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之家有考生-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奶奶看李爷爷久久不语,心里是真急了,连声催促道。
“灵芝,你怎么说?!这手艺要学不要学?!”
李爷爷抽出烟袋锅,混浊的眼看了一眼李灵芝。
“学!肯定学!我早就跟师父说了,我哪怕一辈子嫁不出,我也要学!是师父总不放心,非说要你们同意。”
李灵芝抱着她的宝贝匣子,斩钉截铁的说。
她刚才已经把她最近剪的最好的作品拿给了李家人看。
这一点,是她和李雁回学的。
李雁回说,你要学剪纸,想让人家同意,你就得拿出你的实力给人家看,让人家知道你不是闹着玩的,你是真心的,也有这个实力。
李爷爷将烟袋锅子塞进嘴里,急抽了两口,目光从桌子上郑大家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年礼盒子上一一滑过,然后,从嘴里抽出烟袋锅子,将抽完的烟灰用脚磕了磕,站起身,悠悠道:“那就去学吧!”
说完,拿着烟袋锅子,背着手进了李屋。
第123章
李家众人见一家之主的李爷爷都这么说了,那李灵芝拜师的事情也就定了。
李奶奶嘴唇微颤; 满眼复杂的看着小女儿; 不知道她的这条路究竟有没有选对……
众人见李灵芝的事情已定,也就各自回屋了。
回屋之后的各房人免不了对李灵芝的拜师的事情谈上几句; 或是羡慕、或是嫉妒、或是忧心; 但忙碌的一天的李家人太累了,很快就洗洗睡了。
唯有李奶奶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她生怕她的一时心软会害了小女灵芝。
若是一生都不嫁人,那灵芝岂不会晚景凄凉无人送终?!
李奶奶咕噜一下翻身坐起; 摇醒了睡在旁边的李爷爷; “哎,老头子……老头子……”
李爷爷一旦睡着; 就是打雷都不醒。
此时睡得正香被李奶奶硬生生摇醒; 没好气的道:“大半夜的; 你又发什么疯?!”
“别睡了!还睡什么……”
“老头子,万一灵芝真的嫁不出去了; 那晚年谁给她养老送终啊!?岂不会晚景凄凉?!那我在地下也不能瞑目啊……”
李奶奶似乎真的看到了要李灵芝晚年无人照顾,病死家中的悲惨,老泪扑簌簌的掉落。
“你这老婆子就爱瞎操心!”
“郑大师无儿无女,就灵芝一个徒弟。一身的本事和家财; 难道还会亏待了灵芝这个唯一的徒弟?!再说,二十三岁又不算太晚,还是能生的。又有手艺和家财傍身; 实在不行; 给灵芝找个上门女婿就是了……”
李爷爷肯拍板定下灵芝拜师一事儿; 自然是想得全面的。
“也是!”
李奶奶一琢磨,乐了。
上门女婿好啊,好拿捏、生个孩子又能继承香火、家里家外都是灵芝说了算……敢不听话!?灵芝上面可还有个有功名的三哥呢……
这办法好!
李奶奶嗔怒的一推身旁的李爷爷,“这死老头子,也不跟我说明白,害我瞎担心了半宿。”
回答她的是李爷爷震天的呼噜声。
李奶奶没了心事,躺下去后,很快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儿,李雁回就被李奶奶从被窝里挖了出来,让她陪她以及小姑李灵芝去县里的君在来客栈回复同意拜师的事情。
李雁回看着风风火火,浑身都是劲儿的李奶奶就想笑,也不知道昨天是谁面对郑大家时束手束脚的,连话都不敢说,一副极不自在的样子,今天就迫不及待的想去见郑大家了。
所以说,有娘的孩子是块宝啊。
无论什么时候,娘都是最疼她的人。
可惜,李雁回母亲缘浅。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她都没有娘疼,只能一个人挑起一大家。
就算她再怎么乐观开朗,嘲笑自己像根草般坚韧,但是,她骗不了自己,她也会累、也会伤、也想有娘疼的。
能痛快哭都是奢望,李雁回最苦的那几年连哭都不被允许。
看着脚步飞快风风火火又出去叫李灵芝的李奶奶,李雁回的眼中飞快的滑过一丝艳羡慕,她也想有娘疼……但也只有一瞬间,这渴望就被李雁回压在了心底最深的角落,李雁回拍了拍自己的脸,漂亮的脸蛋上重新挂起了甜甜的笑容。
人不能太贪心,她现在不是挺好的?!
