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89章 责任之内 新战心怯

高桥镇镇中弥漫的血腥气几天没有飘散,堆积在镇中心的尸体几天没有人来认领,到最后还是胶州营淮北军的人把这些尸体拖到镇外去焚化。

一天之内杀掉了将近三百人,海州一带从上到下人人震怖,胶州营淮北军的扎营地周围清静异常,再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过来骚扰,这天砍头的几百人里面,也有些盐商们的手下。

尽管被杀头之前喊着是来查账之类的,可从附近的盐场、仓库之类拥过来的人群,也就说明这些人的来意是如何了。

盐商的手下们也有差不多近百被砍掉了脑袋,这下子,从前好像是苍蝇一样追着淮北军守备张江的盐商们,也都不敢靠近了。

张江这件事情做的是有理有节,关于大开杀戒的理由,也是报给了海州和淮安府衙门,说是有刁民作乱,偷盗军马并且为围攻军营,怀疑是当日见海贼或者是弥勒教、闻香教的鼓动,希望地方上严加查办,莫要再闹出类似的事情来。

送到衙门里面的文书,证据、证人、口供都是齐全,倒把这海州知州和淮安知府吓了一大跳,连忙派人去淮北军那边安抚。

这种乱子报到上面去,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这些民政官,海州城内实际上倒是有三品的大员,盐政衙门的盐运使,可当日请胶州营淮北军来海州驻扎,是盐商们自己请求的,现在说什么就等于是打自己的脸。

海州人注意到一点,山东总兵李孟的兵马驻扎的地方,已经是把海州城和附近的几个要点完全的控制住了。

比如说从前的东海中所,上面的那些兵丁因为防范海匪不力,一边是被南京兵部的官员斥责,一边是两淮盐商们也觉得花了不少钱喂养这些兵丁,关键时候却缩头了,还要这些人干什么呢。

结果东海中所的士兵被迁移到山东和南直隶边境的安东卫去驻守,山东总兵的信阳水营则驻扎在东海中所所在的营房之中,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大岛,船只停靠也是方便的很,信阳水营的戒备极为的森严,有贸然上岛的一概是重重处罚,说是为了防止海盗趁机摸上岛来。

被海盗吓坏了的盐商们并不觉得这么做会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支军队尽职尽责,可惜当日和海盗们近距离接触的官兵们,或者是溃散,或者是被调到其他的地方去驻扎,如果来看看这些信阳水营的官兵,就会发现这些人和海盗里面的人有很多相似的面孔。

高桥镇杀人立威之后,张江觉得周围清静了很长时间,一直是围着他讨好的盐商们都是消失不见,显然是被吓住了。

遇到这样的情况,正和张江的心意,开始调派军中的人员,在江北各地开始勘察地形,以及相关的一切情报。

杀人之后的第六天,海州城中来了几匹快马,神色匆忙的要求见淮北军的首领张江,在这段时间可还是外人第一次登门。

事情果然是紧急无比,海州某盐商派往某处收回来的队伍,在回程的路上被马贼们围住,因为是盐商护送银钱的队伍,所以也有不少护卫和家丁,这些人躲进了一个破庙里面,有一个人机灵,先是骑马跑出去,狂奔回到海州报信。

得到这个消息的盐商顿时是着了急,淮北一带的马贼团伙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钱财是大事不假,可那些护卫和家丁的性命也不能这么放弃,或者说最坏的情况,最起码也要把尸体带回来,给家人一个交待。

眼下淮安府的兵马或者是前面被海盗们打的溃败的本地官军,然后就是作为客军的山东兵马,比较战力,唯一值得相信的也就是山东的客军了。

按照回来报信的那个人说,最起码要有四百多马贼在那里围攻破庙,四百多马贼,为了求稳妥,淮北军应该派出一倍于他们的部队前往救援。

按说被马贼围攻,胶州营淮北军的步卒赶过去的话,怎么也得要两天多的时间,加上对方过来报信,这么长时间过去,怕早就是被马贼们得手了,但行军作战的大事,要以谨慎为先。

即便是这次要去收尸,也要保证队伍的安全,所以一千人的派出部队人数应该是必需的,而且盐商们过来请求,不管从哪一方面说,这都是他们的职责的所在,护卫盐商们的平安,也是淮北军驻扎在海州这边的职责之一。

