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侦察兵-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类的案件,其之所以能破获,是因为调查院提供了一些关键的证据。

如今,有他们来辅助这件案子,要查出凶手来,想必容易得多。

李世民见二人点头,又对张允文道:“张允文,你即刻领调查院一部,配合二位大人查案!”

张允文出列抱拳道:“喏!”

朝会结束之后,那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看了一眼张允文,径直走过来。

“崔大人、卢大人!”张允文向着二人行了一礼。

二人还礼之后,张允文道:“不知二位大人相要些什么情报,在下一定竭尽全力,予以配合!”

那刑部侍郎崔大人笑道:“张将军不必客气,我等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在下也倒是知道张将军的脾气,说一不二,雷厉风行!不过这魏王遇刺一事……”说到这里,这位崔大人四下望了一眼,伸出手来,“请,张将军请!”

张允文也不客气,当先迈出一步,走在前面。

三人一路往宫外行去,待到人影减少,这位崔大人才慢条斯理的说道:“张将军,这魏王遇刺一事,恐怕谁都能想得到幕后主使是谁!但是,陛下没开口,长孙大人也没开口,所以我等查这案子的时候,可以不必那般着急,慢慢的来!说不定最后还可以来个不了了之!”

张允文知道这二人都是老狐狸,在处理李世民还有百官关系上,他是望尘莫及,当下笑道:“此事陛下已经说过,我调查院只不过负责辅助二位大人!二位大人无论有什么想法,在下都非常赞同!”

“好,如此也好!”那卢大人抚须一笑,“有张将军的协助,想必捉拿那行刺之人,定是易如反掌。“就在这时候,张允文瞧见李治正站在一方台阶之下,缓缓向自己走过来。连忙向那二人谦声道:“实在抱歉,二位,那边晋王殿下正在找微臣,微臣先过去了!不过请二位方向,这件案子,在下定当全力辅助,若是二位有什么要求,直接来调查院找我便是!“那二人也不客气,一边回礼一边说道:“就算张将军不吩咐,我等也会去调查院寻张将军的!“那李治走到张允文身边,细细一笑,露出一副和平时完全不同的笑脸来:“姐夫,今日小治可是要到你家里去看看那几个小家伙,可要多准备些饭菜啊!”

张允文轻笑一声:“走吧!我说你这小子,那晋王府就在我家对面,天天都看见我家彻儿。我看说是去看望彻儿,实际上是去我家混饭吃吧!”

李治嘻嘻一笑:“随你怎么说,反正我要去,你就得好好招待我!”

张允文闻言,翻了一个白眼。

“对了,姐夫,上次你让我在朝堂之上为五哥求情,回到宫中,父皇果然很高兴,还赏了我一块团龙玉佩呢!”李治忽然想起了上次的事情,邀功似的说了出来。

“好!呵呵,小治啊,你现在就保持现在这样,适当的时候,出来表达一下孝心和兄弟之情。”

“可是,这样做了,我又有什么好处啊?”李治有些疑惑不解。

张允文却是一指那玉佩:“这不就是好处么?”

李治点点,头沉默一下,忽然说道:“姐夫,小治决定,再去为母后守陵!”

张允文一听这话,点点头:“那是你的决定,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去做就是,姐夫支持你!”

张允文说过一切都将配合那崔侍郎和卢少卿,所以,在当天下午,张允文便命人寻找李泰遇刺那日,去过那现场的人。

还有那两杆羽箭,虽然在刑部,但张允文还是轻易的看到了这两杆箭。这两杆羽箭极为普通,箭身乃是浸过桐油的老竹削制,箭头微微有些粗糙,但箭尖处非常锋利,没有什么磨损的痕迹,看样子时新铸的箭头。至于箭尾,所用的羽毛,乃是角鹰羽。箭羽以雕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鹅雁羽最差。可见这羽箭还算不错的。

张允文在寻找这些线索的时候,那崔侍郎也出现过一次,当时只是笑着向张允文道:“呵呵,张将军做事雷厉风行,在下佩服!不过嘛如今刘尚书正远赴齐州调查齐王谋反之事,在下也要随时配合刘尚书,所以这调查魏王遇刺之事,恐怕还得缓上一缓!”

张允文摆摆手:“此事无妨,我也是先收集好线索证物,等崔大人有空,或是陛下相召的时候,也好能应付一二!”

