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它做精细一些?”
外公大舅表哥三人面面相觑:“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形制……”
李君阁笑道:“与时俱进嘛,我随口一说啊,比如这花盆,人家不是嫌粗笨吗?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主体都不变,就口子那里改一下,把撇口修成由厚到薄,土一装进去,谁还看得到底下?光看撇口,那就是一个薄胎花盆嘛!”
大舅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法子好啊!”
李君阁又说道:“如果觉得厚度不够支撑,那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把撇口修成梅花瓣?花瓣和花瓣连接的地方用泥筋支撑,既达到了加固的目的,又顺便把花型塑造了出来?”
表哥闭眼一想:“对哟!这个也绝对没问题了!”
李君阁又说道:“刚刚说的那些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这泥料的配比,是不是就是最佳搭配?有没有改进的可能?大家都试过各种配比了吗?改进后是不是能得到足够的强度又保持煤砂罐的特性?除了煤炭,再掺点其它物质行不行?这些都试过吗?”
外公跟大舅表哥都摇头。
李君阁又敬了大舅一杯,说道:“我们村子里的篾匠叔,光是鱼竿的漆面,就实验了不下千次,这事情确实花功夫,整整耗了十年时间!但是值不值呢?人家去年一根鱼竿,在日本可是卖出了七十万!”
外公三人听得心旌动摇,都觉得目眩神驰,那手艺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李君阁又敬了表哥一杯:“这才应该是手艺人的目标,现在我们家粗笨的砂罐能卖多少钱一个?二十?三十?就算一年能做六千个,那也抵不上人家一根竿子的零头啊!”
外公叹了一口气,端起酒来说道:“有道理,确实有道理啊!就怕不敢想,更怕想了不做啊!老大,乖孙,皮娃可是说到了点子上了啊!早几十年我咋就没听到过这道理呢?那个时候哪种土稍为差点量,老祖先人黄荆棍儿就啪啪下来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BBC野生动物摄影奖
李君阁笑道:“我是外行,你们才是行家,因此上我就这么一说,至于能不能做,还得外公大舅你们拿主意。”
大舅一拍大腿:“能!绝对能!就是多花些功夫的事情,以后每天烧完罐子,我们爷仨就琢磨这个事情!”
李君阁又笑道:“事情要琢磨,钱也要赚,在琢磨出来之前,就先用之前我说那种办法应付着。我们村子有个美术高手,我们第一步先从造型上下工夫,先设计几个美观的形状出来,先定一个小目标,第一步先将煤砂罐从只求实用变为实用和美观相结合,今年就把我们家的煤砂罐提升一个档次!”
舅舅跟表哥去掉了对今年收入的担心,整个人都松快了,开始频频劝酒,这顿饭也是吃得其乐融融。
吃过饭,外公带着一家人,又去五表叔家拜年。
五表叔今年下半年当五溪一号驾驶员,进项也不少,主要是加班多,李君阁全部按八小时工作制算,加班按国家规定算,半年下来得了四万多,他跟王庆国,竟然是公司里拿钱最多的两位。
因此一家人对李君阁的到来也非常热情,一顿夜饭那是跑不了的。
吃完饭五表叔家年礼也准备好了,结果来时背了满满两背篓年礼,回去时还是满满两背篓。
在船上李君阁还在跟阿音感慨:“外公的手艺,要搁李家沟,我们早就报上去了,何至于等到现在!”
阿音笑道:“村民们是见怪不怪了,一时没想到也正常。”
李君阁叹气:“要不是担心污染问题,我都想让外公把作坊搬到我们李家沟去了。”
阿音笑道:“有好事总不能都往自己碗里头划拉吧?不过以后游客肯定都是去我们那边,到时候开个铺子卖货,那也是可以的!”
李君阁笑道:“还是太仓促,得赶回家给篾匠叔筹备婚礼,不然外公家待两天,还有个好去处可以去玩玩。”
阿音说道:“什么去处?”
