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之家有考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姑李灵芝对她天天一碗蒸蛋糕怨念那么深了,她都想躺回去吃病号饭了。
“雁回,怎么不吃!?”,李爹爹虽然在吃饭,但目光却一直关注着李雁回。
“嗯。吃!”,李雁回急忙夹了一大筷子白菘送入口中。
好难吃!
可李雁回不能说不吃。
这上房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脸的菜色,尤其是她老爹,瘦得袍子都有些晃荡了,脸色青白,一看就知道是营养不良。
就这小身板还考科举呢,怕是一场县试,李爹都撑不下来。
李雁回叹了一口气。
看样在帮助李爹克服紧张和恐惧之前,还得先将李爹养胖啊。
……
第4章 全家总动员
既然全家都已经同意让李爹再考一次,那他们自然是不希望这一次也落空的。
因此,在吃完早饭后,全家人又一次汇集到了上房。漫长的冬日,也不适合出去做活,只有二伯父一大早的赶回到了县上,他昨天休假,今天假期结束了。
大伯娘拿着绣活、二伯娘拿着瓜子,还好心的分了小姑李灵芝一些、大伯依旧蹲在一角沉默不语、小叔紧跟着李爹、李奶奶和李爷爷坐在上首,李雁回坐在李奶奶的下首。
“雁回啊,你上次说的那个什么考棚……”,李爷爷咳了几声,抽了几口烟,然后问道。
李雁回见李爷爷问,知道重头戏来了,她急忙打起精神,“就是我们搭一个考棚,让爹爹住进去,逐渐习惯。只是,考棚是什么样的,还得问爹爹。”
她又没见过古代科举的考棚,她不知道什么样子,要怎么盖啊。这样子,只能问李爹了。
“爹,你能把它画出来吗?!”
李雁回一双美目转向了李爹,眼中闪着期盼的小星星。
“可以!”,李爹微微颌首。
坐为一个书生,画画也是基本功,至少……画个考棚还难不得他。
看到女儿那崇拜的小目光,李爹的胸膛挺了又挺。
“大伯,能否请你找几个相熟的木匠……”,李雁回又将星星眼转向了李家一直是隐形人的大伯。
李家大伯似乎没有想到这里面居然还有自己的事儿,他的手抖了一下,浑浊的目光看了李雁回良久,最后,才沉默的点了点头。
大伯娘就坐在大伯不远处的椅子上,见丈夫竟然同意去找相熟的木匠,激动得绣花针扎到手都不感觉到疼。三年了,丈夫终于又愿意接触和木工有关的事情了。
“还得麻烦大伯监工,务必要做得和爹爹画儿上的一模一样。”李雁回又给大伯找了个活。
这一回,李家大伯点头的速度明显比刚才快了。
“可是现在外面这么冷……”,李奶奶面色忧虑。
昨天还下小雪呢,这么冷的天,若真是在外面住上几天,非冻病了不可。
“在东屋吧!东屋没人,是有些凉,可是又比外面强多了。”
说话的是李雁回的小叔。
东屋预备给小叔做新房的。虽然家里还没有为小叔订下人家,但屋子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因为平时也没人住,因此,一向是不怎么烧的。只有怕冻坏了房子,才偶尔会烧一下。因此,比较寒冷,但比外面那是要强上很多了。
倒是一个很适合的地方。
毕竟二月的天气绝对不会比现在热到哪儿去,倒是和东屋的温度应该差不多。
只是一开始,不能直接就这么冷,还是得让老爹慢慢适应。
“所以每天还是要烧一次的……”,李雁回说。
“这交给我!我来烧!”,小叔为能抢到活而开心不已。
另外,老爹的营养问题也得重视起来。不过,这个话题不适合现在说。
唉……算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也要一件一件来。
第一件……就是先让老爹把考棚画出来。
众人领了活,就各忙各的去了。李灵芝和二伯娘又不知躲到哪个角落里去偷懒了。李爹则转身去了书房,所有人都在等他的这张画纸呢,他可耽误不得。
虽然,李爹也不知道这个监考棚能否帮助自己,但是……雁回说的对,总要最后试一试才甘心。
李爹在书房聚集会神的画考棚,李雁回也没闲着,她钻进了厨房。
早上的那顿饭,让李雁回终身难忘,偶尔吃一次可以,若是天天吃,李雁回只觉得眼前发黑。再加上她老爹瘦得那样,也需要营养。她得想想弄点什么吃的,给李家人改善一下伙食。
走进李家厨房,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两个传统的火灶,土灶上面有着很明显的烟熏火燎的痕迹,每个灶上都有一口大锅,盖着厚重的木制锅盖,还微微冒着热气。里面应该是温着的热水。
李雁回试着拿起锅盖,发现吸了水汽的木制锅盖沉得简直无法想像,她只好用推的,才勉强推开了一条缝。
这具身体真的需要锻炼了,一个锅盖就让她累得气喘吁吁的,简直就是个渣儿!
