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顾骜当时是1988年就让马风尝试了,当时不但没有谷佛网,也没有万维网,当然只能按照老式昂贵的方式,按“美国在线”的经验,全部上小型机。
(小型机从指标上来说,有点像后来的服务器,但是专注的功能定位不同。如果只是为了理解成本的话,大家可以理解为“马风为每一个经销商配了一台本地的服务器”)
有了这些经销商的小型机之后,基本上可以确保全美排名前200名的城市,都有一台这样的远程电子订货接口。
“那么,你们当时具体订货是怎么实现的呢?如果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那就远不足以展示你们对互联网‘陌生人远程协作社会’信用问题的解决尝试。”顾骜听到这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很尖锐,也切中要害。
因为如果仅仅是全美配200台服务器,然后所有看了《王安软件》、《游戏机世界》这些杂志广告的消费者,肉体到经销商网点、物理提交小众要货需求,那这玩意儿的性质不就跟口头通知、加一台传真机差不多了么?
真·电子商务的优势体现在哪儿?
做这门生意的人,或许不在乎这个优势不优势的,因为亲历者要的是通过这门生意赚钱。
但顾骜要在乎,因为他根本没指望N年内靠这个生意赚钱,他要的是通过这个生意骗取未来互联网界的江湖地位。
钱不钱的无所谓,他要做互联网电子商务之父。
马风胸有成熟地回答:“顾哥您放心,我什么时候没遵照您的细节要求了。后来我们落地磨合了一下,就弄出了这套可以把服务器内网和RSA电子签名加密结合起来的营销模式:
您当初天鲲和王安公司,在卖出去PS游戏机和WPS电脑的时候,不都是会附一个独立账户码的吗。这套独立账户码,就是根据RSA加密法,每个号对应一个N=P*Q+1模式的模运算公钥的。
当然了,公开的只是N,而P跟Q是保密的,所以(P…1)*(Q…1)码私钥只有账户的使用者有。总而言之,我们这套机制,确保了每个消费者可以自行操作,在经销商的服务器输入端提交该经销商未进货的小众游戏订单。然后我们整理相关信息后,会并入到下一次天鲲方面给经销商配货的物流里去。
当然了,对RSA加密法以及早期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衍生技术,我们都是给了RSA公司授权使用费的。再后来,去年二季度,万维网稳定之后,我又按照您的指示,给了万维网使用授权费,把我们的自己架设的内网架构升级了一下,兼容入万维网,遵照准IPV4编制标准。
从那之后,我们的话语权也渐渐大起来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毕竟总结了很多实践经验,也拿下了一些实用新型,开始有一定的议价权跟RSA谈部分互相授权。再往后,甚至是帮助RSA和万维网牵线,做了少数三方互相授权。”
马风一边解说,一边给顾骜看了很多实物,还让员工展示了刚才提到的网上订货具体怎么操作。
他提到的那个关于RSA加密的原理,大多数人没必要理解,只要知道这是一套后世所有互联网账户密码系统和信息传递加密的底层数学算法就行。
其利用的数学思想,最简单来说,就是不可逆模运算。
因为在传统密码学界,最怕的就是“秘钥被别人窃取”。以至于70年代模运算没出现之前,那些远程局域网通讯,比如世界各大银行,都是让专人拿着密码箱飞到世界各国的分行,肉身传递密码的。
互联网时代后,要想让所有人有信任,不怕通讯被窃取篡改,物理传递秘钥就太慢了,大家就想到最好是不要用秘钥。
这时候,数学上的模运算就被聪明人想到利用了。
模运算是小学数学的内容,不过还是复习一下,那就是一个求余数的过程,比如时钟就是一个mod24的模运算,说22点,再加上5个小时,并不会变成27点,而是变成凌晨3点。
因此模运算是不可逆的——就算明明白白告诉你模运算的结果量是3,还告诉你得到这个模的前一步计算过程是加5,你也得不出原始秘钥是22,不仅22+5=3,还有可能是46+5=3,70+5=3……
这就导致,在模加密的情况下,告诉你加密后的结果,也告诉你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就是秘钥,告诉你的加密算法就是公钥),你还是不知道加密前的原始数据。
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加密者本人和有权阅读的人也不知道原值是什么。
相当于该看到内容的人看到的也会是乱码,或者一堆不确定的可能性。
所以,要把模运算真正运用到密码学上,就需要一个可以公开的公钥,和一个提前一次性秘密约定、而且可以永久使用不必更换的私钥。
