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之家有考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雁回一个劲儿的给李爹、李奶奶和李爷爷夹,生怕夹得晚了,就被小姑和小叔都吃光了。
  都是穷闹的!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在饿的时候,吃饱肚子才是第一位。
  这也没什么可笑话的,努力改善李家的生活,才是最主要的!
  “雁回,你什么时候会做饭了?!”,李爹尝过一口后,很是吃惊的看着李雁回。
  原身可是从不下厨房的,因为她怕手会粗,这些活她是从来都不做的。
  李雁回早就猜到李爹可能会问,就又给她爹夹了一大筷子萝卜小鱼干,才笑眯眯的回道:“自己瞎琢磨的。”
  “爹爹,你快吃!你得增加营养,没有好体力,怎么过县试?!”,李雁回不停的给三人夹菜。
  李爹也只是顺嘴一问,见李雁回自己不吃,一直照顾他们三人,也忙着给李雁回夹,让她也吃。李爷爷和李奶奶享受着李雁回的照顾,吃着萝卜小鱼干,心里也高兴。从李奶奶详装的嗔怒和李爷爷舒展的眉毛就可以看得出来。
  “嗯,李雁回你菜做得不错,以后饭都交给你来做吧。娘做得太难吃了!”,小姑李灵芝这么会儿的功夫,已经开始扒第二碗红薯饭了,手中的筷子还不停的往那盆萝卜黄豆小鱼干伸,她爱吃萝卜条,又鲜又糯又有嚼劲,吃在嘴里比肉都香。
  “想得美!雁回的手还得做绣活呢,糙了怎么办?!想吃,你怎么不自己做?!一天天奸懒馋滑的,哪个婆家敢要你?!”李奶奶一听李灵芝安排李雁回做饭立刻就炸了。
  雁回那双手嫩着呢,糙了可怎么行?!那是要嫁高门做少奶奶的手,哪能做这些粗活?!
  偶尔做一次还行,让李雁回日日下厨,李奶奶第一个就不同意。
  “小妹儿,你没事儿的时候也和雁回学着点儿……”,小叔咽下了嘴里的饭,很是好心的建议着。
  三哥家的雁回漂亮、心灵、手又巧。大房的梅姐儿在和雁回学绣活,学成了后,一生都会受用。若是小妹儿能跟着雁回学会厨艺,那无论嫁到哪家去,都会受婆家喜欢的。
  可惜李灵芝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也没能明白她四哥想让她跟李雁回学厨艺的深意,还以为她四哥是给她找活儿干,非常不乐意的撇嘴,很是不屑一顾。
  等她嫁给了谢越彦,当上秀才娘子,她就买几个小丫头婆子伺候她,哪里轮得着她下厨房干这些粗活?!
  她的手也要保养啊!
  那谢越彦在三哥那白看了那么久的书,别以为她不知道三哥那些书的价值。谢越彦占了她们家大便宜了,三哥对谢越彦有恩 。等谢越彦中了秀才后就让三哥张口,她看谢越彦敢不答应!不答应她就闹到他们学里取去,说他忘恩负义。别以为她不知道读书人可是很重名声的。
  他这个秀才娘子是做定了!