守备张江很快就做出了决断,就安排驻扎在高桥镇上的那个千人队前往救援,那名千总虽然处事有些糊涂,但之后的决断也还果决,张江也有继续考察他的意思,所以就派这名千总率军去救援。

这名千总原来是驻扎在胶州老营之中的一名把总,这次扩军因为平时表现不错,被选作带兵的千总,却不是灵山卫出身的军户,而是鳌山卫出身的人,姓高,叫做高科。

得到了命令之后,千总高科自然石不敢怠慢,连忙的聚齐兵马出发,胶州营各个部队的骡马数量很大,士兵们每日间都是进行战斗的训练,所以动员出发的速度要远远的超过同时期的其他部队。

而且这次出发较快的原因还有一个,不用考虑半路上粮秣给养的问题,那个请求的盐商已经是保证,半路上这些人的给养都由他来供给。

启程之后的第一天晚上,就在半路上的庄子休息,尽管盐商的派来领路的管事,很是热情的保证大军辛劳一天应该早些休息,至于半夜警戒值守的事情就交给庄子的庄丁和护院来负责就是。

这支部队里面除却各级军官之外,所有的士兵都是新兵,辛苦赶路一天之后,的确是有些撑不住了。

但这位高千总经过平乱不及时那件事情之后,做事却是愈发的守规矩起来,每到一地必须要按照操典派出哨兵和游动警卫,这都是铁打不动的规矩。结果还是派出了守卫的哨兵和警哨。

对于第一次出去征战的新兵们来说,这一天委实是太疲惫了,但到了晚上却兴奋的睡不着觉,半夜才沉沉的睡去。

这一晚上却没有什么事情了,很是安静,第二天清晨起来,各级军官都是吆喝着士兵们检查自己的装备和兵器,因为白日就要遭遇敌人了作战了。

按照那盐商派来带路的人说,被被围的破庙就是在海州和沭阳的官道边上,清早赶路,下午就可以到达了。

从高桥镇出发以后,这一路上来自山东的新兵们也是看到了路边的情况,相比于发生在山东的大灾,南直隶的情况却要好的很多,毕竟南直隶的水网密布,灌溉方面也简单的很,但看着却不比山东地方强多少。

山东如此大灾,南直隶淮北一带和山东接壤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可山东是综合调度人力物力抗灾,而淮北却无人过问,两淮盐商们甚至觉得灾害严重些也不是问题,两淮盐业所需要的人力比较大。

但华夏几千年,农民都是以田地为生,若不是种地活不下去,万万不会去做工赚钱糊口,这几年的大灾倒是把淮北的农民从田地上赶走,让他们去盐场做工。

所以胶州营淮北军的士兵们在沿路看到的田地大部分都已经被抛荒,人烟稀少,看着比山东地面上还要凋敝荒凉。

尽管各级军官们并没有说什么,可新兵们却看见了这一切,并且和山东进行比较,也是坚定了他们心中的信念。

海州因为盐业而富庶,而同样级别的沭阳县却很惨了,进入沭阳县地面之后,更是荒凉。

带路的那名盐商手下一直是奉承着带队的千总高科,同时许下了种种的好处,不过这种胶州营嫡系出身的人自然不会受这样的引诱。

“再走差不多三里路,就到那个山神庙了,这地方小的从前也来过,路边的一个小山包上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建了个山神庙,也没什么香火,来往这边的路人倒是有时候会上去避雨之类的。”

听到这句话的高科点点头,开口问道:

“按说,你们海州那些有钱人势力这么大,怎么还会有你们本地的马贼来打主意!”

