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侦察兵-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允文见状,嘿嘿一笑,快步在人流中穿梭。在身后的行人刚好遮住自己身影的刹那,站到旁边一处贩卖蔬菜的摊位后面,大声的吆喝道:“新鲜的大白菜,快来买啊!”
那中年摊主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允文,却见张允文一脸和煦的笑道:“老哥,帮个忙,我躲一个人!”
也许是张允文脸上人畜无害的笑容,这名看起来颇为憨厚的中年摊主轻轻一笑:“你的嗓门大,帮俺喊着吧!”
“好勒!”张允文轻笑一声,抬头便吆喝道:“新鲜的大白菜,快来买啊!”
正喊着,便见那位青衣小厮赶了上来,正探头探脑的往前张望着。路过那蔬菜摊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瞧那站在摊位后的张允文一眼,很快往前走去,寻找张允文的身影。
那中年摊主看了那小厮一眼,再看看张允文,忽然笑道:“这位老弟,我看刚才那青衣小厮是崔家的下人,你怎么被他给盯上了?”
“崔家?”张允文沉吟道。抬起头来,看着那中年摊主,笑道:“不瞒老哥,小弟,乃是跟随陛下入城的亲兵之一,今日想要出来逛逛,看看这清河的风物,谁料没走多远便看见这人在跟踪我。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的,还是不要生事为好,所以我这才借老哥摊位一避!”
这中年摊主顿时惊呼道:“原来老弟还是宫中侍卫!呵呵,想不到我老孙竟然还能见到宫里的侍卫!”
张允文这这中年摊主自称“老孙”,心头一动,轻声问道:“老哥,你也算是孙家的人吧!”
这中年汉子笑道:“老哥虽然姓孙,可是和孙家本家隔了老远,平时也没什么交往!这不,就靠着卖菜度日!”
张允文闻言,轻笑道:“孙伏伽孙大人,节操高洁,乃是朝廷之中的中流砥柱,我也是佩服得紧啦!”
听张允文这话,这名汉子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在和这汉子交谈半刻之后,张允文望了望街道之上,只见那青衣小厮早已经消失不见,当下起身向着孙姓汉子告辞。
这汉子也到实在,非要送张允文一颗白菜,张允文退却不住,只好收下。
沿着清河街道,走了不久,张允文终于找到了调查院在清河城的据点。
这是一家货栈,属于物资中转站。调查院一共有四支大型商队散布在大唐境内,这些商队每年赚到的钱便充作调查院经费,当然也会收集各种信息。张允文现在不担心有人会私吞这经费中饱私囊,事实上,那些经手办理的人员都是林然当初一手提拔上来的,并且其家中老小尽在长安。这些人的身边都会有三到五个探子盯着,每年换上一批。并且这些人也知道有探子盯着自己,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货栈便是商队物资和情报的集散地。
看着那随着秋风飘荡着的招牌,张允文慢慢的走进了货栈之中。
*************
今天家中有点事,送外婆去医院检查身体,耽误了大半日,赶出一章来!还请各位谅解!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七章 清河见闻(二)
进了货栈的大门,迎面便是一间大堂。大堂上整整齐齐的,除了一排隔有婴儿手臂粗细的木栅栏的柜台之外,只有几张张胡凳,几盆盆景和一扇绘有山水的屏风。
张允文走到柜台之前,轻轻的敲了一下柜台,低声问道:“你们老板呢?”
柜台后的伙计看了张允文一眼,却是微微笑道:“不好意思,客官,我们这儿货仓已满,若是你有大宗货物需要储存,得等上七八日才行!”
张允文闻言,淡淡一笑:“我不是来存货物的,听说你们这儿有件宝贝,我倒是想瞧瞧?”
一听这话,那伙计先是一愣,接着面露恭敬的说道:“我们这儿宝贝甚多,有能在千里之外见人动静的东西,不知客官是否知道这是何物?”
张允文面露古怪之色,片刻之后,轻声说道:“电视机,是电视机吧!”
那伙计当即起身,向张允文抱拳道:“这位客官稍候,小人去去便来!”
没过多久,便见一位穿着华服锦衣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这中年人一见张允文,上前抱拳行礼道:“原来是张掌柜大驾光临,鄙店蓬荜生辉啊!来来,里边请!”
张允文一边迈步往里面走一边疑惑的问道:“怎么,你认识我?”
那掌柜笑道:“小人曾在长安见过院长一面!”
