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景元)-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七,省里都那些人?”桑木兰的三姐问道。
“就算是省里的人,也不能平白占用我的地吧?我就和他们评评理。”桑三儿说得硬气。
可桑木兰就不再出声,包厢里一时陷入短暂的地沉静,一会儿后却由桑大虎说笑话打破了。
丁文没有进入包厢,却离开了兄弟酒楼,拐到附近不远的沙县小吃店,暗道:这样的饭局不参加也罢。
“老板点一份拌面加扁肉!”
“老板,给我加一份。”
桑木兰鼓着嘴坐到丁文对面,丁文却笑了,“蓝子,原来你也喜欢‘情侣套餐’?”
“哼!”
“在包厢里受气,在这儿又生气,咱家的蓝子什么时候成了受气包呢?”丁文转头高喊,“老板,受气包来一个笼。”
没想到真的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小隆包,这引得丁文大笑、桑木兰也憋不住笑意。
“来一个受气包。”丁文抓了一个包送到桑木兰的嘴前,桑木兰启口咬下,却是冲着丁文的手指。
手指没咬到,丁文喊痛,假装抖了抖手。
桑木兰解气地笑,却往周围看了看,低声问道:“老公,小玉他们呢?”
丁文嘴里填着包,含糊地说了楚婉玉在家过年,她过完年打算去上海、将不再到养鳗场帮忙。桑木兰支着下巴听着,嘴角已微微地翘起,欣赏着丁文一番狼吞虎咽的吃相,说慢点儿、别噎着,待丁文消顿了一下,又说不想呆在镇上了,今晚就回桑家坞。
丁文默默地点头,“蓝子,以后你有什么不好开口拒绝的,就由往我身上推啊,反正我不怕当恶人的。咱就是传说中从恶人谷出来的‘小鱼儿’。”
“才不呢。”桑木兰皱了皱鼻子,凑到丁文面前悄声说,“我是大鱼儿,专吃你这小鱼儿。”坐回后掩着嘴,吃吃地笑。
两份“情侣套餐”来了,结果全落丁文的肚中。吃完后,丁文被桑木兰拉去理发,说新年要有新的开头。
反正午后那趟渡船是赶不上,要想回桑家坞只等今晚或明天了,索性陪蓝子四处逛逛好了。
俩人准备结帐时,小店门口围了一伙小年青,他们似有意无意瞟向丁文和桑木兰这边。其中走出一位掀下羽绒服的帽子、露出光滑滑的头,他冲着丁文喊,“小文,我终于找到你了。我说哥们,几年前借的五十万的钱,今天该还了吧!”
丁文被喊得一怔,这位素不相识的人怎知道自己的小名,当真觉得有些奇怪。桑木兰却率先反应过来,“这位先生,你认错人了吧?几年前,我老公从没在渔澳镇逗留过。”
“我大哥说是就是,你这臭娘们插什么嘴,欠收掇啊!”几个小年青哄起,冲向丁文。
第一二一章今天犯煞
小吃店的店面不大,再加上靠墙两边摆着近米长的木方桌,中间仅留两人并肩的过道。此时,大个子在前一人占据了通道,两个小年青紧跟其后。
打架这活,中学的时候没少玩过,到了社会上慢慢生疏了,毕竟在商业上靠的是嘴巴和头脑,但审时度势仍少不弱,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丁文放下背篓,向前横跨一步,将桑木兰护在身后,迎着已近到身前的大个子脸部,骤然就是一拳。
卟的一声闷响,血和鼻涕飞溅,那大个子向一边歪倒,压到了身旁一张桌,扫过桌面上的筷子、汤匙、酱碟散落在地,稀哩哗啦响成一片,人却也软到了地上。
出其不意收到了效果,宜将剩勇追穷寇。丁文的确想发泄,上午被两条狼追得快玩命,下午再受这帮人无端撩拨,正好拿他们出气,又照准了那个骂桑木兰的瘦个子,狠狠地甩去一巴掌。掌嘴,清脆的掌音响彻小店,瘦个子人象转陀螺一样转了个圈,坐倒在地,嘴巴歪了、苍白的脸上印出红色的五指痕。
丁文经过了青木戒指透出的“凉气活性”滋养后,耳灵目爽,手脚敏捷了些,力气也粗了点,就算扛一头牛也差不离。就在众人睽睽之下,眨眼间放倒了俩人,一鼓作气又踹了另外一人几脚,却因自己的马步不稳,蹬蹬后退两步,反坐到了背篓上,若不是桑木兰扶住,肯定向后摔倒出个洋相。
沙县小吃店突然变得寂静,光头和他身边两个汉子看呆了,丁文这个看似清秀、文静的人,却是这么凶、这么狠,活脱脱地拼命三郎。
桑木兰眼尖,看到大个子手捂脸,鲜血从指缝中溢流出来往下滴,不禁高声尖叫,“啊……别打了,别打了!”
