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君阁接过盐蛋来咬了一口,赧然道:“我这不是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嘛,说不定哪一年,就因为我这故事,李家沟就冒出一个大科学家也说不定。”
第三百六十四章 药师叔的家
说完对一群娃子说道:“你们可千万千万要把这个事情记住啊!等到那天,记者来采访你们,你们就说,嗯,我小时候,我们家二皮叔就拿盐蛋给我们讲解绝对刚体滚动摩擦阻力为零的道理了……”
娃子们都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一群大人都在旁边捧腹大笑。
粽子分了六七种,都用不同的彩线扎着,因为主要是给娃子们吃的,奶奶特意包得很小个,这也是老祖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理。
这意外地合了孙老的胃口,摇着头说道:“皮娃,你李家沟最让我服气的,不是这一圈古建,而是各种好吃的,这小粽子看着喜人吃着香,不知不觉间三四个就下去了。”
李君阁笑道:“这主要是给娃子们吃的,你们城里人吃也合适,不过要是乡里壮劳力来,还嫌懒得剥呢!”
大师兄也点头道:“这盐蛋也不错啊,蛋黄通红通红的,一层蛋黄一层油,味道也香浓。”
李君阁说道:“这是大雁蛋,雁棚里不是所有蛋都是受精卵,这些没有受精的,我就交给奶奶处理了,正宗的李嘎婆牌哟!”
没想到李雨松又听进去了:“二皮叔,什么是受精卵啊?”
“呃……这个,哈哈哈,不是说好要去看放鱼苗的地方吗?我们别打扰孙爷爷了,这就去看看吧……”
带着娃子们狼狈而逃,孙老在后边大笑,对大师兄说道:“这皮娃,我还以为他的那张嘴什么问题都能搞定呢!结果还不是照样麻爪!哈哈哈哈……”
领着娃子们回到李家沟,李君阁又带着他们去药师叔家。
药师叔家也是娃子们喜欢去的地方,主要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太多了。
不说各种古怪植物的根茎花叶,藤壳种皮,就是那些穿山甲白花蛇,蜈蚣蝎子,龟壳鳖壳,麝香鹿茸,蝉蜕斑蝥,对娃子们来说就具备极大的吸引力,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博物馆。
药师婶正在晾晒药材,药师叔正在泡制蜜酒。
两人不是没孩子,不过那娃也是个奇人,打小就跟药师叔学了一肚皮本事,被村里人称为小药师,十六岁就在外头游历闯荡,多年也不着家。去年李君阁还跟药师叔打听,据说这娃正在赣州龙虎山跟一个道士学本事。
按药师叔的说法,这叫摇铃打卦走江湖,当年他就是这样过来的,师傅老子只能是打基础,真正的本事一多半是路上学来,没什么不好。
药师叔这种放任娃子天生天养的教育方式,李君阁已经啧啧称奇,关键是药师婶这当妈的也认为理所应当,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药师叔不缺钱,甚至可以说李君阁回来之前他就是李家沟的首富,原因不用说,一身高明的医术就摆在这里。
想要钱了,就包一个包裹县中医院丸散膏丹走一波。那里的中医也常常推荐疑难病人来李家沟求诊,不敢说包治百病,却也是十拿九稳,老两口的日子那是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甚至李家沟的环境能养生,都是药师叔最早发现的,当然他也不懂啥叫富硒带啥叫负氧离子,不过自从游荡到李家沟后就不走了,当年听说李君阁大学毕业留渝州了,还直摇头说又一个要钱不要命的。
丢了一把杜仲给娃子们扯着玩,药师叔从药柜里取出两包药茶,交给阿音道:“阿音受累了,为了山上山下劳心废神,这两包药茶你拿着。不苦的,每天就泡着当茶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君阁好奇,打开来看了下,就认识莲子山药大枣陈皮,问道:“药师叔,我的呢?”
药师叔翻着白眼:“你就算了,妈蛋我都不明白了,按理说你上山下河的,应该比阿音还劳累,咋就这么神清体健?简直就是个妖孽!”
