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明-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下方从哲,”走过来的青年指一指身后另外一个中等身材,板着脸十分拘谨的青年,笑道:“那位是叶向高叶兄。”
“方兄,叶兄。”
都是赶考的举子,大家相见如故,当下约定还是李甲做东,一起往外走。
边走边行,方从哲风度极佳,也很健谈,对辽东众人笑道:“在下是隶籍锦衣卫,叶兄是福宁卫,说起来大家都是军户,今日倒是巧了。”
军户每年考进士的人数不定,多时有三成,少时只有一成两成,今日这店中一共才七人,倒有六个军户出身的举人,倒是真的难得一见的奇景。
众人闻言都笑,雒于仁也笑道:“偏偏在下是一个外人了,还望诸兄莫要排挤啊。”
这个陕西佬脾气倒是有趣,十分耿直,也很健谈,众人都很喜欢,一边说笑,一边商量定了,往一座大酒楼的方向步行而去。
杜礼对叶向高和方从哲都很好奇,这两人,叶向高沉稳大度,方从哲满脸灵秀之气,一看就知道是一等的聪明人,而且,谈话时也是能感受到两人都是言语不俗,博闻强记,这样的人才,在辽阳一地是见不着的,特别是两人其实都是官宦之后,叶向高的祖父辈就是官员,军户其实只是一种身份,不象杜礼等人,真是从最下层挣扎上来的。他不觉有些好奇,问道:“二兄是寄居在京,多考一科,还是今科刚至?”
“其实我们该去年正科来考,不过,都因为一些小事耽搁了,又想着今春还有恩科,索性就是年后赶了过来。”
方从哲虽然是隶籍锦衣卫,但是和锦衣卫真是两码子事。锦衣卫中办事的人,可能就是喇虎帮闲,穿着校尉服也没有锦衣卫的卫籍,真正有卫籍的,几百年下来了,干什么的都有,倒不一定在锦衣卫中效力。
锦衣卫从成立开初到现在,极盛时十六万人,少时也有万八千人,哪能都是校尉力士?多半是如方家这样,各自营生,做什么的都有了。
第627章 翰林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去,走了一刻功夫,却见前头一大群人挤在一起,吵吵嚷嚷,十分热闹的模样。
“走,看看去。”雒于仁最喜欢热闹,若不是举人身份,反象个任侠使气的轻侠。
众人和他相识才半个多时辰,但已经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此人要去瞧,众人无可不可,当然也是跟着。
说起来这七人还真没有什么不敢去看的,会试在即,这七人再衰也得有一半会考中成为官员,新科进士光环加持,百邪不侵,还真没有什么事叫他们害怕来着。
相隔不远,几步就到。
再近一些,便能听到吵闹的声响。
原来是一群湖广过来的客商被官店的人拿了,硬要住店,所带货物,不准自己贩卖,只准放在官店代卖,另外,亦不准住入私店,只能住这个官店,住宿费用,超过私店十倍以上。
这些客商如何肯依?他们辛苦贩卖货物,是将江陵一带的土物沿着新野南阳再到开封,然后过黄河,再经开封到临清,德州,沿运河北上这一条道路。
这样走法,一半多是陆路,就算有河也是小河,不象从南京浙江出发,一路可以从水路北上,十分从容,他们这般吃苦,人人头发里全是尘土,散开来,怕是能抖出一两斤的灰出来。衣服也看不清楚原色是什么模样了,脸上的皱纹之中,怕是都能抖出几两灰来。
他们的货物,多半是各色土产一类,大包小包的放在地上,摞在一起,恐怕也能值过千两银子。
这么多货物,官店直接扣去,说是代卖,谁知道能拿到多少货款,不要说利,本钱能不能拿回来,根本就是撞大运的事。
“他们不该图省六里地。”
方从哲祖籍是浙东,但永乐年间先祖任锦衣卫指挥使,举家搬到京城,已经是正经的京师土著,现在家落中落,前些年回原籍依祖产过活,没有住在京里,但京师情形,十分清楚。当下只叹气道:“绕道多走六里地,从宣武门进城,怕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叶向高道:“外地客商,若是初至京城,谁知这些厉害?这几天这样的事,我算是看够了。”
他们也是实在找不着别的住处,也不想住的太远。崇文门这里距离礼部贡院走路也就小半个时辰就到了,贡院开龙门那天,半夜就得过去排号,住的太远了,一路全是人,赶路就得耽搁很久,万一排到什么“屎号”那可就真完了。
但住在崇文门这里,这种事又是天天看得见,也真是闷气非常。
“你们这是要作死啊。”
一个喇虎头目提着一根哨棒,满脸杀气的走过来。
众多青皮混混原本是围着这群商人,这会子赶紧也是散开。
“你们他娘的是给老子上眼药来了?这他娘的是谁的官店你们懂么?这是潞王殿下的,当今天子万岁爷的亲弟弟!”
