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君阁又用同样的方法处理鳝鱼和丝瓜,不过这次没有放豆瓣和酱油,出来的菜油色清亮。
之后锅里加底油,放入蒜片,姜片,花椒,干辣椒段,青红辣椒段爆炒,炒香后放入之前炸的时间比较久的那一批鳝鱼干煸,最后还舀了一些鸡枞油,抓一把油里的鸡枞丝进去,最后加盐洒芝麻翻炒了几下出锅。
最后用花椒面,辣椒面,盐将最先炸好放凉的小泥鳅拌上。
大家上桌开吃,门口一群下司犬闻到这味道都走不动了,在门口排了两排。
第九十七章 新村长
这时阿音育,猎户叔,大伯也一起过来了。
猎户叔看到八条狗这样子就生气,说道:“这好好的猎犬,怎么就弄成嗅嘴狗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还不是一直没机会上山嘛,在家里拘成这个样子了。”
猎户叔若有所思,说道:“也是,算算也该练练腿了,正好给刘荣找味药,啥时候有空我带出去练练。这样下去这狗得废了。”
还是老规矩,大人一桌,娃子一桌。
李君阁给大家上上酒,大伯对李君阁说道:“这跟县里要了多少年的大学生,现在可算是要来了,二皮,阿音你已经见过了,现在我跟你说一下,李家沟的新村长,以后就是她了。”
李君阁大吃一惊,这丫头翻山越岭玩滑板的,怎么一下子就又变村长了!说道:“哎哟,这一上午可怠慢了,原来是高层啊!对了我说你们两个丫头,可藏得够深的啊!”
阿音育笑道:“二皮哥,是梁姐姐不让我说的,这个你只能找她!我这村长也得听乡长的是不?下午梁姐姐可是把你写的十年发展规划给我看了,你很厉害啊,以后还请多帮助!来,这杯酒我敬你!”
李君阁赶紧跟她碰了一个说道:“可不敢当,啥十年规划啊,那就是一个投资意向书而已,就这样还被薛县长批了一脑袋呢,意思是说我好高骛远,叫我从农开公司先搞着。”
大家动筷边吃边聊。
李君阁对大伯说道:“这换届不是要明年开春吗?”
大伯说道:“等不得了啊,村里哪有那么多讲究,委员会开个会就完事,现在的很多事情我们老辈人都看不懂了,必须换年轻人上啊,本来我看你算一个,问题是你这惫懒性子,一天到晚打渔摸虾的没个正型,唉,只好麻烦人家悬天寨了。”
猎户叔说道:“阿音可是我跟你大伯推荐的人,是我侄女!你可得给我老实些,不准出幺蛾子!”
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说道:“我在你们心目中就这形象?”
梁慧丽抿着嘴笑道:“好点不多!”
老爸说道:“你还不是净整幺蛾子?我就问你,你那农开公司多久没去过了?”
李君阁挥着手说道:“我那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算了算了,不跟你们计较。对了大伯,今天停车我去小酒厂看了,那厂子村里让承包不?”
大伯说道:“怎么?你还想做烧酒?”
李君阁说道:“不是那么回事,这不还有个把星期就会有个钓鱼比赛吗,接下来还有好些朋友要来旅游,对了,日本那边也要来人了,我想着得有个像样的地方给人家住吧?家里这都快满了。”
大伯说道:“那个地方倒是有几间房,要全改成住房,这工程量还是不小呢。你看我就说你有一出整一出,早怎么不说?”
李君阁说道:“前两天不是大家都在收稻子嘛,我都没好意思开口。我想着先把三次接待搞好,摸出路子来,以后那里就是我们李家沟第一个农家乐了。”
大伯说道:“那这事情够紧的啊,一个星期,怎么着也不够啊!”
