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吉星说道:“是这个道理,不过你这虫茶不在其列,本来就产量稀少,名气也还没打响,都不用多费力气,随便做做推广,就只会买不到,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
  众人又纷纷献计献策,比如分品级分档次,商标包装要跟上什么的。
  聊到时间差不多,二狗跟硌豆打电话来了,说领导们的这班船就要到了。
  李君阁对众人说道:“哟,市县领导们到了,我得去码头等着,这样,玉莲嫂子你先带客人们去祠堂,我这就去码头。实在是不好意思,怠慢各位了。”
  众人纷纷表示理解,一起出了祠堂。
  先跟众人分手让他们在后面慢行,转身通知梁慧丽和阿音一起赶到小码头,等候五溪一号过来。
  不一会船到了,市委书记田文修,县委书记罗裕祥,县长薛锦华都在上面。
  还有两位不认识,一介绍才知道,一位是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汪其杰,一位是市教委主任邢丽华。
  另外大表哥一家,朱朝安一家,王从军一家,刘爷杜碧华,大头二猛,还有蛮州的胡永刚和几位果商也在。
  一船黑白金三色,也算百年修来的了。
  汪其杰对李君阁说道:“你四爷爷是我们蜀都教育战线上的老革命了,我是代表我们省教育厅来致贺的。”
  邢丽华也说道:“李良储同志是我们蛮州市走出去的老干部了,这么多年留在李家沟,不要住房,不要专车,高风亮节让人钦佩,时逢老人家九十五大寿,我们也必须来贺一贺!”
  一行人边走边聊。
  田文修跟罗裕祥和薛锦华说道:“李老在你们夹川县,老罗老薛,还有两位小同志,你们要认真对待,我们蛮州的老离休干部不多,你们工作上就要更加仔细,生活上身体上情绪上都要多关心,老人家有什么想法,让他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定要落实到位。”
  李君阁连忙说道:“我们李家沟的山水都养人啊。四爷爷身体一直很健康,精神矍铄,一点都不像是九十五岁的老人。书记县长每年都要亲自来关心几次,实在是有劳各位挂心了。”
  “他是我们李家沟年辈最长的老人,梁丫头跟阿音都像他亲孙女似的,关系可好了。四爷爷相当于我们的族长,我们大伙都当宝贝伺候着呢,他在乡里威望也高,待会您听乡民的称呼就知道了,都叫他‘四祖宗’呢。”
  众人哈哈大笑,罗裕祥说道:“昨天接到省军区打来的电话,说还有一位老干部也在李家沟,这个事情你清楚不?”
  李君阁说道:“你说的是司老爷子吧?他是我四爷爷在老十一军时的老部下,这都几十年失去联络了,也是巧合,知道了四爷爷还在世,说什么都要来给四爷爷贺寿。”
  王从军也在这船上,闻言赶过来说道:“我们办公室昨天搜集了一下情况,司青虎同志是原蜀都军区司令员,四七年参加的革命,当时是老二野十一军三十三师九十七团警卫连的战士,李良储同志那个时候是九十七团的代政委,应该是有这样一层关系在里面。”
  田文修说道:“蜀州姓司的应该不多吧,这司老跟红星集团的司总……”
  王从军说道:“田书记,红星集团总裁司红星,就是司老的儿子。”
  田文修说道:“蛮州市建红星院线的时候,我跟这位司总打过交道,总觉得他名字行事都充满了军人气质,原来根子在这里啊。”
  王从军道:“是的,这司总本身也当过军人,自卫还击战中还立过功的。”
  田文修对薛锦华说道:“你这办公室秘书不错啊,闻一知十,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薛锦华笑道:“小王是不错,是我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王从军悄没声地从李君阁一挤眼,这些都是昨天李君阁电话告诉他的,这一不留神就用上了。
  田文修对李君阁说道:“好了这位小同志,后面还有那么多亲朋好友,你自去招呼吧,我们也就是先了解了解情况,有梁乡长和林村长陪着就行了。”
  李君阁这才抽身出来,跟其余几位见礼打招呼。
  江湖儿女那一套又自不同,刘爷说道:“皮娃你很不错啊,听二猛说你在码头行事做人很有袍哥本色,对兄弟仗义,还把几个摸浑水的都嗨服了!哈哈哈!”
