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里的女人2

  后来皇贵妃怀孕,景仁宫的奴才略有怠慢,让他们母子之间再添隔阂。
    现在回想起来,皇贵妃从吃穿用度上面从未克扣过她,而且因为他是皇贵妃养子的身份,在阿哥中除了太子就是他身份尊贵。
    也较旁的阿哥有更多的机会见到皇阿玛,皇贵妃从未阻挠过他们父子见面,很多时候皇贵妃还会特意叫他过去陪皇阿玛用膳。
    这两日,皇贵妃将她的嫁妆单子交给了他,上面的价值足足有40多万两,现银就有8万两,还有好多盈利尚可的商铺,几个庄子,古玩字画孤本。
    对于一个年仅12岁的皇子来说,不亚于一笔巨款。
    小少年胤禛很是感动,这一刻,他真心以佟佳氏为母,消除了之前的所有隔阂。
    更不要说这两年,皇贵妃日日带他在身边悉心教导,并帮助他和太子打好关系,并且将人脉关系交给了他。
    人脉皇贵妃给了很少的一部分,毕竟皇子年幼,在宫中有很多人脉也是很危险的,绝大部分人脉被交给了佟妃。
    在宫中长大的皇子都是早熟的,虽然他知道皇贵妃这么做还希望他以后能庇护佟家一些,不过他还是被皇贵妃深深的母爱感动震撼到了,毕竟皇阿玛没有将他的玉蝶改掉,他是乌雅氏的儿子,只是寄养在景仁宫罢了,寻常人很难像皇贵妃这样对注定不是自己的儿子掏心掏肺。
    德妃位列4妃,但是论起财力,是拍马也比不上皇贵妃的,更何况,乌雅氏的人力物力是否会向胤禛倾斜还两说呢。
    终于到了那一天,康熙29年10月20日,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颁诏天下,宫殿也搬到了承乾宫。
    因为皇后身体原因,后宫众人,宗室福晋,公主格格们,众阿哥们只是在承乾宫行了跪拜大礼后就离开了,识趣的将时间留给帝后。
    “梓童。”康熙轻唤自己新鲜出炉的皇后,
    “表哥,还记得我的名字吗?”皇后已经换下繁重的礼服,一声常服轻靠着皇上。
    “朕记得,皇额娘说,皇帝,这是你表妹,佟毓婉,比你小两岁,你们可在一处玩去。”康熙声音悠远,似乎在回忆自己额娘带到他面前的那个小小女孩。
    “是呢,毓婉记得,表哥日日苦读,每日骑马射箭不敢停歇。
    姑姑虽然心疼,但是也只是暗中抹眼泪,照顾表哥更为精心。”皇后轻抚着皇上的脸庞,仿佛还是那年的那个小男孩。
    “表哥勤学,即使是姑姑也不是每日得见。”
    “当时端敏公主跋扈,并没有将朕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毓婉年纪小小,却坚定的挡在了朕的面前,腿都吓得打摆子了还要护着朕。”帝后陷入童年回忆。
    端敏公主是顺治养女,简亲王济度次女嫡女,生母是博尔济吉特氏,为康熙嫡母仁宪皇太后的亲姐姐,孝庄太后嫡亲侄孙女的亲生女儿,地位尊崇,为人跋扈,宫中皇子皇女都不放在眼中。
    “毓婉都忘了,皇上还记得。”
    人都是快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
    

