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景元)-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养鱼又只是看环境。丁文自信一笑,“常师傅是个爽性人啦。”
常知伟一听这话,饶有兴趣地打量丁文几眼,本来一脸和善的弥勒佛样子,此时更眯了眼。人说厨师不仅手艺好,还得眼光独特,看鱼肉、看菜有一番自己独特的见解,才好对鱼菜下手。
“老章,你们看怎么着?”
常知伟换了一身捞鱼地行头,就是穿上了连体地雨裤鞋。跟在丁文身后往网场的成鱼区去了。
因为前几天阴雨冷天。丁文只在中午喂养了一次。今天温度又上升了,这一投下饲料。鱼儿们就浮上水面掠食,激得水面都滚开花了。常知伟涉下大腿深地水处,手持着网兜看着面前一浮即沉地鱼,好几次想下手捞鱼。
可鱼游得速度太快,竟下手不了。常知伟扭头惊讶地望向丁文。
“常师傅,这儿捞鱼和别处不一样,将网兜放在食台下方,等鱼儿游来进食捞起就成了。不然的话,站着几天几夜别想捞上一条。”章守志穿着光亮的皮鞋踩了过来,站到岸边比划说。
常知伟将信将疑地将网兜伸入水底,慢慢探向食台附近。丁文见状特意多喂了些料,又引来了鱼群。
一条四斤多的鲢鱼成了常知伟兜中之物,很不甘地在网中蹦跳着,还好网兜够深,不然就跳脱了。常知伟连忙蹚上岸,将鱼放进鱼箱后,才抹了把额上的汗,“这里的鱼怪精的!”
常知伟蹲在鱼箱边,打量着这条鲢鱼。通体银白色的鱼鳞在阳光闪亮,手伸进去一触便蹦而起,鲢鱼竟跳出鱼箱一米多高,还好丁文守在一旁,眼明手快地用网兜一兜,兜住了。
“常师傅,这鱼野性十足吧?”章守志对这池塘里地鱼可谓知根知底。
常知伟初是诧异,此时更将双眼笑眯成一条线,“想不到,想不到啊。”
章守志便介绍说,这池塘里除了四大家鱼外,还有一些草鱼、青鱼、鲶鱼等,明年估计还有一些特殊鱼种。
“各品种都来几条,今天就着这里现场试菜,然后带回去让那一帮兔崽子熟练一下。”常知伟直起了身,自己先熟悉这些鱼的特性,才好排出更好的菜式,选出配菜的佐料来。
丁文将鱼放回了鱼箱,对这位主厨亲临鱼场、认真验鱼的态度很欣赏,“那咱们拭目以待常师傅一手好菜哦。”
常知伟很自信地点头。说自个儿到周围转转。
“老章,你到那儿请来这位怪脾气的主厨?”丁文看着常知伟踩着泥巴池岸,转到鱼排那边,才低声地问。
这个常知伟可不简单,在省里厨艺大赛中夺得亚军,应聘到外贸酒店当副厨,听说对做鱼菜、鱼汤有一套。章守志也是通过关系找到这人地。开出月薪一万元。
“老弟啊,听说沈所已经将花鳗鲵培殖的基地设在你这儿。你可不会忘了我这一块吧?”
