她几句。
康熙一征葛尔丹4
虽然皇女、皇孙女注定是要和亲的,不过得宠和不得宠的区别是很大的,她们这些人都是和二格格绑在一起的,二格格好了,她们才能好。
福晋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对庶女们并不太关注,只是面子情罢了,她们教导二格格叫额娘,就是希望二格格能得到福晋的两分关注罢了。
和卓知晓她们的小心思,并不在意,正院的人也没有纠正过,二格格就这么一直叫额娘。
“这个是你皇奶奶送来的,你们姐妹一人一个,喜欢不喜欢啊。”和卓拿一把团扇给二格格。
二格格的奶娘就抱着二格格跪下了:“二格格谢惠妃娘娘赏赐,谢福晋。”
二格格拿到新的玩具好像很高兴,一个人在“喔,喔”的玩着。
和卓摸摸二格格的脑袋:“额娘下次来看你,明日带着妹妹们一起来正院请安。”
复有交代了林嬷嬷和奶娘几句,就去看范格格生的双胞胎格格了,将团扇送到之后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小珍宝和大阿哥要醒了,返回正院。
因小珍宝满月时惠妃和康熙、太后都是送的金锁,孝期不可戴,所以手上戴的是后院格格送的小银镯子,都是检查过的了。
“皇奶奶!”小珍宝一进储秀宫正殿就嚷嚷起来,欢快的奔到惠妃处,扑进惠妃的怀中,嘴上还直嚷着“皇奶奶,我想你了。”
喜的惠妃直搂着小珍宝乐的不行,
小珍宝在惠妃的怀里“咯咯咯”的笑起来。
和卓给惠妃行礼过后,惠妃就赐座了。
小珍宝看到额娘手中摇着扇子,突然想起来来干嘛的了,拿过奶娘手中的扇子,又走到惠妃的旁边,抱着她的小腿:“扇扇,喜欢。”
然后又指指弟弟:“弟弟,弟弟。”
奶娘将大阿哥抱给惠妃看,大阿哥睡醒了,又吃饱了,自己一个人玩吐泡泡。
惠妃心中欢喜,脱掉护甲,接过大阿哥,看着大阿哥白白胖胖的样子,又想到大阿哥出生到现在还没有生过病,很是高兴。
“大阿哥长的好,你尽心了。”惠妃对着媳妇赞一句,大阿哥年幼,惠妃也是第二次见。
和卓忙起身道,这是为娘的本分。
惠妃对这个媳妇还是满意的,家世不错,相貌也不错,对她恭敬,没有戕害胤禔的子嗣,也没有闹出什么不像样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生了小珍宝和大阿哥,颇得她的欢心,所以在储秀宫和卓这个大福晋还是有两分颜面的。
惠妃深知宫中阿哥长大不易,所以对大阿哥极为关注,现在就将大阿哥的衣食住行细细的问了一遍,和卓都一一回答,惠妃很是满意。
其实每次到惠妃这里来请安,和卓都会格外注意。
惠妃是妃子,再高贵也是妃妾,所以不能用正红,牡丹,凤凰等,和卓都是特意避开的,而且多会佩戴惠妃赏赐的首饰,惠妃赏赐的布料也会优先裁制作新衣,请安的时候来穿,以示恭敬。
惠妃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不过有时兴的布料总不忘给和卓两匹,显然和卓此举动深得她心,送礼送到人家心上,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康熙一征葛尔丹5
宫里的女人是寂寞的,小珍宝会走路说话之后经常来惠妃宫中陪伴她,让她有了含饴弄孙的乐趣。
虽然康熙每月都会到储秀宫坐坐,惠妃和荣妃都是比康熙还要大上几岁,早已不侍寝了,她们都是只有恩没有宠了。
胤禔去战场,惠妃并不十分担心,胤禔武艺高是阿哥中是公认的,而且有纳兰明珠在旁,她很放心,给大福晋送去团扇也只是提个醒,希望胤禔打仗期间后院稳定。
后宫中一年祥和,康熙那边就不怎么好了,清军屡次失利。
直到八月初一,大破准噶尔军的“驼城“,随后步兵正面冲杀,骑兵从左右迂回夹击,杀伤了非常多的准噶尔军士兵。
噶尔丹见势不利,遂行缓兵计,遣使向清军乞和,旋乘夜率部渡沙拉木伦河北撤,沿途焚烧野草,以迟滞清军追骑。福全中计,致使噶尔丹逃逸。
期间胤禔年轻气盛,去追葛尔丹的逃兵,违抗了将军福全不得过嘎子河的命令,使得自己的骑兵全军覆没,自己被葛尔丹的骑兵俘虏了,后趁其不备逃脱了。
纳兰明珠得知此事,阻止了胤禔,并提示说是在嘎子河和葛尔丹逃兵激战,全军覆没,自己也掉入河中。