宫里的女人3

  康熙拥着皇后,感受到皇后骨瘦如柴,心中悲痛:“朕都记得,毓婉给朕带了点心,被太傅当场抓住,咱们俩都被罚了,以后你再也不能来上书房给朕送点心了。”
    毕竟康熙当时还只有8岁,虽然年少成熟,小孩子贪嘴调皮的特性还是有的。
    …。。
    不一会,皇后就累了,康熙在皇后睡下之后就回到了乾清宫。
    初十日,申刻(下午三点至五点),皇后于承乾宫逝世。
    这就是著名的一日皇后,临死前她什么都没有求皇上,只是默默的将自己的财产分割。
    隔日,皇后薨逝,大家意外又都意料到了,康熙辍朝五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另康熙和后妃们都意外的是,佟佳氏给宫中的每个公主都留了东西,每个公主一匣子首饰,一些布料毛皮,人人有份。
    后妃们还担心大行皇后的用意,康熙却明白了,她是想她自己那夭折的小公主了。
    奉移大行皇后梓宫、至朝阳门外享殿。上亲临送。令诸王以下、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八旗二品命妇以上、俱齐集举哀;十五日己酉,常祭大行皇后。上亲临举哀。谕礼部、皇后佟氏、淑德夙成。芳徽懋著。侍奉皇太后、克尽孝诚。抚育诸子悉均慈爱。禔躬敬慎。御下宽仁。式备仪型、宫闱胥化。顷遵慈谕、作配朕躬。尚期内治之永襄、何意沉疴之难起。兹于康熙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一日崩逝。眷怀懿范、痛悼良深。宜有称谥、以垂永久。著内阁、翰林院、会同拟奏。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以闻。
    日日哭丧可不是个好活,短短几日,皇子公主们就瘦了一大圈,和卓这个修士也有些吃不消了,毕竟现在可封了灵力了。
    5日后,皇太后看不下去了,下了懿旨,孕妇哭灵半日即可,后宫中赫舍里庶妃、章佳庶妃都怀有龙胎,和卓怀有皇孙,宗室中也有两个孕妇,都得到了懿旨。
    赫舍里庶妃是元后的亲妹妹,享受妃位待遇,进宫多年才有孕,自然宝贝非常,但是她心里清楚,她只是一个维护赫舍里家族和皇帝太子的纽带,康熙对她本人并无半分感情,从来没有得到过康熙的宠爱,故而哭灵不敢有半分怠慢。
    5日的时间她人就消瘦下去,脸色青白,即使这样,也咬牙坚持,若是被扣上个不敬皇后的名头,她就活不下去了,任凭她是元后的妹妹也没有用。她想活,她从不奢望,只要有个血脉相伴就好。
    5日后终于太后下懿旨了,不过半日对于孕妇来说还是不轻松的。后来还是太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询问了康熙的意见后,她们这些孕妇再跪了3日,再次缩减了时间。
    老天爷没有听到赫舍里庶妃的心声,因为皇后崩逝,之后守孝茹素,虽有补品加持,但是毕竟伤了根本,康熙三十年正月廿六,赫舍里庶妃挣扎了一夜生下了一个小阿哥。
    