李君阁说道:“这第一波简单,钓鱼的人都喜欢露营,他们不会计较住宿条件的,我们搞好后勤保障就行了,找两个人把大锅饭菜弄起来,保证给他们送水送饭不耽误就行了,给他们找几处野外搭帐篷的地面就当完事儿;第二波日本人也好办,来的人不会多,就那几间房收拾一下也够住了,再说人家愿不愿意在我们这里住还两说呢;就是第三波麻烦些,不过都是我朋友同事,有点啥不周到的地方人家也会原谅,就是住房到那时候可就不能耽误了。”
大伯摸着下巴说道:“这样时间也勉强够用了,那你得马上联系建筑材料工程队啥的……嗨,这不安娃在这里嘛,这事我就不操心了。”
朱朝安哈哈大笑说道:“我跟着二皮混吃混喝这么久,可算是能够出把力了,这点小事,我来搞定,一个农家乐改造,三个星期,绝对不耽误事!”
李君阁说道:“行,那我就全交给你了啊。”
转头又对大伯说道:“这承包费咋算啊?”
大伯拍着脑门道:“我说承包协议你到底细看没有?你承包的时候是包括了五溪沿岸河滩地的,那酒厂也算那范围里面,还给啥承包费?”
老爸也说道:“怎么着?刚说你惫懒你还闹,现在现形了吧?!”
大家都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忙着分林场带回来的东西,给梁慧丽,小美,任晓芊,王从军每家都备了一份,在加上自家的蔬菜鲜鱼腊肉,算起来每家也有二十来斤东西。
分完才想起自己包里还有两个木头叔送的毛麝香,也赶紧去取出来藏到自己床下。
然后就听见娃子们喊:“二皮叔!小老鹰又来送野鸡了!”
李君阁出门一看敞坝,中间又丢着一只野鸡,抬头望屋顶的隼台,麻头果然站在那里。
“咦?这小家伙怎么知道我回来了?”李君阁进屋带上鹰手套,将猎户叔送的那个木头隼台拖到敞坝中间,将手一扬,麻头边飞了下来落到李君阁胳膊上。
王从军等人过来围观,啧啧称奇。
朱朝安艳羡道:“这东西真灵性啊,知道我们昨天没有吃到野鸡炖蘑菇,今天就特地来送野鸡。”
小美说道:“我有一对相思鸟养着就够得意了,没想到二皮家养着这个。”
李君阁将麻头移到隼台上,进了厨房,假装在盆子里捞鲫鱼,实则从空间里弄了几条出来。
鲫鱼有点大了,李君阁将它们改成条,端出来喂给麻头。
朱朝安也拿了一条给麻头,结果麻头根本不理他。
朱朝安气坏了,转头想从下司犬找存在感。
结果下司犬们也不接,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爸爸不让我们接外人手里的东西,说是会被麻翻了卖掉!
老大最聪明,把自己的饭盆叼过来,意思是自家饭盆里的东西可以吃。
朱朝安将鱼放到饭盆里,老大吃得见眉不见眼。
李君阁气得倒仰,说道:“靠!这个奸猾的家伙,还学会利用政策漏洞了?!”
王从军在一边欣赏麻头,说道:“这老鹰可真厉害,那野鸡跟它个头都快差不多了吧?”
李君阁说道:“这个不是老鹰,这是游隼,全世界飞行最快的动物,时速最高可达360公里,早期喷气机的进气口就是根据它的鼻孔做的,别说野鸡了,就是大雁被它从脖子后面来一下也得歇菜。”
王从军这才注意到,麻头的鼻孔真跟早期喷气机那种进气口差不多。
李君阁说道:“我叫它麻头,也是不打不相识了,它来我家偷鸡,被我教育了一顿,居然赖上我了。”
王从军跟朱朝安猛翻白眼,你就偷着乐吧!