有饭吃、有书读、有爹宠……
还想要什么自行车?!
要多了,小心老天爷看不下去,把你现有的都收走……
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李雁回要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不就是去君在来客栈吗?!
郑大家,我来了!
李雁回无视年至的寒冷,飞快的掀开被窝,穿好衣服,梳洗完毕。
来到大堂时,才发现,李奶奶竟然已经将早饭都做好了,热腾腾的摆在圆桌上,李爷爷抓着馒头、喝着小米粥、吃着小菜,正高兴。
见到李雁回,李爷爷笑眯眯的招呼李雁回吃饭。
“不等奶奶和小姑吗?!”,李雁回坐在饭桌前问道。
李爷爷笑着道:“你小姑最爱赖床,你奶奶叫她等于白叫,先吃!别饿坏了!”
可以说李爷爷太了解这母女俩了。
在外求学苦,自然不能和在家里一样。
好容易回到家,李灵芝还能不赖床?!
李爷爷打赌,她一定不会乖乖被叫起来吃饭的,就老婆子瞎操心,一大早的就折腾。
就算是去给回复也不用那么早不是?!
李雁回抿嘴一乐。
果然,李雁回都吃完早饭了,还不见那母女俩的身影。
李爷爷吃完饭,照例拿起烟袋出去串门看人打牌去了。
这是李爷爷最新爱好。
以前李爷爷就喜欢上地。
哪怕是大雪封田时,他也愿意绕着地头转,就更别提其它时候了,如果是春秋,那基本上不绕到天黑不回家。
冬天农村人下不了地,尤其是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有些余钱,勤劳的主妇们都在准备过年的吃食用品,男人们没事儿就喜欢凑在一起打个牌。
干打牌不玩钱的那种,就是个乐儿。
李爷爷现在就爱凑这种局,每次打到天黑时,都会乐滋滋的回来。
李雁回不知李爷爷为什么心情这么好,后来小叔告诉他,李爷爷现在在村里特别有地位,人人都叫他一声“李老爷……”
“别看你爷表面上谦虚,没啥笑模样,其实,这心里美着呢。要不他咋老爱往人堆里钻,还不打牌?!光去那抽烟,顺便显摆你给他买的上好的烟叶子。”
小叔说起这来,又好气又好笑。
原来,全家最能显摆的是李爷爷。
低调的炫耀!
李家小叔自从李雁回告诉他那几盆兰花的价值,李家小叔就越发的上心培育。
现在已经分出三株了。
李雁回可是和他说了,日后每卖出去一盆,就给他一半的银子。
他娶媳妇的钱可就看这几盆花了。
因此,二房赚了几百两银子,他一定也不着急也不嫉妒。
他的这些兰花,只要长成,卖的可比他们的还要多。
到是二哥……
怕是这次雁回回来,二哥就要找上雁回了……
小叔有些矛盾。
都是一母同胞,手足兄弟,大房和他都有了赚钱的营生,就二房没有,也难怪二哥会着急。
可是二哥以前做事儿挺不地道的。
雁回心善,为李家做的事儿,早就已经还清了当初各房对三哥读书的花费,更别提,此次三哥中了秀才,他们各房因此所沾的光。
若非三哥中了秀才,梅姐儿怎么可能嫁得那么好?!