将违抗军令和被俘虏这两条抹掉了,虽然致使一队人马覆灭,不过比前两条要好很多了。
胤禔照做了,不过这件事一直在他心里。
纳兰明珠觉得胤禔自己能逃出来是葛尔丹故意放走的,毕竟现在葛尔丹势弱,需要时间休养生息,若杀了康熙的大阿哥很容易引起康熙的愤怒,八旗的愤怒,反而会提升清军的士气,对他没有好处。
葛尔丹既然放了胤禔,就不会再将这件事情嚷嚷出来,所以才放心的让胤禔隐瞒此事。
“皇阿玛,儿臣全军覆没了。”
康熙看到一身破败的儿子,忙关心询问,得知一队人全军覆没,心有不满,看到儿子的惨样也没有过多苛责,勉励了几句也相信了儿子的说法。
不过也给了处罚,不能带队,只能做先锋营的一员,说白了让儿子去做大头兵。
不过康熙对福全也是不满的,不但放走了葛尔丹,而且下错令让胤禔去追逃兵。
康熙认为福全对一个小队全军覆没的事情要负主要责任,没有约束好胤禔。
其实康熙这样是有些不讲道理了,胤禔毕竟是受宠的皇子,他这个皇伯父也拦不住啊。
毕竟自己的孩子总是好的,人心都是偏的。
康熙30年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逾月未归,他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且当时军中粮草再次不足,只能维持几天,鉴于此,便自作主张,下令回师。
部队归至康熙帝军中,康熙帝对福全不请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满,决定先回京再议罪。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后。
福全又将侦察噶尔丹行踪的情报送交康熙帝过目,叛敌确实出边,也一一认了罪。康熙帝当即命福全还师京城。
康熙一征葛尔丹6
期间胤禔虽然被贬为大头兵,不过他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丝毫不摆皇子阿哥的架子。
上阵杀敌时有勇往直前,毫不露怯,
这让军中的铁血汉子们对大阿哥胤禔都颇有好感,
胤禔自己凭借军功做到了七品的把总,康熙对此也很欣慰,还是个好孩子,只是年轻气盛,回去还是去读读书,压一压性子吧。
ε=(′ο`*)))唉,可怜的大阿哥,又被他老爹赶回去上学了,都大婚好几年了,孩子都好几个了,
可怜啊……
相当于大学毕业了又让你去上高三……
太子正好相反,监国期间虽然表现略有稚嫩,不过会和朝臣谦虚请教,遇事也会找他这个皇阿玛,粮草的问题也处理的不错。
嗯,表现良好,是个合格的太子。
其实康熙心中暗戳戳的高兴,两个儿子表现都不错,都是好孩子。
ε=(′ο`*)))唉,怎么说呢,学神康熙的要求太高了。
康熙班师回朝后太子爷就开始了临朝听政的日子,不是说听政就不要上学了,学还是一样的上的,所以说康熙手下的太子这段时间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不过和我们高三那段时间不同,人家高兴着呢,这说明皇阿玛认可我这个太子了。
康熙再忙也要三不五时的关心阿哥们的功课,通常考验功课都是训斥,所以阿哥们要得到康熙的认可是及其难的。
大阿哥胤禔文化课不过关,小辫子一抓一把,刚开始康熙经常说,后来懒得说了,抄书。
三阿哥文化课不错,骑射课不行;
老四中规中矩,话多,被训斥,喜怒必定;
老五是太后带大的,刚来上书房汉语都说不好,这个儿子抱给太后的时候就抱着养废的想法,所以康熙对他没什么期待,因为太后的原因对他也有几分宽容;
老七腿不好,虽然刚开始几年康熙很不待见他,但是现在对他总有几分宽容;
老八这个孩子的出生是他好色的证明,他不喜欢,字写的也不好看;
老九喜好黄白之物;
老十厌文好武。
总之作为老子的康熙,看到这些儿子就一包气,总要毒舌几句,又没有时间一直去管教他们,怎么办,康熙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抄书。
后来阿哥们都习惯了,抄书就是家常便饭,
不过内心还是及其渴望皇阿玛的肯定,儿子崇拜老子是天性,更何况康熙做事情素来是以身作则的,每日都会请经延讲,日日都在学习,又是个难得的有道明君。