上午送娃子们去祠堂,然后李君阁就带着大家到五溪河边上散步,一边用鹰笛训练麻头。
中午就吃麻头送来的野鸡炖蘑菇,滋味鲜美异常。
待到送走了恋恋不舍的几人,李君阁跟朱朝安这才去酒厂考察,这地方离五溪河水边不远,水不大的时候还可以下到河滩上遛弯,欣赏江景,观赏水鸟,环境很好。
酒厂面积也不算小,围着一个大院子,铁门进去左侧是一栋两层小楼,上下各四间,算是住宿办公区。临江的一面是厨房蒸馏房窖池仓房。
朱朝安对李君阁说道:“二皮,我看办公这边不用大改,把门窗换一下重新刷墙就可以了,对面厨房蒸馏房窖池仓房里面找平隔开,弄出十来间平房,临水开窗,那就是水景房了,厨房弄到右边围墙外边去,到时候里外两个门,进货从外边,送菜从里边,院子里弄出一圈凉棚可以喝茶吃饭,我看也就凑合了,中间景观咋弄你是行家,我就不提意见了。”
李君阁觉得这方案不错,说道:“嗯,可以,就是临江房还是别弄太小,就八间吧,多出来的地方每个弄一套卫生间,这样更方便,顶上弄平,二楼直通,又可以多一个欣赏江景的小花园。”
朱朝安算了一下,这上下十六个房间,可以接待三十来人,也算一个中型农家乐的规模了,也点头无话。
因地制宜,那就简单了,两人都是行家,朱朝安打电话叫人来测量画图,李君阁回去抽空设计了一下庭院,就算完事。
事情丢给朱朝安,李君阁就又算清闲了,第二天又跑去找篾匠叔,结果发现司星准居然在这里,正架着一个不小的摄影机对着干活的篾匠叔猛拍。
这可是稀奇事,李君阁缩手缩脚的从一边出溜过去,生怕被镜头挂到,来到司星准身边看稀奇,大气都不敢出。
司星准翻着白眼说道:“你干啥呢?做贼一样!”
李君阁这才敢直起腰,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哎嘛差点没憋死我,我才要问你,你这是干啥呢?”
第九十八章 手艺人
司星准说道:“前几天我见这里的竹林不错,过来取几个景存起来当素材,结果遇到了篾匠叔,他给我看了你给他拍的视频。”
说完一脸的鄙视:“你说你拍的那都是什么狗屁玩意儿?我准备给篾匠叔重新拍一套。”
李君阁说道:“你也是闲得无聊!我业余的,用手机拍的,能跟你专业人士专业设备拍出来的比?!不过过阵子这里会有日本人来拜访,这些你都可以拍进去。”
司星准说道:“还有这事?篾匠叔怎么就惊动日本人了?”
李君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跟司星准一说,司星准摸着下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李君阁问道:“喂,这事情不妥吗?”
司星准回过神来说道:“没有没有,那到时候我全程跟进,把事情都拍下来,对了,你还得拉我去拍五溪河,包括上面的几条溪流,还有抽空你们得去葫芦溪那边玩玩竹竿子,这些都是给电视剧准备的素材,你给我出的主意,你得负责。”
李君阁气得倒仰,说道:“我这就算是被你赖上了?”
这时一缕阳光穿过竹林斜照下来,落在篾匠叔的肩头上和头发上,那画面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司星准抖开一个反光布,叫李君阁帮着往篾匠叔脸上补光,说道:“来来来,赶紧,等了一上午了就等这一会!”说完就去照顾机器去了。
拍完这个镜头,篾匠叔才起身跟李君阁打招呼:“皮娃,你这朋友咋回事?这都好几天了,每天拿个机器对着我。”说完有些不明觉厉。
李君阁说道:“那啥,你就当他是个晚辈就行了,跟你一样,都是手艺人,你靠竹器生活,他就指着那机器生活。”
司星准在一边猛翻白眼。
篾匠叔说道:“哦,都是手艺人啊,那就好说话了,不过那机器能出啥活件啊?”