日后,随着三哥越走越高,他们各房沾的光只会更多!
这个时候,又如何能再向雁回开口?!
不过,李家小叔也只是心中纠结,却不好劝。
一是他和大房受了雁回的帮助,就二房没有,他无法张这个口;二是……以二哥的心性,他会听他的才怪……
李雁回还不知道,他人还没回来之前,就已经被二伯给惦记上了。
此时的李雁回吃过早饭,就迈步往小姑李灵芝的房间走,看看小姑是不是真的赖床呢……
结果掀开小姑的门帘,看见小姑正用被蒙着头,而李奶奶正费力的扯着被角拽被,母女俩正一个炕上一个炕下的正拔河呢……
场面太好笑了,李雁回没忍住笑出了声。
清脆如银铃般的声音立刻让李灵芝睡意全无。
坏了!
李雁回那个小丫头来了……
太丢人了!
让李雁回堵被窝了……
以后还怎么在李雁回面前充长辈?!
李灵芝瞬间清醒,被也不要了,立刻起身坐直,假意抱怨道:“哎呀,娘,我都说我不累了……你还非让我再睡一会儿,你看被雁回笑话了不是?!”
李奶奶莫名其妙的背了一口锅。
李雁回看到这个样子,实在没忍住,捂着嘴转身出了门,到了院子里,才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姑太逗了。
这睁眼说瞎话的功力……绝了。
李灵芝在屋里听到院子里传来的笑声,咬牙切齿的气红了一张脸。
“该!”
李奶奶白了一眼李灵芝,转身也走了。
等李灵芝洗漱完、吃完早饭,她们动身去清水县时,都日上中天了。
一行人坐着牛车紧赶慢赶的在下午时进了城,来到君在来客栈找郑大家,却被告之郑大家今天一早就已经走了,留下话来,她有急事就先回丹嘉城了,若李灵芝肯拜她为师,就等年后直接去郑府寻她便是。
李灵芝惊诧、李奶奶着急、李雁回则是奇怪。
郑大家究竟出了什么急事,竟然连李灵芝的口信也不等就急着回丹嘉城?!
李雁回隐隐觉得……
一定是和谢家有关!
第124章
没有见到郑大家,李奶奶只得带着李灵芝和李雁回悻悻而归。
一路上李奶奶不停的和李灵芝和李雁回确认着; 如“郑大家不会反悔吧?!”、“郑大家什么意思?!”、“说的好好的等我们的消息; 怎么人不打招呼就走了呢?!”
李灵芝很淡定。
她这次和郑大家回来,只是走个形式罢了; 郑大家早在年前就已经开始正式教授她东西了。
她现在已经是铁板钉钉的郑大家的徒弟了。
郑大家是什么人?!
如果不是真心想要收她为徒; 瞎折腾一趟干什么?!
李雁回能理解李奶奶的忧心。
李奶奶这是关心则乱,再加上自身见识有限,难免会用最坏的想法去猜测别人; 因此; 当李奶奶开始抱怨的时候,李雁回耐心的和李奶奶讲着道理; 这一路上; 李奶奶患得患失; 李雁回觉得自己的嘴皮了都要磨薄了,可还是不能让李奶奶相信郑大家是真的有急事才走的; 最后,李灵芝忍不住发了脾气,李奶奶才收了声。
这叫什么!?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等回到家后; 一家人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长问短,李奶奶烦躁的把众人都轰走了。
李爷爷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李灵芝解释完之后,李爷爷用烟袋锅敲了敲鞋底; “瞎操心!”
说完拿着因袋锅背着手; 又出去溜了。
为了等李灵芝他们的消息; 他可在家里呆了一天,没出去溜达了,趁着天还没黑,再走一圈去。
把李奶奶气得……
她还想回来找老头子好好商量商量,是不是要给郑大家送点啥,让她收下他们灵芝呢……是不是,嫌弃上次在他们家吃的饭不好?!要不要再请一顿什么的……
可这死老头子竟然又出去溜达去了,这个没心没肺的死老头子!