宫里的女人4

  因为她进宫安分守己,康熙终于允许她怀孕,怀上了,她欣喜若狂,因为知道赫舍里家和康熙、太子是不会允许她生下阿哥的,所以她日夜祈祷,是个格格。
    老天爷终究和她开了个玩笑,生了个阿哥,而且阿哥体弱,她使劲了所有手段,日日求菩萨,三个月后,孩子还是走了,她抱着孩子冰冷的小身体呆呆的坐了一整夜。
    宫中的太医一般五六个月就可以断男女,恐怕她的姐夫并丈夫,早就知道了是个阿哥,但是从未保护过,只是依靠着赫舍里庶妃单薄的力量。
    宫中有太多的人不希望她生下阿哥,太子,四妃,皇上选择了袖口旁观,一时间,赫舍里庶妃心灰意冷。
    更让人难受的是,嫔妃自戕是大罪,进了宫连死都不能,这还有更让人绝望的吗?她的孩子甚至他皇阿玛都没有看过一眼,名字都是死了之后才有的,
    她不知道该怨恨谁,
    有皇后做姐姐不是她的福,而是她的孽。
    就这样,一朵花又凋零了,没几年,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赫舍里氏卒,当时她才觉得解脱了。
    康熙追封了平妃。
    宫里的女人可怜,不管是尊贵如孝懿仁皇后,还是元后的妹妹平妃。
    回到丧礼上,整整27日才除服。
    大家都累坏了,狠狠的休息了几日缓过来。
    惠妃因为担心大福晋身子,特意免了请安,又拿了好一堆补品。
    “三格格和四格格如何了?”和卓问。
    是的,三格格和四格格,她们是康熙29年10月17日出生的,在大行皇后的丧日内。
    27日除服那天正好是洗三日,也就没法办了,这对双胞胎的洗三和满月都是没法办的了,到了周岁才能简单办一下。
    要说这个范格格,还是个能人,估计生产时有皇帝的人来监督的也是皇子小妾的投一份了。范格格生产当日,有康熙、惠妃、胤禔三方人马监督,
    和卓只是象征性的看了一下就去哭灵了,留了施嬷嬷应付突发状况。
    之前二格格生产就是抱到芷兰院的,自然三格格和四格格也同样如此。
    可是范格格不想啊,养着孩子,爷就会来看孩子,进她的房门。
    因为生的女孩,而且惠妃认为这两个孩子和范格格是个祸害,很不待见,没有给任何礼。
    胤禔念着是自己的孩子,还是按照二格格一样,一个小格格给一个小金锁和布料,也去看了一眼。
    和卓也在洗三当天给了礼,都是按照之前二格格的规格给的,因为宫中大行皇后丧事,谁也说不出个什么。
    因为范格格生的双胞胎,生完孩子后的赏赐和卓给了二格格的两倍。
    因为孩子出生后爷来看了,当时她在睡觉,知晓后她小闹了一场,嘴上说着要见爷和福晋,想要自己养孩子。
    奈何当天是除服日,夫妻俩都累的不清,爷很不耐烦,他们皇子还要轮流守灵的,和卓也累了,看爷的样子也没有吭声。
    她的算盘落空了,
    双胞胎就这样被搬进了芷兰院和二格格做伴。
    依旧和之前一样,照顾范格格孕期的嬷嬷照顾双胞胎中的姐姐,康熙派来的红柳丫鬟也被留在了阿哥所,照顾双胞胎中的妹妹。
    因范格格身体康健,怀相不错,双胞胎又是满了9个月才生产,所以两个小格格都有5斤多。
    按照规矩,一个格格两个奶娘。
    

