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当大佬-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技能练了有什么用?只要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应该集中力量办大事嘛,干嘛想着怎么骗议员?
  至于骗韭菜的口才,就更没用武之地了。对韭菜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他们奉献的政治觉悟就好了嘛。”
  吐槽归吐槽,如今已经箭在弦上,准备工作都做到这一步了,顾骜也只能当是“头脑风暴”,锻炼一下自己的智力博弈了。
  人生重要的不是知识存量,而是学习和思维能力。研究一次,不管结论有没有用,至少也是脑力的淬炼。
  “这种把‘修改’伪装成‘解释’的行径,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旦短时间内被反方戳穿你蒙混过关的企图,那么负责提供质询解释的当事人,会有极大的风险。以至于他们不太敢经常睁着眼睛说瞎话,怕将来夜路走多了撞到鬼。在美国,伪证罪和其他类似的试图妨害司法/立法公证的罪名,都是很重的。而且目前这些罪名大有被过度滥用的趋势。这也是布热津斯基时代不敢跟基辛格时代那么嚣张的一个侧面原因……”
  顾骜如是往下推理,想到这一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中间其实还走了不少不可行的弯路,便不多赘述了。
  想到这一点后,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一切研究成果,估计都不会上学术期刊了。
  因为真要是有什么干货,基辛格肯定不让刊的,而是偷偷秘密印发,只给本档派的总统、国务卿、核心档鞭等几个人看。
  因为,这方面的技能,从来都是控辩双方水涨船高的。布热津斯基时期,之所以畏首畏尾,就是因为此前基辛格时代那点谎言技巧,渐渐被议员们回过味儿来了。
  不好骗了呀。
  “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干!对了,后来86年的时候,李根是怎么掩盖‘伊朗门’秘密交易的恶劣影响的?记不太清了,不过好像很失败啊。克琳顿任期内,是怎么掩饰‘拉链门’(莱温斯基案)的‘伪证罪’指控的?诶,这个好像有点印象,前世看哪个涩情报告解读过来着……”
  对付“伪证罪”和对付“提供虚假质询意见罪”的法理学原理,应该是一样的吧?
  前者在美国的法律体系里,归纳为“妨害司法公正”,而后者是归纳为“妨害立法独立”。
  从法益级别来说,这里面可以类比一下。
  “要赶紧找出近年来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全部关于伪证罪非罪案例的判词和解读!”
  在茫茫题海中寻找药房的顾骜,终于抓住了一丝努力的药引子方向。


第284章 他乡遇酸雨
  顾骜最终捋出来的课题应对思路,一言以蔽之是这样的:
  首先,在“在秘密外交中,如何说谎含糊其辞对付国会质询”这个细分方面,基辛格和其他前人的成果已经够好了。
  这些大骗子珠玉在前,顾骜这种段位初出江湖的小骗子实在不敢班门弄斧。
  但是,他在总结完现状之后,针对“如何让大骗子们在对国会进行特定撒谎时,撒得更无后顾之忧”这个细分节点,做了一些微小的突破。
  具体来说,就是让他们撒谎后不要担心被追究“妨害立法公正”的罪名。模仿后世克琳顿丑闻中、帮助克琳顿摆脱“伪证罪/妨害司法公正”的那套说辞逻辑,同样套过来,为秘密外交说谎者“止损”。
  或许有人会好奇:顾骜前世不是理科生么?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的只是和联想?莫非又是某个APP开了挂?