说完又掏出一瓶蜂蜜来,对阿音说道:“这是济养堂的养心宁神方,阿音最近是不是有点失眠?没关系,用药师叔这茶,再调点蜂蜜,多少随意,觉得味道浓淡自己能接受,喝着舒服就行。”
李君阁赶紧牵着阿音的手,对药师叔说道:“哎哟,阿音这是生病了吗?”
药师叔笑道:“离生病还有十万八千里,就是有点小小的不舒服,这不是防微杜渐嘛!”
阿音甜甜地对药师叔道谢,说道:“谢谢药师叔。”
药师叔这才对李君阁说道:“你来找我有啥事吗?”
李君阁嘿嘿笑道:“药师叔,现在五月了,槐花开了,荔枝花也开了,老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药师婶在门外笑得打跌:“皮娃这张嘴!说得好像帮我们解决困难似的!”
药师叔也是哈哈大笑,从屋里搬出两个坛子说道:“你这几年没回来,药师叔都快忘了每年这一道劫数了。这两坛子是山里的秋药蜜,存到现在刚刚好,你给四祖宗送一坛去,另一坛孝敬你奶奶。”
说完又道:“这两坛子来得不容易,你可不能偷吃,那是纯属浪费。要蜂蜜,等你忙完来找我,我们爷俩去开蜂箱,管够你的!”
跟药师叔谈钱那是纯属找打,李君阁也不客套,说道:“那就多谢了,等我这几天忙完就过来。”
药师叔骂道:“谢你个头!跑山带回来的野猪肉,你不是全给我了,听我道一声谢没有?过几天来帮忙是正经!”
美滋滋地抱着两坛子蜂蜜往回走,娃子们耳朵上多了些物件,那是把杜仲杆折成小段然后拉开,只有杜仲丝相连,在那里一晃一晃地当耳环呢。
手里也多了些吃食,红枣,杏脯,拐枣,梅子……都是好吃的药材,一个个吃得见眉不见眼的……
娃子们边走还边在评选李家沟最好玩爷爷,有的说药师爷爷家里最好玩,稀奇古怪的东西最多,稀奇古怪的好吃的也多;
有的说祖祖那里也好玩,讲的故事最好听,门口打谷场和祠堂做游戏也不错……
有的说猎户爷爷那里最好玩,不但有各种刀枪套夹,弓箭吹筒,还能看到熊皮,豹子皮,听说豹子身上的圈圈全是开口的那就是吃过人,有封闭圈圈的那就是没吃过人……
有的说篾匠爷爷那里最好玩,花园漂亮,良子婶也漂亮,篾匠爷爷还会做好多的小玩具,就是这爷爷太年轻,喊着亏心……
李君阁跟阿音走在后边,听着娃子们的童言无忌,笑得都要不行了。
第二天李君阁和苗娃他们分头行动,李君阁去五溪河放珍稀鱼苗,苗娃他们去梯田放通乳鲫鱼苗。
娃子们纠结了半天到底该去哪边,最后干脆交给白大大呆它们决定。
这群逗逼当然都想往山里跑,于是娃子们也决定还是去梯田边上玩。
李君阁告诫娃子们卷扬机是生产工具,那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靠近,要放鱼苗需要步行上山后等着,又给苗娃打了电话,告诉他们看着点娃子们,这才和阿音一起去久长居等人。
没一会五溪一号就到了,船上拉着一个大红横幅,上面写着“保护大自然,保护母亲河”。
下头一行小字:“蛮州市钓鱼协会及李家沟论坛联合放流活动”。
李君阁就对阿音笑道:“这菜头可真会整!”
等五溪一号一靠岸,菜头就跳下来跟李君阁拥抱:“哎哟二皮,感觉好久不见了啊!”