桑木兰的柔弱,似乎激起这帮人的凶性,光头目露凶光,指着丁文咧嘴喝道,“断了他一手一脚,哼!”光头身边的两个汉子已从身后抽出木棒,逼前一步;瘦个子两人也立即滚爬起身,各摸到一把木椅和抓了把竹筷在手,却顾不上大个子的伤势了,踹开挡道的木桌,迅速地围了过来。
小吃店本已够挤了,这四个人横着逼来,俨然是想堵住了店门口关门打人。丁文连忙起身,按住瘦个子踹来的方木桌,顺势拉来挡在身前,隔着尺宽的木桌冷视着对面光头沉声说,“蓝子!你和渔澳所林警官林大哥去个电话,叫他带人立刻赶到街尾沙县小吃店。”
桑木兰被喝得醒过神来,站在丁文身后颤抖着手从兜里摸出电话。小吃店的老板见状,苦着脸早缩到厨房中,反手关上了门眼不见为净,窝到门后暗拭泪,心疼啦。
那四人一听到“报警”,都步伐一滞,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向光头,只听光头冷着脸骂,“你们他**的手头给我快些,不然以后别在镇上混,出了事有人扛着。”冲了!四人已没了顾忌,一窝蜂地冲扑而来,那气势与上午所遇的两条狼不遑多让。丁文见报警没了震慑效果,知道今天的事无法善了,趁着四人转头之际,猛然搬起木桌砸向门口的光头。
“哎哟”、“哎呀”,一阵痛号。木桌没砸到门口光头,却砸中他向前的瘦个子和另一个汉子,散成了几片。两人被砸得头破血流,嘴里不住的咒骂。而丁文又寻到身旁的两张木椅,当机立断地反冲向他们,如黑旋风耍双斧一般,见人就砸。
顿时,乒乒砰砰…小吃店传出一阵乱响,引得街上来往的人纷纷在小吃店门前驻足。
血,从丁文的额头流下,顺着脸颊流下,染红了半边脸,但丁文没发觉。手中的木椅散了,仍持着两根椅腿横扫猛打,不管了对方惨呼哀嚎,在丁文的眼中就只剩打砸,狠狠地打这些杂碎!光头看到丁文见红了,却愈加彪悍,只一会儿功夫又摞倒两个手下,还差些冲到自己跟前,目光闪烁了几下地率先退出门口。
丁文见光头溜了,便喊道,“光头,你丫有种别跑!”
剩下瘦个子两人一听他们的大哥先溜了,宁挨几下先后夺门而逃。丁文前后脚追出了门口,已没了瘦个子两人的踪影,只见小吃店门口围着许多围观的群众在指指点点,或许受到店外冷空气的激醒,才感觉到头皮上有点麻疼,扔了椅子腿往脸上一摸,粘乎乎的,手掌上都是猩红的血。
丫的,今天这是冲煞,还是咋的!丁文暗臭了句退回沙县小吃店里。
“文,你怎么啦?”桑木兰扶住了丁文,呜呜呜地哭起,解下了脖子上的围巾,压住丁文的头。
“没事,乖!别哭啊。”丁文单手揽了揽桑木兰的腰,眼睛却扫向已倒躺在地的大个子三人,听到他们的痛号才稍稍定下神,“蓝子,刚才电话打通了么?”