越过一扇屏风,分开两道珠帘,绕过一段回廊,便来到了这货栈的后院。
站在后院一座两层楼的建筑之前,那掌柜轻声笑道:“院长,此处便是我清河据点处理情报之所在!”
在这位掌柜的引导之下,张允文进入到小楼之中。
坐下之后,喝着茶水,张允文轻声的向掌柜道:“你来清河多久了?”
那掌柜恭敬的答道:“属下是贞观十年被派到此处来管理贝州调查院,如今已经八年了!”
张允文笑道:“八年啊,时间也不短了!想必你对这贝州的情况也是一清二楚了,来,给我说说这清河的大小事!”
“呃,院长想听什么呢?”
“清河的各个世家!”
掌柜听罢,沉思片刻,方才缓缓说道:“整个贝州,共有户九千七百八十二,其中,半数乃是世家。/诸世家之中,又以崔氏人口最多,虽说大部分崔姓都是旁支,可是崔家本家对他们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崔家之下,便是张家,而张家之下,却是房家,便是房玄龄房相的本家。房家之下,乃是孙家,便是孙伏伽孙大人的本家。还有宋家、李家,这两家虽然无人在朝中为官,但是,论起郡望来,几乎和张家差不多。呃,这几家便是清河郡内主要的世家,其余姓氏不过小姓,和这几家比起来,可是差上老远!”
张允文点点头:“呃,你挨着说说这些世家的人员、财力、影响力等等情况!”
中年掌柜再次沉思了一下,说道:“先说崔家。这崔家乃是天下五姓七家之一,在民间威望之高,实在难以想象。大人可知,这周刺史当年上任之时,第二日便去崔家拜访,在其门外等了半个时辰,才准入屋。而这周刺史乃是淮南楚州周家之人,而这周家不也算是淮南的一流世家。由此可见这崔家的影响力!”
刚刚说道这儿。张允文便出言道:“那这周刺史很听崔家的话?”
张允文此言一出,那中年掌柜便知道张允文话中之意,当下笑道:“虽说周刺史待崔家及各世家极为客气,可是,若是朝廷之命与世家利益向冲突之时,则周刺史便会在一旁协调,尽力调解双方矛盾。”
张允文听得连连点头:“好了,此事我已经知晓,你还是说说那世家之事!”
“整个崔氏家族中,有两人在外任县令,三人任县长史。女子之中,有崔红鸾嫁与定州刺史刘威为妻,有崔泠月嫁与朝中刑部司门郎中顾承平为妻,一人嫁与御史罗宣为妻。另有一人乃是程咬金程大将军的结发之妻,还有一人乃是乃是江安王李元祥的王妃。其余诸女之中,多有嫁与县令与仕子。”掌柜淡淡的说道。
张允文却是听得心头一愣一愣的,心想这世家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女子出嫁的规模便知道其中厉害程度。既有文,又有武,既有官员,也有仕子。谁都知道,这些仕子指不定那一天变成了官员。而最令张允文惊奇的是,那程咬金的妻子竟然也是崔家的女子。至于那个王妃,张允文倒是不知道。
这程咬金可不是后世小说演义中的平民出身,他可是实实在在的世家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由此可见这天下世家同气连枝,互为援引,通过各种方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联姻,只是其中的一种。
深深的洗了一口气,听着掌柜继续讲着。
“整个清河县共计有田三千两百顷,其中,崔家独占九百二十五顷。而其余诸县,崔家亦占有良田一千四百余顷。光是他一家,便占有整个贝州十分之一多的土地。”掌柜淡淡的说道,“崔家将这些土地分与其旁支种植,待旁支之中,有杰出人才出现之时,便增加土地数目,拉拢人才。如此方法,崔家已经延续了百年。”
听着掌柜讲着,张允文不断的点头:“唔,那张家呢?”
“张家现有张文琮任礼部侍郎,张文瓘任云阳县令,还有些子弟担任了外九流的小吏。而女子之中,出了两名王妃,一名一品诰命,两个三品诰命,和三个四品诰命!”
听得这掌柜说出来的一串数字,张允文倒吸一口凉气,这张家也太强了吧,光是靠女子织出来的这张网便让人惊叹不已啊!
“张家所占良田,比起崔家来,略有不及,但也是占了整个贝州的十分之一!”掌柜继续说道,“除却这两家之外,房相所在的房家,与孙大人所在的孙家也是广收良田,广设商铺,整个贝州被这几家控制的良田便占了整个贝州良田的一半!”
