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达那张家的时候,李世民的脸上已经挂起了一片笑容,和片刻之前那阴沉的脸色大大的不同。

张家族长也同家人一起站在门外迎接着李世民的到来。

照样是一阵应酬,然后到张家大厅中喝茶。这倒颇有些后世领导下基层时的模样。

谈笑间,李世民忽然道:“朕听闻张家诸子,皆为才俊,张老丈,还请给朕介绍介绍张家的才俊啊!”

张家族长一听这话,心头顿时一喜,难道李世民想要提拔张家子弟?当下便将本家子弟及旁支之中称得上俊才者尽数叫来,参见李世民。万一哪个子弟被李世民给瞧上了,那张家岂不是又添了一位做官的了。

然而这些人皆是张家第三代,除了几位直系嫡出的第三代之外,很多人都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大厅之中的,如今有李世民的一句话,他们尽数出现在这大厅之中。

这些人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年纪不等,甚至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不过他刚刚出现在大厅中,便被张家族长叫人带下去了。坐在张家族长后面的一位少*妇顿时撅起了嘴巴。

这近二十人站在大厅中,齐齐向李世民和众大臣行礼道:“草民参见陛下,参见诸位大人!”

李世民呵呵笑道:“呵呵,真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小家伙啊!站在你们面前,朕都觉得有些老了!”

接着,李世民便饶有兴趣的听着张家族长一个个介绍这些人。在张家族长介绍完这些才俊之后,李世民忽然说道:“朕在崔家听崔家族长说起张家老幺,不知张家的老幺有何能耐,竟能让那崔老丈这般惦记?”

听到李世民的文化,张家族长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哈哈,那老家伙竟然提起了我张家老幺,倒也是难得啊!张家老幺乃是老夫三弟幼子,今年已经二十有二,论起读书写字来,,他确实差了一些,可是论起锱铢商贾之事来,他可是非常的厉害,前不久才让崔家吃了一个大亏。故而那崔家老儿会提起我家老幺吧!”

自李世民颁布重商令之后,这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不少,所以这张家族长也不耻谈商贾之事。

“哦?还能让崔家族长吃一个大亏?”李世民当即来了兴趣,“张老丈,那请将那位张家老幺带上来让朕瞧瞧,是一个怎样的青年才俊?”

张家族长当即往身后的人群中一挥手,只见一名穿着深蓝色锦袍的男子便排众而出,来到李世民面前,先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叫了声:“草民参见陛下与众位大人!”再向那张家族长行礼道:“参见族长!”

李世民和众大臣早在这青年出列之时,便死死的盯着青年的脸瞧。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这青年虽然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挺起胸脯,昂起脑袋。

李世民看了这青年几眼,便断定那崔家老儿是在信口开河,这青年的眉眼与张允文大大的不同。这青年生着一副尖嘴,颧骨很长,而张允文却是国字脸,两人唯一有些相像的便是那一副剑眉。

见到这张家老幺的相貌,李世民心头一颗大石总算是落地了。

接下来,又是一番不咸不淡,然而看起来有十分热情的应酬客套。

在张家又呆了一段时间,最后又在张家用过午饭,这才离开张府。

回到那处院落的时候,李世民遣散了众臣,却将张允文留了下来。张允文知道,这是李世民有话对自己说。

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返回长安

 五艘大船从清河码头出发,孙喆大运河,直往洛阳而去。

从清河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再一次改变了行进线路,决定不去太原,而是直接走运河前往洛阳,达到黄河之后,在溯流而上,便可直通长安。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做,却是因为这宣扬高丽战绩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再去太原的必要了。在清河城门口,李世民等人看到了有朝廷派发下来的布告,上面就有关于高丽大捷的详情。而这种布告,据说已经发到了各亭里之间。

对于李世民这个决定,没人反对,甚至还大加赞同。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李世民已经离开长安大半年了,也该快点回长安了。

当日李世民在从张家返回之后,在那院落之中对张允文数说道:“允文啊,遍观朕身边大臣,除了你是平民出身,辅机等人是寒族出身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的。若是朕有朝一日想要打压士族,便只有依靠你们这些非士族出身的官员了!所以朕刚才听闻那崔老儿说你与那张家老幺有几分相似的时候,才会有些失态!”

听得李世民给自己解释,张允文连连摆手道:“陛下就是不说,微臣心头也自然明白!可自从微臣娶了王妍之后,也和这世家沾上了关系。有时候做起事来,同样是左右为难!”