  李灵芝美滋滋的埋头苦吃。
  李雁回还没吃上半碗饭,一大碗的萝卜黄豆小鱼干就见底了,只剩下一点汤汤水水的在碗底。而另一盆盐水煮白菘很明显就受了冷落,还没下去一半儿呢。李雁回看看自己的红薯饭,又看看那两碗菜,默默的把白菘在萝卜黄豆小鱼干的碗里沾上汤汁,吃完了剩下的那半碗饭。心里暗自庆幸,幸亏她藏起半碗,否则他老爹半夜肯定没得吃了,那是打算给她老爹做夜宵的。
  她一定要把自家爹爹养得白白胖胖的、高高壮壮的去参加县试。
  一家子吃完晚饭,李爹爹就去书房了,还有一个月就要县试了,他得努力。小姑李灵芝吃完一抹嘴就想溜,让眼尖的李奶奶一把拧住胳膊,逼着去洗碗了。李雁回想帮着李奶奶收拾桌子,却被打发了。李雁回见李奶奶死活不让她插手,就去找小叔了。
  刚才在做菜的时候,她还真想到一个办法,也许能帮助大伯。只是这个办法,她也说不清楚。所以,她打算直接做个成品给李家大伯看,这样比较直观,接受起来也快。
  小叔在家帮着李爷爷种那几十亩的田地,冬天的时候,是他最闲的时候,这会儿吃完了饭,他正在屋里伺候他那几盆红薯叶呢。小叔闲着没事儿干,把发了芽的红薯种到花盆里了。
  这花盆还是当初他管原身要的呢。
  “这红薯都长得这么高了啊?!”,李雁回一看靠墙那几个花盆中爬上了枝架长势喜人的红薯叶,不禁喜出望外。红薯叶可是个好东西啊,这玩意都不用油炒,焯一下,拌点盐,拌点酱,就超好吃啊。
  李雁回笑眯了眼睛,明天晚饭的菜有着落了。
  “可不是,我也没想到,它们竟然长得这么好。”,小叔见李雁回来了,忙献宝似的指着那几盆红薯叶给李雁回看。
  “小叔,明天晚上我给你拌红薯叶吃!”,李雁回摸了摸长势喜人的红薯叶,脑中想着各种红薯叶的吃法。
  “行啊!”,小叔一听又有好吃的,就直点头,“这玩意儿长得快,揪下一把来,几天就又长出来了!”
  李雁回觉得小叔真心会伺候庄稼,若是别人,这大冬天的只用花盆可种不出这么好的红薯叶来,还长出这么一大片,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小叔,它在盆里会长红薯吗?!”,李雁回好奇的问。
  “长不出来,就是长出来也太小了,不能吃我就是种着玩的。”,小叔摇摇头。
  冬天太无聊了,到处都是一片白,连点绿色都没有。种几盆红薯叶,原本就为看点绿色。现在,又多了一项功能,就是偶尔给李家人加个餐。
  “哦!”,李雁回点点头。
  她也觉得种不出来,毕竟花盆太小了。
  “那要是等春暖花开了,把它们种到地里,是不是就能提早结出红薯啊?!”,李雁回随口问了一句。
  “那是当然的了!”,小叔呵呵笑着,可笑着笑着,小叔的眉头就皱到了一起。
  “小叔,你怎么了?!”,李雁回欣赏完这几盆长势良好的红薯叶,正想着和小叔说正事,一回头,就看到小叔盯着那几盆红薯叶陷入了沉思。
  “啊……没什么……雁回,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小叔惊醒,将心头刚刚升起的那个念头暂时按下,问起李雁回来找他的目的。
  李雁回急忙点头,说道:“嗯!有事!想找小叔帮个忙。”
  “做什么?!”,小叔问道。
  “小叔,你能弄到红泥吗?!”
  红泥就是村里小孩玩的一种红褐色的黏土,因为黏性好,经常被村里的小孩当成玩具,几个人凑在一起,捏个盆、捏个碗、捏个小动物或是摔个泥泡什么的。一般村里谁家要是盖房子挖地基,就会挖出这种红泥土。
  只是现在是冬天,就算是有这种红泥土怕也都冻硬了,应该很不好弄,而且,她也不知道哪里能弄到红泥土,只好找到了小叔。
  “红泥?!你要这玩意做什么?!”,小叔眉头微微一皱,思索着哪里才有这种红泥。
  若是小妹儿管他要红泥土,那他可能猜小妹是要捏着玩。可是雁回要这东西,小叔并不认为李雁回是为了玩。雁回十指不沾阳春水,她才不会玩这种低级的游戏呢,怕是有什么正事儿,和三哥考县试有关吗?!
  “我想用来做几个模型……”
  “模型?!是什么吗?!”
