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明-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里长还找来一个鼓手,这个鼓手中左路军的人,在大宁卫激战时被一支轻箭射中了左胳膊,经过治疗已经恢复大半,现在在康复中心做一些体能训练来恢复,此时他又背上了鼓,左手扶着定位,右手开始敲击。
欢快的鼓点声响了起来,在鼓声的指引下,士兵们按巷子和街道可容纳的距离调整为三人一排的纵队,火枪上肩,按鼓点敲击的频率,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了街道。
很快,附近最近的一个里也集结完毕,也是几十个穿着各色军服的士兵走上了街道。
另外一里,更多的里。
一队接一队的士兵,或是编成一个旗,或是一个局,然后汇集到街上,开始编成一个司,一个千总部。
旗帜开始招展,有的旗手跑回部队扛出了军旗,有更多的鼓手出现在队伍前头,鼓声欢快而渐渐激烈,所有人的目光和面部表情都变的兴奋而狂热。
不仅是正式的士兵,更多的民兵开始出现,民兵在城中就是按军事编制来训练,紧急集合也是训练的保留科目,在知道商会出手之后,民兵们开始动员,待各里出动在家的军人之后,大股大股的民兵也开始出现,银灰色的军服配铜纽扣,黑色的扁军帽,腰间的牛皮弹药盒,居然还有不少民兵在枪管前套上了刺刀……
“狗日的,民兵都套刺刀了?”
一个穿着锁甲,没有蠢到把全身重甲披在身上的鸳鸯战兵有些绝望的叫喊,在他身边的火枪兵都是一脸得意的微笑,有一些长矛兵的脸色也是变的有些难看起来。
套筒刺刀火枪定型出现,并且大量列装,不仅是战兵的做用开始滑坡,就是长矛手的数量也是逐渐被削减了。
在欧洲,要到五十年后才大量列装燧发枪和套筒刺刀,同时欧洲流行了数百年的长矛掩护火枪手的战术方阵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火枪装上刺刀之后,火枪兵也具有长矛重甲对抗冷兵器和骑兵的作用,而且变阵方便,反应灵活,又有经济实用的作用,到了十七世纪结束的时候,在欧洲已经看不到长矛手在军阵之中了。
在与奥斯曼帝国的一次会战中,西欧的重甲骑士在奥斯曼的禁卫军和大量的弓弩手面前被秋风扫落叶般的歼灭,骄傲的重甲骑士全部是大贵族和军事贵族,从小开始训练骑士战术和各种礼节,穿着重达百斤的全身板甲,手持重型长矛,但在弓箭和更优秀的战阵面前这种骄傲被打碎了,弓弩改变了欧洲军事发展的进程,而刺刀的出现和火炮出现在战场上又是一次极大的促进,使欧洲的战争形式又有了一次根本性的改变!
在辽阳,这种改变已经比欧洲提前了几十年了。
当然,将军队中的长矛手彻底全部改成火枪手,取消战兵,这样的事还最少得几十年后再做。惟功不愿把步子迈得太快,在现阶段的辽阳镇的敌人来说,论弓箭水准蒙古人和女真人都很高,而更关键的就是两个异族都以骑兵形式做战,保留一定基数的长矛手和战兵,对与这两个异族交战来说,更为合适。
欧洲的骑战水平要到菲特烈大帝改革之后才远超东亚,现阶段来说从规模和战术水平上,应该还是落后于亚洲。
“我的老天……谁他娘的捅了马蜂窝?”
马维和曹应魁每天都要见面,商量一些弄钱的进展。
现在他们俩关心的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事了,正差肯定取消,张惟功听说还在前方巡行,要等年前才回来,他不回来也好,免得大家尴尬,这锦衣卫手里还有拿问他的圣旨,要是张惟功回来,是“开读”呢,还是大家装着没这回事?
