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大清初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金八旗共进退,为将来统一整个草原做好战备。
君臣之间就蒙古问题达成了共识,不免要说到一些笼络手段,皇太极自己是以身作则,先后娶了两位科尔沁的格格,现在这个还立了大妃,连多尔衮也先娶了蒙古侧福晋,又预备要娶蒙古大福晋。
其他贝勒们见此情形,不免也要凑一番热闹,这帮男人没几个不花心的,家里妻妾一堆,才不在乎多几个蒙古妾侍。要是谁没有的,将来蒙古这一块的利益说不定就要把他排除在外,这么一来,谁肯落后?
皇太极极为满意兄弟和手下们的积极响应,就是要他们都有这份心思,这样将来打蒙古的时候,才能士气高涨,收效巨大。
见到今日事毕,皇太极退了朝,便心情愉快的回转内苑,径朝关雎宫而来。他虽然没有对女人们讲述国事的习惯,但遇到高兴的事,他还是挺乐意告诉苏浅兰几句。
不过今日的苏浅兰仿佛精神有些恹恹不乐,听了他的话,只是笑而不言,皇太极不由关心起来:“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不是”苏浅兰抚了抚胃部:“刚吃了些粥,胃有些不适。”
皇太极眉头一皱,回头便唤达春:“去把太医请来”
苏浅兰阻拦不及,嗔怪的望了他一眼:“不过是小小的不适,也许只是吃多了有些饱胀,这您都要惊动太医,真是小题大作”
“行了你听爷的没错小病不防,终成大患,别到时候出了大病,你后悔都来不及”皇太极根本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等候太医的空隙,皇太极又要苏浅兰躺到暖榻上休息,给她盖上绒被,还亲手给她掖好了被角。
苏浅兰好生无奈,觉得自己被他这么一弄,没病都像有病了不过他说的也有些道理,胃怕寒,寒则痛,天气这么冷,恐怕也是她胃不适的因由,保得身上暖了,胃自然也就好过。
御医院本就设在汗宫外苑,大汗亲召,太医来得极快,问明情况,二话不说就给苏浅兰搭了脉枕,仔细诊断起来。
苏浅兰很有些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惭愧,人家是经验丰富的医学圣手,却屈尊来看她这种前世的她理都不会理的小小不适,实在令人汗颜,估计她过去就是认真去看医生,也会被认为是在装病收获白眼几枚。
但如今却有些不同,她是这大金的大妃,又倍受国汗宠爱,如今皇太极又守在一旁,那她就算没有病,估计太医也要看出病来。
苏浅兰嘴角暗抽,正腹诽的时候,那太医神色却凝重起来,一次还不够,居然换手又诊了一次,这下搞得人人都紧张起来。
“怎样?”一看太医收手,皇太极首先发问。
苏浅兰冷眼瞥着那比较面生的太医,倒要听听他能扯出什么胡话来,真要被他说出什么病症,还得找张老太医来确诊才能相信。
太医却对着皇太极跪了下去,神色激动:“恭喜大汗贺喜大汗宸妃娘娘已有身孕奴才确诊无误”
苏浅兰大吃一惊,小小胃病,怎的成了怀孕?
皇太极却先是一呆,继而面现狂喜,一把捉住太医胳膊,把他从地上拖了起来,一迭声地问:“你说什么?娘娘有孕?当真?”
太医被他捏得胳膊生疼,却不敢喊叫,只得连忙答道:“回大汗奴才不敢妄言娘娘确有身孕,已盈一月。”
“是真的是真的”皇太极哈哈大笑,在屋中团团转了两圈,回头急问:“孩子是男是女?”
苏浅兰已回过神来,听到他这句问话,暗暗翻了一个大白眼,才怀上没有两个月,怎知道是男是女?
“呃……”太医果然面露难色:“大汗,时日尚早,胎儿还小,相关脉象不显,暂时,还不能判断胎儿是男还是女不过娘娘身子调养甚佳,气血充足,脉象平稳,胎儿必能健康成长”
皇太极仔细问明食忌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欢欢喜喜的赏了那太医一大笔赏钱,回过头来猛然抱起尚有些发愣的苏浅兰,抱着她转了好几个圈子,不住的道:“兰儿好兰儿咱们有儿子了”
“放我下来”苏浅兰毫不客气的捶打着他,他疯由他疯,她可不奉陪算起日子来,这个孩子分明就是那天种下来的,岂有此理莫非这男人温柔些就不能致孕了?非要那样疯狂折腾皇太极连连答应,小心把苏浅兰放回暖榻,更加殷勤地给她盖好被子掖好被角,眉眼带笑地嘘寒问暖。
苏浅兰被他搞得浑身恶寒,狠狠瞪了他一眼:“您儿子女儿都一大堆了用的着摆这副稀罕的样子给我看?再说了太医都不能确诊,您又凭什么知道这个一定是儿子?女儿你就不要了?”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皇太极兴奋得手舞足蹈,对苏浅兰的态度丝毫不以为忤,两眼放光地道:“这个,是你跟爷的亲生儿子是兰儿的孩子举世无双的尊贵是天生的太子”
感情他自动忽略了自己的后面那句话,一门心思就认定是儿子了苏浅兰气笑了:“爷您可是答应过我的,不等咱们的孩子出世,就给他准备好名字,那儿子的话叫什么?女儿的话又叫什么?”
