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伯虎贤弟来了,他和我同列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又是这一届南直隶乡试的解元,怕是早已名满天下了。想必,宁王爷迎接伯虎贤弟的规格,只会比自己高,不会低。
想到了这种可能,祝枝山由衷的替唐伯虎高兴,他自己也觉得有面子。毕竟,他和唐伯虎是同乡好友,唐伯虎又是他写信催着来的。
祝枝山换了身新衣袍,便立刻赶到了宁王府的前院。
其时,宁王朱宸濠已经在位于前院的正殿中等候了,府上的幕僚们,也多半已经来至。
“祝公子,盼星星盼月亮,孤王总算是把唐公子给盼来了。”朱宸濠一见祝枝山进入正殿,便起身上前,拉着祝枝山的手,一脸笑容的说道。
“是啊,得知伯虎贤弟已然入城的消息,学生也总算松了口气了。”祝枝山回到。
来宁王府两个月了,朱宸濠对他那种热情亲切的态度,他已经完全习惯了。不过,此时在殿中的其他宁王府的幕僚们,却显然还不习惯朱宸濠对祝枝山的这种重视,有很多人望向祝枝山的眼神中,全是满满的妒火。
又等了没多久,府上的幕僚们都来齐了,接到宁王通知的,一些离着宁王府较近的衙门的官员,也已经来到了府上。于是,宁王便带着众人,坐车的坐车,坐轿的坐轿,离开了宁王府,浩浩荡荡的往北城门而去。
☆、第241章 低调的宁王
唐伯虎和刘安坐在南昌城北门的城门楼里,两人面前的桌子上,各有一杯茶水。
刘安的茶水已经添了好几道了,而唐伯虎的茶水,却一滴未少。
此时,唐伯虎的心情非常忐忑。
今日,他和刘安刚一抵达南昌府,在城门处接受盘查时,很意外的遭到了卫兵的刁难。
不不不,不能说是刁难,因为那名卫兵虽然没有放唐伯虎和刘安立即进城,但对唐伯虎说话的语气,却极为恭谨。
“唐公子,您暂时还不能进城,请先随我到城门楼上休息一下吧。”
当时,那名卫兵是这么跟唐伯虎说的。
唐伯虎自然要询问原因,可这卫兵却语焉不详,只是告诉唐伯虎,城中有位贵人特意叮嘱他们,要是遇上一位苏州籍的读书人,这人又叫唐寅的话,务必要以礼相待,请他暂时在城门处等待一下。
既然人家对自己极尽礼数,唐伯虎虽然满头雾水,可也不好意思过多询问了,只好随着这名卫兵去了城门楼里。
那名卫兵为唐伯虎和刘安奉上茶水后,就以不敢擅离职守为由,下了城门楼。
唐伯虎满脑子疑问,却是无心喝茶。刘安却极为从容,很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觉悟,一杯接一杯的喝茶。
“刘兄,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啊,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城呢?”
等的时候长了,唐伯虎有些焦躁了,便与刘安交谈起来。
刘安轻轻一笑,说道:“唐公子,你是当局者迷啊。以某推测,那名卫兵所说的贵人,定然是宁王爷了。”
“宁王爷?!”唐伯虎一怔,“宁王爷为什么要让卫兵将我留在城门处,却不让我进城呢?”
“这还用说嘛,自然是宁王想亲自来城门出迎接你了。”
“这……”唐伯虎一惊,“这怎么可能!宁王身为亲王,身份尊贵,我只是一个举人,于情于理,宁王都不该这么做啊!”