不管怎么样,皇帝的脸面和锦衣卫的威风,要是遇着这样的情形就算是掉在地上,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既然惟功不回来,调他们回去的朝旨和命令也没有下来,这些锦衣卫就成了没有人管的野狗,每日撒欢,就是图的自己发财,如何发财,再把财富弄回京城,这就是两个指挥使级的人每天最大的念想。
马维已经弄了十来万银子,他知道曹应魁也有七八万,倒不是曹应魁比他捞的少,而是曹应魁手脚太大,有时候早晨弄的银子,晚上就在花街开销的干干净净,自己玩不算,经常带着几十人一起吃花酒写条子叫婊子,一叫几十个,这开销当然不小。
而当时人的迷信,什么钱都能赖帐,嫖婊子的钱还是要付的,不然的话就算沾了晦气,省这两钱,不值当。
这日快到午时两人起身,到约好的酒楼见面,他们两人出行身边没有无赖跟着,身边几十人全部是校尉,黑色或蓝色的曳撒在身,绣春刀在腰,走到哪里都是威风凛凛,可称神鬼辟易。到了酒楼,食客们知道这些瘟神要来,早早避开,只有酒楼的掌柜和伙计们没法躲,战战兢兢地伺候着。
这些天,这些锦衣卫在这里已经挂了小一千两的帐,加上他们的影响下生意大减,这酒楼的本钱都赔了不少上来,但东主不敢出面,掌柜当然也不会冒死在老虎嘴上拔须,只能这么继续苦苦忍着。
待这两个指挥使坐好了,酒菜川流不息的上来,马维和曹应魁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转眼之间,就从二楼的窗子外看到叫他们俩人终身难忘的奇景。
整个辽阳城,象是一头暴怒的巨兽,终于展现出了叫锦衣卫们害怕和战栗的一面。
在不停敲响的鼓点声中,一队队的辽阳镇兵全副武装开始从大街小巷及军营中开出,一队队穿着银灰色军服的民兵出现,一队队普通的百姓也排着整齐的队列,肩膀上扛着各色长短不一的火枪出现,一个个骑兵开始还是散乱的,后来也慢慢汇集成小队形式,然后汇集成一个骑兵旗队,一个个骑兵局。
整个辽阳,几乎是眨眼之间就成了一个超级大兵营。
仅在曹应魁和马维眼前的这么一点地方,一个丁字大街的街头上,最少就汇集了超过一万名军人,在两人的命令下,几个锦衣卫爬到酒楼的最高处楼顶眺望,待他们下来时,脸色已经惨白的跟死人没有区别。
“就在咱们附近的地方集结了最少三四万人……”
“恐怕还有更多,远的地方看不清楚,就看到一团团的人,枪头上都上着那什么刺刀,我们就看到一团团的闪光,恐怕也是集结的当兵的。”
“他们还敢造反吗?”一个锦衣卫千户似乎摸不清楚状态,仍然一脸骄横的看着外头。
马维和曹应魁对亮一眼,一个飞身起来,“啪啪”就是给了那个千户两耳光,另外一人则是一腿飞踢在对方的腰眼上,把这个堂堂千户踹在了地上,身上疼痛,蜷缩的象是一个大虾米。
“你要自己找死,尽管自己找根索子上吊去,不要牵连我们。”马维看着那个千户,阴沉着脸道:“外头是这样的情形,你他娘的还敢胡说八道?”
第736章 穿人
曹应魁满头大汗,战抖着两手扶着窗子,整个人都快晕过去了。
他们可是知道厉害的,外头可不是暴民,而是一群暴兵,这几年的兵变还少了,巡抚被抽过耳光,总兵被揍的满头包,最后跳墙逃亡,这样的事都有,他们在这辽阳城为祸不浅,现在暴兵一起,抽耳光揍一顿肯定是轻的,能不死在这里被斩成肉泥,那真的是阿迷陀佛!
