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清初年-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幸运的是,除了沿途或击溃或投降的蒙古部族能够让他以战养战,偶尔还能碰到铺天盖地般庞大的野羊群或野马群,对骑**熟的马背民族来说,这就是天然的粮草补给。
皇太极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更是身先士卒,和各旗将士们同甘共苦,兵士们若是没有吃的,他也绝不会独自饱食。而碰上猎物的时候,他天生神力,箭术精湛,更是在大金的将士中间留下了一箭贯双羊这样的传奇故事,事实上他一支箭射出去,真的是射死了两只羊。
还有一回,他大概是吃多了烧烤的肉食,上火流鼻血,可为了不让林丹汗摆脱他的大军追杀,他照样策马追击,只是拿着个小碗接鼻血,就这么一路追杀,直到战斗结束,他才腾出空来诊治。
如此种种,足见这场追击战何等艰苦卓绝,但这些点点滴滴在他寄给苏浅兰的信里,却只见其趣,不见其苦,字里行间全是满满的自信和一个征讨天下的雄主的得意快乐。
或许在别人眼里,这样的信,洋洋洒洒说的全是自己的事,对妻子儿子的关怀只是寥寥几句带过去,未免太不够意思。
不过苏浅兰却能从他的信看到他孩子般自夸邀功的热情可爱,以及他那份急切想让心爱的人分享他快乐,知道他为了妻子儿子过得更好而激情奋斗的心意。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擅用满嘴甜言蜜语向心里人表达心意的人,他只会做,努力做,用他的身体语言和行动。
“察汉浩特……察汉浩特啊”苏浅兰合上了信,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刚穿来草原的那会,那个地方,就像是她的生活始点,而现在,皇太极的双脚也终于踏上了察汉浩特的土地。
如今的察汉浩特,百姓已逃离大半,汗宫也已十室九空,林丹汗带走了肯追随他的所有民众和后宫妻妾。
皇太极将大军分别驻扎在城内城外各处,自己带领亲军接管了汗宫,他将在这里短暂的停留两天,见见归降的各部头领和这片地域的宗教最高首领,安抚他们并签下协议之后,再继续追杀林丹汗。
此刻的汗宫凳倒椅翻,凌乱不堪,值钱且能带走的东西都已消失,好在桌椅家什都是笨重之物,虽有损坏,整理一番尚可使用,皇太极便叫人简单收拾一下,整理出来几处大殿,用作会商之地。
不过这天傍晚,却有人来向报告,说汗宫内苑有一处奇特的偏殿,严严实实锁着,里头的东西基本上都没丢。
皇太极起了好奇之心,移驾过去观看,才发现这处偏殿真的是很冷僻,没有住过人的痕迹,进去一看,里面东西虽然整齐,但都是用过的平常之物,有几口看来应该盛放珠宝的箱子,里面都是空的。
不是没有去找过在这汗宫做过事的宫女内侍,但战乱一起,大金铁骑踏入汗宫,这里的人就已经跑了个精光。
皇太极站在这蒙尘已久的偏殿中看了几眼,正要离去,可又皱着眉头回过了身来,这里他绝对是第一次来,却奇怪的有种异样感觉。
他想了想,把跟着他的人都赶出去,自个儿随意的在屋中走了一圈,这种感觉竟是更加强烈,不必想,就自然而然走到了衣橱前,骤然拉开衣橱的门一看,里面竟然还挂着几套蒙女的衣裙。
他的目光一凝,忽然明白了这个偏殿异样在何处这个格局,还有这衣服的风格,分明就是出自苏浅兰的手笔关雎宫的陈设完全按照她的习惯来摆放,他在关雎宫住久了,也就习惯了这样的格局。难怪他进来会有种异样的感觉连衣橱里这几件旧衣裳,都仿佛残留着苏浅兰的气味。
苏浅兰不是一直住在金顶白庙,没有在汗宫里睡过一宿吗?
