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赘婿-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榜上,周围人头涌涌,一个推着卖茶叶蛋和千层饼小车的老者笑着避开人群,小婵也连忙避开那小推车,笑着往前面跟上去看热闹。

略看了几句之后,小婵又连忙顺着人流往街道那头的河边过去了,乌衣巷就在这条街道的不远处,巷子比较窄,但也充满了热闹的气氛,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而靠近河岸那边,则已经能够看见最为热闹的夫子庙了。

这一片临河的街道,是整个江宁城最为璀璨的明珠,道路上满是精美的花灯,濮园诗会的六船连舫一整晚在秦淮河上巡游,但到得这个时候,就必定会经过这里,小婵有参加诗会的经验,因此直接跑到这边来等。她找了道路旁一间由濮氏所开办的珍玩店递上请柬,对方便连忙叫了人去截停一艘小船,而这个时候,那艘金碧辉煌的水上龙宫,也已经远远的出现在秦淮河的一端,在诸多画舫的映衬下,朝着这边驶来了。

河边小小的航船不时靠近、驶离,这一艘小船随后也在灯火掩映中轻盈离岸,划向那河道中央驶近的巨大连舫,船头上小姑娘双手手指轻轻地勾在身前,仰起头望着逐渐靠近的画舫,画舫上花灯的灯光也逐渐照亮小姑娘那可爱的包包头与微带憧憬的小脸。音乐声自河边上传扬过来,里面的又一场歌舞怕是要接近尾声了,不过她倒也并不觉得遗憾,能够过来玩,其实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在这里学到几首曲子……她想起晚上姑爷喜欢听歌的样子……嗯,姑爷一定会很高兴的。

画舫之中歌舞散去,随后响起热烈的鼓掌声,之后有从岸边过来的小船将几个大诗会中出现的出色的诗句送了上来,有的还附加了某些大家的赞美与评价。诗会这东西不可能是一大帮人一直都干坐着品诗写诗,其实从画舫起航开始便有诸多节目,听词听曲猜灯谜看风景什么的,时时给大家以气氛、感悟,不过到得这个时候,终究还是进入了这场盛会最关键的阶段。因为说起来,虽然今夜的狂欢甚至会到丑时之后,也就是要过凌晨三点,但实际上子时以后,诗会便会渐渐萧瑟了。

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大多数的老人家,或者是身体差的中年人——诗人多半身体差——顶多也就是聚会到这个时候,过了这个时间,精神上支持不住,基本都到了回家的时候。而在文坛当中,能有一定声名的自然还是这些人,今晚想要扬名想要得到关注,这些人的看法才是重头戏。而当他们离开之后,剩余的才是真正才子佳人的游戏,泡妞到子时之后才能成为主题,相当于一场盛大的狎妓聚会,虽然在狎妓成风的这个年代来说,这事情也的确可以套上风雅的名字,但意义就已经没了之前那般重要,名与美色给这个时代大多数男人来选,他们都会首先选择扬名。

因此到得这个时候,各种的好诗词就已经陆续地出来了,前面其实已经传过来最好的一些,今晚有几首咏月的诗词惊才绝艳,苏檀儿也抄了几首在她面前的素白笺纸上,此时正与旁边一名认识的乌府女眷轻声交谈着。

她其实也是爱诗词的,虽然本身在这方面并不擅长,但诗人在这个年代就如同现代的明星一般,哪个女孩儿的心中没有一点点浪漫的心思。她并不擅长,因此对于诗词便反而更加拔高的喜欢,某某才子在众人面前挥洒文采的感觉自然也让她心动。

当然,这也仅仅是生活中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就跟现代众多MM都喜欢刘德华一样。虽然喜欢,平素里她也不会表露得太多,而且自家相公宁毅应该也不太会诗词,从看了那首“三藕浮碧池筏可由嫒思”之后她就明明白白,况且他自己也坦白了,但这个其实也是无所谓的。

又过了一会儿,小婵却也随着一名引路的女婢过来了。

“相公睡下了吗?”