李世民却是轻轻一笑:“朕相信你会顾全大局的,一切以大唐为重!朕的书房里可是还放着当年你呈给朕的那些关于世家危害的奏章呢!”

看到李世民满脸诚恳的笑容,张允文心头一热,当下半跪在地:“陛下放心,微臣自会以大局为重,以大唐为重!”

当天下午,张允文和众人便开始收拾,准备离开贝州,前往太原。然而李世民在出去视察民情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了那张朝廷发下来的布告,当下改变主意,决定走水路回长安,不去太原了。

于是,张允文又只好带着亲兵前往崔家,让那崔老儿出面,置办下三艘大船,供李世民回程之用。

虽说这船在内河中算是大船,但是和那海船,尤其是海鹘战船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海鹘战船满员可载两百八十多人,而面前这内河大船,满员可载一百三十人。毕竟那海鹘战船需要设置诸多武器,占据了许多的空间。而这内河船只,不设武器,只用来运载人员或货物。

随着水手拉起锚,大船也渐渐驶离了清河港口。

回头看了一眼这清河城,李世民喃喃说道:“人杰地灵啊!这一个小小的清河,竟然生出了这般多的世家来,真是让人惊叹啊!”

李世民所在的那艘船是众船之中最大的一艘。上面载着一些亲近大臣和几十名士卒。

江风猎猎,吹得这甲板之上一面绣着斗大“李”字的黄色旗幡摇摆不定。

长孙无忌看着在甲板之上,迎风而立的李世民,不由上前道:“陛下,此处风大,还是入船舱一避吧!”

李世民摇摇头,看着滔滔江水和两岸不断后退的景色,口中说道:“朕要好好看看我大唐的江山!”

船舱之中,设有炉灶,每日所食之物,便是这江中之鱼。那些文臣常常手持一杆钓竿,坐在甲板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一副渔翁的打扮。每当钓上鱼时,便会摇头晃脑的做上一首小诗,以为风雅。然而,船在行,水在流,这鱼岂是那般容易掉上来的,往往是掉了半天却连片鱼鳞也没看到。

好在这船上水手,精通捕鱼之道,一张网子撒下,没多久便能捞上一网鱼来,供众人食用。若是靠那些文臣钓鱼食用,恐怕众人会饥一顿饱一顿的。

由于是顺水航行,此时又多吹西北风。风帆鼓胀,船行如飞。

没过两天,便从永济渠下到了黄河之中。然而,到黄河之后,须得逆水行船,加之风向刚好不利,只得收了帆,靠船桨前行。只有等到偶尔吹东风的时候,才张帆行驶。

这行船速度比起陆上车马来,要慢上许多。

到达洛阳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再也受不了这慢吞吞的船速,决定再走陆路回长安。

至于这五艘船,当然是由那些水手再次驶回清河去。

进入洛阳之时,那些镇守洛阳的众官员齐齐出来迎接李世民的到来。

由于这一次是路过洛阳,而非巡狩,所以,李世民只在洛阳停留了三日便往长安而去。

而在这三日内,张允文则是将记忆中的洛阳城逛了一下。

然而,十几二十年没有回洛阳,此处已经物是人非了。记忆中的那处破旧的小院,隔壁的刘氏兄弟的小院,刘屠夫的卖肉摊子,那每日早早起来卖烧饼的地摊,妍姐走过的挑着担子的货郎,甚至还有路边污水横流的臭水沟,都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宽敞明亮的院落。没有改变的只有那口街头的水井和井旁那棵高大十丈的大柳树。

张允文留在洛阳的印记已经渐渐的消散了。至于张允文父母的坟,在王世充控制洛阳的时候,便立在洛阳城外。而一场场大战过去,李世民领兵围攻洛阳之后,那块地方已经被夷为平地了。

长长的叹了一声,说自己是洛阳人吧,可是如今的洛阳连自己也认不出来了,而他什么痕迹也没有在洛阳留下。而长安,那里还有自己的经营的一个家。

三日之后,李世民带着众人离开洛阳,往长安而去。

一路上,声威煊赫,地方官员闻李世民到来,纷纷出城相迎。李世民也会挨着询问这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关心一下民间疾苦。

就这样,在十一月末的时候,李世民带着众人终于返回长安,结束了这长达一年的对外征战。

然而,张允文刚刚回到长安,便发觉四周情形似乎有些不对劲,街道两边的百姓看着自己,皆是指指点点的。当自己的目光望去之时,百姓便将身子转向他处。这让他心头非常的奇怪。

先陪同李世民回皇宫,同时交还鱼符,安置士卒。

当他出皇宫的路上,遇见了林然,当下便向林然问道:“老林啊,这长安城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怎么我一回来,那些街坊邻居便向我指指点点的啊?”