皇太极疑惑的把衣物从鼻端放下,转目四顾,忽然发现西墙上挂着佛教特有的西藏唐卡装饰,上面画着佛经里的故事。东窗遥望过去,还可以看得见极远处金顶白庙的塔尖。
这不是兰儿居住之地,而是林丹汗那个家伙把金顶白庙上兰儿住处残留的物品全都移到了此处他顿即明白了这一切。
“痴心妄想”皇太极冷哼一声,看看那几件蒙袍,再看一眼这屋中的陈设,拂袖离去,走到门外便朝手下摆了摆手,悍然下令:“给朕放一把火,把这地方烧掉不许再留下任何痕迹”
“嗻”十几名亲卫得了命令,很快找来柴禾堆满这偏殿外围,火把一丢,很快燃起熊熊大火,将整个偏殿都卷进了火舌内。
次日来朝拜的各宗教领袖中,就有金顶白庙的住持,皇太极谈完正事,私下向这位住持询问几句,果真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又知道了苏浅兰当初在金顶白庙的时候对寺里的喇嘛都很不错,乐意听他们讲经论道以排忧解闷,皇太极莞尔一笑,非但没有留难任何宗教首领,反而大力支持他们传播佛教,发展信徒,也由此获得了宗教喇嘛对他这个新汗王的承认,扩大了他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影响。
两日之后,皇太极离开察汉浩特,继续进击林丹汗,一直追到黄河边上,才停下了脚步,留下两支数万人的军队,宣布大军班师回朝,时值五月下旬,追杀林丹汗共耗时四十一日。
消息传到盛京,举国欢腾,这可是皇太极治下的第三次大战完胜了,有些惯于夸张的百姓,简直把他渲染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再加上苏浅兰这个活佛预言过的天命之人果真成了大妃,更是宛如火上浇油般,把皇太极的渲染成了未来天下之主,成了大金上下国民的骄傲。
相比于皇太极取得的成就,和多尔衮立下的赫赫战功,布木布泰最高兴的竟然是科尔沁的族人们经此一役,身份地位越级连跳。
因为有了大金国汗和大金国新封的和硕贝勒做女婿,科尔沁部俨然成了新一代草原的最强部族,当初跟着苏浅兰离开察哈尔投靠她父兄的那些原蒙古汗宫禁卫也都一个个立下汗马功劳,成了支撑科尔沁这个新兴超级部族的顶梁柱,令苏浅兰十分喜慰。
不过看到布木布泰那副高兴的样子,苏浅兰才发现,自己对科尔沁族人们的感情还是远远比不上布木布泰,这个妹妹对科尔沁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也让她依稀明白了原来历史上那位孝庄皇后的许多做法。
比如她和哲哲皇后都强硬地要求大清皇帝必须娶科尔沁的格格,满蒙必须代代联姻,并且科尔沁的格格都被看作是天生的贵女,超越他族的尊贵,她甚至想把科尔沁打造成大清国的后族,专出皇后。
苏浅兰的看法完全不同,利益联姻并非是最好的利益共享手段,多妻多妾时代的男人们,很少会为了妻妾而向妻族割让关键的利益。当然如果有爱的存在,男人们会很大方,可问题是,利益联姻而得来的妻妾,往往缺乏这个最基本的情爱,男人们怎么可能为不爱的女人付出?
还有一个关键是,布木布泰虽然认识汉字,也读过许多汉文著作,可她的骨子里还是以身为成吉思汗的后代,流着黄金血脉而骄傲,她对汉人的看法一向都很轻视,对苏浅兰宽待汉人则很不以为然。
原来历史中的她,断然禁止汉女参选后宫妃嫔,禁止大清皇帝娶汉女,规定哪怕是汉军旗的女子,也不得晋升为妃,生下孩子也不得继承大统,就是她对汉人这种偏见的实证。
苏浅兰瞬间想到了很多,现在是她当了大妃,将来就是皇后,哲哲已死,布木布泰没能成为皇太极的妃子,她,有着先天优越的条件,可以去改变这一切,制定出最合理公平的后宫制度。
不过,现在就去考虑这些东西还太早,在她的记忆里,皇太极亲征林丹汗应该是进行了三次,现在才第一次而已未来应该还要再打两次,林丹汗才会彻底化为历史尘埃。
而要命的是,在原来历史上,皇太极在林丹汗死后,收了他好几个遗孀进后宫,跟哲哲、海兰珠、布木布泰一齐,合成了有名的后宫五妃。这个历史,究竟会不会重演呢?