  “就是……”,李雁回觉得她也说不清楚,“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李家小叔还真知道哪里有这种红泥土。村尾的老张家把自己的十六岁的小女儿卖到县上一家商户做小,每个月都能从女儿那里敲出一笔银子来,他们就想盖个大房子,买了地,地基都挖好了,结果,女儿被大妇以盗窃为名打死了,一床破席子给扔乱葬岗了。当初签的是死契,生死都由主人家,老张家想闹都没理,女儿死了,再也敲不到钱了。这房子自然就盖不成了,他们连女儿的尸身都没收,就那么扔在乱葬岗里。
  地基也一直扔在那里,就那么暴露着,李家小叔记得,那里就有红泥。
  不过,从老张家拿红泥的事儿,他不打算告诉李雁回,怕李雁回膈应。
  “行!这事儿交给我吧,我知道哪里有这种土……”,小叔一拍胸脯答应下来了,“明天给你。”
  ……


第8章 李爹的转变
  冬日天黑得早,刚过了酉时,天就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李家大伯堪堪在天黑之前回来了,来到上房告诉李雁回,人他已经找好了,手艺很好,三天后就会来李家盖棚子。李雁回望着满是疲惫脸上却隐有满足模样的李家大伯,心中感动,一个劲儿的道谢。与李家大伯没说上两句话,李家大伯就被寻来的大伯娘拉回家吃饭去了。李雁回顶着大伯娘的白眼,将大伯送出门。
  农村人大冬天的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都是早早的洗了脚睡了。李雁回一连躺了半个月,天天昏睡,睡得头疼,怎么也不想再去睡了。估计着在书房读书的老爹一会儿该饿了,李雁回偷偷摸去了厨房。
  把她白天偷留的那半碗萝卜黄豆小鱼干在仍有温水的锅里热了热,又热了两个杂粮馍馍,用托盘端着,偷偷摸摸的溜进了李爹的书房。
  读书可是一件极耗费心力的事情,必须得吃饱。
  “吱呀”的开门声惊醒了正在油灯下苦读的李爹。
  “雁回,你怎么来了?!”,李爹放下书,见李雁回手上端着东西,还挺沉的样子,急忙上前几步接了过去。
  “这是……?!”
  “爹,你吃!”,李雁回甩了甩手,真沉,只端了一会儿手就酸了,这具身子还真是个林妹妹,“我偷偷给你留的。”,李雁回俏皮的一抿嘴角。
  “雁回,我不饿,你吃吧!”,李爹看了看那冒着热气的饭菜,脸上都笑开了花,嘴上却一个劲的推辞,让李雁回吃。
  李雁回咽了咽口水,其实她也挺饿的。在现代,大家都是一日三餐的,哪有一日两餐的?!这个点了,她的肚子饿得饥火烧心的。可是,李爹比她需要营养。
  只有李爹好了,她在古代才能生活得好。
  “我不饿,你吃,爹!”,李雁回摇头,她还能忍。
  李雁回偷偷咽口水的动作,李爹早就看到了,他心里发酸。都怪他没用,考了这么多年,却还是一事无成。害得芸娘早逝,家无进项,现在就连女儿想吃口饱饭都难。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看到李爹神色不对,眼眶发红,李雁回暗叫不好,李爹这是要哭啊!
  不至于吧,就一碗夜宵而已啊!
  李雁回一脸懵。
  她只是想把李爹养得胖胖的壮壮的好给她考个功名回来而已啊,没想把她爹惹哭啊。李爹要哭,李雁回就有些发慌。她对付过无数顽劣的犯二少年,可从来没有对付过情感充沛的中年大叔啊。
  “那个……爹,我饿了,咱们一起吃吧。”,李雁回想到的唯一一个转移自家老爹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吃。
  别说,这一招还挺见效的。
  李爹见李雁回拿起一个馍大口啃,脸上这才露出了笑模样,连忙把筷子递给李雁回让她吃菜,自己又忙前忙后的给李雁回倒水,生怕她噎着了。
  李雁回本来是想让李爹吃夜宵的,结果在李爹的殷殷之情下,她倒是吃进去了一个大馍馍,还吃了小半碗的菜。直到李雁回表示,她真的吃不下了,李爹才把剩下的一个馍和大半碗菜都吃光了。
  李雁回就在一旁喝着凉白开,笑眯眯的看着她老爹吃,“爹,你多吃点!吃胖了,比较抗冻!”