这老章头消息倒灵通,想想怎么也得给楚婉玉一份子。丁文看那垂涎而笑的章守志,便瞪着他说,“你是没份的,不过留一成的份数给小玉。”
章守志怪异地笑,“怪不得这丫头一直想来桑家坞,原来老弟你在后面挖我的后墙啊。嗯。我这便宜的女儿挺能干地,将鱼庄这期间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就说嘛,她学商业的去管经营是熟门熟路,在省城里比乡下好多啦。我会叫泡泡好好配合她地。”
章守志笑犹未尽,看到那边常知伟已经转到了操场,便连忙催说多捞几样鱼,大步并作小步踩泥回去了。
丁文进到小木屋里,在空间地洪荒湖里捞出几种鱼后。分成两鱼箱拿回去厨房。
常知伟已从包里拿出一套整鱼地工具,看得几个人都傻眼了:这杀鱼用着这样大动干戈么?只有章守志在得意地笑。
一条草鱼正常的做法,先用刀板子打晕或打死了鱼,然后抓住尾去鳞,接着切肚去掉内脏,挖鳃或切去鱼头。剁去背、胸鳍,洗净后鱼身上切三刀就入味腌制。而这位常大厨子整鱼地方法有所不同。
没有整晕就刮去了鱼鳞,换小刀去掉内脏,用剪刀剪去腮部,然后清水一洗,放到准备好的盘子中。只见常知伟运刀如飞,鱼鳞飞溅,只用不到一分钟内,一条鱼被清理完毕,由活蹦乱跳中变成只剩鱼口翕张地横在盘子上。
鱼整完了还保持鲜活?那些姜、芹菜。还荷叶。在他的快刀下切成了丝状,再加一些调料。这。这速度也太快了吧!直到打开液化气灶啪地一声,才让众人回神。
盖上了锅进始清蒸。常知伟洗净手,才整暇以待火候了。
“这种荷叶不错,章老板也得进一些了。”
不得不说他鼻子灵,厨房地每一味,在他摸进这个陌生的厨房后,就可以轻易的辨识出来。
“老弟,这荷叶……”
“这荷叶真香!看起来好嫩。”虞翠花也好奇拿一片荷叶,拿起手中仔细瞧着。
他丫丫的,这洪荒湖里培殖出来的东西,总是让人给惦记上了。看着常知伟拿起那荷叶,满意地点点头。丁文苦笑地说,“这东西不是看时季么?总不会叫我冬天也变出这东西来。”
“还有这个芹菜…嗯,比市场的好。”常知伟拿起芹菜叶稍闻即接拿开,这东西味重,怕影响了自己的嗅觉。
这家伙简直是来挖宝来,这菜园子里的菜供上自家刚刚好,哪来多余地卖出呢?总不成自家栽菜,还得向别家买菜。看到章守志射来热切的目光,丁文只能当做无视。
鱼香、菜香随着蒸汽溢出,常知伟却转小了火,“可惜这里闷气的锅,白白让香味溢走了。”
这位大厨要求简直苛刻,丁文无语了,但章守志热切地说,只要常师傅列出清单来马上去买。
虞翠花拉住桑木兰,在一旁轻声咬耳朵呢。问桑木兰是不是吃了池塘里的鱼,皮肤变得这么油嫩光滑的。呃,居然延伸到美容领域,这章守志夫妻真是天生一对,时刻都念在赚钱这行。丁文在暗暗地想。
终于开锅了,盘子端出来了,香味扑鼻。看那黄棕色的鱼上方,白地是姜丝,绿的是芹菜丝和荷叶丝;鱼身下方是浓色的蚝油。放在了圆桌上,常知伟夹下一片鱼肚肉,放在口中慢慢咀嚼;又夹了片在蚝油酟了后细尝着。他突然大笑,“这个荷香蒸鱼果然不同凡响!”
香味是不错,好似不如昨晚那荷香鸡香,看常大主厨有点癫狂,丁文几人也拿来筷子一试。
原来是透里香啦,荷香透入鱼肉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最主要的是那条鱼够鲜活的,咀嚼肉有点儿韧感,鱼香留于牙缝。香而不失鱼味,这个常大厨子有一套。这已经是丁文对他最高评价了。
章守志显然比较知味,竟说出许多门门道道,若他能写诗的话,估计能占出一首来。
“章老板,这个主厨我乐意了!只要以后这鱼的原料不变,我就可以为桑家鱼庄树起口碑。”常知伟终于欣然接受了这份差事。
章守志满脸堆笑,当即表态绝不会变,让常师傅放心好了。
“菜园子在哪儿?我去看看。”常知伟似乎将这儿当做桑家鱼庄的原料基地,一点都不介意。章守志高兴地引他前去。