  李君阁连连摆手:“要没有二猛哥镇着,他们能服?刘爷您这是往我脸上贴金了。”
  杜碧华抿嘴笑道:“生意也做得不错啊,码头上就数你的荔枝生意红火了。”
  李君阁说道:“哎哟杜姐我这就是地里头的包包白菜,看起倒是圆范其实心都裹紧了,今年多靠了乡里梁丫头趟好了路子,我这只是萧规曹随,再加上刘爷赏脸二猛哥他们帮衬,这才稀里糊涂的也没亏本。”
  这乡下俏皮话逗得杜碧华咯咯直笑,低声说道:“二皮,前边那位穿白裙子的姑娘有一丝英气,模样也周正,有点像我辈中人,你可以好好考虑考虑哟。”
  李君阁头皮发麻:“杜姐你眼太毒了!那位可是胭脂虎!你别看她现在文文静静的,那是腰里上把插子,半夜就敢摸下悬天崖的主!我还是当姑奶奶供着吧!”
  刘爷很讶异:“现在的小姑娘如此了得?就前面那位领口袖口有苗绣那位?悬天崖的?”
  李君阁点头道:“嗯,山上那位闹山虎的亲孙女,苗婶的亲侄女,现在还是我们李家沟村的村长。对哟,刘爷你在悬天寨待过几年,跟育龙天老寨主应该有过交情吧?”
  刘爷打了个哆嗦,说道:“皮娃,要是这闺女看上你了,我看你就还是乖乖从了吧。”
  李君阁一口老血没喷出来:“刘爷,现在不是苗女下山撞亲的老时节了,人家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村官呢!”
  刘爷说道:“唉,我说你李家沟怎么净出些妖孽?早年间有何二虎,更早听说你这九十五的四爷爷也不省油,小辈里我见你就是个出挑的了,没想到这里还猫着一个呢!”
  李君阁说道:“阿音很好的,漂亮大方,聪明懂事,心地又好,一村老小都喜欢她。”
  刘爷还是在哀叹:“问题就在这里了呀!这衙门里的人越能耐,我们这道上的就越不好混啊!”
  这也算屁股决定态度了,李君阁也没法劝解,干脆丢开刘爷,又去找胡永刚叙话。
  胡永刚说道:“皮娃来,这是我家娃胡小勇,小勇快叫叔叔,对了,你电话你说得不清不楚的,你要那么大的树脂块做啥?”
  李君阁说道:“那是我村里的一项手工艺,这手艺要是能复原出来,那我李家沟可要露一大脸了,这树脂就是给他们练手用的。”
  胡永刚说道:“那我猜就是雕塑呗,这雕塑还能整出啥动静不成?我们蛮州的酒瓶子,你们县城里那几个送荔枝的胖武士跟吃荔枝的胖婆娘的,我看也不怎么好看。”
  是人就见不得外乡人说自己家乡不好,李君阁立马说道:“你们蛮州那个也叫雕塑?那就是一个大广告好不好?我们夹川这个可是唐代宫妃和飞骑的形象,都是有说头的好不好!”
  胡永刚哈哈大笑:“哎哟还急眼了,好好好,我就看你们李家沟能搞出啥来。”
  李君阁说道:“哼哼,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勇,明天就跟叔叔去山里玩啊!好些小朋友一起呢!”
  胡小勇高兴得只拍巴掌:“好啊好啊!”