  这一点还真是冤枉他了,这事儿里面,没有任何开挂。顾骜之所以能想到这个突破点,还要感谢他前世是个80后,所以他对98~99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莱温斯基案”很熟悉——如果他不幸晚生几年,成了90后,估计都不会知道这事儿。
  那时,前世的顾骜刚刚读初中,处于懵懂年纪,互联网在国内也刚刚民用不久。因为家在大城市,而且是住文教区,所以接触不到毛碟毛书这些非法出板物的小摊。
  就在那时,一份叫做《斯塔尔报告》的东西通过正规报纸映入他的眼帘。
  没错,就是莱温斯基案中的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用于鼓动弹劾克琳顿总统而编纂的报告。
  这份法律报告,连当时供核档一方的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抨击它“疯狗一般地满纸污言秽语。经统计,以sex为词根的词汇在报告全文中累计出现了3700多次,而所有法律专业术语词汇全加起来还不到1000次”。
  于是,顾骜好奇之下,利用刚刚接触的互联网,费尽千辛万苦弄到了这份报告的大致中译版本,就直接拿它当性启蒙涩情小说看了。
  因为是人生启蒙读物嘛,所以印象深刻程度绝不亚于后来的猴龙桃混沌神颜色洁什么的。被那3700多个sex裹挟着,顾骜坑坑洼洼地好歹把那不足1000个法律词也扫了一眼。
  顾骜记得,之所以克琳顿和尼克松一样说了谎、却没有像尼克松一样成立“妨害司法公正”的罪名,就是因为克琳顿的智囊吸取了尼克松的教训,在辩护方面做出了优化。
  最终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一次裁定中,某个终生大法官的判词结论大致是这么个意思:是否成立“伪证罪”,不应当单独以当事人在面对有回答义务的司法询问时、如实陈述。
  还应该兼顾他“说谎时所试图掩盖的法益、是否与其职权义务相关”。
  用人话通俗地翻译一下,就是克琳顿是为了自己的鸡8而说谎,不是为了那些有回答质询义务的总统权力行使情况而说谎,所以这个谎没资格上升到“伪证”。
  具体的法律论证过程,顾骜当然不知道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判词背后的法理,他看涩情小说时也记不住——他只知道,这个法律论证和援引,大致可以写出100多页……
  顾骜现在要做的,就是拿着这个可行的结果,逆推证明,再从‘妨害司法公正’向‘妨害立法公证’嫁接一道。
  找个懂美国宪法、行政法和国际法的高手,帮他补完、找判例组合……反正就是又到数学卷先开挂抄到答案,后写解题过程的时候了。
  这几个环节,每一个都不能错,这个课题才能做得真正出彩,一鸣惊人。
  真应该感谢一下斯塔尔这个不要脸的独检,为了扳倒克琳顿不择手段,把报告写得那么淫晦,让顾骜如此印象深刻。
  ……
  “表哥,你对‘伪证罪’和‘妨害司法公正’熟么?”
  “什么?我知道你是专攻国际商法的,但刑法你总学过的吧?我不管,你自己不行就找个可靠的刑法学牛人,甚至找教授也行。钱我会私下给的,你别问干什么。我就是要一切能有助于证明‘只要说谎所要掩饰的目的不属于法律规定应当披露的内容、那么说这个谎就不算伪证’的判例、组合、推演!”
  “这样可以搞定了吧?OK,给你两天。什么?太急?我加钱啊!实在不行你找个教授,把他下面的廉价研究生劳动力都动起来,查快一点。”
  “没办法,你这个环节好了之后,我还要移植呢,只能这么赶。说好了,一共八千美元。”
  顾骜挂断给表哥陆光复的电话,一个难点已然攻克。陆光复表示一定完成,两天之内会亲自驱车把顾骜要的东西送到华生顿来。
  在1981年,八千美元够雇哥伦比亚大学一个还凑合的法学教授团队好几天了。刑事类顶级的律师,贵也贵不到多逆天,终究不如商法类贵。顶级教授打表两三百美金一个小时,顶天了。
  至于研究生助手都是打包算钱的,也就是承包制。
  不过,后面的移植环节就绝对不能交给外人去做了。
  一来是常青藤各法学院的师生,不太接触国际法——他们主攻国际商法的强人是很多的,因为这个来钱,但那属于“国际私法”。至于怎么跟外国签条约、让美国加入某些国际组织,这属于“国际公法”。
  而研究公法最擅长的,其实还是外交和国际关系专业,因为他们才是专职跟谈条约、应对议会打交道的。
  其次,不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有保密的问题。
  顾骜不能让外人知道,他拿“如何利用谎言性质给伪证罪脱罪”的材料,是想往哪个方向移植。
  这事儿如果给他静下心来,静静钻研一两个月,估计也是可以搞定的,但现在显然没时间了。
  他在别墅的花园里来回踱步了十几圈,终于下定决心,只能抹下面子去麻烦一个老朋友了。