还有她曾经的闺蜜好友苏秦,明明是女真叶赫部的格格,却做了林丹汗的大福晋,现在则是自己的丈夫去打她的丈夫,这实在是件让人挠头的事,苏秦现在怎么样了?她会恨怨她这个曾经的好朋友么?
绿野篇 第二百七十九章 依恋
见到皇太极的那一刻,苏浅兰愣了,原来那么壮实、北极熊般的一个人,肤色变得那么黑,那么粗,满面的风尘,身子也瘦了一大圈,差点要从熊腰变成豹子腰了。
不过他的眼神更犀利,肌肉的结实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步子迈动起来仿佛带着风一般,看起来霸气十足,那身甲胄也隐隐带着杀伐血腥的味道,只有唇边的微笑,还是像过去那般自信里带着坏。
“兰儿爷回来了”皇太极就站在关雎宫的殿门前,向苏浅兰张开了双臂,周围矮了一片的宫娥内侍被他视若无物。
苏浅兰先向他白了一眼,便现出了满脸欢喜灿烂的笑,上前两步扑进了他的怀抱,闪开已经见大的肚子,把上半身紧紧贴住了他的胸膛。多少思念依恋一朝倾泄。
皇太极真是很久都没碰过女人了,才抱一会儿,苏浅兰就感到了他不断攀升的体热,和渐重的呼吸。
“爷热汤都给您准备好了,咱们先进去吧”苏浅兰只感到面上发热,皇太极身上的熟悉的味道让她安心的同时,似乎也在把她带进燃烧的火焰里,想跟他一起释放积压已久的情热。
皇太极恋恋不舍的放开她,挽起她的手,牵着她一起步入了关雎宫。周围一堆低头行礼的下人们这才直起身来,羡慕的望住了这两位主子的背影,情投意合的夫妻已是极为难得,这两位更是一国的帝后,并且还正在孕育着一位皇子,人生得意,还有谁及得上他们这一晚,皇太极和苏浅兰在后宫安排了家宴,只有他们两个和各宫的妾侍、子女。
虽然这对叶赫那拉氏她们来说是种恩典,苏浅兰也对她们很好,可她们却发现,自己装扮得再漂亮也好,整个宴席上,大汗眼里就只有宸妃一人,她们趁宸妃怀孕之机吸引大汗留宿的打算全都落了空。
帝后之间那份默契,那份无以言表的眼神交流,和宛若一体般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任何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他们之间浓浓的情意。
这两人都很大气,并没有冷落她们,可她们却都悲哀地发现,这一帝一后所处的世界,她们没有一个人能够挤进去。
有人偷偷巴望着苏浅兰,她现在有身孕,只要她开口,肯定能安排大汗去某人的宫中留宿,可惜这些人也都知道,苏浅兰绝不会替她们安排这样的事,当初立下侍寝的新规矩,皇太极去哪她都不会拦着,因此也就不必由她来安排谁谁谁轮值侍寝这种事。
那时所有人都觉得这样各凭本事自由争取皇太极留宿真是太便宜她们了,直到现在,她们才发现自己完全上了大妃的当大妃摆明了态度绝不插手管这事,那皇太极不来,除了怪自己没本事,还能怪谁去?