土地兼并啊土地兼并,这可是历朝历代爆发农民起义的一个共同原因。
后面,掌柜有挨着讲了清河其他世家的情况。在他叙述外之后,张允文这才发觉,自己手中茶杯已经空了。
放下茶杯,张允文起身向着掌柜说道:“好了,今日前来,我本就是来了解这世家情况的,如今已经了解,那我便先走一步!”张允文客气的说道,“你在这清河呆了八年,这些功绩我也看到了,回去之后我便想林然表你功绩,将你往上面提提!”
这掌柜听得此言,不由大喜,行礼道:“多谢大人栽培!”
张允文笑了一笑,转身离开了这房间。那掌柜连忙跟出来,在张允文身边带路。
待到走到门口的时候,张允文却是先让掌柜出去看看情况,看街道之上有没有可疑的人。待掌柜确认之后,张允文这才施施然离开。
回到李世民下榻的那处院落,却发现李世民已经不在院子中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李世民也是带着几个亲兵出去逛去了。
看看天色,已经快傍晚了。张允文也就没有再出去,而是返回当初分配给自己的房间中歇息。他知道,清河的各个世家今晚定会宴请众人的。所以,他现在就坐在房间中等待晚饭。
果不其然,当张允文迷迷糊糊的睡着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便被外间传来的声音吵醒:“张将军,张将军!”
张允文倏地起身,推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一名百骑的士卒,正在呼唤自己。
“张将军,崔家的管家来请张将军前去赴宴!”士卒说道。
张允文长长的打了个呵欠:“陛下呢?”
那士卒道:“陛下和列位大人已经先行一步了!”
张允文一边往外走,一边轻声问道:“怎么,我们去赴宴了,你们又吃什么?”
那士卒见张允文这般关心自己这些士卒,心头感动不已,当下说道:“张将军请放心,我等也有酒肉可吃。那崔家张家派了十多个庖厨带着猪牛美酒过来,让我等尽情吃喝!”
“哦,那就好!”张允文笑道,“你等喝酒可以,可千万不要误了戍守陛下的大事啊!”
“在下绝不敢忘!”这士卒当即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允文轻笑一声。出了院落,便看到了一把白胡子的崔家管家和一辆马车。张允文也不客气,向那管家一抱拳,便一屁股坐上了马车。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清河见闻(三)
此时已然是深秋。这傍晚时分,秋风乍起,吹得那马车上的璎珞几乎横飞而起。透过马车窗帘,接着尚未有完全黑下去的天色,可以看到街道之上那纷飞的落叶。
马车之中,一方小小的香炉正散发着缕缕香气。
张允文一上马车,坐在座位之上,便不再说话,自顾闭目养神。
马车缓缓的启动,马蹄铁撞击青石板发出的清脆回响和车轱辘转动的声音回荡在大街上。
那位迎接张允文的崔家管家,没有与张允文同坐一辆马车,而是骑上一匹骏马,不紧不慢的跟在马车后面。
走了近一刻钟,那马车便缓缓停下了。而这时,张允文已经听见了外面传来的阵阵喧哗之声。
下了马车,迎面便见一盏盏宫灯穿成一线,悬挂在空中,洒下明亮的灯光,直将这崔家大门外的空地照得宛如白昼。
见到张允文到达崔府门口,那吗守在门边的小厮赶紧上前,点头哈腰的向张允文道:“张将军来了,快请进!”
步入崔府大门,只见前院的庭院之中,同样悬挂着盏盏宫灯,穿着精美衣衫的崔家下人或是立在台阶之上迎接客人,或是不停的在墙边穿梭,。
在一名面容清秀的侍女的引导之下,张允文来到了后院。
此时后院的庭院中,正相对摆着一张张几案,桌上摆满了酒菜,那些武将们正在互相拼酒。而那些文臣和李世民则是在后院的房间内用餐。
张允文本欲先上去和李世民大哥招呼,然而没走两步,刚刚到达第一张几案边,便被以程咬金为首的一干武将给拦住了。他们每个人手中都举着装满酒的海碗,一脸笑意的望着张允文。
“嘿嘿,允文啊,我们可是等了你许久,你却现在才到,来来,先自罚三碗!”那程咬金递上了手中海碗。
看着这几乎能将自己脸埋进去的海碗,张允文不由脸上一阵抽搐,自罚三碗?开玩笑,这一碗酒水至少有七八两,三碗下去,自己还不得立马不省人事。
正要推辞,却见四周的将领同时起哄道:“酒场规矩,迟到了就得自罚三碗,允文,你可要认啊!”