农村的大铁锅真的很深,借着水汽,李雁回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将锅盖推上,李雁回满厨房的找了起来。半缸杂粮、半袋黄豆、一小堆白菘、半盆杂粮馍馍、一小袋子干萝卜条、半串干辣椒、半缸大酱……调料也只有盐……油就只有一丁点儿荤油,真的是一丁点儿,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在油罐里可怜巴巴的……
而满屋唯一的肉食就是一包用油纸包裹的小鱼干而已。
太穷了。
李雁回又叹了一口气。
一个农家若是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真的是千难万难,刮油吸髓一般。
李老爹五岁入私熟,每年的束脩就是得三两银子,再加上四季节礼、两寿礼,一年总共得六两银子。这些还没有算笔墨纸砚所耗的花费,而这些才是大头,如果上这些,李老爹一年得花费二十两银子。
而李老爹读了十三年,李家将近花费近三百两。
这对李家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原本李家也是有近几百亩田地的殷实人家,可是为了供李老爹读书陆陆续续都卖了出去,现在就仅剩下几十亩薄田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家还咬着牙决定再让李老爹试一次,真的不容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古代如果底层的人想要改换门庭,那就唯有读书这一条路。这也是虽然供一个读书人很难,但每年的科举考试却还是有那么多寒门学子的原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别想李家还能有什么好吃的了。
李雁回又翻找了半天,最后也没有再找到其它什么好东西。鸡蛋什么的,估计李奶奶早就已经锁在了厨柜里。最后,她决定做一碗萝卜黄豆小鱼干。
李雁回拿出两个粗瓷黑碗,又抓了一把萝卜干和一把黄豆分别放在两个碗里,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入两个碗中……她要泡一下萝卜干和黄豆。
将它们泡软,这样和小鱼干一起炖起来才好吃。
不过,要补充营养的话,也不能靠小鱼干,那才有多少油水?!李爹那么瘦,得慢慢补。最好是喝点骨头汤、鸡汤什么的,又有营养又好吸收。
只是,无论是骨头还是小鸡都得用钱来买才行。
这些钱,李雁回是不打算让李奶奶花钱的,不为别的,李雁回不想再节外生枝而已。
拿出钱来让李爹再考一次,已经是大伯、二伯和小姑最大的让步了,还想让他们拿出钱来给李爹增加营养,那是想都别想!