这个私钥跟公钥是不一样的,但可以解开公钥的模运算结果,让其唯一化,不至于乱码。
RSA加密法的三位科学家,77年的时候就是解决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他们发现,把模量用一个数字N来扮演,这个N是一个大质数P和另一个大质数Q相乘的乘积再加1,也就是N=P*Q+1。
这个N公开之后,可以给任何想给N的持有者发信、收信的人使用。而N的持有者拿到电子回执之后,用另一个数(P…1)*(Q…1)作为模,来计算一下这个值,就可以逆向得到唯一结果。
具体为什么N和(P…1)*(Q…1)这两组数这么运算能恰好解出这个模,数学证明过程能写好多页,就不展开了,相信读者里没一个数学系的,直接记住这个数学结论。
这种情况下,“把N公开,便于任何给你发信的人加密,而只有你自己有P和Q的具体值,可以唯一解秘”的问题,就在1977年被解决了,这才有了后来一切的网络数据传输加密、乃至电子商务的可能性。
另外,大家也别担心“有没有人可以依靠暴力算法,把N…1等于哪两个大质数P和Q的乘积,用因式分解破解出P和Q来”这个问题。
因为后世比如保密要求环节比较高的领域,如银行金融系统,支付宝这些,用到的两质数相乘大数N,都是300多位的数字。
要把一个300多位的双质数乘积用暴力试错法逆向因式分解出来,得动用2010年代地球上所有的计算机算力算上几亿年。所以在量子计算机出现之前,基本上是别指望暴力破解这种加密法了。(至于再下一代的加密法区块链,也就是比特币用的那种,就更麻烦了,具体不展开)
RSA的数学原理说起来有点绕,但是应用到类似电子邮件的系统里之后,展现在用户面前的那一面并不复杂。
后世人或许觉得“每个人登录自己的邮箱发一条购物确认信息,然后收到的人就能确认这是你的意思表示、对应哪台机器的销售记录、信用记录”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那只是因为后人接触了太多的互联网便利新科技了。那时候连刷二维码都嫌烦,刷脸都嫌不够美颜。
但是在1988年马风第一次这么做、并且在1990年下半年第一次把这个操作搬到万维网上的时候,这都是绝对的高科技前沿应用,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光芒。
你让一个当时的美国人来看,人家就是觉得天鲲的小众游戏订货系统非常酷炫。
只是要赔本很多钱。
第886章 一赔就是两千万
众所周知,历史上支付宝这玩意儿是2004年底才搞出来的,比淘宝网还晚了一年半。
如果有一个重生商战小说的主角,想嘴皮子一开挂,就利用“先知先觉”,不顾客观技术环境,提前个四五年,在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就搞出一套支付宝,技术上是否有可能实现呢?
严格来说,技术没开挂,整体行业基础设施环境没开挂的前提下,要弄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支付宝,只有在小白文里才能出现——给整个世界开一个降智光环,再开一个无视物理规律光环,就行了。
要不就是支付安全技术跟不上,瞎几把搞,等着赔钱赔死吧。
但是,如果只是做一个功能上跟支付宝近似、而实现手段和适用范围保守得多的东西,有没有可能出现呢?
这个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有历史铁证为证——历史上,大约是2000年底、2001年初那阵子,后来盛达的陈天乔,开始为代理南棒网游《传奇》布局,而传奇在中国网游发展史上,不仅在游戏普及率方面有很多建树,在行业技术设施建设方面,也是有一定创建的。
大约02年,盛达就搞了一个“网吧老板代充值系统”,可以远程电子支付、在线购买点卡。至于为什么盛达这套系统,可以在网络支付安全和其他技术稳定性都不足的前提下,就有限实现部分支付宝的早期功能,这就得摆盛达的运营模式所赐。
因为盛达这套系统,封闭程度很高,加入新的节点时,都是要管理员审核的,都是有地推销售员去向各地网吧老板推销的。
不可能跟开放式互联网一样,哪天哪儿注册了个新用户,你完全不了解情况。
而一旦采用了准入审核和地推,很多技术就可以简化,比如安全支付不够保险的时候,可以加上一层MAC地址的物理绑定,只有某些审批过的电脑能够操作这个系统。所以历史上盛达的《传奇》才在同期同行们那些《龙族》、《石器时代》点卡在小城市很难买到的情况下,实现销售渠道的空降打击。
《龙族》、《石器》销量干不过传奇,不一定是游戏不够好玩,可能仅仅是四线城市和更穷的地方的潜在玩家,根本买不到你家的点卡。
说到这里,有些资深看官或许已经醒悟过来了——这特么不就是《文娱救世主》上另一位顾爷,比历史同期提前数年整出“支付宝”的歹毒计策么?
