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养鱼专业户(景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纠嫉姆考淠谧∠拢獾妹刻炖椿嘏懿环奖恪I4喝醇岢只厝ィ铰挠行┣岣〉厍白撸Φ么缶寺韬蜕D捐塘Ω喜蠓觥

水泥路还没修好,这池塘前边的路该挂一些路灯了。丁文关上了厨房的门,望着三人消失夜色中,做起这个打算。

第五十三章一夜听雨

宿舍里一片漆黑。

推门,却锁上了。行到窗口处,却听唏嘘声,这林雪芹怎么就哭呢?还是莫探他人心上事,丁文悄悄撤离。

看来……今夜就在小木屋屈就一夜吧,反正下午睡得足。

丁文先来到了育苗室,见四处窗户仍打开着,便一一关闭。寒露虽未到,昼夜温差已起了变化,水泥池的水毕竟不同于池塘里,且这些鱼种不比自家产的,别着了凉才是。

鱼儿也需要沉眠,丁文开启了排气扇,拉灭了电灯,锁上了门。经过了被投毒事件,丁文对这些鱼种还是很上心,别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收获,转眼成了泡影。

吱呀一声,那宿舍的房门打开了,林雪芹站在门口扫了四周的黑暗,低下头不胜娇怯地说:“丁学哥,不好意思,我忘记了关育苗室的门。这里……我,我有点怕黑。”

“这样吧,我叫小杼过来陪你,你再上一会儿网好了。”丁文诧异看了林雪芹一眼。

桑家坞是落后了些,但这里的治安一直都很好,几乎是夜不闭户。因为到了这个海岛,偷了、抢了也没处逃,再加上也没什么好偷的,除了家养的鸡鸭。当然,这儿与省城没得比,因为没有路灯,四处一片漆黑,或许是林雪芹突然改变环境不适应吧。

林雪芹低头轻点。因头发遮着,看不清她的神情,丁文当即拿起电话叫来桑木杼。

十分钟后,桑木杼打着手电前来,还捎来几本书。

还真没想到这丫头挺用功的。丁文暗暗点头,然后对俩人说:“今晚你们俩个可以我的宿舍里休息,如果回自己宿舍的话,带上门就行了,有事打我的手机。”转出那旁门,从空间中拿出手电,找嘟嘟去了。

小果树的葡萄架成了嘟嘟暂时落脚处。手电照过,嘟嘟趴在葡萄架上,而四只海鸭子窝缩在葡萄架下。和平相处啦,丁文对这小家伙不免好笑,一把将嘟嘟揪下来抱在怀中,“小家伙还真记仇啊,都快两天不理我了,想不想见你种的小树呀。”关了手电一闪身将它送入空间,自己又转出来。

下雨了。秋雨如雾,慢慢地笼罩面前的一切,丁文手电照过的一束光线,可以看到雨已连成线,便一闪回到小木屋中,看来今夜只能枯坐。

在这且听雨敲木屋顶,可惜没茶又没酒,却来了沈清的电话。

丰泉鱼场的鱼种现状不容乐观。亲鱼因选择和饲养不善,产出的鱼苗,按虞美人自己坦言,成活率只有五成至六成,但胜于数量,以前反正浮了就补充。但这显然不符合出口的标准,而且感染鱼病的不少,沈清他们都在发愁。

丁文开玩笑回说,咱走的精品路线,货有所值。

这两个老头来电必不怀好意。果然,没聊几句就转入正题了,需要咱这边饲料,这沈老头还说得很隐晦。

丁文叫沈清明天自己亲自回来取,其他的事等回来时再说,就挂上了电话。

这个虞美人也忒浑,这样状态的鱼种想出口,不是叫老章头找抽么?还以为也象国内流通一样,人家那是有一定的通行标准的,尤其近几年提的很响的“绿色壁垒”,涉及到饲养过程中使用药物,如抗生素、农药和化学品残余等。

想想桑家坞这儿几乎没有受到工业污染。不过自己走精品路线,这不也是现实条件所逼?十亩大的池塘,鱼不能放养,却只能箱养,扣除许多边角地方,一年能出几斤的鱼?卖的钱也只能过小日子。看来,是该想想饲养一些附加殖高的品种了。

淡水方面似乎不少的品种可以选择鳗鲡、白鲳、鳜鱼、黄鳝、鲈鱼……丁文想了二十来种的淡水养殖且经过驯化的鱼类,看来要比较一番了。

电话声总扰人的响起,丁文微一皱眉,一看是宿舍里的电话,接通了。

“表哥,你快来,林姐说要赶回省城去!”