胤禔喜得子

  康熙29年就这样过去了,
    胤禔18岁了,被允许上朝听政了,不用每天苦哈哈的去读书了,让他畅快不少。
    胤禔连着生了四朵金花,以此被太子嘲笑了一番,心里很不是滋味。
    惠妃和胤禔格外看中大福晋这一胎,刘太医说了八成是个阿哥。
    在众人的期盼中,康熙30年正月25日,胤禔的大阿哥出生了。
    因为佟皇后的孝期还没有过,所以胤禔和福晋并不欲大办洗三,连席面都没有摆,只是过一下洗三的礼。
    宫中康熙、太后、惠妃都给了不少的赏赐,各宫的娘娘也给了不少赏赐。
    小阿哥被冷水一激,“哇!…。。”的一声哭出来,小脸比刚出生的时候白净了不少,不过还是红红的。
    “大哥,小侄子哭声响亮,将来肯定和大哥一样,是咱们大清的巴图鲁。”这是八阿哥,因为养在惠妃宫中,和胤禔有几分亲近。
    刚嫁过来的时候,胤禔和惠妃虽然也不会为难胤禩,基本也是无视的存在。
    和卓其实也没有做什么,只是每次出宫后带的东西总会有他的一份,胤禔询问过,和卓说八阿哥是额娘的养子,就是爷的弟弟的。
    胤禔也不是个傻的,想到了皇阿玛最喜欢兄友弟恭,有样学样,每次出去也会给八阿哥带点什么。
    惠妃看儿子重视,也对这个养子重视了两分,总的来说,八阿哥现在的日子比之前要好过了不少,有了惠妃和胤禔的两分重视,奴才们对他就没有之前那么轻视了。
    太子听到八阿哥这么说,看到胤禔脸上荡漾的神情,心里酸溜溜的。
    之前他还笑人家四朵金花呢,现在人家马上来了个阿哥,还是福晋生的。他也娶了侧福晋,还有两个格格,一个都没怀过,现在又在佟皇后孝期,有的等了。
    要是被和卓听到太子爷的心声,必定会说:哎呦,我的太子爷,您也太着急了,您才几岁啊,现在16岁啊,小少年一枚啊。
    今年又要选秀了,估计历史上著名的太子妃瓜尔佳氏就快进宫了。
    阿哥们也都在知道皇后孝期,并没有怎么闹,洗三后留下礼物就都走了。
    因为是阿哥,所以有4个奶娘,
    这些礼都要登记造册,日后都是要给人家回礼的。
    和卓这两次怀孕时间间隔短,虽然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不过谨慎起见,和卓改了一下脉搏,故而太医建议做双月子。
    “额娘,额娘!”
    小丫头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额娘了。
    小珍宝已经15个月,快16个月,
    “阿玛、额娘、奶奶”已经喊的很清楚了,小腿走路也稳稳的,
    这两日生产,小珍宝直接被抱到了惠妃处,洗三这天才送回来。
    和卓可是想的紧了:“小珍宝,在皇奶奶那里开不开心?”
    “吧唧”小珍宝上来就献上了一个香吻,“额娘,”小女孩依赖的靠着自己额娘,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有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额娘呢。
    皇奶奶那里虽然好,可是没有额娘香香软软的,也没有额娘哼着小歌哄睡觉。
    小珍宝委屈,
    所以和卓看到小珍宝撇嘴,小眼睛红红的,就要哭了:
    “额娘,坏!”
    和卓亲亲小珍宝的脸蛋哄道:“额娘不是坏,还记得额娘之前肚肚大大,你现在看,额娘肚肚还大大吗?”
    小珍宝被转移了注意力:“肚肚,大大?”
    为了让小珍宝感受的更清楚,和卓示意奴才们脱掉小珍宝的鞋,让丫鬟抱上了床。
    小珍宝好奇的摸了摸和卓的肚子
    “肚肚,肚肚”似乎很奇怪,大肚子怎么没了。
    和卓指了指睡在内侧的儿子。
    “之前额娘不是说了肚肚里面有弟弟吗?你看,弟弟。”
    “弟弟。”
    小珍宝忍不住用手指戳戳小阿哥的脸,软软的好好玩,忍不住又戳了两下,看到弟弟的小眉头皱了起来,好像要哭了,马上缩回手,无措的看着自己额娘。
    “是啊,弟弟,现在弟弟吃了奶奶睡着了,等弟弟大一些就可以和宝珠一起玩好不好。”和卓轻拍着小珍宝的背。
    “弟弟,玩。”
    小珍宝的声音糯糯的,甜到人心里,已经有了两颗小乳牙,笑的时候就可以看到。
    “额娘喂你吃蛋羹好不好。”
    “蛋蛋,吃,弟弟,吃”
    小宝珍长牙齿,经常会忍不住流口水,和卓细心的帮她擦掉之后。
    慢慢的喂小宝珍吃蛋羹。
    吃完不一会她就困了,娘仨个,一起在大床上睡着了。
    

