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当大佬-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时外语人才很稀缺,翻译稿费不比原创低多少。而电影制片厂给出的稿费,又比出版社要高很多,因为剧本、台词这些往往是字数很凝练的东西,费的神却不少。
  所以很多时候可以达到每千字七八十块,一个数万字的剧本或者台词,确实要值两千块。
  (哪怕是现在的网络写手,买断编剧的每千字稿费,也比小说贵很多。小说动辄可以水几百万字,而剧本只有几万字,单价就上来了。)
  不过哪怕是国内三大电影制片厂,真正需要精翻精配的外国电影,每年也不会超过5部,所以做这门生意最大的瓶颈还在于需求不足。(不要小看当时引进译制片的规模,每年有30多部,只不过并不都是全国范围公映。三大制片厂占一半,其余小厂加起来占一半)
  另外,还有一些每千字只有二三十块稿费的粗翻片子,都不用配音,直接打字幕,这部分电影的规模比较大,每年可能有上百部,但都是拿不到公映许可证、不对社会播放的。
  属于很多部门的小影院点播福利,没有一定身份看不见。(如果地位够高,眼神不好,也可以不看字幕。直接请两个懂外语的男女,一边放一边同声翻译配音。顾骜他们外交学院,就有同学接过这种任务,临时给领导口译外国电影,没钱拿,混一顿工作餐。)
  马风目前接到的两部生意,都只有两三百块的翻译费,显然就属于这种拿不到公映许可的内部点播片。如果不是因为档次低,要求高,也不会轮到他这种新人。
  跟顾骜初次作为外交助理出使时、只配拿阿尔巴尼亚练手一个道理。
  如果要想赚得比翻译多得多,那就只能换另一种途径了,就是到境外,至少是香江注册一家版权代理公司,然后连翻译带版权倒卖,赚一点差价,甚至是靠更激进的运作手法,在版权费之外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这样的话,利润应该还是很可观的。
  一来顾骜知道80年代初哪些外片港片引进时比较被看好,制片厂愿意出高价、以后也确实会火。
  二来顾骜可以借助自己的招牌,斡旋运营,帮忙做一下说客。
  ……
  念及此处,顾骜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这里面的业务关系,你是怎么拉到的?就靠你父亲在省文联那点关系,就能联络到?”
  刚才的交谈中,马风的逼格被压抑了很久,此刻见顾骜都有搞不明白的求教之处,他终于可以精神抖擞一把:“其实没那么严格,我爸虽然是戏剧曲艺口的,省文联内多少认识些人。只可惜省里的制片厂太小了。如果这门生意要做大,至少要跟金陵电影制片厂有关系,最好自然是沪江厂了——你要是认识江南省文联或者沪江市的有关朋友,帮我一起介绍介绍。咱译片子翻小说,后面能做的多着呢。”
  马风说到这儿,像是突然想到一个新主意,临时改口问:“诶对了,顾哥你们学校论外语权威性,肯定是国内第一了吧。你们那边就没同学想接私活儿?
  你要是觉得看得上这方面的买卖,我这边家当全部可以交给你做主。您吃肉,我喝汤——咱有多少斤两我自己心里清楚,一个英语系的师专生,市内还能混得开。再想做大,别人根本搭理都不搭理我。
  你要是肯出面当这个‘非营利英语学习社’的代表人,我给你打下手、做具体工作好了。你们外交学院的牌子拿出去,号召力首先就不一样,你肯定还认识不少宣传口的关系,拿我这边的模式往上一套,不就做大了么?”