那名盐商手下神色有些不自然,尴尬的笑了笑,开口解释说道:

“这些马贼胆大包天,往往是淮北犯案之后,就跑到山东和河南去躲避,淮安府和徐州那边也无法缉拿,所以越发的猖狂。”

这番话说完之后,这名盐商手下觉得自己这番话可能有影射的意思,有些忐忑的看看身边的高科,却发现高科好像根本没有听进去这些话,在那里盯着前方的矮山。

尽管发现还有一定距离,却也能看见矮山下面聚集了大批的人马,骑马的战士山上山下来回的奔驰。

“全军加快脚步,小跑接近,距地五百步之后整队!!”

高科冲着身边的传令兵传下了命令,然后转身说道:

“想不到这些人居然能够支撑了这么久,还真是不容易啊!”

那名盐商的手下干笑了几声,好像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请求道:

“大人,前面这么凶险,小的我就不再向前了,就在这里静候大人凯旋了!”

高千总被这个人喋喋不休了快要两天,而且和马贼作战,带这个人实在是累赘,所以也没有什么异议,点点头,开始转到队伍的右侧开始带队前进。

尽管是官道上,但却见不到有什么行路的人,胶州营淮北军这一千余名士卒加紧脚步向前,声势可是不小。

但在那矮山周围攻打的马贼却根本不为所动,还是继续的围攻,看到这一幕的淮北军士卒见到这样的场面,心中都有些怒气涌动,这种被人轻视的感觉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特别是这些士兵们。

在队伍的第一排,队伍右侧的士官始终是目测着距离,所谓的五百步自然不是精确,目测的结果也不会超过三十步,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保证这样的距离,是为了给士兵们留出整队和冲击的时间和距离。

步卒一营千人,分成十队,每队百人,每队五名队副,每名队副,统领二十人,矮山周围的这片区域,官道和附近的田地都是很平整的地方,在高科的命令下,每一列四十人排成横队,一共二十列,两百名火铳兵则是在方阵之前和两侧游动。

千总高科和亲兵们二十人骑在马上,始终是跟在方阵的右侧,鼓手则走在火铳手和方阵之间。

鼓手敲着有节奏的鼓点,长矛兵们根据鼓点的节奏调整者步伐,缓缓的进入战场之中。

这样的长矛方阵压过来,任谁也要胆战心惊,何况在矮山包身边的马贼人数还远远的少于淮北军的步卒。

在第一排的士兵们甚至都能听到对面那些马贼的笑声和叫骂,但他们对逐渐靠近的胶州营士卒就像是没有看到一样,依然如旧。

胶州营大部分是步卒,必须要保证队形才有发挥出来战力,所以只能是不断的调整步伐,缓步的靠近。

距离一百步的时候,突然有人尖声的吹了声口哨,方才还好像没有看见淮北军的那些马贼突然朝着相反的方向一哄而散,有的步卒看到马贼们突然散掉,一时间反应不及,本来好多人的注意力都已经是集中在面前的马贼身上。

看见马贼突然的溃散,前排的有些士兵直接就要跑着追击,这一跑,保持着不错的队形就要乱,在队伍的两端的队副立刻是大声的呵斥,命令士兵归队,高科已经是催马赶到了前面,让鼓手停止了敲打。

为了慎重必须要停止整队,不过这一停止,就更谈不上什么追击,但方才看见马贼们围攻矮山,说明山上的那些被围的人还没有遇害,既然马贼散去,上山救人也算是完成了这次的任务。

何况马贼的反常表现已经是这些以新兵为主的队伍发生了混乱,如果马贼再杀个回马枪的话,那可就是灾难性的后果了。

这个矮山实际上也就是个大土包,四周也是些乱石和矮树,谈不上什么遮蔽,几十个人居然能凭借这样一个地方守住,让几百名马贼攻不上来,也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高科心理面还有些好笑的想到,这几十名盐商的护卫真是很强悍,不如拉到胶州营的军中来,可比给盐商效命更有前途。