皇长孙满月

  “呼,”
    和卓满足的叹谓一声,一个月没有洗澡了,真是痛快。
    她现在也习惯了这个做什么都有人伺候的奢靡生活了。
    本来,嬷嬷是不同意洗澡了,
    和卓却说:“太医说做两个月子,却没说不让洗澡。”后来白夏也表示福晋恢复良好。
    其实做双月子,一个是和卓躲懒,另一个就是造一个产后虚弱的假象,毕竟你连着生两个孩子,和常人一样生龙活虎的岂不是有些不正常?
    在这个宫里,是不能存在不正常的。
    小珍宝自从知道弟弟之后,
    日日来找弟弟,只是小阿哥还小,整日里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并不理会她,小丫头有点委屈。
    和卓哄着她说,弟弟还小,小珍宝小时候也这样,长大一些就可以一起玩了,
    小珍宝就释然了,不过每天还是要来看一次弟弟。
    阿哥所里已经有5个孩子了,但是小珍宝平常还是很孤单,没有同龄的玩伴。
    双胞胎和小阿哥都是刚出生,二格格也还小,和卓平常都很少见到,一般都是隔三差五的让嬷嬷去芷兰院看看,已示关心。
    和卓怀孕后就免了请安,胎稳了之后胤禔出巡又免掉请安,后来皇后大行,孕后期也不用她们来请安,算下来,二格格只是被抱着来正院请过两次安。
    姐妹两从未见过,正院的人也不会提起,小珍宝还不知道有二格格这个妹妹。惠妃和胤禔也从来不在小珍宝面前提及几个格格,在小珍宝小小的心里,还以为只有她和弟弟两个孩子。
    坐月子期间,和卓并不出房门,好在和卓宅惯了,小珍宝每日也会来陪她,还有儿子,并不觉得无聊。
    满月宴也只是简单的办了几桌,
    因为考虑到小阿哥们会来,分开办。伊尔根觉罗夫人一早就来帮忙了,正院里面摆了一桌席面,胤禔的小妾们在这里,另外芷兰院的三个庶女也都被奶娘抱来亮相了下,
    本来小珍宝可以看到几个妹妹的,不过她直接被胤禔带到了前院,和小阿哥们一起。
    小皇孙在前院亮了相就被奶娘抱回来了,一个月的时间,脸上的红色已经褪了,打着小哈欠,甚是惹人疼爱,胤禔笑的合不拢嘴。
    太子爷送了一个玉佩,据说是太子满月的时候太后娘娘给的。
    其余阿哥公主们多是送小金锁,银项圈之类,一圈下来,今日就有十来个小金锁。因为正院都是安排的胤禔的小妾,所以公主们也和阿哥们一起都在前院。
    小珍宝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阿哥公主,
    平常也是和八阿哥以及养在太后宫里的五公主接触过,她又是个讨喜的性子,并不认生,玩的很是欢乐,最后还跟着八阿哥一起到了惠妃宫里。
    因为月中多忌讳,公主们并没有进和卓的房间,只是在正院略坐了一下。
    康熙的三公主,荣妃所生,已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并定下了婚期,将于六月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她的夫婿是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孙儿,也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外孙。
    康熙对这个实际意义上的长女是格外疼爱的,夫婿也是精挑细选的,可以说是没有哪里不好的,又有长公主在。
    今天她也来了。
    热闹了一番之后大家也没有逗留,各自回宫了。
    和卓在房里看着各人送来的礼,琳琅满目。
    太后送了一个赤金宝石项圈,华贵又好看,可以一直带到很大。
    皇阿玛送的是赤金红宝石金锁,和一块和田玉佩,椭圆牌的,大小正合适,两三岁就可以带了。
    惠妃送的是一整套紫罗兰玉饰,虽然不是顶级的玉种,不过看的出来,这一套都是同一块玉石上的,一共三件,一个扳指,一个椭圆形的光面(可以镶嵌在瓜皮帽上),还有一个圆牌,以后配腰坠或者项链都可以。
    宜妃送的是一个红玉锁,水头很足,小巧精致。
    赫舍里庶妃送的是一个平安玉扣,水头也是不错的。……
    有好些是没有配绳的、配珠串的,我挑了一些,让冬卉从库房里选些线、小玉石,小珠子来做配件,一个下午,主仆几个就在弄这些。
    