所以阿哥们只要听到康熙这“嗯。”的一声就开心的不行,这就是皇阿玛对我是肯定啊,平常皇阿玛除了太子还夸过谁啊,哪个不被喷过。
太子也确实优秀,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后来太子被众阿哥针对不是没有道理的,几乎在太子面前康熙才是个阿玛,在其他人面前他就是皇上,皇阿玛。
其实康熙也喷太子,不过从不在人前,都是人后教子,态度也比对阿哥们好的多。
又一届选秀
又是一年选秀年,
康熙30年并没有因为打仗而延迟选秀。太子要选太子妃,还有那么多宗室爷们要选福晋,延迟不得。
其实主要是因为要选太子妃。
康熙班师回朝的时候选秀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年因为打仗的关系,选秀举办的很迅速,康熙班师回朝就是天子阅选了。
康熙打了败仗心情不好,选完太子妃,其余的都交给四妃办理了,然后草草收场,这是唯一的一届没有上记名的选秀。
每到选秀的时候康熙的心情总是很烦躁。
为什么呢,因为康熙要决定宗亲们的婚事,做媒婆太累了,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还有考虑世家大族的联姻,前朝各位臣工之间的姻亲,另外还有蒙古各部落和宗室都是要联姻的。
做皇帝烦啊,
没办法,这个本来是皇后的工作,但是你没皇后,
而且有皇后你也不放心人家啊,这个赐婚是掌控着多大权力呢,以世家大族和朝臣宗室联姻入手,甚至可以搞乱朝纲,打破前朝平衡。
试问,这么大的权力,康熙岂会放手呢。
所以,一回朝,康熙就赶紧处理选秀的事情,先下旨给太子赐婚,然后给宗亲们赐婚。
太子福晋不出所料是瓜尔佳氏,都统石文炳之女,她阿玛是伯爵。
恭亲王常宁的第三子爱新觉罗·海善,康熙十五年丙辰四月二十三日亥时生,已经16岁了,也赐婚了瓜尔佳氏,护军参领和尔敦之女。
等这个赐婚的圣旨全部颁完,
康熙爷病倒了。
也是,他这段时间太煎熬了,
因为败仗的原因,然后又接连处理了选秀事宜。
宫外的裕亲王福全也不好过,皇上对他打仗的时候不请示的情况非常不满,而且福全接连吃了败仗,
所以,班师回朝之后康熙严厉的训斥了他,福全熬了几天,也病倒了。
这下兄弟俩都病倒了。
太后急的不行,后妃们就开始了轮班侍疾。
原本惠妃想的好好的,要给儿子好好选两个人伺候,儿子后院里的都是老人了,和大福晋同年阿哥所的李格格已经废了,其他人都是五六年前进阿哥所的了。
现在除了福晋,大阿哥所没有人得胤禔的喜欢。
大福晋虽好,她也想要多两个人伺候儿子。
康熙给了惠妃两个意外,第一个是后宫不进新人,这是康熙朝第一次选秀不进新人。
第二个是康熙居然病倒了,在她准备和康熙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人选她都看好了。
这下子没机会说出去了,她也没时间想其他了,毕竟康熙才是她最大的靠山,如果康熙没了,太子继位,这个局面她都不敢想。
到时候怎么办,作为庶长子的胤禔就算刚开始不被清算,日后也是不得好死的命。
所以,惠妃再也没有时间关注儿子后院的事情,专心侍疾,在储秀宫的小佛堂日日祷告,康熙快点好起来。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惠妃心里有康熙,她是得宠过的,和康熙爷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
……。
康熙病倒,胤禔焦虑1
不然她也生不了两个阿哥,特别是承庆阿哥,只比皇后的嫡子承祜阿哥小一个月,在康熙生下来的儿子中排第三位,第一位是荣妃生的承瑞阿哥,这几个孩子都是只活了两三岁就走了,因幼殇不序齿。
实际上胤禔是康熙的第五子了,因为上面4个哥哥都是幼殇不序齿,所以他成了第一个儿子,康熙的庶长子。
惠妃要比康熙年长几岁,康熙4年就入宫了,是康熙最早一批的妃子,一起陪伴过康熙早年在四大辅政大臣的昏暗日子,又见证了一个小少年长成一个帝王的时间。
两人又共同抚育了两个儿子,自是情分不同。