  顾骜受此启发,立刻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自言自语:
  “关系我倒也有一些,我的铁杆女同学叶纨,她爸是金陵军区文工团的团长,她母亲是金陵电影制片厂的资深导演。还有萧穗、严平姐弟的父亲,是徽省文联/作协的副主席。可惜徽省连省级的电影制片厂都没有。不过萧穗她后妈苏萍倒算是挺有名的演员,经常跟着沪江制片厂的凌导、徐导拍片子……”
  马风一听,连忙怂恿:“哥!这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唉,你这种在京城顶级学校圈子里混了两年的,跟我这种窝在小地方的,人面完全不是个数量级呐。我要是有你这么好的资源,早就把翻译社的营生扩大十倍了!咱还犹豫什么,您只要借我关系,帮我引见,然后成果算在你头上。赚到钱你先拿走大头,剩下的我跟其他人再分就是了,一点活儿都不用你干!我知道你是干大事的,看不上一部译制片抽成千把块钱。”
  马风的眼光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眼下最难的不是找廉价劳动力和翻译,而是让别人相信他们的招牌、愿意把单子交给他们。所以门面和营销哪怕拿走三分之二,其他人赚点辛苦钱,也是应该的。
  顾骜听了,也有些意动。
  1979年,对于他来说,确实只能做些二道贩子的生意。
  要在国内开厂,那简直是自杀——两年内不会有问题,但只要等到82年集中整肃经济问题,很多人会进去。
  所以,要在大陆正式开厂搞实业,至少要熬到83年。(其实最好是84,因为83还要YD)。
  而要想在民风如此淳朴的时候,先建立品牌心智,占住这片蓝海,涉足一些合法的传媒产品,确实是很划算的。
  这时,顾骜只剩下最后一个担心,在心头始终萦绕不去:
  “历史上马风好像是因为搞翻译社搞不下去、还要去婺州批发小商品贩卖、补贴翻译社。
  最后才在数年的辛苦磨砺中,萌生了‘服务中小企业、为供需双方找到信息匹配服务、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想法。
  如果因为我的出现,让马风做文化产品做得太顺手了,会不会导致未来的阿狸巴巴从此消失呢?”
  不过,仅仅是担心了一会儿,顾骜就下定了决心。
  “管它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反正历史都被我改了这么多了,谁还担心15年后的事情!说不定卖书卖片做得好,后世直接走杰夫贝佐斯的亚马逊路线切入也说不定呢。”
  如此一想,顾骜彻底坚定了决心。
  “可以,我拿大头,你拿小头。我帮你联络业务,撑撑台面。具体的,等我伊拉克回来,暑假里再找你详聊——我那朋友也还在复习高考呢,最近估计没空。”


第090章 笼络人心
  “同学们!我决定了,从今天起,我们的英语社改名叫‘西子外语社’,由顾哥做我们的主席,我只负责平时的事务。两个月之内,我们会有更多的外国电影和小说可以接,但是人工标准也会暂时降低一些。如果不信顾哥,不信任我的,我也不强求了。如果愿意继续一起干下去的,大伙儿还是好兄弟!”
  跟顾骜聊完之后,马风就意气风发地跟他的“测试版十八罗汉”喊话了。
  他知道肯定会有人不服英语社就这此改换门庭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学校里的学生会社团,都有人因为看不起换个领导而退社的呢。
  不过马风绝对不会手软,看到了顾骜的实力后,紧跟顾哥的步伐、抱紧顾哥的大腿,就是马风最新也最坚定的觉悟。不能跟他一起贯彻这种变化的,他不吝清洗掉。
  别说,还真有人这么干了。
  “我退出!”
  “我也退出!”
  英语社里两个还算帅气的男生,一个名叫刘哲,一个名叫黄琛,在初步了解了条件变化后,立刻宣布了退出。
  反正他们也才借助马风的渠道赚了几美元小费而已,经济利益并没有大到让他们患得患失、愿意一直给马风卖命。
  马风接来的译制片和翻译小说的单子,目前还没多到让所有人都有资格分到,至少三分之一的英语社社员,此前唯一赚到的钱就是外国人的导游小费。
  而这几个挺帅气的男生,本来就是奔着“貌似有不少美女被马风的社团吸引来了,所以也跟着来参加活动、接近女生”的目的。
  此前因为马风的外貌足够安全,他们才甘心留下。现在看到大佬换成了比他们俊朗挺拔得多的顾骜,这些本来以帅为撩妹卖点的男生,就不甘心了。
  从此以后,有顾骜这个天心之皓月摆在那儿,社团里的美女怎么还会正眼看其他的腐草之荧光?