  说话间就来到了祠堂,四爷爷穿着绛色的唐装,也没有说搞得喜庆一些,倒是两个外国友人,白体恤紧身牛仔裤,化着淡妆扎着马尾,登时吸引了不少眼球。
  司仪是药师叔,见到一行人物过来,连忙招呼点燃鞭炮,一万响的大鞭,立马就把气氛烘托出来,就是俩国际友人吓得花容失色,直往李君阁身后躲。
  祠堂右边是一排横桌,铺着桌布,村里唐会计正领着人填写礼金,乡里人和城里人分开填写,因为城里人送得比较多基本都是一千左右,乡亲们也就一两百,放在一起不好看。
  吃饭也分开,城里人的席面摆在祠堂里,乡亲们都坐到打谷场上。
  干果冷盘早已摆好,烟酒都已上齐,大家一边抽烟吃糖嗑瓜子,一边等着开席。
  药师叔先请四爷爷做了头排头席,然后是司老爷子市县各位领导,然后是孙老一行,然后是省城蛮州各位远客,再然后是县城各位亲朋好友,然后是乡里亲戚,这就把祠堂里的席面坐了个慢慢当当。
  外边的席面是四里八乡赶来的乡亲,很快就将六十桌席面填满。
  最搞笑的是篾匠叔一身时尚的禅意中国风,旁边是低眉顺目的良子丫头,还真有点冯崇飞嘴里大藏家的架势。就是跟青布衫子的老小石头坐一个桌,怎么看怎么别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席间
  时间要抓紧,五百桌席面,六十桌同开,一个小时一排,这席也得吃到晚上七八点去了。
  上菜的人称为“打盆的”,刘三高跟王黑子赶紧招呼开笼,打盆的走马穿花,流水价将品碗斗碗往桌上摞。
  大师兄也操控无人机飞了起来,记录下这一难得的画面。
  这边药师叔登上戏台,抖出一张白纸念道:“时维嘉岁,序届阳秋。祥开九秩,祝庆三多。设帨溯当年,喜花甲一周又半;称觞逢此日,祝萱颜百岁有奇。春同松柏,是说南山春不老;寿称国瑞,希如北海寿尤深。仁爱笃厚,征洪福之懿考,积善有征,享文明之大年。八仙嘉客,渡清波以成庆,四世贤孙,扶瑞鹤以来翔。聊备野蔬,谨呈薄酿,非金谷之胜馔,慕桃李之芳噙。语粗意到,酒至杯空,李家沟村李良储老人寿宴!开——席——!”
  “好!”下面大家疯狂的鼓掌叫好,四爷爷兴致昂扬,站起身举起酒杯,向四周遥敬了一圈,药师叔也端过一杯,继续说道:“让我们同饮这杯寿酒,为老人庆贺!”
  “好!”六十桌席面的人都站起身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那叫一个热闹。
  席面这就正是开始了,大家开始推杯换盏品味佳肴。
  九斗碗席面菜式都是以清淡咸鲜为主,于晓蓉那一席坐的是几位客商和他们的手下,见菜上来刘程先就开始说话了:“老王,打脸的来了啊!谁说我们川菜除了麻就是辣来着?来来来,好好品尝品尝,看看这不辣的川菜是什么味道。”
  然后对大家说道:“这镶碗可不能动筷啊,我们城里没这么多规矩,乡下可不一样了,这菜需要开过启席礼之后才能动筷,不然就是不懂礼数惹人笑话了。”
  于晓蓉早就跃跃欲试了,一听这话有些泄气:“那我们就这样看着?”
  刘程先说道:“别的菜随便吃啊,饿不着你!”
  说完又看着桌上两瓶郎酒,说道:“等会,我去外头换两瓶酒过来。”
  说罢溜祠堂外边去了。
  这次席面每桌安排的两瓶商品酒,之后的就是乡里自家的泡酒了。
  不一会刘程先拿来俩瓶酒,一个红艳艳一个黄灿灿,说道:“参加乡里的宴会,要喝这个才地道。这一瓶乌梅的一瓶橙子的。不分男女都能喝。”
  众人都尝了一下,感觉味道酸甜酸甜的,都对刘程先竖大拇指:“别的我们城里喝得多了,这个才是地道的风味特色,老刘你真是吃货!”
  刘程先说道:“是吧?来来,这冰糖肘子肥而不腻,这猪皮小于跟颜姐可以多尝尝,胶质丰富,最要紧的是底菜,我看看是什么打底,哟,豇豆干,嗯,汤汁的滋味都进去了,这味道真浓郁,大家快尝尝。”
  颜芳说道:“这个酸萝卜扣鸭才地道!老刘,你我的店里怎么就进不到这样这样的鸭子呢?”