李君阁说道:“法王寺啊,当年西太后捐了自己一副銮驾建寺庙,其中峨眉山报国寺得了半副,白米乡法王寺得了半副,规模建制还是非常宏伟的。那庙没有一点商业气息,而且到后来也没有再怎么装点过,因此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风貌。寺里的斋饭味道也很好,而且不用给钱。内外环境也清幽雅致,里面有珍藏的太后懿旨,还有训词,还有地方官员的陈词奏章,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关键是人少清静,非常值得一游!”
五表叔笑道:“我们白米乡大年三十放完鞭炮,就要去法王寺前边贴灯杆,上香祈福的,那一天也热闹得很。寺里和尚都要自己种地种菜采茶打粮食,光这点就能看出人性!不是那种只知道骗钱的油头和尚。”
说完又笑得打跌:“还有就是专门对外的斋饭也不是随时都有,一般逢会才开。多数时候是寺里和尚吃啥,去烧香后想留下吃斋的就跟着他们吃啥。而且也不是不给钱,是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我说皮娃你是在法王寺吃了多少白食啊?”
李君阁抠着脑门:“是吗?我打小去寺里玩就没给过钱啊,我都不知道这茬!”
阿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所以你叫二皮嘛!大师遇到你都得翻白眼!”
五表叔笑道:“主持果山师傅是个好人,见人都是笑眯眯的,这点倒是不会。”
李君阁笑道:“我读的是儒家经典,对佛门那一套真的不清楚,进庙也从来不烧香,心里敬畏着就可以了,不过那斋饭是真好吃,茶也不错!阿音,要不啥时候我带你去吃一次白……啊不……斋饭!”
老妈哈哈大笑,在李君阁背上一拍:“差点说漏嘴了吧?!你就还是惦记着去吃白饭的!”
五表叔笑道:“那就大年十五吧,回去跟五祖宗也说一声,她是个诚心的,到时候我们做个滑竿,抬她老人家上去礼佛,她老人家指定开心得很!”
李君阁连声说好,奶奶腿脚不太方便,基本不出李家沟,年节里带她出来逛逛,心情肯定会非常愉快的。
回到李家沟,一家人就开始忙活开了。
国家法定节假日过完了,阿音要回村委上班了。
老妈那边去找王婆婆商议篾匠叔结婚的礼仪。
李君阁还要跑县城给篾匠叔拉电器。
然后司星准一行又来了,继续搜集飞行视频资料。
唯唯看着李君阁可亲热:“二皮!新年好!”
司星准笑着说道:“唯唯这下可得瑟了,人家现在是bbc野生动物摄影大赛濒危组冠军了!那可是野生动物摄影界的奥斯卡!”
说完将手机摸出来,给李君阁展示:“看,就是这张!”
李君阁目的口呆:“这么牛?!凭什么啊?!”
任唯唯翻着白眼一拍李君阁后背:“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司星准哈哈大笑,安慰唯唯道:“对于不懂艺术的人,你要原谅他,就当他是一头牛好了!”
这下轮到李君阁了:“喂喂喂!怎么说话呢?!”