崔侍郎听得张允文这般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就这样,一直过了三日,魏王李泰遇刺当日,出现在现场附近的人员总算是统计出来了。

这倒是颇费了一番精力。先遣人对那附近的居民进行闻讯,根据他们的言语寻找人员,再通过人员互相指证,终于弄出一份情报来。

这情报上面写着,那日出现在现场附近的,大部分乃是长安城内的寻常百姓,然而却有两人的身份不明。距目击证人描述,那二人皆是穿着一袭长袍,戴着大大的兜帽,将脸颊置于阴影之中,让人认不出他们的面容来。

还有一人却是东宫左卫率副封师进,他却是领着左卫率的一队士卒沿街巡逻。

看到这里,张允文不由冷冷一笑,沿街巡逻,这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恐怕真正的目的是掩护那二人吧!至于那二人,不用说张允文也知道,一人乃是纥干承基,另一人却是张师政。纥干承基很早就跟着李承乾,既做卫士,又做刺客。而那张师政,则是李承乾两年之前招募的刺客。

不光光是张允文记得这段历史,调查院中同样有关于二人的资料。

看到纥干承基名字的时候,张允文冷笑一声,不仅和李承乾谋反一案有勾结,就连李佑谋反一案,也有他的身影。如今那齐州的调查已经过了大半,想必这纥干承基也很快会进刑部大牢吧!

正文 第四百零一章 刑讯逼供

 时间久这样一天天过去,刑部和大理寺那边没有准备查案的迹象,看来那两个老狐狸还真的准备拖下去。不过这一直拖着也不是办法,既不想得罪东宫,又不想得罪魏王府,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张允文在查出线索之后,也将此事按了下来,反正有两人顶着,就算李世民责怪下来,也有他们做挡箭牌。

在这期间,又出了一件大事。当守卫皇宫的卫士一早打开宫门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大的粗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个白木盒子,盒子之上写着“万岁亲启”四个大字。卫士在检查一遍之后,只在盒中发现一本奏章和一封鼓鼓的信封,不敢怠慢,交给了李世民。

当李世民打开奏章看了之后,面色低沉,半天也没说上一句话。

这奏章却是有人以密信的方式状告当朝太子李承乾私夺良田,谋害人命等,共计列出了七大罪状。

李世民犹豫片刻,还是将这封奏章待到朝堂之上,让群臣看看,问问他们当如何处置。

群臣一瞧见这奏章内容顿时知道了此乃是魏王李泰干出来的,肯定是对前面刺杀之事的报复。众臣面面相觑,却不知如何作答。

终于,经过一阵商议,李世民当庭将李承乾训斥了一顿,然后又赏赐了一些东西。至于李泰,也是获赏无数。在这种和稀泥的手段之下,无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都是紧紧抿着嘴唇,默默不语。

到四月初的时候,那在齐州调查了大半个月的刑部尚书刘德威终于返回了长安,并在当日向李世民提交了一份长达十五页的奏章,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李佑自就藩之后,在齐州所做一切,还有李佑谋反之后,齐州父老又是如何待之,其中,着重提了一下罗石头、高军状、杜行敏等人。

看了这份详尽在奏章,李世民沉吟良久,宣布了对李佑的处理结果。李佑因谋反之罪,被贬庶民,虽然罪责深重,但念其多为小人蛊惑怂恿,特免其死罪,流于岭南。另将其名于宗族之中除去,赐姓为木,不得再用李姓,至于李佑同党,被诛者四十四人,至于被胁迫者,则是免去一死。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降下圣旨,敕赠罗石头亳州刺史。以高君状为榆社令,以杜行敏为巴州刺史,封南阳郡公;其同谋执祐者官赏有差。

另外,免去齐州三年赋税,派出大臣安抚齐州百姓不谈。

除却这些赏罚之外,刘德威还提交了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一些与李佑交往甚密,却没有参与谋反的人员名字。他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些人进行详细调查。

而那纥干承基的名字便在其中。

李世民沉吟片刻,淡淡的说道:“这些人也却是该查一查!对了刘爱卿,前些日子发生过魏王遇刺一案,朕着令崔爱卿、卢爱卿联合查办,却不知如今查得怎样了!”

刘德威一愣,转过头瞧了那崔侍郎一眼,对李世民道:“微臣才从齐州返回,尚不知晓此事!不过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的督办此事,争取早日查出凶手出来!”

“好!”李世民抚掌赞道,“有了刘爱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对了,刘爱卿啊,朕已经派出张允文领调查院一部前来协助刑部与大理寺,若是需要什么,直接与张允文商量便是!”