李君阁说道:“就跟我拍的那些差不多,弄完发到网上去,一群人瞎哔哔,不过我是拍着玩,他可指着这个吃饭呢,有人觉得拍得好的呢还可能买个票打点赏,那他就有饭吃了。”
篾匠叔说道:“唉,手艺人都是这样啊,手艺对得住人,人家才赏饭吃,这娃子也不容易啊。”
转头对司星准说道:“那就没说的了,既然都是同行,那以后有啥事就交代,篾匠叔好好配合你。”
司星准只好哭笑不得地点头应付。
接下来司星准又拍了一上午,还房前屋后的取景,李君阁干脆进屋做饭,司星准吃完午饭才离开。
饭后李君阁开着车拉篾匠叔去找老石头跟小石头。
老石头跟小石头住在鳌溪边上一个大石场边上,房子周围都是各种大小的石头狮子,各种传统题材的石板,还有就是墓碑一类的东西。
两人正拿着钉子在大理石面上钉画呢,大理石上的画面就跟黑白照片一样的。
见到他们到来,老小石头都放下家伙事,过来热情招呼。
石头婶也出来打了个照面,是一个瘦瘦的女人,话不多。
家境看起来不富裕,想想也是,老石头成天琢磨石号石鼓的事情,心思都没在齐家上头,家里估计主要还是靠小石头撑着。
李君阁从车后拿出一份林场弄下来的东西当礼物,然后又从车里拿出那套本来给篾匠叔买的电动工具,递给小石头道:“小石头,你看看这套家伙你用得上不。”
小石头一看大喜:“哟!这是电磨啊,接上雕刻笔,我就可以把东西弄得更细致了。”
李君阁翻着白眼,心想你胸口那个蝉子已经够细致了,再细致你是想把细胞都雕出来吗?
老石头说道:“这石雕吧,中活最好做,大活细活都难,大活是手力跟不上眼力,细活是眼力跟不上手力。这东西做小件下料快,容易粗活,不过有了它,到时也可以接一些硬料的小件了,既然皮娃一番心意,你以后也就练上吧。”
李君阁说道:“用得上就好。”转身又从车里拿出两大包各种型号的磨针,说道:“我就猜你用得上,把磨针都给你买好了!”
老石头说道:“皮娃,你可真是有心了,切娃赶紧,去将皮娃的东西拿出来。”
说完进屋拿出连个布包裹,打开来是两方砚台,放在石桌上,让李君阁观赏。
李君阁端起砚台来细细欣赏,一方的主题是上方是一棵老松树,几个大小不同石眼部位被处理成松鼠松果,几条金丝被处理成挂着松树上的藤蔓,随风飘拂,在庄重中又透出活泼灵动。
下面是群峰,群峰中有一流飞瀑流入山下大河,大河就是砚台的墨池。
右下角是一路江滩,江滩上有枫叶荻花,离江滩不远还漂着一条渔船。
翻过砚台,底下刻着着“万壑松风”四个劲楷。这面发挥就大了,松山云海,幽涧芳兰,极尽其妙。
李君阁说道:“太美了,背后还下了这面大的工夫,这石头加上这手艺,太精妙了。”
又拿起一方,这方上面是几片大荷叶,叶子上有些被虫子咬出的残边孔洞,下方砚池被处理成一汪清塘,几个石眼,大的被处理成莲蓬,小的被处理成荷花的莲心,几条金丝大体拉出了荷花的外廓。
右下方还有几个小石眼,被处理成几方萍叶,几根金丝被处理成蒲草,下面还有一个留着的石皮雕出的青蛙,正盯着蒲草上的一只螽斯。
翻过来,背后也是浅浮雕的荷塘景色,有一只白鹭,取材“一路清廉”。
“哎哟,这螽斯太精细了,这么小的虫子,居然能看出眼睛来。”
石匠叔哈哈大笑,说道:“那是切娃的手艺,我的眼力劲现在可吃不住这样的细活喽!”
李君阁竖起大拇指:“家学渊源啊!待会送去给梁乡长看看,这个非遗不报上去,真的对不住这手艺啊!”