  当晚顾骜搞材料写提纲到很晚。第二天一大早,他先去学校里先晃悠了一圈,跟同学们交流了一下进度、互相谈了点心得,再大致给基辛格教授汇报了自己的思路。(只挑暂时适合说的说)
  大约上午9点多,顾骜估计大使馆已经开始办公了,就离开学校,确认没有人跟着自己,开车往北两公里,停到了哥伦比亚特区大学里。
  然后在车里换了一身衣服,把风衣领子竖起来,下车走路去使馆。
  诸位看官可千万别把“哥伦比亚特区大学”跟“哥伦比亚大学”搞混。后者是常青藤八盟校之一的顶级私立大学,在纽约。而前者就因为多了个“特区”,或者说“DC”的“D”,就只是一个华生顿本地的辣鸡公立大学,孱弱到只有四个专业。
  不过这座“哥伦比亚特区大学”的地理位置倒是不错,正好扎在使馆区旁边。
  顾骜仅仅徒步走了两三百米,绕过李家坡、以色列、约旦和巴基斯坦的使馆后,就到了中国的使馆。
  以顾骜的证件,当然没费什么事儿就进去了。带路的人问清楚他拜访的目的后,把他领到一间休息室里候着。
  顾骜坐了整整20分钟,喝完一杯咖啡,才有人蹬着高跟鞋匆匆赶来,鞋跟踩得大理石地面铿铿作响。
  是一身西服的叶纨。
  “你怎么来了?我很忙,没耽误你正事儿吧。”叶纨在走到距离顾骜还有十几米远的时候,先停了一下,调整了一下表情,然后才故作冷若冰霜地说话。
  说完后立刻就紧闭着嘴。
  顾骜这才想起,他好像没通知过叶纨,自己要来乔治敦大学、跟基辛格读博……
  该死,距离最初得到消息、都超过两个月了;哪怕从自己正式从国内出发,也过了一星期(算上在日本滞留夹带私活的时间)
  好像有点临时抱佛脚、不够朋友啊……
  “叶同学你听我解释,我其实是来华生顿念书的,乔治敦,导师是……”
  “这个我知道了,说重点。”叶纨面无表情地捋了一下鬓发。
  “原来我跟你说过了,瞧我这记性……”顾骜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叶纨简直被气笑了:“你记性很好!没记错!确实没跟我说过——我说‘已经知道了’,是刚才接待室通知我有访客,我临时给国内刘校长打电话,才知道你来念书的!”
  男人都特么是死没良心的大猪蹄子。没人要!蟑螂药老鼠药……
  “是么,”顾骜摸了摸头发缓解尴尬气氛,“我这不是不知道你在美国的联系方式,又怕你刚入职,打总机问给你领导留不好印象。”
  “我没介意,你就说你什么事儿吧。”叶纨不耐烦地挥挥手,很干练的样子。
  顾骜也就不客气了:“我有个基辛格布置的课题,一个人不太搞得定,想找你合作——还跟暑假里那时一样,我负责胡思乱想,报答案,你写证明过程,帮我查条约谈判纪要。”
  “行,那你把材料放着吧,我晚上看看。”
  “我很急,这周就要搞完。晚上的话,不会来不及吧……”
  叶纨眉毛一挑:“我现在白天要上班的,你以为使馆的三等秘书是坐着喝咖啡的吗?”


第285章 绝世秘笈
  女人想在面子上占点便宜,顾骜当然是不会介意的。
  他是绅士,很大度的嘛。
  周四晚上,他还是顺利地从熊猫眼叶纨手上,拿到了他要的东西。其中经过曲折、学术讨论的过程,就没什么好赘述了。
  一堆人熬夜奋战搞学术,无趣得很,有什么好说的。
  然后顾骜公事公办地按照雇佣哥大法学院教授的价钱,再溢价了几成“保密费”,付给了叶纨。
  叶纨也面无表情地收了,就当业余赚学术外快。
  “合作愉快。”
  “这是我应得的,不送。”
  ……
  终于到了周五,做课件汇报的时候了。
  基辛格带的四个博士生,各自准备了一堆干货,准备唇枪舌剑大战一场,再接受导师和学弟们的拷问。
  顾骜也特地换了一身他来华生顿之后新定做的纯黑朴素西装、纯白手工衬衫和纯黑领带,还换了个黑框眼镜。
  别看这堆东西款式上看不出任何新颖,但浑身上下全部加起来、还是足足要花八千美金。
  没办法,美国国务院里就是这么死气沉沉,以至于华尔士外交学院的学生,平时给导师答辩/报告的时候,都要穿得这么正式,就当是提前习惯起来。
  学院里有一句私下里的名言:要把每一次导师的质疑,都当成是敌对档参议员的刁难来认真应对。
  所以从穿着举止,就要一丝不苟。谁穿得差一点,形象设计与真的接受质询时不一样,谁就会给老师同学留下“不严谨”的坏印象。
  十个学生窃窃私语地坐了一会儿,基辛格缓步走进答辩教室,然后往边上一坐,也不上讲台,直接摊开材料,稍微说了两句,就示意大家开始。
  讲台是留给汇报人的,基辛格此刻的姿态,完全就像一个放松的、听证中的参议员,他进入角色非常快。
  首先上台的,就是老学长威廉·麦卡伦了。
  他先洋洋洒洒讲了将近十分钟的现状分析、案例失败原因剖析。
  “……因此可以看出,威尔逊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失败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就是……”
  “对于这一点的应对改进,我觉得可以借鉴我们英国外相乃至首相在应对下议院对外交国情咨文的质询中……”