“到底是谁他娘的惹出事来?”曹应魁感觉自己快尿了,同时说话也是带出了哭腔。
“俺去扫听一下。”
一个校尉瞧不过上司这怂包样,另外这些天在辽阳的经历也使他的胆子变大,当即便冲下二楼,走出门去。
底下传来说话声,那个校尉似乎还是要摆着架子说话,接着便是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殴打声和惨叫声。
半晌过后,才看到那校尉脸上一片青肿的爬了上来。
“两位大人……”这校尉吐了口血,强撑着道:“俺打听明白了,是田千户收的那个叫田小七的干儿子,今天奉命去商会催银子,在门前遇着副会主艾可中的女儿,见年轻貌美,一时没忍住把这女子给抢了。”
“入他娘,抢个女人算什么……”
刚刚被一脚踢翻的千户正要爬起来,一听说这事心中大为不愤。
他们锦衣卫在京抢人算个蛋事,就算祸害几个平民小户的闺女也不算什么,当然,士绅官绅家是不能乱动的,那会惹出大麻烦来,象什么商会副会长的闺女,不就是一个商人家的女儿么?爷们玩过了送回去就是,商人的闺女还装什么贞结烈女不成?
他一句话堪堪要说完,马维和曹应魁又露出一脸怒色,一起上前,又是两脚踢在这个倒霉蛋的身上。
那千户“哎呦,哎呦”两声,终于趴着不敢动弹。
两个指挥怒视在一边呆若木鸡的田千户,齐声怒道:“老田,老子入你的娘亲,你那干儿惹出来的事,你赶紧给我去平了!”
“是,是,职下立刻去办。”
田千户本人还算老成人,这阵子只是大家做什么他做什么,谁料这一场泼天麻烦居然是自己的手下惹出来的……他现在活剥了田小七的心都是有,当下便是屁滚尿流的下楼去了。
这一次却是没有惹出什么事来,田千户下了楼就声明自己能带人找着惹事的无赖,外头的人见这锦衣卫这般说,便是容他到了队伍前头。
“留一个司的人将这酒楼围了,听说什么指挥使就在楼上,莫走脱了他们。”
“锦衣卫的驻地也围了,不使走脱一人。”
“各地的锦衣卫都围,无赖全部抓起来,反抗的……”
“咦,正好看到这一队无赖,全抓起来。”
楼下大约是一个军官在部署,声若洪雷,正在说抓捕城中无赖的事,正巧一队二三十人的无赖从附近的民居里出来。
他们不比锦衣卫能征调大户的宅子,就是分散居住的民居里头,把原本的居民赶走,自己随意糟蹋祸害,这些人每天折腾到很晚才睡,此时出来,一个个都是睡眼惺忪,神志不清的模样。
“抓起来!”
那个军官大声厉喝,象是打雷一般。
“混蛋,抓我们做什么。”
“我干爹是锦衣卫的百户……”
“别动,再动我还手了。”
这些无赖大约还没有清醒,也没怎么弄清现在的状况,街角处才出来也就看现围他们的军人,不象马维等人,居高远眺,已经看清楚大势如何。
他们仗着锦衣卫撑腰,嘴里不停的漫骂,还有人动手推搡起来。
“用刺刀全穿了。”
指挥的军官看不过眼了,大声道:“未必你们还留着这些王八蛋过年?”
“好勒!”
一群民兵早等的不耐烦了,军人们多半回来的不久,对这些无赖不象他们那般痛恨,听到命令后,民兵们冷笑上前,两手前挺,纵腰发力,一个个瞄着自己选好的目标,力气一发,枪身向前,这些无赖又没有甲胄在身,一刀刺过去,或是刺穿胸膛,或是挑着胸腹,或是扎穿后腰,但见白刃挺入人体,接着便是鲜血涌了出来。
那些被刺刀穿过自己身体的人,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神情,似乎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一言不合,也没有大打出手,居然自己就被利刃加身。
“刺小腹最好,不要刺胸膛!”