“嗯,睡下了。”

“娟儿杏儿在那里,让她们加张垫子挤一挤怎么样?”

“好的,小姐我过去了……乌三小姐好。”

与旁边的乌府女眷也行了礼之后,小婵才朝着旁边有两个小丫头招手的方向小跑过去,此时娟儿与杏儿同坐在一张短桌前,上面摆满各种精美的瓜果食品,小婵从中间坐进去,三个丫头便嘻嘻哈哈地挤成了一团。

不远处,苏檀儿与那乌府女眷起身走动了一下。类似这样的集会,一般都是男宾女眷分开,之间还有屏风隔断,但当然并不严格。濮园诗会所请的并非都是云英未嫁的大小姐,而基本是携家眷而来的夫妻,虽然也隔了一部分,众人稍稍守点礼节,但在旁边走动,夫妻之间总能见面说话,苏檀儿陪那乌府女眷走到船舷边望岸上那片灯火,对方的夫君便也走了过来。乌府做着江宁最大的布行,双方在之前都是认识的,寒暄几句,又聊聊有关布匹的信息,苏檀儿本想避嫌先让他们夫妻说说贴心话,视野一断,薛进与其余几名公子也摇着折扇过来了,他们戴着学士头巾,换掉了商贾一般的服装,做学子打扮,此时晚风吹来,似乎颇有几分羽扇纶巾——喔,折扇纶巾的风范。

薛进今晚有些出风头,方才写了一首咏月的诗词,得众人唱和,算是今晚濮园诗会最拿得出手的几首诗之一。这时候走过来,那乌府的男子便拱了拱手,笑道:“薛兄大才,今晚怕是要得绮兰小姐青睐了,可喜可贺。”

那绮兰是这几年秦淮一带有数的名妓,卖艺不卖身,被称为才貌双绝,与濮家有些关系,因此这次才可以请得到她。她会选择晚上喜欢的诗词唱上几曲,当然本身也有准备节目,但她选择唱的几首诗词,往往便是诗会中某个阶段最出风头的。

这里面操作复杂,不纯粹是才华决定一切,但才华的确可以决定大多数,薛进那诗词本身不错,家庭背景也有,因此被当成压轴的可能性很大,而若他在这里受到青睐,之后的数月怕是也能有亲近那绮兰小姐的机会,被邀去赴宴或是谈诗论文之类,这可是很出风头的事情,而若能进一步把那绮兰小姐弄上手,破了她的身子收入房中,那便是更能证明他的男人魅力的终极成就。

秦淮河悠悠数百年,这类的故事每年都有,也都能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成为流行的话题,男人在这样的话题里,自然是出尽了风头,之后便是报出名字,人家也会羡慕你是风流才子,名头响亮几分。

这时候被人夸奖,薛进自是一番谦让,旁边的乌府女眷也是笑道:“薛公子的诗词,妾身听了也有几分感动呢。”苏檀儿也喜欢那诗词,开口赞美几句。其实花花轿子人抬人,对于真熟悉的,例如这乌家女人,例如苏檀儿,都明白对方的诗词多半是从某位名家那儿买来出风头的。

薛进笑得开心,又是谦让几句,双方交谈一番,那薛进道:“可惜宁兄未曾前来,否则见如此盛况,必定能有佳作出世……”

苏檀儿蹙了蹙眉。几人在这边看起来说得兴高采烈,作为主人家的一名濮家的中年人也走了过来,这人乃是濮家家主的弟弟,名为濮阳裕,早年也曾中过举人,本身也有些才华。他本身是走动各处招待众人,此时笑着插入话题,问大家在说些什么,薛进便交代一番,说苏檀儿的相公宁毅原本是准备来的,可惜正好这几天感染风寒,甚为可惜,否则以宁毅才华之类之类的。