“我马上来!”

疯了么?这林丫头。这下夜雨天趟海滩是大忌,谁辨得方向啊?一瞧十一点多,外面仍稀沥地下着雨。

丁文打亮手电筒,闪到旁门边,只见林雪芹正被桑木杼拉住。

“林雪芹!你这是怎么回事?”丁文喝了一声,抢过她手中的包交给了桑木杼,将林雪芹拉进屋内。

“小杼,你去拿干毛巾来,再烧些开水来,这秋雨凉着呢,别着凉。”

桑木杼将包放到一旁,应声忙去。

“这潮还没退尽,趟海想找死么?”丁文依然责备说。

“我爸,我爸…”林雪芹扑到丁文怀着,紧紧抱住,哭得很悲恸。

这……好吧,将把我当做一根柱子好了,丁文站着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她抱着哭。

桑木杼拿着毛巾回来,见到此景愣住了。丁文对着她打手势,示意再去倒杯水来。

哭得痛快,丁文见她哭声渐低,手轻轻在她肩上拍拍,“你爸怎么呢?”

林雪芹的父亲环保专家,尤其关注海边湿地。他这次到南方考察红树林,遇上了大风强降雨的天气。刚才接到家里电话说,联系不上了她父亲,和一同前去的几个人也联系不到。

“别着急,啊。”丁文对着门外高喊,“小杼拿毛巾和热水来。”

桑木杼在门外俳佪了许久,应声而入,劝着林雪芹坐到红木沙发椅上,帮她擦了湿头发。

“在红树林中,再加有几人,应该不会有事的。”丁文宽慰说。

“我父亲是姓莫,我母亲姓林。俩人一次到西南科考的时候,却只回来他一个人,那时我才十五岁,恨他就改了母亲的姓。可现在……”林雪芹如在叙述着她的回忆。

哎,一次意外让正处于叛逆年龄的林雪芹从此恨上了她父亲,可当听她父亲要出事,这种恨又变成浓浓的爱。丁文在骂老天,好端端下什么雨,这不是让人活受罪么?

正处于花季年龄的桑木杼,自然多愁善感,还陪着掉起眼泪。

真是要命,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了。丁文继续开导说,“你们别忙着哭啊,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估计正出动大批人马在搜寻,最迟天亮就有消息了。你现在趟泥到对岸,这么早也没有车到省城,还不如在电话里联系。”

时到凌晨两点,屋外的雨停了,屋内只留下沉静,三个人现在所做的只能是等待。

林雪芹的手机响了,桑木杼帮她拿过包,但林雪芹不敢接这个电话,正犹豫着。

“接吧,是好消息!如果是坏消息的话,估计等政府通知了。”

林雪芹接听了电话,居然笑了哭着,尖喊:“我爸爸他们没事啦,他们安全回来!”

桑木杼也凑合着高兴。

“安心睡吧,什么事明天再说。”丁文打了招呼,转身出了宿舍。

这听了大半夜的“雨”,终于消停了,还好下午睡饱了觉。丁文呼吸着雨后湿润的空气,长长地伸了几下懒腰,心情还是挺舒畅的。现在只打着手电筒,趟着路上的积水回到自己的小窝。

第五十四章大巷水文

迷迷糊糊听到村里传来鸡叫声。

叫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似乎将沉睡中的乡村唤醒。桑家坞的这些公鸡们如准确的时钟一样,初次打鸣总在凌晨三点,然后又隔了一个时辰,清晨五点又打一次鸣。起早贪黑的摸鱼一族,却是自己定好钟表时间,在凌晨一点退尽海潮时,去摸索新一天的收获。

当清早睡得正香,耳边风闻桑良他们叫骂声和不时谈笑声。原来昨晚挖好了沟,经过一夜雨的汇集,把沟灌得满满。桑良骂自己看了天气预报会下雨,还从中间开始挖起,现在正准备着人将水挑走,被桑春喝止。