“我不知道林警察的电话号码呀。”桑木兰依然在抽泣,心疼得不得了。
“那我打给他。”丁文拨通林警官的电话后,拉着桑木兰坐到一旁,按住桑木兰的手说,“咱们又不是没打过架?在初中那时,我拣了书椅,你也持着扫把一旁助阵,泡泡最猪了,他竟然只带着一张嘴,在后面穷喝乎。”
紧张的桑木兰听了之后,若不是见丁文血流满面,差些笑了出来,不过神情安定了许多。
警察没来,桑三儿他们倒先到了。
“木兰怎么…怎么呢?”桑三儿酒喝得面红耳赤,倒没看到丁文伤况,却看到三个人倒地了,不由地骂道,“又是你!你你你真是惹祸精,一出门就和人家干起架来,每次撞见你准没好事,你…”
“爸!”桑木兰连忙喝止了桑三儿,责怪地说,“小文流了这么多血,你还说!这些人打死了最好,想来敲诈我们五十万呢。”
桑木兰虽没多说什么,但桑三儿几人听得明白。
“木兰啊,他们敲诈,咱们报警了就行,犯不上惹这些的麻烦。有个万一的话,咱们划不来啊。”桑木兰的三姐夫姚书记在这时,苦口婆心地做起法制教育。
“报警是报了,但我就不理解,这些杂碎的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这事要不查个水落石出,我绝不撒手。”
姚书记与身旁的一位微胖的男子对视了一眼,扶了下镜架干笑几声说,“这地上的三个人先送医院吧,别出了人命才好。”
微胖的男子赶紧附和,“是啊是啊,三哥您看看!”
桑三儿向微胖男子摆了手,客气说:“阿七,这事得麻烦您,叫几个人来帮忙。”
“慢着!”丁文又喝了一声,“既然报警了,一切等林警官来了再说。”
阿七无奈地苦笑,激起了桑三儿的怒火,在桑三儿眼里,丁文不仅蛮缠无理,还在众人面前驳了他的面子,此时酒劲上涌,只能气撒泼在自己女儿身上。桑木兰不管也不吱声,但丁文听了那些难听话,实在忍不下去,忽地站起身来,拉走了桑木兰。
正在门缝里探头探脑的小吃店老板,一见丁文要离开,连忙开门追出来,“哎哎,你不能走!”
丁文顿住了,没有回过头,问道:“只要老板说出刚才那个光头是谁,这里的一切损失由我来赔。”
“光头余。”
“老板,”阿七喝止了小吃店老板,却自我介绍说,“镇上人都叫我阿七,有什么事就寻我吧。”
小吃店老板脸色一苦,战战兢兢看了阿七一眼,把快要说出的话硬生生地吞回。
“光头鱼?”丁文若有所思地点头。这个人比起鲈鳗还要滑溜,一见势头不到溜得比谁都快,人说名字或许不能名符其实,但绰号、外号却叫得**不离十,只要知道这名号,迟早会再找上门。丁文问了桑木兰要五千元钱,权当赔偿小吃店的损失。
小吃店老板接过钱,却更加愁苦了,连忙将钱塞还了桑木兰,“这钱,我不能要,算我倒霉。”象蜗牛一样,又缩回到厨房那个壳里。
街道上的群众散了,丁文在桑木兰的搀扶下到镇卫生所。在医生为丁文的伤口缝针的时候,林警官才带着两个联防队员来了。
“丁兄弟伤得厉害么?”
桑木兰没好气地说,“头缝上五针,血还流了不少呢。”
林警官讪讪而笑,一位联防队员说道,“在沙县小吃店碰到阿七,就知道这事和光头余又扯上关系。”
“对对,是那个光头鱼。”桑木兰将事情经过说了,只是抱怨林警官来得太迟。
另一名联防队员替林警官辩解,“我们已经到了兄弟海鲜楼前,却被所领导叫回去,这一来一去拖了不少时间。”
丁文已包扎好伤口,从医务室里出来,“蓝子,你也别怪林警官了,估计现在的我是渔澳镇公敌,犯了某些的煞。那些当官的,只要谁影响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大帽子就往谁头上扣,总会让人吃不了兜着走。”
林警官展颜笑说,“丁兄弟能理解最好,不过我也会去警告社会上那些人,叫他们别惹上不该惹的人。”
“我象一个惹不得的人么?”
“你说呢?”