原主其实除了她亲娘留给她的嫁妆外,她还偷偷的攒下了几十两的私房钱,那是她做绣品的钱。
这些钱,李奶奶从来都不收的,让她自己攒着。在李奶奶看来,李雁回还这么小,手上都没劲儿,一个月能做几件绣活,
但是对于大房家的,无论是大伯母、还是梅姐儿做的绣活,她都是要收上来七成的。
原主是个极其精明的,她卖绣品的时候总是和李爹一起。李爹一介书生怎么好意思进绣纺,都是在外面等的。所以,李雁回绣了什么、卖了多少钱,他一概不知。
李雁回也总是说,她身子太弱,精力有限,绣不了什么好的,顶多绣几方帕子,卖个十几文,买些香膏和零嘴用用。
但实际上,李雁回卖的最多的不是帕子而是荷包。她的绣活十分的漂亮,虽然因为年龄小,还不能尽展苏氏针法的精髓,但只是寥寥几笔,也足以笑傲整个清水县了。
一个荷包,她可以卖上五十文。
每次卖完后,她总是会拿出一些给李奶奶买点不值钱的小玩意,来讨得李奶奶的欢心。剩下的她就给自己偷偷买些糕点,再剩下的就都自己攒了起来。
李雁回盘算着,时间不等人,李爹还有一个月就要考县试,她没时间赚钱给李爹增加营养了,只能先动用这笔私房了,等日后,她赚了钱了,再给她补回去。
不管怎么说,这钱也是人家原身一点一滴的攒起来的,万一哪天李雁回又突然回来了,她可不想被人家骂小偷。
虽然,她也知道李雁回很有可能是回不来的。
整理好了下一步的思路,李雁回拍拍手上的灰,黄豆和萝卜干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泡好的,她决定去看看李爹画得怎么样了……说实在的,她对古代的考棚很好奇啊。
……
第5章 书生谢越彦
“爹,你的考棚画好没?!”,李雁回手里端着一壶热茶,一边问一边推门而入。
门推开后,李雁回傻了。
什么时候李爹的书房里多了一个外男?!
一眼扫去,俊美的侧颜,站得很随意,然而看起来却有种说不出的光华气韵收敛其间。此时他正抬首,向她颔首示意,薄唇微勾;眉眼带笑,端得是一位让人赏心悦目的谦谦君子。
电光火石间,李雁回想起来了,这是隔壁的书生谢越彦。
和他爹一样也是书生,今年刚刚十六岁,二月份也要一起下场考童生的。
谢越彦自幼聪慧至极,在读书上颇有天份,是李夫子心头第一得意的学生,直言此子日后不可限量。
学问好、人又极是温柔谦和、乐于助人,因此,谢越彦在村里的人缘非常好,简直可以说是是她们新柳村响当当的一枝村草。不知多少大姑娘芳心暗许,将他当成如意郎君。这里面也包括李家的小姑李灵芝以及李雁回附身的这个原身。
原身虽然心比天高,一心想当官家小姐,日后嫁入高门。可是在李爹屡试不中的情况下,她也就渐渐的将目光放在了潜力股谢越彦的身上。
李爹是爱书之人,爱好也非常的杂,当初她娘下嫁之时,为了投其所好,买了许多的书当嫁妆。以至于李爹的书房非常的大,满满四面墙全都是书,各种书籍都有……最多的还是科举用书,像是什么四书五经注解、各种名师大家注解之类的;也有一些游记话本、农田水利方面的书;甚至一些孤本古籍都有……
其实若真论起来,李家最富有的人应该是李爹。
他这满满一书屋的书,其价值不下几千两。
不过,李老爹可从没有想过要卖掉他的这些宝贝书,这些书都是他的珍宝。
卖掉读书人的书,就和革掉他们的命没什么两样。
因为李爹书多人好,因此,隔壁的书生谢越彦总爱上李爹这里借书。一来二去的,就被李雁回给盯上了,经常有事没事儿的出现在谢越彦的面前,找各种借口和谢越彦搭话。
原身还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就现在的李雁回看来,简直羞得脸都要红了,无地自容。
太直接!
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明晃晃的挂在脸上!偏偏她自己还自我感觉良好!
也不知道这谢越彦有没有发现原身的小心思。李雁回心里暗暗祈祷这谢越彦就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对些女儿家的心思一概不知才好。
胀红了脸,李雁回手忙脚乱的就想要带上门退出去。
“雁回?!我画好了,你来看看!”