等大妃年老色衰么?整个后宫,年纪比苏浅兰还小的妾侍只有很少的三四个,等到苏浅兰老了,她们的青春也都过去了苏浅兰可不会管别人怎么想,她对皇太极已十分了解,知道了他的用情专一,任性霸道,拥有这样特性的男人,只会对自己所爱的女人动心动情,对别的女人往往不屑一顾。
她庆幸自己居然能在这种时代遇见这样的男人,并且能被他爱上,他们这种男人的眼界又高又刁,一辈子都很难碰到个让他们喜欢的女人,碰不上的话,他们或许变成浪子,或许只对妻妾的要求尽点义务,注意力全在别的事情上,可一旦碰上,那就基本不会出轨了。
一连几个晚上,皇太极都是在克制且小心翼翼的呵护下对苏浅兰释放着内心的热情,用轻怜蜜爱的抚爱拥抱和缠绵热烈的激吻来倾诉对她的思念眷恋,才终于将这种情愫化解开来,恢复到平素的模样。
歇过这一阵,皇太极这次亲征蒙古带来的利益也都慢慢分割完毕,他再一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内政上面,这次战争耗时太长,只有紧急的政务递到前线让他处理,已经积压了不少事情等着他回来解决。
于是他再次过起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虽然他工作生活的地点都在汗宫内,但前殿一般不许女眷过去,对于住在后苑的苏浅兰来说,也就跟他很少见得到面。
有的时候亲自送点吃食、药茶什么的到前殿去看望皇太极,见到他埋首公务,认真专注的神情,苏浅兰真是又敬佩又心疼,当皇帝真是不容易,当他这样能文能武的勤奋皇帝,更是不易。
这还只是关外土地上的政务呢,将来得了天下,只怕还要更忙碌,想起康熙皇帝一天只睡四小时,坚持勤政了六十一年,苏浅兰便觉得心中发毛,这也太辛苦了怎么可以把大清国望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上引导,减少皇帝要操劳的事情,加强职能部门的作用,把儿孙们的过重的负担卸下呢?
就当苏浅兰又一次捧着茶盘,在进殿后便望着皇太极发呆,胡思乱想的时候,皇太极偶然抬头,发现了她的到来,连忙放下手里的奏折和朱笔,朝她走来,嘴里责怪的问:“你怎么来了也不唤爷”
“我不想打扰爷”苏浅兰微微一笑,看着他把茶盘接过去,往桌上一放,就赶着来扶她到宽大的龙椅上贴着他身旁坐下。
这里不是大政殿,而是御书房,他要这般无视规矩宠着苏浅兰,也没人敢和他反对,苏浅兰更不是那种只会墨守成规的拘谨女人,在她眼里,皇帝就跟公司总裁差不多,更何况这个还是她的丈夫。
皇太极揽着她,满脸期盼地摸摸着她已充分隆起的腹部,去感受那偶然会有的胎动,直到感应到了,才满足的笑着移开手去。
苏浅兰见他跟以往有些不同,只是凝望着自己,已有好几分钟没去管他案头的工作,不由诧异笑问:“怎么了?都批完了吗?”
“差不多吧”皇太极心情仿佛很轻松,不再是前面两个多月那般赶工作的紧绷模样,随意的笑道:“总算把该处理的都处理完了,剩下这些都是小事,接下来,爷会有两个月的时间比较有闲暇。”
苏浅兰才想起,现在又到了八月末,下去就是九月了,忙望住了他问:“爷您又要去秋猎?”皇太极,真是个坐不住的家伙运动细胞异常活跃,不是征战,就是射猎。
皇太极望着她不舍的神情嘿嘿笑了半天,凑近她的脸颊,几乎鼻子碰鼻子的说了一句:“错了爷要留在宫里,等着咱们的儿子出世”说完便对着她的嘴唇,吻了下去。
绿野篇 第二百八十章 福临
“快快都跑起来”皇太极急声吼着,抱着苏浅兰坐在步辇上,在一帮子内侍宫娥的拥簇下朝关雎宫赶去。刚才苏浅兰又去御书房给他送吃的,没想到忽然间肚子就痛了起来。
“兰儿,还痛不痛?”一回头看到苏浅兰神色略见缓和,皇太极又忙着询问,刚刚苏浅兰忽然腹痛,可把他吓坏了。
苏浅兰微微一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又是一阵痉挛的疼痛传来,却是脸色微白,话都说不出来了。