丁文和林警官彼此会意地大笑。
第一二二章间不疏亲
沙县小吃店里,阿七恨得牙痒痒。
本来这次仗着对方是镇政府不亲、村里不爱的对象,也好名正言顺给予敲一顿,却不想因喝酒兴致所来,没有好好计划一番,落得竹蓝打水一场空,反贴几个手下的医药费,差点还被反倒一耙。不过嘛,只要和姚官这小子搭好关系,还怕补不回来么?咱也讲究长线投资。心里虽这么想,在渔澳镇没吃过哑巴亏的阿七,把目光对准了厨房那扇门。
阿七一脚踹开了厨房门,咣当巨响将门内数钱的小吃店老板,吓得呆若木鸡,手中的钱也撒落了。
“钱,拾起来,给我!”阿七冷着脸指向小吃店老板。
年岁四十好几的小吃店老板弯下腰捡起散落在地的钱时,苦着脸、咬着牙,当将这一叠钱交给阿七时,艰难地换成了笑脸,但眼角在抽搐。
“嗯,算你上道。”阿七理所当然地讲,“我的人呢,在你店里出事,怎么个说法,你也得负点责任吧。”
这般瞎掰的讲理,小吃店老板依然点头喊是,直到阿七转身走了,才象发羊癫疯一样握着双手,看着店里残桌断椅,当真是欲哭无泪,最后化作一声长叹。
阿七揣着这把钱,硬扯上姚官和桑三儿,又回到兄弟酒楼,说是唱唱歌去秽气。但他接到林警官的电话,把刚刚稍微平衡的心又换失衡了,几乎将手中的手机扔进街边的沟中。
“他**的,扯虎皮拉大旗,头有盖公章的都不是东西。”阿七一踏进兄弟酒楼三层的一间包厢中,便破口大骂,“你们在镇里听听,道上没人不称道我是七哥,今天触了哪门子霉,没了脸皮当孙子…”
若是丁文在此听到阿七象泼妇般地骂街诉苦,保证开怀大笑。
丁文和桑木兰确实在大笑,与林警官并排走出卫生所,听着林警官在电话里象训小孩一样地训斥着阿七。一名联防队员说得好,“官管兵、兵抓贼,这是天公地道,他阿七再横也横不过枪杆子啊。”
丁文怎听之下感到不是滋味,细思之后叹以为然,当天下午到茶馆泡到晚上,趁夜到了老渡头。
没想到今晚进岛的人不少,有打工回来的、有学生放假的,还有出岛采购的,逐渐挤满了船舱。但桑木兰一下就风闻出她父亲桑三儿那浑身带着熟悉的烟味儿,就是嘟着嘴别过头不理,紧紧的贴在丁文胳膊。
船舱外,风呼啸地吹过船桅,在黑暗的夜空中怪声作响,紧一阵慢一阵地盖过了渡船动力机的声音。船舱内一片黑暗,外地回乡的人乏了,外出采购的人也累了,唯有十几位学生在叽叽喳喳说笑,扰破了黑暗中的宁静,从老渡头开始就未曾停歇。没人出声言止,困乏的人随着渡船的起伏也睡个安稳,把风声、海浪声、嬉笑声当一曲乡俚俗曲催眠。
船到了渡口,大伙儿付了钱陆续上岸,桑三儿早等地岸边,却唤住了桑木兰。
桑木兰拖着丁文,待乡亲们走远后才问,“爸,你不和三姐夫他们呆一起,这连夜跑回来做什么?”
桑三儿默默地点着一支烟,长嘘了一口,“走,天气冷,咱们边走边说。”率先转身走在前头。
“你们别以为爸我今天是老糊涂了,人是年岁大啦,心里却一点都不糊涂。嗯,就说今天打架的事,我不是贪那个酒,而是稳着阿七他们,别让他疯狗反咬一口才好。听说了,他们三个受伤的人,一个鼻骨折了、中度脑震荡,另两个胳膊也折,这要是告实了可是不轻的罪。”
伤势这么重?丁文和桑木兰不由得愣了下,桑木兰急切问,“爸,那个阿七他怎么说?”