死脑筋!这一点点水过一两天就干了,快从那边溜水沟方向挖起。

丁文被扰醒了,却不想睁眼起床,用毯子包住自己的耳朵,这下清静多了。其实下雨天睡个懒觉还不错的,一夜秋雨洗去了秋分的暑气,有点凉,覆一层单被正暖和,似乎自己并不怕冷。

侧蜷在竹床上的丁文又美美地睡了一会儿,直到……

一只柔嫩的手,带着特有香味,捏住丁文的鼻子。那是桑木兰的体香,不必睁眼,一手拉住这只手往竹床上一拉,只听哎呀一声轻呼,软躯坐到竹床边沿,压得竹床如不堪重负般地残叫。

“坏蛋,拉错了人看你怎么办?”嗔语中带着一点羞意,更多的是欢欣。

从兄弟到木头、呆子,再从木头向坏蛋转变,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量变总会引起质量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女人允许男人更主动一些的暗示,谁愿意陪着一块木头样的人,任凭花开花落?

桑木兰俯身在丁文额头处亲了下,“快起床,爹妈都来了。”

“困,再让我睡一会儿。”丁文依然闭着眼,闻到桑木兰的衣裳上附着淡淡的咸味。蓝子一回来,估计以后要悠闲的困觉机会不多了,仍装出一付猪样。

发梢如草尖,带着洗发水的芬芳,刷得丁文痒痒的。丁文终于受不了大打喷涕,却听桑木兰吃吃地笑,双手抱住了她的腰,只觉那紧绷的娇躯一阵痉挛后,终于如棉花一样柔软了。

手感挺好的,软滑如腻。这双咸猪手曾跟着房总在KTV呈尽嚣张,连当时房总都不得不赞叹,只是谁想得狂呈手足之欲的丁文,仍是一位真牌的宅男呢?手掌放在桑木兰的腰部,让桑木兰如不胜支撑地软压在丁文身上。

脸色晕红如施脂,迷离的目光惊羞地回望到那扇敞开的木门,桑木兰如梦呓般地轻嗔,又带着慌乱,“坏蛋,快…妈她们正等着呢。”然后拉开丁文的大手如兔子一样地蹿开,背过身快速整理被弄皱的衣裳。

丁文起床了,还对窗口大吼一声,“啊……天快开了。”

层叠的丛云中,露出一方洗透的碧蓝,阳光开始从云层中透出来了,照在池塘上,令人眼前一清。

桑木兰挎着丁文的胳膊,往校舍边的旁门去了。

路过育苗室,门开着呢。丁文见林雪芹正忙着记录育苗池的日常状况和温湿度,“吃过饭了么?”

“早吃过了,我测量和记录一下水质、鱼种的状况。”林雪芹回过头甜甜地笑,双眼虽还充着红丝,精神却非常好。

“早上不赶着回去?”

“不了。我妈在等我爸回来,带上小弟弟到这儿渡假。欢迎不?”

看着林雪芹对她的后妈似乎解开了心结,丁文也替她感到高兴,咧起嘴笑说:“欢迎。咱们桑家坞也有湿地,到时请你爸指导一下哈。”

“他是来渡假的,就不让他工作。这事,我可挡着哦。”林雪芹抿嘴笑起,虽是单眼皮女生,却有另一番风味。

桑木兰对林雪芹笑了下,拉走了丁文,在进入厨房前,又悄悄地松手。

母亲和大舅妈已经在厨房里忙起,坐着矮板凳,边筛着糯米边交谈着。

在筛米呢,应该准备酿青红。丁文往筛匾探了下头。

“快去洗涮!二十来岁的人了,还要人赶着起床。”丁母总把一家人健康放在第一位,仰头见丁文拉踏的样子,仍难免唠叨了几句。

丁文只能小汗了一把。

转出了厨房,看天上的层云已经散了许多。天气好嘞,中午就可以将一部分的鱼种移到网箱中。丁文洗涮后,草草吃了早餐,要找林雪芹问问有个育苗池内的鱼种带病状况。

这事,估计是沈清授意交代的,林雪芹已经在做镜检了。

“情况似乎不错,减轻了些。是否考虑用上一些药,出口前用上疫苗也是正常的。”

丁文有些踌躇。随着养殖业不断壮大,养殖的器具、饲料和一些防鱼病的药物也在不断发展,不知这批是出口到哪个国家去,现在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还来得及。

这洪荒湖水除了清净外,特有的活性能提高鱼种个体的抗病力,但这些正如中药一样,贵在于梳理,不可能一下子将染病的鱼种治理彻底。

“咦,老沈不知说今天到来的吗?”