  李爹闻听此言,哭笑不得。怪不得雁回一个劲儿的让他多吃,敢情是为了在考场上更抗冻一些啊。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些怪念头。
  李雁回见李爹摆明了是不相信,她嘟着嘴说:“你看那些胖的人是不是就比瘦的人穿的衣服少一些?!那就证明他们比较不怕冷!”
  她也不能直接说,爹你这是营养不良,必须要补。要吃点好的,否则,你肯定走不出考场。那样将问题考虑全面的李雁回非得把李爹吓坏不可。
  这具身子也才十三岁,重点是还是女儿的身份,想说什么都不能直说,只能曲线救国、装萌扮痴!
  如果她穿成的是李奶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命令李爹按她说的来做了,连解释都没有。不过,一想到要是真穿到岁数已大的李奶奶身上,估计她连斗志都得没有,直接挂回去。
  李爹被李雁回的歪理绕晕了,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胖的人穿的比瘦人少,而且,也不是很怕冷的样子。
  想到考场上的寒冷,李爹仍是心有余悸。
  他有几次就是冻病了,根本就没考完全场,就退出了。可是一个月内能把他养胖吗?!而且,李家的家境……
  李爹眉头又皱了起来,“雁回,家里的情况……”。李家现在的情况,能再让他考一次,已经是极限了。
  李雁回一见李爹皱眉,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必须得摆平李爹,让李爹后顾无忧的专心应对县考,务必一次通过县试。
  “爹……”,李雁回刚张口,就被李爹给堵了回来,“雁回,爹绝不可能用你的嫁妆银!那是你娘留给你的。”
  李爹有些温怒。他是真怕李雁回太小,不知道轻重。若是真花光了雁回的嫁妆银,他九泉之下如何有脸去面对芸娘。
  呃……
  “不是,爹……”,李雁回想解释。
  “你不用说了,再说,我就要生气了!把这些拿走吧,以后别送了!”,李爹将托盘往前一推,就想拿起刚才温习的书看,一幅不想再搭理李雁回的样子。
  李雁回都要气乐了。
  其实,她穿的真不错。
  虽然家穷,但是无论是李家爷奶、还是李爹……,他们生活得那么清苦,都没有一个人想动李雁回的嫁妆银。嫁妆银对于一个古代女子来说,就是她们的腰杆子,是她们能否在婆家活得好的底气。
  为了他们,李雁回都觉得值得拼一回。
  “爹,你让我把话说完!”,李雁回详装生气,“啪”的一下把托盘往书桌上一摔。
  这也是李雁回发现李爹对她这个女儿绝对是个好爹,她才敢跟李爹摔脸子。果然,李爹不再说话了,而是无声的看着李雁回,满眼的不赞同。
  “爹,我做绣活攒了十几俩银子……”
  李爹眼神震动,显然是没想到,李雁回能有这么多私房钱,可随后就是满眼心疼。
  喂……李爹,你又脑补到了哪里去了?!
  在李爹刚要开口之前,李雁回急忙打断了李爹的‘发言’,“爹,我想娘了,我也想大舅一家。”
  “爹,我害怕……”
  最后一句,李雁回都挤出眼泪了。
  为了激励李爹,李雁回也是拼了,脸都不要了。
  “我怕咱家也会遇到坏县官……”
  破家知县,灭门知府!
  在古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不入流的七品芝麻官,也有着对一方百姓生死予夺的能力。
  李爹一听到李雁回提到娘,心中就是一痛,他想安慰李雁回,这天下哪有那么多坏官,可是,看见烛光中李雁回那张越发像芸娘的脸,陷入了沉默。
  “爹,只有你好了,我才会好!”
  李雁回见李爹似乎有所触动,急忙又在火上添了把柴。
  “再说,这区区十几两,爹用了,难道以后还会亏着我不成?!”