司星准拿着手机,对李君阁解释道:“来来来,我来给你解释解释是凭什么,要从几万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唯唯这张照片,第一是视角独特,明明是濒危动物,却在如此和谐安宁的生活着,而且拍摄地点不是在黑颈长尾雉单一的传统栖息地,这是在从另一个角度阐释我国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人们的保护力度和意识在日渐加强。”
“其次是故事性,这张照片的主题是《家庭》,黑颈长尾雉如此珍贵和神秘,很难拍摄到一头雄雉有几头雌雉跟随的景象,这是一场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地上的竹叶和苔藓,以及背景的竹林说明了它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不禁想探究它们的栖息地和生存行为。”
“第三就是濒危动物和稀有行为,濒危动物不用说了。从行为来说,这只雄雉不是在自己吃东西,而是在刨地,将刨出来的草籽小虫留给后面的雌雉,除了温馨,还有浪漫,这个行为也不是容易拍到的。”
“第四是拍摄手法,唯唯第一不是使用的顶级器材,第二没有搭建隐身棚,第三没有使用遥控器,却拍摄到了如此放松和自由的黑颈长尾雉家庭生活的日常,这么珍贵的黑颈长尾雉,离镜头只有两米多,却完全没有对人的警惕,而且这张照片长尾雉所有细节都刻画得非常清晰,你放大看长尾雉的瞳孔,上面还反映着拍摄者和镜头的影子,光这个就很厉害了。这是bbc第一次使用非专业器材所得到的获奖作品。估计老外们到现在还对唯唯的拍摄手法百思不得其解呢。”
唯唯又开始嚣张了,高高地昂起头:“哼!明白了没?!”
李君阁赶紧竖起大拇指:“牛牛牛!今天中午就给你庆功行了吧!”
唯唯翻着白眼道:“不会白吃你的!看,这是什么?!”
说完将一个大背包拉过来,里面满满当当晒满了一些纸盒子。
李君阁拿起一个一看:“哟!红外线自动摄影机!”
唯唯得意的笑道:“我可是山水基金的义务工作者!这次拿了大奖,基金会提出要给我奖励,我把你们李家沟宣传了一通。有获奖作品说话,基金会理事长大笔一挥,哈哈哈,十五台红外摄影机到手!都是带夜间拍摄功能的!”
李君阁喜得拉着唯唯的手猛摇:“亲人啦!这就是亲人啦!有了这个,猎户叔他们又有事情做了,哈哈哈!”
不过这事情现在没法说干就干,得等开春。
给唯唯庆贺了一席,李君阁又去找秋丫头。
两人都是大忙人,秋丫头放假回来,天天泡在奶奶阿姨女红堆里,都没时间详细谈过话。
虽然秋丫头年前还没回来,不过李君阁真是将秋丫头当成公司艺术总监的,待遇和其它员工一样,年底双份工资不说,给员工准备的年货年礼也是李君阁亲自给李建德家送过去的。
司星准一听李君阁要去找秋丫头说话,也屁颠屁颠的跟来了。
秋丫头不在家,李建德说她在兰场。
来到兰场宿舍前的玻璃顶棚坝子上,一群老太太们正在做女红聊天。
秋丫头在一边作画。
最让人惊讶的是,居然在人堆里看到了周素英跟林昭。
赶紧过去对林奶奶说道:“林奶奶,新年好啊!给您拜年了!”
林奶奶一看见李君阁就开心得不得了:“来来来皮娃,素英和昭娃今天来看我了。”
老人家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家不成家,难得媳妇儿子过来,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见人就显摆。
李君阁多机灵个人,立马打蛇随棍上:“哟!婶子也来了?稀客稀客啊,我们的女红怎么样?对了上次您提的那个做包包的事情,等这批戏服做完就该提上日程了,到时候阿音来找您传授经验,您可要多指点指点啊!”
没管周素英的白眼,又拉着林昭的手一通猛摇:“家学渊源啊!我们农民兄弟最欢迎昭娃您这样的科技人才了,我那个兰场您去看没?现在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全是你爸的功劳,对了,我在河对面定了六千个煤砂罐做花盆,您说这事情靠谱不?”
第二百八十章 花开了
林昭听前头本来不想搭理他,无奈这二皮最后一句挂上了正事,这特么还真成了村民向农技工作者讨教了,只得回答道:“没问题,煤砂罐透气性好,是养兰科植物的好盆子,就是新烧出来的罐子火气重,最好泡溪水里冲刷一段时间,或者埋地里一阵子也行。”
答案不重要,关键这就是搭上话了,李君阁哈哈大笑,揉着林昭的肩膀说道:“您看专家就是不一样啊!一句话就解决我的大问题,以后我可多向您请教才行!”