  既然如此,不如另起炉灶。
  “老刘,马风怎么跟开茶室的店家合作、怎么偷偷揽外国客人的导游生意,咱也看在眼里了。西湖边一整圈的公园呢,马风也就能占这一个点。大不了我们去北边白堤上开个摊儿,自立山头也做涉外导游生意。等到有钱了再拉学妹进来,总好过在这里被这么帅这么有钱学历还扎实的人压着打。”
  “小黄你说得是,咱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人比人气死人呐。要么自己干,要么跟个长得比自己丑的老板。”
  这两个还算小帅的男生,就这样离开顾骜的威压光环,自寻出路了。
  最后还有一个挺丑的女生也自愿被拉走了。
  测试版十八罗汉还未完成内测,就只剩十五个了。
  这个结果微微有些出乎顾骜的预料,他奇道:“你们这些同学都这么有野心的么?好功利现实啊。”
  马风叹道:“我们是大专生,不比你们本科生。过完暑假就是最后一年了,已经要实习了。很多人都在考虑未来怎么来钱,自然巴结一点。”
  顾骜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
  其实,77级高考的那些学生,即使读了大专,很多人最后的成就也很高。其中有一小撮运气最好的,甚至比除了清华北大之外、其他排名前10学校的本科生都混得好。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这帮人比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早一年毕业——80年后,国家开始纠正历史遗留问题,就会空出来很多干部岗位。这时候,早一年踏上工作岗位,说不定就把最稀缺的肥缺给填上了。
  所以,这种优势只对于77级大专生有效,因为他们毕业的时候,是一片真空蓝海,完全没有竞争对手——而如果是78级大专生,就跟77级本科生一起毕业了,那将毫无窗口期时间差优势。
  也难怪马风那些同学,有几个已经认清了形势,并且颇有野心,不甘心居于人下了。
  “那你泄气么?”顾骜继续追问。
  “不泄气,留下的都是真兄弟。我这辈子就认准了,跟着顾哥您混,比我自己怎么搞都有前途。”马风回答得很仗义。
  顾骜觉得很满意:“行,你能接受这个心理落差,那就最好——到时候,我也可能会推荐朋友同学加到这个社里来,肯定会做得比你现在大。先走了的,那是他们没眼光。”
  马风听了频频点头,最后让顾骜给弟兄们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
  顾骜也不玩虚的,稍微说了几句,然后宣布请客,带大家吃顿好的。
  所有同学欢呼雀跃。这年头,好吃好喝比画什么大饼都有用。
  马风提议:“大家连自行车都没有,别处太远了,去奎元馆吃面吧。”
  顾骜:“第一次见,鼓舞士气怎么也得正餐吧,吃面多没档次?”
  马风:“送行饺子迎风面,怎么不行了?您怕没面子,点最好的面,4块钱一碗的虾爆鳝,大伙儿一年都舍不得吃一次呢。”
  “那就按你说的。”
  ……
  大伙儿步行十几分钟,找到了解放路上的奎元馆,这里算是钱塘最老字号的高档面馆了,跟吃正餐的楼外楼、做小吃的知味观齐名。
  因为并非正餐的点儿,客人并没有坐满。
  “先生,请让一让可以么?我们要拍照。”
  顾骜刚刚走到店门口,被一个穿着还挺得体的女游客喊住了。
  顾骜下意识看了看,她对面站了个男人,手里正拿着相机呢。
  他也就绅士地站定,等对方拍完。
  不过那个女士似乎是看顾骜穿着也挺不错,灵机一动,请求道:“先生,您应该会用相机吧?要不帮我们一起拍一张吧。”
  顾骜一撇嘴,接过了照相机,那个男人也就站到女士旁边。
  “请把镜头抬高一点,一定要拍到店的招牌哦,人下半身拍不到不要紧。”
  顾骜依言拍了,然后把相机交还给对方。
  一堆人一起进店。
  一个女店员以为他们都是一起的,连忙过来招呼:“同志吃些什么?这是菜单。”
  那女客拈着兰花指,拿过菜单扫了一眼,嫌弃地说:“这种乡下地方,真是没什么好吃的。要不就勉强来两碗虾爆鳝吧?”