遇事就不能多想想?!
明明说好的在客栈等她们回复,怎么就一大早的就走了?!肯定是有事,心里对他们有意见了……
李奶奶是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局。
可不管李奶奶如何猜疑不安,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年味越来越浓了。
年关将至,女人们也就忙了起来,李奶奶也就顾不上心里的事了,开始一起忙碌起来。
往年李家的年都过得紧紧巴巴的,今年喜事一件接一件,说什么也要过个好年。
二十二一过,李家的年货就已经买得七七八八,看着堆得满满当当一屋子的年货,李家的女人们从心里往外的舒畅。
二十三一到,李家的女人们就开始做起了麦芽糖、芝麻糖、酥皮糖。
往年李家充其量也就少少做个麦芽糖也就是了。
因为喜事多,银钱也足,李奶奶心里高兴,大手一挥,直接做了三样糖,把个二房的三小子们高兴得都疯了,“嗷嗷”的叫,“吃糖喽……”、“吃糖喽……”
李雁回出拿了个小平底锅,又去村里产了小牛的人家里买了满满两大罐子的牛奶,将小平底锅放在小灶上,放入牛奶、糖、水、一小点盐,然后不断的搅拌……
三小子原本是围在大伯母和二伯母身边转的,一看到李雁回动手似乎再做什么新奇的吃食,就撇下了大伯母她们,直奔李雁回来了……
李雁回正搅得手酸,将三个精力旺盛的皮小子,以做好后,每人十块糖的代价雇这三小子帮她熬。
“一定要慢一点哦……”
李雁回特意叮嘱道。
三小子连连点头。
雁回姐姐做的东西最好吃了,他们可舍不得浪费。
有好吃的在前面吊着,三个皮子小难得安静的坐下来,每人换班的搅动着平底锅中的牛奶。
小火烧得锅中的牛奶不停的泡着泡、咕嘟着,厨房里混着麦牙香、芝麻香、牛奶香……
李雁回做东西,重来都不会安照菜谱来,想加什么就加什么……
看着大伯母锅里熬的麦牙汁不错,用勺子盛了一碗放入到自己的牛奶平底锅里……看着二伯母炒熟的芝麻花生不错,又盛了一碗花生带走了……看着李爹新买的茶叶不错,带走,让大哥李学给她磨成粉……小姑新买的各色果脯也不错,也装了一碟子带走……
跟个小土匪似的可哪儿打劫。
连李奶奶的最爱的葡萄干都没有放过,也抓走了一小把……
李奶奶笑骂着,又给她抓了一大把塞她衣服口袋里了,李雁回捧着一堆从各房打劫来的东西,雄纠纠气昴昴的回了厨房。
收获三小子崇拜的眼光无数。
于是等到晚上,各房都吃到了用他们当初被打劫走的材料做的牛乳糖。
大房和二房是花生牛乳糖、李爹是绿茶牛乳糖、小姑是果脯牛乳糖、李奶奶和李爷爷是葡萄干牛乳糖、小叔则是各色牛乳糖的拼盘……
三小子吃完了自己那份儿,就挨个屋里窜,最爱的就是小叔那屋,不到过年,就把小叔屋里那盘各色牛乳糖都吃光了。
后来,李雁回怕三小子会蛀牙,就每天限制他们吃糖了。
没糖吃,也难不到三小子,不是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吃吗?!