千总高科在山下约束队伍,十几名亲兵则是冲上山去救人,高科总算是轻松了不少,只是觉得有些无趣,还以为来到这个地方会有一场仗可打,谁想到对方不战自溃,居然就这么跑了。

正在这边琢磨的时候,高科胯下的马匹却有些焦躁不安,高科身后在那里抚摸坐骑的脖字,让他安静,猛听得去矮山上救人的亲兵们大喊道:

“千总!!山上没有人……”

几乎就在这个同时,地面也突然颤动了起来,四周好像是响起低沉的雷声,能看到周围都有大股的烟尘扬起。

“马队!”

高科的脑子猛然是反映了过来,亲兵们的喊声和周围的异动让他立刻是明白怎么回事了,当即扯着嗓子喊道:

“靠过来,靠过来,依托这矮山布阵!!!”

他率领的步卒方队在马贼逃跑后,是便步的走到这大土包的边上,高科扯着嗓子在马上喊,大部分亲兵又都是在山上,他的命令最外围的还是有士兵没听到,靠近高科的人朝着里面缩进,外圈的人却没有听到。

看见内圈的同僚朝着里面跑,外圈的人立刻也是反应了过来,整个队伍都是朝着山包的方向聚集。

但内外并不是同时听到,而且整个是把方队的方向变换了位置,队形的调整很大,仓库间已经出现了混乱。

在胶州营服役过的士兵们都有这样的思想,济南军议之后更是把这种认识加深,刻进了每个人的骨子里。

高科看见手下步卒的队形已经是有些混乱,可远处的马队越来越近,若是被冲进,那就真麻烦了。

“不要慌张,不要上山!!”

很多新兵听到命令之后,都是不管什么依托矮山布阵,而是直接朝着山上跑去,各级军官的叫喊约束已经有些控制不住。

不过这些兵丁们好歹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手上的兵器却没有丢下,高科在马上喊的声嘶力竭,可手下根本不听。

四面而来的马队也是很有经验,并不是打马狂冲,而是压着速度靠近,从埋伏处到这里的距离,如果冲击不控制马速的话,很容易把马跑跨,压住速度,中伏的士兵如果经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四散溃逃,到时候追杀就是。

纷乱的士兵不算是很多,但却让那些已经是站定的士兵们心中不稳,眼见着这阵型就有崩溃的危险,高科当年也是和李孟一同参加过齐河县的那场遭遇战,知道布阵崩溃之后,会有什么样子的后果。

想到这里,什么也顾不得了,翻身下马,把挂在马身侧边的斧枪取了下来,站在山道那边,厉声的大喊道:

“都给我老子回去列阵,谁再跑,老子劈了他!”

这声大喊明显没有什么效用,还是有人不管不顾的跑过来,高科一咬牙,手中的斧枪轮了起来,朝着跑过来的人就挥了下去。

斧枪挥动劈中人体,可不是个伤口,直接就是会有身体的一部分分开,被劈中的那名士兵凄厉的惨叫一声,半边身子已经是劈开,鲜血迸溅。

那些已经是有些昏头,朝着后面跑的士兵被溅出的鲜血沾到,加上那声凄厉的惨叫,这些朝后跑的士兵都停住了脚步。

“临阵脱逃,军法当斩,回去!!”