这段时间大阿哥胤禔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每日都到正院来安寝,实际上,除了回来当日,两人就没有同房过了,这个可是以前都没有发生过的。
况且打仗这段这么长时间憋的久了,回来就一次,太反常了。
而且这段时间胤禔有些暴躁,起因是因为后院的范格格因思念胤禔,对胤禔拦路,以示相思之意。
若寻常,一般胤禔最多不予理会,若兴致来了,还会和她们聊一会,坐一坐喝杯茶,晚上还有可能会滚床单。
这次胤禔直接破口大骂,训斥范格格:“不知廉耻,毫无妇德,简直不知所谓。”然后当场拂袖而去。
范格格直接呆愣当场,泪如雨下。
爷竟然丝毫不顾及脸面直接训斥,范格格伤心欲绝,最后被贴身丫鬟拉走了。
没多久大福晋这里也得到消息了,她没有想后院那些人一样幸灾乐祸,而是皱起了眉头。
胤禔最近太反常了,很是焦虑,他日常对孩子们是很有耐心的,现在回来却无心和孩子们玩耍,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到了晚上又会翻来覆去难以安歇。
和卓询问过她是否有什么烦心事,可以说与和卓听,胤禔并未回答,拍拍她的手:“睡吧。”
今日又这样暴躁的训斥范格格,要知道后院众人中胤禔其实对范格格还是有两分喜欢的。
范格格是后院众人中除了福晋颜色最好的,长相娇俏,和胤禔私下相处又大胆,也不是心思深沉之辈,所以,即使福晋进门后,胤禔去后院第一个也是想到她,只是次数较爷大婚前减少了。
她怀上双胞胎的时候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爷,不过她并不担心,果然,她出了月子之后爷又重新幸她了。
即使是在佟皇后孝期,爷一个月也会来那么一次,坐坐,喝杯茶,这是后院众人中独一份的。
所以范格格一直认定,爷心里也是有她的位置的,现在她成了爷第一个训斥的女人,而且丝毫不避讳旁人。
这一刻,范格格的心里是崩溃的,但是她崩溃的不是面子,她伤的是心。
我想,范格格应该是这个后院中最爱胤禔的女人。在胤禔的出征期间,范格格一直茹素,还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供奉了金佛,一个小小的金佛,是胤禔还没有大婚时送她的。
康熙病倒,胤禔焦虑2
范格格念经、抄经,然后供奉佛前,祈求菩萨保佑爷平安归来。这些事情变成了范格格的日常,每天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做这些事情。所以,我想,范格格是爱胤禔的吧。
最近胤禔的反常太多,不得不引起和卓的重视。
不过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重要,现在宫里面因为皇上的病,暗潮汹涌,若一个不小心闹出不像样的事情,估计惠妃第一个就会拿大福晋开刀。
康熙和太后也会觉得和卓不懂事,不识大体,甚至可能会怀疑和卓管理后院的能力。这种状态和卓是万万不能让她发生的。
所以和卓的第一条命令就是让林嬷嬷将双胞胎格格抱到范格格处,让范格格看看自己一双女儿,不要一时想不开。
另外让春分去前院大嬷嬷领4两六安茶叶,半斤红枣,10斤黑炭,另新送来的一个“年年有余”的摆件。
这些给范格格,作为爷随军期间,她虔诚抄经,祈祷爷平安的奖励。
另取两个绣有“小马驹”的摆件分别给双胞胎格格。她们正好属相是马
这些摆件是这个月胤禔的店铺的人献上的,以和卓的眼光看来,并不是特别的精美,是苏绣,木料用的是榆木,不是什么特别的木料,只是胜在都是小动物,憨态可掬。
胤禔回宫第二日拿回来的,一共拿过来6个,胤禔全部拿到这里来了,小珍宝选了小猫扑球的,还帮大阿哥选了一个小狗扑蝴蝶的。
剩下的和卓还是放到了前院大嬷嬷的库房处安放,另外两个就是这个“小马驹”,“年年有余”还有一个是“小母鸡带着两只小鸡的”。
还剩下一个干脆也送出去吧,“小母鸡带着两只小鸡的”的刺绣摆件送给二格格。
这还是和卓第一次这么大方,和卓从没有拿过自己的东西给小妾和庶女们,寻常也很少赏赐。
小妾们只有大婚的时候给过见面礼,其余的年礼和节礼都是按照份例里面来的,都是规定好的了。
庶女们也是一样,只有洗三和满月的时候送过礼,其余的都是份例。