一众钓友也跳下来,也围着阿音嫂子嫂子喊个不停。
这些人在论坛混得久了,对阿音比对李君阁都还熟悉,说起这段时间来的变化,都是啧啧称奇,说李家沟的新闻消息真是层出不穷,这次来村里又多了好多变化,确实了不起。
随行还多了不少女生,都是钓友的家属,一是被李家沟的风景吸引而来,还有就是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地打听二准和篾匠叔。
李君阁这才反应过来,这里边还有好些是这两位的粉丝。
不过活动更重要,李君阁安抚好大家,说是那位正在盘鳌乡拍戏,现在盘鳌乡和李家沟之间正在修路,不是很好走,不过等放流仪式结束后,吃饭的时候篾匠叔和良子婶会来陪同大家。
等吃过饭,可以坐船去盘鳌乡游玩一番。
那里的广场已经修缮一新,好些古建也已经恢复,现在还没对外头开放,没人,正好可以痛痛快快玩一玩,拍拍照什么的。
晚上回李家沟,还可以欣赏竹艺,石雕,女红。
然后明天李君阁将娃子和宠物们一起带上,大家可以在李家沟找个山谷玩一玩。
众人对这个安排都非常满意。
大家将鱼苗从五溪一号上搬下来,都是一个个大大的塑料袋子,里面小半袋水,氧气充得鼓鼓的。
李君阁现在也是半个水产专家了,指挥大家将鱼苗袋子泡在河水里,说道:“立刻下河鱼苗容易感冒,死亡率高,要先这样泡上半个小时,待内外水温一致后才能放。”
于是大家就在河滩上嬉闹,带着家属女友的钓友开始给李君阁和阿音相互介绍。
又是一番礼数过后。切尔西席问道:“二皮,你的鱼苗呢?”
李君阁说道:“还在塘里呢,今天我们还在梯田放稻花鱼苗,这都忙不过来了,要不待会麻烦各位搭把手?”
切尔西席说道:“没问题啊,那这活动就更有意义了,连苗子都是我们捞起来的。”
黑龙真水凑过来说道:“二皮你可真是土豪啊,听说你放的全是清波军鱼之类?比我们的鲫鱼鲤鱼草鱼高大上太多了啊。”
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动
李君阁笑道:“还有岩鲤和白甲,不过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我这都是自家繁育的,又放到自家河里,算不得啥,倒是你们远道而来,更加的难得。”
说完又贼笑道:“你女朋友很漂亮哟,好好计划一下,两年后野生白甲能长到半斤。”
黑龙真水听着只觉得前言不搭后语:“白甲长到半斤,关我和我女朋友什么事?”
李君阁笑道:“你不知道吗?通乳鲫鱼出来之前,这野生白甲就是我们这带民间的催乳圣品啊,哈哈哈哈……”
黑龙真水这才恍然大悟:“我靠!我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倒是把我娃的奶水都准备好了!”
白光金钩美滋滋地说道:“再过两年,来李家沟就不钓鲤鱼草鱼喽……”
李君阁说道:“别等过两年啊,等六月一过完,李家沟重新开钓,那个时候的好鱼就多得不要不要的了,谁还稀罕鲤鱼草鱼?”
懒鱼接口道:“嗯,那个时候又该路亚翘嘴了。”
李君阁说道:“也别光祸祸翘嘴啊,你们忘了我在大鱼榜上那些记录了?”
老鬼过来一把捞住李君阁的脖子:“说起这个就来气!你娃太坏了!害我们憋了半年!今天老老实实跟我们说说那些鱼咋钓的就放过你……”
李君阁赶紧挣扎:“别闹别闹,水温差不多了……咳咳……该放鱼了……”
钓友和家属们开始嘻嘻哈哈的解开口袋,大家一起放鱼苗。
阿音跑前跑后的给大家拍照。
小鱼苗们一起在浅水区懵逼了一会,似乎觉察到环境不错,这才欢快的向深水游去,不一会都消失了。
钓友们齐声欢呼,惊起了雁棚里的大雁们,齐齐呼啦啦地从钓友们头上飞过,又惊起了一片欢呼声。
弄完这些,李君阁又带着钓友们往夏花鱼塘赶。
穿皮裤,下塘拎网箱,舀夏花鱼,钓友们没人干过这个,闹出了不少笑话,塘上塘下闹成一片。
还是昨天那套路,框子里垫上塑料布装上水,将鱼苗装上猛禽,拉到五溪河放流。
来回弄了两趟,剩下的鱼苗才拉完,菜头在旁边计数,足有四万多尾。
菜头在那里摇头晃脑:“几万块钱啊,这才真是扔水里了呢。”
李君阁哈哈大笑:“应该的,只是这次活动仓促了些,还劳动你们下塘干活。都怪我在李家沟待久了,只记农历,定在五月初八冒失了,忘了你们端午节连周末只有三天这回事。”
菜头哈哈大笑:“你小子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在李家沟天天休假!”