居然有教官现场教导民兵来,这些民兵虽然恨极了眼前这伙无赖,不过用刺刀捅人可不是什么好活,他们既然是民兵当然没有上战场,杀人的事还是头一回干,不是满腔义愤的话还真下不了手,不过眼睁睁看着刚刚的大活人被自己用刺刀捅了个对穿,鲜血狂涌而出,有人立刻便软了,也有人强项,圆睁两眼,两手握住枪尖,想要把枪给夺过来。
这种情形之下,没受过战场熏陶的民兵颇有一些慌乱了。
“脚踢过去,你是死人,就叫他这么和你硬夺,他胸口里还有刺刀呢!”
“刺胸容易卡在骨头里,你拔刀拔不出来,旁边有人再向你攻击,你怎么办?要保命的话只能弃枪逃走,不过战场上你这么容易走脱?刺刀向小腹穿,小腹柔软又没骨头,一刀刺过去再顺势一脚,同时观察战场,你们在战场上一般是三人一小组,两人掩护一人主攻,主攻手拔刀之后,看看掩护者是不是在和人对峙僵持,然后上前两侧夹攻,搞定之后再配合……老子说这么多,听懂了没有?”
现场居然就真的成了一场教学,二十来人几乎眨眼间全被刺穿了,地上流了一地的鲜血,这样的场面使得不少民兵脸色变得惨白,当然,立刻适应的人也不在少数。
“割下人头,尸首交给公安司处理。”
带队的将官是个司把总,刚从战场上下来不久,几路大军杀的蒙古人人头滚滚,斩首好几万,眼前这一点事真的是小场面了,根本连多瞟一眼的理由都没有。
当即又下了令,叫人把已经吓软了的田千户拖过来,叫他在前列带队,大队人马,除了奉命把全城的锦衣卫看守起来的人手外,还有一些负责各区域联络扫荡,把所有的来自外地的混混们全部抓捕起来。
当然,遇到抵抗的话,就和这边一样当场处置了,也就不必费事再关起来了。
原本按辽阳镇的规矩是不轻易杀人,军队不杀人不成,但如果滥杀的话就容易成为一支兽军,虽然战力可能变强,但未知的变数太多,就象是宝剑,过于锋锐,可能伤害到用剑的主人。
惟功的心愿是打造一支横行天下无敌的强军,堂堂正正,王者之师,如同天上的阳光一样,普照天下,霸道中又有王道。
如果一味狠毒残忍,那便是剑走偏锋,并不算好的结果。
主要是,在不远的岛国之上就是有现成的兽军在,结果如何,那是世人皆知。而且,论兽行的话,现成有例子:再厉害的兽军,能比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更为野兽吗?杀掉男人,抢走人家的女人和孩子,灭人的国,屠人的城,这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一个杀人数千万乃至过亿人的屠夫,世间又有谁比他更加禽兽?
这样的例子,惟功宁愿自己死掉也不会去学!
不滥杀,当然也是有效的运用俘虏,不杀还关着白养活?当然也没有这样的好事,苦役刑期,一天最少重体力劳作十小时,食物也只是保障不饿死还有力量继续干活,鞭刑和棍刑为这些人时刻准备着,斩刑也是随时可以施行,一入苦役营中,就是无尽的劳作在等着,不用劳作赎清罪行的话,压根就不可能被放出来。
当然苦役营也不是谁都能进的,罪大恶极之流,犯杀人,强奸,绑票等恶行的犯人,那肯定是立杀无赦,想有苦役赎罪的机会也不可能得到。
城中这一群无赖,这些天真正的恶事做的不多,但可恶就在是于辽阳城中为恶,严重影响了城中的秩序,招来太多的仇恨,这一天下来,估计能成功活下来并到苦役营赎罪的人数,估计不会太多了。
马维和曹应魁都已经软倒在地上了,眼睁睁看着一伙还算眼熟的无赖被刺刀捅死,这种心理上的震撼比看斩刑还要厉害得多,哪怕是那个刚刚嘴硬无比的千户,看了眼前一幕之后也再也不提不能丢了天子亲军脸面的话了……脸面重要还是命重要?
“就不知道他们要做到何种地步?”马维软在地上,喃喃道:“是只对付那些无赖呢,还是顺道把我们也剁巴剁巴一起收拾了?”
