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破元灭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先生难道忘了秦亡的教训?”方国珍说完这句话,又道:“白莲教刘先生不会没听说过吧?”
“你的意思是,白莲教会煽动民夫造反?”刘伯温的脸色很不好看。
“不错,我想韩山童是不会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吧?到时候,一地起事,天下百姓受蒙元奴役久已,岂能不一齐揭竿而起?”
方国珍说罢,见窗外天色已晚,而刘伯温还是一副无法相信的表情,知道刘伯温怕是一时难以决断,毕竟这个决定可是赌上了刘伯温的前程和他的整个家族,所以他也不好现在就让刘伯温下决定,于是道:“刘先生,今日天色已晚,方某就此告辞,至于方才的事,刘先生可以明日再答复!”说罢,向刘伯温行了一礼,走出了书房,而刘伯温似乎还在思索方才地谈话,倒没有如何挽留。
第八十二章 万般辛苦终得才
“刘先生考虑的如何?”第二天天刚亮,方国珍就急匆匆地跑到了刘伯温家中,他却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刘伯温的决断了,只是等他见到刘伯温的时候,却发现刘伯温脸色枯槁,满眼血丝,头发蓬乱,方国珍几乎下意识的就想到这刘伯温昨晚怕是就在书房内想了一晚上。
“昨日听方公子一席话,刘某却是有茅塞顿开之感啊,只是不知道方公子可否介绍下方公子在台州的情况。”刘伯温见到方国珍一大早就赶过来了,虽然人显得疲累不堪,但是精神却显得很好,满脸期待的问道。
方国珍知道要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刘伯温怕是已经决定要拜在自己麾下了,心下不禁激动万分,但他知道要是现在自己的条件不足以打动刘伯温的话,刘伯温这样爱惜羽毛的人也是不会轻易冒险的,于是整了整自己的思绪,将猛虎军占领台州的情况详细的给刘伯温解说了一番。
听得方国珍解说了一番猛虎军在台州的情况,刘伯温却并没有像方国珍想象的那般露出高兴或是欣赏的神色,反而是眉头微皱,方国珍就算是傻子也看出这刘伯温对自己的猛虎军不满意了,心下暗道不好,却是连忙道:“刘先生,方某才力浅薄,手下之人也多为粗鄙之辈,所以行事领军难免有不当之处,但方某可以保证,只要刘先生愿意出山相助。那方某可拜刘先生为我猛虎军军师,平日也定当以师礼相待,猛虎军上上下下一定唯刘先生之言是从,刘先生但有建言,方某定当听从!”
听得方国珍地话,刘伯温虽然面上好看了些。但仍是没有表态,却是忽地问道:“若是今日刘某不答应方公子的请求呢?”
方国珍听得刘伯温此言。不禁面上一滞,而后苦笑道:“若是刘先生不答应,那小子只能得罪了。******此番便是绑,也一定要将先生请回去,若是先生实在执意不从。那小子只能施以雷霆手段了,毕竟,刘先生若是日后归于方某的敌人的话,那小子实不知天下还有何人是先生敌手。”
方国珍本以为刘伯温听得自己这话一定会愤怒不已的,毕竟这话几等于威胁,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却是朗声大笑着。赞道:“好!好!好!果然是一时人杰,如此,刘某答应你便是!”
方国珍听得刘伯温的话,当真惊喜欲狂,他原本已经打算硬来地,可没想到刘伯温竟然答应了自己,这实在让他无法理解,他忍不住问道:“刘先生为何这转变如此之快?”
刘伯温满脸笑意的答道:“方公子一人白手起家,方有当今之势。在加上在昨日所作《沁园春》,可知方公子有大才,此为智;心怀天下百姓,此为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首事反元,而后轻装简从,来此险地,此为勇;处事不拘小节,人不为己用,则不予旁人。*****纵然毁灭也在所不惜。此为狠!当此四者,方公子为一枭雄足矣。然而,这并不足以让刘某屈从,刘某之所以答应方公子,却是因为:士为知己者死”
刘伯温说到此处忍不住叹了口气,又道:“刘某如今已届不惑之年了,却仍一事无成,委实愧对家中老父,亲人,现如今,既然方公子如此高看刘某,刘某就是舍去此身,又何足道哉?”