李雁回想退,可李爹却非常热情的招呼李雁回进去。
这就很尴尬了……
李雁回的脚抬在半空,收也不是、退也不是。她抬眼向谢彦望去,却见谢越彦的目光重新落回手中的书上,似是外物的一切都不入心的入定模样。
李雁回心里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是原主喜欢你的,不是我喜欢你的……
给自己做好了心理疏导,李雁回收回目光,大大方方的抬步迈进,将茶壶放在了书桌上,也不看谢越彦,就站在李爹的身后‘欣赏’起了李爹的“大作”。
还别说,李爹画得还真不错。
虽然只是黑白的水墨画,但是,相当的逼真。至少,李雁回看到这个考棚后,就对该如何在家里盖考棚,心里有点数了。只是……
“爹,你画的这个考棚……”
李雁回咬了咬嘴唇,不知该不该说。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妥?!”,李爹疑惑。
“不是!我就是觉得爹你画的这个考棚太新了。县里的考棚怕都是残破不堪的吧……”,李雁回指着李爹画的考棚说道。
李爹画的这个考棚也太……结实了,他们县不算穷县,但县里的考棚可是十多年没有翻新过了,会有这么好吗?!会不会是残破不堪的会漏雨什么的?!
李雁回也只是有这个猜想,但她没见过真的,也只能眨巴着大眼睛巴巴的看着李爹,想从李爹那里得到她这个猜测是否正确的印证。
结果,她看到李爹清瘦的脸上浮现出了茫然的表情。
什么情况?!李雁回一脸懵。
“咳……爹一到考场就……,只记得考棚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具体是不是残破不堪的……”,李爹吃力的回想,可无论怎么想,考棚的模样都像是蒙上了一层白纱一般,朦朦胧胧,就是无法清晰的呈现在他眼前。最后,在李雁回不可置信的目光下,李爹将头扭向了谢越彦,求助道:“谢家小弟,你可知否?!”
这下李雁回不看谢越彦也不行了。
谢越彦闻言从书中抬起头看向他们,明显愣了一下,随后他笑着点点头,先将手中的书爱惜的放回书架,然后迈步来到李爹的书桌前,一股清淡的书香伴着谢越彦的走动飘到了李雁回的鼻间。
李雁回急忙后退,眼观鼻,鼻观心,低头看手,一言不发。
她只听见笔墨“唰唰”划过画纸的声音,只片刻间,就听见谢越彦道,“好了!”,醇厚的嗓音在耳边流淌,仿佛平缓的溪流注入湖泊,激起几许涟漪。
李雁回没忍住好奇,在他身后伸脖瞅,想看看谢越彦把李爹的画改成什么样子了,可惜从她的角度,她只能看见白皙修长的手指正放下细腻的狼毫毛笔,仿佛一副画一般美好。
“对!对!好像就是这个样子!”,李爹兴奋的一叠声的叫李雁回过来看。
李雁回倒是想看,可这个谢越彦也不知道在做什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把画儿挡了正着,李雁回总不好挤过去看。正当李雁回打算迈步移动到书案前面去看时,谢越彦却动了,他让开了位置,重新回到书架前,又抽出了他刚才看的那本书,继续看起来。
李雁回几步上前,来到书案旁,只见一个残破的四处漏风,屋顶漏雨的考棚欲然于纸上……这也太破了……。李雁回的脸色微变,她想过考棚会很破,但没想到竟然破到这个地步。难怪每年都有一群书生会病倒在考场上呢。李雁回抿着嘴,看了身形单薄的李爹一眼,又看了一眼画纸上的破败考棚,李爹真能坚持下来吗?!
听说考场上有卖炭火和火盆的,就是贵点,得四十文钱呢。
李雁回默默地把这笔钱也加在了支出上。
贵也得买!