  刘程先说道:“这个没处说理去,这是农村散养的土麻鸭,跟三个月出栏的饲料鸭比起来,饲养周期太长,货源也不稳定,还有风险也大,一年多时间里要是遇到一场禽瘟,一天断货了我们就得哭死。”
  颜芳说道:“这李家沟环境挺好的,要是二皮有这个心养这样的鸭子那就好了。”
  刘程先说道:“老王,颜姐,你们可别提这茬啊,要是二皮当真听进去了,可能反而是害了他,这个风险太大了。”
  于晓蓉说道:“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这个其实也不是不能考虑,不过二皮估计也不是养殖行家,我们还是别提这茬了吧,就老老实实种果树,搞农家乐,也不错了。”
  话说着李君阁就带着俩吉祥物过来了,后面还跟着硌豆和二狗,一个托着酒盘,放着八个杯子,盛着低度的刺梨酒,一个拿着酒壶,随时添酒。
  alice跟shirly只管微笑,话都让李君阁来说。
  李君阁一看镶碗还没人动,说道:“哟!你们还有懂这个的?其实现在乡里也不大讲究这礼数了。肯定是刘哥说的没错吧?那行,那我也就认真当回放棚师,演个礼给诸位看看怎样?”
  一桌都是爱看稀奇的,都不住鼓掌叫好。
  放棚师就是陪着主人执行启席礼的人,有的主人家害羞腼腆放不开,所以在九斗碗上特定有这个职位,专门陪帮主人说话。
  一般启席礼的过程就是放棚师和主人走到一桌席的下方尖角处,然后放棚师喊话,一桌的客人都得停下筷子站起来,表示有礼貌尊重主人。
  之后主人鞠躬,同时帮忙的人把托盘端到桌子中间,客人每人端起一杯酒喝下去,主人陪饮一杯,再说几句客套话。
  这个简短的礼仪之后,这桌客人就可以坐下动筷子吃蒸镶碗这个头菜了,主人家又接着以同样程序的向下一桌客人去行启席礼。
  只见李君阁站到下首桌角处,清了清嗓子喊道:“诸位请起,为上四方;高亲好友,多谢相帮;粗肴淡饭,聊表衷肠;请大家喝了这杯寿酒,祝各位福寿安康哟——”
  说话间众人都笑嘻嘻地站了起来,各自端起一杯酒。
  alice跟shirly两人乖乖鞠躬,然后端起杯子敬了大家,众人一起一饮而尽。
  王吉星说道:“哎哟这个席面真讲究,太有意思了。”
  李君阁笑嘻嘻地说道:“还没完呢。”
  转头对两个吉祥物道:“该你们客套两句了。”
  alice歪着脑袋努力回忆了半天,才突然来了一句:“打架你好我好!”
  一桌子人都呆了,不明觉厉,这是什么老词儿?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是大家吃好喝好!算了,取消你们说话的资格,下一桌!”
  又客套了两句,李君阁去了下一桌,刘程先这才拿起勺子给自己舀了镶碗中的一勺汤尝了一口,赞道:“哟,这乡里的汤头独到啊!”
  说完给王吉星盛了一碗,然后招呼大家:“各位,赶紧赶紧,这个汤吊得真不错。”
  王吉星喝了两口,也跟着赞道:“好喝好喝。”
  说罢夹起一片蛋卷圆肉说道:“这是午餐肉吗?怎么外面还有一层蛋皮。”
  尝了一口又道:“嗯,比午餐肉好吃太多了。”
  说罢鼓起腮帮子开造。
  ……
  话题到了另一桌,这就又不一样了,司老爷子端起酒杯,对四爷爷说道:“来来来老政委,你看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敬你一杯酒,还是皮娃孝敬你的,我就厚着脸皮借花献佛,祝你松柏长青,健康愉快!”