“沈所去省城了,估计就是去问这个用药的事情。看来丰泉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咱们这边只要稍做处理一下就可以。”

“那这里可要林学妹多用上心喽。这批鱼种卖成后,咱们按行规一是一、二是二地进行分成。”

林雪芹轻轻一笑,“没事儿。以后叫我小芹好了,别搞得那么见外。”接着说出她的计划,“其实,主要是鱼种个体体质差引起的,不是什么病毒性的感染,先一些简单的消毒办法看看。”

林雪芹先从水环境、饵料、食场方面着手,投饵时尽量少投多餐不要有余料,吩咐两池的工具不用混合使用……

看着一脸认真的林雪芹,丁文暗道:这林丫头,工作起来蛮兢业的,完全不象初次来的那样,一付城市人的样子。

不久后,桑木兰来了,眨着大眼听丁文和林雪芹在说这鱼种的事,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仍感到兴致勃勃,直到俩人去巡看挖沟工地时,她追着问。

原来挖出的十多米长的沟填满了水,那一段池塘小道也被踏踩得有些泥泞。丁文搬来毛竹将两边的路口子拦住,以防有乡亲不知水沟深浅掉了进去,反而不美。然后就着池塘边洗了手足上的泥巴。

“蓝子,这次不走了吧?”

“妈叫我将户口迁到县城去,等节后办妥了户口迁移手续,我就呆在这里。”

丁文拉上桑木兰的手,绕过这段泥泞小道,一起去看桑良他们挖边沟。

桑良和另一位小伙挥铁镐在前挖,剩下三人在后头扒土挑走。挖出的土都是黄土,现在成黄泥巴,涂得他们一身都是。丁文见这里土质疏松,用来栽些树或花挺不错的,想起蓝子和小妹前些日子还在讨论在什么花呢,便有了主意。

“大头外甥,哟,桑老师也来了。”桑良扔下铁镐,用衣袖擦着淌汗的脸,却将黄泥涂得满脸,笑起来倒象戏剧里的丑角,趁闲咪起一根烟,吸得有滋有味。

因为岁数相差不大,丁文直呼了他的名号,“歇一歇,地干了再做吧?”

“不行啊,村头要骂的。今天早上就在骂人,一场雨将做好的路基冲跨了些。他骂那些土工师傅们,怎么不留意做个涵管什么的。”桑良象小喇叭广播一样,说着村里修路的事。

“那你们稳着点啊,下池塘那边洗手小点些。雨后草滑!别溜了进去”

“甭担心了,咱们几个下过海流浪。”桑良无所谓地说。

一旁有人乐呵地说:“小娘子还游过大巷呢,这池塘还算个啥?”说得众人不禁大笑。

丁文惊讶了。这大巷的凶名在桑家坞是如雷贯耳、妇孺皆知,这桑良有这份胆子?说了谁信!

“其实大巷没什么,小巷可碰不得。大巷进潮时候凶,退潮时候其实比海里更安全,那儿没有海浪;小巷可真邪门,不管进退潮,都一直将人拉向大海。”桑良看着大伙都不信,便说不信你们去问二虎。

本来想走开的丁文听得来兴趣,问:“小娘子,你下去做什么?”

