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样的城池里头,姚大节本人的心里似乎也是灰沉沉的,丝毫提不起精神来了。

平时他都是躲在自己的府邸里头,能不管事便不管事,除非是抚顺关等各关隘有警讯传来,否则姚大节就是任事不理。

在辽阳的包围之下,他知道自己要么屈从,要么就得再调一个地方,在这种心理之下,姚大节的退缩和保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自己不出头找事,事情却突如其来的找到自己头上,这就叫姚大节无可奈何,甚至感觉万分尴尬了。

城外,突然杀声震天,整个沈阳城都震动了。

姚大节麾下说是有近三万人,但多半是沈阳中卫的卫所兵为主,这些人也就是占个名额,表面上充当辽镇近九万额兵中的一份子,但他们多半拿不到什么饷,具装也差,甚至有不少兵连兵器也没有,努尔哈赤攻下沈阳等地后,辽东明军集结兵马,三万多残兵,有近一半两手空空。

现在的沈阳驻军,两手空空的当然很少,但拿着锈枪头的长枪,一斩就断的腰刀,身上穿着十年没换过的鸳鸯战甲的士兵,却也比比皆是。

真正的精锐还是辽镇的直属骑兵,这些骑兵才是真正的做战力量,具装有布甲和铁甲,都有马匹,饷银也有一两八一个月,加上发的粮食米豆,一年也有十几二十两的收入。

但这些骑兵和辽阳兵一比就差的太远了,沈阳的骑兵,私下逃亡跑到辽阳投军的真不在少数,哪怕是各级将领的家丁骑兵,也有不少跑到辽阳去了。

辽阳骑兵,最底层的普通骑兵,月银也是好几两,一年算下来有四五十两的收入,稍微当个小军官,一年可能就大几十两或是过百两了。

辽镇骑兵,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在辽镇因为不善逢迎或是没有背景后台,升不上去,如果没有辽阳,他们也就这样继续呆下去,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呆在原地不动就是太蠢了。

现在姚大节身边也就三四千骑兵,还是二流三流的为主,只有他自己的几百家丁和亲兵算是较为精锐,真正的精锐都在广宁一带,但被李宁一下子带出去损失了五六千人,全部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这一下辽镇实力几乎去了三分之一还多,损失不可谓不大。

正因如此,李成梁去职后,杨绍先固然资历不够,胆略也不够,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辽阳在身边大举出兵而没有任何反应,说白了,什么都是假的,真正的硬实力才是实打实的东西,没有实力,就算李成梁还在,又能如何?

原本姚大节打算和辽阳相安无事,但突如其来的响声之后,又有亲兵打马来报,说是辽阳军在沈阳城外不远的地方,开展军事演习。

这种时候,辽阳军不到前方支援,却是好整以暇的在沈阳搞什么军演,其用心和用意,也就十分的明显了。

“走吧,到城头看看去。”听到报告之后,姚大节有气无力地道。

辽阳军的军演是在城外不远处,那里有一个大型的军营,驻扎着辽阳军的第八营和一些骑兵,往开原方向的车队源源不断的从这个营地边上过去,不要说辽镇兵马了,再不开眼的女真人或是马匪杆子,都从来没有敢打过这些车队的主意。

有强悍的兵力作为后盾,这就是辽阳敢于向外开战的底气。

这一次军演,就是第八营的营官张猪儿自主决定的。

虽然他还不知道锦衣卫已经抵达辽阳了,但对锦衣卫前来的消息是几天前就得到了。马维和曹应魁集结了几百人出发到辽阳,是按皇帝问罪的旨意前来的,虽然辽阳还没有打出一个结果来,但问罪的锦衣卫倒是先派了出来,这当然是对辽阳的一种蔑视,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如果是在八年前,张猪儿还是一个千总的时候,他未必有什么胆量敢做什么,不要说他,就算是当时的郭守约,王辅国,大家都未必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来支持惟功。