没错,因为搞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电子签名认证,有一个道理是相通的。
那就是在技术落后的时代,靠着基础设施投入的加码、增加基础设施接入网络的准入审核、降低不确定性和兼容复杂性元素,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掉技术不够先进带来的弊端和风险的。
同理推而广之,如果你家的电力机车制造技术不够过关,非要造使用效果跟日本货德国货一样牛逼的高铁整体工程,你该怎么办?当然是把路造得比日本人和德国人的路更好一点,如果你的车要在很稳的路上才能开,一点高低起伏都不能有,那就直接全程架设高架改平。
如果让RSA乃至将来的威瑞信自行发力摸索,可能真得等1995年,互联网真的在发达国家之间开始一统江湖普及,才能做到“架设好互联网电子商务互信的基础设施”这一步。
但是,通过准入审核、标准化的服务器硬件投资、删除不确定和不唯一变量扰动,就可以加速这个进程。
就像历史上盛达的在线付钱卖传奇点卡系统,能比支付宝早两年半问世,一个道理。
车子不够好,那就路来凑。如果还不行,那就在同等造车投入的情况下,看看牺牲车子的续航力,节约下来那些系统冗余,能不能先提升一下车子其他方面的性能指标?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果断造这种畸形指标的车,然后靠着高速公路两旁多造服务区、多放加油站解决续航力问题。
历史上意呆利人的战列舰,同等投入同等吨位,纸面战斗力看起来都比英德美的货色要强,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意呆利人在地中海小澡盆里战斗,可以彻底无视续航力指标,甚至连抗浪性都不用考虑,把吨位拿来干别的么。
顾骜有这么高瞻远瞩的战略资源配置眼光,突破时代的技术限制,比美国佬走得快几步,也就不奇怪了。
……
马风把技术路线的演进、整体项目各阶段修修补补的考量,跟顾骜全盘推心置腹地汇报了一番,也算是倾吐了这两年心里憋着的郁闷,展示了自我的价值。
顾骜看得出来,执掌“天鲲黄页”和“Alibaba”的这三年多,马风这家伙成长很大。
关键是团队管理的凝聚力,真正练出来了。因为这两门生意,至今为止都是丝毫不赚钱,也没分红的。从建设那天起,那点销售额就远不足以摊销掉维持这么一套营销系统所需的成本。
在一门生意很赚钱的时候,对老板的团队凝聚力、号召力是没什么考验的。因为员工的利益和老板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你只要绩效奖金发得勤快,谁都打了鸡血一样跟你干。
而一门生意一直赔本的情况下,绩效奖金肯定是没法发了,也没法很好很公正地考核。这时候只能是你完成了战略阶段任务,给你奖励个几百股公司股票,如果是高管可能一年奖励个几千股上万股(一股内部价也就几美元,毕竟不是上市公司)
1988年到1991年,互联网经济都还不存在呢。
历史上互联网流量思维、靠流量给估值的资本评价体系,要到1994年,网景公司的案例出来之后,才被圈子里逐步接受。(网景公司是做浏览器的)
就算现在有了顾骜这个变量的蝴蝶效应,未来可能会加速互联网标准的整合和普及,那么所谓的“互联网流量估值体系”,最快也要92年下半年或者93年初才会在华尔街流行起来吧。
至少在马风吃土的那几年里,业界是没有人会理解他的,他只是基于相信顾哥交代的生意肯定有前途,而讲故事讲情怀画PPT激励手下团队。
结果硬生生把这厮世界级的CPO潜力开发了出来。
这中间,走的人也很多,主要是美国人,但哪怕是当年他从中国带来的助手、心腹,也有走的。
去芜存菁,沙汰留金,最后还剩下留在Alibaba的,多半脑子都有点轴,用典型圈内的话来说,“狐狸知道很多事,而刺猬知道一件大事”,那么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刺猬,都是狂热相信顾爷预言了会牛逼的事情就一定会牛逼,就算三年不发奖金将来肯定也有前途。
统统被马风洗脑了。
顾骜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