桑三儿却狠狠地骂,“你说,你们报警了公事公办也好,证人也是现成的,上到官面也不一定会弱了他们。你们倒好,事情做到一半就不细想,倘若阿七不是个大老粗、欺横霸市嚣张惯了,只要赶走那个小吃店老板外地人,就可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天天要被这事缠着,以后你啥也别干了。”
桑木兰紧张地搂紧丁文的胳膊,丁文却没支声。
“还是你三姐夫姚官出面,先许诺与阿七合作承揽些小工程什么的,待这事冷上一段时日,对方兴许忘了这一茬,不了了之。”桑三儿感慨说,“人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不离亲兄弟。不管怎么说,我看姚官还是站在你们这边的。”
“爸,我看三姐夫要想当好村支书,明年提什么副镇长,就不要跟桑大虎几人搅和在一块,准没好事。桑大虎连他自己亲兄弟碗里的饭都扒,还顾得上三姐夫这个外来人。”桑木兰有些不满地说,“今日中午若不是他在酒桌上瞎囔囔,小文会出这种事么?”
丁文这时才长叹说,“其实说来,全桑家坞的人和我都是沾亲带故的。我就小时候皮了些,可这次刚来桑家坞不到半年,也没和谁结怨啊,可为什么还有人对我怀恨在心呢?”
“还不是你不让桑大虎独家养殖泥鳅的事?”桑木兰在一旁提醒,接着愤愤不平说,“爸,我告诉你。这桑大虎不是人,上门求小文教他养泥鳅,却要小文不能传给其他叔伯们,他想吃独食呢。”
丁文断言说:“现在看来桑大虎挖池不是为养泥鳅了,恐怕是为了以后征地时赔偿。”
桑三儿咦了一声,丢掉烟头又抽起一根。
“爸,你就不能少抽一点?”
面对女儿久违的劝戒,桑三儿竟呵呵呵地笑出声,温和地问:“丫头,今晚咱们说下你那个池塘和养鳗场将怎么打算?好让我心里有个准。”
桑木兰早知道丁文的心意,也想通过父亲询问姚官,以探听镇政府对不想离岛的村民如何安置。
“丫头,你们不想离开笔架岛?”这下轮到桑三儿惊讶了。离开这个旮旯窝,已成为大多数年青的心思,偏偏自家的这俩个想留在岛上,难道……
“爸,我们心思也跟你说了吧。”桑木兰见父亲顿了脚步,便开始一通分说,“我和小文现在以养殖为生,去了县城或省城能干什么活?自然要留在笔架岛,这里生人少、环境没多受污染,是天然养殖的好地方。你也知道,养殖这行能赚钱,现在不是讲究市场经济吗?能赚到钱的就是爷,否则那个随氏集团,人家好好呆在大城市里会跑到咱这桑家坞做什么?”
丁文想及桑三儿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不如通过他的嘴,替乡亲们出个赚钱的馊主意,“桑三舅,您可以与村里、乡亲们说说,将各队的山地划分到户,在春季来临之时,种上一些果树苗,征地时也好多赚点赔青钱。”但还是提醒别四处游说,别让镇里抓到把柄才好。
桑三儿听说丁文鬼主意多,前些日子宣传分海涂种紫菜、吊网渔场、挖池养鱼,其中紫菜和吊网在村里都闹得沸沸扬扬,取得巨大成功了,今晚又有了这个种果苗的主意,似乎挺不错……这一路琢磨着,三人也到了村口的分叉路,桑木兰喊道:“爸,今晚我到养鳗场去了。您回去和妈说一声,别说了今天打架的事儿。”
桑三儿长嗯了声,听俩人朝另外一个路口拐去,不由地嘟哝,“臭小子,把我的闺女都拐跑了,连‘爸’也悋得喊我一声。”
丁文和桑木兰刚回到了养鳗场,没想到章守志夫妇和桑春夫妇从温棚里钻出来,章守志大大咧咧喊天抢地,说丁文若再不回来,那几家宾馆的老客户和那个团购的领导非揪了他不可,还好有吊网来的海货顶着。
来自大舅的吊网渔场?丁文却问了收获如何。
桑春满脸喜悦地说了。二水紫菜比一水多出二十担,单价相差不多;吊网启了两水,各类海货合起来收了十三担多,还不算上筒养在养殖场里的一千三百多只梭子蟹,预计春节前可以分钱。
哗,大舅。你们发财喽!桑木兰由衷地感到高兴。
大舅桑春搓着双手直笑。的确高兴,以前也曾有过吊网渔场,却没有现在收获的好。大舅妈则喊了众人到厨房去,原来她煮好了夜宵,自己手工做的鱼丸子。
热腾腾的鱼丸子,葱花的清香和着白醋的酸味,令人胃口大开。
“咦,小文。你的头怎么啦?”还是大舅妈细心,率先发现丁文发际间的异样。