现在,当然是大大不同了。

辽阳的财力,兵力,各人对本镇的忠诚度,对惟功个人的忠诚,整个团队的向心力,所有一切,都已经到达一个朝廷无法想象的高度。

特别是在这种大军齐出征讨北虏的要紧关头,朝廷不仅不帮忙反而来扯后腿,这正好与辽阳向来的宣传相契合。

可以说,张猪儿这个营官如果真的选择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态发展的话,他这个营官也是当到头了。

就算麾下将士畏惧于军法,不敢擅自行动,他这个毫无权威,在将士们眼里不够忠诚,毫无担当的主管,根本也没有办法继续指挥下去了。

在知道锦衣卫已经进入关内时,张猪儿一拳打在桌子上:“必须有所表示!”

对军队来说,还有什么比展示肌肉更直接,更有效果的表示?

一道道军令迅速下发,张猪儿连请示的功夫都省了,只是向军训司和参谋司做了一个备案,呈文上去就完事了。

这种规模的演习,原本就是部队主管职权范围以内,根本不需要事前上报。

几天之内,在辽镇毫无察觉的准备之下,六千多第八营官兵和附近几个骑兵千总部的官兵,从沈阳到开原范围内的九千余人全部被动员起来了。

在驻沈阳城外军营对面,几天时间搭起了一座城池的模型,以辽阳参谋司参谋们的功力,搭建一座城池实在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当姚大节攀上城楼,观摩演习情形时,第一眼就发觉模拟城池似乎有些眼熟。

城楼,护城河,羊马墙,鹿角等障碍物,还有城外屏障用的箭楼,铺在是太熟眼了一些。

城下已经是杀气腾腾,第八营的官兵们全副武装,手持各式武器,骑兵在方圆十余里地方来回的奔驰,马蹄声时不时的轰隆隆的响起来,令人感觉惊心动魄,步兵们穿着重甲,赤色的旗帜时不时的晃动应旗,大队大队的人马被来回调往各处。

姚大节看了半天,腮帮子边上的肌肉一跳一鼓,脸色也变的铁青一片。

这一次军事演习就是张猪儿等人打算展示肌肉,显示辽阳的力量和决心,所以丝毫没有顾忌到沈阳城里人们的想法和尊严,当然,其实要损伤的就是城中辽镇将士的尊严。

辽阳军荷枪实弹,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在城下做着各种战术动作,一队队的士兵在红旗和鼓号的指引下,不停地在战场上变幻着队形,看了不到一刻钟时间,姚大节脸色就从愤怒转为颓然,眼前这些辽阳兵,真的不是他所领的军队能够撼动的!

第697章 碰壁

“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来攻城好了。”姚大节的一个亲兵看的愤怒,气鼓鼓的道。

城头上,不乏一起观看的辽镇将士,那些普通的营兵都是一脸的漠然,甚至隐隐有一种期盼。这几年,沈阳中卫,铁岭卫,开原卫,这些地方不乏人跑到辽阳谋生活,原本饥寒交迫,惟恐饿死,病死的生活状态,一到辽阳之后,立刻就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下来,原本干枯瘦弱的身形变的饱满而有活力,脸上有光,面色红润,衣着光鲜起来,连说话的笑声都是变的爽郎大声起来,众人都是不傻,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的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从辽东地界跑到辽中和辽南去,先开始是一年几千户,去年一年恐怕跑了过万户,各级将领和军户武官也不敢管,管亦管不住,辽阳骑兵时不时的在境内活动,特科的威力更是叫人心惊胆寒,谁愿冒着身家性命之忧,出来管这种不该管的闲事?