听到这话,在场的几十个锦衣卫恨不得肋生翅膀,好飞出这铁桶一般的辽阳城……换了别的地方总还能试着逃走,看到刚刚辽阳城集结的场面之后,没有人会相信自己能逃得出去,真能逃出去也就成了大罗金仙了,那还逃个蛋?
“但看我等命数吧。”曹应魁身上最后隐藏的傲气也是收敛的无影无踪,自己是张诚太监的外甥又怎样?看楼下那些军人的凶悍模样,怕是自己一出去,不等张口说话也就叫人用刺刀捅了,想到被刺刀捅穿小腹的情形,曹应魁感觉身上冷的发抖,他全身都在剧烈地颤抖着,这一刻什么发财大计,什么对付张惟功回京师向张惟贤邀赏买好的打算,俱是付诸流水去了。
第737章 医院
听到集结号的时候,李从哲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样的号声一般只出现在战场上,在遇到紧争军情的时候吹响,那时候不论是什么岗位都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只是这里是辽阳城,而且自己是在军医院里头,这个时候,是谁吹响集结号来集结人手?
他从城门出来后原本是到姜一鸣家饮酒来着,兄弟三人多日不见,而且全部是从战场上平安归来,这当然是极好的运气,哪怕李从哲年纪不大,而且也并不饮酒,也是欣然与两个兄弟推杯换盏起来。
要知道,这一次辽阳出兵,总共有大约三千左右的将士死亡,直接战死的有接近两千人,重伤致死的有几百人,另外还有各种损失,比如有野行军后患上痢疾死亡的,有迷途失踪的,应该是被那些野人部落暗害了,还有吃了毒蘑菇中毒死的,有死于猛兽之口的,水土不服生病发烧而死的……军人经过多年的训练之后,身体素质极好,适应能力极强,但仍然有过百人死于这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如果是拉几万未经训练的百姓到塞外来回几千里,十中存一就算不错了。
在这种时候,李从哲才明白史书上记录的隋炀帝动辄动员百万以上的军队和几百万的民夫到敌境打仗有多愚蠢和残忍,以当时的动员能力后勤能力医疗能力等诸多被辽阳拉下一百条街的距离的各种能力,几百万人规模的动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于道左途中!就算本朝太宗皇帝所谓的几十万人的大征伐,也是以沿途卫所提前囤积粮食,提供人力,损耗极大,死伤极多为代价的。
象辽阳这样,动员兵力十余万人,民夫辅兵近二十万人规模的大规模战事,非战争死伤还不到一千人的记录,这已经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李从哲回到医院里来,所做的就是总结工作,把从动员到出发,到塞外交战的经历,战场救护的过程,野战医院的经历等等,把自己的经验和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全部写成文字,然后誊清后上交。
每个有类似他经历的医生都要做这件事,然后会汇总材料,大家一起讨论,在下一次大的战事之中,野战救护救治伤兵,当然会有更大的改变,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是手忙脚乱的错误之处,会得到相当大的改善和进步。
有一些事,一时急不得,比如输血,惟功已经提出这种概念,在几十年后的欧洲会有成功将动物血输入人体并救治成功的例子,在二百多年后的欧洲,输入人血有一半的机会救回大出血的产妇,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静脉吻合术,在几十年后,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这一些成就是在西医不停的发现人体体液学说的基础上一直进步的,同时代的欧洲从野蛮的放血疗法中挣脱出来,开始真正的走上了进步之路。
医学的进步毫无疑问就是人类科学的更大进步,对很多人来说科学只是物理化学或是数学,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救自己或妻子儿女的大夫,毫无疑问才是上天的赐福,就这一点来说,辽阳镇的形象改善和受到民间的热烈拥戴和欢迎,医学上的改革和飞速进步是毫无疑问的一大重要原因。