这喇虎头目先横眉立目的叫骂了几句,接着便是重重一棒,打在一个客商的腿弯处。那客商闷哼一声,顿时被打弯了下去,这喇虎反手一棒,又是砸在这客商腰上,接着打发了性,头上,脸上,胸口,胳膊,一连七八棒打下去,这客商先还惨叫,接着就只能哼哼,眼见再打下去,就得活活打死。
“饶了他吧,我们住店。”
“货就给店里贩卖,多少不拘给我们返点本钱就成。”
“返本?”打人的喇虎原本就铁心要讹这些湖广商人,要是近道的商人,比如直隶商人,或是山西商人,好歹给点面子,山东商人可能勾结响马……山东响马这些年越闹越厉害,大股三四千人,小股也几百人,不乏道上赫赫有名的好汉,大行商多半也和响马勾结,所以京师喇虎,格外给山东行商几分面子。
象湖广来的这些土包子,怎么看都是能随意揉捏的,不坑他们坑谁?
官店的嚣张,由来也非一日,时人这般记录:此一店也,号召百千虎狼,窟穴其中,而择人而食,致使市货壅,行旅散,游手无赖,相聚为奸,而闾苍心非,轻语变乱……
落入官店手中,便是落在虎狼窝里,此时那喇虎头目相一相客商额顶,手臂紧握,预备这一棒打在天灵盖上,直接开销打事。
打死了,送左家庄化人场一烧了事。
谁还敢报官不成!
“住手!”就在此时,有人喝止。
“谁他娘的多事?”喇虎大怒,拿眼去看,不相干的赶紧让开。
这一看,却有些愣怔了。
说话的是一个青年官员,穿着七品文官的补服,手牵着一匹老马,身边一个老仆,捧着衣包,一脸的惶恐。
这应是一个才从家里出来,预备上衙门办公事的官员样子,就是时间有些不对,按理来说应该是早晨这样出门,带着衣服,散值回家时换平民衣服,方便自在一些。
方从哲很内行的道:“这应该是个翰林。”
叶向高点头:“嗯,朝廷有制,新科进士授翰林,由光禄寺供给食料三餐,这位是到衙门吃饭,顺道查阅典章书籍……应该是个勤勉的人。”
翰林初授,朝廷优礼这些读书人中的人尖子,供给上十分丰厚,一日三餐,都可以到衙门去吃,然后有差事的,一般也是文事……或编书,或帮着修史,总之,打酱油的不妨吃了饭抹嘴回家,穿一身公服的,肯定是要加加夜班,说他勤勉,也不为过。
方从哲继续道:“而且是湖广籍的翰林。”
“何也?”叶向高道:“就因为救的是湖广的行商?”