“刘先生高义,小子拜服,请受小子一拜!”方国珍听得刘伯温并不是因为觉得跟着自己有前途才跟着自己地,不禁觉得心下感动不已,却是拜倒,给刘伯温行了个大礼。
刘伯温坦然的受了方国珍此礼而后才震身下拜道:“刘基拜见主公!”方国珍见刘伯温如此唬了一跳,连忙将刘伯温掺起,道:“刘先生不必如此,先生肯出山相助,已是小子万世修来的福气,这主公的称呼先生还是收回吧,小子当以师礼侍奉先生,绝不敢有半分轻慢!”
刘伯温听得方国珍此言,面上也不禁露出些许微笑,显然对方国珍这般礼遇于他感到很满意,但他还是坚持道:“上下有别,尊卑有礼,主公既然决定要行大事,那礼必不可废,否则,如何能服众?”
“旁人倒罢了,可是先生实不必如此啊!”方国珍见刘伯温一脸的坚决,只得妥协了些。
哪知道刘伯温却并不领情,正色道:“为人主者,当以公平御下,刘某岂能因自己而坏主公大事呢,主公日后也须得谨记,不论何人,当持平正之心待之,否则,必失却众心也!”
听得刘伯温这么说,方国珍知道以这事是无可更改地了,只得向刘伯温行了一礼道:“多谢先生教诲,小子谨记!”
方国珍说完,就听得一阵“咕咕咕”的声音传来,却是自己腹鸣如鼓,不禁大感羞惭,抬头看看刘伯温,发现刘伯温也是满身的狼狈,这时就听得刘伯温道:“主公可在此稍待一会儿,刘基现下就让内人去收拾些吃食送过来,请恕刘基失陪了。”这刘伯温也是知机之人,听得方国珍腹鸣声,心下想到方国珍没来得及吃饭就来自己家中了,显然对自己当真是重视无比,心下自然是感动。
过得片刻,洗漱过了,换了身衣服的刘伯温过来将方国珍请到了大堂,只见堂中一张漆面斑驳却被人擦拭的光若铜鉴的桌子上摆着几样小菜,一大盆白粥。而桌旁站着一个中年女子正在盛粥,方国珍看其模样,正是昨日给自己上过茶地那人,想来就是刘伯温的妻子了。
方国珍连忙上来见礼,那女子看起来也不是一般女子,坦然给方国珍还了礼方才退入后堂去了,方国珍也知道这个时代的女子很难和外人同座共食,也就不说什么了,径直和刘伯温坐了下来。
方国珍看着桌上的几样小菜,再联想到整个刘府的情形,知道这几年,刘伯温怕是过得颇为窘迫,而刘伯温也是面有惭色的道:“家中贫寒,也无多余之物来招待主公,刘基实在惭愧啊!”
听得刘伯温这般说,方国珍连忙道:“先生是大才之人,凡夫俗子不识也是平常,何必作此小儿之语,昔年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遇到文王之前不也是贫困潦倒么,百里奚识于秦公前,不过一奴仆,刘先生又何必萦怀呢?蜀清守丹穴,富甲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其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以知之?昔日刘先生蜗居于此,不过是潜龙在渊,今日刘先生出山,必定有风雷齐动,日后亦是万世之佳话也!”
“主公谬赞了,想刘基何德何能,敢与先贤相较?”不管刘伯温智谋如何卓绝,他到底在根子上是个儒生,就难免有好名之嫌,更何况他素有大志,此刻听得方国珍把自己比作姜尚、百里奚、诸葛亮等历代大贤,他哪能不欣喜万分呢?但他心里虽然狂喜,但口中却是没有表露出半分。两人吃罢饭,刘伯温提出要给在杭州的朋友留个音信,便自去书房写信去了,而方国珍却是将李木等人带了过来,帮助刘伯温搬家,而他自己便出去帮刘伯温联系马车等出门用具去了,毕竟,从杭州回到台州,这漫漫长路,刘伯温的妻子倒是尚可承担,但七十老父和一岁幼子却是必须得好生安排了。
待得刘伯温将诸事处理完毕,方国珍来杭州的任务也算完成,便也不再耽搁,便启程向着台州赶去,他出来已好几个月了,对于台州诸人倒还真地相当想念。
第八十三章 回台州、议事
离了台州这么久了,乍一见到台州的城墙方国珍还真有点亲切的感觉,让李木安排刘伯温一家去住的地方了,自己却是回了自己家,他却是打算先去见见自己的娇妻李青竹和赵敏。只是他没料到的是,他刚回家,就发现二哥方国璋已经在等着自己了,想来是先就得到了自己回来的消息了。
“二哥,龙组的效率倒是很高啊,这么快就知道我回来了。”方国珍见方国璋在大厅等着自己,只得按下了先回后堂的想法,走进了大厅。
“老三,你总算回来了!”方国璋见到方国珍回来了也显得很兴奋,上前一把抱住方国珍道。
“二哥,至于吗?我不过是出去玩了几个月,有必要这么热情吗?”方国珍被方国璋的热情弄的很不适应,死命的推开方国璋,故意调侃道。
“好小子,你往外一跑,这台州路大大小小的事都撂给我和仲达,你倒是轻松了啊!”方国璋满脸的幽怨,让方国珍简直觉得鸡皮疙瘩掉一地。
“三哥!”