李君阁哭笑不得:“那是你的想象,你不知道我在这李家沟都苦逼成啥样了,连猪狗游隼金雕都给派上活了……”
吃饭本来李君阁是安排的久长居,可钓友们讨论了一下,觉得吃河鲜跟今天的主题有冲突,于是最后定在了丰年斗碗。
来到九斗碗,两桌宴席已经摆好,刘三高也过来跟大家客套了几句,这才又回后厨忙活去了。
篾匠叔跟良子婶子也过来了,大家见到都是开心不已,在钓友心目中,篾匠叔就是大天才大英雄,所谓的敬仰之情如滔滔五溪河水,于是又是一通搅扰,打招呼的打招呼,合影的合影,忙得不亦乐乎。
好不容易重新坐定,李君阁将酒给大家倒上,站起身说道:“来,感谢大家对我们李家沟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可爱的家属们,实在是太难得了。对了老鬼家嫂子是哪位?待会儿还得单独敬一个,您怒攫老鬼鱼竿的英雄事迹,可是名震江湖啊……”
连钓友带家属,都是哈哈大笑。
李君阁继续说道:“要依我说,撅得好!丈母娘生日不在家好好伺候着,竟然敢偷摸出去钓鱼,别说撅鱼竿了,这打死都不带冤枉的啊……”
大家都笑得不行了。
李君阁也笑道:“不过说是这样说,于情可以理解,可于法不容啊,因此我们还是得另找一套解决方案不是?”
“这套方案就是,来我们李家沟!从硬件上说,马上我们李家沟的大圆湖度假区就要开放出来了,木楼民宿也从三栋增加到了九栋;从软件上说呢,我们李家沟的服务团队正在首都京南宾馆接受就业培训,等到七月一到,就会正式对外营业,一定给大家服好务。”
“等到那个时候,李家沟周边几个山谷,盘鳌乡宋元古建筑,盘鳌乡到李家沟甘棠故径,两边路侧的公园,湖光山景,都会整饬一新。”
“欢迎嫂子和弟妹们,带上家里老人孩子,带上朋友,到我们李家沟来游玩,这样既照顾了家庭,钓友们也能过瘾;他们钓他们的鱼;你们也有玩的,有吃的,有买的;老人们可以享受这里清新的空气养生的山水;孩子们新奇的体验层出不穷,不知道大家觉得这解决方案如何啊?”
大家一起鼓掌叫好。
李君阁说道:“我跟阿音,同敬大家一杯,祝大家家庭幸福,来,友谊地久天长!”
大家端起酒来齐声欢呼:“友谊地久天长!”
这就正是开始吃喝了。
老鬼气坏了,揪着李君阁的耳朵:“好小子,骑在我脖子上打广告!先罚你一杯。”
李君阁笑道:“别别,下午我还要当导游讲解呢,喝醉了把客人撂那里可不行,鬼哥你就饶了我吧!”
老鬼说道:“先前问你那些无鳞鱼怎么钓的你跟我左摇右闪,现在趁大家都在,赶紧说说,我们也好提前准备呀!”