很多新兵每日里都在训练,却不是人人见过血,杀过人。那些朝后面跑的士兵看到千总一下劈开了身边的同伴,浑身上下都是凉透了,听见一向是闷头督导训练的千总疾声厉色的喝令,再看看被砍死的同伴,再逃一步也不敢。

战场上就是这样,见过血杀过人的士兵那种镇定功夫可不是新兵们能比的,这一营一千多人,眼下有朝着后面跑的,也有站在前面鼓起勇气迎敌的。

如果仔细的辨别,却也能分清楚,那些没有逃的士兵正是前几天参与处斩乱民的士兵们,逃跑的则是没见过血的。

马贼越靠越近,他们的号令和叫喊淮北军的士卒们也是听的清清楚楚,不过万幸,总算是把队形勉强的摆出来了。

第290章 百丈长矛 不败之地

高科站在矮山包的高处,看着三面快速靠近的骑兵,他打眼去看另一个方向,那位盐商派来的领路人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这些狗崽子,居然设下圈套对胶州营动手,高科心中暗骂,可此时这局面却不是骂人的时候,方才劈开那名士兵,高科的身上也被淋了不少的血,手持斧枪站在哪里,真有一股凶神一样的气势。

老兵出身的各级军官,大部分都是手中拿着斧枪,同样是恶声恶气的在吆喝着,大队的骑兵过来,必须要有一个严整的阵型来应对,不然只能是死路一条。

火铳兵的表现要好一些,他们大部分虽然也是新兵出身,不过却也知道,在这样的战场之中,自己要是逃跑,肯定会被马贼们追上砍死,不如依托在长矛方阵的庇护之下,还有一线生机。

当然火铳兵的士官们一直是在大声的吆喝,让士兵们彼此拉开间距,虽说火铳要密集射击才会有威力体现出来,可这时候士兵们因为恐惧,却彼此靠的太近了,他们身上都是挂着火药包和火绳,要是稍微有个不小心,就是麻烦。

因为高科站在山道上,按照操典,长矛方阵则是以高科的方向为后,所面对的方向正是官道边上的田地,火铳兵也是布置在这一线上。

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模的战斗,并且还是自己来指挥,马贼尽管还没有靠近,高科心里面已经是很紧张,他拼命的告诉自己要冷静。

“火铳兵,全体到方阵的右边!”

高科在那里大喊道,身边的亲兵立刻是骑马过去通知,火铳兵才把阵型稳定住,主将又是要求变换方向,火铳兵的士官们都是有些火大,不过还是立刻的吆喝士兵们朝着方阵的右侧去。

长矛方阵的前面是田地,马匹奔跑的时候,显然不如在平地上那么自如,速度肯定不会太快,而左侧,正是来路,高科领兵过来时,也仔细观察过,没有看到马贼的踪迹,说明他们躲的比较远。

而长矛方阵的右侧,则是马贼们逃跑的方向,那个方向胶州营淮北军的士卒并没有跟上去,所以马贼们转身杀来,又是在官道上,速度肯定是最快,最先到达。

尽管四面烟尘滚滚,杀声震天,可马贼还是有先后到,但火铳兵转到右侧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排成阵线,而马贼们已经冲进了八十步之内。

长矛方阵外圈前三排的士兵们都是把立在地上的长矛双手握持,拿着斧枪督导阵型的各级军官也都是退入了阵中。

“开火!!立定射击!”

冲得如此近,火铳兵的士官们已经顾不得什么阵线了,只是大声的下令,凡是就位的士兵们都是把火铳朝着马贼们的方向打过去。

不能同时射击,达不到密集火力的最大杀伤,确实是不足,不过也就是美中不足而已,终归还是有杀伤的。

马贼们或许知道这支部队有火器,可没有想到这些火器在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威力居然这么大,盐商们毕竟是只是生意人,他们告诉马贼差不多有一千多名步卒来这里,马贼们准备了优势的兵力要把这些官兵吃掉,这就已经情报的全部。

马贼们不怕官兵,这年头,谁怕谁从来都是人少怕人多,至于是贼还是兵则没有人去理会,按说,在马贼的预计之中,几面控制着马速向前逼近的时候,这支官兵就应该溃散,马贼们应该是追杀溃兵的时候了。