“我看倒是未必了,听说那宁毅虽然读了几年书,却不过是个庸才,来不来都是一样的啦。”后方一个人开口道。

薛进笑着回过头:“冯兄你可不要乱说,宁兄风采气度,我也是见到过的,苏家千挑百找,方才选中宁兄……”

苏檀儿的夫君宁毅无甚才华,与苏檀儿有些交情的乌府人是知道的,因此方才说话之中,虽然也有问及宁毅的身体,但并不会涉及诗文才华之类的,这时候看着对方的表演,乌家的两人自然便也清楚了薛进的想法。薛进以前追求苏檀儿,上门提亲未果,含了些怨气耍些手段,老实说,表演是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效果却不会打折扣,若是继续这样说下去,保不定明天这些小圈子里就会传上一阵苏檀儿嫁个废物的言论,那乌家女子给相公使个眼色,想让他稍微截一下,男子倒是看到了,然而迟疑片刻,也不知在想什么。苏檀儿一脸微笑,便要开口,从她旁边小婵冒了出来。

“是啊,姑爷写诗很厉害的啊。”她原本在与娟儿杏儿打闹吃东西,拿着一块糕点打算重复宁毅教她的魔术却穿了帮,糕点也掉地上,随后三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娟儿杏儿说那薛家的公子不怀好意,婵儿想想,此时便靠过来了,“姑爷今晚还写了诗的呢。”

小丫头这话一出,那边薛进与这边的苏檀儿都愣了愣,过得片刻,薛进才笑起来:“哦,宁兄也有大作出世吗?太好了,正好拿出来与大家观摩一番。”

他一片惊喜坦荡的样子,实际上心中早已笑开,那宁毅是什么才学他早就打听过了,读这么多年书,诗是能写的,但写出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可就难说了,这时候只以为那小婵不懂欣赏。如果之前那情况,或许会有几个人说句闲话,但对于其实意义不大,但如果将一首差劲的诗作真拿出来给大家“品评”了,会有什么效果,那可就完全坐实了。

“嗯,好啊。”小婵点点头,从衣服里往外掏那张折好的纸,嘴上唠唠叨叨的,“晚上的时候姑爷不舒服想要听小婵唱歌,所以小婵就拿了诗词书让姑爷选一首呢。不过姑爷说那些都不太喜欢,所以就自己写一首了,呐,就是这首,小婵可是抄下来了……”

那些都不太喜欢,所以就自己写一首……口气好大,苏檀儿与旁边的濮阳裕都皱了皱眉,只有薛进笑得更灿烂也更诚恳了一些。小婵说着,将笺纸交到了脸色疑虑未定的苏檀儿手上,苏檀儿望望宣纸,确定的确有字再望望小婵,随后才正式转回宣纸上,嘴唇轻启,一边看一边默默念着上面的字。

念到一半时,双唇轻启的速度慢了下来,目光中的眼神却是逐渐的复杂起来,终于定了一定,又望了小婵一眼,才返回来继续默念那纸上的诗词,前方薛进笑着,伸长脖子探头看了看,虽然看不到,还是很开心……

默念有什么用,反正你还是要拿出来给大家看的,到时候我帮你念就行了,哈!

仿佛恶作剧成功的心情,他开心地想着。

片刻,船身一侧升起大蓬的烟火,瑰丽的光焰掩映中,苏檀儿才将那词句递了出来。

“请濮阳世叔点评……”

濮阳裕已然看出了端倪,此时点头笑笑。对于这看来柔弱实际上不让须眉的苏家小姐他是极喜爱的,即便家中入赘了一个无甚才学的夫婿那也是常事,反倒那薛进孟浪刻薄,让人不喜,当下决定即便诗词不好,也要说上几句好话,尽量圆场。他接过诗词,低头看去,心中已在想着到底该用怎样的评价。

烟火升腾,旁人等待着他的第一句评语,薛进儒雅微笑,温文谦恭。苏檀儿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回濮阳裕手中的纸笺上,轻轻地,咬了咬下唇。