林然欲言又止,最后在张允文眼色的逼迫之下,才缓缓说道:“张大人,你那长子在你不在长安这段时间内,可是惹下不少的麻烦,虽说不过是些小事,但是对于大人你的名声可不好听啊!”

张允文连忙追问那张继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林然苦笑一声,便将那张继所做之事一一到来。

随着林然的话语,张允文的脸色渐渐铁青。在林然说完之后,张允文抱拳行了一礼,便匆匆离开皇城,打马直奔家中。一进门,便对着空荡荡的庭院大声吼道:“张继,给老子滚出来!”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一章 张家恶少

 张继是贞观十年生的,如今屈指一算已经有八岁了。

张允文的三个子女中,张琰是贞观七年生的,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另张允文哭笑不得的是,张琰仅仅才十一岁,便有人前来打主意了,已经有不少命妇和出嫁的公主向支柔李宇暗示过,希望能将张琰接进家门。

早已获悉张允文意思的支柔等人当然不会同意,一直不停的推脱着。

张继不用说,张允文正要找这小子的麻烦。剩下的便是幼子张彻,这小子是贞观十四年生的,今年才四岁,正是横擦鼻涕的时候。

三人之中,支柔生张琰、张继,王妍生张彻。因李宇不能生育,张继自出生之日便被过继给李宇,李宇视其若珍宝,对张继是百依百顺。而张琰的性子随其母,外向而又跳脱,更是跟随自己的母亲学了一手鞭法,后又得到王妍的指点,所以,一根鞭子耍起来,那是呼呼生风啊。因为这个,在三个孩子中极具威慑力,即使是张继,也的屈服在这根鞭子之下。

每当看到张琰挥舞长鞭的时候,张允文便抚首无奈,当初李世民给张琰取名,可是说要如汉朝蔡琰一样,成一代才女。可是如今,貌似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

而张继,在李宇宠溺的抚养之下慢慢长大,一身娇纵之气越来越浓厚,在整个家中,完全成了一个小霸王。张允文曾经多次让李宇好生管教一下张继,李宇空中答应,可转身面对张继的时候,便将答应张允文的事抛到脑后。

平时张允文还可以管一管,然而当张允文跟随李世民出征辽东之后,这张继便无人可管。李宇已经隐隐管不住这小子,而那张琰,在被张继顽劣的捉弄两次之后,便再也没有理过张继。

没人管束的他每日便跑出家门,和街上一群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混在一处。而这些小子,也多是朝中高官或是某位长安巨贾之子。这些人中,领头的便是李绩之孙李敬业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家伙。

一群背景深厚,手中又有钱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聚在一起,赫然成了长安一患。

这些小子现今尚未发育好,还达不到调戏良家妇女,逛青楼勾栏的地步,但是,这打架斗殴,乃是常事,纵马狂奔于市,冲撞行人,也是时常之举。换句话说,这些人是大的麻烦不去惹,小的麻烦从不断。若是严格执法,恐怕他们得天天去金吾卫那里报道去。

此次李世民征高丽,这些家伙的父辈或祖辈大多上了战场,没人管束他们,他们更加无法无天了。由于这些小子多出身武将家庭,所以对于这战争之事,也是颇为热衷。他们时常将自己仆从拉出来,摆开阵势,大打一场,以便体验一下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

长安城内,凡皇室宗亲、功臣子弟,无论男女,未到十六岁者,皆要去国子监下设的一间学院之中学习经书典籍。教授他们的,便是国子监的博士和祭酒等人。当然,这皇室宗亲之中得将那太子排除在外,太子自有专人教授。

张继和那群小子也是在国子监挂了名的。以前他们倒还是去一去那国子监,听听那些国子监博士讲学。然而,随着父辈、祖辈的离开,这些人也渐渐少去那国子监了,更多的时候,结伴在街上闲逛,或是出城去找那些游侠儿比试去了。

这样一天天下来,整个长安城内便知道了这群游手好闲的官家子弟。每当他们走到大街之上时,街边的百姓纷纷用鄙视的目光望着他们。在百姓看来,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能够自己努力,勤奋刻苦,便会受到尊敬。而那些游手好闲,成天只知道闲逛的人只会受到鄙视。