“这倒不是。”方从哲道:“听他说话口音似乎是江夏一带。”
“我却不信,一声住手就听得出来,我们打赌吧。”
“成啊。”方从哲无所谓的道:“这个酒是李兄做东,如果弟输了,写条子叫几个诗妓来佐酒,叶兄你输了,一样办理就是。”
李甲眼中光芒一闪,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摇头一笑,并没有说出口来。
杜礼几个,则是一直看着那边的情形,对这边没有太注意。
方、叶二人,明显不愿多占李甲的便宜,既然李甲坚持请酒,那么,他们不论是谁,小赌一个东道,就算将李甲的人情给还了。
其实两人虽然是世家子弟,但从衣着打扮来看,并不是很宽裕,由此可见,两人年纪都不大,可是心思缜密之极,没有一点儿可乘之机。
那边已经更加热闹了。
一看到是个官员,官店中的各人有些忌惮,为首的喇虎神色还是大剌剌的,手上的动作也是停了。当下只是皱眉对那官员道:“这位大人,好生去当你的差办你的公事,我们这里是买卖,是王店,你别掺和。”
青年官员怒道:“就算是天子的皇店,亦没有当街这么打人,更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嘿,你是哪个牌名上的?报官职名讳来听听,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拦着这事。”
“本官翰林编修郭正域,有没有这个资格?”
“翰林……”
一听说是翰林,喇虎等人,也是深深忌惮,狠狠看了郭正域一眼后,喇虎头子恶形恶状的道:“好不容易考中的进士,我劝你,以后这样的事少管为妙。否则,招惹上你惹不起的人,怕是这十几年辛苦要白费。”
郭正域年纪不大,应该是这一科刚考中的进士,所以这喇虎的威胁,十分有力。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郭正域冷笑道:“若是我不敢管你们这样的事,还真不如回家。堂堂大明,朝中怎么尽出奸邪之辈,你们这些开官店的,还有锦衣卫,朋比为奸,做尽恶事,我辈之中,稍有良心的,岂能就这么容你们祸害下去。”
“说的好。”
“这位是好官。”
“咳,好官是好,可惜就是少啊。咱这里,哪天不过几十个官,看看有哪个说是读圣贤书,出来管这闲事的?”
“这倒是,那边的几个官店,有不少就是朝中的大官和勋贵合伙开的,这事儿,没法说。”
“这个大人年轻气盛,怕是要给自己招事啊。”
话犹未落,官店的人虽然气得要死,也只能退避。当众和一个翰林动起手来,朝廷绝不会允许,真出什么大乱子,得砍人脑袋。所以又气又恨,仍然是避让开去,不敢再说什么。
但事情还没完。
突如其来的,几个壮实汉子站了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脸色腊黄,三角眼中闪着阴森的光芒,看着郭正域,冷然道:“这位大人,说王店就说王店,扯我们锦衣卫做什么?”
一听说是锦衣卫,在场的人,顿时胆寒,情不自禁的便是后退。
连喇虎之流,也面露惊惧,一起后退。
京城之中,锦衣卫势力已经越来越大,渐有凌驾于东厂和地方实力之上,校尉人数这两年没有增加太多,但潜在实力却是越来越强,张惟贤的官职也越来越高,京城之中,算是神鬼辟易。
第628章 承诺
现在不止是普通的富商百姓害怕锦衣卫,中下层的官员,亦是畏之如虎了。
“锦衣卫说不得?”郭正域却是胆大包天的人,对锦衣卫早就看不惯了,当下冷笑道:“本官位列翰林,足可上书言事,对你们锦衣卫,早就要上疏弹劾!”
“好。”那个锦衣卫名徐三虎,是个千户,也是张惟贤身边较为得力的人,当下冷笑一声,呆着脸道:“这位大人对我们锦衣卫有成见,也好,跟我们回北镇抚司,好好看看锦衣卫是怎么做事的。”
“但去无妨。”郭正域道:“看你们能将我怎么着。”
徐三虎冷笑几声,也不多说,是不能怎么着,过两天朝中大佬知道了,和张惟贤一声招呼,肯定放人,而且声明是一场误会,大佬们不会介意,不过,这姓郭的也不会有好下场,身上明伤不会多,暗伤肯定不少,没准,过几年就要了他的命。
做这行当,锦衣卫里好手太多了。
“你们谁敢?”
