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难过了这话,张允文不由微微颔首,而那薛氏兄弟却是因上次赤水原一战而心存胆怯。

“你们不去,我自领兵追击!”契苾何力见众人没有出发的意思,当下愤愤说道。

张允文连忙道::“谁说我等不去?我等是在考虑这如沙碛之中需要准备的事物和人员安排问题!”

契苾何力闻言,顿时喜道:“我就知道几位乃是当世骁将,不会因此退却的!”

张允文却是沉声道:“此次入碛,人员不能太多,最多待三千士卒过去,且需要大量的能盛水的壶袋,这也需要准备时间……”

张允文话还没说完,契苾何力便打断道:“你在这儿担心这担心那的,恐怕那伏允早就溜走了!依我看来,不若多带马匹,一路杀过去,饿食马肉,渴饮马血,日夜狂奔而去,定能杀得伏允一个措手不及!”

张允文闻言,顿时点点头,表示同意。而薛家兄弟,在犹豫了片刻之后,也跟着同意了。

于是三千骑兵带着一匹从马即刻出发,往西而去。临行之前,几人告诉留守的中郎将,告诉他们如果马匹不够,请记住此地乃是马场。

五名中郎将闻言,顿时了然。

张允文、契苾何力、薛万均薛万彻四人领着三千骑兵直往西而去,日夜奔驰,人不下鞍,两马轮乘,行进了近三百里之后,地上青草慢慢减少,而沙地却是慢慢增多。

终于,再行了一日之后,便见到了传说中的沙碛。

只见座座被风侵蚀的沙堡出现众人视野之中。沙堡千奇百怪,造型各异。每当狂风吹过,便发出阵阵“呜呜”的响声,直如鬼魅。

出了沙堡,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了。

第一次到达此次的士卒顿时惊叹于这大漠的雄浑壮阔。头上烈日当空,当有士卒想拿出水壶狂饮的时候,张允文便会一鞭子扔过去,并命令士卒只能和一小口润喉咙。

在张允文的带领之下,他们的行进路线多背阴之处,这让契苾何力不由心生赞叹,就算是常年行走在沙碛中的旅客,也做不到张允文这般好!

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是有说有笑,可到后来,随着干渴的不断袭击喉咙,众人皆是沉默不语。到第五天的时候,水喝完了,干粮也即将耗尽。

终于,在突厥骑兵的带领之下,众人开始刺马饮血。

就这样又行了十余日,众人终于走出了沙漠。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将近一千匹战马被杀,取血取肉,以充军粮。所幸的是,他们没有遇上沙暴之类的恶劣天气,也没有士卒非战斗减员。而且生食马肉,饮马血造成的后果是,这些士卒尽皆如同蛮荒野人一样,眼中充满了嗜血的光芒。

出了沙碛,却是到了昆仑山脉的北面山麓,这突伦川便近在眼前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伏诛

 一见这昆仑山脉,众人便被这雄浑壮阔的气势惊呆了。只见山体连绵,如苍龙盘曲;势拔云霄,如出鞘利剑。抬起头,只望见白皑皑的山峰高峻挺拔,如同利剑一样直刺苍穹。

天空中蓝蓝一片,蓝得如此的清澈,如此的纯粹。而大地上,一道道从山上流淌下来的小溪,蜿蜒在山脚下,片片青色的草地在溪流两边排布,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牧场。

众人见得那潺潺溪流,见到那清澈见底的溪水,先是一愣神,然后同时欢呼着冲向最近的那条小溪,俯下身来,痛饮溪中甘甜冷冽的溪水。只见士卒沿着溪流流淌的方向挨着蹲在西边,蜿蜒而去。喝足之后,捧起溪水,好好的洗洗脸,正当有士卒想要宽衣解带,入溪水中好好洗洗时,张允文却是拦住他们:“我们奔驰千里可是来杀敌的,不是来戏水的!”