李君阁给老鬼舀了一碗汤,说道:“来来来,先喝碗汤,我跟你们说,这汤头可是我李家沟头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篾匠叔的鱼竿都比它晚……”
一群钓友嘘声四起。
李君阁哈哈大笑:“不说大家都吃不下饭是吧?那我们就边吃边讲,我李家沟的无鳞鱼,数黄辣丁最多,其次就是鲶鱼,其余的牛尾子石耙子之类,相比别处也不少,这鱼其实不难钓,一般就蚯蚓就行,不过关键是要看时间和地形。”
“先说时间,这些鱼都是夜间活动的鱼类,最好是夜钓。不过有一段时间是例外,那就是红水河第一次洪峰过后,水色尚浑的阶段。我们这里土话管这叫‘二浑水’。”
“在我李家沟来说,红水河涨水的时候,浑水会倒逼进五溪河,这清浊交界处,也是二浑水,即使是白天,这些鱼类活动也频繁。时间从七月开始一直钓到八月中旬,逐水下钩就可以了。”
钓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家家都有本钓鱼经,每本都不一样。像李君阁这么大方的钓鱼人,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李君阁继续说道:“我们再说地形,这类鱼喜欢在底部是尖锐石底的地方生活,我们李家沟对面的白米乡,蛤蟆石那石滩一带,就是好钓点。”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这些鱼类,大多还有领地属性。一条鱼进窝后会将窝子一圈霸占起来,其它鱼即使过来也会被赶走。只守一处的话,钓完一条后,第二条等一阵才会进来,这样无疑太慢。”
“因此要多打几个窝,轮着钓。一个窝子钓上一条后,就换下一个窝子,等一圈窝子钓完,第一个窝子又已经进鱼了,这样才能保证渔获不断。”
菜头一拍大腿:“二皮你们真可以,把这些鱼的习性都摸透了的!”
篾匠叔笑道:“打鱼摸虾,是皮娃打小爱干的勾当,其它的,都算副业!”
一桌子人都是哈哈大笑。
李君阁也笑道:“还有这些鱼都是凶猛性鱼类,吞钩很急,稍不留神就将钩吞到肚子里去了。”
白光金钩问道:“那这问题又怎么解决?”
李君阁说道:“这个有几个解决办法,一是选择长柄钩型,增加它咽钩的难度,二是选择大三号的钩子,让它一口只能进嘴不能进肚,三嘛,那就是多备子线,要是吞进去了,不要生拉硬拽,直接将子线剪断,让钩留在肚子里,等回家剖鱼时再处理,这样的鱼,水里活上一天都没问题。”
菜头哈哈大笑:“各位,都说沟主调皮,该拿干货的时候二皮可是不拉稀摆带啊,就这人性,也值得我们敬一个,大家说对不对?”
于是大家都起哄,先敬李君阁再敬篾匠叔,闹得不亦乐乎。
阿音良子跟家属们坐一桌,频频招呼大家喝酒吃菜,大家也是聊得其乐融融。
老鬼老婆笑道:“哎呀在姐妹们面前丢脸了,我家那位啥都好,不抽烟不打牌不在外面乱晃,就是爱钓个鱼,那天我也是实在气昏了头了!”
白光金钩老婆掩嘴笑道:“我家那个老实,只要你看他这几天开始收拾屋子,辅导作业,做饭洗碗洗衣服了,嗯,那就是过几天要出去钓鱼了……”
一群家属们都笑得不行,都打趣说这男人给调教得太巴适了。
白光金钩老婆笑道:“其实也不是不让他们钓鱼,主要是他们经常凌晨三四点钟出去,半夜一两点才回来,钓一天那么累,还开夜车,多危险呀。”
家属们纷纷谴责,说你那位还算好的了,我家的,晚上八九点出去,早上九十点才回来!还不会游泳,更吓人!
老鬼老婆说道:“但是你看他们那边,跟一群孩子似的,每次跟钓友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是亲热得很啊!”