也不怪唐伯虎会这么想,古人极重上下尊卑的观念,别说是唐伯虎一个举人和宁王爷一个亲王之间的身份差别了,就是同为官员,品级哪怕只是差了一级,下官到上官府上拜见,上官也不会亲自出门迎接下官。更别说是出了府跑到城门处迎接了。
就在唐伯虎惊愣的时候,之前那名引着唐伯虎和刘安来城门楼里的卫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唐公子,快下楼,宁王爷带着大队人马,到这儿来迎接你了。”
唐伯虎一惊,这会儿却不敢再多思多想了,连忙慌乱的跟着那名卫兵下楼。刘安也自己跟着下了楼。
……
南昌城的南北大街上,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队伍中,多是马车和轿子,加在一起的数量,足有二三十之数。步行之人却不多,除了抬轿的轿夫,其余的,只有十几个武士装扮的人,走在队伍两边,似乎是护卫。
这支队伍由南向北而行。街上的行人,见到这支队伍,连忙往一边闪避。然后,好奇的驻足,盯着这支队伍看。
“怎么这么多的马车和轿子啊,这是哪个大户人家出行?”一个行人好奇的自言自语。
他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嗤鼻一笑:“呵呵,这位老兄你还真说对了,这些人还真是大户人家的,是咱们南昌府,呃不,是整个江西最大的大户人家,宁王爷府上的。”
“什么?宁王爷!兄台你别唬我,人家宁王爷的身份何等尊贵,就算是出行,怕也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鸣锣开道,护卫无数。可你看他们这些人,虽然也算得上浩浩荡荡,可却连个打回避、肃静牌的开道的人都没有。怎么可能是宁王爷?”
那书生又是一笑:“兄台,听你说话,似乎也是读过书的有见识之人。难道你就没听说过宁王的为人出事风格?咱们南昌的这位宁王爷,人家从来不端架子。出个门而已,哪用得了那么大的排场。”
似乎是生怕这人还不相信,这书生稍一顿,又道:“实话告诉你吧,我一个多月以前,就曾到过宁王府,还陪着宁王出城狩猎了。瞧见最前面那辆马车没,那就是宁王平时出门坐的马车。”
“不会吧,宁王可是亲王啊,按说,他乘坐的马车,不是应该由五匹马拉的大车么。天子驾六,诸侯驾五,这可是《周礼》上写的。可这辆马车,虽然比普通的马车大点,华丽点,可也只是两匹马拉着啊!”
“嘿,你这人……”那书生不耐烦了,“宁王是该乘坐用五匹马拉的大车,可那也只是正式的出行。人家宁王为人低调,办些私事,向来是一切从简的。你要不信,敢不敢跟我打个赌,咱们跟上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宁王的马车。”
“好!赌就赌,正好,我也从没见过宁王爷。要真能见他老人家一面,那我价祖坟也算冒青烟了。”
这两个人当下不再多言,直接沿着路边,跟随着那支庞大的车轿队伍上前行去。
唐伯虎下了城楼后,就发现城门处已经戒‘严’了。想出城的人,都被卫兵挡在了道路两旁;想进城的人,则直接挡在了城门洞外面。
“小哥,你不是宁王爷来了么,他在何处呢?”唐伯虎狐疑的问通知他下楼的那名卫兵。
那卫兵翘首往南看去,抬手一指:“唐公子快看,那不就是宁王的马车嘛!”
唐伯虎也连忙向南看去,只见离城门四五十米处,一支队伍正在往城门处走来。
唐伯虎的心脏一下狂跳了起来。他实在没有想到,宁王爷竟然真的到城门处来迎接他了。
过不多时,那支队伍就来到了城门处。队伍中的马车、轿子,也都陆续停了下来。
第一辆马车最先停下,一个身着蓝袍的年轻人下了马车。
唐伯虎定睛一看,这人果然就是朱宸濠。
朱宸濠下了马车后,直接一脸含笑的朝唐伯虎走来,他走得很快,几步就走到了唐伯虎面前。
“唐公子,久违了。孤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第242章 故人重逢
朱宸濠亲自到北城门迎接唐伯虎,直叫唐伯虎感动的几乎要热泪盈眶了。
“唐某何德何能,竟让王爷屈尊来此迎接……”唐伯虎一开口,就有些哽咽了,后半句话却是怎么也说不出了。