可想而知,在战场上要将士性命的最大杀手就是失血过多,敌人几乎全部使用冷兵器,除了当场致命的伤害,比如斩掉头颅,伤及内脏,大动脉破损等致命伤之外,将士们多半是死于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带来的持续高烧,能解决失血问题,无疑就使死亡率再大大的下降五成下去,李从哲一心想在这一方面做出成就,他的实验室一直在不停的试验输血器械和各种手段,今天他的打算就是交了报告之后就开始试验,就在这个时候,集结号吹响了。
虽然他是医生,他的办公室边上也全部是各科的医生,听到号声之后,还是传来轰隆隆的响动声,不少医生直接从办公室冲到走廊上,然后传来一阵嘈杂的议论声,在知道集结号吹响无疑之后,很多医生开始直接准备了。
李从哲也是其中的一员,象他这种学校毕业生进入医院的都受过军事训练,成为军医后军事训啦是每隔几个月都要考评一次,不合格的会受到处罚,军医院和普通的医院不同,随时可能开拔前线,野战医院可能就在敌人眼皮底下安营扎帐,准备救治伤员,不仅要做医疗上的准备,还得时刻准备在战场上求存……镇军当然战无不胜最好,但万一打败了,医院得想办法自保,不能到时候弄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在原地发呆,指望敌人留一条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这一点来说,军医们对给自己和同僚们进行军事训练是没有排斥的。
所有在动员序列里的多半是青壮年的军医,在脱下白大褂之后就是一身简练的军便服,扎上两根牛皮武装带在肩膀,与腰间的革带连成一体,挂上引药瓶和射药瓶,在腰间的革带上挂上铅弹盒,再背上火枪和套好刺刀,一个很象样子的燧发枪射手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医生们也是熟练地按伍、队、旗、局排列,整个军医院集结了一个半局的医生,军旗一展,鼓号响动,刚刚还文质彬彬的医生们瞬间便是杀气腾腾,成了一个合格的战士。
有不少重伤员看到眼前一幕,眼中都露出复杂的表情,叫医生们上阵杀敌当然是战士之耻,他们恨不得自己能立刻站起来,可惜很多人都被截了肢,或是身负重伤,就算想站起来也办不到了。
……
……
“入他娘怎么到处是鼓声?”田小七满头大汗,几个部下抬着被装入麻袋的艾敏,这小姑娘性子刚烈,虽然被威胁和殴打了几下,但仍然不停地在麻袋里扭动和叫喊……嘴当然是被堵住了,不然的话叫的肯定更是大声。
原本田小七是打算将人带回住处,但走到半路就听到一阵鼓号声响,然后对面的巷子里出来一队民兵……商会动员后就开始通告全城,快马疾驰,比鬼鬼祟祟躲着人走的混混们快的多了,民兵们几乎是恨极了这伙人,听到消息就立刻动员出来搜索,正好将田小七等人堵了回去。
眼看到大路上民兵和出来集结的休假镇兵越来越多,田小七等人知道事情不对,不过到了此时他们还没有想到是自己惹出来的天大麻烦,这般大的动静只是为了一个商人家的小妮子,叫这一伙人想破了脑袋亦是想不到。
他们只是在小巷和街道中躲躲藏藏,这个时候已经是全城搜捕无赖,城中的几百条街道到处都是无赖们躲藏的身影,这一伙人虽抬着人,倒也没有太过特殊,只是他们经过之时,到处都是有看到居民随后向上报告,有不少镇兵和民兵已经在随后追赶过来了。
“砰!”
一声枪响在屋顶处响起,一个汉子在上头向田小七等人叫道:“停下莫走了,再走就瞄准你们打了。”
田小七等人下意识的一缩脖子,同时看到另外几个院子的院墙上都开始有人拿着枪上来,他们知道再耽搁下去必然是被围在巷子里,再有异动便会被打成筛子,当下不敢犹豫,犹如一伙暗处逃奔的老鼠一般,疾速冲过。
看他们逃窜,房顶上的汉子正好已经重新装好了子弹引药,定了定心,便是瞄准最后一人的后背,待他扣动扳机,枪声一震火光一闪之后,这汉子还未来得及看自己打中没有,但听到枪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来,同时有人叫道:“隔壁老王个狗日的打中了,对,是老王打中的!”