这些营兵,生活也很困苦,巴不得早点到辽阳那边去,但是碍着他们营伍兵的身份却不是那么好走的,现在他们巴不得辽阳把沈阳吃下来,至于外头的杀声震天的演习声响……那就爱谁谁了。

那个亲兵的话没有得到众人的赞同,他有些气愤难当,又想继续再说几句,但看到姚大节的眼神有些呆滞,他心中一动,赶紧也向城下看过去。

一座城池刚刚被辽阳兵外围着,现在突然显露出身形。

刚刚只是看着眼熟,现在打眼一看,明显的就是沈阳城的模样。

在这模型城市的四周就是已经布置好了的辽阳兵马了,有冲车,云梯车,好几种叫不出名字的攻城车辆,一共总有近百辆之多,在城池正南方向,也就是姚大节等人呆着的地方,三十多尊火炮被摆在炮兵阵地上,这时候众人看到辽阳兵正中将旗下令旗闪动,炮兵阵地先是应旗,然后就是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来了。

“轰隆隆……”

火炮声猛然响起,众人很清楚的看到,仿造的沈阳城南城大面积中弹,火炮的炮弹将仿的很象样子的城池眨眼间打垮了,几乎就是一轮炮击,整个城池就只剩下一堆余烬。

姚大节等人,面若死灰。

这当然是打给他们看的,意思是很简单,不要以为躲在城里就安全了,要是真的翻了脸,辽阳攻城,几乎就是和演示的一样,大炮轰击,虽然仿的城池只是用泥版砌出来的,沈阳城外墙包着砖,底基是大块的条石,但在火炮面前,估计包着的那一层砖也就多吸引一轮炮击而已。

“从现在起,不准任何人与辽阳那边起冲突,”姚大节向着左右,森然令道:“若有人违令,不等辽阳找上门来,我这边就斩了他的人头,送到城外去给人家。”

“是!”

众人都吓得胆战心惊,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将爷,难道我们从此之后,就这么躲在城里了?”

姚大节回府邸的路上,一个亲信部下轻声向他问道:“这样下去,似乎也不是个事啊。”

“我已经准备请求回广宁了,这边谁爱来谁来。”

姚大节虽然郁闷,但还是语气轻松的道:“人家势强,在这里硬顶就太蠢了,让一步何妨呢?”

“可……”

亲信嗫嚅了一下,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

从宽甸让到沈阳,再从沈阳让到广宁,如果辽阳势强,逼到广宁,那时候又让到哪里?

“如果他们真有到广宁城下的一天,也就不存在让或不让的麻烦了!”

姚大节似乎听到了这个部下的心声,瞟了对方一眼,轻声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对方身形一震,但很快也是明白过来。

如果辽阳真的吞并全辽的话,辽镇,辽阳镇,对他们这些当兵吃粮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可能,未来会更好呢。

……

……

两个锦衣卫使,不辞劳苦,一天之后,便赶到了沈阳。

除了沿途的几个屯堡与辽阳境内看到的一样繁华之外,沈阳各处,比起辽阳来就差的远了。

锦衣卫们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沈阳城内外的情形,在官道南侧的军营也落入他们眼中,演习已经结束,他们看到的就是一座充满威严和戒备森严的军营,也看到影影绰绰的辽阳镇的军人在活动,别的东西,就看不出来什么了。

“有什么了不起,”一个锦衣卫百户撇嘴道:“辽镇才是老大,只要说动姚大节,压辽阳一头完全不是问题。”

田千户忧心忡忡的道:“总要在辽阳主力回来之前就把事情办妥,张贴布告,造出舆论,封查府库印信,捉拿相关人等,没有辽镇配合,我们做这样的事就有些风险了。”

“老田你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就什么也不要,我们硬做,看谁敢造反不成。”

一群锦衣卫官校开始嘲笑起田千户,众意难犯,田千户只能忍下来,还得在脸上摆出笑容来。

曹应魁和马维对老田自毁士气的话也不大喜欢,由着众人踩乎了一气之后,马维才摆了摆手,笑道:“现在甭说那么多,见了姚大节这老狐狸之后再说别的。”

众人轰然应诺,数十人拔马进城,守城的兵倒也认得这些人就是凶名满天下的锦衣卫,根本不敢阻拦或是盘查,由着他们一路打马进城,这样的情形,和辽阳截然不同,这些锦衣卫的自尊心,瞬间爆棚。