“三哥!你回来啦!”
“三哥,你总算回来啦,可想死俺老王啦!”
“三叔!”
两人正笑闹间,就听得人兴奋的叫声,方国珍拿眼瞧去,就见陈仲达、方东海、王大虎、方东明、方明德等人一起走来了。想是方国璋派人去通知他们地。
见得众人都到齐,嬉闹了一会儿,方国珍便让人将刚刚安顿下来的刘伯温也请了过来。
片刻之后,刘伯温到了,方国珍方才向众人介绍了刘伯温,并且将方国璋等人介绍给了刘伯温。
待得众人厮认过了。方国珍方才正色向方国璋等人道:“自今日起,刘先生就为我们猛虎军的军师。日后刘先生的话就等同于我的话,若是我不在|Qī|shu|ωang|,那我们猛虎军的各项事宜都由刘先生做主!”
方国璋等人都是机灵人,虽然不明白方国珍为什么找回来这刘伯温,还将军师地高位委任给他。但也都知道现在不是计较的时候,于是方国璋带头,站起身来,向刘伯温行礼道:“拜见刘军师!”只有那王大虎却是想说什么,却被陈仲达止住了。
既然已经处理完了刘伯温地事情,方国珍便让众人都坐了。向方国璋道:“二哥,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台州路情况怎么样?”
方国璋见方国珍这般姿态,知道他是想让刘伯温参与猛虎军的各项事宜,也不迟疑,便将整个台州路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刘先生,你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如何?”方国珍见方国璋将台州路地情况都说了一遍,有意让刘伯温显露些才能好让手底下这些人对刘伯温心服口服,于是开口道。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整个台州路没什么问题,但是以刘某看来,问题很多啊。”刘伯温听了方国珍的话,也不矫情,直说道,只是他这话一出口,却是除了方国珍以外,众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哦,刘先生,怎么说?”方国珍知道刘伯温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心下也是一惊。连忙问道。
刘伯温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道:“猛虎军的军制倒没有什么好说地。单说我们在台州路实行的政策,刘某以为有很大的问题啊!”刘伯温显然对猛虎军实行的那些政策很不满意。
方国珍听得刘伯温这么说,心下却是想着:算起来,你也算封建统治阶级了,当然会对“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政策不满了。但他口中却是道:“刘先生,可否详细说说。”
“首先,我对于我们猛虎军将所有富商的产业全部掠夺的行为很不赞同!”刘伯温出口就让屋里所有人的脸色一黑,因为就是方国珍的这个提案,为猛虎军带来了大量地金银,同时,方国璋带领的人还几乎垄断了整个台州路的商业活动,这样的丰硕成果众人原本都是津津乐道的。===哪知道,刘伯温刚来就否定了这个措施。
“虽然现阶段看来,我们这样做的确是为我们猛虎军带来了大量的军饷和所谓的可以长期获得的军饷,但是不知道主公想过没有,我们现在在台州路可以这么做,毕竟,台州路就这么大点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的武力来达成这个事,但是主公,我们不可能一直呆在台州龟缩不出吧,如果是那样,那刘某也没有必要来这里了。”
“不错,我们地确不应该局限于台州路,我们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方国珍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这么做,几乎是等同于地罪了天下商人,主公可以想一想,要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传了出去,到时候天下商人都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到时候,我们猛虎军就会寸步难行!”刘伯温地话如同黄钟大吕一般响在方国珍耳边,直把方国珍震得冷汗直流。他的确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总是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自己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那天下便是自己说了算,他却没有想过,猛虎军的力量再强大,还能以一举之力对抗天下的反对者?想通了这点,方国珍却有些庆幸自己将刘伯温弄了回来,不然以后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军师,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方国璋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也是被那险恶的前景给唬住了,连忙向刘伯温询问解决方法。