皇太极手足无措,抓耳挠腮一副急猴子的模样,以往的威严稳重全部消失得干干净净,嘴里只会一迭声的安慰:“忍一忍,快到了爷已经吩咐下去,人都在关雎宫等着了你……你要是太痛了,就喊出来吧喊一喊,或许疼痛能减轻些”
苏浅兰勉强一笑,摇了摇头,无力地倒在他怀里,咬着牙却是一声未吭,这种痛,连呻吟都呻吟不出来,也不能耗费力气呼喊,力气必须留着,去应付接踵而来的生产。
关雎宫已是站满了人,有处偏殿已隔离出来作为产房,一见皇太极抱着苏浅兰赶到,就有几名嬷嬷打算去接过他怀里的苏浅兰,却被皇太极推开,亲自抱着苏浅兰奔进了产房。
苏浅兰因为疼痛,闭紧了眼睛熬着,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拽住了皇太极,嘴里却说不出任何话来。
“爷在这别怕别怕……”皇太极强自镇定,可他看起来比苏浅兰还要紧张百倍,额头的汗都流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疼痛稍缓,苏浅兰才睁开眼来,暗哑着嗓子吐出了几个字:“拿巧克力,我要巧克力……”
“好好快拿来”皇太极立刻回头急吼。
这东西一直都由阿娜日收着,连忙呈递上来,皇太极抖着手撕开外层包裹,捏碎了分出小块,亲手喂进了苏浅兰嘴里。
虽然工艺还很粗糙,但巧克力入口即化的特性还是帮了苏浅兰的大忙,很容易就吞服下去,吃得几口,疼痛也缓和了些,力气也恢复少许,看着皇太极,便是甜蜜地一笑。
“再拿些来”皇太极一看这东西果然像她说过的那样有好处,连忙回头下令,又替苏浅兰掰开了一块。
“大汗大汗”几个接生嬷嬷壮着胆子上前对皇太极小心说道:“这是血房,娘娘交给奴婢们就好,大汗您还是赶快出去吧”
皇太极抱着苏浅兰上半个身子却一动不动:“朕不走,朕就在这看着,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管朕”
几个嬷嬷面面相觑,满脸作难。
苏浅兰再度从疼痛中缓过神来,见到几个嬷嬷的神情,对皇太极勉强笑了笑:“爷,您就出去吧兰儿自个儿能行的”
“爷是大汗谁敢违抗爷的命令你别管她们”皇太极一副抱紧了她就不肯撒手的架势。
苏浅兰又感动又好笑,或许有些女子喜欢老公在身边陪着,她却有点不一样,她觉得这样的隐私场面叫男人看着自己会很害臊,于是便推了推他道:“爷是我不要您看您在这,我会不自在”
“这……”皇太极没了主意,看着苏浅兰一脸坚持,只好依依不舍的放开了她身子,一步三回头的离去,大声道:“爷不走远,爷就在门外,有什么你就唤,爷马上进来”
苏浅兰点着头,这会又痛起来,连笑容她都维持不住了。
皇太极克制了又克制,才压抑着自己没有冲回去,就站在门口看着苏浅兰又慢慢缓和过来,他才捏紧了拳头咬牙踏出了殿门。
关雎宫外,站着太医和许多宫娥内侍,姗丹、梅妍也守在外头,当然她们还得跟殿内保持联系,随时候命。
时值傍晚,红霞满天,那火红得异样的光芒映照下来,把天地万物照得仿佛都披上了红裳,让人看得暗暗纳罕。
皇太极在庭院中团团乱转,好像热锅上的蚂蚁般,不时伸长了脖子朝殿内看,可惜殿门紧闭,苏浅兰又不像别的女人那样大喊大叫的,他是什么也看不到、听不到。
不一会儿,有内侍来询问晚膳的事,皇太极哪有这个心思吃饭,不耐烦的挥手把他赶开了一边。
又过不久,多尔衮和布木布泰刚吃饱饭就接到消息,双双赶来,他们两人跟皇太极和苏浅兰的关系不一般,苏浅兰生产,他们最关切不过,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多尔衮一看皇太极那副焦急紧张的模样,忙上前宽慰,劝他先吃点东西,放宽胸怀,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当阿玛,过去哪里见他理睬过生孩子的事,往往等他从外面回来,孩子都已经落地了。
“这不一样十四弟这不一样”皇太极还是摆手拒绝了多尔衮的好意:“你嫂子也没吃什么东西,就这样去了生孩子,朕担心啊你就别劝了朕什么也吃不下”