得到姚大节居所,守门的见是锦衣卫,倒也不敢怠慢,立刻便进去通传。

等候的时间很短,片刻之后,守门的就一路小跑了回来。

曹应魁看到了,笑骂道:“姚大节这老狗才架子还挺大,我还以为他会小跑着过来迎我们。”

姚大节是副总兵,正二品武职,但这两个锦衣卫虽说只是四品武职,却是天子亲军的指挥使,位不高而权重,象姚大节这样的寻常副总兵,还真的不放在他们俩人眼里。

“诸位请回。”

谁知道守门的回来,劈头便道:“你们的帖子交还,我家老爷说了,不愿意见你们。”

“什么?”马维略显阴柔的脸上立刻布满杀气,他真的没有想到,姚大节不仅不愿见他们,连回话都是这样不客气。

“两位大人听清楚了吧?”姚府家人也不多话,直接便两手一拉,和另外一人,将大门给关了起来。

一直到大门关闭,马维和曹应魁都是呆滞状态,两人真是没有想到,到沈阳来,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告诉姚大节,我们是奉圣命出京的皇差,他想找死么?”

“我家老爷说了,驾帖上写的是到辽阳公干,与沈阳不相关,如果两位大人不满意,可以上疏弹劾他,老爷在家恭候处置便是。”

姚府的人,连出门的兴趣也没有了,在门中答的滴水不漏。

曹应魁铁青着脸道:“我们走吧。”

“底下该如何计较?”这一回是撞上铁板了,马维眼中满是阴毒之色,他是把姚大节给彻底恨上了。

“当然回辽阳。”曹应魁道:“就算没有辽镇支持,我们还是口含天宪的天子亲军,前来办的是皇差,难道辽阳的人敢公然抗命?张惟功回来之前,我们先掌握他的府邸,封查他所有的印信,盘查府库,等他回来,一索子绑了直接回京,旁的话不必多说!”

“我看盘查府库才是最要紧的,是不?”

马维被曹应魁说的信心复振,不觉也说笑起来。

曹应魁哈哈大笑起来。

上回去查抄张居正家,满以为能发个大财,不知道走了多少门路,最后皇帝亲点他前去查抄张府家财,结果诺大一个宰相府邸,居然浮财才十来万不到的样子,那么多大人物,简直都不够分,曹应魁到手不过几千,算算当初打点的花费,居然是赔钱的买卖。

这一回,可万万不能再失手了!

众锦衣卫听得两个指挥商议,精神也是大振,不论如何,这一次就算是老虎身上,他们也非得割一块肉下来不可。

当下计较定了,一群人趁兴而来,倒也不算败兴而归,一路赶回,天黑之后在路边官道上寻了一个骡马大店住宿,这辽沈官道是重修过的,真的是往返如风。

翌日清晨,他们就抵达辽阳城门,若是别的地方,城门不开,只管叫开来便是,在辽阳城下,看到公安司巡兵们冷冰冰的面孔之后,这些锦衣卫倒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在城门等着,待城门一开,便是迫不及待的冲到城中,一路赶往总兵衙门所在地方。

到了总兵衙门之外,一个锦衣卫百户手持驾帖,趾高气扬的道:“奉圣命,前来辽阳拿问张惟功,查看其财产,赶紧开门,我等要入内盘查!”