火焰明灭间,眸光复杂难言……

第十二章 止水诗会

潘府龟鹤园,止水诗会也已经进入高潮。

音乐声响起来,一张张的笺纸在众人手上传来传去,歌女轻灵的嗓音在吟唱着今晚的优秀诗作。这里的气氛比之濮园诗会要相对严肃一些,因为重量级的人物也多,但各种各样的表演仍旧能将气氛烘托得活泼又不失古雅。

龟鹤园是一个布局精美、古韵悠然的园林,各种山石水路、廊院亭台,此时一盏盏绘有灯谜的花灯布局期间,众人便在园林当中摆开宴席,女人居于一边、学子居于一边,主人与一干有名气地位的渊博宿老又是一边,没有搭建专门的舞台,然而偶尔出现在园林之间的歌舞表演确实自然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能够来到这次诗会的多是名声颇盛的头牌之类,显然也为此花过不少的心思。

诗会上自然也有灯谜啊、表演啊、赏月啊之类的环节,甚至也有不少渊博大家的发言,例如作为主人的潘光彦,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江宁知府都来过一趟,说过一番“诸位乃国家栋梁之才”之类的话,这便足够说明止水诗会的地位,当然,今晚一夜狂欢,为了避免城市出现状况,知府按例是要一直坐镇衙门的,他也不能久留,匆匆离去了。

诗会上的才子若有佳作,多会直接起身与众人品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人送来几首质量足够好的诗词,纸笺在众人手上流传观看,如果那首诗真的好,或者有其它看法,便也会有人起身念诵一番,与众人讨论,潘光彦等人,自然也会做出点评。

秦老坐于宴席的一侧,他的旁边是穿着依旧相当贵气的康贤,也就是与宁毅斗嘴的康老,他的字是明允,因此许多人也称他为明公。他的背景很复杂,富贵是不缺的,但就算仅以文学、儒学上的修养来说,也足够被众人称一声明公,在场的几十名才子中也有两三名受过他的教诲的,称之为师,但康老这人一向严厉,众人又都有些怕他,不过他今晚倒也没有批评谁,其实今晚这止水诗会的质量,还是令他满意的。

此时他正低调地跟秦老在一旁谈笑,其实时间到这里,一般来说,真正的好诗词就都已经出来了,此时两人便在议论着这些。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莹。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秦公,丽川诗会李频的这首中秋对月真可谓是才华横溢了,虽说文无第一,但照我看,今晚怕是这首诗要最出风头了。”

“又是阴魂又是鬼怪,可算是剑走偏锋,但却给人以大气之感,只令人思绪激荡,并无丝毫诡谲之色。这诗有唐时遗风,李频李德新,的确是登入大家之列了,不过明公你向来律己严格,止水今天其实也是有几首好诗词的嘛,喏,例如方才这首。”

秦老笑着拿起一首:“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疑是姮娥将宝鉴,高挂广寒宫阙。林叶吟秋,帘栊如画,丹桂香风发。年年今夕,庾楼此兴清绝……你可不要偏心才是?”

“哈哈,你我又非评委,只是随心赏评,哪有偏心之理。唔,这词的确不错……”

“照我看来,今夜最好的两篇,便也在这其中了。”

秦老一向低调,今夜几乎没有公开作出点评,只在朋友闲聊之间说说这些,事实上,止水诗会的曹冠曹宗臣与丽川诗会的李频李德新也的确是此时江宁最负盛名的才子之一,下方的众人,也多在将他们两人的诗词做着比较,虽然说文无第一,但口头上的气势总是要争的。

众人品评诗作,潘光彦此时也正在笑着对曹冠说话,不一会儿,又有人送了新的诗词进来,分成三份由众人传看。

真正好的诗作,能够登堂入室的,到这个时候基本是不会再出来,但好的仍旧还有,众人一边笑着议论一边各自传去一页。有一页传到秦老与康老这边,秦老拿起来看看,却是笑了起来。