取了砚台,李君阁跟老小石头约好,下次找到石头还给他们送来雕,不过下次可就要收费了,不然就不送。
老小石头这才答应了。
来到梁丫头的办公室,李君阁得瑟地摸出俩砚台来,说道:“来,看看,这就是我说的乡里老小石头的手艺。”
梁丫头一眼就看上那方“一路清廉”了,说道:“哎哟这小虫子怎么弄上去的啊?这么小还这么清晰。眼睛触须都没放过。”
说完从抽屉里拉出一个放大镜来,说道:“这还是老乡长留下的,哎哟这虫子还腿上还有齿呢!”
李君阁也吓了一大跳,赶紧接过放大镜来:“真的呢!这是什么功夫啊!”
梁丫头美滋滋的捧着“一路清廉”不放手,说道:“二皮,这个就归我了!”
李君阁目瞪口呆:“啊?啥?”
梁丫头说道:“你就大方点嘛!你看荔枝那摊子我都毫无保留地给你了,这个就算你给我的奖励嘛!好不好嘛?”
李君阁手扶额头,说道:“怎么还把小时候那套搬出来了,一个大乡长还撒娇合适不?得得得给你了,好家伙这都还没捂热呢。也没看你耍过毛笔,这是给家里老人准备的吧?”
梁丫头笑得见眉不见眼,郑重其事地包好,拉开抽屉,想了想又直接打开保险柜放进去,这才说道:“我爸爸可喜欢书法了,这个礼物绝对拿得出手!”
李君阁说道:“当年四川这个称呼就来自川峡四路,这一路可就是半个省了,你爸爸是副书记还是副省长?”
梁丫头目瞪口呆:“还有这说头?那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今天可算把你的底淘出来了!还跟我藏了这么久!回见!”
说完就溜,留下梁丫头在那里哭笑不得。
出门上车,拉着篾匠叔往李家沟回,还没出镇子呢,就见一个女娃子上身穿着苗家的衣服,领口袖口都是精美的苗绣,下身穿着一条白色长裙,脚下一双小白鞋,看那头乌发就知道是阿音育。
李君阁叭叭按了两声喇叭,就见阿音育回头,看到是李君阁的车就笑,脖子上还挂着个单反相机。
李君阁将脑袋伸出车窗喊到:“阿音你是要回李家沟吗?快上车。”
篾匠叔从副驾驶上下来,溜到后面去笑眯眯的猫着看两人。
阿音育大方地上了副驾驶,对李君阁说道:“嗯,我准备开个网站宣传盘鳌乡,这几天来取取景。”
李君阁大惊,啧啧称奇说道:“你还会这些!真厉害啊!”
阿音育笑道:“厉害什么啊,这都是在大学时开淘宝店学的。这相机也是那时候为了开店买的。”
李君阁说道:“李家沟你拍了没?祠堂那里,牌坊那里,还有盘鳌乡这边的广场古建筑。”
阿音育拍了拍相机,说道:“都拍了,这么漂亮的景,怎么能错过。”
李君阁说道:“那太好了,那就不用我拿着手机瞎折腾了,对了,村子里最近有个老来晃悠的年轻人,叫司星准的,他是拍影视的,最近在李家沟到处取景,到时候我们一起,把李家沟周围好好拍拍,估摸着还要去你们苗寨。”
第九十九章 师兄和教授
阿音育说道:“他这是要干啥?要来李家沟拍片?”
李君阁没好气地说道:“他就是个纨绔,跟家里置气,弄了一本小说,说是要改剧本拍片,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
阿音育说道:“那我们得好好配合啊,万一拍片了不也是给我们李家沟宣传嘛!”
李君阁说道:“等你见着人就知道了,好家伙,三句话就能把人气死!”
拉着阿音育到了祠堂,三人下车,篾匠叔自己回家了,李君阁带着阿音育进去找司星准。
司星准正在往自家笔记本上倒腾素材,他最近都吃住在祠堂,跟四爷爷一起。
见到两人进来,司星准就啧啧连声,说道:“一朵鲜花插牛粪上了。”
李君阁气得倒仰,说道:“喂!这是我们新来的村长!”