阿音捂着嘴笑道:“来我们李家沟吧,我们要求大家夜钓必须有伴,这里也好找伴,然后都必须穿上简易救生衣,有接送,有房间住宿休息,怎么也比无组织无纪律好得多。”
第三百六十六章 盖碗茶
白光金钩老婆说道:“看来以后还是得放他们常来这里,我们姐妹们也可以聚聚,李家沟风景可真美,我都后悔没把孩子带来了。”
阿音笑道:“要是孩子们来,那肯定就觉得更好玩了,李家沟除了各种常见的家禽牲畜,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二皮家里就有竹鼠,大雁,游隼,金雕,猕猴,祠堂后面还有大甲鱼,燕子洞上万只金丝燕,山里时常能看到野鸡野兔,娃娃鱼,还有很多的鸟类。”
老鬼老婆笑道:“真的呀?那我们等七月份再来吧!”
阿音说道:“嗯,再来一定把小朋友也带上,那时候荔枝正好下树了。小朋友们没看过结树上的荔枝,到时候可以品尝到刚下树的最新鲜的果子,很不错的。”
家属们都赞成,到时候男人们钓鱼,娃子们玩宠物吃荔枝,女人们欣赏女红,学习茶艺,花道,这才是都不耽误。
一顿九斗碗吃的大家非常满意,这正宗的农家菜,食材新鲜,口味不辣,鲜美非常,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好些当妈当儿媳妇的都在考虑带老人孩子来的日程了。
吃过饭,大家开始坐船前往盘鳌乡。
司星准纯粹是给李君阁面子了,也出来和大家见了一面,这就快要把家属们乐疯了。
不过他打死不带钓友和家属们去拍摄现场,说是怕影响到演员们入戏,厚着脸皮说反正大家是来看他的,人就在这里了,要杀要剐随便。
这话说得无赖,不过别指望家属们就会放过他,好些媳妇就抱着自己偶像,大呼小叫让自家老公赶紧来拍照。
搅攘完毕,司星准怪不好意思,于是建议找几套戏服来,让大家穿上,再寻几个院落,夫妻俩可以一边欣赏古建,一边拍点写真啥的,也是个纪念。
这建议男的都不太感兴趣,可架不住自家媳妇来劲,纷纷被赶鸭子上架,于是小广场上出现了一群戴手表穿皮鞋常年钓鱼晒得黑不溜秋的修真者。
阿音跟着司星准也学了不少摄影技巧,充当准专业人士还是没问题的,选了几个院落,什么花树棋亭,小桥流水的,忙个不停,拍完了还笑着说道:“就是钓友们都太黑了,回去还得修图。”
司星准腹黑地说道:“我那边还有化妆师……”
这话吓得一干钓友花容失色,赶紧脱戏服,别别别,司大导演您这么忙,陪了我们这么久了,媳妇们你们要懂事,下回再来,下回再来……
又赶紧拉李君阁,皮娃不是说好要带我们看古建吗?诶那边那房子就不错,走走走我们赶紧瞧瞧去……
李君阁哈哈大笑道:“那是才改出来的公厕……”
笑闹了半天,媳妇们才不情不愿地脱下戏服,送走司星准,李君阁领着大家找了个大院子喝茶。
这里本来就是以后计划中的茶馆,东西都已经备了一屋子,李君阁招呼大家摆上桌椅,算是试营业了。画爱为牢GL
大家逛了一圈也累了,也想先歇歇,就围坐在几张桌子旁扯闲篇。
阿音和几个热心的钓友家属去厨房帮李君阁洗茶碗,烧水。
蜀州老时间里茶馆喝茶必须用盖碗,因为三式一体,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相传盖碗这个形制就是唐代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的,因此蜀州人用盖碗喝茶,那是天经地义。至于用茶杯茶壶,那都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了。
蜀州人喝了这么多年的盖碗,很自然的就形成了一套规矩。
仅仅是喝茶时盖子的摆放,就有好些说道。
茶盖朝下靠在茶托上,这就表示杯子快空了,就剩茶母子了,茶馆小二看到便会立马给你添水。