一听了这话,众士卒顿时从见到溪水的狂喜中惊醒过来,随即紧握武器,恢复了平常的警觉。

张允文又命令道:“全体士卒就地休息,刘诚,你带着三十名兄弟补充清水、食物之后,立即出发,四面探察情况!”

刘诚点点头。用铁皮水壶灌满了一壶水之后,有将一大块马肉塞进行囊之中,和三十名侦察兵迅速离开了此地。

而剩余在此休息的士卒,也派出人手担任警戒,其余的在小溪边上安静的看着远处的昆仑山或是小声的说着什么。

张允文坐在薛家兄弟和契苾何力之间,在他们身后,坐着的是各自的亲兵。

“若是此次能生擒慕容伏允,就算是走了这般远的路,也值了!”薛万彻笑着说道。神色颇有些憔悴。

“是啊,这次我们可是追得够远啊!足足三千里啊!”张允文也笑道。

看看众人,皆是一脸的憔悴疲惫,下巴处胡须老长,参差不齐。却是一路上没时间打整,为了不妨碍吃饭喝水,直接抓着用匕首割断。

歇了差不过一个时辰,就着溪水吃了一顿马肉之后,这支三千人的军队便又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又走了进半个时辰,便遇上了一名正往回赶的侦察兵。一见张允文,他便兴奋的说道:“头儿前面百里处发现了一个营地,里面可是有不少的牲畜啊!”

一听见这个消息,张允文忙问道:“是伏允的牙帐么?”

那侦察兵却是摇摇头:“看样子不像,这营地最多不过五百人,却有牛羊近万头,倒像是本地游牧人的营地!”

张允文沉吟一下,却将目光望向旁边薛家兄弟和契苾何力,征询他们的意见,这营地打还是不打!

契苾何力问道:“这营地之中有多少马匹?”

“嗯,看样子应该有千匹吧!”

“打!当然要打!”听见这个数字,契苾何力兴奋的说道,“千匹马可以补充我们之前的损失,在加上牛羊充作军粮,就算是追到于阗,我们也能追得上!”

薛万均和薛万彻也同时点点头。

“好!”张允文朗声道,“既是如此那就请契苾兄令麾下骑兵一举灭掉这营地!我等在旁便助威便是!呃,契苾兄,你一千人拿下这五百人没什么问题吧?”

契苾何力当即一拍胸脯:“你们放心,包在我身上!”

而那雪茄兄弟见营地不是伏允的,而就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契苾何力转过身,对他手下的突厥骑兵用突厥语大声的吼着什么。片刻之后,一千骑兵便慢慢的离了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跟着那侦察兵往营地方向杀去。

见契苾何力挥动弯刀往前冲的模样,张允文笑道:“契苾兄真是一员虎将啊!”

薛万均却是冷哼一声,有些不屑的看了看契苾何力的背影。

张允文见状,不由眉头微微皱起,口中却是说道:“我等还是去看看那边情况如何吧!”

三人随即带着手下兵马尾随契苾何力而去。

这营寨设在一处缓坡之上,四面皆是平缓的山坡。密密麻麻的牛羊骏马正悠闲的在山坡上啃食着牧草,全然不知一支队伍正在慢慢靠近。

当张允文等人花了一个多时辰纵马来到这营寨外面时,他看了一眼这营寨,便低声呼道:“不对!”眼见契苾何力将要领军杀上,连忙让人制止了他。

“允文,你又为何拦我?”契苾何力十分不爽的问道。

张允文沉着脸指着这营帐道:“我敢肯定,这可不是什么游牧人的营地,定是吐谷浑军队的营地!你们看看这营地的布局,隐隐成军阵之势,在可能看营帐上装饰的花纹,和我等在吐谷浑王宫之中所见相同。还有,此处位于居茹川西北,不正是伏允将要投奔于阗之路上么?”

此言一出,三人眼睛顿时发出炙热的光芒:“允文是说,此处乃是伏允的营地,而非是什么游牧人的营地?”

再也点点头,同时狠狠盯了一眼那报信的侦察兵。后者连忙低下头,不敢去看张允文的目光。

契苾何力和薛家兄弟赶忙转身,想要集合部队进行攻击。张允文连忙道:“我们需要筹划一下,可不能再让伏允给跑了!”