“唐公子说哪里话,你乃江南才俊中的翘楚,你能来南昌,乃是孤王的荣幸。”朱宸濠上前拉起了唐伯虎的手。
这时,跟随朱宸濠一起前来的那些人,也都下了马车。他们往朱宸濠和唐伯虎身边走来。
唐伯虎一眼就看到了祝枝山。
祝枝山却没有上前与唐伯虎寒暄,而是站在那些人当中,笑容满面的朝着唐伯虎点头致意。
朱宸濠拉着唐伯虎的手,面向那些跟随他前来的人,朗声说道:“诸位,孤给大家引见一下,这位公子,便是苏州的唐寅。唐公子乃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今年南直隶乡试的解元。此次,乃是受了孤的邀请前来南昌,到孤府上帮孤做事的。以后,还望诸位对唐公子多加礼敬。”
朱宸濠这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唐伯虎捧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他说话时,虽然是在对着那二三十位跟随他一起来的人,但声音却非常大,就是街边的那些百姓,也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些跟随朱宸濠前来的人,连忙上前,朝唐伯虎拱手问好。
朱宸濠便将这些人一一为唐伯虎引见。
祝枝山这才得了机会,与唐伯虎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互诉离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当朱宸濠引见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时,唐伯虎一下惊喜了。
“王大人?!您不是去贵州龙场了么,怎会在此?”唐伯虎立刻问那名官员。
这为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唐伯虎和祝枝山在金陵参加乡试期间,认识的大儒王守仁。
当时,乡试还未开始,前来金陵应试的生员们,在分月桥头举行了一场文会,王守仁和朱宸濠都参加了那场文会。唐伯虎和祝枝山,就是在那时认识的王守仁。
王守仁被唐伯虎一问,微微一笑,波澜不惊的满声细语道:“王某之前去贵州,乃是被朝廷贬官所致。到贵州龙场后不久,就收到了朝廷令王某改任江西庐陵县令的公文。数日前,王某赴任路过南昌,特到宁王爷府上拜见。宁王爷对王某说,唐公子大概就在三无日内抵达南昌。王某这才留在了王爷府上,等候唐公子前来。”
“王大人乃是儒学前辈,在下哪里担得起让您耽搁赴任的时间,在江西逗留?罪过,罪过啊!”唐伯虎忙向王守仁致歉。
王守仁手捋胡须一笑:“唐公子虽然年轻,但学问却是极好的,王某也有心与唐公子结交,坐而论道啊!”
“二位能在孤王府上坐而论道,孤王也深感荣幸啊!”朱宸濠大笑。
待向唐伯虎引见完了众人,朱宸濠又邀请唐伯虎与他乘坐一辆马车回府,唐伯虎几次婉拒,无奈朱宸濠意志坚决,他也只得遵从了。
直到临上车前,唐伯虎才想起了刘安,便向朱宸濠说明了情况。朱宸濠便安排刘安赶着马车,跟在队伍的最后面,一起回了宁王府。
当天中午,朱宸濠在府上大开宴席,为唐伯虎接风洗尘。
参加宴席的人,除了之前跟随宁王前往北城门处迎接唐伯虎的那二三十人,还多出了一些江西及南昌府的官员。宴席开了足有七八桌,算起来,参加宴席的人足有五六十人之多。
朱宸濠和唐伯虎自然坐了首席一桌,这一桌的其他人,还有祝枝山、王守仁,以及江西布政使、巡抚、按察使、南昌府府尹这四位官员。还有一人,与唐伯虎有过一面之缘,乃是朱宸濠的幕僚,名叫宋清的那位。唐伯虎中举回乡时,曾在棋匣镇遇上了朱宸濠,当时,宋清就陪着朱宸濠。
今日宴席的主角,非唐伯虎莫属,杯来杯往间,唐伯虎酒意上头,话匣子也打开了。他向朱宸濠和同桌的客人介绍了身在金陵以及来南昌的行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说完这些事情,他忽然想起了华文让他带信给朱宸濠一事。便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华文的信件,交给了朱宸濠。