眼看锦衣卫要把人带走,这会子雒于仁再也忍不住,站了出来,喝止道:“住手,谁敢带他走,亦将我一起带走。”
锦衣卫们听到都笑起来,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疯子,居然还真有鸡给黄鼠狼拜年自己找死的。
徐三虎却是脸色微变,他看了出来,这是几个应试的举子。
在他犹豫的时候,一个校尉上前笑道:“你他娘的是谁?敢来阻我们锦衣卫办事?”
“啪!”
雒于仁上前,伸手就一巴掌,打完之后,理直气壮的道:“我是来应试的举子,怎么样,不仅阻你,还打你!”
“好家伙,你这是找死……”徐三虎大怒,刚要下令一并拿人,方从哲眼中波光一闪,却也是站了过来,静静地道:“这里就有七八个举人,你这里一拿人,我们立刻高呼起来,四周最少还有百来个,闹大了,我们到礼部衙门请愿,不行到宫门去叩阙,你给你们大人想想,愿意惹这么大的事不愿?”
叶向高道:“张大人我曾经在某大人府中见过一面,倒是平易近人,你们这样替他惹事,他知道么?”
两人一个是赤裸裸的威胁,一个是隐隐点出自己身份不弱,在某个大佬府中见过张惟贤,一个激进,一个委婉,效果倒都是极佳。
被方从哲和叶向高这么一弄,徐三虎天大胆子也不敢动手了,冷笑几声,点了点头,道:“你们很好!”又特意吩咐身边的校尉道:“将这几人姓名记下来。”
校尉中有人答应着,几个剩下的锦衣卫簇拥着徐三虎走了。
“我们自己报名吧,不劳这位校尉久候。”
雒于仁提议,方从哲皱一皱眉,也是答应下来,叶向高一脸无所谓,李甲也不大在意,杜礼和夏之臣胡省三几个有些犹豫,但读书人的面子在这里,他们三人万万不敢拒绝,也是走了过来,将自己姓名报了出来。
“哼,走着瞧。”
校尉将各人姓名记了,冷笑几声,大步走了。
四周的人都面露忧惧之色,锦衣卫这几年的威风不下嘉靖时,甚至阴毒犹有过之,京师中人知道厉害,无不替这几个举人担忧。
“不妨事。”叶向高笑道:“我们继续去饮酒高乐。”
方从哲也道:“诸兄莫担心,有什么事,我和叶进卿担上就是。”
“岂能叫两兄独美于前?”李甲笑道:“小弟当然也算一个。”
“好。”叶向高赞道:“景元,中涵,还有诸兄,我们赶紧去喝上两杯。”
他虽是福宁卫军户,但出生已经在无锡,一口南音,人也斯文,气质老成稳重,倒瞧不出来,也有这样豪气。
杜礼等人,虽有小小担忧,但也不肯折了面子。
况且,他们都是从辽阳出来的人,不知不觉间,竟是不怎么将凶名满天下的锦衣卫放在眼里的感觉。
各人心里都想:中了进士叫我好好当官就当,不成就外放,要是不中,回辽阳去,锦衣卫还敢到辽阳不成?