面对众街坊的目光,张继等年纪较小者不知这是怎么回事,而那些年纪较大者对于街坊们的目光又不甚在意,自顾我行我素。终于,在张允文回到长安前夕,这些家伙做出了一件荒唐事来,他们将一位出言责备的街坊给打了。

那一日,李敬业其余三名官宦子弟在张家后门外等着张继出现。这后门位于一道小巷中,小巷一侧是后门,另一侧却是坊与坊之间的高墙。

“咯吱”一声,那扇绯红的后门开了一道仅供一人穿行的缝隙来,接着,一道人影迅速冲了出来。身后的后门迅速合上。

“好,继哥儿,立刻出来了,我们可是等了好半日了!”那李敬业笑道。

张继无可奈何的摊手道:“没办法,娘亲看得太严,我还是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出来的!”

“你偷偷溜出来,难道就不怕待会儿回去挨顿板子?”

张继撇撇嘴:“娘亲最是疼我,况且还有二娘和三娘为我讨饶,这板子绝对挨不了!嘻嘻,几乎每次都是这样!”

李敬业却打击他道:“继哥儿,立刻没几天好日子过了,你那爹爹很快便要返回长安了,到时候,又得去那国子监了!”

张继一张小脸顿时苦了下来,随即一瞪面前的李敬业:“你还不是一样,李大将军也快回长安了!”

李敬业一张清秀的脸上立刻挤满笑意:“不错不错,正是因为老头子要回来了,所以我们趁现在好好玩玩,不要浪费这最后的时光啊!”

张继眼中一亮,连连点头:“呵呵,不错,就是这理儿!”

一行数人慢慢往小巷口走去,一边走着,一边说笑。到达巷口之时,张继余光瞥见一人正快步走过来,下意识的想要闪避,然而他的旁边后面皆是有人,勉强往后一靠,然而仍旧没有躲过,被那人撞到在地。

“妈的,谁撞到小爷了?”跟着身边的伙伴在一起,张继不自觉的便吐出一句脏话来。

站起来拍拍身上灰尘,张继看撞到自己的那人,却是一名担着新鲜的果蔬中年人正手足无措的站在巷口,肩上担子已经放了下来。

看着这中年人手足无措的模样,张继心头更是涌起一股难言的气氛,当下盛气凌人的说道:“你这人,冲撞了小爷,难道不知要赔礼道歉么?还不快赔罪!”

其余少年也跟着鼓噪道:“正是,正是!这可是平州郡公张将军的公子,你这人冲撞了张公子,应该道歉才是!”

这中年人听到张允文的名号之后,反倒是镇静下来,满是鄙夷的看了张继一眼:“原来你就是张将军的公子!听传言说张将军公子荒废学业,每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厮混于长安城内。今日一见,还真是如此!”说道这里,他抱拳行了一礼,“小老儿冲撞了公子,多有得罪,还望公子见谅!不过嘛,公子若是在这般游手好闲下去,恐怕张将军回来,定会责罚公子的!”这中年人顺口便说了这么一句话来。

但是这句话在张继耳中却是分外的刺耳,什么游手好闲?什么责罚?你这厮是什么人,竟然管小爷的事?当下便猛的上前,将那中年人的担子一脚踢开,怒气冲冲的大声嚷嚷道:“你是什么人?竟敢管小爷的事?小爷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关你屁事!”

中年人没有料到张继辉突然发怒,眼见自己的担子被一脚踢开,心头亦是恼怒,伸手推了张继一下。

这一下客不得了,张继当即便大声嚷嚷道:“你竟敢还手!兄弟们,跟我上!”

早已摩拳擦掌的少年齐齐涌上,对着中年人便是一阵拳打脚踢。

中年人知道这群少年身份尊贵,也不敢还手,只得双手抱头让他们厮打。

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路人赶紧过来,用身体将少年与中年人隔开。

而那张继,依旧吼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管小爷的事!”

一直到张府中人听得动静,出来制止,这张继才算安分下来。

后来的事情由李宇派了一名管家出面,拿出钱财给与中年人,算是赔罪。

然而,此事之后,张家恶少之名全城皆知。

正文 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宫拎人

 对着空荡荡的庭院吼了两声,片刻之后,各房的仆役丫鬟,尽皆出现在张允文面前。

“张继呢?”张允文面色阴沉的说道。这次,他甚至连个“继儿”、“少爷”之类的称呼都没说,而是直呼其名。

在高丽战场之上带回来的凶煞之气此刻被尽数释放出来,直将面前这些仆役丫鬟吓得簌簌发抖。

“大,大少爷今日被夫人带回皇宫,说是去见见太子殿下和晋阳公主他们!”一名丫鬟小声说道。

这时候,只听见一声软糯的声音道:“早就听说相公回来,妾身本应该去城门口迎接的,但是这小家伙也太不让人省心了,竟然从假山上跌下来打破了头!”