薛万彻头也不回的说道:“还需要筹划啥,我等领兵杀上去,你让你的侦察兵在四面注意不要漏过一人便是!”

三人立功心切,当即便领兵而去,气的张允文猛的一挥马鞭。功劳全让你们几个混蛋抢去,老子还立什么功?可是还得照着薛万彻的说法去做,将侦察兵散布在附近,弩箭上弦,防止有人逃脱。

两千骑兵浩浩荡荡的冲锋而去,这阵势,早就被山坡之上的人瞧见。顿时人群从营寨中涌出,竟然有千人之多,哪里是什么五百人。

这千人迅速分做两股,一股近六百人的骑兵大声呼喊着,挥舞手中武器,迎着唐军骑兵冲过来。另一股却是纵马往西北狂奔而去。

张允文见状,连忙吩咐麾下士卒前往西北拦截。

六百骑兵本欲阻挠唐军一时半刻,从而为那四百多骑兵赢得撤离的机会,可是,他们面对的却是一群生吃了十多天马肉,喝了十多天马血的嗜血士卒,而且当听得这营寨中的人便是害得自己苦苦追寻千里来追杀的人时,一个个顿时红了眼,战斗力陡然暴增。

于是这六百骑兵撑了不到三刻钟,便全军覆灭,只留下六百匹战马在战场上沉默的啃这地上的青草。

而另一边,侦察兵堪堪截住了正往西北逃窜的四百骑兵。谁知这四百骑兵竟然后分出两百骑兵来断后,剩余的仍旧继续往西北逃窜。

张允文看契苾何力与薛家兄弟那边的战事即将结束,顿时大声吼道:“不管这些骑兵了,给我往追伏允去!”说着当先纵马疾驰西北。

身后的侦察兵也迅速摆脱两百骑兵的纠缠,跟着张允文追了上去。而那两百骑兵愣神片刻,竟然尾随侦察兵而去。

手中钢弩不断射出夺命的弩箭。虽说马背上颠簸不易射击,但是还是能十发七中。前面的吐谷浑人不断的有人被射下马去,跌在地上。

眼看他们不到五十人的时候,那些吐谷浑人竟然停下马来,不再奔逃。

张允文连忙让士卒将这些人包围起来。

追在张允文身后的两百吐谷浑骑兵随即赶到,见到这种情形先是一愣,接着便齐齐闯入包围圈中,和那五十多人汇合在一起。

这时候,人群中走出一名老者来,四下看了一眼周围的兵马,顿时“啧啧”赞道:“大唐军人果然彪悍,堪称精锐啊,本汗奔走千里竟然还能追上!本汗真的有些后悔与大唐作对了!”

听得他自称“本汗”,张允文顿时知道此人便是伏允,当下抱拳笑道:“原来你就是伏允可汗啊,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伏允却是有些颓废的问道:“什么闻名不如见面,这种情况下相见又有什么好的!倒不如不见!”

这时候,只听身后马蹄阵阵,却是契苾何力和薛家兄弟赶了过来。

一见场中情形,契苾何力顿时嚷道:“你就是伏允老儿,正好本将军生擒了你,回去领功!”

旁边的薛万彻却道:“凭什么是你去擒,当是本将军擒来才对!”