  男人很配合:“虾吃不来的,我喉咙痒。”
  “那就不要虾,鳝丝面。”
  “油腻死了!还是阳春面好,清爽!”
  “服务员,阳春面两碗!”
  女服务员简直满脸黑线:吹了半天牛逼,结果还不是两碗阳春面……
  但她还是忍住了,轻声问:“那四桌客人呢?”
  “我们不是一起的。”
  女服务员只好又观察了一下,估计顾骜是后面这伙人的头目,便有气无力地问:“几位吃什么?要看菜单么?”
  反正国营时代也不在乎服务态度。
  顾骜:“虾爆鳝……”
  “容易喉咙痒哦,别玩这套了忙着呢。”女服务员有些急躁。
  顾骜:“不痒,就虾爆鳝,十六碗。还有什么别的冷盘看着上。”
  “……我们的虾爆鳝虽然用的是水产做浇头,但也要收肉票的哦,一碗要四两肉票。”女服务员确认道。
  “我直接拿外汇也要票么?当然你不收外币要全国肉票也行。”顾骜没舍得拿出美元或者港币来,因为那些官汇太低,所以拿的是家里的卢布。
  这种顶级的、有招待外宾权限的老字号,自然也认识卢布,女店员立刻二话不说去了。(80年起国家会发行外汇券,到时候外币就不能在国内直接用了。如今还没外汇券,几种最主流外币还可以在涉外招待场所用)
  十几个马仔见状,与有荣焉的同时,也忍不住偷偷窃笑。
  “还是顾哥爽快,说虾爆鳝就虾爆鳝。”
  “那桌好能折腾,把贵的东西统统点评嫌弃一遍,最后还是吃阳春面。”
  “早知道吃阳春面,外面摊上一毛钱一碗都有,还来奎元馆作甚,白白贵三倍。”
  顾骜听了,只是笑笑,并不说话。不过也算是对时代百态有了新的心得:看来不管什么时代,都有一票微商式人格,吃饭只是为了发朋友圈的。
  就算没有朋友圈,还能存在相册里等亲戚朋友来做客,然后给大伙看。
  顾骜素来不喜欢传销,决定眼不见为净,就跟马风打了声招呼:“我先洗个手,一会儿菜上了你招呼大家。”
  然后,他就躲到外面抽根烟静静心。
  顾骜走后没多久,第一碗虾爆鳝就上了。马风不好意思先吃,想等顾骜回来,就摆在空位上没动。
  谁知隔壁桌那个男同志,又趁机拿着相机过来,对着这碗面抢拍了一张。
  连马风都看得好气又好笑。
  他心念一动,突然抓住闻莺的手:“莺莺,你觉得顾哥怎么样?是不是又比我帅又比我出息?”
  闻莺脸一红,早已看穿了马风的诡计:“你少试探我了!做人要自信,不要疑神疑鬼——我看重的不是钱和帅,是你的品性,有担当,又敢闯。只要你一辈子保持自信,堂堂正正做好自己,我就跟你一辈子。至于别人条件是好是坏,关我们什么事,我知道那不是我们把控得住的。”
  闻莺本来还有些朦朦胧胧地吊着备胎,不过此刻看马风有动摇和怀疑,她只能厚着脸皮把话彻底说清楚。
  说着说着,她就忍不住脸红了。
  马风大喜,也不顾还有好几桌哥们儿、学妹在旁边呢,紧紧抓住闻莺的手,压低音量赌咒发誓:“莺莺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只要你跟着我,我就对你好一辈子!”