当你孤身一人去喝茶时,临时又需要离开一段时间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在茶盖上摆一片茶叶或者一根火柴,当然现在也可以用打火机,老板一看就明白了,不但不会把你的茶收走,还会叫小二照顾好你的座位小吃。
老时间里出门在外,偶尔有个不应手的时候,怎么办?只需要进入茶馆,要上一杯茶,茶盖朝外斜靠茶托上就行。
这一招算是一种含蓄的求助暗号,茶馆的小二看见后就有义务过来聊上几句切口,盘清客人来自哪处干哪行。
夹川是老码头,各行又各行的行会,各地有各地的会馆。
茶馆老板自会去找来相应的行会或者会馆的人,义务给两头牵线搭桥,帮外乡人解决困难。
如果茶盖立起放在茶碗旁,则是客人发现忘记带钱了,为避免尴尬,暗示老板自己要赊账。茶馆老板一样热情招待,喝完你走就是,老板到时候会装没看到,翻出本本来给你记上一笔。
当然花花轿子人抬人,这种放置方式一般是熟客才会使用,如果是新客人,茶馆老板跟小二就可能会过来揪你的衣领,老子都认不得你,你多大脸皮就敢赊账?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当客人喝完茶水准备离开时,只需要茶盖朝上放进茶碗,这就表示不喝了,老板自会过来跟你结账,小二也可以过来收拾桌子。
李君阁将水烧开拿出来,好家伙,啥摆法的都有,需要掺水的七八个,需要帮忙的三四个,还有一两个要走人的正忙着将盖子翻过来,剩下的天地人隔着老远,信号不明……
现在的年轻人懂老一套的也不多了,看来以后还是要将蜀州茶道的规矩写成故事贴茶馆墙上,免得把小二累死。
老时间里茶馆里的夹川小二沏茶可是有一套功夫的,长长的尖细嘴大茶壶,搁老远就能帮客人将水添上,不漏一滴。这手艺现在已经是表演项目了,很多大的茶楼还能见到,老时间里却是挣钱的手艺,活命的本钱。
然后茶馆里还提供大贰和棋类;同时还穿插着卖小吃的,擦鞋的,修面的,挑鸡眼的,掏耳朵的,松肩膀脖颈的;甚至还有打卦算命的,说言子的,唱高腔的,大家在一处消闲娱乐,沟通消息,最后形成了蜀州特有的盖碗茶文化。
菜头望着周围,啧啧称羡,说道:“二皮,这批建筑,以后都要用来搞接待的?那可以容纳一两千人吧?”
李君阁说道:“怎么可能,这一圈可是实打实的南宋村落规制,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盘鳌乡最老的房子。这些都是文物,最晚都始建于明代,你们现在就是在文物里喝茶!这片地方我们只会开发几个茶馆供游客体验用,其余的多数还是用于参观。”
说完又道:“以后你们来李家沟,从匏瓜湖酒店出发,坐旅游车到悬天崖,过翻身坪上悬天寨,然后从苗寨林场坐溜索下到半山林场,再搭旅游车到盘鳌乡,然后沿甘棠故径到李家沟,最后再回到匏瓜湖酒店,正好形成一个阿拉伯数字的8字,这条线路才是我们今后重点打造的旅游大环线。”
一群人听得悠然神往。
李君阁接着道:“当然现在黄瓜还没起蒂蒂,这只是先给内伙子们通报一下。不过看到我们计划这个规模,你们就应该知道我们的决心有多大。既然山不就人,我们就请人来就山!总不能守着金窝窝再受穷吧?”
“还有其他小支线,比如燕子洞独水溪支线,玉龙溪支线,以后还会有盘鳌溪支线,洗脚溪支线,再比如李家沟山谷小环线,要是以后碧峰镇愿意和我们合作,甚至碧峰镇至半山林场百里绿色长廊也可以纳入进来,那这一带可以玩的地方就多了去了。”
菜头瞠目结舌:“我的天,那这旅游区得多大?”
老鬼在旁边接了一句:“心有多大,就有多大。”
黑龙真水说道:“都搞旅游了,我们钓友怎么办?”
李君阁说道:“这个我已经考虑到了,接下来就是逐步带动盘鳌乡,让乡亲们看到搞第三产业的好处,眼睛别总盯在盘鳌溪上,我才好放下心来搞盘鳌溪生态恢复。今后会保留四大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