“台州路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了。但是我们在以后切不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天下商人对我们地印象。”刘伯温对此也是颇感无奈。
“这样吧,二哥,你尽快把你手下的人整合成一个商会,负责台州路的商业活动。但是在以后对外的商业活动中就不要像现在这样了,要完完全全按照商道上的规矩来。另外我们可以把台州路境内的商业赋税降低。这样吸引一些商人到我们台州路来,这样或许可以挽回一些。”方国珍想了想说道。
“主公说地有道理,现在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能挽回一些就是一些吧。”刘伯温也赞同了方国珍地办法。
“至于说在农村,将田主杀掉。将田主的土地分配给普通佃农的活动,我觉得简直是胡闹!”刘伯温的语气很是愤怒。
“我们那是……”方国珍见刘伯温这般义愤填膺,连忙解释道,可是却被刘伯温打断了。
“主公,我知道这是为了笼络天下的普通百姓,也是主公仁慈。但是主公有没有想过,主公这般激进地做法,普通佃农能接受吗?更何况我们现在占领的地盘还小,所以可能反应还不明显,但是,主公要是坚持这样搞下去,天下的地主大户都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刘伯温仿若受伤的狮子,把方国珍等人唬的面上都是难看至极。
“不错,老三。刘军师说地没错,我们下乡去执行任务的很多兄弟都报告过说很多佃农根本不买咱们的帐,咱们就是把田地分给他们,也有很多人不愿意去耕种那些田地。”方国璋插话了。
方国珍听得方国璋的话心下也是默然,他全然没有想过在这个时代,普通佃农对于种地交租,简直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了,要是不要他们交租,他们反而疑神疑鬼了,不敢行动了。方国珍只得在心下暗叹:解放思想的路还很长啊。
他想清楚这事。精气神也振作了些。道:“先生,现在我们已经开展过的地方。就这般作罢了,也不能再悔改了,那样,我们必将失信于民,那以后我们不再推行这一政策便是,可是我们以后对于农村该如何行事呢?”在什么时代,就得按照那个时代的法则来行事,不然必将遭到失败,所谓的逆天而行,对于方国珍而言,他显然不是这样地人才。
“也只能这样了。以后我们在农村,却是可以派遣一些咱们的部队为天下普通百姓调解纠纷,削减一下赋税就够了,如此这般既不动摇地主的根本,又施恩给了普通百姓,这样我们就可在地主和普通佃农之间左右逢源,甚至我们可以组织些开仓振济的事,这样,我们猛虎军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就可以响亮起来了,日后我们招募兵员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更何况,主公有没有想过,要是台州路百姓真的都能够富足,有饭吃,有衣穿,那我们招募兵员之时,还能有多少人愿意来当兵?”刘伯温说了自己的见解。
听得刘伯温的话,方国珍心下暗想这刘伯温果然是王佐之才,虽然是书生出身,但是却没有多少迂腐的想法,这般厚黑地办法都能想出来,自己果然没找错人啊,于是他点点头道:“先生说地不错,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若是百姓们都能吃饱穿暖了,那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出来当兵了,以后,就按先生说的办理便是了。”
“刘军师果然大才,仲达拜服了!”陈仲达对于刘伯温地真知灼见也是颇感心服。
说完猛虎军自身的问题,方国璋又道:“老三,你说过的韩山童和彭莹玉二人果真反了!”
“什么?”方国珍虽然知道在至正十一年他们会揭竿而起,但是还是没有想过他们居然这么快就起义了,方国珍忍不住问道:“他们是什么时间造反的?”
“五月初三的时候,韩山童在白鹿庄发动,但是却被官军镇压了,韩山童被俘,但是韩山童的徒弟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却仍然带领着十几万人在和元军作战。另外彭莹玉的弟子徐寿辉和赵普胜也在黄州造反了。现在他们也已经聚集了几万人。”
刘伯温显然对这个消息措手不及。面上闪过一丝讶色,而后苦笑道:“想不到主公地话这么快就中的了。”
方国珍听得也是一阵感叹,但他却没有继续追究这个事实,而是问方国璋道:“二哥,上次我们在临海打败朵儿只班后,朝廷有没有什么异动?”
“有一个坏的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先说哪个。”方国璋笑着道。
“先说坏的吧,好消息还是后来再说。”方国珍讶然道。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方国璋也学会幽默了。
“坏消息就是太师脱脱大人亲自从山东一带蒙古铁骑驻防区调遣了十万大军,再加上沿途经过时,增调的当地驻军,一共二十万,想要过江来。将咱们一举消灭!”