张允文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王妍过来了循着声音一瞧,果然看见王妍和支柔二人正盈盈走来,而那张彻,头上裹着白布,正双眼红红的任由母亲牵着手,慢慢的走来。张彻的另一只手被张琰牵着,这一身红装的丫头瞧见张允文,立刻露出浓浓的笑意来。那漂亮的大眼睛都弯成了两道月牙了。

既然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过来,张允文也不能在发脾气,挥手让仆役丫鬟各自散了,走上前去,一把抱起张彻,对张琰笑道:“琰儿穿上这身红衣还真是漂亮啊!”

“谢爹爹夸奖!”在张允文面前,张琰矜持多了。

看了一下张彻裹着白布的脑袋,只见白布上面隐隐有些血迹,当下柔声的向张彻问道:“彻儿,疼么?”

张彻扬起一张小脸,可怜兮兮的说道:“疼!”

看到儿子的这种表情,张允文哈哈一笑:“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疼!你要知道,我等前线厮杀,就算是挨了刀,中了箭,也得咬牙挺住,继续杀敌,这点疼痛算什么!”

张允文此言一出,却引得支柔和王妍一阵紧张:“相公,你受伤了?”

张允文笑道:“你们相公是何等本事,怎么会受伤?”说着和几人一起往内院走去。

将他们送回到内院庭院的时候,张允文淡淡的说道:“宇儿带着张继去皇宫,是想躲过我的责罚吧!”

那支柔王妍二女当即面露尴尬之色,半天才讪讪说道:“相公,继儿不过一时糊涂,何必非要责罚与他?再说了,哪个不是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他一个**岁的小孩子,脾气大一些,也没什么!”

张允文冷哼一声:“年少轻狂?我看他这是仗势欺人吧!此事你们不要再劝,我已经拿了主意!”

二女见状,只好不再言语。

在家中喝了一盏茶后,张允文便要出家门,往皇宫而去。

“相公要去哪儿?这天色可是不早了!”张允文抬头一瞧,这日头堪堪到了正上方,已经是用午饭的时间了。

张允文只好停下脚步,在支柔王妍和一双二女的陪同之下吃了午餐。然而,看着餐桌上那本该属于李宇和张继的位置空空的,张允文心头便是百般滋味,难以陈状。

用过午饭之后,又歇息了近一个时辰,好好和妻子儿女畅谈了一下在高丽发生的事情。说到惊险之处,那张琰不由伸出小手捂着嘴,双眼圆睁,满脸惊容。而那王妍和支柔则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只是用担忧的眼神看着张允文。至于张彻,这小家伙正蹲在地上,用手指戳着木地板。

待张允文陈说完毕,望望天色,当下起身道:“好了,为夫先进宫中找寻张继那小混蛋,把他给拎回来!”

二女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张允文可不管那么多,出了家门,骑着骏马,便往皇宫疾驰而去。

没有什么阻拦,张允文便直接进入皇宫之中。既然李宇说带着张继来看望李治和晋阳公主,那肯定便在这二处。

先来到李治居住的宫殿。虽然李治身为太子,当住在东宫,不过长孙皇后逝世之后,李世民将对长孙皇后的爱转到了李治和晋阳公主身上,他们二人乃是长孙皇后所出的幼子与**,李世民便将李治留在宫中居住,以便每日能够见到。不过后来大臣齐齐劝诫,李世民才做出了让步,李治在每月皇宫之中居住十五日,在东宫中居住十五日。

到达这宫殿的时候,没有看见李宇和张继,倒是看见李世民坐在书桌之后,正在检查李治监国其间办理的政务,而那李治正躬身肃立在一旁。

遥遥的望了一眼,张允文没有进去,而是转道向晋阳公主居住的宫殿走去。

在路上,张允文看见一名小宫女正快步往晋阳公主的宫殿方向走去,当下心头一动,叫住那宫女。那宫女只好停住脚步,看着张允文。

张允文淡淡的笑道:“你是晋阳公主宫里的吧!本官正要去晋阳公主那儿,你我同行吧!”