“就是,你不喝,便是不给我们面子!”
……
听着这些话,张允文无可奈何的接过一碗酒,先轻轻啜了一口,发现者并非自己酿造的烈酒,而是那近似于醪糟水的浊酒,当下心头一喜,仰头便将这碗浊酒给喝了下去。
“好!够豪气,这才像个爷们!”四周的武将们纷纷起哄道。接着又递上了另一碗酒来。
张允文端起酒碗,再次喝了下去。
“好!”叫好之声继续响起。
三碗过后,虽然不醉,但是肚子涨得难受。
本以为喝罢三碗,这些武将便会放过自己,谁料他们直接便将张允文拉到一张几案后坐下来,热情的夹起菜来。接着,满桌子的武将像是商量好的,全都过来和张允文喝酒。
见到这种情况,张允文哪里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这些家伙分明就是想要联起手来灌醉自己。呃,虽然自己也经常这般做。
看着一张张不怀好意的笑脸,张允文豪气顿生:“来,大家共饮此碗!”
后面的战况十分惨烈,张允文固然被灌醉了,然而一些武将也不好过,和张允文一道壮烈的倒在了几案边。这些人中,便有笑得最坏的程咬金。
后来发生的事情张允文一点也不记得了。不过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床榻之上,一位穿着缎子衣衫,面容十分清秀的侍女正站在船头伺候着。
张允文看了这侍女一眼,低声问道:“这是在哪儿?”说这话时,这位感到头上青筋一阵跳动,头疼难耐。看来宿醉的滋味还真是不好受啊!
那侍女连忙回答道:“这里是将军您的房间啊!昨夜将军醉下之后,崔家的家丁便将您松了回来!”说着偷偷瞧了张允文一眼,“将军,你这是要起身么?奴婢伺候你更衣!”
张允文挥挥手:“不用了,你先出去,给我准备点稀粥和肉!”
那侍女当下行了礼,缓步退下。
张允文起身用过稀粥之后,方才觉得舒服了不少,头疼也消失不见。
在庭院内活动了一下身子,张允文便往李世民所在的那个院落走去。现在,他要将昨日得到的这些关于清河世家的情报告诉给李世民。本来这应该是昨日之事,但是昨夜被程咬金他们拖去喝酒,还没来得及说。
刚到那院子之外,便被守卫在门口的卫士拦了下来:“呵呵,张大人,陛下尚未起身,还是请待会儿再来吧!”
听得这话,张允文不由皱起眉头,这段军旅旅程中,李世民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每日闻号角而起,还来和士卒操练一下,如今怎么现在还没起身?
张允文当下向那卫士问道:“陛下怎么现在还没起身?”
那卫士露出一个略显**的笑容来:“嘿嘿,昨夜陛下回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年轻女子!乖乖,那女人长得真是没话说,而且看那腰肢,走路时摇摆得就像柳枝一样!”说道这里,这卫士便停住了,小心看了一下四周,低声道,“呵呵,张大人,我等偷看那女子之事,还望不要说出去啊!”
张允文笑了一笑“你等职责所在,也无可厚非,什么偷看不偷看的!不过嘛,你现在进去向陛下通报一声,就说张允文求见!”
这卫士当下苦着脸慢慢走进院落之中,进去向李世民通报去了。
不多时,那卫士便走了过来,向张允文道:“呵呵,张大人,刚巧了,我这一去通报,陛下刚刚起身。唤将军你先去大厅等候片刻!”
张允文点点头,进入院落之中。
在大厅里等候了近两刻钟,李世民这才满脸春风的来到大厅。
“陛下昨夜可曾歇息好?”张允文看着满脸春风的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红色,接着毫不介意的一笑:“不错,不错这张家这院落倒也不错,清幽得紧啦!对了,允文啊,这一大早的,你来寻朕,所谓何事?”
张允文恭声道:“昨日陛下交与微臣的任务,微臣已经完成,特来复命!
李世民先是一愣,接着恍然道:“哦,朕想起来了,朕曾经让你探查一下这清河各个世家的情况。如今你可曾探听清楚?”
张允文肃声道:“微臣正是为此而来!”
“好吧,你说吧,朕听着!”李世民坐在张允文对面,悠然的举起一杯茶,喝了起来。
张允文当下便将从那掌柜处探听的消息说了出来。
李世民听着听着,眉头渐渐皱起。
待张允文说罢,李世民这才叹声道:“这各个世家大族,互为援引,光是这清河一地,便是如此盘根错节,与朝廷交杂一起,那整个天下又当是怎样的情景?”