“什么?”众人一听方国璋这话俱是大惊失色,太师脱脱亲至,还有二十万大军,在座的每个人都觉得形势有些严峻。
“十万蒙古铁骑?”方国珍对于曾经纵横欧亚地蒙古铁骑也很是忌惮,虽然现在近百年过去了,蒙古铁骑还剩下多少战斗力还很难说。
“你再说说好消息吧。”方国珍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只得希望方国璋口中的好消息能让大家提起些精神了。
“好消息嘛,那就是太师脱脱在走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时听说了韩山童和彭莹玉造反地消息后,便向着河南行省去了,一时之间怕是顾不上我们了。”方国璋话一出口,众人原本紧张的心情顿时松懈了下来,王大虎忍不住道:“二哥,俺老王可受不住你这般惊吓啊!”
顿时众人一阵大笑。
“好了,虽然现在脱脱怕是顾不上我们,但是我们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了。不可掉以轻心啊。”方国珍见众人都笑得差不多了,便开口道。
“不错,主公,接下来我们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整军备战,说不准朝廷什么时候就会派兵来剿了。”刘伯温也点点头,赞同道。
“军师说的不错,三哥,我们是不是再将猛虎军扩大一些?再招募些人手?”陈仲达问道。
“不必了,虽然我们现在银钱还足,但是也不可大肆募兵。毕竟一方面短时间内我们还不需要和朝廷正面相抗。另一方面招募太多兵员也会让我们猛虎军地战斗力下降,兵贵精。不贵多。”
“老三说的不错,但是我们现在占领了整个台州路和临海县,驻守也需要一些兵马,我们还是再招募些人手吧,不然,我们真正可以调动的兵力可能只有两万,这也太少了些。”方国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样吧,我们就再招募一万人马吧,但是这一万人马只作为镇守各地之用,真正上阵野战还得靠咱们以前猛虎军的老兄弟啊。”听得方国璋也赞同招兵,方国珍只能妥协了。
议事毕,方国珍送走了刘伯温陈仲达等人,却单独和方国璋留了下来。
“老三,你找来这刘先生是怎么回事?”方国璋忍了半天的疑问终于问了出来。
“没什么,我们猛虎军地兄弟都是粗人,而刘先生是天下大才,我请他回来,能让咱们猛虎军战力大增啊。”方国珍答道。
“老三,你不会真的想要……”方国璋有些忐忑的问道。
“不错!二哥,你难道就只满足于咱们在台州路的这一点地盘么?”方国珍郑重的答道。
“我们现在不是很好么?何必要去和元兵打生打死的?据地而守不也很好么?”方国璋到底是农民出身,思维方式还带有普通农民的小富即安的自我满足心理。
“据地而守?”方国珍面上冷笑道,“二哥,你太天真了!”
“你以为咱们守住台州路龟缩不出就能天下太平了?”方国珍又问道。
“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咱们猛虎军的实力还守不住区区台州路?”方国璋满脸地诧异。
“我们龟缩不出,难道别人就不会攻打我们么?我敢肯定,从今往后,天下必将日乱一日,朝廷怕是挺不了多久了,到时候群雄逐鹿,你以为我们能安然待在台州么?”方国珍反问道。
“我们还可以回大陈岛去啊?”
“大陈岛?”方国珍不屑的道,“要是天下大乱被人平定了,到时候,咱们还能在大陈岛待着么?”
“怎么不能?”