康熙一征葛尔丹1

  康熙三十年五月,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3万自库楞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北京。
    朝廷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抗击,失利于乌尔会河。准噶尔军乘势南进至乌珠穆沁地区。
    胤禔作为皇长子,听说兵败失利的事情,再次请奏,愿做先锋,上阵杀敌,满腔热血。
    康熙对此很是欣慰,故将其放置在了稳重的裕亲王福全身边。
    “好,朕封你为右路军先锋,让你上阵杀敌。”
    康熙当场应允了胤禔的需求,并勉励了几句。
    “这些都是你的叔伯长辈,胤禔啊,要好生的向长辈们请教。”并示意胤禔向他们行礼。
    胤禔在康熙的示意下,向几位叔伯长辈行了晚辈礼:“胤禔给各位叔伯见礼了。”
    王爷们也纷纷回礼。
    王爷们对胤禔还是很有好感的,他们并不喜欢娘们唧唧的汉人,像胤禔这样有血性的汉子是他们做喜欢的。
    况且胤禔是皇子,去战场是去镀金的,本不必亲上战场杀敌,只要在后方就行了。
    可见胤禔自己提出上前线杀敌,给王爷们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康熙爷也很欣慰,有种儿子长大成人的感觉。
    纳兰明珠也在场,面上也是和众人一样微笑,内心很欢快,大阿哥做的好,不愧是皇上的长子。
    七月初,朝廷发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的方略,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喜峰口出击;又令盛京、吉林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
    康熙亲自率兵进驻博洛和屯督军,恭亲王进军至乌珠穆沁,清军粮食给养缺乏,情况恶劣,与准噶尔军遭遇,交战失利南退。
    消息传回京城,户部的存量已经在七月初和大军一起带走了,现在粮仓空空如也。
    太子爷得知此讯息,召见了户部的官员和在京的内阁大臣们。
    最终确立从地方调粮,先从顺天府和保定这两个地方的地方粮仓调粮,户部尚书科尔坤却告知太子,这两个地方的存量连大军一天的用量都达不到。
    索额图协助太子殿下监国,作为皇帝近臣谁都知道皇上对此事的重视,而且太子爷能办妥此事,办事能力不仅能得到皇上的认可,
    大臣们对太子爷也会刮目相看,毕竟16岁太子爷还没有大婚,没大婚就不算成人。
    大臣们都走了之后,索额图和太子爷还在商议对策。
    伊尔根觉罗府上,大福晋的阿玛科尔坤却很畅快,和嫡长子书房交流了一会就各自回自己妻子处了。
    康熙多年前就想剿灭葛尔丹了,作为康熙近臣,户部尚书的科尔坤当然也是知晓的。
    伊尔根觉罗家也是3年前就开始屯粮了,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从外面买粮食,全部是自己家的粮食。
    说到这点科尔坤是骄傲的,大儿子23岁就考上了进士,可是实打实考出来的,满人科考上榜的很少,武秀才、武举人的倒是不少。
    

康熙一征葛尔丹2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一甲和二甲基本看不到满人的身影,连同进士每届就那么稀稀拉拉的一两个。
    自己儿子可是二甲的进士,名次还很靠前,像他老子。
    科尔坤也是进士出身,不过他这个进士含金量很低,因为当时满人读书很少,他是矮个子里拔出的高个子,其实也就和汉人的秀才差不多,说不得还不如人家秀才。
    想到这里科尔坤有些怀念自己老子,三个大儿子都是祖父亲自带大的,老大是进士,老二是文武秀才,老三是武举人。
    其余女儿、儿子到6岁也都会送到皇庄去由祖父教导,自己老子就一直在那里教儿子孙子,可以说伊尔根觉罗家的第三代都是科尔坤的阿玛教养长大的。
    其中最厉害的是科尔坤的幼弟和长子。
    屯粮就是科尔坤长子尹德赫提出来的,说台湾打完了和葛尔丹必有一战,倒是粮草是大问题,虽然这几年没有什么大的灾害,但是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下来的。
    战事时间拖长了,就会引起钱粮的短缺。
    作为户部尚书,对大清的税收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的。
    科尔坤和长子、四弟协商过后决定屯粮,现在已经屯了3年,凑了将近2万石的粮食。
    科尔坤是老狐狸了,伊尔根觉罗家和其他几家比起来,毕竟根基要浅一些的,所以他早就透露过粮草问题,都是老狐狸,谁不了解谁啊。
    钮祜禄氏和郭络罗氏、瓜尔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这次都有献粮。
    科尔坤只是想把他们都拉上船,自己还是想要头功的。今年的粮食都还没有收上来,所以各家都是存量罢了,这几家加起来都不足一万石粮食。
    科尔坤可是和儿子一起把家里都掏空了,连家里女眷的嫁妆田都没放过,
    作为族长也不能忘记族里,族里也凑了2000石粮食,族中女眷们凑了将近1000石。
    所以太子给康熙的八百里加急的折子上面就写了:
    户部尚书科尔坤携伊尔根觉罗氏献23035石粮食,一万八千斤的咸肉以兹军用。
    另郭络罗氏、钮祜禄氏、瓜尔佳氏、赫舍里氏、佟佳氏各献粮2000石。
    这些粮食解决了战场上的燃眉之急,康熙对太子很是满意。
    因为伊尔根觉罗家族献粮有功,康熙还召见了科尔坤家的麒麟兄弟,大福晋的二哥,三哥。
    二哥萨比屯(麒)是内务府的蓝翎长,这次也随康熙来了,不过做一些后勤事务。
    康熙更欣赏武举人出身的弟弟萨宾图,他是直接上了战场了,武功不错,勇猛善战,直接奋战在第一线的,已经杀敌几十了。
    再加上伊尔根觉罗家献粮有功,资历也有4年了,就直接加注到麒麟兄弟中的弟弟身上,连生了两级,为从六品的千总。
    因他本来是从七品的把总,现在升了两级也刚刚和双胞胎哥哥品级一样,所以康熙这个决定没有遭到任何反对,而且更能鼓励低阶军官。
    虽然此次粮食已经在兵部的护送下运走了,但是太子爷的心还是放心不下。这是他第一次正式监国,
    