“呃?如何?”康贤问道。

“呵呵,只是没想到濮园那边此时还能出一首不错的,你且看看。”

“哦?濮园。”康老倒也是笑了起来,拿着诗作看过一遍,又看看下方的名字“薛进”,摇头放下,“中平,可堪入眼,倒也无甚让人新奇的。”

这时候,下方有人嚷了起来:“诸君,倒是想不到丽川此时还能有一首好词,依在下看来,这首倒委实还是不错的。”

有认识他的人笑道:“那就念啊。”那人点点头,片刻之后,开始念那诗词:“这词牌用的乃是水调歌头,各位且听: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

他念到这里,忽然像是感到了什么,扭头看了看潘光彦等宿老大家所在的台上,一名老者此时却已然起身,手上拿着一张笺纸,匆匆朝潘光彦那边过去,手指弹动着那纸张,口中似乎还在念念有词。这老者是与秦老康老也有些交情的,原本见他起身,潘光彦也已经过来,他便将笺纸放了下来,用并不算高的声音朝周围几人道:“诸位且看这首。”

这也是水调歌头,见台上几人注意到其它事情,下方正在念诗词的那人愣了愣,潘光彦反应过来,笑着朝他抬抬手,示意继续,当下却不去看那笺纸。待到这人念完,他回味一番,笑着点评几句,方才拿起笺纸看起来,片刻后,却也是口中低喃,皱起了眉头,台下众人乃至于女宾那边都在望过来。

“鹤翁,若有什么好诗词,便速速念了吧,这等吊人胃口,好不厚道。”

潘光彦这人脾气毕竟很好,作为众人之首的曹冠笑着说道,随后旁人也都笑了起来,气氛一时间轻松下来,潘光彦却也笑了笑:“也是水调歌头,这首词……便念给大家听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水调歌头的词文响起在庭院当中,上半阕还未念完,在座的众人当中已经没了任何的交谈之声。潘光彦本是文坛大儒,此时按照韵律认真地诵念着手上诗词,念得虽不快,但贴合着词句的意境,却是一气呵成。

在座众人本就是文辞功底深厚之人,只是听到这里,便已然察觉到这首词意境的空灵、大气、悠远。最初的发问看似简单,此时的文坛兴盛,各种诗词不免追求繁复,穷尽变化,有的论调里还提倡,若是咏月诗,那便是连一个月字都不出现才为上佳。然而这词句一开始便是明月几时有这样的提问,但配合着下一句,却已经自然地将意境展开,再到得天上宫阙时,那诗词意境便自然、毫不突兀地从淙淙溪流化为了高山流水,而再接下来的“我欲乘风归去……”几句,便直接将整个上半阕的意境化为长江大河奔流入海一般的大气,同时竟又能空灵如许,不带半点烟火气息,寥寥几句,便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宫气象。

自唐朝以来,诗文数百年的发展,意境深远大气的作品也有许多,然而到得这时,诸多诗词作品往往是走到穷尽辞工繁复变化的道路上,若能走回来,返璞归真的大家自然也有,或简或繁,自然各有特点。但意境能到眼前这个程度的却是寥寥无几,这意境随诗词的变化一路扩展,偏又举重若轻,自然之至,倒是与初唐盛世之时文人那天马行空、不羁豪放却又能丝毫不离主题的风格相似起来了,仅是区区上阕,这首水调歌头的大家之气已展露无遗。潘光彦顿了一顿,抬头望了望下方的一众才子,方才继续读出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朗朗上口,念完之后,潘光彦又喃喃地重复了最后一句,望着众人,不断小幅度地点着头,好半晌之后,方才叹了口气,“……好词啊。”

这时候园林当中的众人有人对望几眼,有人喃喃重复着词句,安静异常。其实若是其它的词句也就罢了,但这首水调歌头却的确有着流传上千年都毫不褪色的魅力,在诗人词人眼中,后世甚至有“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的评语,此时在座众人便是以此为生,他们研究诗文几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这时候听了,陡然感受到的,或许就是类似这样的气势。

也是在如此的气氛里,那边康老伸手拿过了笺纸,先是看了一遍,缓缓点着头。片刻之后,再去看时,却仿似注意到了什么,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咦?”的出声。随后蹙眉想着什么事情,脸上表情精彩。注意到他这般模样,还在心中想着这词句的秦老偏过头去。

“怎么了?”