朱宸濠接过信件后,随手就交给了宋清。只说让宋清晚上再把信拿给他观阅。由此,唐伯虎也自然猜的出来,这位宋清,乃是朱宸濠的心腹之人。
宴席进行期间,宁王府的下人们,已经为唐伯虎安排好了住处,就在祝枝山所住的那个小院当中。这个小院里,之前只有祝枝山一人居住。
宴席结束后,朱宸濠并没有在留唐伯虎叙话,而是直接让府上的下人领唐伯虎去安顿。
毕竟,唐伯虎走了那么远的路,也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再说,唐伯虎与祝枝山的关系,朱宸濠也是知道的,他也是为了给这二人叙旧的时间。
祝枝山俨然主人的做派,帮着唐伯虎安顿好了一切。
见唐伯虎已然安顿好了,刘安就向唐伯虎辞行。唐伯虎见天色已晚,自然不让刘安走。
刘安小声道:“唐公子,你不用管我,我出了王府,就会去西厂驻南昌的千户所的。到那里,我比在这儿舒坦。”
“不知刘兄何时回金陵,我好去为你送行。”唐伯虎又道。
刘安摆手一笑:“唐公子,你就安心在王府待着吧。我一个粗人,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你给我送行,我反而不自在。等我在南昌待够了,自然就回金陵了。”
“既然刘兄如此打算,那我就不留你了。你回金陵后,请带话给秋香她们,就说我在王府一切安好,勿让他们挂念。”
“唐公子放心,您的话我一定带到。”刘安点了点头。
唐伯虎犹豫了一下,又道:“那封信……”
“放心好了,信我一直贴身收着呢,一定给您带到。”
唐伯虎放心了,也便不再多言,刘安赶着马车,离开了宁王府。
当天下午,唐伯虎便与祝枝山聊了半下午。两位好友,就此在南昌开始了生活。
☆、第243章 魔高一丈(上)
刘安赶着马车离开了宁王府。他并没有立刻前往西厂设在南昌的千户所,而是漫无目的似的,在街上兜兜转转。直到差不多转遍了半个南昌城,天色也已擦黑了,他才向街上的行人打听了一下南昌千户所的位置,然后直奔千户所。
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刘安成心游览南昌城,而是出于他的职业习惯。身为一名西厂的番子,刘安无论处于何时何地,警惕心都极强。
西厂虽然是个特务组织,但在明朝国境内,每个州府所设立的千户所,却是光明正大的衙门,根本就不需要刻意隐蔽。因此,刘安很容易就找到了南昌千户所。
千户所门口的番子,拦下了刘安。待刘安令出了西厂的腰牌,并向那两个番子说明了来意后,那两个番子立即放行。其中一人,还亲自领着刘安,进入了千户所。
刘安前脚刚进入千户所,在离着千户所不远的一条小胡同口,一个普通百姓模样的人现身了。
这人瞅了一眼千户所门口位置,又立即隐身于胡同之内。
一刻钟后,宁王府内其中一个小院中,之前窥视千户所的那人,赫然出现在了这小院的书房中。
书房中还有另外一人,那就是朱宸濠的心腹幕僚宋清,他也是这间小院的主人。
“奎木狼,你确定那人进了西厂的千户所?”
宋清在听完那人的汇报后,立刻问道。原来,那人就是朱宸濠的“二十八宿卫”之一的奎木狼。
“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的确进了西厂的千户所。”奎木狼答道。
宋清若有所思了一会儿,随即又问奎木狼:“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那人在南昌城兜兜转转了好大一会儿,显然是有着很强的警惕性。也幸亏我擅长跟踪,要是换成别人,说不定真被他甩掉了。”奎木狼一边解释,脸上却掩饰不住自得之色。
“难道,他料定有人跟踪他?”宋清眉头一皱。
“那倒不是。他要真料定有人跟踪他,那他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出城,然后等明天在偷偷的回来,再前往千户所。”奎木狼说道,“他之所以兜兜转转,恐怕只是一种行事习惯。”
“如此说来,岂不是更加坐实了这人是西厂的人。”宋清轻笑道。
“定是西厂的人无疑了。”奎木狼说道,“我看得很清楚,他在千户所门口,是亮明了一件信物后,才得以进入的。”
“嗯,你做得很好,先下去休息吧。”宋清朝奎木狼摆了摆手。