说完又转头对林奶奶问道:“对了我林叔呢?”
林奶奶说道:“他这几天都在兰场忙活,说是你那俩盆兰花正到了关键时期,经常饭都是我送去的。”
李君阁拍着脑门:“哎哟这事情是我不对,这不成了周扒皮了吗?”
说完又对林昭说道:“林叔可是能人啊,我那两盆花,一盆春兰还好说,一盆可是夏蕙,要让它们同时开花,可也是有难度的。”
林昭一听就来了兴趣,刚想开口又看了周素英一眼,只能讪讪的低下头,表示坚决跟老妈站在一方。
周素英说道:“我们母子就是来看看老太太的,跟他没关系。”
李君阁笑道:“婶子我几个月前可没说错吧?您看林奶奶现在,每天这么多奶奶妈妈陪着,花草伺弄着,现在这精气神可跟在城里不一样了吧?您看这周围一圈花草,可都是林奶奶亲手栽种的哟!”
又对司星准使眼色,叫他赶紧去兰场将旺财叔叫回来,司星准还想赖在秋丫头身边,结果被李君阁嗖嗖嗖几把眼色飞刀甩过去,只好灰溜溜地跑了。
周素英说道:“我们娘俩这次来,本来是想将老太太接回城里的,现在这个样子看来,老太太确实待在你们李家沟比县城里合适,唉……”
李君阁笑道:“本来就是嘛,我们李家沟水土可养人,待会你看到旺财叔就知道了,他的变化更吓人!”
周素英将头一摆:“别跟我提他。”
李君阁赶紧说道:“不提不提!我都懒得去叫他!对了您见到我们做好的戏服没?有好多套已经做好了,喏,就是那边画画那丫头设计的。”
说起这个周素英又感兴趣了:“那小姑娘挺厉害啊,能工善画的,设计的衣服我也看了,很漂亮!”
李君阁说道:“她现在可是美院的高材生,我李家沟产品的包装设计,网站美工,包括现在的女红设计,可都是她的手笔,怎么样婶子,有没有兴趣来我公司,跟她合作一把,你们搞点现代感的设计出来?”
周素英还真是心动,可是一想到自家那口子,又是心乱如麻。
李君阁说道:“我这公司又不是只开在李家沟,夹川也有分部,就是经常开着我的商务别克在夹川晃荡被你瞅着那俩小子在负责。”
这定语老长,听得周素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现在又多了俩女生,他们常一起玩。”
李君阁大惊:“这情报我还没掌握呢!除了小白还有谁?”
周素英说道:“还有一位是你大堂哥饭店的领班,叫小红,估计是另一位的女朋友。”
李君阁突然回过神来,意味深长地贼笑道:“婶子,你对我李家沟的事情挺关心啊。”
周素英脸一红,支吾了一阵才找到借口:“我妈在这里,我当然要关心!”
得嘞,看着你一本正经的口是心非,我都不忍心揭发你了,李君阁在心里暗自嘀咕。
这时林旺财着急忙慌地跑来了,说道:“哎呀素英你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哦不,告诉我妈一声!那中午我们一家好好吃顿饭!”
李君阁暗暗点头,旺财叔今天穿着老款的卡克衫,一看就是二十年前的款式,绝对是婶子当年给他买的,衣服虽老,保养得却好,看得出主人很珍惜。现在他也注重打理了,头发往后梳得整齐,刚从实验室出来,身上还套着白大褂,鼻子上还架着金丝眼镜,一副科研人员文质彬彬的模样。
周素英一看那老衣服眼圈就红了,李君阁暗自喝彩,旺财叔干得漂亮!这分加得妥妥的!
结果下一句就直接扣成负分了:“皮娃!快跟我去实验室那边看看!那两盆兰草出大事了!”