忆往昔峥嵘岁月,这一世的马风,80年大专毕业,一边在职读本、一边去电子工学院当英语老师教书,当了两年多老师又被顾骜托关系调去外经贸,到京城供职。
(当时是怕马风自己辞职会害了学弟学妹,导致钱塘师范后续几级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法再去电子工学院教书,因为学长留下的履历不好。如果是被国家调动的走就没关系了。
至于到了外经贸部之后再辞职,就不怕害学弟学妹了,因为钱塘师范学院这种垃圾学校的毕业生,本来不开挂就没有可能去外经贸部找到工作的,这就没有可害资源了。)
84年之后,马风趁着国内放开了乡镇企业、进一步放开合资,自己下海经商摸爬滚打了两年多,最后87年才走上跟着顾骜指示搞“天鲲黄页”、小众长尾的新经济销售平台的搭建。
这么多年磨砺下来,应该也有历史上十年之后执掌另一个Alibaba的能力了吧。
人生果然只要安排巧妙,还是可以催熟速成的。
……
“这两年的成果,我都了解了,聊一聊你的赔钱细节吧,都赔了多少钱,分别赔在哪些领域了。又有哪些你觉得是前期投入非赔不可的,哪些是试错买教训的。”
听取完了马风汇报的这两年模式演变、技术应用试错之后,顾骜决定最后切换一个话题,聊聊钱。
虽然她88年让马风这家新公司开起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肯定是赔钱的,他也赔得起。
但具体怎么赔,公司燃烧率如何,这都是学问,他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已经成熟到知道如何控制燃烧率的马风。
(注:燃烧率,后来对互联网公司或者那种‘先赔钱几年’的公司的一个衡量标准,指这家公司拿到的融资,能多久才烧完赔完。如果燃烧率控制不好,因为反正赔钱就疏于管理,那肯定是不行的。)
面对顾哥的查账,马风诚实地回答:
“从财务账上来看的话,这几年净亏损的钱,大约是700多万美元。不过,那些从IBM买来的小型机、按照财务的算法,至少十年才算折旧完报废。但事实上你我都知道,谷佛网的新架构出来之后,将来只要万维网跟进,未来再搞电子商务,就没必要全小型机模式了,可以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因此,如果我们算那些小型机,只服役了4年或者5年就提前报废的话……全加起来可能要亏2600万。”
第887章 抽丝剥茧
“毕竟我们全球布局远程内网网点,当初的总硬件投入足有4000多万美金,用来买美国这边几百个网点的小型机,日本和欧洲加起来,铺设的网点数量之和,也只比美国略少两成。哪怕算十年报废,这些机器财务上的折旧成本应该是每年400多万,实际上肯定用不到十年。
相比之下,因为覆盖率的问题,我们每个网点每年才卖出几千盘额外的小众游戏卡带和王安应用软件,平均才几百个骨灰级铁杆粉撑起来的。按照全球500个网点来算,总共才100多万盘的年销量。我们按照25%的抽成收取渠道费,每卖出去一盘卡带和软件也才平均10美元的毛利。所以一年总共才五六千万的销售额、一千万美元的毛利。
扣除设备折旧就只剩700万了,养了全球几百人的销售管理团队,一年的营销薪酬就要500多万、还有近百人的技术支持和交易系统升级开发团队,技术人员工资更高,开发者没有5万美元一年拿不下来,技术支持也要3万5起步,这一块又是300多万。再加上房租财务法务……所以,平均一年要亏掉300万,如果硬件换代提前报废,就更惨。”
马风不厌其细地把形势都剖析了一边。
顾骜对具体数字其实没什么在意,那些东西这两年每年的财务报表上,他也见过。
他更关心的是马风对这个构成的解读。
所以听完之后,顾骜觉得阿狸巴巴的运营,总体来说还是健康的。
虽然亏钱,烧钱,但不是看不见商业模式可行性的烧钱。
至少公司是实打实地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痛点,为他们解决了问题。
每年也实打实卖出了100多万盘原本旧世代销售模式下不可能卖出去的PS游戏卡带。
而且在卖卡带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补贴消费者,并没有搞贱卖打折活动,这说明需求时真需求,不是伪需求。