听到这样的话,总兵官邸大门洞开,几队穿着铠甲的战兵鱼贯而出,这样的阵仗摆出来,就算是锦衣卫们也汇齐了,也有二百余人,可还是禁不住腿肚子转筋。

“天使驾临,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个穿着七品文官服饰,一脸大胡子的大个子文官迎了上来,慢吞吞的道:“要看什么地方,本官无不依从,诸位请随意好了。”

第698章 避让

“虎头,铜锤,二丫,不要耽搁了,该走了。”

前头锦衣卫过来,后头后院里几辆车也是套好了,大丫和李成瑛分别吆喝着自己的小子丫头们上车,前往张用诚的府中暂住,暂避一时。

后宅该带走的私人物品都早就叫人打了包,就是一些笨重的家具留着不动。

李成瑛还是一脸不高兴,咬着贝齿,恶狠狠的看向四周,恨不得冲到前院去,把那些锦衣卫拎过来痛打一顿。

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她小时候的一点儿踪影,大丫见了,只有抿嘴微笑。

两个女人,都是二十来岁年纪,虽已经不是稚龄少女,但仍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一个天姿国色,一个亦不遑稍让,这几年来,惟功虽然身居高位,家资千万,却从来没有再娶一个的心思,老实说,他对现在后宅还算安宁的局面已经感觉十分庆幸,可是真没有什么想法再给自己添麻烦了。

谁知道添一个进来,能不能融洽相处?现在这一妻一妾已经是超级美人胚子了,能不能找到比这两更强的还是两说,找来了,自己还得头疼,还是免了罢。

“锦衣卫什么了不起的,我当年在京师时,可没少揍他们!”临行之时,看着自己家的后院,女人护短的天性大爆发,李成瑛是真的恼了。

这话倒也是真的,像襄城伯府虽然只是伯爵,但一直在皇城禁军的圈子里掌握权力,皇家仪卫向来是由襄城伯府执掌,最少也是执掌的侯伯中的一员,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皇城禁军诸卫少不得都和李家有一点关系,锦衣卫再凶也是对百姓和商人这个阶层凶,最多再惹一下中低层的文武官员,对侯伯勋贵来说,他们也不过只是皇家亲军中的一卫而已,强势的锦衣卫掌舵人侯伯们还要给几分面子,底下的这些办事的,管你是什么指挥,千户,侯伯阶层的肯定是看不上眼的。

李成瑛还是小丫头片子时,家里往来的不是公侯就是驸马,都督都不大够资格登堂入户,更不必提锦衣卫的两个小小的指挥了。

“行啦,”大丫没有李成瑛的盛气,抿嘴劝道:“这是他的安排,我们只管照做就是了。”

“哎,就是不甘心,这些家俱要是叫他们的手碰过了,我可是不要了。”

“这倒也是。”大丫一皱眉,对一个中年仆妇吩咐道:“一会你随时盯着,若是有人碰了哪一样你记下来,回头全换了。”

“是,两位奶奶放心便是。”仆妇头儿也是忍不住想笑,这大奶奶和二奶奶,说是当了娘的人,可还是留着不少的女孩子习性,这么多笨重的硬木家具被人碰了就换,看来这总兵后院要有一阵子乱腾了。

后院众人离开时,前院锦衣卫已经涌了进来。

这几天,这些锦衣卫可称四处碰壁,在辽阳,到处都不买他们的帐,四处看别人的脸色,特别是他们住的在城驿,说是官差人数超标,驿站无法完全接纳,叫他们自己出去住店。

住店也罢了,辽阳的旅店很多,也很豪华,但住店就得老老实实的给钱,这些锦衣卫,到哪儿都是伸手要好处的主,没事遇着人还要踢三脚的狠角色,居然得老老实实的给客栈老板掏钱,不然的话,这些老板就扬言要报公安司来处理。

想到公安司的那些巡兵的脸色,锦衣卫们都软了,只能老老实实的自掏腰包。

这一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他们跑到沈阳,又是毫无成效,碰了一鼻子的灰,现在这会子终于站在总兵衙门的大堂之前,四顾张望,虽然辽阳的人都是神色不善,到底还是十分配合,这些锦衣卫终于心情大好,感觉自己前两天的顾虑实在是毫无必要。

“你们看,”曹应魁喜道:“事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咱们不是就站在这儿了?”

马维也是高兴,看着那个满脸大胡子的官员,问道:“贵官名讳上下?”