李君阁满脑门黑线,这旺财叔的情商是没救了!
气坏了,我还不如不叫你过来呢!拉着林旺财说道:“旺财叔,天大的事情今天你也给我撂下!”
林旺财一看周素英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这才赶紧说道:“哎呀,不是……素英别误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了……这都是东家的事情,东家的兰草出大事儿了!呃……这事跟以前那些事儿不一样……呃……我真的改了……”
见到旺财叔急得汗都下来了,林昭开口了:“妈,我跟他去看看吧,说不定真是出事儿了。”
周素英一听说道:“那我也去!”说完狠狠瞪了旺财叔一眼。
李君阁反而放心了,有动静就好啊!旺财叔这猪队友的分还没有被扣完!怕的就是连互动都没有!
四人来到兰场,一进实验室林昭跟周素英就抽鼻子:“什么味道?”
林旺财将三人领到一个实验桌上,打开两个保温罩子,这下更是暗香流动,林昭眼睛一下就直了:“这……这都是什么品种的兰草?”
旺财叔对李君阁说道:“皮娃你闻到没?这味道……这味道……”
林昭不停地挥着手:“先别说味道,这蕙兰……这蕙兰怎么这么像两头小龙?”
旺财叔眼圈就红了,低下头说道:“昭娃,我早就说过,川滇黔都出异种名兰,我夹川没理由不出啊……你看,你看……我真的没有断错……异种,真有异种啊……这是皮娃在碧峰山里发现的两种兰草,这个像小龙的,皮娃取名叫‘碧波玉龙’。”
李君阁说道:“这两品兰草就是我兰场的核心竞争力,几个月来全凭旺财叔悉心照料,现在我兰场除了几盆母苗,每品还有一两百株组培苗,天幸都长得不错,过了野化那一关,旺财叔的技术,没说的!”
林昭也惊讶道:“一次组培出一两百株?我国的兰花组培技术,什么时候发展到这程度了?”
李君阁拍着林昭的肩膀:“昭娃,有那么一个人,爱兰如痴,十几年如一日,一心钻研兰草栽培技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林昭拿食指抹着碧波玉龙的盆沿,默然不语。
李君阁说完又摇头道:“这个人啊,前半生倒尽了霉运,钱被人骗光了,兰协把他开除了,房子没了,妻子跟他离婚了,儿子也不搭理他了……”
林昭的食指轻轻颤抖起来。
李君阁继续说道:“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在花鸟市场外头蹲点卖兰花,就为了凑几十块钱的研究费用。他都不敢逢集去,也不敢进市场,为啥呢?他那兰花是做了假的,想骗多少钱呢?五十……”
“第二次见他,是在长途汽车站旁边,跟七十多岁的母亲住着一个小单间,就这人家还要拆迁了,正将娘俩往外头赶呢!可你猜我在屋外看见了啥?两个架子的兰花!那兰花哟,早中晚各得把叶子喷一次,不然车站的灰尘都会将兰草蒙得绿色都看不见……”
“这个人曾经带给你们的伤害,我不想替他辩白,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是一个想开兰场的老板,是一个有着两种异品兰草的主人,遇到这样爱兰如痴技术精湛的人,肯定可以将自己的兰草托付给他吧?”
林昭闻言点头。
李君阁却摇头:“我坦白说吧,技术上,我是绝对放心的,人品上,我却信不过!”
林昭猛地抬头,紧握双拳,目光中充满了愤怒的神色。
李君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听我说完,我信不过他的人品是有理由的啊!你看,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媳妇媳妇跑了,儿子儿子不认他了,玩兰花的连兰协都踢他出来,成天在市场买假货骗人,这样的人品,你叫我从何信起?”
林昭想了一阵,颓然撒手。
周素英在一边早就哭成泪人了。
李君阁感叹道:“姜还是老的辣啊,夹川兰协主席白老头,向我一力推荐,说这只是那人时运不济,遭到了命运的作弄,孟子怎么说的来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啊!”