听得二人的这话,伏允不由一声惨笑:“想我慕容伏允,纵横半生,想不到今日却要辱于人手,着实不甘啊!桀桀,本汗岂能让你等如意?”说着竟然抽出弯刀,抹喉自尽。

两百多名吐谷浑骑士同时惨呼一声:“大汗!”竟然齐齐自尽,追随伏允而去。

见到此等情形,张允文顿时无言。而那薛万彻则是上前割下伏允人头,手提人头,“哈哈”大笑不已。

既然已经破了伏允,并且俘获了这般多的牲畜,众人当返回伏俟城了。

和来时的日夜兼程赶路不同,这一次他们可以从容返回。所以特地的绕过了沙碛,赶着牛羊往东而去。

然而他们不知道,不光是他们这边斩杀了伏允,南路军在追及星宿川,眼见无果,在返回伏俟城与李靖会面的途中竟然遇上了领着数千残兵四处流窜的天柱王。

于是,这位吐谷浑国相成了唐军的俘虏。他没有伏允那般气魄,于重围之中自尽,自决生死,而是选择成为唐军的俘虏。

待大军返回伏俟城后,李靖将这位天柱王交与了新任的大汗慕容顺。而后者则是下令当众斩杀了天柱王。

至此,当初挑起吐谷浑与大唐战事的两人尽皆伏诛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五章 余波

 当大军返回长安时,已经是贞观九年的冬月间了。

漫天的雪花从天空中洋洋洒洒,飘落而下,落在旗幡之上,落在众士卒的衣甲之上。

十万唐军回到长安,驻扎在长安外面,等着解散,回归各府。当然解散之前当然得好好的吃上两顿,并且好好的逛逛长安城,还有要就是领取李靖承诺过的,属于自己的战斗勋章。

当李靖带着一帮将军在兵部办完手续,到李世民处交还鱼符的时候,李靖便将这勋章之事提了出来,末了还说道:“此事全为张允文一人所想!若是陛下心存疑虑,便尽可问他!”

李世民闻言“呵呵”一笑:“这军工勋章之事,实乃大善,朕又能有什么疑虑?倒是允文,你有这般好的点子,为何早些不说,一直到如今才说出来?”

张允文道:“呃,并非不早些告诉陛下,这实乃微臣在吐谷浑才想出来的!”

李世民笑了笑,转而对李靖道:“明公放心,此事朕定然在十日之内办理完毕!”

交还了鱼符,李世民又在宫中设宴,大宴众位将军。

从皇宫出来,安排完相关事宜之后张允文便急冲冲的往家里赶。现在他可是急着见自己的娇妻女儿。

当张允文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正抱着张琰在庭院中赏腊梅的李宇顿时呆住了,片刻之后,眼中便是泪水汪汪,看着张允文,眨也不眨,一句话也不说。

张允文当即笑着上前道:“宇儿,为夫回来了!来让为夫抱抱!”

李宇俏脸顿时红了起来。这时候,李宇怀中的张琰却是拉了拉李宇的衣衫,笑声问道:“大娘,是爹爹么?”见李宇无言的点点头,张琰顿时高兴的发出两声“咯咯”的娇笑声,张着双臂,奶声奶气的说道:“爹爹,抱抱!”

张允文先是一愣,接着哈哈一笑,走上前去,抱起李宇怀中的张琰:“来,爹爹抱!”

才将张琰抱起,一个声音便从廊上传来:“琰儿别让他抱,你这爹爹只知道领兵打仗,也不顾及一下家事,这一去,又是一年,也不知让我们担心了多久!”

偱声望去,只见一宫装丽人俏生生的立在回廊之上,一双盈盈的美目直射在张允文身上。

“呵呵,柔儿!”张允文对于支柔的话并不为意,一手抱着张琰,一手牵着李宇,“我这不是回来了么?“李宇也笑道:“对啊,柔姐姐,相公今日回来,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说着高声说道,“来人啊!”

听闻到声音的梅香即刻赶了过来,一见张允文,也是满是欢喜的说道:“老爷,你回来了!我们可是天天盼着你回来呢!”

听了梅香的话,李宇似笑非笑的说道:“怎么梅香,你也盼着老爷回来?”

梅香小脸微微有些红,点点头:“是啊,每天看到二位夫人愁肠百结的样子,我们这些做丫鬟的便感到心疼!当然希望老爷早些回来了!”

李宇被梅香的话说的有些赧然了,赶忙嗔道:“梅香你这丫头,尽在这儿说些什么呢!还不快下去准备一下,今日我们摆下酒宴,为你家老爷接风洗尘!”