  四爷爷端起酒杯跟他走了一个,说道:“老虎啊,今年乡里的收成,还是托了你家小准的福呢,以后小准有啥需要乡里支持的,让他只管来跟我开口,交代皮娃也行。”
  司老爷子哈哈大笑,说道:“娃子们的事情,有一出没一出的,没个定性,以前还真没见过他能在一个地方窝这么久来着。这上了年纪也懒得去管他们了,任他们自行发展吧。”
  四爷爷说道:“也是,现在外面的事情日新月异,当年我们拼死拼活的时候,可真没想到有一天日子会变成这个样子啊。”
  司老爷子说道:“那是啊,我那会儿想着当兵了一天能有俩馒头吃,这日子就算登天了,没想到一天三个,有一个还是您给的!要不是你给我天天给我讲道理带我上路,哪里有我的今天!”
  四爷爷说道:“看到今天娃子们的生活,我们那时候的摸爬滚打就没有白瞎!”
  田文修端起酒杯说道:“李老,司老,是你们先辈的披肝沥胆,才换来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了,面对各种新形势新问题,我们还是会继承发扬你们先辈的光荣传统,不辜负你们的厚望,来,我各敬两位一杯,也祝二老身体清健,多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接下来是汪其杰和邢丽华,然后才轮到罗裕祥和薛锦华。
  一番过后,汪其杰说道:“这李家沟的山水可养人啊,空气清新,风景秀丽,食材地道,你看李老,身体矫健,思路清晰,哪里像九十多的人啊!”
  田文修说道:“这就是著名的九斗碗吧?菜式挺清淡的,烹饪方式也健康,很适合老人和孩子,李老,您的后人给你备办这个宴席,可也是费了番心思的哟!”
  罗裕祥说道:“老薛,这九斗碗是不是也在小梁的非遗项目申报名单里啊?”
  说完又对田文修说道:“田书记,这可不是我的工作不到位啊,这小梁跟小林太能干了,县里申报的非遗项目,就数盘鳌乡多,大项就是十来项,小项二三十项,还项项都源远流长丰美华瞻,每一项都整理了厚厚的一本!怎么取舍,县里也是头痛呢。”
  梁慧丽说道:“是的各位领导,这个我们也申报了,传承人就是选的这次席面的承办人刘三高。他家的高汤是祖传秘方,这九斗碗几道大菜例如镶碗,扣鸡扣鸭几道大菜都要用到,你们刚刚也品尝过了,味道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都说道:“这九斗碗列入非遗,我们一点意见都没有!”
  邢丽华还开了句玩笑:“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这个席面可真是做到了啊!”
  一桌子人都哈哈大笑。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总结
  闲话转回,再说李君阁这边,这六十桌齐开的席面,一队敬酒的人肯定是不够的,足足派出了四支队伍,一队是大伯小堂哥负责,一队是大堂哥跟赶回来的二堂哥负责,一队是老爸老妈负责,一队是李君阁俩国际友人负责,分头出击,每支队伍负责十多桌,这才算支应下来。
  流水的席面铁打的队伍,转得跟滚珠似的。
  一直忙到了晚间九点,客人才逐渐散尽,alice跟shirly累坏了,趴在桌子上等晚饭上桌。
  shirly对李君阁说道:“jungle,你们这里的宴会太吓人了,他们都是我们家族的人吗?”
  李君阁笑道:“大致有一半吧,千多两千人的样子。”
  俩国际友人惊得目瞪口呆:“噢卖糕,我们家族人真多!”