布木布泰心细,向太医问明了产妇能不能吃东西,能吃什么东西,忙回头吩咐姗丹去弄点浓稠的奶粥来,送进殿内好歹让苏浅兰吃点,能吃多少是多少,饿着没有力气可不行。
皇太极感激地望了她一眼,但他自己还是拒绝找东西吃。
过得一阵子,姗丹从里头出来,布木布泰连忙拉住了她问情况,皇太极也支棱起耳朵向她们望来。
姗丹满脸钦佩的道:“格格真不是寻常人,奴婢瞧着她都痛到脸色苍白,额冒冷汗了,硬是撑着喝了一点点粥,一声不吭继续煎熬,不过嬷嬷说了,格格身体好,应该不会有事”
布木布泰略松了口气,双手合十默默为苏浅兰祈福起来。皇太极听着姗丹的形容,却变得跟她说的一样脸色苍白、额冒冷汗,好像在痛的人是他似的,嘴里不停叨念:“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
不知不觉间,天边红霞渐收,太阳落下西山。就在那最后一丝光亮也即将消失的时候,一声洪亮的婴儿啼哭划破天际传遍了关雎宫。
皇太极的手微微一颤,猛然站定脚步,惊喜交集地唤:“福临是福临朕的儿子生了”
他呆了片刻,正要往殿内冲,一个嬷嬷却抱着一个襁褓开门跨出了偏殿,迎面看到他,连忙矮身行下了礼去,口中激动的报:“恭喜大汗贺喜大汗娘娘生了,是位小阿哥”
“恭喜大汗贺喜大汗”关雎宫外,立刻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声音整齐地高声称贺。
皇太极接过襁褓,却来不及先看儿子,而是盯住了嬷嬷连问:“娘娘怎么样?你快告诉朕她怎么样?”
“回大汗娘娘一切安好,已睡着了”嬷嬷喜气洋洋地回话。
皇太极长舒一口大气,这才低头去看怀中的孩子,唇边慢慢漾开一抹幸福灿烂的笑意,最终仰起头来,得意得哈哈大笑。
绿野篇 第二百八十一章 只有一次
苏浅兰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竟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皇太极的脸,这家伙就坐在她身旁,眉开眼笑的望着她。
她顺着皇太极平时喜欢撑在她耳朵旁边但现在很老实的手臂一看,才看到一个婴儿襁褓被他抱在怀里。
“爷,把孩子给我吧”苏浅兰报之一笑,接过那粉雪可爱的小小婴儿,凝望着眯眼大睡,但小嘴一吸一吸本能活动的这个孩子,微红着脸偏转身子,也不避皇太极了,就亲自哺乳。
“爷,您不去上朝了么?”苏浅兰抬头羞赧的瞥了他一眼,这家伙好像应该身在朝堂才对,看天色,他都该早朝好一会儿了。
皇太极嫉妒的瞄了瞄捏着小拳头吮吸得欢的儿子,摸摸鼻子嘿嘿笑道:“爷不是刚得了儿子么所以休朝三日,就陪你们两个过过清闲的日子,学学你说的那个什么异国的习俗”
苏浅兰忍不住噗哧一笑,她怀孕的时候,是曾经给皇太极说过二十一世纪男人可以休三天产假陪妻子的事,假托是异国的事,当时只是感慨一番,并没有要求他也这么做,没想到他却记得。
“来你靠着爷”皇太极见苏浅兰还是很虚弱,怕她累着,绕到她身后,将她和儿子一起揽入了怀里,让苏浅兰靠在他肩膀上。
两人静静望着可爱的儿子,时不时笑语两句,关雎宫内真是幸福温馨无限,苏浅兰正甜蜜着,忽然感到皇太极的身体又有了反应,嗔恼的伸手打了他一下:“您也不怕儿子笑话”
“这么点小小孩子,他懂什么”皇太极尴尬之极,他觉得这不是他的错,实在是有很久没碰过苏浅兰了,有些东西它不受控制啊苏浅兰坏笑两声,转过头去,送上了嘴唇。她就是喜欢干火上浇油的事,但灭火么,她就不管了。
皇太极倒是来者不拒,哪怕被她勾得浑身火焚般难过,只当磨练自制力了,先收利息,过后再加倍的把本金找回来。
激吻过后,皇太极固然面红耳赤,苏浅兰自己也是霞飞双颊,笑啐了他一句:“昏君”
皇太极嘻嘻一笑,昏君就昏君,没有这昏君般的享受,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再说了,昏君不昏君,看的是政绩,也不是这情情爱爱。