  “聊什么呢,这么激动。脸色都憋得这么红。”原来是顾骜估计菜上得差不多了,抽完烟也就施施然地回来了。
  “没……没什么,顾哥,要不来点酒吧,今天也是大伙刚认识你,没酒说不过去。”马风连忙岔开话题。
  “行,那就来几瓶,尽量别喝大了。我就不要了,一会儿还开车。”
  “你开车去火车站?那谁把车开回来?不如就叫个三轮车呗。”马风看顾骜不喝酒,有些扫兴。
  “不是去火车站——我自驾开回京城。”顾骜解释道。
  “我爸说,他想明白了。小车这玩意儿,还是要有德者居之。他副厂长都还没当上,就先把坐小车的派撑起来了,太招人恨呐。反正他驾驶证也还没学完,就让我开去京城用半年先。”
  马风惊了:“直接开回京城?对了,这么说伯父年后就能升副厂长了?”
  “明年3月份开完会吧,立了这么多政绩,不出意外陈厂长要调到京里去了。其实我是不在乎这些的,但老人家高兴,那就这样吧。”


第091章 招兵买马
  三天之后,顾骜风尘仆仆地开着他的伏尔加二代,自驾回了京城。
  这个时代的路况,是真的烂,又没有高速。幸好京沪沿线总算都是平原坦途,一路开60公里还是没问题的。
  看到顾骜开着私家车出现,所有同学都是一惊,不过好歹比钱塘那边的亲友反应要正常一些。
  毕竟都是在京城见惯了世面的,部里司局级的领导,乃至学校的校长,都有皇冠可以开。处级和副司级的,也都有伏尔加配,或者可以长期“借用”。同学们对这些车都不陌生,只是没想到能以“私家车”而非“公务车”的姿态出现罢了。
  然后照例是分礼物、求介绍出差见闻,包括广交会上的种种情形,顾骜花了好大精力才应付过去。
  当天晚上下班后,韩婷单独抽出时间,把顾骜叫到办公室里:
  “本来说好两三天的事儿,前前后后拖了有十几天!去伊拉克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我跟几个任课老师打过招呼了,给你们俩提前把期末考试简单弄掉,你们索性6月初再去吧,包处长那边我也跟他商量过了。”
  去伊拉克的推销任务,本来就是非常机动灵活的,不像广交会或者三里岛核事故,要凑对方的时间。
  如今已经快五月下旬了,如果学校可以为他特殊安排、把期末考试提前到6月初,那确实是考完再出国比较合适。
  所以顾骜立刻同意了这个安排,也感谢了韩婷的为他着想。
  “谢谢韩老师,真是怎么说都不足以表达我对您的谢意。这次去粤州带回来一些南方特产,一会儿您尝个鲜——放心,这次真不值钱,人人都有的。”
  韩婷本来又想板起脸来给顾骜做规矩了,看顾骜这么谨小慎微,才有些不忍,也就收下了礼物。
  她温柔地拍了拍顾骜的肩膀:“小顾,你不要有心理负担,我纯粹因为你是我带的第一届,也是我带过最有出息的学生。我希望你能够为国家做更多贡献、发挥更多的才能。所以我帮你着想是应该的,这是公事。你不可以有私下报恩的想法,那就是封建余孽了。我如果不提携你,也没有更争气的学生能让我提携了,不是么?”