  李君阁说道:“这还没到齐呢,好些在外头打工的没有能赶回来,要等到哪年大祭祖的时候,那个时候宗祠一开,场面才叫盛大,不过那时候就没这么大的席面了,就是一水的豆花饭完事。”
  alice非常的自豪:“我们的家族真伟大!美国估计没有这么大的家族。我回去跟他们说他们肯定都不敢相信。”
  晚间的席面除了家里人,就是两个油厨班子,梁丫头阿音二准大师兄一直都在忙里忙外拍摄没有吃好,王从军和朱朝安那两对鸳鸯饭后也一直留下来帮忙,都辛苦,这时也请来好好吃一顿,摆开最后四桌,算是总结汇报大会。
  四爷爷对大家说道:“这次真是辛苦大家了,思成,思齐,这花了不老少吧。”
  大伯说道:“四祖宗您这是逢五大寿,四里八乡的亲戚不用招呼都会来的,这思远老哥不在身边,可不就得在家的兄弟支应着嘛,不是我们想搞这么大,是这人确实就有这么多,谁让您是这四里八乡最大辈的老人呢。这次雨湘跟雨淮回来可是大喜事啊,啥时候思远老哥能回来一趟,那就更圆范了。”
  奶奶说道:“四哥这个生辰,大家心里都记者呢,哎哟你看这俩小丫头今天可真是累坏了啊,在外国可没用经历过这个吧?看这小模样真让人疼呢。”
  alice突然想起一件事,抬起身说道:“五奶奶,我看到他们的包包上都挂着小布娃娃,我们也想要。”
  shirly也把头点得鸡啄米,满眼小星星说道:“嗯,听说都是你给他们手工缝制的,都是香香的,您真厉害!”
  奶奶爱怜地望着两人,说道:“那是香囊,俩娃子都多大啊?”
  李君阁说道:“奶奶,她们一个属猪一个属牛。你就看着给她们弄俩吧,跟娃子们那种一样能挂包包上就行。”
  这是席面上来了,大家开始动筷。
  alice跟shirly俩妹崽可算是开眼了,每夹一筷子就“鹅妹子嘤”“豌豆腐”的乱喊。
  奶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还一本正经的解释呢:“这外国娃啥都不认识,乖女啊,这是熊掌豆腐,是黄豆磨的,豌豆可没法做豆腐,那盘是炒萝卜缨,不是什么鹅妹子嘤。有一种野菜倒是叫‘鹅薇儿肠’,不过也不是这个时候吃。”
  俩妹崽连连点头,说道:“真好吃啊,中国的美食真是太好吃了!”
  虽然语言不大通,但是感情是相通的,鸡同鸭讲,却也其乐融融。
  这时刘三高跟王黑子端着酒杯过来了,刘三高说道:“老祖宗啊,您看我们一直忙前忙后的,现在才得空敬您一个,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王玉华也说道:“老祖宗您这真是德高望重,省里市里都来人了,我们这场席面,都跟着您沾光了,来,黑子也敬你一个,祝您健康长寿越活越年轻!”
  四爷爷跟他们走了一个:“太感谢两位了,这席面办得真不错,材料还没剩下多少,足见两位安排得精心,大家都吃的满意。”
  大伯也站起来说道:“黑子,三高,李家这场坝坝宴算是请对人了,来,我代表主家,也敬你们一个。”
  刘三高说道:“这是主家赏了大场面,让我们在省市领导前面露脸了呢。我们这还得感谢你,刚刚梁乡长给我说了,市县的领导都同意我们的非遗申报了,这么多项目里面我们九斗碗拿了个头彩!没有多说的,我跟黑子连走三杯,算是感谢你们李家人了!”
  李君阁说道:“那就恭喜你们了,这名头打响了,以后你们就可以在夹川蛮州蜀都开饭店了!”
  刘三高把手摇得呼噜呼噜的说道:“不敢想,不敢想,这坝坝宴要是离开了乡里的食材,可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我听说城里人吃的的鸡母才半年就出栏,那能有多少肉味,汤里还得加大骨提油加鸡精提味,哈哈哈这不是搞笑吗?皮娃听说你这李家沟要搞旅游开发,到时候能给叔留个口岸,叔就感激不尽了。”
  李君阁笑道:“那可太好了,刘叔要是看得起我们李家沟,那还有啥说道,不过现在人流还没起来,立马开饭店那可得亏老长的时间了,还是等人流量起来再说吧,江边地段我给你们留着,到时候随时欢迎刘叔王叔啊!这杯酒,就算预先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待刘三高王玉华回到自家的席面,李君阁又拿着酒杯来到梁丫头那桌说道:“梁丫头,阿音,二准,大师兄,你们今天也够辛苦的,干嘛不先吃了再拍啊?”