锦衣卫和军情司的暗战,激烈程度越来越高,连辽阳的小孩子也知道要提防操京片子的外地人,锦衣卫倒是想招京师之外的人,可一则用了不放心,二来京城外不是锦衣卫家传的人,情报工作没有一点儿绝活,诸如打听消息的巧妙窍门,传消息的关节技巧,隐藏身份的必须技能和常识,还有翻墙迷狗,撬锁用迷香的种种全挂子本事不是一两天学会的,军情司当然也不可能只以京片子来抓人,这几年来,锦衣卫在辽阳不知道折了多少人,反正就是渗透不进来。
杜礼等人,有回辽阳就平安无事的想法,亦就不足为怪了。
“诸位,京师之中其实虎狼成群。”郭正域对这群举人也是十分欣赏,他自己其实就是去年的进士,考在二甲,名次靠前,所以选为翰林编修,当官还不到一年,身上官气不重。
看着众多进士,郭正域坦然道:“我是预备鱼死网破的,而且,他们是我的同乡,不好不理。管这事,好的结局可能是回乡闲居,不好的话可能被关到北镇抚司,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现在的这个局面,不要说普通的进士,就连我这样的翰林,亦不敢说一定平安无事。适才的事,他们是怕闹的太大,乱了恩科的大局,否则的话,很难善了啊。”
“多谢前辈提点。”郭正域的坦诚令方从哲和叶向高几人感觉十分敬佩,郭正域的身上,有一种坦率诚实的特质,令人不知不觉的就信任他,想倚重他。
他们当然不知道,眼前这位刚入官场的翰林,是万历朝有名的“万历三正臣”之一。
现任礼部大宗伯和东阁大学士的沈鲤是一位,郭正域又是一位,现任户部员外郎的吕绅又是一位。
当然,现在除了沈鲤,其余两人都还声名不显呢。
“好,我要去上值,就不与几位一起高乐了。”
大家通过姓名籍贯,彼此算是在心里知道有这么一号人,如果有意深交的话,可以上门拜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郭正域走后,果然是方从哲赢得了东道,叶向高倒也不说什么,众人兴致颇佳,一起搭伴前行,到了酒楼,李甲叫了一桌值十两银子的上上等席面,海陆八珍各色干果上等好酒齐备,叶向高又掏了银子叫人请几个乐妓来鼓乐伺候,唱小曲说鼓书,十分热闹,也并没有流于下乘,等起更之后,各人才兴尽而返。
自此之后,这一群人算是成了一个小团体,彼此互相往来不绝,离会试还有几天,有李甲这个大金主在,各人也不怎么看书,每天就是不停的体验京城各大酒楼和教坊司乐妓的水平,除了这些事,就是去道观寺庙烧香拜佛,逛琉璃厂,看看古董器玩,看到有好砚台等书房用具,价格不贵的便买上一个,倒也是悠闲自在。
“李景元,杜茂中,方中涵……你们今晚有事没有?”
傍晚时分天欲雪,各人今晚没了玩兴,一起在住处泡茶闲谈,长谈到天黑,兴头尽了,一时无聊,各人预备散去,要热水泡脚,早早上床睡觉。
这当口,叶向高颇为兴头的赶了过来,对众人笑道:“我有一个好友今晚要带我去大宗伯府上去拜会,我说还有几个好友一并去,他亦同意,诸君,同去如何?”
“大宗伯?”杜礼奇道:“大宗伯放了恩科主考啊,我们去见,不要避嫌么?”
“当然不是沈大宗伯,是说王大宗伯。”
“哦,是我想左了。”
朝廷授官,分实授和虚衔几种,王锡爵和沈鲤都是礼部尚书,而且一个是文渊阁大学士一个是东阁大学士,前后入阁,位于人臣之极。
王锡爵名声向来是士林中最佳的一群,张居正丁忧风波时,王锡爵带头求情,后来与张居正理念不合,回家闲住,隔了这几年,此老回到中枢,一下子就是阁臣,他资历虽深,年纪还不大,似乎还不到花甲,以后最少还有十几二十年的阁老好做,所以在朝廷之中王锡爵也是一个大热门,仅在申时行这个江南籍的次辅之下。
“王阁老向来崖岸高峻,不肯轻易接见小辈,今日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杜礼和方从哲等人都是十分兴奋,王锡爵这样的阁老前辈召见,这是难得的大机遇。