二十四全家动员扫了房子、二十五那天李奶奶买了两板豆腐回来,又是切又是冻、二十六那天村里杀猪,李雁回撺掇着李奶奶把心肝下水猪蹄尾巴全买回来了,李雁回让小叔和大哥帮着处理干净,大锅煮……那一天老李家香飘十里、二十七那天宰了鸡、二十八那天大伯母和二伯母发了面,蒸了两大缸的白面馒头、糖三角、豆包、花卷、二十九那天过油,炸鱼、炸鸡、炸肉段、炸丸子、炸麻花、炸土豆块、炸豆腐块……
等到二十九忙完,全家人都累瘫了,一动都不想动。
可是三十那天,全家人还是早早的就起来了。
每个人都换上了新衣。
这次来不及用郑大家给送来的松江布做新衣了,他们的新衣都是李家的女人们早早就做好的,虽然衣料不如松江布的,但也是上好的布料,李奶奶决定那些松江布等着明年过年时做新衣穿。
一大早儿的,李爷爷就笑眯了眼睛的指使着小儿子贴春联、贴门神、贴财神,给家里供的文昌星君烧头柱香……
女人们做早饭、烧水沏茶、拿炒好的瓜子花生糖块果铺摆上……
小孩子们围着小叔贴好的对联,吃过早饭,就跟着父母去了上房。
他们来的时候,其它各房的人都已经来了,正热热闹闹的聊天呢。三小子一进门,对着李爷爷和李奶奶说着吉祥话,磕头就拜。
李爷爷和李奶奶穿着一身的新衣,李奶奶手上多了一个两指宽的实心银镯子,雪一般的亮,这是李爹在守仁书院用闲瑕时抄书所得的银钱给李奶奶买的,李奶奶美得不行,一大早的就戴上了。
李爷爷头上则多了一顶新羊毛毡帽,这是大房的孝敬。
两个老人一见三个大孙子跪成一排,眼睛都眯了,李爷爷抽着烟袋连连点头,李奶奶则摸出三个大红包一人一个塞给三个小子。
三个小子一见红包,高兴得又蹦又跳。
然后,眼睛一转,从大房一路拜到小叔、小姑,连李雁回这个十四岁的姐姐都没放过……
今天李家人各房的日子过得都不错,因此,对三个小子也是难得的大方。
三小子兜里揣着一堆红包,抓起一把糖果、花生、点心,就跑出门找小伙伴们疯玩去了……家里今年还买了鞭炮呢,都在他们兜里揣着呢,他们着急找小伙伴们去炫耀呢。
家里的男人们凑在一起,难得轻闲的打打牌,女人们则聚在一起吃着点心、喝着茶的聊天……
剩下一个李雁回、一个李灵芝……
若是别人家的姐妹这个时候,应该是玩玩羊拐、扔扔核桃,可是,李灵芝和李雁回都对这两样东西没有兴趣。李灵芝扭身回屋继续剪纸,李雁回则在李爹的书屋里默书写家……
李雁回这回默写的是《龙文鞭影》,正写得入神时,二伯父找了过来。
原来,二伯父觉得李雁回腊月二十九那天做的炸鸡特别好,二伯父觉得如果挂在她所在的酒楼里卖的话,销量会十分的好。因此,想和李雁回要一份儿炸鸡的做法。
李雁回做的炸鸡,是按照网上找的菜谱再加上她的改良做的,外酥里嫩、咸香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吃……
“这有什么不行的?!”
李雁回随手拿了一张白纸,就详细的将炸鸡的做法、用料、用量、步聚,详详细细的写了下来。
二伯父拿着这张纸,如获至宝。
看了又看,才小心翼翼的折了起来,放入怀里,满意的走了。
二伯父竟然这时才找上她,让李雁回还有些惊讶,她还以为以二伯父精明似鬼、有便宜就占的性格,会早早就找上她呢。一份炸鸡的方子能买得李家和睦、四平八稳很值得。
这下李家各房都有了各自的营生,过得好或者不好,就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
李雁回复又低下头默写起来。
第125章
在新年祭祖过后,李爹就迫不及待的带着李雁回和李灵芝回了丹嘉城。
李爹原本就是为了李灵芝拜师一事特意回去的; 现在; 郑大家都已经回去了,过了年; 亲戚们就开始走动拜年; 李家天天都热闹至极,李爹就再也呆不住了,收拾东西就带着他们回来了。
两人休息了一天之后; 三人上街各自给老师买了合心意的节礼; 第三天,李灵芝就迫不及待的去了郑大师家。
她的时间很紧; 每一分钟李灵芝都不想浪费。
李雁回也按照郑大家的吩咐和李灵芝一同来郑大师家。
上次郑大师匆匆离开清水县; 李雁回心里一直惦记; 此次见郑大师并无异常,心里才放下心。
看样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不过; 李雁回敏感的发现,郑大师似乎有哪里似变了。
变得温柔些?!