  顾骜一开始听得还很认真。
  麦卡伦虽然是四个博士生里相对花花公子和不努力的,但毕竟是英国大使的儿子嘛,基本功还是很好的。案例分析中规中矩,水平绝不在顾骜之下。很多细微末节的解读也非常精确,顾骜自忖在这个小点上,还不如对方做得好。
  但最后的对策推演部分,就有些假大空了。
  他说的那些,如果能实现,确实可以极大提高美国秘密外交的效率,或者消弭一部分后顾之忧,但问题是英国的两院制和美国差别很大。
  英国是有贵族的,上议院是贵族院。在越来越平民政治的时代,上议院的“橡皮图章”程度也日渐提升,礼仪性地参政比例渐渐提升。这就导致在英国可以拿来拿捏上议院的很多努力,美国是不适用的。
  美国的参众关系,绝对不能用英国上下来套。
  但估计麦卡伦也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就这么敷衍了一下。
  一言以蔽之,这一个星期下来,他细节装修做得很好,前沿紧跟也非常好,最后再唱一句高调。
  他报告完之后,进入提问环节,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都问了,主要是针对细节。莎拉问了个留面子的喂招,帕特里克干脆没问。
  基辛格一边打分,一边扫视众人,看到顾骜时,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顾骜觉得这种答辩也不至于伤人面子,就尖锐地提出了他自己对“上下关系无法套用于参众关系的疑问。
  麦卡伦有些尴尬,解释了一番后,表示这只是一个草议,因为时间不足,无法进行可行性试点。
  “可以了,下一个。”基辛格表态,算是敲打完毕。
  然后给了个分数,并让帕特里克·罗素上台。
  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看来这种一两周内的小presentation就是这样的。
  没有实质性进展才是常态,能把前沿现状炒熟于胸、跟紧教授的节奏就算不错了。
  不然要是每个月都有新的奸计对抗,那国务卿和参议员们还不得在终生学习中累死啊,能不能愉快地享受人生了。
  第二个上台的帕特里克,平时做理论研究比麦卡伦厉害些,也勤奋些。
  但是这次的课题,因为是涉及与议会的对抗,他家里毫无从政经验,这方面底蕴太差,最后报告效果有些不堪,也就不必赘述细节了。
  排第三的莎拉·桑德伯格情况恰好相反,她家是某些犹大财团/基金会的,经常干暗中Lobby的龌龊事儿。所以轮到她的时候,颇说出了几点在秘密外交的蒙混答辩过程中、含糊其辞的话术建议。
  基辛格听得频频点头,觉得今天的至今为止的三个汇报,应该以莎拉的水平为最高了。
  当然,他也要勉励敲打一下:“不错,有点儿建设性。不过,莎拉,你也要注意,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制度建设。你的这两个建议,可复制性比较差,也就是说,跟使用者的个人口才有很大关系。如果是我,当然没问题了,如果换一个年轻、口才经验不足的外交官,难免会顾此失彼的。这些,你可以作为将来的‘实务经验’,而不应该归入‘学术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成果追求的是可复现性。”
  莎拉虚心地点点头,表示接受教授的批评,又忍不住委婉地解释:“我觉得,能够有资格考虑这些问题的人,口才应该都不会太差,口才太差的人怎么当得上国务卿呢……”
  她这句话辩解之余,看上去有些撒娇失礼,其实是暗暗吹捧拍马屁。
  不过基辛格也不会吃这一套就是了。
  他语重心长地教导:“并不是所有因为外交密议过程被参议院质询的人,都是国务卿。那是60年代以来的老黄历了,如今总统的私人顾问团队在急速膨胀……”
  基辛格说的是实话,比如APNSA这个职位,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这就属于总统的私人幕僚,这个岗位出现时间并不久,是53年才被艾森豪威尔总统设立的。当时是因为总统觉得让国务卿做外交接洽的事儿,被两院掣肘太多,所以设了个私人顾问岗位。
  此后20几年里,顾问是越来越多的,然后有些顾问干的事情大了,又被两院拉去规范一下,总统就只能再设新的不受监控人马。
  说得难听点儿,就像锦衣卫被文官系统监控了,就只能另设东厂。东厂都被拴住了,那就西厂内行厂……
  李根后来“伊朗门”出事儿的买克否冷,其实就是已经第三波外围安全顾问了,相当于“内行厂”级别的狗币倒灶阴暗喽啰,处理总统最见不得人的脏事。
  只可惜,这些风险莎拉·桑德伯格并不能理解。
  因为她不知道如今联邦的秘密外交官员素质已经下降到什么程度了。
  基辛格盯着莎拉的眼神看了一会儿,读出她内心并不服气,便叹了口气,转向顾骜:
  “好了,最后一个,顾,你准备好了么?”