开枪的汉子正就是“隔壁老王”闻言之下欢喜不禁,他此时才定眼看过去,见巷子口那里趴伏着一个无赖的身体,动也不动,怕是已经被打死了,后背有鲜血不停的沽沽流出,显然就是刚刚自己那一枪打中的,看到这样的情形,四周不少人如雷般喝起来采来,更有不少男子从自己家的院墙上跳下来,开始拿着枪追赶那一伙无赖。
这些男子多半是四五十岁甚至年过花甲,当然不可能是在役的军人,也不是在编的城市民兵和屯兵,但现在辽阳尚武之风大盛,而且镇军淘汰下来的火枪极多,只要花上几两银子……搁现在也就是一个月甚至半个多月的收入就能买上一支,买火枪时还随送不少火药和弹丸,别的不说,守备自家院落,使小偷强盗不敢上门就很值当了,若是以前各人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心思,不要说买火枪,就是院门也不带锁的,家里除了一些杂粮外连家俱也没有,只有破坑和破被褥,偷去亦卖不到钱,各家渐渐有钱后才有了防范的心思,好在辽阳的治安越来越好,现在买枪防身的不多,但用来打猎的是越来越多了。
此时的辽东大地地广人稀,就自几百年后的人口密度也能打着猎物,何况是现在。拿着一支猎枪往城外野地里走一圈就是成串的野兔和野鸡,往林子里走一圈就是打得獐子狍子等猎物,现在拿着这枪,这些火性很大的老人们身手居然还是很矫健,拿着火枪,便是真的向前追赶起来。
第738章 救回
田小七等人亲眼看到自己的伙伴被人一枪撂倒了,打在后背心,但喉咙咯咯直响,两眼凸出来,嘴里不停地喷出血来,从被打中倒伏地而亡不过眨眼间的事情,从一个大活人到成为一具尸体也就是一声枪响的事,以往这些家伙好勇斗狠,对辽阳城到处都见得着的火枪还不怎么看得上眼……麻烦的东西,从搠条通好枪管再到上射药引药装子弹好多流程要做,虽然不必夹火绳了,可以用扳机扣发打火引燃击发,但相比较长刀匕首来说还是麻烦东西,他们这些人只讲究街头斗殴,用枪的人在他们看来就是找死,一个虎扑过去一攮子戳在身上,你那火枪还有什么用?
这会子他们倒是真的知道火枪的厉害了,一个个亡命飞奔,恨不得再生出两条腿来,倒是慌乱之间,抬人的几个混混连把人丢下来都忘了,仍然抬着人不停的飞奔出来。
已经躲躲藏藏半天,到现在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一群人找到一个僻静地方,两手撑着膝盖,不停地喘着大气,这些人哪里知道什么锻体之事,一个个虚的不行,喘的如风箱一样半天之后还是没有回过气来。
“这,这辽阳看来呆不得了……”一个混混先说了一句,接着又向田小七道:“七哥,看来城里暴动了,就是冲着锦衣卫去的,我们再混下去小心命摞在这儿,还是赶紧想办法出城,回抚顺关去吧。”
“就是,那里夷人好欺负啊,怎么弄也没事。”
“守关的将爷在我们这边,女真鞑子遇事也只能忍了。”
“关城内外咱都熟,做什么都心里有数……这阵子我也捞了几十两在身上,委实不敢再在这辽阳呆下去了。”
众人七嘴八舌,无非就是想说辽阳已经成了险地,速速离开为宜。
田小七自己也捞了二三百两在手里,作为一个混混小头目,这是他以前好几年的收益了,而且没有浪荡花掉,这银子就随身带着,由他一个心腹的小弟背在身上,想想居处只是临时睡觉的地方,并没有什么物件留下来,说走就走,倒也没有什么困难之处。
当下咬着牙点了点头,道:“就这样说定了,咱们一会就离开。”
“这小娘皮咋整?”一个混混指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