“呵……你且看看。”

他将笺纸递过来,秦老拿着眯了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从明月几时有一直到千里共婵娟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妥,确实是好词,他吐了一口气,轻轻地摇着头,随后也是眼睛一眯,顿了一顿。

词句后方自然还有几个字,不过此时大家还在感受这些句子,方才潘光彦也还没有注意去看。

那笺纸左下方书有落款,赫然写了七个字。

——苏府。

——宁毅。

——宁立恒。

秦老愣了愣,随后望了康老一眼,过了一会儿,哑然失笑。

“哈……”

苏府小楼之上,宁毅爬起来喝水,陡然间打了个大喷嚏,差点被呛到。他迷迷糊糊地睡回去,把被子拉紧。

唔,感冒不会又加重吧……

第十三章 龟鹤园中

同样的时刻,潘府后院的房舍之中,参与表演的女子们正在一间间的房中化妆或休憩,止水诗会的园林距离她们仅一墙之隔,若是出了走廊,也可以在道口的纱帘后方看着这场聚会的进行。

今晚能来参与这表演的,大都已是秦淮河畔有了一定名气的女子,多半有着各自的引人之处,若是普通的诗会,她们其中的一个,也能挑起大局,但今日却是不行。止水诗会中过来的并非都是男性,许多人都是携伴前来,例如秦老带了懂诗文的小妾芸娘,其余也多有人带妻室前来,或是某一家的闺秀小姐。这样的场合下,她们就绝对不能成为主角,甚至在表演之余坐出去吸引眼球那也是不行的。

不过,即便只是出去表演歌舞,只要有着出色的才艺,那也足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她们这等女子嘛,若身旁只是众多男性,那姿态便放得高一些,矜持一些。若是在这样的场合,便安安静静地扮演绿叶,润物细无声的让人记住。高傲和矜持只是手段,名气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

今夜到这里的名气最高的两名女子,大抵得算金风楼的元锦儿与引春阁的陆采采,此时在房间之中,元锦儿正捧着脸颊左右顾盼铜镜中花了妆后的样子,丫鬟扣儿也在旁边看着,口中倒在与自家小姐轻笑着交谈:“小姐,你方才出去表演的时候,那曹公子可是一直朝着你这边看呢,眼睛都没有眨过一下哦。”

元锦儿微笑着瞟她一眼:“我出去表演,他们自是朝着我这边看,有什么奇怪的。倒是扣儿你,却只看见了曹公子一个人,让人好生奇怪。”

“小姐啊,是真的嘛。”扣儿皱了一张小红脸表示着抗议,“他目不转睛呢!”

“你若不是目不转睛地看他,又怎知他目不转睛地在看我。”元锦儿继续笑着打趣,小丫鬟窘得嘴也撅了起来,决定不理她了,不过过得片刻,又靠了过来:“小姐,今夜这斗诗魁首,到底谁能拿到啊?”