康熙一征葛尔丹3

  现在的太子·胤礽还不是后期那个乖戾暴躁,鞭打大臣的太子爷。现在是太子才16岁,在康熙的教养下,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可以说是文武兼备。
    而且忧国忧民,对百姓民生很是关注。
    故还是下令让江南各省急调粮草入京,以备战事。当然,若是遇到重大决策,都会先请示康熙。
    古代交通不便,粮草至少要一个多月才能进京,这个速度还是加急,紧急的了。
    太子胤礽在监国期间表现虽然还稚嫩,不过能礼贤下士,请教朝中的大臣们,和大臣们商议着来。重大决策也是加急给康熙,并无不是之处。
    “福晋,您醒啦,刚才惠妃娘娘宫里的巧姑姑送来了一些团扇。”冬卉服侍和卓起身。
    因为并不打算出门,和卓的头发只是简单的梳理,用珠花固定住,披散着,并未盘发髻。
    “今夏的团扇宫中绣娘不是已经送来了吗?”和卓心中有疑问。
    宫中的团扇每年入夏时分就会送来,现在已是盛夏。
    “是,这个是惠妃娘娘送来的,一共10把,您看看。”
    “嗯,10把,咱们阿哥所3个格格,2个侍妾,还有小珍宝她们4个大爷的女儿,连我一共10人,这样人人有份,额娘的意思我明白,胤禔去前线打仗,我必会让他后院无忧。”
    和卓仔细端详这几把扇子,其中两把是双面绣,其余是苏绣。听说纳兰夫人昨日进宫了,想必这些团扇都是纳兰夫人带来的吧。
    因今年夏日在大行皇后孝期,所以宫中服侍什么都是素淡为主,团扇也不例外,五月送来的团扇颜色素雅。
    这次的也不例外,毕竟要到这个月下旬,7月下旬,才会出孝。两个双面绣是一个是双燕戏柳,一个是山水图。其余都是荷叶竹子样式,不见半点红色。
    而且都是点缀样式,图案占据整个扇面很少,有些小清新的感觉,两副双面绣明显是给大福晋和珍宝格格的,和卓把山水图给了小珍宝,自己留下双燕戏柳那一副。
    和卓留下了芷兰院三个格格的团扇,其余的示意嬷嬷去分发给后院众人。
    “冬卉,给我盘个发髻,许久不看到二格格她们了,本福晋亲自将额娘的心意送到芷兰院。”
    冬卉手脚麻利的梳了一个两把头,穿的一套浅绿色的旗装。
    “戴今年额娘赏赐给我的生辰礼玲珑点翠草头虫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