这是和卓第一次送摆件做礼物,虽然是胤禔店铺里面献上的。因为自己对这些绣品摆件一般,而且一时间想不到前院库房有什么东西可以送,就拿来送了。
另外让春分去送礼是有原因的,春分虽然年纪不大,是陪嫁中年纪最小的,不过见谁都是笑嘻嘻的,人缘不错,去送礼就显示了福晋的关切,而且春分情商高,让她去看看范格格的情况。
在宫中,皇子格格其实是不如品阶的,虽然宫中没有明确规定皇子格格的生活用具,但是皇子格格的份例是:答应的份例略减。
故默认为用具也是答应的用具略减,为什么都要略减呢,因为答应是有两个侍女,皇子格格只有一个侍女。
和卓想到这些刺绣摆件是可以放在格格院子里的,毕竟不能违制对吧。
而且范格格的事情需要尽快处理,这样处理更快。
和卓劝夫1
康熙爷的病渐渐好转,
其实康熙爷也是心病所致,葛尔丹的事情一直压在心里,回京之后不仅要处理后续事宜,还要处理选秀的事情,一通忙乱之后就病了。
相比于憋在心里,还是这样将病灶发泄出来反而更好。
所以其实康熙看似病势汹汹,其实没有大碍。
病灶全部发完即可康复。
帝王的脉案是旁人都看不到的,所以才会慌乱。
即使有懂圣心的大概猜到了圣上的情况,也会一副慌乱的模样,毕竟人家都着急慌乱,你不慌乱,你是不是目无君父,企图不轨?
阿哥所里。
胤禔对着范格格发泄一通后就冷静下来了。
他独自一人在书房练字,刘八斤进来说福晋来了。
“给爷请安。”
“福晋怎么来了,可有要事。”
在胤禔的印象中,福晋轻易是不来前院的。
“妾身看爷午膳用的不香,就带点嬷嬷做的肉干,爷随皇阿玛西征回来都瘦了。”其实人家是晒黑了,更精壮了。
“还是福晋周到。”
胤禔练了一会字是有些饿了,拿起肉干就吃起来,去打仗的时候福晋打包了一个大包裹的肉干给他,另外还给了他一包油炸酥(猪油渣),这个肉干做的不是很干,五香味,越嚼越香。
和卓等胤禔吃饱喝足了,
才开口道:“妾身观爷这几日心情烦躁,是否是因为皇阿玛病情所致,妾身知晓爷担心皇阿玛的身子,自己的身子也要注意啊。”
福晋真是贴心,爷是担心皇阿玛的身体来着,
不单如此,更纠结之前被俘虏过的事情,那些将士们都是被他贪功冒进害死的,几十人的小队,回来后爷给了每个牺牲的将士家中50两银子,心里才好受一点。
可是想到战场上的事情,胤禔心里纠结、难受、愧疚、受辱的心情相当复杂,刚吃到嘴里的肉干也觉得没味道了。
对皇伯父福全也心中有愧,让他背了一个锅,皇伯父也病了,他没去看望,只是着人送了药材过去,不是薄情,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就这么一直拖着。
“今日太医院传出消息,皇阿玛已经大安了,爷不必如此忧心了,尽可以放心。”
和卓知晓肯定不单单是皇帝身体的事情,继续问道:“爷是否还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可以说与妾身,妾身虽不能替爷解决,也能帮爷出出主意,宽慰宽慰。”
胤禔看着自家福晋真挚的眼神,说不出口,这件事情被他视为奇耻大辱,又怎能为外人道也。
正说了,来人报“大阿哥来了。”
也就是和卓生的儿子,胤禔想想回来了还没有好好和儿子亲近,让进来了。奶娘进来后和卓亲手接过儿子,抱的很娴熟,可见是经常抱的。
奶娘退下后,和卓把儿子放在胤禔的怀里,胤禔也是抱孩子的老手了,并不慌乱。
大阿哥10个月了,吃的壮壮的。
“这个孩子和小珍宝小时候一样,一点不挑食,吃的好,妾身抱久了还略有些沉手呢。”和卓说了一些孩子的趣事。
和卓劝夫2
和卓突然抬眼看着胤禔,开口道:“妾身知晓宫中的规矩,不能随意给阿哥取名字。咱们大阿哥是皇阿玛的第一个皇孙,注定会被赐名的,可是妾身心里还是悄悄给大阿哥取了一个名字。”
胤禔这时也来了兴致:“哦?是什么,福晋但说无妨。”
和卓犹豫了一下说了出来:“是平安。”
“平安,平安阿哥。”胤禔将这两个字含在嘴里细细咀嚼,略微有些失神。
和卓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过了一会才说。
“妾身为人母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平安罢了,他是爷的嫡长子,将来注定不能平凡,