可这些官军一直是不乱,并且是站的很稳,可马贼们也不着急,遇到这样的情况,绕着步卒兜圈子就可以了,发现步兵阵线的漏洞,直接是纵马杀进去,让他全线崩溃就好。

外人对官军火器的概念,无非是三眼铳,快枪之类的货色,而且没有靠近射程,就把枪管打的火热不能发射,这山东派驻在淮北的军队不也是官兵吗,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李孟手下的兵马作战,都是在山东境内,至于眼下是官兵的信阳水营,这些海盗们当初就没有拿着什么火器在打。

在右侧冲过来的马贼们仅仅是加快了马速,并没有冲刺,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朝着胶州营火铳的有效距离里面太深入了。

对面火铳打响,硝烟弥漫的时候,马贼们后排的几位还在大笑,心想这些官兵当真是废物,这个距离打响,甚至没有时间装填弹药,等着被杀到跟前挨宰了,可紧接着却发现不对。

最前面的同伴一个个从马上载下来,这次的火器不光是硝烟,胶州营使用的火铳在同时代的欧洲是重型火枪,威力大,子弹的初速却很低,但这样的初速却有个附加的效果,那就是凄厉的尖啸。

这些马贼们比起满清鞑子的骑兵差的太远了,最起码鞑子的坐骑在和大明军队的历次交战中,对火器也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而且鞑子骑兵好歹是正规的军队,骑兵冲击都是有阵型的。

马贼们是漫山遍野的撒过来,马匹也都不是什么又适应的马匹,那边还有五十多人的火铳没有打响的时候,右侧冲来的马贼前锋已经是乱成了一团,被弹药集中死去的自然不必说,真正造成混乱的是,因为子弹飞掠的尖啸,惊吓到的马匹。

很多马匹在奔跑中突然的跪倒在地,或者是乱扭乱动,马上的骑士直接被从马上甩下来,或者跟着马匹一起滚到在地。

后面的那些马贼,第一反应就是勒住坐骑,或者是拼命的转向,当马贼都是为了求财可不是为了死战,而且这马贼不比草原上的部落和某些富裕的官兵,绝大多数都是每人一匹马,这匹马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没了马,若是被大队抛弃,就和死差不多了。

遇到眼前这样的场面,唯一的反应也就是跑,快些离开,可在大队之中,不管阵型如何的疏散,突然转向,也是会造成混乱,胶州营淮北军的火铳兵就好像是引火药一样,一下子把右侧冲过来的大队马贼队伍搞得稀烂。

但火铳兵的军官们,在那里跳着脚大骂,要不是责任当前,就要拿着手中的兵器拍过去了,差不多有三十多名火铳兵因为临敌的紧张,把通条忘记从枪膛里面拔出来,直接是一并打了出去。

通条都是用不错的铁料打造,要不然那么细的直径,每日用来夯实枪膛中的弹药,清理枪膛,总要折断。

不过这一枪的威力当真是不小,那通条就好像是弩箭一般呼啸着射了出去,被打中的马贼们直接就是被这铁条贯穿,有的是连马带人一起打穿,更多的铁条飞出枪膛后就开始打着转,打在人或者马上,虽然不致命,却足以让人重伤。

在这样近的距离上,威力丝毫不次于铅弹,甚至有些还超过,但问题的关键就是,没了通条,基本上火铳就是不能使用了,和烧火棍并么有什么区别,等于方才那轮射击,一下子有三十多名火铳手失去了战斗力。

“叫那些把通条打出去的混账到我这边来,快去!”

高科站在高处也是气得要命,那些火铳兵没了火铳站在阵前就是个累赘,还影响其他火铳兵的布阵,只能是调到自己身边来。

火铳兵一般还配发腰刀一把,用作肉搏,也有的士兵,喜欢在火铳枪膛处塞入矛刺,当成短矛使用。

那三十几名士兵跑过来之后,高科却也没有责骂,只是命令一名亲兵,大声道:

“带着他们去破庙那边堵着,别让人上来!”