“还不是和二虎赌,结果我赢了他一桌酒。”桑良不无得意地说,“不信,我再和你们哪个赌,还是一桌酒。”

“算了,这沟完工后,我请你们一桌酒,别去那个危险的地方。”

五人欢声叫起,丁文却携着桑木兰去看村路被雨水冲得咋样了,想找个时间问桑良,多了解大巷的一些水文情况也好。

第五十五章池中有蛇

村道拓宽了许多,当时只考虑到一处大涵沟,却将许多出水口给忽略了,经过这次下雨后检验出问题来,这些问题足够让桑春挠首。

丁文看到前方村路上烂泥过了脚踝,便和桑木兰驻足路旁。

“叫你不要过来,你偏不信。”

丁文闻言对桑木兰讪讪一笑。看来大舅又得伤脑袋了,添了这么多处的涵洞估计得增加投入。

乡亲们正用板车运来海沙,平摊在烂泥之上。哎,若是有工程机械,只需三天就能将这段路基成形,可惜连拖拉机都难运进岛,主要是现有这些的渡船不能载重。丁文只能望路啘叹。

要想富,先修路。桑家坞因隔了海,交通是难上加难。架桥,更是不可能,谁能将白花花的钱投入这个几乎无望回收的项目?这是现状吧。

丁文和桑木兰停住了脚步。

“我在想,其实象老渡头那边一样,铺上石条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只解决出行方便,又不要载重。”

“那你赶紧打电话给大舅吧,叫他把这个想法跟大伙儿说说。”

许多古城还在用着石板条铺路,当然是为了保持古风古貌。但边远的许多古老村庄,仍然利用的石板、甚至鹅卵石铺就巷道,至今仍保持着完好。

丁文想定后,掏出电话给桑春,就商量这事。

这出钱、出力,还有出主意嘛,桑家坞以前总这样的,当时是以宗亲名义来组织的,现在当然是村委来带头。

看着桑春趟泥过来,裤管卷得高高,脸色黑得如清晨未放晴的天气。

“舅,这路面是不是用石板条铺啊?”丁文也不想废话多说。

这个提法是桑春所料未及的,他皱眉沉思了半天。

“来,我摆个简易图给您瞧瞧。”丁文想起县城有个古巷中的石板铺法,便折下路边的草根,截成几段,蹲下摆起图案。

“这事……我看行,和大伙儿商量下再说。如果现在改变还来得及,水泥还订哩。”

修这条出村大路是为方便出行,而村中房巷间小道能改善现在路状,也改善村中的卫生,无疑更具有实际的用处。丁文建议这修石板路,从村里往外修,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钱就修,没钱再待来年,铺上海砂先走。

桑春不情愿地点头,这次可是豁上十二分的力气来做这件事,但事与愿违。

丁文说了想法后,和桑木兰原路返回,快到池塘边时,却听桑良几句在池塘边喊叫,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天放晴了,上午的气温也上升了许多,不知何时溜来一条,游进池塘中。

桑良喊着:“是五步蛇!”

看着三角蛇头在水面上摆动,划出小波痕。

桑良几人,有的拿着捞网,有的持着竹篙,有的干脆拿着扁担,只待蛇一游近,便捕杀一番。

桑木兰看得浑身毛骨悚然,尖叫着跳上了丁文的背。她怕虫子,更何况蛇呢。

那条蛇似乎感到前方危险,转了方向游往荷花丛那边。

坏了,那边是去校舍的方向,可别蹿进了校舍中。丁文连忙喊桑良将蛇赶离那个方向,而桑良却说最好能跑进操场里,那样蛇就无处躲了。

丁文可没几人这么想,示意桑木兰下来,找来几块石头奋力扔向蛇游的前方。

扑通一声,溅起了好高的水花。那条更怕了,转了个方向游往网场。

桑良哈哈大笑,“死蛇,游进网窝里,看你怎么逃!”四个人一阵风似的跑往网场那边,而桑良跑去撑木筏了。

晕,这几人还真是不五步蛇当毒蛇,难不成当河鳗不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

“你们小心啊!别被咬到了。”丁文善意的提示,桑良五人没听得进,却忙着捕蛇。桑木兰见蛇离得远了,依然躲在丁文背后,却又好奇地忍不住不时探头张望。

那条蛇又被桑良用石块扔得惊慌,果然一头扎进网场的边网中。因为网的网孔比较大,蛇头很容易地通过了,但蛇躯在水中摆动受到了制约,拖得边网不住地抖动。

“你以为是蛇洞啊!”桑良撑着木筏哈哈大笑,撑到网场的边网时,那蛇已经钻进了网场中。

岸上四人在各拿着器具,伺机而动。

“小正,看好了就兜。”桑良将网兜奋力扔往那个小伙子,他一手抄住网兜,真的眼疾手快地就往水里兜。网兜捞住了蛇,他持着网兜的长竹柄不断搓转,似乎很熟练地让网兜水中翻卷,以图让兜里的尾网能绞结起来,不让蛇逃脱。然后叫身边的三个人退出一段距离,双手持柄横甩到岸边的实地上。