那小宫女脸上立刻露出慌乱之色,正要开口说什么,却见张允文已经大步流星的往那个方向走去了。当下一咬贝齿,仅仅跟上。

刚到进入宫殿,便听见晋阳公主一声慌乱的叫声:“啊,张继,张将军来了!”

“什么?爹来了?呃,我先从后门离开!”

听着这个声音,张允文心头当即火起,大吼道:“逆子,你还想躲到什么时候,还不给我滚出来!”

蓦地听到张允文的吼声,那张继脸色煞白,不知所措的望着身边的母亲和晋阳公主。

“唉,继儿,你爹爹既然来了,你还是出去请罪吧!要不然你爹可会大发雷霆的!”李宇轻声叹道。

“可是,可是爹爹会杀了我的!”张继面色慌张的说着。

正说着,张允文便已经推门而入,迎面便看见了张继苍白的脸上那不知所措的表情。

“哼!”张允文轻哼一声,然而这一声在张继耳中不啻于一声惊雷,“我可是听说了,你打人的时候还是挺有威风嘛!现在怎么就成这副熊样儿了!”

张继低着头,不敢看张允文。李宇在一旁劝道:“相公,继儿年少,还请放过他这次吧!”一双漆黑的眼睛眼巴巴的望着张允文。

张允文哼声道:“宇儿,今日这张继成长为此等纨绔,皆由你过于娇纵,若是再这般下去,那里得了?今日之事,你别管了,为夫定当好好教训一下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听得张允文说得坚决,李宇轻叹一声,不再相劝,而那张继则是颤声唤道:“娘——”

张允文走上前去,一把抓起张继的右手,朗声道:“走,跟我回去!”

张继还要挣扎,却被张允文一巴掌甩在脸上顿时头晕眼花,只得任由张允文带着往外走。

李宇也起身向晋阳公主告辞,跟在张允文身后离开。

张允文带着张继离开皇宫之时,却遇上了李世民。看到李世民出现在自己面前,张允文嘀咕着是哪位不长眼的家伙到李世民前面泄密了?

张继看到李世民不由心头燃起一丝希望,连声道:“外公救我,外公救我!”然而才喊了一句,便又被张允文一巴掌甩在脸上,将剩下的话打了回去。

“你——”李世民看到张允文如此对待张继,不由皱眉道,“允文啊,这可是你儿子,干嘛这样打他!”

张允文沉声道:“这还是轻的,若是再用些力,这家伙的口牙齿恐怕全要掉光!再说了,这小子这一年干的那些事,说起来就让人恼火,若是再不好生管教,恐怕以后只会成为一个没用的废物!”

李世民显然也听说了张继等人做的好事,当下苦笑道:“也罢,也罢,继儿的确当管教一下!不过你自己的儿子,下手之时,可要知道分寸!”

张允文轻笑一声:“小婿当然知道!不过小婿准备带他去军营住上几日,磨磨他的娇气!”张允文说出这话,就相当于在向李世民请示此事是否可行。

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那侦察营的兵已经全部充入南北衙之中,你只有带他去龙武军或是宪兵营了!”

得到李世民的允诺,张允文大喜:“多谢陛下!”

李世民却是笑道:“朕可看着呢,若是你能将张继的顽劣之气消磨去,那朕便将长安街面上的那些纨绔,全都冲进军营之中!”

张允文顿时无语。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三章 加官进爵

 张继打了一名长安城内的平民,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张允文轻拿轻放,就此揭过,相信那得了钱财的受害者也不会去金吾卫衙门上告。

但是,张允文看来,这件事情十分恶劣。这张继不过一个**岁的小屁孩,就知道仗着家中权势向百姓挥拳,那再过上几年,又会成什么样子?实在是让人担忧。所以,他决定好好的管教一下张继,将他的娇纵彻底磨去。

至于如何管教,张允文首先想到的便是军营。军营之中,纪律法度森严,加之训练量大,既可以消磨张继之锐气,又可以锻炼其体魄。

从皇宫出来的时候,张允文已经将张继松开。他一手牵着马,与李宇并排走着,张继蔫蔫的跟在张允文身后。

李宇不时转过头来,看一下张继,眼中满是不忍之色。每当李宇回过头来时,那张继总是会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神情,眼巴巴的望着李宇。而这时候,张允文总是发出一声低低的轻哼,吓得那张继当下垂下头来,不敢再望着自己母亲。

就这样,一家三口在这种宁静而又奇怪的气氛中慢慢走着,走了近一个时辰,这才回到张家。

听到张允文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