这矮山包,山前靠着官道,因为那破山神庙,还有些道路,不过山后却都是些灌木丛,矮树还有大石,多少年都没有人清理,想要攀爬很是困难。

可看着眼下这个局面,千总高科心中实际上有些底气了,马贼声势浩大,但也就是声势浩大,比不得当日鞑子的百战精兵。

现在自己手下的这一营已经是稳住,对方肯定是冲不进来,有底气,也就变得冷静,考虑周围的形势,唯一可能被人偷袭的地方也就是这矮山背面了,背面虽然是难行进,可却不是上不来。

第一轮火铳打完,右侧来袭的马贼已经是大乱,但正面和左侧来路的马贼也已经是靠近了。

“拒马!!”“拒马!!”

长矛方队正方向和左方向各级军官看到各处蜂拥而来的马贼,都是在哪里扯着嗓子喊出命令,拒马是大明军中一种木制的防御工事,但在胶州营之中,拒马则是一种长矛兵在战场上的战术动作。

这个命令喊完之后,这两侧第一排的士兵把长矛尾端踩在脚下,身体前倾,一只手虚握矛柄后端,一只手握住长矛的中段。

第二排的士兵们则是把长矛平举,而第三排则是端起,第四排则是把长矛稍微高举,若是以半空中飞鸟的视角来看这个,就好像是朵花,突然展开,当然,这朵花仅仅是开了半边。

西侧先到的马贼人马喧腾,一片大乱的景象,而这官军的方队却巍然不动,马贼们虽然来前很轻视官兵,并且很有自信,却也不是不顾自己生命安全的傻子,左侧和右侧的马贼们都是放慢了马速。

火铳的震天大响和马贼的惨叫让这些马贼们都是知道对方的火器不能小看,但右侧和正面却没有什么火器在抵挡,临到靠近之后,马贼们的首领大声吆喝,前面几排的马贼纷纷加速朝着前面冲过去。

可对面的长矛方队突然展开,每一边都有上百根长矛朝外张开。

马贼们的坐骑并不是那种养熟了,在战场上历练过来的战马,这些马贼充其量也就是在各地打劫,杀掠平民,和那些庄丁,还有那些连庄丁都不如的官兵们战斗,看见马贼呼啸着带着漫天烟尘压过来,那些人根本顶不住这样的压力。

所以马贼们的坐骑,也就是撒开蹄子跑就是,根本无法应付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说眼下面前出现了许多支长矛!

马匹并不是机械,它们也是有自己意志的动物,看见面前是尖锐的长矛,它们也要闪避。

所以在战场上,马匹冲击密集的长矛阵线的时候,都要用其他的方法让马匹向前不退,比如说齐河县遭遇的那支清军,就是用马刺狠狠的刺入马腹,靠突然带来的剧痛,让马匹前冲突击。

但是这个方法,对于马匹的损伤极大,甚至冲过这一次之后,马匹就要废掉,而对于这些马贼来说,坐骑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很多人还捞不到一匹马,是骑着骡子跟大队行动,别说是坐骑不愿意朝着长矛上撞,就连马贼也不愿意。

本来胶州营的步卒们把长矛按照操典和平日的练习放平,看着呼啸而来马贼,甚至能看见马贼的狰狞的脸孔,人人心中忐忑不安,但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们松了一口气,马贼们随着靠近长矛方阵,速度却越来越慢,因为前后的速度不一致,也是出现了混乱,但没有一个人冲到长矛方队的跟前来。

宁可是拨转马匹摔倒,也不愿意靠近。

看见这种情况的淮北军士卒们心态从刚开始的慌张慢慢的沉静下来,他们发现平日间训练的东西,在战场上都是有效的。

只要是按照口令和平素里面的训练去做,在战场上安全的几率就越大,这些士兵们所做的动作越来越标准,阵型也是越发的整齐。

在阵型的右侧,火铳已经是打了两轮,将近两百步内已经是看不到什么站着的马贼了,在一开始的混乱之后,调整过来的马贼拼命的朝着来路跑去,原本以为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