元锦儿偏着头在发鬓间嵌上一朵小花:“文无第一,斗诗也没有真正的标准,哪里又有什么魁首了,你这丫头,就是爱问这些。不过要说那几首会被传唱最久,倒是能看得到的。”她拿起桌上几张书笺,“王公子的,席公子的,还有你喜欢的曹公子的这几首,‘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呵,这首怕是最好的了,这样你便高兴了吧……还有丽川那边的李公子,唐公子……”

小丫鬟撅着嘴:“谁喜欢曹公子啊。”

“呃,讨厌他?”元锦儿眼神灵动地望望她。

“也没有啊,不过扣儿是为小姐你着想嘛,曹公子喜欢你,你今日又是与他一同前来,若能有曹公子相助,明年的秦淮花魁,怕就要落在小姐你的身上了。而若是曹公子明年春闱高中……”

小婢滔滔不绝地说着,元锦儿笑起来,勾了勾她的鼻子:“知道了。”随后拿起曹冠所书的那首词来看。她与陆采采两人当中,陆采采擅琵琶,她擅古筝,唱功上说起来还是她更好,这首词她待会是要出去唱的,一边看着一边在心中浅唱,倒也轻轻地笑了起来,看起来倒像是被大才子追求的幸福的笑。

其实在秦淮河上稍稍敬业的妓女,多半都自称有一番坎坷身世,大部分是假的、编的,但那也只是细节上的编造,她们都有着一番坎坷身世这个概念上却基本没错。到得元锦儿陆采采这等名妓之流,她们学了诗文,其实自然而然的,也会仰慕各种各样有才学的才子,不过,尽管偶尔有名妓单纯欣赏他人才华于是嫁给穷书生之类的传为佳话,那却也真是少数中的少数。她今日应了潘府邀请却是同曹冠一同乘车前来,看起来已经很密切了,她心中对曹冠才华也是佩服的,但真要说是否喜欢,喜欢到扣儿说的那种样子,却是连她自己都不清楚的事情。对于她们来说,看起来众星捧月,其实真能选择的机会,本就不多。

不过,若能稍稍避开这些想法,今夜的诗会,自己倒也的确是很有收获的了。

她反复地唱着那词曲,片刻后,扣儿却是从门口那儿过来:“小姐小姐,似乎又有好诗词了,我们去看看吧。”

“哦?”她笑着放下笺纸,与扣儿一同出门,朝长廊门口纱帘那边过去,好几位女子都已经聚在了这边,陆采采也已经过来,她轻声道:“各位姐姐,怎么了?”随后便也附在那纱帘边观看,正听到那边传来“把酒问青天”的声音,先前潘光彦已经读了一次,这是其中一位学子的第二次吟诵了。

诗会的气氛到此时其实有些奇怪,稍稍安静了些,之前的盛况当中,大家作诗吟诗都很踊跃,言笑晏晏,这时候倒像是被某种气场给压制了一般。众人仍在回味着那诗词,随后这些女子也弄来了一张抄了那词的笺纸,围在一起将全篇看了一遍,随后又看一遍,元锦儿抬起头,正好与陆采采的目光相触。

“濮园诗会的……”

“怎么可能……”

“苏府,宁毅,宁立恒,这是谁呀?”

“没听说过啊……”

相对于外面那帮学子首先沉浸于诗词当中,这边的女子们在察觉到这诗词的意义后首先关心的便是它到底为何人所作,几人将那落款看了好几遍,彼此询问,却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这时候外面也已经有人问道:“大家觉得,此词如何?”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词……”

“这词到底是何人所作?”

一时间没有人说出评价,倒是有人在喃喃点头中隐隐说了“绝妙”,随后念诗那人便又拿起来念了落款:“苏府、宁毅、宁立恒,可有人知道此人是谁么?”

一阵安静。

“不过,此人既然姓宁,为何又是落款苏府?”

“哪个苏府?”

“濮园诗会,怕不是苏氏布行那个吧。”

“这人莫非是苏府的管事师爷之流么?”

“之前未曾听说此人啊……”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但对于这个名字,大家都是一头雾水,没人听过。潘光彦随后也只好叫来去外面取诗的那人,这人并非下人,而是他的半个弟子,也有些才华,听老师问起来,方才笑着说起他知道的事情。

“哦,这人听说乃是苏府赘婿,数月之前方才入赘苏家,为苏府二小姐苏檀儿夫婿。有趣的是在下倒还听到一些说法,据说这宁立恒今日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