张允文听着李世民的感叹,却是默默不语。
等到李世民感叹完了,张允文这才道:“陛下若是想要一扫流弊,整肃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沉吟一下,也垂头丧气的说道:“自秦朝一统天下,汉袭秦制以来,这天下间便是举孝廉而为官。这能成孝廉者大多是士族子弟。这时候,世家大族便隐隐出现。而到魏晋之时,以九品中正制来划定门户,遴选官吏,这等方式更是让世家大族得以兴旺发展。如今,这世家发展数百年,已然隐成规模,又岂是一朝便能扫除的!”
“陛下之言,深得其理!”张允文说道。看来这李世民也是眼明心亮之人,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
李世民听得张允文说话,猛的转过身来,看着张允文道:“允文,你且说说,朕该如何对待他们?”
正文 第四百四十九章 相貌之辨
当李世民问起这话的时候,张允文不由有一种无言以对的感觉。
若是换成以前的张允文,他肯定会说什么大礼提拔寒族,打压士族,甚至通过一些方式将士族分裂,削弱之,就像当初对待太原王家一样。
然而,随着他与王妍结合之后,他渐渐步入到士族这个圈子之中,这才发现,这士族的作用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甚至可以说,如今的贞观朝便是由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和江南华族联合执政。所以,现今,张允文对待这些士族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这……”张允文支吾了一下,缓缓说道,“陛下这世家之事,纷繁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可能造成大唐的动荡,且各地之间,情况不一,也很难说清楚。所以臣以为还是要从长计议,慢慢谋划才行!”
听到这话,李世民不由面露失望之色,只听他低声道:“慢慢谋划,朕已过不惑之年,这身体也渐渐差了!朕在世的时候,还能压得住这些士族,而等到稚奴继位,他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威望与能力!所以啊,朕想在有生之年能将大唐存在的问题尽数解决,给他一个清明的帝国!”
张允文刚刚听到那李世民说自己身体渐渐差了的时候,不由心头嘀咕,明明昨夜还春风一度,现在却说身体不行,难道那女子属狐狸的,一夜便能将人吸干?不过听到李世民收起身后之事时,张允文心头不由暗自点头。这李治继位之后,声望确实不如李世民,但是,李治有个超级强悍的老婆,在武媚娘的手段之下,那些士族也是一直被打压着。而她打压士族最重要的手段便是通过科举制度,广纳寒门。
然而这寒门官员在朝廷中依旧处于弱势地位,一直到唐朝后期,寒门官员才在朝廷中能与士族官员分庭抗礼,这种分庭抗礼的结果便是党争的出现。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牛李党争。
不过那党争是晚唐时期才最明显,估计自己那时候早已经成了一堆骸骨,那时候的事情已经与自己无关了。
“咳,陛下考虑周详,深谋远虑,微臣佩服,然而若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恐适得其反!况且太子聪慧,只要能好生教导,定会成为一代明君。”张允文劝道。
李世民轻叹一声:“唉,希望能如你所言!”
眼见没什么事情了,张允文便要告辞离开。李世民却叫住他道:“允文啊,你不用忙着离开,待会儿朕会去崔家、张家这两家一趟,你带些侍卫和朕一道前去!”
张允文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道:“喏!”
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张允文对李世民道:“陛下,昨夜微臣好像梦到皇后娘娘了!”
李世民疑惑的看着张允文:“什么?你怎么会梦见皇后?”
张允文一本正经的说道:“微臣梦见皇后娘娘正带着太子殿下和晋阳公主在花园中嬉戏!”
听到张允文说起李治和晋阳公主,李世民的面容上不由露出一丝慈祥来,这是慈祥没出现多久,李世民的脸色便忽地一变,随即露出一丝恼怒之色来:“张允文,你是不是听说朕昨日带了一个女子回来,便假托梦见皇后之名来劝诫朕?”
张允文当然不会承认,咬口说自己梦见了长孙皇后。
李世民终于意兴阑珊的叹口气,摆摆手:“算了,此事不管了。你先出去准备一下,待会儿跟着我去崔家!”