梅香“咯咯”笑了两声,便退了下去。

大军虽然返回长安,但是整个青海陇右地区,却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

当初大军初到青海,路途不熟,所以请了大量的本地党项人做向导。后来侦察兵们逐渐熟悉了整个青海,这种情况才得以改观。

而这些党项人,在收了唐军的重金厚礼之后,也是尽心尽责的带了路。可是当唐军撤走之后,这些党项人自恃有功于大唐,竟然派遣军队攻击叠州,妄图掠之,为叠州守军击退。

听到这个消息,张允文心头不由暗自揣测那党项酋长是不是脑袋给门夹了,明知道大唐西征吐谷浑,其直接原因便是吐谷浑兵寇陇右诸州,如今怎的还敢派兵攻打叠州。

然而细细一查,却发现其原因并不是仅仅一个恃功而骄,这却是和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有关系。当初李靖以财物贿党项之众,延请向导。而党项酋长拓跋赤辞来大帐中谓诸将道:“隋人无信,喜暴掠我。今诸军苟无异心,我请供其资粮;如或不然,我将据险以塞诸军之道。”李靖与众将自是满口答应。

然而当这李道彦行军至阔水,见拓跋赤辞毫无防备,便出兵袭之,得获牛羊千余头。

此举惹起党项诸部落及诸羌之怨怒,他们兵屯野狐峡,使得李道彦不得寸进。最后不得不绕路而行,为拓跋赤辞所击,损兵万余。如今,这党项攻击叠州,便是有拓跋赤辞亲自带领前来的。

在彻查清楚这事件始末之后,李世民令人将李道彦拘回长安,审判之后,理当处死,但念其劳苦功高,免死徙边。

想起曾和自己并肩战斗过的战友落得如此下场,众将领也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意。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是让张允文有些始料不及了。原来在最后评定功劳的时候,这斩杀伏允之功到底归谁所有?李世民本欲四人均分,可薛万均和薛万彻均不同意,他们认为,是薛万彻斩下伏允头颅,并硝制之后,送还回京的,当居首功。听到这种说法,张允文嗤之以鼻,没有和他们争辩。倒是契苾何力,立在金殿之上,将事情本末,原原本本的讲了出来。

最后李世民痛斥了薛家兄弟一顿,让这斩杀伏允之功由四人均分。

不过在他听完伏允引颈自戮后,两百多骑士随之而去后,颇是感叹的说道:“这慕容伏允乃是一代人杰,隋强之时,则甘心隐忍,伺中原战乱,方乘势而起!如今死时都有部下相随,真乃是不枉此生啊!”

最后评定完了功劳,城外将士应得的勋章悉数发了下去。其中,铁制勋章统一领取,铜制勋章由十二卫将军亲手发下,银制勋章由大将军亲手发下,金制勋章则是由李世民亲自发下。

得到银制勋章的有八十二人,而得到金制勋章的不足十人,仅仅有七人。这七人之中,有名士卒奋死搏杀,竟然斩杀了一百二十五名敌军,居全军之冠。还有一名士卒却是因无意中发现了天柱王,并带着百人冲击天柱王千余人的营造最终生擒天柱王而获得金制勋章。

而马望山迎在牛心堆一战中射杀了敌军主帅而获得了银制勋章,这让他兴奋不已。

当然,除了这勋章之外,还有一大批官制送了出去。

至于众位将军们,各人也皆有封赏。

张允文的爵位再次提了一级,成为了平州县公。虽然这县公只是公爵之中最低的一级,其上尚有郡公、国公,但是,所有的公爵之中就数他的年纪最轻。当然Qī。shū。ωǎng。,那些归附的外族酋长和李唐皇族除外。

除了爵位,张允文的官制却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是个左卫将军。不过他得到的赏赐倒还不少。

就这样,时间慢慢流逝,从初回长安的冬月初四,转眼之间便到了冬月二十八。

冬月二十九这日,张允文和往常一样上朝,却发现朝中气氛却是有些不大一样,御史台的几名官员望向李靖的眼神却是有些诡异。

待李世民进入大殿,坐于龙座之上后,萧瑀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御史台昨日受到一封密信,今老臣陈之于陛下当面!”