“下官姓孙,定辽中卫经历司经历。”

这人当然是孙承宗,现在的中军部副职,在辽阳算是最高权力序列中的人物了。

但这些东西没必要和锦衣卫们说,孙承宗的表面上的官职是以秀才身份被举荐,吏部手续也顺利通过,加了一个卫经历司经历的官职在身上。

文职在军镇和卫所系统里都是升迁机会不大,孙承宗愿意在卫所挂职,等于是铁了心绑了辽阳的战车上了,决心不可谓不大。

象徐光启,袁黄等人,这两年也陆续在辽阳下的卫所中任职了,或是六品,或是七品。

其实以他们的学问,科场上不敢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十成里有七成以上可以考中举人或进士,他们还年轻,不象宋尧愈年纪已经大了,中进士的意义也不大,五十以上中进士,一般都是在国子监或是南京各部任闲职,或是放在边远州府任佐杂官员,任正印或清流官职的机会都不是很大,所以孙、徐、袁等人,算是为辽阳的大业,本人做了不小的牺牲。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哪怕中个不当官的进士,也比在辽阳做到六品官员强,在孙徐等人的老家,士林已经有很不利这几人的风评,好在辽阳财力充足,这些年不停地在各地招募参随和文职官员,或是名士到学校里来任职,因为肯花钱,前来的名士还是很多的,无形之中,辽阳也算是一个文化重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孙承宗等人的名声恐怕会更加的不堪了。

在曹应魁和马维等人眼前,孙承宗落落大方,神态不卑不亢,完全不象一个普通的七品杂职官员。

他们倒是完全不可能知道,这可是一个未来的帝师,辅臣!

简单看了一下总兵大堂和签押房,公事房等地,还看了几颗印信,包括惟功的平虏将军印在内,一切无有异常,马维便道:“我们要查看全部地方。”

孙承宗淡淡一笑,答道:“悉听尊便。”

锦衣卫开始进入二堂,后院,四处如狼似虎般的查看。

辽阳的人也不阻止,只是很冷漠的跟在四周。

锦衣卫还发觉后宅有一些人,看他们翻动东西时,就拿笔记录一些什么,他们心中奇怪,不过知道辽阳的人不好随便去惹,当下只继续翻动,不去管他们。

内宅外堂看过一次,当然不可能查出什么碍眼之物,也没有想象中的后宅金银满柜,古董摆放的到处都是的情形,查过一次后,众锦衣卫无不气沮。

马维和曹应魁彼此对视一眼,均知对方心思。

“你们镇的仓库在哪儿?”马维对孙承宗道:“我们要查库。”

“贵官是钦使,我们当然配合。”孙承宗淡然道:“不过,有言在先,仓库里都是要紧物事,其中现银尤其很多,进入查库可能耗时良久,而出库时,我们也要再盘一次,以免数字出错,对不上帐,彼此都很麻烦。”

锦衣卫出来查库,从来只有地方配合,多少错漏,也没有人敢出声,不过孙承宗这么说,马维和曹应魁已经不大放在心上了,他们耳朵和脑海里只有“现银尤其很多”这六个字。

这六个字,仿佛是金光闪闪,一直在他们的脑海中盘旋,别的事情,他们是一概不管,也根本想不起来了。

“好,既然各位坚持……”孙承宗不再多说,吩咐道:“来人,带这些爷们到财务司的库藏去查库。”

“你这经历倒也晓事,”马维一心要去发财,别的事情管不上了,一边等人带路,一边对孙承宗口不应心的道:“本官和同事都念你的好,有了好处,忘不了你。”

“下官是做份内的事而已。”

孙承宗这里不知道有多少要紧的事要处理,中左所那边已经派船出海,有不少辽阳的人已经远赴山西陕西河南各省活动,这两年各省都有大灾异,灾民很多,朝廷赈灾的措施丝毫不得力,比如最要紧的一次大灾,受灾人超过二十万,直接死亡就有好几万人,万历的表示就是从后宫掏了五千两银子,用郑贵妃的名义捐了出来。