否则,以李爹这身板怕是要出不来考场的。
“李伯父,我就借这本了。“
正当李雁回钻进钱眼的时候,将心里的小算盘拨拉得“啪啪”作响时,谢越彦已经挑好了想要看的书和李爹道别了。李爹自书案后站起身,打算要亲自将谢越彦送出大门外。
李雁回急忙退至李爹身后,颔首低眉,微微弯腿屈身以示送别,“谢大哥慢走!”。从始至终,她规规矩矩没有多看谢越彦一眼。
她规矩了,不代表别人也规矩了。
”谢家小弟,你怎么来了?!“,一股香风伴着嗲嗲的娇嗔。
李爹和谢越彦刚走出书房门,就迎面撞上了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李家小姑…李灵芝。
李雁回一听到这声音就头疼,先是她,再是李灵芝,说是巧合,会有人信不?!李雁回躲在屋子里,这种尴尬的时刻,她是打死也不会出去的。
”借书!“
谢越彦道。
”灵芝,谢小哥儿要回去了。“,李爹想说的是,你别挡道。
顾着小妹的面子,李爹没有说的那么直白。
可不直白,李灵芝也听不懂啊。
她一听说谢越彦要回去了,就急了,”怎么不再坐一会儿啊……“,那语气活像她是李家家主一般。
李雁回躲在书房里听了个正着,她对着屋顶翻了个白眼。
以前这个时候原身都会挺身而出,柔声细语的劝解着小姑李灵芝,给谢越彦解围,百般表现。原身还觉得自己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呢,其实是一团糟。
姑侄同争一个男人,李雁回想想都觉得无地自容。
自家老爹只看出了李灵芝的心思,却对原身的小心思一无所知。怕是在他的心里,原身还只是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小姑娘吧。
”灵芝!“,李爹微怒。
李爹发起怒来,李灵芝还是打怵的,因此,虽然满脸不甘,却还是闪身让开了。
听到大门传来的告别声和关门声,李雁回才长出了一口气,拿着画稿就打算去找大伯。结果,一条腿刚迈出书房门,就被小姑灵芝给堵了回来。
”李…雁…回!“
小姑李灵芝细长的眼睛闪着不善,一脸”你果然在这儿!“的找茬表情。
……
第6章 能做吗?!
李雁回直觉不好,可小姑将房门堵得严严实实的,她也出不去,只好退回一步:“小姑,可是有事?!”
“有事!”,小姑李灵芝一甩帕子,酸皮酸脸的喝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手帕上浓郁的劣质桂花香,熏得李雁回节节败退。
“拿爹的画稿给大伯送去!”
李雁回言简意赅。
“画稿?!”,小姑李灵芝怀疑的目光从李雁回手上的画稿转了一圈,又重新回到李雁回淡定的脸上,似是想要看清楚李雁回有没有撒谎一样。
可李雁回手里确实拿着画稿,而且,脸上也没有心虚的样子。
小姑李灵芝眯了眯眼睛,耳朵听到李爹的脚步声正在往书房而来,她猛地凑近李雁回,低低的在李雁回的耳边快速的说道:“你的小心思,你爹没看出来,可骗不了我。告诉你,离谢越彦远点!”
李雁回被小姑李灵芝突如其来的凑近吓了一跳,等听完李灵芝的话后,李雁回简直哭笑不得,她都快给她这个不着调的花痴小姑跪了。哪有一个当小姑的会和侄女说这种话?!知不知羞的?!若是换了原身,怕是早就被臊得泪光盈盈,哭得悲悲切切,扭身找李奶奶给她自主去了。
“知道了!”,李雁回不再看李灵芝,绕过她的身子,在擦肩而过的时,还是没忍住,扔下一句,“没人跟你抢!”
说完,抓起图纸,拎起裙摆就跑出了李爹的书房,速度之快,把刚要进门的李爹吓了一跳。
“雁回,你跑这么快干什么?!”
“我去找大伯!”