说着从怀中取出信件来,双手呈上。

李世民从旁边内侍的手中接过信件,拆开扫了两眼,便愤怒的将信件用力的扔在大殿之中“荒谬,实在荒谬!如此子虚乌有之言怎能相信?”

萧瑀拾起地上的信纸,却是朗声道:“陛下,此事姑且不论真伪,一旦出现,便需要彻查,无论是谁也不得例外!所以臣建议,彻查李靖李仆射!”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武将们纷纷大声辩驳道:“李仆射到底犯了什么事,需要彻查?”

“难道就凭一封信就要彻查功臣?”

李靖还未说话,李世民便道:“萧老,将书信与药师一观!”

萧瑀递上书信。李靖看了两眼便不屑说道:“此人虽是匿名,其笔迹也稍做了些许变化,但老夫还认得!此乃高甄生之笔迹!呵呵,想不到此人心胸如此狭隘,当日他误了军期,老夫打了他五十军棍,今日便以密信告老夫谋反!”

听得李靖这样一说,李世民面色一边,众武将也是纷纷破口大骂,只有萧瑀仍旧道:“这信确实从利州发出,至于是不是高刺史之笔迹,老夫也不清楚。不过既然有密信检举,那老夫当然得查,此乃老夫职责所在!还望李仆射恕罪!”

李靖笑道:“萧大人哪儿的话,什么恕罪不恕罪的,老夫家中大门敞开,各处仆役亲兵登记在册,到时候萧大人查来便是!”说着,向李世民一揖,“为表明老臣清白,老臣请陛下令刑部、大理寺连同御史台三方同查!”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靖一眼,点点头:“朕许之!”

于是从当日起,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方协同调查李靖在战争期间的举动、言论,其府中人员、财物等诸多事项。半月之后,三方得出结论,此封密信纯属诬陷,李靖压根儿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谋反举动。

这个结果让李世民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感到愤怒,却是下令调查这封密信是否真为高甄生所书。调查下来,果真如此。

李世民本欲将其处死,但念及其为秦王府功臣,便改死为徙,流放边疆。

有人向李世民进言道:“高甑生乃是秦府功臣,请宽其罪。”

李世民却道:“高甑生违李靖节度,又诬其反,此而可宽,法将安施!且国家自起晋阳,功臣多矣,若其获免,则人人犯法,安可复禁乎!朕于旧勋,未尝忘也,为此不敢赦耳。”

众人闻言,只得悻悻退下,不复再言。

而李靖,在经过这一场诬告事件之后,便称病修养在家,自绝宾客,即使是亲友来访,也不得随便相见。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 来信

 转眼之间,腊月已至。

这一日,当张允文从温暖的床榻上起身,推窗而望的时候,只见得满目素白。

“老爷,外面来了个小厮,一大早就到了,说是有重要书信需要亲手交与你!”在用早餐的时候,梅香忽然道。

张允文不由停住筷子,抬头问道:“哦,那问没有问他是谁家的小厮,从何处而来啊?”

“嗯,他是从并州千里迢迢来长安的,至于是哪家的小厮,那小厮笑而不答,说老爷你看了书信便知!”梅香蹙着眉头说道。

张允文提起筷子,继续刨着碗中的饭:“那就让他等着,我用过早餐才去见他!”

用过早餐,张允文坐在花厅之中。片刻之后,那小厮便由一名仆役引了进来。

这小厮不过十四五岁,生得眉清目秀的,举止之间,倒是透着一股干练。见到张允文小厮先是行了一礼,然后对张允文道:“想必老爷就是张将军了!我家少爷让我把这封书信交与张将军,说是有紧急之事!小的可是从并州快马加鞭的赶过来的啊!”说着,从怀中取出信件来。

张允文却不接信,反而笑着反道:“唔,你从太原过来,又称呼你家主人为少爷,莫非你家主人是张文瓘张稚圭?”