“小丁,你可别介意。他们俩人凑到一块,别提那热乎劲!”虞翠花说这几天为了给鱼庄定位,天天被俩人拉着省城各大酒店、鱼庄里钻,每餐必点上一桌子的鱼,搞得她现在一看到鱼,胃口就翻了。
“翠花姨,这鱼真地顶不错,绝对和你以往尝得不同。”桑木兰怂恿了虞翠花尝尝。
尝腻了鱼地虞翠花忍住了倒胃,只夹了一小块鱼肉放在口中,小心尝了之后,连忙点头说:“嗯,这鱼顶香不腻的,看来咱们以后有口福了。”
真把鱼庄当自家地餐厅,看来美食是老少通杀。丁文惊讶地看着虞翠花和桑木兰一口一口地尝,竟整条鱼尝光了,剩下鱼头和鱼骨刺。
第七十三章试验基地
常大主厨回来时,一脸肉痛。
按他的话讲,暴殄天物。采菜也有讲究的,有的需要连根,有的需要留下根的。
刚好这几天阴雨冷天,桑木兰慵懒不想落地,都由丁文到菜园里摘菜的。咱哪管这么多,厨房里有菜吃就行了,丁文对常大主厨的“苛刻”说法,只能嗤之以鼻。
这世上有痴狂之人,有的天生洁癖,容不得半点灰尘;而常知伟自然因职业病累成,对于入厨的器具、物样,看在眼里,计在心里。但他的说教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丁文是这么想的,至少下次不会有人让他进菜园子,乐得个轻松。
章守志以其商人的眼光,与常大主厨又有所不同,他不需要样样精,只需要样样贡献净利,所以章守志从菜园回来后,就开始耳目失聪,对于常大主厨提出的要求总不能全部满足。这青菜的事就是其中一桩,只得嘿嘿说从长计议。
桑春夫妇来了,见厨房里这么多人吓了一跳。
“老章,你们来了也支个声!”桑春分了支烟给章守志。章守志一直看着虞翠花,见推辞不过,接过烟后撗在鼻端,不敢叼起。而常知伟接了烟就点起,滋地吸了一口。
看大舅俩人还卷着裤管,脸上还淌着汗,估是忙乎山上的麦地刚回来。桑木兰去倒了几碗开水给了众人,常知伟喝了口。连忙扔掉烟,先是到门口咕噜地漱口去。
难道常大主厨点子背,喝开水也塞牙缝?常知伟喝下了一碗,转回来又要了一碗,坐在圆桌旁感叹,“没想到这海岛有这样清冽地井水呀!章老板,这三天试厨。我呆在这儿了。”
“好啊,我和翠花也顺便在这里渡蜜月了。在丁老弟这儿噌几天饭。”章守志大口一张说,却见虞翠花扔来一个白眼,转而讪讪笑着。
“小丁、木兰,到时候将鱼钱的帐算到老章头上啊。”虞翠花笑着对俩人说。
“那是自然,咱们也算奉旨出来混吃的。”
章守志说得众人哈哈笑起。
中午蒸的是荷香饭,三成糯米、七成大米,用荷叶垫放在蒸笼中。那常知伟见了直皱眉头。索性出了厨房眼不见为净。
大舅妈在厨房里忙起,而桑木兰去给他们安排房间了。
四个大老爷们则在丁文的会客室泡起了茶。
红茶银骏梅,章守志说这是别人送领导的,转送他手里。干茶金毫很多,细如眉尖,色泽乌润,闻起來就有一股紅茶所特有的韵味。不过怎么泡法,丁文在上海倒学到一些。乡下没有功夫茶那套。只拿些其他东西替代。水烧到后开盖凉一会儿。
据说,沸水冲下这样极品地红茶,茶水会变酸的,却是八十度刚好。水冲到茶叶直漏下黄水地茶水,这第一泡自然淡些,有的不喝直接烫了杯。第二泡水冲下时。茶水色就不同了,呈桔红色。
入口时微涩却滑,咽下后回酣十足,却带红茶特有的韵味和别一股清新之味。
“这位小老弟通了一些茶道,茶是不错,这水更好。水分天泉水、雪水、井水,人人只要商品用水,不知道藏好。有说水新而味辣、水陈则味甘。老弟这水应该属于陈水。”常知伟抿了茶水,悠然地说,样子甚是陶醉。
桑春已经一口喝光了杯中茶。对于常大主厨的话不理解。却说不如山上的草根水,喝了不顶渴。
看着常大主厨将要发怒之状。丁文忍不住咧嘴笑了,对一个牛嚼牡丹的人说美食的精细,不如粗糙地大鱼大肉奉上吃个实在。在乡下的草根茶,冲个一铁桶放着,味甘而解渴,有时还顶个水饱。