刘德威垂首一揖:“微臣遵旨!”

李世民看到刘德威恭敬的模样,不由满意的点点头。

朝会散去之后,那刘德威便直接找到了张允文:“张将军慢走,老夫有事相商!”

张允文停住脚步,看着刘德威:“唔,刘尚书有何事啊?”

刘德威微微一笑:“张将军请!我等边走边说!”

张允文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人并肩走在出宫的路上。

“呵呵,听说张将军精通刑讯之道?”默默的走了一段路这刘德威问道。

张允文谦虚一笑:“什么精通刑讯之道,不过是知晓几种审讯的常用手段而已!”

刘德威笑道:“呵呵,允文你过谦了!老夫可是早就听说了你们侦察营中,为了审讯抓获的舌头,所用的刑讯拷问之法皆是老弟你传授出来的!其中精妙之处,就连老夫也是叹为观止啊!”

张允文知道这刘德威也是一个老狐狸,如今说这些话,定是有什么目的,当下笑道:“刘大人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下帮忙的,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刘德威闻言,面容之上顿时露出喜色来:“好!既然允文答应了,那老夫也就直说了吧!想必允文刚才也听到了,陛下将那些名单之上的人交与老夫前来问讯,然而,老夫又要处理魏王遇刺之事!而允文你精通刑讯之道,所以老夫想请允文你出手相助,助老夫审讯那些名单之上的人!”

张允文沉吟片刻:“既然刘尚书开口了,那在下又岂能推脱?好,在下便接下这件事来!”

刘德威大喜:“好,允文果然爽快!老夫在此多谢允文了!”

张允文看着刘德威一张满是皱纹的脸,忽然想起了自己收集的那些情报,当下便道:“刘尚书,有一件事,在下得跟你说说!”

“哦,何事?”

“关于魏王遇刺一事!”

张允文话语刚落,那刘德威的脸色便有些难看了,轻叹一声,说道:“老夫刚刚回来,陛下便说起此事,而老夫开始并不知情,却一下子答应陛下尽快缉拿凶手。后来听崔兄一说,才知道此事原来不光涉及两位殿下之间的争斗,而且那行刺之人飘渺无踪,又哪儿能寻得到啊!”

张允文一声轻笑:“刘尚书,在下说道正是此事!在下领调查院数百人奋战数日终于收集到了关于魏王遇刺的情报线索,原本想要交与崔大人,可是崔大人怕承担责任,一直拖延此案进度。今日刘尚书回来,好将这些东西交与刘尚书!”

刘德威闻言,老脸之上挂出浓浓的喜意:“允文此言当真?”

张允文轻笑一声:“在下还敢骗大人不成!”

在将手中情报交给刘德威之后,张允文口中露出一丝笑容来。这个麻烦终于丢出去了!

然而,到第二日的下午时,这刘德威便再次过来,面色凝重。

“怎么?刘大人,有什么事么?”张允文看着刘德威问道。

刘德威沉吟了一下,轻声道:“允文,你的那份关于东宫私蓄刺客的情报是否属实啊?”

张允文点点头:“这等事情如何能作假?凡是在调查院内存档的情报,皆是有据可查的,所以大人尽管放心,此事属实!”

刘德威抚摸着颌下长须:“若是如此,那此次齐王谋反之事,东宫也脱不了干系!允文啊,记得昨日的名单么?里面就有一个叫做纥干承基的人。而此人恰恰便是东宫蓄养已久的刺客!而且此次行刺魏王之事,说不定就是他和另一人干的!”

张允文轻笑一声:“刘大人不是取得陛下同意了么?只要只要大人讲纥干承基给抓过来,用刑逼供一番,说不定能问出些什么来!”

刘德威沉吟片刻,捻须一笑:“好好,此法甚妙!老夫这就带人将此人拿下交与允文!允文你可要好好审讯,一定要将此人的底细全部给掏出来!”

张允文点点头:“刘大人放心,在下定不会让刘大人失望的!”

刘德威的动作也快,当天下午,这纥干承基便被请到了刑部。而张允文得知消息,已经坐在那儿等候了。

当纥干承基被带到了刑部审讯室的时候,他便觉得有些不对了。李世民虽说要查查一些与齐王相交甚密的人员,但是这应该是问讯,而不是逼供,那带到审讯室来做什么?