  “没问题。”顾骜说着,就拿着汇报材料起身,准备上讲台。
  基辛格:“别把话说太满,你先扪心自问、对照一下三位前辈的发言,确认一下你能否讲出新意来。如果没什么新意,我允许你不用讲、把纸质报告交给我私下看也行。你是第一次来,我不勉强。”
  基辛格这番话也不是看不起顾骜,更是给顾骜一个台阶下,如果干货不够多的话,可以留点面子。
  “不用了,我觉得亲自讲解效果会比较好。”
  顾骜拒绝了那种委婉。
  然后开始侃侃而谈。
  因为每个人的汇报,光是现状调查就要十几分钟,后面讲对策、被提问、交叉质证,怎么也得半个多小时。
  所以顾骜上台时,全体师生听加讨论,已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精力下降很明显。
  顾骜的前十分钟,并没有比麦卡伦和莎拉更出彩的地方,听得人昏昏欲睡。
  有几个对华不太友好的硕士生就开始蠢蠢欲动。
  “就这种水平,也没什么好坚持上台的嘛,把纸质报告往教授那儿一交,还少丢点脸。”一条澳狗龙套在台下窃窃私语。
  加新双畜偷偷附和。
  其他正派的同学倒没怎么受影响。
  不过这种表情异动,基辛格看在眼里,哪怕没听见对方说话的内容,也大致能猜个差不离。
  他清了清嗓子:“顾,从后一部分开始吧,直接讲建设性对策。”
  顾骜停顿了一下,然后哗哗哗翻掉四五页稿子,直奔主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基于美国宪法对三权分立的基本立法精神,和‘妨害司法独立&公正’、‘妨害立法独立&公正’的相关判例认定类比原则,可以得出……具体判例如下……”
  “……由此可知,类比联邦最高法院的1963年谢帕德案、及1974年美国诉尼克松案,可以得出,联邦最高法院在解释‘因为嫌疑人所要隐瞒的内容性质、对其伪证罪罪名构成与否的认定影响’时的结论,可以类比推演到‘妨害立法听证独立性’的认定问题上……”
  “这一推演的逻辑法理依据是……”
  “鉴于上述结论,对秘密外交的接受听证人员,在听证前进行针对上述要点的宪法培训,有助于他们在‘解释’条约条款真实意图时,更加放得开手脚,并且提供一层职业生涯的安全性背书,侧面促进解释尺度的进一步加大……”
  艰深晦涩的表述,精密卑鄙的法理,天马行空的推演。
  外行人根本听不懂。
  几个刚才嘲讽的加澳新鬼畜研究生都还没GET到其中精髓。
  但基辛格却听得震撼不已,热血沸腾。
  “伪证和参议院听证中蓄意欺骗,还能这么脱罪?”
  “动机所要掩盖的真相范围,居然会对定性有影响?”
  “他举的这叫什么例子?太污秽了!什么叫‘总统如果为了掩盖自己的私德而对调查机关说谎,就不属于伪证?’……要真是这样,7年前我就有这样的得意门生,尼克松总统是不是就不会玩蛋?”