  “韩老师您放心,经过上次的事儿,我已经明白您的心情了。”
  “你一边准备期末考试,一边别忘了跟伊丝米娜雅多沟通沟通,把耽误了的准备工作补回来,她可是等了你好久了。”
  “明白,耽误不了。”
  ……
  此后几天,顾骜无非是刻苦复习。
  然后麦迪丽娜·伊丝米娜雅学妹也每天都来粘着他,问一些翻译方面的准备工作。
  对方把阿拉伯语里各个单独的技术专有名词拆解念法、写法与顾骜核对一遍,然后商量着怎么生造一些合成的技术名词。或者是找词典里有没有现成的,要不就是请教老师一起斟酌。
  大多数技术词汇是现成的,但每天也会有三五个需要临时拍板决定翻法——而这些词不但这次谈判可以用,伊丝米娜雅同学也会整理成论文,先发表到国内的语言学期刊上,到时候还能给国内的翻译出版社供稿,将新增的技术专有名词增补到阿汉词典里。
  谁让外交学院的级别就是这么高呢,这里的师生发文章、探讨一些新时代下新名词的翻译方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往常更多的是跟英日语这些科技发达国家的语言之间对翻。
  十几天后,6月3号,顾骜提前把这学期所有科目的期末考试都通过了。有两门老师实在没功夫提前出卷的,也用临时一对一口试的方法考察了一番,给了一个分数。
  包处长那边得知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就定了个日子,让大家9号一起坐飞机去巴格达。
  毕竟包处长自己也有繁忙的公务,还是要以迎合他的时间空档为主。另外也得给国外方面的有关部门留一些反应时间。
  这是一种介于正式商务访问和民间推销的半官方出使,必要的外事礼节还是得注意的。
  定了日子之后,韩婷就让顾骜每天吃饭都跟伊丝米娜雅一起,不许再碰酒和猪肉。
  而羊肉则是敞开了管够,据说食堂还特地开小灶,宰了一只内蒙草原上刚运来的一岁多羔羊,学校还从友谊宾馆借了个大师傅来,变着花样儿给他们做各种中东风格的烤肉吃。
  从土耳其烤肉到塞浦路斯烤肉到巴格达烤肉。
  还有一名借调来的教礼仪的老师,专门教顾骜如何优雅地吃各种烤肉以及手抓肉——谁让此前的西餐礼仪课,都是针对欧美国家的呢,关于如何尊重中东人的文化习俗,此前颇为空白。
  没几天功夫,就让顾骜吃羊肉吃得都泛恶心了——尽管肉本身的质量着实不错。
  ……
  又是一天傍晚,顾骜跟伊丝米娜雅聊完正事儿,去食堂吃晚饭。
  伊丝米娜雅看顾学长这种不习惯天天吃羊肉的体质,为了祖国忍得这么辛苦,也有些心疼,就提议道:
  “要不今天换个吃法吧?我问小食堂把生肉和炭借来,用我们那边的手法做给你吃?中东那些吃法,确实香料太重了。我给你做红柳羊肉串和手抓饭好了。”
  这些日子下来,这个漂亮的小学妹对顾骜了解更加深入了些,对他的尊敬也是与日俱增。
  不过顾骜倒是没有多想,也没有私心。他甚至都没有打探过学妹的背景家境,只是按工作上的合作者关系处理。
  “这多不好意思,别费这个事儿了。”顾骜婉拒。
  “没事儿~我就只能当当翻译,什么都干不了。顾学长您不一样,您的状态好一点,就能为国家多争取一些利益么。再说,我也吃腻了那种做法。”伊丝米娜雅把姿态放得很低。
  或许是白人少女天然容易给人一种容易交朋友的错觉,让顾骜有所感染,他谢过之后,就没有阻止。
  没想到伊丝米娜雅手还挺巧,干起活儿来看上去挺麻利的。京城自然不会有红柳,不过她还是拿别的干净木签子替代了,算是山寨。
  看着学妹在小炭炉边忙活,顾骜决定找些话题打破尴尬。
  “其实我家里是工人出身,往上三代都是工人吧,你呢。”
  这实在是很拙劣的搭讪,纯属没话找话。但以顾骜这种不擅撩妹的直男属性,也只能聊些这个了。