亏本只是因为销售的渠道成本太贵了。
而渠道成本,是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快降低下来的。随着互联网和个人电脑、服务器、相关周边技术飞速发展,相关成本飞速下降,电子商务这个模式,是可以证明给世人看的。
真正可怕的是那种给消费者送钱、诱使消费者来买他们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塑造出来才是虚假繁荣。因为只要你涨价涨回去了,或者不再送钱了,消费者可能就不需要这个东西了。
所以,他盘算了一下之后,和颜悦色地拍拍马风肩膀,安慰道:“这些亏损,结构都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你也别有压力。看到你没有指望靠打折促销刷数据,我就很欣慰。
我们需要的不是虚假的数据,或者营业额,因为我给了你天鲲这个非常成熟、有真正市场号召力的牌子试手,我们不要靠打折大促来拉人,要解决真需求。
至于你提到的当年布点所购入的机器,要提前折旧完毕的事儿,我觉得也不用算得那么悲观——对了,那些当年布点的电商专用小型机,是完全我们自己掏钱的么?相关的经销商就一点都没摊销宣发成本?”
马风连忙解释:“也有摊销一部分的,当时谈好了是经销商承担20%,我们承担80%,所以他们最多也就一个网点出资一万美元而已。”
即使新渠道的销售推广的分成,完全由阿狸巴巴公司享有、不给渠道商分成,从协议和法理的角度上来说,依然是可以要求经销商们出一点钱的。
这就跟你肯德基的加盟店,要把销售额的12%作为“广告费摊销”上缴总公司一个道理——电视上网络上那些小鲜肉代言人,都是肯德基总公司请来拍的,而广告宣传的效果是每一家门店都会享受到的。
顾骜让马风开辟新渠道阿狸巴巴,严格来说也会提升天鲲品牌的知名度、多上一些新闻、增加品牌的“高科技含量”贴金度,美化公众认知。
所以,多多少少可以让经销商按照“广告费”的名义摊销。
至于马风担心未来进入谷佛网的服务器—客户端架构模式后,那些用了四五年的小型机无法找到接盘者,那也是基于80年代经验的考虑。
在80年代那些IBM的小型机,很多都是卖出去时作为某些用途定制后,就比较难挪作他用的。那时候的电脑不像后来的电脑/服务器,随时随地重装系统、升级硬件,然后卖二手机。
IBM的客户,都是比较专业的,IBM也很少容忍二手市场壮大,加上销售小型机往往需要配IBM的付费技术服务,你要是随便乱卖二手货,IBM不给售后,用户就歇菜了。
这个时代人们对小型机的认知,就跟后世工厂买PLC调控的工业机器人差不多。
不过顾骜知道,随着未来服务器—客户端的网络架构渐渐普及,IBM肯定是迟早撑不住这个压力,不得不放开监管的。
不然那么多客户手上的小型机,还没到物理报废年限,就已经面临“用更便宜的方案可以更好地解决网络接入需求”,你总不能扛着让这些客户都不更新设备吧。
马风说的那些机器,再过个两年,大约5年使用期之后,就想办法卖二手机处理掉吧。
就当一台只回血1万多美金,那也相当于两年多折旧了,总金额方面能比直接报废少亏损大约一千万美金。
实在不行就当做慈善,重装一下系统,把旧机器半卖半送捐给国内某些科研机构。
1995年以前,国内需要用到小型机的,多半也是科研单位了,全中国那么多院所,还消化不掉几百台小型机么。
慈善就从顾骜的账上算好了,也别走阿狸巴巴的亏损了,让阿狸巴巴贱价卖给天索慈善基金或者那个摩纳哥博彩公司成立的教育基金,然后由基金出面捐献二手机。
听大哥说这块亏本有别的办法解决,马风也更有信心了,他就继续汇报其他亏损、试错方面的心得。
这些就比较泛泛而谈。
“根据我这三年的经验,发现这种小众长尾市场的远程订货生意,日本是最优质的市场,一个是因为日本人口密度比美国大太多,网点覆盖效率也就高太多了。一家经销商配了远程下单的小型机之后,哪怕是在小城市,至少可以覆盖几万户游戏机用户。
而且其中有几千个铁杆粉,能把常见游戏都打腻了,挖空心思找冷门游戏买来体验,消费力也强。
美国人算是比较中庸的客户,铁杆脑残粉不够多,而且随大流严重,不太肯为了自己的独特需求挖空心思找资源。
欧洲人跟美国人整体来说差距不大,法国人最挑,转化率最高,可惜就不是很有钱。