李雁回头也不回,晃了晃手中的图纸,脚步飞快的往大伯那房跑去。生怕跑慢了一步,小姑李灵芝又当着李爹的面说出什么让人难堪的话。
“小妹,你进我书房做什么?!”
“我来找雁回!”
在李爹连打了两个喷嚏后,小姑扭着纤腰从书房里走出来,看着李雁回跑远的身影,心里纳闷,今天那死丫头怎么怪怪的。没出来装贤淑、也没找李奶奶哭诉,反倒没事儿人似的。
难道,她真没喜欢上谢越彦?!
如此,最好!
哼!
李灵芝一甩辫子,一步三扭的回了自己的屋子。
与此同时,和李家小姑李灵芝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此时已站在李家门外似是若有所思的谢越彦。
“有意思……”
谢越彦喃喃自语,想到李家姑侄,眼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厌恶,可想起今天李雁回诡异反常的表现,他凤眼微眯,拿着手中的书慢慢迈步往家走去。
……
李雁回来到大房敲门,前来开门的是大房的梅姐儿,“大姐,大伯在吗?!”,李雁回微笑着问道。
“在!在里屋呢!”,梅姐儿看到是李雁回来了,很是高兴,她扭头向屋里脆声声的喊着,“爹,娘,雁回来了!”
大伯娘自厨房出来,李雁回笑眯眯的和大伯娘打了招呼,陈氏则不咸不淡应了一声,就扭身去了梅姐儿的屋儿。梅姐儿有些不好意思,而李雁回则完全不在意。
她们手拉着手,一起走进里屋。狭□□仄的里屋,大伯坐在火坑上,正在用刻刀略有些笨拙的摆弄几个小木块,见有人来了,迅速拉过一个柳条编的篮子将小木块给扣住了。
李雁回眼波闪了闪,只当做没有看见,笑眯眯的将图纸摆到大伯面前的小矮桌上,“大伯,你看,这个难不难?!”
李家大伯用粗糙且满是伤疤的大手小心翼翼的抚平画纸,认真的看着画纸上由李爹所画又经过谢越彦修改过的考棚,良久之后,才哑着嗓子说道:”不难,很简单!“
对于一个木匠来说,盖一个棚子能难到哪儿去?!
”大伯,不要盖得太好,就像画上这个样子,要有破洞的……“,李雁回生怕大伯找的工匠会给她盖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考棚特意叮嘱道。
梅姐儿见李雁回和李家大伯谈正事,就悄悄的退了出去,却被不知何时守在门外的大伯娘抓住不停地问长问短。
”你爹和雁回那丫头在里面说什么呢?!“,大伯娘陈氏把梅姐儿拉到女儿住的屋里,关切的问道。
”说盖考棚的事啊,爹还说这个考棚一点都不难。“,梅姐儿笑嘻嘻的。
”你爹真的说不难吗?!“,陈氏有些不信地又追问了一句,”你没骗我吧?!“
”娘,我骗您干什么?!我偷偷跟你说哦,我刚才进里屋的时候,看见爹在拿刻刀雕木块呢……“,梅姐儿小小声的和她娘陈氏说着她刚才不小心看到的事情。
”真的?!“,陈氏的声音猛地高了八度。
把梅姐儿吓了一跳,她一拉陈氏的袖子,”娘,你叫那么大声干什么?!“
她扒着门帘看里屋没有动静,才继续和陈氏说:”爹不愿意让我们知道,我刚才进去时候,他用篮子把木块盖住了呢。娘,这事儿你就当不知道……“
”嗯!我不知道!“,陈氏抹着眼泪。
多少年了,自从大山把腿砸坏了,他就再也没有碰过木工活,一碰那些东西,他就心情烦燥,甚至看一眼都烦。现在,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让大山愿意再碰这些东西,她都高兴。
甚至就连盖考棚又要花一笔钱,她都一反常态没有出声阻挠。
”我去做点好吃的,给你爹补一补。“,陈氏擦干脸上的眼泪,风风火火的就去了厨房。
”娘,我来帮你。“,梅姐儿一掀门帘也追了出去。