“常师傅别介意,各人出发点不同,我个人也觉得大碗茶好喝。”丁文不想大家弄个尴尬当场。
常知伟非但没有生气,却朗声发笑,“小老弟你太小看我了,其实我家就在上山镇小湾村。”指桑春说,“这位老哥的话,其实我老爹经常囔囔。自从干上这一行,始终认为:不仅要吃得,还要吃得好,更得吃得精。”
同样一条鱼的做法,有的剁头去尾,有的做了不能入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浪费。吃得精不仅食其味,还要保持营养。
吃食物最大浪费莫过于营养流失。丁文暗赞这常大主厨是痴得可爱,看他的胖脸顺眼多了。
“大兄弟,真有你的。”桑春对常知伟竖起了大姆指。
林雪芹打电话来说到村渡口,要丁文帮忙去拿东西。丁文只得将简易茶具交给了常知伟,匆匆赶到了村渡口。
上身穿着白色羊毛衫、下着蓝色牛仔裤地林雪芹撑伞站在渡口边,将衣袖卷起露出白晰的小臂,正用小手扇风。见到丁文仍穿着雨鞋扑噔扑噔地走来,便挥挥手。
“你搬家啦!”丁文见地上三大包,早知道推板车来,便背上了一包,双手各提一包。
“我以前不是对你说过要常驻这里么?现在文件和牌子都做好了,我可是来工作的。”林雪芹急走了几步,紧随在丁文身边。
对于林雪芹紧赶,丁文只得放缓了脚步,“先跟我先说说,挂上了这个牌子之后,你和老沈会不会将我卖了?”
林雪芹啐了一声,歪过头看了丁文,“就算我们想卖你,还要看你上当不?”
这花鳗鲵养殖基地既属于试验性的,又可以产业化生产。挂了水产研究所授权地名头之后。每年象征性地收千分之一的营业收入费用,还有许多优惠政策,譬如所得税税收在五年之内是免税地,五年至十年为百分之十;营业税比照常低百分之五十,还有财政补贴……
林雪芹说了这么多好条件,丁文默默听完后,问道:“这项养殖技术的专利权应该属于咱们吧?”
“除非你技术转让。那就得按百分之十总额交给研究所。因此,技术所有人的主体还是你们。”
优惠。确实够优惠的!丁文突然停下脚步,“小芹,我这么想的。你和小玉各占一成红股,老沈占半成,我叫木兰做个备案。但不能露在台面上,怕影响了你们地工作,有人叨嘴皮子。”
“小文。来桑家坞是我最开心的选择。既可不时回省城感受都市时尚地华丽,又可以来桑家坞享受乡村宁静的淳朴,我觉得满足了。至于红股,我没意见;不拿的话,估计也调在你地心口,反正是你当时说好了。”林雪芹眨着单眼皮,狡黠地说:“我今后幸福地生活可全押在你身上了!”
“好沉重哦。”丁文提了提两手的行李,咧嘴笑说。
回到校舍时。林雪芹见到她住地那间客舍依然干净,叫丁文放下了包后,从中搜罗一面牌子和授权书,还有一份协约书之类。
桑木兰推门进来了,“雪芹来了呀!”咯咯笑着帮她一起整理起行李,将衣服什么地放到衣柜里。
听到二女低声谈及一些部位大小。丁文便拿了牌子等转出去。
牌子出来了,就着花鳗鲵下蛋,只是现在最紧迫的事情应该将养鳗池建起来。
丁文回到宿舍时,三人依然坐着在会客室里,却谈起挖鱼塘的事儿。
“老弟,是不是花鳗鲵养殖基地牌子呢?”章守志眼尖看到了丁文手中的那面牌子,“看来我得去申请经营许可证了,跟你这边能接上口。”
常知伟深感惊讶,在国内人工养殖花鳗鲵成功的,为属极少数。
桑春却不解地问:“啥是花鳗鲵?”当听说这货是国家水生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时。竟傻呆地望着自己这位大头外甥。暗道还真敢想!还真敢做!不声不哈地搞这事儿来,怪不得还要租地。
想想那些村民们。为了一个挖塘养鱼的事,讨论了快半个月,至今没有个结果出来。要说这就是差距!桑春摇了摇头。
“舅,那个租地的事,你和大伙儿商量一下,连片十亩左右。租期和这池塘一样,每年每亩租金七百元,每五年上浮百分之五。”丁文也索性将租地的事说了。