司星准摇摇头说:“我嫂子还是乡长呢,原来跟你没关系啊?没关系就好。”
说完伸出白净纤秀的手对阿音育说道:“姑娘你好,我叫司星准。你叫我小准或者二准都行。”
那叫一个风度翩翩。
李君阁在一边翻白眼心里嘀咕:“老子第一次叫你二准你就跟我抬杠,现在却主动放低身份。”
阿音育也伸出手跟他握了握,说道:“年轻的影视工作者,欢迎你来我们李家沟。”
李君阁喊到:“可以了可以了,都这么客气干啥!好家伙二准你的手跟阿音一样白,难怪王婆婆都不来找你拉媒!”
司星准也不跟他计较,好像谁还稀罕王婆婆做媒似的,翻着白眼道:“你来找我干嘛?”
李君阁说道:“赶紧把你的摄像机拿上,我给你看个稀罕事!”
司星准无可无不可地端起摄像机,三人跟着李君阁走出来,半道李君阁从房梁上取下一个玉米,找了根竹棍从玉米尖头那边插进去,在地上怼紧后成了个玉米棒子。
走到大门石头门楼下,李君阁对司星准喊到:“镜头对准我,开机开机。”
司星准又翻起了白眼:“开着了,从你撅着屁股怼玉米棒子时就开着了!”
阿音育听着两人斗嘴,在旁边咯咯直笑。
李君阁走到石鼓边,举起玉米棒子,先是轻轻地敲了一下。
“咚……”
阿音育跟司星准都大吃一惊,这玩意儿还真会像鼓那样响?!
接着李君阁开始逐渐加大力道,“咚咚咚,咚咚咚……”
敲了十来下,李君阁说道:“拍好没?四爷爷看得可紧了,这玩意可不敢多敲!还没办法复制呢,敲坏了那就没了。”
然后又跳到石号那里,说道:“来来来,再拍拍这个!”
说完将嘴凑好号嘴上,鼓起腮帮吹气。
“呜……”
嘹亮的号声传来,把广场周边的人家都惊动了。
就有人在屋里头喊了起来:“哪个娃子又在捣蛋!祠堂的鼓号不准乱碰知道不!”
出门一见是李君阁三人,喊到:“皮娃你们在那边做啥呢?”
李君阁连忙解释:“我们在拍素材,准备寄出去,让学问人研究研究咋回事!”
那人这才说道:“哦,那行,可不能乱碰啊!这玩意弄坏了可就没处再找了!小心着点!”
李君阁喊到:“我们这就已经完事儿了!放心放心!”
那人这才进去了。
李君阁对两人说道:“看到没?我们这里都把这号鼓当宝贝呢,平常是不让人碰的,怎么样,都拍好没?”
司星准说道:“拍好了,好家伙,我在祠堂住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有这稀罕事!”
阿音育也说道:“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弄的?”
李君阁介绍到:“这是盘鳌乡老石头家祖上弄的,现在已经失传了,老石头家几代人都没能把工艺复原出来,我想着能不能找找我以前大学里的师兄和导师,看他们能不能破解这个谜题。”
司星准说道:“你们李家沟真是藏龙卧虎啊,这一不留神就出稀罕玩意儿。”
李君阁说道:“那是,当年上河李家‘纱帽八百顶’不是白给的,赶紧,去我家里把素材都倒给我,我给我学古建的师兄看看。”
三人又来到李君阁家里,李君阁将两人机器里的素材都倒进了自家电脑里去。
天色已经晚了,两人干脆就在李君阁家跟娃子们一起吃晚饭。
一个帅气一个美,娃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哥哥姐姐的喊个不停。
李君阁气得倒仰:“你们弄差辈分了,你们得喊叔叔阿姨!”