……
里屋里,李雁回和李家大伯讨论完盖考棚的所有细节后,李家大伯收起画纸,下地穿上鞋,就打算出去找相熟的木工去。李雁回抬头往窗外看了看,都快到了吃饭的点了。
”大伯,不如吃完饭后再去吧。“,李雁回可不想大伯饿着肚子去忙,也不急这一时。
”不了!回来再吃!早点和人家约好,也早点动工,别耽误了修竹的正事。“,大伯头都不抬,拖着那条伤腿,就往门外走。
陈氏在厨房听到声音,急忙走出来,一边用衣襟的下摆擦着湿手,一边着急的喊道:”孩子他爹,你不吃饭啦?!“
李家大伯头都没回,向后摇了摇手,就一瘸一拐的往大门走去。
”哎!“,陈氏见唤不回李家大伯,不禁恨恨的给了李雁回一个白眼,”你个死丫头,就不能吃完饭再来叫人?!“
”娘……!“,梅姐儿在后面拽着陈氏的袖子,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李雁回。
李雁回有些讪讪地看着陈氏和梅姐儿。是她不好,光顾着高兴了,没考量到这方面。
陈氏见女儿求情,这才放过了李雁回,转身回厨房继续忙去了,现在不吃,也得在锅里热着,等大山回来了就能吃口热的了。
”雁回,你别怪我娘。我爹他肯再碰木工活,我娘……她心里高兴。“,梅姐儿看了一眼大门口的方向,语气有些哽咽又微微有些激动。
”自从我爹腿伤后,他就再也不碰木工活了……这一次,他肯动这些,我们……“
李雁回心里明了。
应该是李家大伯再碰木工活,让她们看到了大伯重新振作的希望吧。可李雁回觉得,想让李家大伯重新振作起来,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让李家大伯看到他又重新拥有了赚钱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李家大伯真正的站起来。
李雁回想起大伯藏起来的那些小木块。
李家大伯是想做雕刻吗?!
李雁回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她觉得李家大伯其实很聪明的人,说什么都是一点就透。也许真能让大伯在雕刻之方面投入一些精力,总比他一天到晚死气沉沉的强。
但是,雕刻前期可是不赚钱的。万一李家大伯一直赚不到钱,灰心丧气了,又恢复到原始的样子,可怎么办?!
怎么样才能让李家大伯赚到钱呢?!
李雁回和梅姐儿道别后,和李奶奶打了一声招呼说她要用厨房后,她就一头钻进了厨房。她的黄豆和萝卜泡得差不多了,一会李奶奶就该用厨房了,她得在李奶奶用厨房之前,把萝卜黄豆小鱼干做出来。
把灶底还温热的灰烬扒出,盛在灰筐里,添柴加火,将锅烧热,将那一点荤油刮出放进热锅里,待油热后,再放入小鱼干煸出香味,放入已泡好的黄豆,翻炒两下,加入泡好的萝卜干,再放入盐和几根红通通的干辣椒,翻炒,李雁回又放了点大酱提味,再后加水,炖之。
在推上沉重的锅盖时,李雁回还在想,怎么样才能让李家大伯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呢?!
……
第7章 大受欢迎
晚饭的时候李雁回做的萝卜黄豆小鱼干一经上桌,就大受欢迎。
萝卜软绵、黄豆香糯,又都融入了小鱼干的鲜香,再加大酱的厚重,扒口饭再吃上一口萝卜黄豆小鱼干,微微的辣,很是下饭。小姑和小叔的筷子都舞动得快看不见影儿了。
李雁回一个劲儿的给李爹、李奶奶和李爷爷夹,生怕夹得晚了,就被小姑和小叔都吃光了。
都是穷闹的!
人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