呃,看着他们很熟套,似乎不少干这种事。丁文看着这奇异的捕蛇之法,也感到深深地震撼。

桑良撑着木筏绕过网场,就近上了岸,急急地朝那个叫小正的小伙子跑去。

估计这条蛇将凶多吉少了!丁文扯着桑木兰想过去看个究竟。可桑木兰还是怕,当丁文绕过校舍的操场时,她半途溜了。

在丁文跑到五人集中的地方时,那条蛇已经死了,是桑良用竹篙将蛇头杵烂了。

为了一条蛇,网兜上的网被杵了好个窟窿,丁文只得摇摇头苦笑,这班人真是不计成本呐。

“大头外甥别担心那网,今晚我拿回去补下窟窿就行。这条五步蛇真不错呀,估计有三四斤,中午大伙可炖汤喝了。”桑良自然邀请丁文凑份子。

丁文正想了解大巷一些情况,满口答应了。

眼见近午,桑良五人提早歇工了,提着那条蛇前往校舍。丁文问他怎么不提回去?桑良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好东西,自然要窝得紧,就不能缺了村头那一份。”

丁文感到了好笑。若是知道大舅烦得快爆了头,他们也许该趁早改变主意。

桑良从厨房借来刀、剪刀和水盆。众人围着看小正如何杀蛇。

用海钓绳紧紧绑住烂蛇头,挂在房旁老杏树树丫上,一手扯紧还在扭曲的蛇尾,沿着蛇脖子处用剪刀剪了一圈,扣紧了蛇皮,慢慢地扯下,随着清微可闻皮肉分离的声音,一条肌体白晰、肌腱胀鼓的整齐蛇段现在众人面前,而那张蛇皮交给了桑良,说挂起来晒,以后可以用来做二胡的鼓。

桑木兰、林雪芹、桑木杼三人看到白中仍在滴血的蛇段,已经掩着口跑到一旁,估计忍不住要吐。憨憨又拿来一个碗,早等在小正身后喊,“小正叔,胆给我,胆给我。”

原来憨憨要吃蛇胆,丁文连忙跟他讲,到店里买来高梁酒,泡了以后再吞,别把寄生虫带往肚子里。这蛇胆、蛇血、蛇皮中均不同程度带着寄生虫和细菌之类的,生吃的话,应该和着白酒。

憨憨不敢怠慢地拿钱跑去买酒,还一直叮嘱这蛇胆属于他了。看他那馋样,丁文有些哭笑不得。吃了蛇胆是可以清凉解毒,却很难入口,尤其有人刺破了喝入口。

小正娴熟从蛇腹腔中挑出蛇胆,放入瓷碗的清水中,当然留给憨憨。

经过了掏肠、清肚、断头、剁尾、挑筋、去髓后,蛇段清洗干净后,开始地砧板上均匀切成一段一段的。而桑良他们去搬来砖块,临时垒起一个小灶,准备在这露天之地炖起蛇段。

蛇段冷水入锅,加盐和生姜片,随着水开始煮沸,从锅盖冒出清香让人垂涎欲滴。若是那三个老早躲得远的女孩,没看到杀蛇过程,一定会被这香味所引。

煮蛇应该在室外露天,怕是引来了蜈蚣等这些毒虫的光临。丁文老早就听外婆他们说过,他不知道这说法有没依据,但捧碗在这风和日丽中,喝碗清香的蛇段汤,啃几段堪比鸡肉香的蛇段,着实惬意。

香啊……

桑春和丁父带着满面呵笑回来,一听有蛇汤喝,小尝食味。喝完后,谈起修路的事。

村里修路计划改换成丁文那样的提议,只是造价方面要比原来高出许多,所以村里准备分期来做。先从村内的主干道开始,延伸到各家各户的门前,而通往渡口的村道,暂时用海砂覆盖。

桑良五人尝喝了蛇汤,估计是胃口大开,说要回去吃饭添饱。

丁母喊住他们,“糯米已经蒸熟了,你们自个儿到厨房蒸笼盛去,管一顿饱就是。”