两人甜甜蜜蜜的消磨着时间,随意地聊天,静静地凝望着儿子可爱的睡容,只感到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好,盼这份美好长驻。
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皇太极毕竟是一国之主,能偷闲三天陪妻儿,已经是他前段时间拼命努力换来的空暇,三天后,他的案头又堆满了奏折,虽然不如西征回来时那般多得恐怖,可也不能再继续偷懒下去。
根据苏浅兰的意见,他没有再像原来历史那样等不及儿子长大就给他大办宴席,颁恩诏大赦天下。反正现在苏浅兰是他的大妃,福临的嫡皇子名份谁也无法否认,倒是不必画蛇添足再昭告他的尊贵。
大妃一举得男,大金后继有人,也使得皇太极的朝廷在广大民众当中地位更加稳固,帝后的恩爱,皇子的健康,都成了民众乐于谈论的好事,早先被休回娘家的乌拉那拉氏之子,豪格大阿哥则仿佛被人遗忘到了脑后,虽然手握一旗之力,又有战功,却没人注意他。
好在豪格的性子比后世影视剧描写的还要优柔三分,完全不似他**那般有心计有手段,苏浅兰接触他几次之后,便发现了他是个内向且有点自卑的孩子,想来如果没有原来历史上那般机缘巧合的环境,他也不会有胆子觊觎谋夺皇位。
就像现在,明明苏浅兰年纪不比他大,却做了他的嫡母,生下来的奶娃娃子凭母贵,继位可能性远超过他,按理他应该要妒恨苏浅兰才对,可他面对苏浅兰的时候,从来就没有闪现过“恨”这种眼神。
别人不关注豪格,苏浅兰却从没有忽视过他,不止是逢年过节对他嘘寒问暖尽过嫡母的义务,也不止是常常接受他福晋的请安,关怀问候,就是平时有什么好事,都不忘记给他捎上一份。
豪格的性子勇武中带着沉静,优柔里又带着几分才干,他不是帝王之才,却是不错的将才,苏浅兰不希望他因为怨恨之类的情绪将来跟自己的儿子作对,而希望他能成为儿子的助力。
但不管这样对他能不能让他心中感激或好过,苏浅兰也并不全是为了儿子考虑才对他好,豪格在她眼里,就是丈夫前妻的孩子,不论他是好是坏,总是丈夫的亲生儿子,所谓爱屋及乌,她爱皇太极,便也爱他的每个孩子,那都是他的骨肉至亲之人。
出月子之后,豪格带他的福晋来给苏浅兰道贺,送上了一份厚礼,苏浅兰从他眼中看出他对这婴儿弟弟的好奇喜欢之意,便笑着让他抱了好一会福临。
豪格跟皇太极不同,皇太极对小萝卜头其实没有爱,若不是他的子女,他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豪格则生性很喜欢孩子,只要是长得可爱的小孩子,他都能乐在其中地逗弄许久。
福临在他怀里抱了好一段时间,他才被福晋提醒着把孩子还给了苏浅兰,苏浅兰望着他微微一笑,满眼温柔。
豪格仿佛一瞬间读懂了她眼里的信赖和关爱,心头一热,忽道:“福临就是我亲弟弟,我豪格,一定会做他的好哥哥”
苏浅兰笑了:“我也一定教会福临,让他晓得豪格哥哥的好处是旁人羡慕不来的”几个人在殿中相视而笑。
金秋十月还没过完,皇太极留在蒙古的军队忽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林丹汗先是在成吉思汗陵前举行庄严仪式,宣布自己为全蒙古的“林丹巴图鲁汗”,誓要夺回失去的草原疆域,继而带领察哈尔、鄂尔多斯部众,移动成吉思汗之陵至大草滩。并在大草滩永固城一带拥众落帐,重整旗鼓,准备东山再起。
皇太极的手下自然不会给他这种机会,追袭而至,林丹汗再度败逃,一路逃到青海大草滩处,忽然出痘病亡林丹汗大福晋苏泰与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率领察哈尔和鄂尔多斯部众自大草滩返回鄂尔多斯。一向支持林丹汗,甚至率四万部众投奔林丹汗的喀尔喀却图台吉则率部进入了青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