当下立刻换衣,各人原本出门都是步行,也没有走远的机会,今日要到西城,距离较远,叶向高雇好了一辆顺字行的双马马车,车子很漂亮,拉开门,两排长凳对列,上面铺的软垫,叶向高对着李甲等人笑道:“这是你们辽阳镇总兵留下来的好处,价格不贵,又方便之至。”
“原本京城道路也是总兵官的手笔,这几天在京师常听人说起,可惜几年一过,一切恢复原样了。”
“我们辽阳的路和马车,各位若有机会,当去看看。”
“还有辽阳和金州卫城各地的高楼和公园,大祠堂,大广场,足值一观。”
“嗯,”叶向高和方从哲感觉到这几个辽阳人的强烈的自豪感,当即两人都是一点头,答道:“既然如此,会试发榜之后,或多或少有假期,我们会请一个月假,去辽阳走一趟。”
“当然还是小弟做东。”李甲十分机灵,立刻接话。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第629章 浙党
王锡爵在家换了道袍,穿着软鞋,客人们来的时候他已经早就用了晚饭,很简单的二米粥,配几碟萝卜丝和腌白菜一类的小菜,吃完之后,拿起书稿看了几页,听闻客人来了,放下书本,到二门滴水檐下迎客。
赵南星,顾宪成两人在前,叶向高,方从哲等人在后,众人都穿着便服,远远看到王锡爵的身影,赵南星和顾宪成两人对视一眼,赶紧走上前去,按小臣见阁部大员的规矩,在阶下跪了下去。
他俩一跪下,叶向高等人当然也是赶紧跪下。
众人刚叩了一个头,王锡爵便道:“都起来吧,不必多礼了。”
大家都叩了头了,“不必多礼”是说不必叩三个头,算是省了两个。
杜礼心里不免腹诽,总兵官也是一品,还有将军印,上柱国,光禄大夫,全部是一等一的勋衔,还是未来的超品国公,就算是一品文臣见国公按制也该叩拜,可总兵官从来不叫人叩拜,不管是营官还是吏员,或是儒生,杜礼亲眼看到惟功曾经在屯堡门前和一群扫地掏粪的说话,还笑眯眯的,虽然不显得特别亲切,但亦不曾有明显的排斥和嫌弃。
这很难得,也是当时触动杜礼,叫他老实消停下来的原因之一。
眼前这位相貌清癯的老者,官不过正二品,毕竟只是尚书,还没有加保、傅,所以到不了一品当朝,只是这威风气派,却是比辽阳的总兵官大人要强得多了。
几个举子和两个青年官员一并起身,王锡爵没有一下子就叫人进来,站在檐下,目光扫视着。
赵南星和顾宪成不必说,青年俊彦,自己也是很熟识的后辈……都是江南一脉,平素往来就很多,特别是出身苏、松、常一带的官员,声气相连,平时往来就很多,现在,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动下,已经隐然结党,对这件事,王锡爵既不赞同,亦不反对。
同乡之谊,抹杀不得,而结党之事,亦非王锡爵所乐见,当然,最好就是“清楚不了糊涂了”,自己假装不知就是。
倒是提拔奖掖后辈,是当道大佬理所当然之事,无所谓结党,是以有今晚之会。
除了赵、顾二人,最出色的,当然是方从哲和叶向高。
一个敦厚大气,虽然年纪不大,但望之犹如山峦,王锡爵是识人的,一看叶向高,便知道这个后生将来必定是一派领袖人物,暗中便赞了一声。
再看方从哲,轻灵飘逸,眼中的灵秀之气简直掩盖不住,看到这样的一个后生在自己眼前,王锡爵都是感觉到一种压力……眼前这位,未来的功业成就只要伸手,就能到手。
再看杜礼等人,不免就逊色的多。
辽东这几位,胡省三和夏之臣都较为平庸,杜礼有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气质,虽经打磨,隐约可见,王锡爵眼光很毒,知道这是一个容易抗上,但做事也很顶真的性格。
倒是李甲,他有些看不透。
瞧着,象是一个普通举子,但气质之中,总有一点若有若无叫人看不透的东西,似乎是一种很复杂的精神状态……
王锡爵看了一会,一伸手,笑道:“请进,大家不必拘礼,老夫这里不敢说别的,香茶是有的,也有一些珍本孤本,难得一见,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看看书,这是一件乐事,请吧。”
王家的书房很大,原就是世家,现在又做到阁老,内里的陈设虽不奢华,情调却是没的说。