林昭闭上眼睛,眼角眼泪就下来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后面的事情,林奶奶应该都告诉你了,虽然你们都是他拂乱之行的受害者,但这么久时间下来,我却敢说,这位人品真没问题。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眼里没有别的女人只有兰花。你看他那身衣服,二十年前你妈给他买的,逢年过节才拿出来穿,这是多珍惜多看重?再看看你,一个当老子的,跟你说话像个儿子一样,还不是怕你一不耐烦转身跑了?”
林旺财也眼角湿润:“素英,昭娃,这么些年,我对不起你们娘俩!我,我现在真的改了……过去我那是真该……”
第二百八十一章 挂红铺床
话没出口就被周素英一把捂住在嘴里:“新年大八节的!也不顾忌!”
我靠终于得分了!艾玛这猪队友半天不吭气,把我累得哟!李君阁赶紧闪人:“旺财叔,婶子,昭娃,你们再谈谈,我,我就先走了!花我看过了,没问题!过完年就准备拿去送展!”
等到李君阁出来,老太太们已经散了,林奶奶正在高高兴兴的做饭。
司星准和秋丫头还没走,等着李君阁呢。
见到李君阁过来,林奶奶问道:“皮娃?那花咋了?我看着好着呐!”
李君阁笑道:“好着呐好着呐!这不留他们在里边好好聊聊嘛,我可不好意思再在里面当灯泡!我们先走了啊!”
林奶奶说道:“欸,吃了饭再走吧!”
李君阁连连摆手:“你一家团聚,我们就不打扰了,改天吧,改天再来吃您做的包子!”
推着秋丫头跟司星准离开,路上秋丫头还嘻嘻直笑:“二皮哥,那素英婶子就是旺财叔的老婆吧?”
李君阁翻着白眼说道:“前老婆,能不能再讨回来还两说呢!”
秋丫头说道:“肯定没问题,老太太们都在帮旺财叔说好话,我看素英婶子其实很喜欢旺财叔的。”
李君阁说道:“理论上讲,其实他们感情道路上的绊脚石已经清除了,现在就看旺财叔的表现了,哎哟我怎么跟你扯上这个了,心累!丫头啊,有个事情我想问问,这煤砂罐的造型你会设计不?”
秋丫头没听懂:“啥?”
李君阁说道:“就是我们炖汤熬药那种砂锅!你看我们一直用的那些都很粗笨,不好看,你能不能设计出一些简洁好看的造型出来?还要兼顾实用性,对面白米乡我大舅家是干这个的,我想帮他一把。”
秋丫头想了一下,说道:“熬药那种砂罐啊?那种材质充满了原始的气息,质地粗糙,颜色青黑,嗯,只适合极简主义风格,用最简洁的线条打动人。”
李君阁高兴地说道:“可以呀秋丫头!这才一学期就整得满嘴儿新词头头是道了啊!那就是你三笔两笔就能搞定的事情喽?”
秋丫头说道:“哎哟你可太看得起我了,这个才是顶级难度的设计好不好!”
转头又道:“不过我师傅正在李家沟写生,要不我去求求他去?”
李君阁讶异道:“你不是美术学院吗?怎么也有师傅?”
秋丫头嘻嘻笑道:“还是您导师孙老爷子的面子大啊,我们学院嘉州画派的丁一山丁大师,收了我做他的小弟子。”
李君阁皱着眉头:“秋丫头,这个我就要说你两句了,这份机缘可来之不易!既然认了流派传承,那就要执弟子礼,你怎么把师傅丢下一个人跑来跟老太太们打挤做堆啊?!”