奎木狼朝宋清拱手一礼,退出了书房。
宋清独坐了一会儿,也离开了书房。
……
天色已然全黑了,往日里,在这个时候朱宸濠已经吃晚饭了。但今天不同于往日,因为唐伯虎刚到南昌,朱宸濠为了彰显自己对唐伯虎的重视,今日的晚饭,他同样要与唐伯虎一起吃。
虽然,中午时刚刚为唐伯虎设了接风宴,但那宴席虽然热闹,却属于礼节性的过场,人太多,有些话朱宸濠也不方便与唐伯虎说。
今日的晚宴则不同,朱宸濠打算只让唐伯虎和祝枝山作陪。人少了,反而更能显示出感情的深厚。
人少,但晚宴的菜式却不能少。正因为厨房那边还没在忙着做菜,所以,朱宸濠的用餐时间,也稍稍推迟了。
朱宸濠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起了华文写给他的信。
华文的信中,除了一般性的问安之语,着重写了他在金陵城替朱宸濠办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自然是帮朱宸濠拉皮条了。华文将他为柳蝶衣赎身,遭到孟香雪刁难,他又是如何的用心替朱宸濠做这件事,话费了多少多少银两替柳蝶衣盖房子,又耗费了多少多少苦心,都一一做了说明。
他告诉朱宸濠,春节过后,他就一定能把柳蝶衣赎出来。同时,他也询问朱宸濠,将柳蝶衣赎出来后,该如何安置。
然后,话锋一转,华文又向朱宸濠说起了秋香的事情。他把萃芳阁开业的事,在信中说了一遍。还着重向朱宸濠说了萃芳阁的生意是如何的火爆。
最后,他向朱宸濠表示,他一定会用尽心机,将秋香送到朱宸濠身边的。
“这个华文,做事倒是挺用心的,可就是没什么脑子。”看完了华文的信,朱宸濠冷笑着小声自言自语,“你居然把这样一封信交给唐伯虎,让他带给我……哼,也幸亏唐伯虎是君子,没有私自拆看信的内容。如若不然,孤这些年累积的名声,可就全让你给毁了。说不定,唐伯虎还会愤而离我而去!”
自言自语的发泄了一通对华文的不满,朱宸濠又拿起信件,仔细盯着一处内容,再次看了一遍。
“一个小小的萃芳阁,靠着二三十个人演戏,竟然一天能赚几百两银子。秋香这个小姑娘,敛财的本事不小啊!”朱宸濠又自言自语了,“天才!简直就是经商的天才!这样的人,孤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手的,就算不能把她抱上‘床’,也得让她为孤所用!”
朱宸濠眯起眼睛,琢磨起了事情。
“秋香和唐伯虎之间,似乎很有情意啊!看来,孤不能在贪恋秋香的美‘色’了,而是应该把她和萃芳阁收归到孤的旗下。这件事,还得从唐伯虎那儿入手。嗯,孤就当一回月老,成全了唐伯虎和秋香的姻缘吧。如此一来,只要唐伯虎为孤所用,秋香和萃芳阁就跑不了。”
只一会儿的工夫,朱宸濠就拿定了主意。
其实,朱宸濠也好‘色’,刚见到秋香时,他就被秋香所吸引了。这倒不是说秋香长得多漂亮,比起柳蝶衣的美貌了,秋香可差远了。再说,人家朱宸濠可是王爷,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自然不会为秋香的容貌所迷。
秋香真正吸引朱宸濠的,是她那娇柔的身段和活泼天真,又有别于这个时代寻常女子的性格特色。
起初,朱宸濠是想把柳蝶衣和秋香都纳入自己府中的,但他看了华文的信后,立刻意识到了秋香的萃芳阁的财力,对他的大业的帮助。于是,他果断舍弃了对秋香的贪美之心,而是想以另外一种方式,将秋香收归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由此可见,朱宸濠也算枭雄了,当断则断,毫不受感情牵累。
就在朱宸濠拿定主意之时,宋清敲响了朱宸濠的房门。
☆、第244章 魔高一丈(下)
“王爷,有件事情,学生以为有必要向您禀报。”
宋清进入朱宸濠的书房,径直走到朱宸濠身边,伏低身子小声说道。
朱宸濠一抬手,示意宋清坐到了他的对面。宋清也不做过多客套,直接落座。
“说吧,是什么事情?”朱宸濠问宋清。
宋清道:“唐寅的那位车夫,今日傍晚时分离府。”
“哦,这事孤知道,孤还让人打发了他五十两银子。”朱宸濠点了点头,忽然眉头一皱,“怎么,这位车夫难道离府后出了什么变故?是与人发生争执了,还是伤到了?”