妾身对他却没有这么大的要求,无论以后发生什么,大阿哥在外受到什么不平屈辱之事,妾身不希望他一死以明志,和前明那么多守城官兵,江南士族为了什么狗屁名族大义,心中孔孟之道,妾身只希望他能平安。这就是为娘的心思。”
和卓说了之后胤禔变呆呆的坐着,连和卓走了都不知晓。
其实和卓说这些话是有目的的。
本来和卓没有将胤禔的反常联想到被俘虏的事情,但是查到胤禔给出银子抚恤几十官兵,而且都是同一支队的。
毕竟俘虏这一段是没有记载在历史中的,和卓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只是曾经在野史中读到曾经康熙爷的大千岁被俘虏过,当时和卓并不当真,野史这种东西有很多是戏说的。
今日范格格的事情才让和卓脑中一闪,想到此事。
今日和卓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胤禔为人父母的心,
不希望子女宁死不屈,而是希望他能平安,另外表示对大阿哥没什么大要求,也是暗中告诫夺嫡之事不可为。
其实胤禔现在还没有夺嫡的心思,对太子爷是有些兄弟情义的,只是长久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心里难受罢了。
不过之后在惠妃,纳兰明珠,纳兰家族的挑动下,另外太子爷渐长,意识到了自己和太子不单单是名称上的区别,不甘心为人奴,也是被康熙立起来钳制太子,才慢慢的自己走入了高墙之内,深锁高墙26年。
现在这段话对胤禔没什么作用,和卓只是希望日后他起夺嫡念头的时候能想到今日的话罢了。
没人知道胤禔去见康熙说了什么,
只是胤禔从乾清宫出来后略有些狼狈,不过之后胤禔在上书房更加用功了。
和卓大概猜到胤禔去和康熙坦白了,因为当天晚上和卓发现胤禔前胸和肩膀上有好几处淤青,想必不是他皇阿玛踢的,就是打的。康熙爷虽然在病中,不过他骑射功夫一向很好,盛怒中踢几个淤青不在话下。
和卓也不多话,只是默默的帮自己爷们擦药。
那日过后胤禔用膳用的也香,和几个孩子也更亲近了,和孩子们一同嬉戏玩闹。
康熙病愈,前朝后宫一片欢乐。
最近胤禔苦逼的日日去上书房和一群小阿哥们读书,太子爷却志得意满。
太子赐婚了从一品大员都统的嫡女,未婚妻父亲更是个伯爵,后院有两个格格怀上身孕,前朝已经开始旁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样的太子爷是让阿哥们羡慕嫉妒恨的,
太子爷也很开心:哼!一群庶子,尔等岂可和孤比,皇阿玛最看中我。
打架1
这日胤禔气势汹汹的回到阿哥所,一副气愤难当的样子。
“凭他是谁,太子就了不起吗?真要让皇阿玛看看,太子在兄弟们面前是怎样一副嘴脸。”
“可恨,皇阿玛眼中除了太子还有谁,都是皇阿玛的儿子,难道看不到我们吗?”
这句话有些诛心了,在和卓看来,除了太子,康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大儿子胤禔了,
但是凡事就怕比较,和太子一比,就成了渣渣。
回到阿哥所的胤禔好一通抱怨。
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大太监周富贵来报,八阿哥来了,和卓忙叫人迎进来。
“大哥,大嫂。”
进门就先行礼,八阿哥不愧是日后的八贤王,礼数周全,八阿哥胤禩虚岁才11岁,像个小大人一样,遗传了生母卫氏的相貌,已经是个相貌堂堂的小公子了。
胤禔回到阿哥所就好一通抱怨,也不理会和卓。
和卓只能询问八阿哥:“八弟,这你们今日是怎么了,上书房出了什么事情,可以和大嫂说说吗?”
和卓亲自给八阿哥端了一盘点心。
“谢八嫂。”
胤禩再次给和卓行礼,被和卓按下了,懂礼貌的孩子总是让人生不出反感。
胤禩听到大嫂的话,
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去看大哥的眼色,看大哥没有反对,又犹豫了一下,想到大哥大嫂平日很是要好,大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