嗯……
这种感觉李雁回也说不太清。
就是觉得郑大师似乎不那么清冷了……
就像人找到了寄托一样,有些鲜活生机的感觉,而不像是以前就像个玉人儿一般; 清冷平淡,无欲无求。
总的来说,李雁回喜欢这样的变化。
李灵芝见到郑大师; 郑大师让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行拜师礼。李灵芝能在过年后再次出现在郑府; 就代表着李家人已经同意; 可以拜师了。
郑大嫂替她拿来蒲团和茶。
李灵芝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跪请郑大师喝茶。
“师父,喝茶!”
李灵芝嗓音清脆,微带激动。
李雁回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她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代的拜师呢。
郑大家也没有推辞,双手接过李灵芝的茶喝了一口,给了李灵芝一套上好的剪纸工具,件件精致小巧,造价不菲,吩咐她一定要用心学习后,就让李灵芝起来了……
李雁回看得失望,怎么就这么简单啊?!
她听她爹说,她爹小时候行拜师礼的时候,要向孔子牌位三叩首,拜完了孔子再拜老师。然后李爷爷要奉上束修,并准备好朱笔诗书,请老师给李爹点破童蒙,开启智慧。老师用朱笔在诗书上点读“子曰:学而时习之……”,老师读一句,李爹读一句,读完了此句,意味着孩童有了读书的智慧,家长拜谢先生,称为“破蒙”。
怎么小姑的拜师这么简单啊?!她还以为能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拜师场面呢。
没意思……
李雁回瘪了瘪嘴。
郑大嫂捂着嘴看着李雁回失望的小脸,一脸期待好戏的样子。
李雁回发现郑大嫂笑得有异,眨巴着眼睛,正感到奇怪时,就听见郑大家叫她:“李雁回……”
“你……”
“跪下!”
啥?!
李雁回的猫眼立刻瞪圆了,第一反应是,她做错啥事了!?随后才反应过来,应该不是她做错事。
可是,小姑拜师要跪,她又不拜师,为什么也要跪?!这里头有她什么事啊?!完全没准备的,好吗?!
“我教了你这么久,早已有师徒之份,你还跪不得了?!”
郑大家嗔道。
李雁回眼睛急眨。
这是……也要收她做徒弟?!
按理说郑大家教了她这么久,已有半师之谊,这一跪是当得的……可是……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郑大家这是要正式收她为徒的意思?!
虽然,还没有想清楚郑大家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李雁回已经接过郑大嫂的茶盏,跪在蒲图上恭恭敬敬给郑大家磕头奉茶了。
这是李雁回对郑大家认真给她启蒙的真心感激。
郑大家抿嘴微笑,接过茶盏喝了一口道,又道:“你明天和灵芝一起搬过来,在这两年就一直住我这儿了……”
李雁回这才明白郑大家是真的要收她做徒弟,才会让她和小姑一个待遇。
只是……
“我住这儿……就没人给我爹和隔壁的谢越彦做饭了……”
她来丹嘉城就是为了照顾她爹的啊,她走了,谁给他们做饭?!
“我会派人过去照顾他们衣食寝居……”
郑大家丝毫不在意的说。
呃……
总感觉有哪里不对的样子?!