“王爷不必紧张,这位车夫是出了点变故,但并不是王爷所担心的那种变故,而是……”
说到这里,宋清把声音压得更低:“那位车夫,去了西厂的千户府。”
“什么?他居然去了西厂的千户府!”朱宸濠一怔,“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兴许是学生多心吧,在那位车夫离府之后,学生便让奎木狼暗中跟踪他。没想到,还真发现了异常状况。”宋清答道。
“宋先生,你居然瞒着孤指派奎木狼做事!”朱宸濠两眼一眯,语气变得冷了一些。
宋清连忙站起,朝朱宸濠一拱手:“王爷,此事是学生僭越了。不过,学生也是出于对王爷的关心,这才让奎木狼去跟踪那个车夫的。奎木狼本不愿意,说是没有得到王爷的指令,他不敢擅自行事。是学生说服了他。此事,全是学生的过错,还望王爷勿怪责奎木狼。”
朱宸濠稍作沉默,转而轻笑道:“那就把说服奎木狼的理由再对我孤讲一遍吧,孤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关心孤的。”
“学生遵命!”宋清再次拱手,而后坐下。稍稍整理了下措辞,他才又道:“学生是考虑到唐寅在金陵逗留了一段时间,而那时,谷大用也住在萃芳阁之中。谷大用是西厂的督主,学生担心,他与唐寅久处之下,又知道唐寅会来江西之事,难免会说服唐寅为西厂做事,借机监视王爷。”
“谷大用会招揽唐寅加入西厂?宋先生想多了。”朱宸濠笑了,“唐寅乃是今年南直隶乡试的解元,且在江南颇有声誉,可以说将来前途无量。别说西厂的名声一向不佳,凡我朝官员皆对其嗤鼻。就算西厂的名声好,唐寅也不会自毁前程加入西厂的。”
稍一顿,朱宸濠又道:“再者,唐寅虽然学问好,但为人做事,却刻板有余,机敏不足。说难听点,他就是个书呆子。谷大用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会看中唐寅这个书呆子呢?”
“是是是,王爷说的极有道理。”宋清说道,“不过,学生所虑的是,朝中很多官员对王爷这一脉保持戒心。谷大用身为西厂督主,身负查缉宗室百官之责,且又一向与刘瑾不对付。为了跟刘瑾争宠,他难免会把王爷作为进身之阶。”
“你这个担心,倒不无道理。”朱宸濠点了点头,“孤进京时,曾与刘瑾有过接触。当时虽然做的隐秘,可却瞒不过有心人,更瞒不过谷大用了。要是谷大用在孤身上使点力,随便给孤罗织点罪名,不但会增强他在朱厚照那小子心目中的地位,还能把刘瑾拉下水借此打压。确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啊!”
说完,朱宸濠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如此说来,你怀疑唐寅倒也不无道理。不过,唐寅终究是个书呆子,孤以为,谷大用那样的聪明人,要是用唐寅来盯着孤,却是走了一招昏棋。唐寅不替谷大用做事便罢,若真替谷大用做事,他极易露出马脚。这件事情,谷大用不可能考虑不到。所以说,是你多虑了。”
“可是,唐寅的车夫去了西厂的千户所,又该如何解释呢?”宋清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
朱宸濠想了想,说道:“孤在金陵时,曾到过萃芳阁。当时,萃芳阁的护卫孤也见过,那个车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就是西厂的人,既然来了南昌,去西厂的千户所一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吧,是学生多心了。不过,学生还是想提醒王爷,对于府中众人,尤其是之前我们不知根知底的人,不可尽信。”宋清无奈,只得变着法的劝说朱宸濠。
朱宸濠点点头:“宋先生对孤的关爱,孤自然深知。”
说到这里,朱宸濠忽然笑了:“宋先生,你是不是看孤对唐寅极尽礼遇,生怕他取代了你在孤信中的地位,这才劝孤对其防范的?”