  “那你还真是出身好呢,我就没那么运气了,成分不太好。”伊丝米娜雅刷着佐料,叹息了一声。
  “呃……”顾骜一时语塞。
  他挑起这话题的时候,脑内依然被后世的价值观惯性驱使,所以觉得“祖上三代都是工人”是一种自我揭短的示弱姿态。
  毕竟搁30年后,要是男女交友,男方上来就说“我家祖上三代都是工人”,那女方多半直接甩包包就走了。
  浑然忘了现在工人阶级是统治加分项。
  于是他连忙自我揭短:“也不纯是工人阶级,我妈有亲戚在对岸,所以前几年死了。我外公要是还活着,成分算是旧军人吧。所以我家也是划清界限,才好不容易挺过来的。”
  这么一说,伊丝米娜雅的自卑之心立刻散去了不少,偷偷抹了一下眼角,强笑着说:“其实你别看我长这样,我祖上也算是爱国军人,我身上也有汉人血统的。
  我高祖父是从内地过去的汉人,左宗棠复疆时带去的兵。只不过那里后来几代战乱,国家也控制不了,汉人渐渐弱势了,有入赘到当地人家的。
  到我祖父母那一代,赶上苏联建立,我祖母是逃过境的白俄落魄贵族,我爷爷兵荒马乱时也混得惨,没得挑,就一起过了。
  所以我是八分之一的汉人血统,四分之一的白俄血统,剩下八分之五才是维民——你不会嫌弃我有白俄成分,就不拿我当朋友了吧?”
  顾骜听了,内心颇为感慨。
  这也就是时代差异了,才会导致伊丝米娜雅这样的美女因为出身自卑。以至于在学校里,她跟其他78级的同学面前都很安静低调。
  她要是晚生十几年,等苏联解体了,哪里会因为白俄血统而自卑呢。后世国内的白人美女,哪个不是混得好好的。
  顾骜鼓励地拍拍她肩膀:“瞎想什么呢,我们早就说苏联是苏休了。白俄成分有什么大不了?我国自己都有俄族这个民族,其实一样的。”
  伊丝米娜雅感动得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肉串堪堪烤好,小食堂门口进来两个穿着绿军装的,拿着介绍信跟工作人员闻讯后,径直朝顾骜这边走来。
  “请问你是顾同学么?”来人很客气地问,似乎对读书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敬畏感。
  顾骜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我是,莫非你们就是……”
  来人松了口气,自我介绍道:“罗勇信,刘壮,上周才去包处长那里报到的,他让我们办完手续到你这里来碰个面——听说你一直在期末考试,所以前两天没敢来打扰。顾同学,太感谢您帮我们介绍这份差事了。”
  原来,这两人就是萧穗在越南时候认识的战友,却因为萧穗的一篇激进的战地报道,暂时阴差阳错失去了荣誉。后来顾骜答应过有机会帮忙找个差事。
  这次外事局去伊拉克谈判,级别不足以动用外交部的涉外武官和编制安保力量(那些都是特工,用不起。包处长的事儿级别也不够),所以批了点临时预算,找两个没编制的人干临时工保镖。
  他们应该是拿到介绍信后,就在顾骜期末考试那几天,先去跟包处长报道、“面试”过了,现在才来私下里感谢一下顾骜。
  “原来是萧姐的战友啊,吃过了么,一起坐吧。”顾骜很客气地说。


第092章 临门一脚
  罗勇信和刘壮看着滋滋冒油的烤羊肉,脑中的天人交战无疑非常激烈。全靠当兵七八年养成的军纪,才死撑着婉拒。
  他们看得出桌上这些肉绝对不够四个人吃的。而且伊丝米娜雅的容貌看着仙女凡尘,普通男人莫敢仰视,他们就更是自卑觉得不配吃她做的菜了。
  幸好伊丝米娜雅比较有情商,也看出确实不够吃,于是连忙说:“学长你陪这两位同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