“二哥,你怎么不想想,先前我们在大陈岛待得好好的,一方面是咱们猛虎军强大,另一方面却是朝廷没有人愿意来招惹咱们啊,皇帝只想着吃喝玩乐,当官的只想着捞钱升官,谁愿意来只找麻烦?可是要是日后天下平定,新朝建立,咱们还能被朝廷容下去吗?到时候,朝廷只要派些兵将将沿海封锁,让咱们得不到粮食、草药、丝绸、生铁什么的补给,不出几年,咱们猛虎军就得不战自溃!”方国珍心中对于方国璋的小农思想当真是觉得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给他解释清楚,他知道,方国璋这人能力无疑是有的,但就是思想太落后了些。
“是啊。”听得方国珍解释的这般清楚明白,方国璋方才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了点头。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方国璋又道。
“怎么办?当然是整军备战,准备争夺天下了啊!”方国珍轻笑了一下。
“真的要争天下啊?”方国璋显然对于这样地大事感到有些畏惧。
“二哥,没什么,就和咱们在大陈岛地时候抢地盘一样嘛,说不定日后,你就是一方王爷了呢!”方国珍的故意调笑,让气氛轻松了些。
“好吧,既然你决定了,那咱们就这么办吧。反正人活一生,怎么活不是活啊!舍了这身肉,十八年后,还他娘地是条好汉!说不得咱们方家还真能……”方国璋重重的点了点头,似是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第八十四章 楚方玉、张子善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中原大地风起云涌的时候,方国珍除了派出大量探子打探各方情报外,就是待在台州城加紧整顿训练队伍了,而刘伯温也对猛虎军原本的一些制度规定什么的作了些修改和补充。有了猛虎军主要将领的支持,刘伯温很快就在猛虎军内确定了自己的地位。
就在方国珍紧锣密鼓的整训部队的时候,天下真是乱世大显了,韩山童、彭莹玉等人起义后,八月,河南归德府的芝麻李和彭大、赵君用等人也揭竿而起了,除了这些大规模的起义活动外,整个中原、江淮之地,小规模的暴动起义更是数不胜数,而同时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已经占据州县,实力大涨,麾下发展到了几万人,上十万人的规模,而徐寿辉、赵普胜更是攻陷了黄冈县以后,便在蕲水称皇帝、建国号为天完。方国珍听得徐寿辉称帝的消息忍不住觉得好笑,他却是暗想:这都是哪个傻子提出的建议啊,真是想当皇帝想疯了,区区占据一县之地就敢称帝,还真是不怕死啊,还有那国号也不知是谁想的,天完、天完,这不是说明天就完吗?
只是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徐寿辉不仅没有因为称帝而称为众矢之的,反而还乘机扩大了队伍,方国珍不禁暗叹这人运气真好,在河南的刘福通义军却是为他承担了太师脱脱的怒火,现在打得火热呢!
“三哥。郭子兴、刘福通和彭大赵君用地队伍都被太师脱脱围困在了徐州城里了,怕是这样下去,他们会全军覆灭啊!”台州城内猛虎军众人议事之处,陈仲达满脸焦急的向方国珍道。
时间晃晃悠悠已是至正十二年,此时,蓄起了一点短须的方国珍正在和麾下众人商讨着当前的形势。
经过刘伯温大半年的整治。猛虎军的战斗力又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纪律性等方面也已经很让方国珍满意了。所以他正打算动一动地时候,就传来了在徐州城会盟的几支主要义军都被太师脱脱困在了徐州城地消息。
“郭子兴也不知道那根经搭错了,居然想出了要会盟选出盟主共抗元兵的法子,这下好了吧,被脱脱一网打尽。我看他们是活该!”方东海满脸不屑的嘲笑道。这却是先前郭子兴派人送来书信说号召各路义军齐聚徐州,选出盟主共抗元兵,这事方国珍却是没去,而徐寿辉因为地理太偏西也没有去,所以所谓的天下义军会盟只不过只有郭子兴、刘福通、彭大三支大的义军和一些小股地义军罢了,结果他们选出了刘福通当义军总盟主。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义军盟主连他们会盟的几大义军都不能号令,委实是名存实亡而已。并且,由于会盟,脱脱得以从容的调集兵力将他们全部困在了徐州城里。
“主公,我觉得我们应该出兵去解围!”刘伯温沉思了一会儿,忽地说道。
“军师,我们干嘛要去啊,让他们打生打死咱们在最后捡便宜不是很好么?”王大虎竟然也开了窍,居然想起了要坐得渔翁之利。
“哈哈哈……”众人见王大虎一脸的着急都觉得好笑。顿时大笑出声,只是笑声却恼了王大虎,王大虎满脸郁闷的道:“三哥,俺老王没说错吧,不是您教俺们能占便宜就绝不吃亏吗?”
“大虎,你说地不错,按理说我们应该按兵不动,等着脱脱和义军分出胜负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不去解围。看现在的形势。估计义军得全军覆灭,到时候脱脱腾出手来。他下一个想要对付的就是咱们了。”方国珍听得王大虎的话,连忙解释道。
“不错,现在徐州城里虽然还没有缺粮,但是城内义军有上十万人马,再加上城内百姓,要是脱脱长期围困下去的话,恐怕过不了多久,城内就会粮草用尽,到时候,义军肯定会全军覆没(奇*书*网。整*理*提*供),那样,脱脱就几乎等于荡平了江北的义军,那我们就危险了啊。”方国璋显然也同意刘伯温的意见。
“二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