“这……”宋清一惊,再次站起,说道:“王爷,学生一心忠于王爷,别说王爷一向视学生为心腹,就算学生只是府上的一个普通幕僚,也断不会以私心而罔顾王爷的大业。”
朱宸濠也站起来,双手扶着宋清坐下,然后,他自己也落座,这才说道:“宋先生对孤的心迹,孤自然深知。你与别人不同,孤的先父在世时,就已视你为心腹之人。你的身家性命,也与宁王府休戚与共。孤刚才那句话,也只是玩笑之语罢了。”
顿了一顿,朱宸濠又道:“孤虽然对祝枝山和唐寅极为礼遇,可想必你也猜得出来,孤邀他们进府为孤做事,也只是想借助他二人的名声,增加孤的声望罢了。唐祝二人虽然顶着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头,可却是死读书之人,只能做做学问,成为大儒,却难以谋划大事。
“宋先生与他们不同,你虽然几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但也是因为时运不济罢了。退一步讲,就算你在读书上比不过唐寅、祝允明,但筹谋之才,却远在这二人之上。你就是孤的张良,孤也视你为肱骨。将来,等孤得了这天下,宋先生封侯拜相,孤必酬之。”
宋清激动的嘴唇只打哆嗦了。沉默了许久,他才站起身,对着朱宸濠郑重的一礼:“王爷以国士待学生,学生必以肝脑涂地抱之。”
朱宸濠摆了摆手:“好了,你我之间,就不要说这些话了。”
宋清再次落座。朱宸濠又道:“既然你怀疑唐寅,那孤也不想过问此事了。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好了。只要不耽误正事,不让唐寅与孤生出嫌隙,你愿意操这个闲,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宋清眼神一亮,当即说道:“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了。”
☆、第245章 交心
唐伯虎来到南昌的当天晚上,朱宸濠再次设宴,邀唐伯虎一同吃饭。陪坐的,只有祝枝山和宋清二人。
酒过三巡之后,唐伯虎主动向朱宸濠问起,他今后在王府的职事。朱宸濠却并没有立即给唐伯虎安排职事,只是勉励他用功读书,有事情做的时候,他再通知唐伯虎。
一席酒宴,宾主尽欢。
散宴后,祝枝山和唐伯虎回到他们二人住的小院。朱宸濠安排到这个院子里的一名下人告知唐伯虎,说是一刻钟之前,王守仁曾经来拜访过唐伯虎。
一听王守仁来拜访过自己,唐伯虎就是一惊。王守仁那可是当世大儒,居然会来拜访自己,这让唐伯虎受宠若惊。
“贤弟,既然王大人来拜访过你,你还是去他的住处回访吧。”祝枝山提醒唐伯虎。
“好,我这就去拜访王大人。”唐伯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
王守仁今年三十五岁,本在北京兵部任主事。数月前,擅政的刘瑾为了打击朝中与他做对的正直官员,炮制罪名,逮捕了给事中戴铣等二十余名官员。王守仁上疏据理力争力争,欲营救戴铣等人,因而触怒刘瑾。
刘瑾一怒之下,欲逮捕王守仁,与戴铣同罪。冷静过后,刘瑾考虑到王守仁的大儒身份,生怕将其逮捕会激起天下读书人的反弹,便将他贬官至贵州龙场,担任龙场驿站的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刘瑾吹毛求疵寻了个过错调离北京,到南京担任吏部尚书。
王守仁离京之后,路途中曾遭到刘瑾派出的杀手的暗杀,所幸王守仁会点武艺,且战且逃,跳水躲过了一劫。
王守仁从一名兵部主事被贬为偏远之地的一名驿丞,其郁闷心情可想而知了。又加上朝中被刘瑾等宦官搞得乌烟瘴气,他顿生了退隐之心。
因此,王守仁没有立即去贵州,反而去了南京寻找自己的父亲王华。
王华在听王守仁诉说了苦闷后,斥责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你就有责任在身。遇到一点挫折就想着退隐,置君命职责于不顾,枉你还被天下读书人所推崇。”
被父亲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