李雁回心中的小人摸了摸下巴。
总觉得郑大家从丹嘉城回来之后,就变得怪怪的。
但是,李雁回能感觉得到,郑大家对她们姑侄俩没有恶意,也是真心的想要教导她们。
既然郑大家都这么说了,那李雁回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自然是……答应她啊……
“师父!”
李雁回甜滋滋脆生生的叫了一声。
太好了!
有了师父就是不一样……
包吃包住还包教学!
这样的师父再给她来一打儿,她都不嫌多!
“你们住的地方,我都已经让人给你们收拾好了……明天,带着你们常用的物品过来就好……衣服都给你们备了好几身儿了……”
郑大嫂在一旁笑呵呵的说道。
这下夫人这里终于可以热闹起来了……
日子啊……
越过越好……
李雁回猫儿般的眼珠转了转,这衣衫都给她们备好了,显然是早就让人动手做了的。
也就是说,郑大家从清水县回来之后,就已经决定收她们为徒的了。
李灵芝见郑大家顺便也收了李雁回,也没有不高兴。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郑大家早在一边教导她的时候,就一边在教雁回读书写字了。
就像郑大家说的“早有师徒之份”,只是还差个名头罢了……,雁回留下,也就是和以前一样,只是变成了和她一样,吃住都在师父家。
师父教她剪纸,教雁回读书。
虽然,她不喜欢读书写字,但是,师父上课时,她一边干活一边旁听,也不错。
挺好玩的。
有些书师父讲的时候,她就半懂不懂,头痛得很。
可是,雁回再重复一遍师父讲的内容,她就很容易听懂了……
她觉得听雁回讲东西,比师父讲东西好玩。
不过,这话儿,她也就是心里想想,嘴上可不敢说出来。
雁回也留下,和她还有个伴儿……
这么一想,李灵芝心底一丝丝嫉妒,也就消散了。
算了……
雁回就是人人喜欢,她若是事事和雁回比,她非得怄死不可!她还是长辈呢……不过,雁回也有一样怎么也比不过她的,就是她的剪纸比她好,师父可是把她的传承传给了自己的,还是她最重要。
这么一想,李灵芝彻底高兴起来。
郑大家让郑大嫂带着她们去看房间,李灵芝笑眯眯的拉着李雁回的手就一同去了。
两人看了房间后,久久回不过神。
师父怕是拿她们两个当女儿养了吧!?
至少,李雁回和李灵芝就没有见过这么好、这么漂亮的房间,回四石巷的时候,人都是飘着的。
李爹望着跟随过来的一家人,除了放李雁回走,还能说什么?!
人家师父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难道他还要拦着女儿不去学习吗?!
郑大嫂话说的明白,这一家四口是照顾李爹和隔壁的书生谢越彦的衣食起居的。那两个半大的小子呢,李爹和隔壁书生一人一个书童,帮他们跑腿买东西,这对夫妻呢,女的做饭洗衣、男的挑水劈柴。
不是送的,只是借用。
用他们一家两年时间,换回李雁回。
还批评李爹不心疼女儿。
雁回小小年纪不去读书识字,却做做家务照顾你们两个大人,李爹不心疼,师父心疼……
直说得李爹连连苦笑,就差连夜打包将李雁回送到郑大家那里去了。
让雁回和他一起来丹嘉城只是权宜之计。
当初是为了避开李灵芝闹着要拜师的事儿……他又哪里真的舍得让李雁回干这些家务?!若是芸娘没死,雁回就也是有娘疼的孩子,又何苦这样早熟得让人心疼?!
现在,肯有师父疼雁回,李爹高兴都来不及。
他再怎么疼雁回,也是个男人家,粗心粗肺,总有照顾不周的时候……
至于,是不是占了郑大家的便宜?!
李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迂腐死读书的书生,今日郑大家对雁回的这份情,他铭记在心里。待日后,他有能力了,总会将这份情还回去的……
只是……
越彦那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