  李雁回故作俏皮的眨眨眼睛。
  李爹看看满房四面的书、又看了看烛光中俏生生的李雁回,失声一笑。是他迂腐了。雁回说的没错,只有他好了,她才会好。他是她的靠山。哪怕她日后嫁人了,只要他高中,有了功名,又有谁敢欺负他的女儿?!
  “哈哈……”,李爹大笑,笑得极是舒畅。
  “雁回,你说的对!不过,不用你拿钱!你只管做就好了,钱,爹爹自会给你!“,李爹觉得自己迂腐之极!
  迂腐!
  李雁回目瞪口呆!
  她都不知道自己戳到自家老爹哪个点了,怎么老爹像是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
  以前老爹帅是帅,可是眉宇间总是笼罩着一股郁郁不得志的愁苦,现在的李爹一扫之前的萎靡,意气风发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烛光之中,风度翩翩,更添几分儒雅之姿。
  李雁回跟梦游似的端着托盘出了李家老爹的书房,稀里糊涂的用热水洗了碗,将碗放好。然后又晕乎乎回了房,不知什么时候梅姐儿已经帮她在盆里倒好了热水,李雁回就着热水洗了脸、刷了牙、洗完了脚,躺回热呼呼的被窝时,她才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她老爹这是同意补充营养了吧?!
  不过,他好像不同意用自己的钱。
  老爹说他会给她钱?!
  她没误会她老爹的意思吧?!那么……李雁回”腾“的一下自暖呼呼的被窝坐起,一脸的疑惑,她爹哪儿来的钱?!
  ……


第9章 去县上
  李雁回虽然不知道李爹会在哪里弄出钱来,但是,既然李爹说了,李雁回就打算接着。本来养家糊口这种事情,就是一家之主的李爹应该想办法的事情,老爹的这种表现值得鼓励。
  李雁回可不希望李爹是一个只会死读书却不懂庶物的人,那样既没有责任心又没有担当的人,李雁回可不认为他能当好一方百姓的父母官。
  不过,李雁回不知道李爹什么时候才能拿回钱来,可眼下李爹的营养不能断。
  因此,一大早李雁回在吃过一顿又是很难吃的早饭后,就约上了梅姐儿打算去县里,她得给李爹买些增加营养的肉或是骨头,顺便再买点菜回来。
  梅姐儿正好也想去买些刺绣用的丝线就欣然同意前往。
  两个人想结伴而行去县上,可李家人哪能同意?!不只李奶奶坚决不让,就是大伯母陈氏也是不同意的,最后,李家人把闲在家的梅姐儿的大哥李学派了出来,让他陪着她们一起去。
  大哥李学今年十八岁了,国字脸,皮肤微黑,一双细长的眼睛特别有神,长得和大伯非常像。他在家里和小叔一样,也在家照顾着家里那几十亩薄田,冬天一到,他也就闲下来了。李学见能去县里自然是高兴的,要不守在家里也是无所事事,因此,整个人比李雁回姐妹俩还要兴奋。
  就在一行人准备好刚要出门的时候,二伯娘牵着收拾好的李文、李武、李斌三人也走了出来,后面还跟着急急赶来的小姑李灵芝,他们也要一起去县上。
  二伯娘说要带着李文、李武、李斌去县上看二伯,虽然二伯前天才刚刚离开。
  李家人心里清楚,杜氏哪里是去看什么二伯?!她是闲得无聊,想去县里逛逛,顺便在老二所在的酒楼里蹭点好吃的再回来。这招儿,杜氏都用惯了,屡试不爽。
  小姑李灵芝自然也是一个心思。
  要不然,她也不能这么紧扒着杜氏不放。
  李雁回和梅姐儿面面相觑,这一大家子七、八口人去县里,尤其是二伯娘还带着三个孩子呢,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可怎么办?!
  李雁回和梅姐儿都在心里打了退堂鼓,正打算不去了的时候,李奶奶发威了。
  “吃!吃!吃!天天儿去老二儿那白吃,啥时候把老二的工作吃丢了,你就不作妖了,不许去!还有你,李灵芝!赶紧回你屋去,你去凑什么热闹?!”