几十万上百万人受灾,一国之君以女人的名义捐五千两,这种表示,真不知道叫人说什么是好。

上行下效,张居正在时,官僚集团还收敛一些,还能做一些事,现在官风吏风极为败坏,地方上把户部有限的拨款侵吞分肥大部分,只有极小的一部份能到灾民手中,这几个省,地方上流离失所的灾民,为数当真不少。

前几年,已经有数万人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几年,万人以下的起义也当真不少,只是规模不大,时间很短,当朝为政者,根本没有在意。

要到三十年后,灾荒越演越烈,最终成燎原之势时,这些官员和皇帝才急了眼,不过就算那时候,大明的赈灾仍然是一团糟糕,根本毫无用处。

可以说,明亡不止是建奴,建奴只是一小部份原因,也不是天灾或农民起义,而是亡在它自身的痼疾之上。

救灾存亡,前不及唐宋,后不及清,这是明朝最大的短板了。

不过现在这短板却被辽阳利用起来,中军部和相关的各部门在惟功的指令下早就拟定了一揽子的计划,从招募人员到陆路通行道路,打通关节,沿途站给,顺道购买种子耕牛等必须物品,对外是以辽阳军屯的名义,分散进行,在当时消息传播渠道并不快捷的前提下,单独一地出现招募人员并不怎么显眼,最少要等三五个月甚至更久时间之后,朝廷才会发觉辽阳的大动作,到时候肯定会加以阻止,不过,到时候,最少有过百万人过海到辽阳,朝廷就算阻止也晚了。

第699章 库房

这一件事,是辽阳近期的最大的事情了,另外各部门的日常事务也是孙承宗在处理,平时有张用诚和宋尧愈等人一并处理,分门别类,倒也不算太累,这一阵子,可是把孙承宗累的够呛。

还好往前方的后勤工作仍然是军需司和张用诚直管,孙承宗只需要在后方配合就行了,否则的话,他可真是有顶不住的感觉。

“大人,真的叫他们去盘查我们的银库?”

一个中军部的吏员,满脸愤然的看着孙承宗,在他看来,孙大人太软弱了。

这么多兵马在,锦衣卫又怎样,辽阳镇何必怕他们?

“就是,现在查库,将来真要抓我们大人怎么办?”

“敢抓我们大人?”一个吏员冷笑道:“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我也是,没有大人,我一家早就饿死了,用我这一条命来还,也是值当。”

“我已经和家里人都打过招呼了,我这条命肯定是要还给大人的,谁要抓大人,我一定一命换一命。”

一时间,在场的人群情激愤,那些看守总兵衙门的卫兵都是眼神阴冷,刚刚锦衣卫甚至突入到后院,虽然夫人们已经离开,但对卫兵们来说,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耻辱。

“你们吵什么,”孙承宗这才醒悟过来,对着众人拂袖道:“还不赶紧散去做事!”

众人都是怏怏离开,孙承宗见状,想了一下,对众人又道:“你们慌什么,这些锦衣卫在大人和我们眼里不过是爬虫一般的东西,之所以先让他们一步,只是大人要引而不发,后发制人,这一点都想不明白,在这里乱个什么劲。”

具体的细节孙承宗没有多说,但“引而不发”和“后发制人”这两个成语,众人的水平倒是肯定听的懂,当下均是眉宇一展,这几天来的闷气,好歹是散去了一些。

待众人散开时,徐光启正好赶了过来,听说这里发生的事,对准孙承宗笑道:“恺阳你这一招可是够狠的,银库一开一进,进去容易,想出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孙承宗微笑道:“阴谋诡计只是小道,不过,我听说这些锦衣卫已经想拿盐引出去摊派了,或是拿宝钞到市面上明抢,与其叫他们搅和了辽阳,不如先想办法把他们拘束起来。”

徐光启听了,微一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