借着审讯室四面熊熊然后的火把和中央的那架篝火,他清楚的看清了那带着暗红色斑块的墙上挂着的种种刑具,还有那竖立的木桩和缠绕其上的两指粗细的铁链子看到这些,纥干承基心头不由凉意骤生。

“你就是纥干承基?”进入到刑讯室之后,这纥干承基便听见一个声音说道。

纥干承基四下一望,便瞧见了角落之中坐着的一个人影。那话语正是从这人口中说出的。

“在下正是纥干承基!不知……”然而他话没说完,那人便暴喝道:“拿下!”

霎时间,几名刑部狱卒拔出手中横刀,齐齐对着纥干承基。

而那纥干承基进入刑部之时,身上佩刀便被收缴了去,面对着这些明晃晃的横刀,纥干承基深吸一口气,出言问道:“这位大人,你凭什么拿下在下?”

“哼,凭什么?就凭你受太子之命先后行刺过于志宁与大人和魏王殿下二人,又与李佑勾结,欲图谋反!如此罪行,难道还不该拿你?左右,拿下此人!”

纥干承基面色一变,看看四周,却是颓然一叹,也没有反抗,让这些提起横刀的狱卒将自己拿下。

“这位大人,你该不会是搞错了吧!在下乃是东宫卫士,平素负责处理杂务,又怎会去刺杀于大人和魏王殿下?还有与那李佑也不过见过几面而已,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相交甚密!”纥干承基一边任由狱卒将他绑起,一名用一种无辜的语气对角落中那人说道。

角落众人冷冷一笑:“嘿嘿,这个我是不会和你争的!我的职责是审讯你,而不是去辨别你干了什么事!只要你原原本本的将所有事情都说出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了!你也不用受刑了!”

听得“受刑”,纥干承基身体不由一僵。然而,他还是硬撑着说道:“这位大人,在下实在没什么好讲的,如何说出来?再说了,小人不才,也算是太子心腹之人,若是你们用刑,太子看到在下身上的伤疤,恐怕会很生气的!”

说到最后,他却搬出太子来作为挡箭牌,威慑众人。

然而那黑影却是淡淡的一笑:“只要身上不留伤疤,不就看不出来了么?”说道这里,张允文话语陡然严肃起来,他指着那几位狱卒说道,“你等在找些人来,凑齐六人,然后给我日夜不停的轮流审讯此人!记住了,不能动刑,不能让他睡觉,不能让他喝水吃饭!并且一刻不停的问这些问题,一直重复,中间不要和他说上一句话!你等可曾明白?”

这几位狱卒听了黑影的这个主意,不由面面相觑。不过想起这黑影的身份,还是同时躬身一揖:“喏!”

“好了,你们先这样做吧,待三日之后,我再来看看情况!”黑影站起身来,缓缓往外走去。

出了审讯室,接着外面渐渐浓郁的光芒,看清楚此人面孔,不是那张允文又是谁?

三日之后,当张允文来到刑部大牢,想去看望一下审讯的情况怎样时,却在刑部门口遇见了一脸沉重的刘德威。

“大事不好了!张大人!”一见到张允文,这刘德威便急忙喊道。

张允文闻言,轻笑一声:“难道那纥干承基还没招供?”

刘德威摇摇头:”不是,这纥干承基在凌晨的时候就熬不住,招了!可是,老夫却在这供词之中发现了一件惊天大事!“**************哎哟,小半的腰从早上起床开始就更疼了,比昨天还疼。所以俺上午卧床,下午出去逛了一趟,调节一下,这章还是晚上赶的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事情败露

 连续三天的不眠不休,不饮不食,反复逼问,让纥干承基的精神几乎崩溃了。

开始的时候,他还能强撑着,不回答那些狱卒的话。而那些狱卒因为张允文的嘱咐,也不得对其动刑,只好不停的重复着那些问话。当然,那些问话都是张允文记在纸上的,让人不需要过多思考,能一口回答的问题。

这种反复的精神摧残和身体上的折磨终于让纥干承基熬不住了,终于招认了。

他倒是招认得非常彻底。自从那次李承乾派遣纥干承基刺杀于志宁,纥干承基没有动手之后,李承乾便渐渐的疏远了纥干承基。而这时,一名叫着张师政的人主动投靠了东宫,并在与纥干承基的较量之中,略胜一筹。于是,这名张师政成了李承乾的新宠,而对纥干承基更加冷淡了。