德国游戏机持有者平均更有钱,但是对游戏太随便了,缺乏狂热爱好者的较劲儿。
意呆利人是让我做了最后悔的客户,我们在意呆利的网点只设了半年多我就果断不再扩张了!这些意呆利人根本就像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他们好像都还没有进入信用社会——
因为至今为止远程订购游戏卡带和软件、书籍都是不会先给钱的,这是为了给消费者安全感。所以下单了之后拒收不要不给钱的风险,都是我们经营平台在承担。
在美国和日本,信用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也没人故意下单后不要不给钱调戏。但是到了意呆利,杂七杂八消遣人的混子太多了。光毁约砸手里的供货和物流成本,半年多久亏了我们200多万美金,真客户没几个,我后来果断就把意呆利的生意关了止损。
至于布列塔尼亚市场就当不存在了——顾哥您自己知道的,因为某些原因,您本来常规渠道就没做布列塔尼亚人的生意,那里也没有天鲲的游戏机,我们去了也白去。”
顾骜对这些随口闲聊的反应还挺满意:“看样子,你这几年涨的见识,比在外经贸当科长的几年还多。”
马风赔笑道:“那必须的,跟着顾哥干,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东西多,长见识快。”
当然了,提到钱的事儿,顾骜也免不了又梳理了一下阿狸巴巴公司的股权结构。
马风当初88年刚跟着顾骜干的时候,原本只是想用传统黄页模式,都没想到跟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他当时自有的资源也不过是几家出版社和其他一些传统刊物发行渠道。
后来是顾骜指点他逐步电商化的,当时一开始投了几百万美元级别的启动资金,占了“天鲲黄页”35%的股权——那时还是马风求着顾骜入股的,为了让顾骜有一票否决权,也好增加其他同事和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信心。
毕竟当时在中国,甚至美国,一门新兴形态的生意,能跟顾骜扯上关系,大家就会对它多一些信心。
不过这个几百万美元的初始烧钱资金,在1990年、万维网诞生、“天鲲黄页”改制为“阿狸巴巴”之前,就已经彻底烧完了。
马风自己也追加过一些资金,都是他前些年自己做生意攒下的老本,顾骜也投过,还有一些有兴趣的供应商,顾骜当时也放开了准入,让对方投几个点。
比如,美国在线,RSA,这两家公司,在1990年改组之前为止,都还有一小部分天鲲黄页的股权,大概分别是十几个点和七八个点吧,投入的资金则是百万级乃至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一些技术授权作价、营销渠道资源作价。
当时让它们准入,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很多独门资源握在对方手上。马风只能是画大饼劝诱那些美国佬:这个新模式有前途,忍过早期亏损,将来能做大。然后让美国佬出独门技术资源一起干。
只是后来,随着这家公司看起来亏损越来越严重,同时又抓不住什么亏本卖货、关联交易的利益输送,是实打实因为“营销技术成本太高”导致的亏损。
所以,美国在线和RSA也就渐渐憋不住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毕竟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敢那么大决心烧钱All in电子商务的投资人,还是比较少的。加上马风这种烧钱,烧完之后也没留下什么摸得着让人心里踏实的成果,只是有了“用户量”和“知名度”。
幸好,顾骜很慷慨,所以在“天鲲黄页”向阿狸巴巴转型变更的时候,他承诺:如果RSA和美国在线想退出,他作为上游供应商,愿意为阿狸巴巴的烂摊子兜底,高价回购那两家的股份。
所谓高价,当然是至少比美国在线和RSA两年前和一年前进场时投的钱多一些。
考虑到他们也没进场多久,两家都欢欣鼓舞地同意了。
最后顾骜累计花了大约500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