司星准笑眯眯地说道:“没事,随他们叫。”
李君阁一脑门子黑线:“你们没事我有事啊,这显得我多老气似的!”
……
送走两人,李君阁回到自家屋里,摸出手机给自己大学的师兄打电话。
大师兄卫竞翔,博士毕业后现在还在导师孙文琦手底下继续混呢。
电话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二皮?!你狗日的这都多久没来电话了啊?!”
李君阁赶紧笑道:“哎呀,大师兄!这不是混得不好羞见故人嘛!”
那边揶揄道:“啥意思?那现在是混得好了,跟师兄显摆来着?”
李君阁说道:“现在啊,嗯,混得更不好了,都混回老家了。”
大师兄说道:“不会吧?嗨!当时孙老叫你考他的研来着,你怎么就不听呢?”
李君阁赶紧解释道:“那不是家庭条件限制嘛!我可不像你,有时间做学问玩!”
大师兄说道:“那你今天来电话是啥事?有啥需要的尽管开口啊!”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大师兄你还当真了啊?其实没啥事,我现在承包了老家一条河,今年也挣了点小钱,你不用担心,对了,孙老还好吧?”
大师兄说道:“老头身子硬朗着呢,就是性子有点倔,唉,我就当亲爷爷伺候着呗!”
李君阁说道:“孙老从本科进校就带着的学生,现在可就只剩你在他身边了啊!你可得替我们这些小师弟好好照顾他啊!这全国能抬得出名号的古建大拿,除了京师那几位,我们蜀州可就只有他了啊!”
大师兄说道:“这还用你交代,放心放心,对了,你今天到底找我啥事情?你这悬龙门阵一扯就要过河,赶紧说事,说完再叙旧。”
李君阁说道:“我把东西都发你以前的邮箱里了,你先看看吧,看完我们再聊。”
说完挂了电话,李君阁照例去空间里开始日常劳动。
碧波玉龙发了两指芽头出来。
竹林必须移出一部分来了,不然会侵占野草的范围了。
斗鱼变化喜人,体色纯净,游动起来就像一团团小火焰。
这一弄就是两个多钟头。
这时电话响了,李君阁切出空间一看是大师兄,刚接起来就听大师兄在那边喊:“二皮,听得到吗?我现在开着放音,孙老就在我身边,他要跟你说话。”
就听见一个声音说道:“喂?”
李君阁一下子就哽噎了,说道:“孙老,我是皮娃啊。”
那边也说道:“皮娃,听说你放弃专业了?可惜啊,可惜了啊!”
李君阁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孙老,我虽然离开了专业,但是手底下的活还是没停,我现在是回到家乡,准备实现自己那个梦想了。”
孙老说道:“你说的是你那份毕业设计吧?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丢啊?怎么着?完稿了?”
李君阁说道:“还没呢,一步步来吧,不过图纸倒是一直画着。”
孙老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给我们发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你老家的?我记得你老家是在夹川县吧?”
李君阁说道:“是的,这是我们夹川盘鳌乡和李家沟的古建,我估摸着盘鳌乡那一批应该是宋建,李家沟祠堂应该是明建,但是拿不准。”
孙老说道:“嗯,我们看着也差不多,但是还得推敲,尤其是那个整石门楼,那是全国都找不出来啊,那个十九层雕花斗拱,别说石制的了,木制的都罕见,绝无仅有,绝无仅有啊!还有那石鼓石号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有少数民族风格?”
李君阁说道:“这是李家沟地理位置决定的,早期这一代是五溪蛮的一支占据,后来才有李家移民,这石号石鼓,估计是当时汉苗文化融合的体现。”
孙老说道:“那声音是怎么回事?是那石鼓石号弄出来的声音吗?那可太神奇了啊!”
李君阁说道:“是的,这就是我想解开的谜团,这套石号石鼓据说是我们老家这里盘鳌乡老王家的祖传手艺,不过中间已经失传了,现在王家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