纥干承基对此也是苦闷无比。

在这种情况之下,贞观十六年正月的时候,来到长安的李佑对正处于苦闷之中的纥干承基发出了招纳,并且送出了大量的财物。纥干承基收到这些财物之后,心头也是犹豫不决,也没有一口拒绝,而是和李佑保持了联系。

李佑谋反之后,这些联系的书信便被搜了出来。

除了与李佑的关系之外,他还交代了那日刺杀魏王的具体事宜和太子将要谋反这两件大事。

所以,当这些狱卒听着纥干承基缓缓的,神色木然的说出这些话时,对望一眼,一个个不由心头发寒。这纥干承基交代的竟然是这等重大事件。天还未亮,狱卒便冲出了刑部,跑到了刘德威家中,将事情禀报于他。

刘德威听闻这件事情,不敢怠慢,赶紧来到刑部审讯室,重新看了一下这审讯过程。

当刘德威看到这与众不同的审讯方式之后,大感惊讶,看到纥干承基那张有些木然的脸庞和正在狼吞虎咽吃饭时的样子,心头不由暗叹一声,这张允文当真是刑讯高手,连这种刑讯方法也能想得出来。/

在重新确认了一遍纥干承基的话之后,那刘德威让他在供词之下签下名字,摁下手印。当吃得半饱,恢复了部分精神状态的纥干承基看到这份供词的时候,不由面如死灰。沉默片刻后,终于在上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摁上了手印。

当刘德威拿着这份供词往外走的时候,便碰见了张允文。

这刘德威眼珠子一转,将他拉到僻静之处,将手中供词递给张允文。看情形,分明也想将张允文拉下这趟浑水之中。

张允文看了这供词,顿时知道了刘德威的意思,沉吟片刻,张允文道:“刘尚书,在下倒是可以和你一同去见陛下,但是,若是光凭这份证词,恐怕还不够,还要让那纥干承基出面作证人,这样才算是万无一失!”

刘德威点点头,深以为然。

于是二人返回刑部,准备再次见那纥干承基一次,劝服他出来作证。

本以为会有些艰难的劝说过程却是十分的简单。当刘德威说明来意之后,纥干承基一口酒答应了。当然,他也提出了条件,便是要饶他一命。

对于这个条件,刘德威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张允文刘德威便带着纥干承基往皇宫走去。

由于此事重大,所以,刘德威特地从刑部调来五名好手,将纥干承基押在中间。而张允文也是随时提防着那纥干承基。

好在一路上这纥干承基没有什么出格的动作,一行人顺利的到达了皇宫。

此时,朝会已经开过了。张允文和刘德威没来参加朝会,李世民心头虽然疑惑,却知道他们定是有什么大事。当刘德威和张允文联袂出现在李世民前面的时候,李世民呵呵一笑:“二位爱卿,你等朝会不至,想必是有什么重大事情吧!”

“陛下慧眼如炬,我等正是遇见了一件大事!”那刘德威可笑不出来,面色严肃的说道。

见刘德威神情严肃,李世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刘德威看了一眼张允文,见后者分明示意自己说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咬牙道:“回禀陛下,微臣审讯那纥干承基得知,太子欲图谋反!”

此话一落,刘德威几乎不敢去看李世民的双眼。只是垂着脑袋。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砸杯子掀桌子的声音,只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气氛在大殿中弥漫。

刘德威抬起头,只见李世民不知何时走到了窗边,此刻正抬起头,望着天空,那穿着龙袍的背影显得有些寂寥落寞。

“承乾也想谋反么?他既是太子,又如何谋反?”;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刘德威连忙将手中的供词递上去:“陛下请看,此乃供词!至于那纥干承基,微臣也将他带到宫里来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那刘德威急忙将手中供词送上。

李世民拿起这张薄薄的纸,似有千斤,一双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了。终于,他长叹一声,将那份供词扔在了书桌之上,面色一肃:“刘爱卿,既然那纥干承基带来了,那就让他上来,朕要问他几个问题!”

说这话时,李世民言辞之中,带着一丝冷意,双目炯炯,却是从刚才那有些伤怀的状态之下恢复过来。

见到李世民这般快就能摆脱情绪,张允文心头也是深感佩服,当下一揖道:“烦劳陛下稍候,微臣这就将那人带上来!”

说着,两步退出大殿,很快便将那纥干承基带进了殿中。

一见到李世民,纥干承基老老实实的跪倒在地。

待其行礼之后,李世民冷冷的问道:“纥干承基,朕且问你,太子欲图谋反之事,可是事实?”