  二伯娘不敢和李奶奶顶嘴,可让她回去,她又不甘心,偷偷一捅身边的李灵芝。
  “娘,凭啥李雁回能去?!我就不能去?!”,李灵芝收到二嫂暗示,立刻脖子一挺,跳着脚的叫着。
  “人家雁回和梅姐儿是去买丝线……”
  “那我也去买丝线!”
  “你买个屁!你那手指头硬得跟胡萝卜头似的,你买丝线?!你买丝线上吊啊你?!”,李奶奶从上房手拿着鞋底气势汹汹的杀出。眼看着一顿皮肉之苦是少不了了,小姑李灵芝“嗷”的一声,撒腿就往屋里跑,动作干净利索的关上门,将李奶奶关在门外,还犹自不甘心的在屋里碎碎念抱怨李奶奶太偏心。
  二伯娘见最有力的盟友没有了,就悄悄的又一捅最小的李斌。
  李斌就跟个猴似的抱上了李奶奶的大腿,“奶,我想爹了。我想去看爹,让爹给我买肉包子吃。奶我回来给你带肉包子吃,你让我去好不好?!”
  李斌是二房最小的一个孩子,平日里嘴甜得很,也很是讨李奶奶的欢心。
  见李斌双眼满是渴望,瘦得像个猴似的,李奶奶就有些心软了,“去什么去,想吃大肉包,奶奶给你买,别给你爹添麻烦……”
  “噢,奶奶最好了!”,李斌一听有大肉包吃,也就不惦记着去县里,开始欢呼起来。
  小孩子最好哄了,只要有好吃的就行了。
  听见有肉包,其它两个小家伙也围上了李奶奶,三个小子眼巴巴的看着李奶奶。李奶奶擦了擦手,从兜里掏出一个洗得都看不清颜色的手帕,一层层打开,咬牙从里面反复数了几遍,最后数出十五文,小心的交到了李雁回的手里,叮嘱李雁回给三小子买三个肉包子。
  “要买李记的。”,李奶奶还特意叮嘱道。
  生怕李雁回没经验,买错了。李记家的肉包是老字号,皮满肉多,买他家的才合适。
  李雁回忙点头。
  一个肉包是五文钱。
  这十五文钱都能买一斤肥肉了。
  李家连荤油罐子空了都舍不得买肥肉熬油,可却舍得给三个孩子买肉包吃,李雁回觉得无论是李爷爷还是李奶奶,他们都是很宠孩子的。
  听到会有肉包吃,三个孩子也不闹着要去县里了,又都一股脑的围在李雁回的身边,直嚷着“雁姐姐快点回来。”
  李雁回笑眯眯的答应了。
  杜氏一见自己是彻底没戏不能去县里了,心中好一阵失望,但好歹三个小子晚上有顿大肉包吃,也算赚到了。因此,二伯娘也客客气气的叮嘱三人早去早回,注意安全。
  等李雁回和梅姐儿以及大哥李学出了李家大门,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就是一松,梅姐儿和陈学也是一样,三个人的嘴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由得笑了。
  这兵荒马乱的。
  三人一边说笑着一边结伴往县上走。他们居住的新柳村距清水县有两、三公里的路程,天冷路滑,以李雁回和梅姐儿的脚力,她们就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县里,自然是选择了坐牛车。
  牛车虽然慢一些,但也比她们自己走着强。
  只是牛车去一次县里得付上两文车钱,来回一趟,就得四文钱。
  这让梅姐儿有些肉疼。
  如果不是丝线真的用光了,她是真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陈学那份儿的车钱,李雁回和梅姐儿是打算给他付了的,可陈学说什么也不肯,说这几里路根本难不倒他。因此,就吊在牛车尾晃晃悠悠的走。
  赶牛车的李大爷也是他们新柳村的人,牛车上不只李雁回和梅姐儿两个人,还有新柳村和其它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婶子、老婆婆什么的。
  梅姐儿和李雁回一上车,就被车上的女人们给盯上了。
  李雁回那出众的外貌,让牛车上的三姑六婆们啧啧称奇,总是盯着李雁回像看不够似的。李雁回也不是真就是只有十三岁,她静坐含笑,落落大方的任大家打量。大家打量一会儿见李雁回也不怯场,没意思得很,就纷纷转头去打趣梅姐儿去了。