  基辛格越听越惊,如同见鬼。
  他的关注点,也彻底偏了。
  事实上,顾骜的举例里面,用到的一些假设,当然有后世克琳顿面对拉链门丑闻时的对策影子。但那其实并不是他阐述的重点。
  可架不住这些东西听在基辛格耳朵里,就买椟还珠当成重点去听了。
  因为后世克琳顿之所以能躲过弹劾,就是靠整个美国总统的智库,复盘了当年尼克松栽了之后的教训,所以“同样的招数对圣斗士不能两次起效”。
  顾骜忍不住讲太多,其实是因为他本身干货不够,所以外围类比推演用得很多。这是抄完答案后逆推解题过程的常见弊病。
  这里面的很多智慧,也不是顾骜,或者叶纨、陆光复他们自己能想出来的,是集中了后世克琳顿危机公关团队不少成果的。
  顾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被一个智库附体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跑题弊病,基辛格吃得很香,巴不得顾骜再多跑题一点。
  以至于他竟然开始感慨:要是顾骜能早出现7年,拉进总统的危机公关团队,说不定总统就不会完蛋了。
  “啪啪啪……”基辛格忍不住带头鼓掌起来,也打断了顾骜的讲话。
  “很好,顾,你今天的表现无疑是全场最佳。不过,有些跑题了,后面的请不要讲了,把报告交给我。”
  顾骜手头这点干货的秘级又提高了一层——不但不会被任何学术期刊发表,基辛格甚至都不愿意被自己的其他博士生、硕士生知道,只想一个人先关起门来通读一遍,再决定哪些东西能拿出来说。
  “还有,以后你做presentation之前,都提前一天把纸质报告送到我办公室来,我亲自给你检查修改之后,再讲——你这个人呀,就是废话太多!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我不给你把关,你以后还不知道荒废成啥样!”
  基辛格最后补了无形一门,把其他人都关在外面。
  所有其他同学都震惊了。
  “什么?这个新来的居然得到教授的‘提前单独指导论文’的待遇?麦卡伦学长,你听说过么?”
  “他刚才讲的,真的有那么好的操作性?”
  有些不服的同学,就围着麦卡伦疑问。
  “我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三年多了,从没有过。”麦卡伦也是一脸不可置信,不过还是尽到了一个活化石解说员的义务。
  基辛格是77年卸任国务卿的,所以他来乔治敦教书本来就只有三年多的历史。麦卡伦全程目睹过,可以证明过去三年里没有第二个人享受过顾骜的待遇。
  这个关门弟子莫非会得到什么压轴秘笈?
  居然是一个中国人?


第286章 山高人为峰
  “听说国际关系专业来了个变态,博士新生,是个中国人,入学第一次presentation就让基辛格教授听得拍案叫绝。”
  “好像教授还放话了,以后那个变态的presentation纸质报告,要提前交给教授本人检查、帮他修改润色,才允许正式答辩。教授来本校三年,这是第一次给学生这种待遇呢。”
  基辛格组织的课题组汇报结束后,当天晚些时候,如是的传说,就在乔治敦大学的校园里传开了。
  虽然中国已经开放数年,留学生也有了一些,但此前毕竟都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或者最多是商学(学商的多半还是早年湾湾来的)
  但在乔治敦这种政法外交氛围浓厚的学校,孤傲之前,还真是没有其他大陆人被本校学生接触过。
  所以他们只能靠社会上的刻板印象来认知,并没有被后世众所周知的“学霸黄祸”恐惧支配过。
  现在,就从顾骜开始吧。
  不服质疑的人,当然也有。
  “中国人读书真这么牛逼?不可能吧,他们不是很闭塞,没有自由意志的么。你说中国人苏联人数学好我还信。论怎么玩宪政民猪、斡旋诡计,中国人懂个屁啊。”
  “不可能!这不可能!他们都集权了几千年了,他们骨子里就只有‘非奴隶则反贼’,连自由民这个词都不会写,从来不知道什么叫promise的艺术!绝不可能!除非你把课题报告的内容告诉我们,大家公允地评判一下!”
  质疑者们如是说。
  不过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懂行者立刻反驳了这种可笑的诡辩:“内容怎么可能让你知道!这一行的规矩,汇报材料都是保密的。你这种外行人都能听说,那岂不是外国人也知道了。反正麦卡伦、帕特里克、莎拉他们三个都是心服口服的,对教授的评判标准并无不服。你这种门外汉不服憋着好了!”
  开玩笑,其他博士生怎么可能让答辩内容外泄呢。
  这是所有现场听讲同学的共同福利,他们还指望着从这种高度保密、只有口传耳受的秘笈中,为自己将来的人生仕途多一丁点竞争力呢——虽然这一次汇报讲座的收获不大,但架不住此后还有至少两年。要是顾骜一直能保持这个状态,积少成多也够大伙儿受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