众人进屋,果然是人人奉茶,然后书房里的仆役取出一些宋版的宋人笔记来,大家小心翻阅,小心品读,顺道再说些文章掌故……这一下子更看出高下来了。
叶向高和方从哲几乎无书不读,随便一翻,谈论起来,条条有据,辽东的几个,在这方面几乎没法比,方从哲和叶向高都是世家子,家中藏书多,而且教育得法,不是光读死书,而辽东这几位,能考上秀才就是全家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哪有闲空叫他看闲书?又哪有多少宋人笔记叫他去读?几本孔孟的书加朱子批注搞不好都是借来和抄来的,想要更多的,根本就毫无可能。
“叔时,叶进卿是肯定不会说什么的,我们去攻方中涵。”
赵南星和顾宪成今晚没有说什么话,他们原本就是为了考察叶、方二人而来。叶是军户,但出身是在无锡,顾宪成正经的同乡,方是锦衣卫,可也是正经的浙东后裔,这两人,赵南星和顾宪成都看中了。
“中涵,此科必中,底下有什么打算?”赵南星一脸温和的笑容,对着方从哲微笑道:“如果在一甲或二甲前列,当然是翰林,如果三十名以后,倒不一定,考试之道,学识当然第一,不过有时亦有运气一说,吏部之中,我还能说的上话,未知你中意哪一部?”
新科进士,除了翰林之外,或六部主事,或光禄太仆大理各寺,或是通政司行人,授职之前,多半“观政”,也就是学习政务,分发各部是吏部之权,赵南星居然随方从哲随意挑,也算是真心曲意结纳了。
“如果要选宅邸,”顾宪成笑道:“我有几个信的过的房屋经纪,断不叫他们哄了你去。最好是住西城……小时雍坊我就知道几个院子还不错,所费亦不多,如果中涵你手头紧,不妨从我这里先支一些用着便是。”
他们俩人,倒是真的热诚,虽然是许诺选官,买房,但语气是关怀备至,前辈提携后辈的感觉,而不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事实上如果方从哲已经中了进士,感觉不免变了味道,现在么,倒是恰到好处。
“这,两位的情意,从哲十分心感。”方从哲的脸上充满了感动,十分诚挚地道:“不过,会试之前,说这些真的为时尚早啊。”
“凡事不预则废啊。”顾宪成开玩笑道:“难道中涵你以为自己考不上?这真是笑话了。我看你不仅必中,而且多半能在一甲。”
会试之前,不迷信的人也要讨个好口彩,一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读书人巴望到这任何一名都是足慰平生的事,方从哲当然也不例外,当下眉开眼笑,很是谢了一谢。
“那,究竟怎么说啊?”
赵南星办事,讲究稳准快,看准了就下手,看不准绝不乱动,但一下手,一定要快刀斩乱麻,一刀下去,立时成功。
绝不给人犹豫,反复,左思右想前后支拙思考的时间和空闲。
应下来,底下的事就好办了。
现在他们还没有东林党的名号,势力也还没有二十年后来的大,但东林党的发端与发展,绝对是与赵南星在早期的经营,密切相关。
“这个,”方从哲沉吟片刻,终下了决心,答道:“在下已经答应沈龙江学士,会试之后,就住在他府上,静候消息。”
“龙江先生?”
“是。”
“原来如此。”赵南星眼中精芒一闪,和顾宪成对视一眼,两人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各自散开,却是与叶向高说话去了。
方从哲微微苦笑,自知这一下已经得罪了眼前这两位青年官员中的实力派,可他也没有办法……出身浙江,沈龙江,也就是现在的翰林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教习庶吉士的沈一贯,也同样是浙江人,而且,隐隐是浙系官员的领袖人物,有沈一贯照应,方从哲当然是敬谨遵从,沈一贯虽然官位还不高,但隐隐是浙党和清流双重领袖人物,资历也够,几年后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