丁文却说是从小湾村回来时碰上了狼父母找它们的崽,不小心被树枝刮伤的,结果放了一头才脱身。桑木兰将信将疑地望着丁文,看他说得好象是真似的,但章守志的话终于让桑木兰瞪起了丁文。
“舅,这启网只要一天一次就成,但紫菜喷水最好得天天进行。”丁文却向章守志请教起成品梭子蟹将如何包装。
印孔、透气的纸箱,为了保湿保温,一定要往箱里铺塞些锯糠,这样可以让梭子蟹离水后成活二至三天,或许更久。章守志不无羡慕说,以往承包闲滩都没过这么好的收获,似乎啥事到了丁文手里,都变得夸张。
丁文却吩咐了桑春,最近要一个人专门负责喂养梭子蟹,争取春节前再赚上一笔。
第一二三章脑瓜开窍
但大舅有个幸福的烦恼。
网到的鱼货多了,自然高兴。这时季多带柳、乌鱼、刀鱼;也网到名贵的鲈鱼、命鱼等。那些名贵的鱼是供不应求,价格也高。可时季鱼类因为数量多了,若不看在梭子蟹的份子上,鱼贩子提不起贩售的兴趣。年底当然没问题,要在平常时候,农村家谁能天天买鱼?而且,现在淡水养殖那么发达,鱼的价格、鲜活,咱比不上。
丁文望了章守志一眼,看他似乎对这种现状也没了主意。
大舅妈倒看得开,收拾着桌上的碗筷说,“卖不出去,咱就不卖。和二虎、小良家媳妇一起磨粉做鱼丸子,现在可以哂鱼干什么的。”
“去去,女人家懂啥。”桑春不耐烦打断他媳妇的话,分了支烟给章守志,帮他点起。
天然海鱼的时季性非常强。因廻游特征,象暖水性的冬季几乎见不到、冷水性的夏季见不到,所以有人说吃海鱼当吃时季,这不无道理。若非自己使用偷天之功的洪荒湖水,估计那些非时季的大黄鱼,现在连影子都无法看到,更别说经过六七十年代过渡海洋捕捞和不当的作业,以及近年来海水(尤其近海)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日益枯竭。
听母亲说,那时候那一箩筐、一箩筐的金黄大鱼(大黄鱼),都是从近海滩涂吊网捕来的,粮食比鱼紧张,又不能私自贩售,就把三指宽的大黄鱼倒到地里充当化肥。丁文听得口水嘀嗒嘀嗒往地上直淌,现在这天然的大黄鱼、鲈鱼是可遇不可求了,难怪市价调得老高。
造成大黄鱼绝迹的,当然还不当捕捞作业问题。大黄鱼因其特殊的构造,鱼的头部有个气泡,据说大黄鱼时季来临,当时使用敲船鼓,大小通吃被包夹了。
众人见丁文皱眉凝思,以为在思考对策,但桑木兰却发觉丁文是走神了,便在桌底用脚尖点了点丁文。
呃……丁文搔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咱渔场网到的海货,绝对是纯天然和新鲜,其中能保持活鱼最好,就算不是活鱼也能用冰贮藏保持新鲜度,更何况现在是冬天还怕臭了不成?”丁文是王婆卖瓜自夸一番,接着又说了小规模吊网和远洋捕捞的海鱼,销售的途径和手段不同,基本不会影响的。远洋捕捞的鱼由于作业特点限定,数量巨大,基本走的冷冻这一途径。
其实各大洋,即使我国沿海各个近海,出产的同一种海货,其形、味都有差别的。打个比方,北部湾的梭子蟹,与舟山出产的,也有微许差别的,这也许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丁文凭借在上海做贸易时的商业经验谈到,“城市里的人总希望纯天然的东西,问题在这了,买方有需求,而卖方有货,问题在于中间销售,那班王八糕子鱼贩想一看你货多了,怀里揣着算盘暂时结成一团来压价,所以老章你明天帮我大舅筛出一些相对诚实、可靠的,宁愿让点利给了这几个人,将那些鬼心眼多的给我撵出桑家坞,也不把奇缺的海货供给他们。”
“老弟,这办法我和老桑不是没商量过,不能做为长远打算啊。”章守志和桑春都愁着脸。
“小文,听小良说,他们都把目光盯着你的池塘,就是那个印了商标的鱼。”
大舅妈一语提醒了丁文。原来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都是“洪荒鱼”给惹的,不过咱养的鱼基本是向大宾馆、酒楼专供,走的是高端路线,没有向市场上推广呀,这班奸商竟然打起这主意。
“老章,不然也将我大舅渔场的销售挂到咱们桑家鱼庄来,可以向几位老主顾推销推销,再不济你可以在省城农贸市场开个专门店,和洪荒鱼一起供应向市场?”