秋丫头一吐舌头,小手一摊说道:“这个可怪不着我,我那师傅性子古怪,说我现在根基不牢,看他作画相当于拔苗助长,压根不准我跟着。还说自己揣摩山水更自在,每天家里把饭菜做好就行,不用管他。”
李君阁手扶脑门:“高人行事真是看不懂,呃,要不这样,国画大家是吧?嘿嘿嘿,我们李家沟还真有能让国画大家梦寐以求的好东西,这样,空手求人总不好,待会我给你个砚台,你拿去送给你师傅,求他出手帮助设计几个器型!”
秋丫头笑着答应了,司星准这才插得上话:“小秋,好久没看到你了!”
秋丫头笑道:“小准你好,你的电视剧开拍了?”
司星准面对秋丫头啥机灵劲都没了,老老实实说道:“还没,现在还在跟技术小组收集素材呢,后期御剑的场景要用到大量这样的素材。”
秋丫头说道:“哟!那可很难拍吧?”
司星准洋洋得意:“那可不!不过我们的方式不一样,我们有麻头做帮手,你等着瞧吧,最后出来那效果,绝对震撼……”
秋丫头大奇:“怎么还跟麻头扯上了?”
司星准一说到专业的东西就来劲了,终于能在秋丫头面前侃侃而谈:“我们给麻头装上了摄影机,让它飞行拍摄……”
“哟,麻头这么厉害?”
“你还不知道,前些时间来了一头大雕,跟麻头打了几场架……”
“哎呀谁赢了啊?”
“当然是麻头赢了,不过这几场架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差不多搞明白飞剑空战应该是怎么回事了……”
两个小的一路言笑盈盈,就跟李君阁不在身边一般,李君阁在旁边翻白眼,今天期会不好,老子就是躲不开当灯泡的命!
……
初十这天宜搬家,篾匠叔,石头叔,刘三高,三家齐搬,李君阁又是东家拉了拉一家,忙得一塌糊涂了。
三块招牌挂了起来,分别是“蛮溪竹坊”,“青珉玉坊”和“丰年斗碗”。
前两个好理解,后一个取的“莫笑农家腊酒混,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诗意。
老石头跟石头婶可没有良子那么讲究,啥都往新家搬,一个精美雅致的新木楼,愣是给重新布置成了村头寻常人家。
石头婶还报怨,猪圈没了,猪没法养了。
对对门篾匠叔家的院子,羡慕得不得了,但是到了自家这里,还是准备种上瓜果蔬菜。
对于石头婶这种思路,李君阁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的,只能等以后慢慢来了。
现在还是该忙婚礼。
从今天起王婆婆就开始拘着良子了,饭不能多吃,水不能多喝,吃的也清淡,这叫“饿嫁”,主要是怕新娘在婚礼那天活动较多,如果老是方便会影响婚礼的进度。
场面分两头,娘家一头,婆家一头。
娘家这边相对简单,主要是要备嫁妆,敲定送亲对伍,准备娘家早席。
婆家那边事情比较多,铺床,挂账,花霄,接亲,正酒,洞房都在这边,需要的人手有媒人公,媒人婆,接亲娘,抬礼人,旗手,锣手,伞手,轿夫,司仪,知客师,油厨班子……
李君阁一看单子:“王婆婆您这是要闹多大?怎么花轿都出来了?!”
王婆婆得瑟坏了:“这是阿音交代的,说有外国友人来调查民俗,要我弄一套全须全尾的民俗婚礼出来,这轿子我还是花了好大功夫才在柴房里掏出来的呢,好些年没用过,都压柴房最底下了!”
李君阁笑道:“那你要检查好哟,别到时候轿底通了,那就成元宵节划花船了!新娘子费鞋底子!”
王婆婆哈哈大笑:“怎么可能!您就瞧好吧。”
李君阁又问道:“我这该算婆家人还是娘家人啊?”
王婆婆手扶脑门:“这还真是伤脑筋呢,最搞笑的是村子里好多一家两口子,媳妇要做娘家人,男人想做婆家人!最后我也懒得管了,爱咋弄咋弄,反正最后还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