“这事我和大伙儿说了。池塘之下地地都不租,倒是你校舍后面的梯田,可以考虑一下。”
池塘前方低洼之处的地,主要为导水容易,可以省下一笔电费。如果乡亲们实在不允的话,就只能考虑就近的田地,校舍后面的可以是一个选择。丁文跟桑春讲,下午叫校舍后面地田地户主一起到现场看看后再说。
桑春听后急匆匆出了会客厅。
“这老桑真是位急先锋啊!”章守志见丁文从卧室里转了出来,“老弟,养殖我掺不进脚了,但这个花鳗鲵的销售可得给我桑家鱼庄独家经营。”
“好啊,只要你能吃得进,别说到时吃不下。”丁文坐到沙发,端起了茶水仰头便喝。
常知伟的眯眼终于眨动了,“小老弟,这鳗苗挺贵的,单指白鳗苗都赛金条的贵,更别说这少见的花鳗苗。”
丁文不敢说出通过亲鳗孵卵,因为人工繁殖育苗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似乎只有日本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也怕受到章守志他们扯笑,但有了洪荒湖特性,也相对有了信心。
说来雌鳗挺悲情的,不辞劳苦地辗转数百、上千里,爬过草地山峦、甚至悬崖峭壁,进入其他水体中与雄鳗会合。当雌鳗产出卵后就自动死亡,它的浮性卵就随波逐流,待仔鳗破膜而出,逐步长成白仔、黑仔。
“谢了常师傅关心,到时有鳗苗的消息,您也请支个声。”丁文还是做好两手准备,听说小湾村每年都有人到丰泉水库地上游溪河中捕捞鳗苗,说不定到时真正用得上也未可知。
常知伟嗯地点头,对丁文这种态度挺欣赏地。
桑春没有回来,九叔公却先来了,在门口探了下有客人在,便住足在门外喊,“大头,你出来一下,我有事找你。”
咦?九叔公怎么来了,难道是为了那租地的事?但他地田地在老高的,估计这次租不上了。丁文带着疑问出门,就被九叔公拉到一旁。
“大头,你糊涂啊。咱桑家坞一亩自留地私下转让才值几个子,你每年的租金却付上那么多租金,乱了行情啊,会让人指脊梁骨的。”九叔公责备地说。
丁文算过了,一平方一元多块租金还贵?那这里的地便宜得没底了。
九叔公见丁文在盘算,便继续说:“在村里的宅基地,一平方在四五块钱,绝不会超过五块五。何况你这里在山地呢?我看三块准能拿得下。”
丁文望着满脸皱纹、有些佝偻的九叔公,竟说不出话来。
“大头,你一定要听我的劝啊。”九叔公郑重地说。
丁文点点头。是啊,咱不能乱了村里的行情。
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便由地价可以看出一二。已经到了新世纪,桑家坞还是一样的贫穷、落后。
“九叔公,山后的梯田总的有多少亩?”
“一百三十亩左右吧。这些年没人耕种,有的也荒了。”九叔公又抽起了他的长烟杆。
“九叔公,来!我叫大舅回来商量一下。”丁文拉着九叔公走进会客厅,将拘束的九叔公按坐在沙发上。
桑春回来了,见九叔公也在,便直言了租地情况。大伙儿都说租地的按每平方八角,每两年收租一次,这里面有桑三儿的一块一亩三的荒地,还得通知他确认一下。
提到了桑三儿,丁文不禁皱了眉头,不知是不是和他犯冲了,就他还对自己不顺眼,看来只有找蓝子去探探口风。
“大舅,其他人还有意见么?”丁文看到桑春话似未尽,便问了。
丁文的引水挖塘想法触动了乡亲们,大伙儿觉得引水不一定用来挖塘养鱼,至少可以在旱季的时候,给低洼田灌溉用的,至于挖不挖塘,全由各人决定了。又想到下雨时怕涝,所以想做个水渠。桑春的意思,挖渠的工和经由的地由村里出钱,只是池塘泄水的水闸叫鱼塘这边出资。
泄水的话,估计也是夏秋两季受台风影响的暴雨季节,那时山上倾泻下来的水量确实不小。丁文答应后又想:何不开个到芦苇荡那方向支路?