  李雁回再漂亮,也还只是个毛丫头呢。
  哪像梅姐儿正值妙龄,一看就是要说婆家的人了,这些三姑六婆把梅姐团团围住,审视的目光跟探照灯似的上下打量,重点目光在梅姐儿那发育姣好的胸…部和圆润的屁…股上划过,纷纷流露出满意的神情。
  在农村有一句土话,叫大屁股的能生男娃,大…胸…脯的奶水才足。
  梅姐儿这样儿的才是农村婆婆心目中好媳的人选,李雁回那样儿的第一关就得被淘汰。
  能干什么呀?!风一吹儿就倒,娇娇弱弱得连桶水都拎不起来,更别提下地做农活了。
  “这姑娘长得可真好……”
  “可不是!梅姐儿可是我们新柳村有名的小美人……”
  “手巧着呢……”
  见有外村的人夸赞梅姐儿,新柳村的婶子们自然是得意的很,顺着她们的话把梅姐夸了又夸。
  梅姐儿红着脸,细声细气的回答着众位热心的三姑六婆的各种问题,脸烧得都快冒热气了,微黑的脸上多了一丝独属于少女的妩媚。
  李雁回在一旁看了个目瞪口呆。
  谁说农民民风淳朴来着,这些三姑六婆开起玩笑来,尺度也满大的嘛。当她们传看梅姐儿的绣活时,看向梅姐儿的目光就更火热了,活像在看一个金娃娃。在农村,女人们能会个缝缝补补就算会女红了,能做绣活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李雁回觉得可能要不了几天,李家的门槛就得被媒人踩平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
  也不知道梅姐儿最后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李雁回希望梅姐儿能嫁得好。
  像梅姐儿这样的好姑娘,应该拥有幸福。
  梅姐儿今年可都十六了,在家里呆不了几年了。李雁回考虑着在梅姐嫁出去之前,将原身会的一些高超的绣法都教给她,时间怕是有些紧,得看梅姐儿的天赋如何了,能不能学会。
  在李雁回的沉思和牛车的慢慢悠悠中,清水县城到了。
  ……


第10章 绣坊
  大家在清水县城门口下车,约好了下午回来坐车的时间,一车的人也就散了,各忙各的去了。
  李雁回和梅姐儿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绣坊,因此,她们下了车之后就直奔绣坊而来。这次主要是梅姐儿要卖掉一些绣活,然后再买些丝线。李雁回倒是没有绣活要卖,也没打算买绣线。她这次来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肉给李爹补身子的。她要去的是市集,打算等陪梅姐儿买完绣线,再去市集。
  大哥李学一进了县城,就立刻紧张了起来,双眼警惕,不时的四下环顾,似是生怕突然出现一群地痞流氓把李雁回和梅姐儿抢跑一般,真是想太多了。
  李雁回在原身的记忆里有清水县的印象,不太大的县城,却很繁荣。
  这得归功于清水县的地理位置,它离府城丹嘉城非常的近,一条官道马车走上两天也就到了。而丹嘉城则更加的繁华热闹,天南海北的客商云集,因为丹嘉城拥有一个海口,这个海口的海运十分的发达。
  来到绣坊门口,陈学自然是不肯进去的,只有李雁回和梅姐儿走了进去。
  两姐妹俩是这家“锦绣”绣坊的常客了,而这间“锦绣”绣坊也是清水县最大的绣纺。
  一进绣坊,东面的柜台上高高低低的摆着一些叠得整齐颜色鲜艳的成衣。从粗棉到绸缎应有尽有,款式也是男女各半。西面的柜台上则摆放着一些绣品。像是屏风、绣帕、荷包、扇面之类的,都是非常精致漂亮。最打眼的还是一套按照高低错落有致摆放的的春、夏、秋、冬四季一组的小屏风。据说,这是锦绣绣坊最出色的一个绣娘绣的。以李雁回的目光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