张文瓘在贞观五年的时候参加明经科考试,得以高中,补作并州参军,归于李绩帐下,协助李绩料理军政要务,无不得心应手,深得李绩赏识。当初赴任并州的时候,张允文还曾经相送过。

小厮顿时笑道:“张将军当真是洞若烛火,明察秋毫!不错,小人正是张家奴仆!”

张允文笑着接过那封信,拆开细细读了起来。开始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笑意,到后来脸色就变得有些复杂了。看了一遍,收了书信,却是对身边的梅香道:“梅香啊,你去账房支一贯钱出来,就算是给这位小哥儿赶路的辛苦费!”

小厮连忙推辞,却见张允文站起身来,径直往内院走去。

在庭院中不停的踱着步子,在雪地中踩出一个个黑色的脚印来。不时的张望一下那扇紧闭的内堂大门,心头却是颇有些踌躇。

约莫半刻钟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紧紧一捏右拳,推开了内堂的大门。

一股寒风顿时吹进了温暖的内堂之中。

“来,宇儿、柔儿,给你们看一封书信!”张允文面无表情的将手中书信递出。

李宇好奇的接过书信便细细看了起来。一旁的支柔抱着张琰,凑过头去瞟了书信一眼:“咦?妍姐要嫁人了?还是嫁给姓张那小子?”

李宇掩下信纸,笑着的对支柔道:“不是妍姐要嫁人了,而是姓张那小子的家人想要和王家结下这门亲事,而姓张那小子曾经见我们相公和妍姐走在一起,样子甚是亲密,便以为他们是相好的,便写来这封信,让相公赶快去趟太原,趁张家提亲之人还未到,赶紧先一步动手!”

说着一双美目似笑非笑的望着张允文:“是不是这样啊?相公!”

一听这话,张允文尴尬的笑了两声,却不知该如何作答。

一旁的支柔立刻睁起一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张允文,长长的眉毛微微皱起,让人感到一丝怜惜。

“哼,你将这封信给我们看是何用意,难道还想让我们陪你一起去太原不成?”支柔看了片刻,冷哼一声说道。

李宇却是扫了一眼张允文:“相公啊,你可要记住你驸马的身份啊!若是想去太原,可是要过父皇的那关啊!”

听得她们二人一说,张允文反倒是心头暗喜。支柔的言下之意分明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李宇更是毫无意见,只是提醒他的身份和可能到来的李世民的诘问。

当下笑道:“怎么,许久不见你们的妍姐,也是有些想念了么?”

二人齐齐翻了个白眼,轻啜了一口。

支柔怀中的张琰见张允文露出笑容来,赶紧从支柔怀中下来,迈着小腿儿往张允文的方向走来,一边走还一边奶声奶气的喊道:“爹爹,抱抱!”

和妻子们说了这事后,心头仿佛有一块石头落地了,浑身轻松下来。这时候,张允文要考虑的却是如何应对李世民了。

一来,此去太原,需要一段时间,如何向李世民说明情况?

二来,自己已是驸马,如何让李世民同意自己再娶一房?

张允文顿时陷入苦苦冥思之中。

整个朝会其间,张允文便一直在想着此事。不时的抬起头,看看李世民。

如果就这样对李世民讲,恐怕连话还没说完就会让李世民叫人拖出去,看来自己得委婉的向李世民陈述。可是怎样委婉的说呢?

太原王家、清河张家……

想到这里,张允文心头忽然生出一个主意来,若是这个主意一旦实施下来,定能够说服李世民。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有众多的资料来做支撑。

于是,张允文在散朝之后,立刻去了户部,通过关系终于调得自贞观元年到贞观八年的天下人口、田地、税赋的数据,然后趁机抄录了一份,又出了户部。

回到家中,再奋战了一下午,终于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奏章出来。奏章之中,张允文介绍了从贞观元年到贞观八年的人口、田地、赋税等数据,并且指出,人口虽然在不断的增加,田地也在不断增多,但是,比起人口增加和田地增长速度,税赋的增加却是十分缓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