听了丁文的计划后,桑春没有说话,章守志却轻松地喊,“你们的芦苇荡也承包么?”
第七十四章也耍次狠
以往,谁敢言及或触动到这片芦苇荡,不是招来桑家坞男人们的中指,便是惹来妇女们的口水。
章守志显然不知道桑家坞这个忌讳,还自鸣得意地望着桑春。
“若不是看在你是大头的客人,会被我赶出村子!”九叔公一反初时拘紧,他本不是儒弱之辈,生气时候砰发出的嗓门不小。
九叔公的恼怒让章守志和常知伟始料未及,都迷惑不解地望着这位老汉。这事触犯了他什么?
桑春连忙打和场,“九叔,客人也是不知道这个忌讳,他是无心的。”
“那我欠陪了!”九叔公愤然离去。
丁文骂了章守志多嘴,便村里为何重视这片芦苇荡的缘由说给他们听。
章守志只得苦笑连连。说省里上周召开一次环保会议,其中保护省内的湿地列为会议一个小专题,而桑家坞的芦苇荡恢复性治理也赫然在列。
莫有栋的影响力果真不小啊,而不得不说老章头的门路也广。丁文啧啧地摇头,便把芦苇荡的隐忧也一并说出来。
“老弟,看来你这儿又要增加一块牌子,湿地开发研究保护试验基地。”章守志羡慕地说。
光给牌子,不给财政支持有啥用?丁文有苦自知,便提议说不如将这个牌子挂到桑家坞村委去。
“这可是一份商机啊!听说要种上红树林。”章守志对丁文不当回事的态度要抓狂。
红树林具有很高地工业、药用经济价值。商人看到的是利,桑春看到的是希望。丁文却看到的是麻烦。按丁文的话说,咱还是养养鱼过安稳日子好了,这花鳗鲵孵育的许多问题还在挠首,不能再分心啦。而且这个隔行如隔山,将这个名头扔给桑家坞好了。
“老章,我有个想法。不然你们养殖场对村里帮扶算了!”
章守志吹胡子瞪眼的,搭上了村里准没好事。而且总一直在破财。原来他还在为二万元换来地女儿红心里不平衡呢。
桑春猛地抽起烟来,正言说:“小文。这次桑家坞得靠自己了,就是路不修、渠不挖,也要保住芦苇荡。没了芦苇荡,村里面的所有海滩良田都将毁在海潮之下。”
“其实引水挖沟与补救性保护芦苇并不冲突,不就是淡水问题,有待老莫他们论证。”丁文并没有对如何解决淡水多做说明。
桑木兰挎着林雪芹进门喊吃饭了。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丁文没有桑春那样沉重。一闻到荷香饭,便觉得一阵舒爽。看到了海蛎滑粉才记起空间里地岩蛎和青苔,暗道这事情一多,就将这事给忘到一边了。匆匆吃完后,便说出去一下,然后搬回了两鱼箱的青苔和带壳的岩蛎。
这两样东西当然引起了常大主厨的注意,他当即放下筷子,抓起一小把青苔在鼻顶闻闻。拈出单根后瞧看一遍后;又转向另一箱的岩蛎,居然挑一粒放在嘴里生吃。
不会又想要这两样东西吧?天!碰上这么好食之人,丁文也感到头大。
“章老板,这两样东西也是畅销货啊。”常知伟兴奋地说。
“那个海青苔应该没问题,至于岩蛎估计进不到货。”
章守志的话终于让丁文解脱。
丁文拍拍胸口先溜了,暗道真要命。难道常大主厨是刘姥姥转世重生的。到了咱这海岛来,啥东西都看中了眼?其实……也难怪,真正地绿色、天然的东西不多,也得有个生长周期嘛。
丁文钻出了果园子的芦苇墙,既然定下或租或买下这周围的地,得到现场看看。
就近的山田,比池塘水面两米左右,这在一般抽水泵的扬程范围。在一片山田间,就中间插一块长满青黄杂草,这估计就是蓝子家的山田吧?现在这与桑三儿的关系有点儿僵着。
要说与桑三儿还真没什么过节地。却平白无辜被恨上了。丁文有些无奈。眼前的这块山田既然绕不过去,就直接与他打声招呼好了。总不能叫蓝子夹在中间为难。
丁文从山上往下远眺。如果将笔架岛的地理从高到低依次分成几个区域的话,有山顶的岩石灌林区、防护林区、梯田至池塘的梯田区、村子宅地区、沙滩良田区,最外围地是芦苇荡。左右峰脚下的芦苇荡几近消失了,只剩下村子前方的这片。深秋时分,芦苇丛已经枯缟了,再经海浪催打,杂乱地歪倒着。
嗯……蓝子她们怎么来了?