  阿音说道:“刚开始不是有仪式嘛,我们想着不能错过,结果机器拿起来就放不下了,对了二皮,药师叔那篇文章是谁整的啊?四爷爷不会亲自操刀写自己的贺寿辞吧?”
  李君阁笑道:“我脑门芯子都抠烂了才搞出来这么一段,四爷爷听了脸色还好,应该还算满意吧。”
  大师兄说道:“难怪孙老那么喜欢你,你们这是有共同语言啊,现在能写这个的也不多了。”
  李君阁说道:“对了,孙老呢?”
  大师兄说道:“回去休息了,几位领导来敬了一圈,他自己又去跟李老司老走了一个,这就喝得有点高了。”
  李君阁说道:“来来来,大家辛苦,我敬大家一个。”
  众人喝了一杯,吃了几口菜,王从军说道:“五百桌的流水席,也算是盘鳌乡头一次了吧?二皮,上午的事情,谢了啊!”
  李君阁知道王从军是指提前告诉他司老爷子信息这事儿,兄弟俩对视一笑,默默地走了一个。
  小美最兴奋了,一边盛着老鸭汤,一边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我们家猪儿虫在你这里见天儿好吃好喝的,这身材却越来越好,我都想跟着在你这里呆着了。”
  李君阁随口就来:“好啊,今晚就结婚,明年就可以抱娃娃了。”
  阿音啪的在他肩膀上一下,骂道:“又胡说八道!”
  任晓芊也忍不住说道:“二皮,你们李家沟真的挺好,上次拿回去那蘑菇,蜂蜜,还有笋干,可让我老妈好一顿夸。”
  小美也说道:“说起这个啊,朱叔叔最喜欢吃油肉,可是被阿姨给拘着,天天馋得哟。”
  李君阁哈哈大笑,对朱朝安说道:“猪儿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天天在这里好吃好喝,丢老爷子在县城里受苦受难啊!”
  猪儿虫一边逮着冰糖肘子猛造,一边说道:“这个可真怨不着我,他自己应酬那么多,我都跟他说了好些次了,就是脱不开身啊。”
  李君阁说道:“还是劝叔叔抽时间来修养一段时间吧,这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猪儿虫点头应是,李君阁又对众人说道:“家里的小娃子们发现我家野猪能找蘑菇,这些天他们一群小不点可是发大财了,每天从我手里撸走好几百块啊,明天我也准备带客人进山转转,你们要来不?”
  朱朝安跟王从军笑得见眉不见眼,这个必须来!
  阿音跟梁丫头说今天累坏了,明天准备睡个大懒觉。
  李君阁说道:“那行,那明天中午你们少吃点,留着胃口等我们晚上的蘑菇大餐!”
  ……
  第二天一大早,李君阁起床出来,就看见胡小勇还有钟露李星宇仨城里娃蹲在敞坝里研究下司犬呢。
  “胡哥哥,你看这狗狗的名字好奇怪哟,叫肥皂的‘皂’。”
  “你那个算好的了,我这个才搞笑,叫‘臭’!这都啥名啊!”
  “不对不对,胡哥哥,我这个才叫‘臭’!”
  白大跟白六满脑子黑线:“你们才臭你们才臭!”
  李君阁看到他们就说道:“哟,几个小家伙怎么一大早找到这里来了啊?吃过早饭没有?”
  几人过来喊李叔叔好,钟露说道:“我们惦记着采蘑菇,一大早就睡不着了,出了农家乐问路过的老爷爷,他说屋顶上有老鹰,家里有几条白狗的就是您家,我们就找来了。”
  李君阁赶紧摸出电话给玉莲嫂子打电话,告诉她几个孩子在自己这里呢,好家伙小孩子都是爸妈的命根子,这不见了一会儿还不得急死啊。
  等李君阁打完电话,钟露问道:“李叔叔,你们家的狗名字都好奇怪啊,怎么还有叫皂跟臭的啊?还有其它几个字是啥?”


第一百二十九章 麻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