在外面找了五名侍卫,张允文便在院子外等着李世民出来。
没过多久,那李世民穿着一身华丽的便装便出来了。张允文带着中侍卫行了一礼之后,便跟着李世民往外走去。
沿途之中,又有长孙无忌、李绩等人加入到队伍之中。
先去的是崔家,毕竟这崔氏乃是天下第一世家,呃,虽然李世民不承认,并且在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中,将自己的李姓算作天下第一姓,将长孙算作第二姓,而崔氏位居第三。不过在士族眼中,清河崔氏这个姓才是天下第一等。
来到昨夜赴宴的院落之外,远远便看见那崔家族长正带着一帮人在门口恭迎。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立刻满脸笑意的走了上去。这种笑容在张允文眼中,却是显得如此的虚伪。他向来不喜这些应酬之事,所以闷着头走在后面。
在一派融洽的气氛之中,李世民和崔家族长一同进入到崔家的大厅之中。
接下来,除了李世民和那崔家族长的谈话声与下面的崔家众人不时发出的附和声与笑声之外,这融洽的大厅中显得格外的安静。而李世民和那崔家族长都是久经考验的老手,自是不会让场面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在崔家喝两盏茶,与众人聊天的时间内,双方出现一派融洽的气氛。
对于这种谈话,张允文向来敬谢不敏,所以一直呆在后面发呆。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碰了碰自己,抬头一看,却见一名卫士正猛的向自己递眼色,口中轻轻道:“陛下叫你!”。张允文往李世民那儿一看,只见李世民和众人满是诧异的望着自己,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他却是面不改色的走上前,向李世民和众人行了一礼:“不知陛下唤微臣上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尴尬的轻咳一声:“咳,也没什么大事,这崔族长想见见我们的张大将军!”
张允文赶紧向那崔家族长一揖:“在下见过族长!”
那崔家族长抚须呵呵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张大将军年纪也不多三十多吧,这个年纪便身居大将军一职,啧啧,那王家的王屈老儿还真是幸运啊,竟然能找到你来当孙婿!”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哄笑起来。
张允文尴尬的赔笑两声,正要退后,那崔家族长又道:“不知张将军是何方人氏?老夫观张将军之面相与那张家老幺倒是依稀有几分神似啊!”
此言一出,厅内原本轻笑的众人同时一怔。尽皆往目光望向张允文。
能让崔家族长成为“张家老幺”的人可不多,整个清河也就只有张家二代之中年纪最小的那位。当下,那些和张家老幺熟悉的崔家人猛盯着张允文看,果然发觉这张允文和那张家老幺有相似之处。
“看看张大将军的鼻子,和张家老幺的鼻子还真像啊!”
“对对,你再看看那两道眉,挑起来的时候简直和张家老幺一模一样!”
……
眼见这些人越说越离谱,几乎就差点说成那张家老幺是张允文的孪生兄弟之时,崔家族长轻咳了一声,那些崔家人当即住口,不再言语。
张允文看着那崔家族长笑道:“在下乃是洛阳人氏,当年陛下围攻洛阳之时,便跟随陛下至今。与张家老幺长得神似?这张家老幺想必也和在下一样,长者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而已!”
“哈哈,既然张大将军是洛阳人氏,那便是老夫老眼昏花,瞧错了!”崔家族长打着哈哈说道。
见到这崔家族长一脸漫不经心的神色,再看看李世民有些阴晴不定的脸,张允文心头大骂这崔家族长,老子跟你这个死老头子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什么要挑起陛下与我之间的误会?口中淡淡的说道:“既然是崔族长瞧错了,那就请族长切勿再提及此事!”
那崔族长当下一脸和气的笑道:“呵呵,一定,一定!”
张允文轻哼一声,返回到李世民身后。
经过这一件事情,李世民也没什么心情在崔家呆下去了,和崔家族长敷衍两句,便带着众人匆匆离开崔家,往张家而去。
“陛下,这崔老儿之言,不过是一面之词,怎能轻信?况且若是陛下信任允文,允文究竟是怎样的身世,是否出身张家,那又能如何?陛下用的是他这个人,难道就因为他出身于张家而不用?”在行进的路上,长孙无忌在李世民身边轻声劝道。
李世民的脸色依旧是阴沉一片,只见他止住长孙无忌的话头:“辅机,此事以后再议,先去张家见见那张家老幺再说!”
长孙无忌也只好闭口不言,转过头,无奈的看了一眼张允文。
到达那张家的时候,李世民的脸上已经挂起了一片笑容,和片刻之前那阴沉的脸色大大的不同。
张家族长也同家人一起站在门外迎接着李世民的到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