桑木兰和林雪芹俩人婷婷袅袅地从田埂上走来,桑木兰来说的是这块田地的事。
这块地,桑三儿既不愿租出,也愿卖出。看来,他是存心触着丁文。
见桑木兰忧愁的样子,丁文反倒忍下恼怒,淡淡地说:“咱不信没了杨屠户就没了猪肉吃?咱们再想想其他办法就是。”
按照养鳗池分为原池(一级池)、分养池(二、三极池)和成鳗池,总共下限的面积也得两亩多,每亩放养的密度为六至十五万尾鳗苗。因为养鳗池不同于鱼塘,需要精心设置进出水口、排污口,过冬时温度不能太低。因此两亩多的养鳗池,其他附属设施占地也不少。
如果少了桑三儿那块地,这面积就缩减了一半。在空间养幼苗不方便,主要要喂食红虫、丝蚯蚓等鲜食,还得经常冲水、换水…更主要的是这些食肉性地鳗鱼进入洪荒湖中,估计会将湖地夏花鱼苗掠食一空。丁文决定到四周看看有没其他合适的地点。
“小文,实在没办法,咱们就用网箱饲养。”林雪芹拉着桑木兰跟在后面。
丁文摇了头。用网箱养殖花鳗地不可测因素太多,更兼鳗鱼通病肠胃疾易发。
从校舍后的麦田转到前方的菜地,意属的地点就两处,目前都有些难度。丁文百无聊奈地回到了校舍中,见大家都午休去。
林雪芹见桑木兰情绪不好,便借口回了自己宿舍。
“老婆,咱们也午休去。关门喽!”
桑木兰见丁文一付轻浮的样子,倒脸色一红,轻轻地反锁了门。
“来!坐到过来。给你老爹去个电话。”丁文躺在三人沙发上,唤着桑木兰。
桑木兰依言坐到丁文身前,打起了电话,“爸……”
丁文一把夺过手机,决然地说:“桑三舅,我是小文。我现在和蓝子已经处在一块了,那块地您不租也得租。”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阵子,接着传来桑三儿暴跳如雷的咆哮声。丁文只是将手机拿离耳边,咧着嘴笑,等话音告了一个段落,又说:“您再不同意,我们俩就生个外甥抱到您家去。”啪地挂上了电话,接着哈哈大笑。
“流氓、坏蛋…”桑木兰脸色臊如红布,抢过了手机,双手挠着丁文的胳肢窝。
丁文胳膊夹住了桑木兰的手,哈哈笑说:“桑三舅说到我妈那儿告状,我看我妈听了准会眉开颜笑。”
“就你脸皮厚!”桑木兰闹后,轻轻地伏在丁文胸前,在想这有点羞人了,不过还是喜欢丁文又恢复以前那种恶作剧的坏模样,那感觉离自己好近。
果然一会儿后,丁母打电话来。桑木兰轻唤了声妈以后,就听到丁母咯咯的笑声,数说了大约半个小时才收线,而丁文带着一脸的坏笑打起小鼾,已睡得正甜。
桑木兰从床上拿一张毯子为丁文盖上后,轻轻亲了他一口,便坐在丁文身边织起未完的毛衣,不时轻哼着江南小调……
晚饭,桑木兰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和快乐,感染了在座所有人。而常大主厨整鱼的厨艺,给晚餐增色了不少。
熬鱼汤,带酸微腥的汤味甫一入口,让人舌下生津,忍不住多喝几口。原来,这条鲫鱼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