桑良几个倒客气地推辞一番,被桑春笑骂了几句,然后乖乖地跟着桑春进了厨房。

望着锅里还有一半的蛇段,原来桑良几个人口下留情、浅尝辄止,许是他们想留给大伙儿多多尝尝鲜。憨憨在丁母打发下捧着锅回了屋,丁文却收拾起地上的骨刺和树上的蛇头,寻个地方挖坑埋好后才转回。

第五十六章蛇来余波

看来这次蛇游进池塘的事,余波未平,直接造成的后果是桑木兰和林雪芹中午吃不下饭,然后有点神经质地看看桌底下和床下,居然都打摆子了卧床。事实上那条不速之客的五步蛇早落几个大男人的胃中,已经化成了滋补。

塞完了香喷喷的糯米团,桑良五人因捕蛇耽搁了个把小时的工,被桑春勒令饭后半小时内就加班。看着五人把半蒸笼的糯米给刮进肚子里,丁文暗暗地咂舌,古人日进三斗米,果不欺我。

丁母俩人端回了原封不动的饭菜,笑着说:“一条蛇,居然比我当时怀小文时的妊娠反应还要剧烈。那个小林还好说,在城市可能少见这东西,但木兰在乡村长大的,也怕这东西?”

屋里的四人都把目光盯向丁文。

呃,瞧我做甚?蛇又不是我喊之即来、呼之即去,不小心游进池塘,还给大家打牙祭。真正说起来还是蛇怕人的,即使它是毒蛇,仍在这样。丁文若无其事地端坐,暗想是不是改天叫桑良他们也伏在一滴泉那儿,捕了那条眼镜蛇,这么香的东西,一吃就会念想。

“小春,你喊人买些雄黄回来,在池塘周围喷喷,也解了那俩人的心病,免得整天疑神疑鬼的。”丁母只能这样打发说。

桑春倒有些不解,同样是姑娘家就是不一样。自家的闺女桑木杼起先也怕,被自己逼着喝下一碗蛇汤,最后还啃起蛇段来,一直喊着好吃呢。孰不知蛇汤也是能滋阴补阳的,比家养的笨鸡还好。

估计这个池塘暂时成桑木兰和林雪芹的禁地。丁文蓦然想起“杯弓蛇影”的典故来,不禁笑起。

“你还笑,快去安顿好你的媳妇。”

丁文觉得母亲好没理由,无奈地起身转悠到自己的宿舍。

四扇窗户全都紧闭着,门也虚掩着。丁文轻推开门,反手掩上,只感屋内闷啊。床上的桑木兰紧包着丝被,睁大眼直瞄向客厅,脸色显得白了些。

“傻妞,蛇好什么好怕的?在泰国的街头,那吹笛弄的女孩大有人在。在那个地方,蛇是神明的象征。”丁文坐到床沿,手摸了桑木兰的额头,感到有些冰。

桑木兰听了,身子还是抖了下,“文陪我一会儿好么?待睡着了就不会后怕。”

丁文将桑木兰挪靠在怀里,轻弹了下她的额头,“别担心,今晚就买来雄黄酒,这一喷就好了。你想想修行千年的白蛇都怕这东西,何况一条五步蛇呢?”

桑木兰眨了眨眼,将轻轻靠在丁文的胸膛,没过多久就呼吸均匀睡去。丁文将她轻放回床上,掩好了丝被,就出了自己的宿舍。

过去看看林丫头吧。丁文打开了育苗室隔壁的那间房门,见桑木杼正斜在床头看书。她要扔下书说话时,却丁文嘘声叫停。

林雪芹似已经睡着了,额头隐现汗迹。丁文用手背轻触了下她的额头,感觉没什么异常,对桑木杼摆摆手出去了。

中午本来打算将空间里的鱼苗放入网箱里,因为这事牵扯了些时间。丁文来到了池塘的小木屋内,从里面锁上了门,便闪入空间中。

瘦水池里的鱼种在追逐,一群饿得慌而又精力过剩的鱼儿们,还真不会安生下来。丁文将前些日子浸泡成团的豆粉,捏碎后洒入瘦水池中。一番争食开始了,那一张张小口毫无掩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