说这话时,李世民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纥干承基。那种长久处于上位而培养出来的气息让纥干承基感到一阵惶恐,双手不由微微战栗起来。

“回,回陛下的话,此事千真万确!”纥干承基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涩声答道。

李世民面色倏地阴沉下来:“你为太子近臣,想必知道很多,来来,将太子欲图谋反的原因过程还有参与人都给朕说说!记住了,一点也不许放过!”

纥干承基只好慢慢的将李承乾受侯君集、李元昌等人怂恿,最后歃血盟誓的事情从头到尾,挨着说了出来。其间,李世民中途插嘴,问了几个问题,纥干承基都乖乖的回答了。

待纥干承基回答完毕,李世民仍旧一脸冷色:“哼,想不到那侯君集还有那李元昌竟然敢怂恿太子谋反,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好了,纥干承基,你先下去吧!当初说过饶你一命,朕自然会饶你,不过要等到此事结束之后,到时候草原、岭南还有西域,自己选个地方去吧!”

纥干承基听了这话,面色之上不由微微露出喜色来。

李世民说完这些,不再管纥干承基,而是对张允文道:“允文,你立刻到北衙去,调集羽林军还有金吾卫两军封锁长安城,捉拿侯君集、李安俨诸人!”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块鱼符来。张允文赶紧上前接过鱼符。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调兵了。

“刘爱卿,你即刻带百骑进入东宫,将太子请出东宫,暂时安置于左领军府!”李世民缓缓说道,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刘德威抱拳一揖,也从李世民手中接过鱼符。

“好了,你们先下去办事吧!”李世民挥挥手,让张允文和刘德威二人出去。

至于那纥干承基,也被带走了,将会押回刑部大牢。

当日,长安城内风云激变,无数披坚执锐的士卒从军营中涌出,扑向一处处里坊,将一名名文臣武将从宅子中带出来,留下一众妻儿再后面呼天抢地。

而那位东宫之主,也被刘德威领着百骑请去了左领军府。

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人们纷纷猜测如今的长安,到底出了什么事?

第二日,众人终于知晓了答案。

朝会之上,李世民面色冷淡的宣布了太子欲图谋反之事,然后一个个点名,将与太子同谋者挨个说了出来。众臣这才恍然,那些被抓的官员不就是与太子同谋者么?

虽然李承乾如今幽禁左领军府,其余同谋者也被暂时拘禁,但是此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才能知道事情的始末,所以,李世民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李承乾谋反之事。

*************

唉,今天只比昨天好一点点,还是疼啊!

正文 第四百零三章 储位之争

 有这些朝中重臣参与审理,加之那纥干承基出来做证人,李承乾谋反一案审理得异常的迅速。/到四月末的时候,已经确定,李承乾极其同党,图谋造反,其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就等待着一个恰当的机会。

这几位重臣在审理完此案之后,同样交上去一份长长的奏章,上面详细的记述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始末。

朝会之上,李世民草草看了一眼这份奏章,便搁在一边,向众大臣问道:“卿等且说说,当如何处置此逆子?”

众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皆是默默不作声。就连那些负责审理李承乾谋反一案的重臣同样如此。李世民见状,轻笑一声:“你们有话就直说,不要藏着掖着!”

众大臣心里顿时腹诽了一下,若是自己说处死李承乾,恐怕陛下你心头会暗生怨恨!

沉默半天,那同事舍人来济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处置太子也倒是简单。只要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这来济乃是前隋大将来护儿之子。

听得来济这般说,李世民沉吟片刻,点点头,下诏令废太子李承乾为庶人,流徙于黔中。

至于其余李承乾同党,李世民本来欲免去汉王李元昌的死罪。但是不知者李元昌到底是得罪了谁,朝堂之上,尽是一片反对之声。李世民只好赐死李元昌于家中。李元昌虽死,但是,其母、妻、子皆得到了李世民的宽宥。

而那侯君集,李世民也是非常想宽恕他,还向朝臣问道:“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然而这侯君集和李元昌一样,恐怕是得罪的朝臣太多,竟然没有一个朝臣出来说可以,皆说谋反之罪,罪大恶极,理当处死之类的话语。于是,李世民只好下令将侯君集斩之于市前。临刑之前,李世民对侯君集道:“今乃与公长决矣!”侯君集也长跪在地,重重的一叩首。

在行刑之前,侯君集对那监斩官说道:“君集蹉跌至此!然事陛下于籓邸,击取二国,乞全一子以奉祭祀!”却是在乞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