章守志和桑春都不约而同地笑。
这怎么感觉象中计了一样捏?怎么回事?一连串的疑问让丁文觉得好奇。
“老弟,实话跟你讲了吧。”章守志吐了烟说,“笔架岛要开发了,这个是大趋势,咱们扭转不了,倒不如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好好发展。”
“发展?”丁文看那大舅的神情,不曾有刚才一丝愁苦,没想到自己出岛短短两天时间,连大舅的花岗岩脑袋也开了窍?还耍起请君入瓮这套把戏,而大舅妈也在一旁推波助澜。
这时,整屋子里的人都在喜悦大笑,这笑声在寒夜显得特别高亢。笑歇,桑春肃起脸,丁文知道他有正事说了,每逢说正事时他都是这种神情,还不是当了十多年的村支书习惯给惹的。
“这两天比当了十多年的村支书想得都多。就是想不通,咱们桑家坞人人想逃离的海岛,为什么还有掏了这么钱投到这里?通过渔场和紫菜场这两天的收成,总算明白了。好比池塘养鱼、养殖场养虾这些事一样,咱们桑家坞人没钱、怕亏,这越怕亏越不敢投资、越不敢尝试,白白地放着笔架岛四周宝贵的天然资源,就这样浪费了一年又一年,问题都在于我这个带头人啊!”
桑春动情地说:“为了给桑家坞的老少爷们赎这个罪,我和叔伯兄弟们合计过了,明年不仅要扩大紫菜菜田的规模,还要种殖其他海货。如果一定要迁离笔架岛,那就到对面的老渡头吧,但笔架岛的海涂,我们不会放弃的,那是我们今后的一条出路。还有一样事,我们想回购‘桑家鱼庄’的股份,在省城、县城设立专售咱们自己海货的地方。”
石破天惊了!丁文望着桑春自信满满的脸,简直看到千年铁树开树似的。
“老桑找过我,说起了这事。我基本上同意,说来我和翠花也算是桑家坞一份子,”章守志说道,“这回购股份的事,既然是商业行为,一切得按照商业规矩,原则上桑家坞方面的持股不能超过一半,具体细节还得好好商量。”
“你们弄去了吧,我反正没啥意见,就是村里人多嘴杂,你们自个摆平。其实有了稳定的海货货源,还怕没事做吗?人家‘乡巴佬’都可以将卤蛋推销到全国各地。紫菜可以办烘干厂,还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海鱼也可以包装成鱼干,外包装好看点,还能当做特色的馈赠礼品,正好利用上桑家鱼庄这个平台。”丁文淡淡地说,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能这么幸运,主要仗着青木戒里的洪荒湖水特异效果。
“我们要赖定你哦。”桑春打趣地说,“看你现在拥有养殖场、养鳗场,还有养鱼塘。仍然按照原来老规矩,出产的全部东西都由桑家鱼庄独家代售哦。”
章守志笑着帮腔,“这不是赖,咱们就是要打劫大户。”
“舅妈,你做的鱼丸子好贵呀,一粒值千金。”丁文逃似的拉走桑木兰,惹得桑春他们舒意大笑。
回到宿舍,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