“当然爷早就想好了儿子就叫福临,女儿……”皇太极一滞,他真没有想过女儿的话该叫什么名字。
苏浅兰已来不及追究他的忽略,福临这个名字把她给弄傻了,这不就是原来历史上顺治皇帝的名字?
乱了一切都乱了本该是布木布泰所生的儿子,布木布泰儿子的名字,现在却成了自己这孩子的名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不必再担心会失去这个儿子,这个儿子必能长大,并继承皇位?他,可是比原来的历史早生了十几年啊“……女儿,也叫福临好了”皇太极还在往下说,干咳掩饰了一下,却自信满满的笑道:“一定是儿子怎么可能是女儿呢”
“为什么是福临?怎么就是福临呢?”苏浅兰恍然如在梦中,有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惶惑,她的儿子成了福临,那布木布泰怎么办?
“福临不好吗?”皇太极哪里知道她在想什么,热情地给她推销着自己费尽心思想出来的这个名字:“爷的意思是,这个孩子能降生于汗宫,天生便贵不可言,可算是承福天赐的麟儿,故谓之福临”
见苏浅兰并没有明显的反对之意,他又兴致勃勃的说了下去:“大妃有孕,这是天大的喜事爷明日定要晓于朝堂,赐宴群臣,让天下人都知道爷的大妃将诞下皇儿”
“还有满月宴、抓周……嘿嘿爷要不要学一学汉人皇帝,来个大赦天下,以示隆重呢?”皇太极自得其乐的开始盘算起来。
“爷”苏浅兰皱了皱眉头,原来历史上,皇太极就是这般对宸妃的儿子,一个奶娃娃,还没长大就把所有的荣宠全都一股脑儿给了他,替他摆足了皇太子的排场,结果才会有后来连名字都没取好就夭折的悲剧,令得宸妃郁积成病,相继夭亡。
“孩子还没出生长大,性情能力一概不知,您怎能就这般早早宠着”苏浅兰忍不住出言反对:“折了孩子的福分还在其次,您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只会起反作用好孩子都可能被您宠坏掉”
“那怎么会?”皇太极一看苏浅兰神色不愉,讪讪的住了口,顺着她的意思赔笑道:“行行你说怎样就是怎样爷都依你就是”
“其实,爷也就是趁着孩子还小不知事的时候宠一下,这应该没关系的,等他懂事了,爷自然会严厉教导他的了”皇太极最后还是忍不住给自己辩白了几句,直到苏浅兰鼓起了腮帮子,才连忙闭嘴。
想不到堂堂一国之主,对待怀孕的妻子,也和普通百姓差不多,也会小心顺着、欢喜供着啊苏浅兰望着他,终不禁莞尔失笑。
绿野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度联姻
苏浅兰觉得怀孕是很私人的事,有太医时常来诊脉,守护胎儿健康成长就好,可拦不住皇太极在这方面却是个大嘴巴,不但嚷得全汗宫都知道了,连朝堂上下也无人不知,天下百姓无人不晓。
回来对着她气鼓鼓的腮帮,只会讪讪的赔笑、解释,然后殷勤的问她想吃什么,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也要给她弄到的架势。
苏浅兰故意难他,张口就要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此生长作岭南人”的荔枝,不要说眼下是冬季,就算季节都对,岭南可是大明的疆域,他这大金国的国汗再有权势,也弄不过来一番揶揄下来,皇太极只能落荒而逃,从此知道自己再厉害,也还是有很多事情办不到的,海口更是不能随便夸的苏浅兰轻哼着,也不为己甚,给了他一个可以做到的任务,就是在东北发展玉米的种植,这东西易生长易存活,可作粮食可作零食,营养价值又高,制成玉米糊糊还可以代替米浆成为廉价的婴儿食品。
如今这玉米的种植方法和良种也已经传到关外,只是种植面积不广,在民间还不够普及,这些问题却是可以解决的。皇太极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立即定下相关的政策,派人负责此事,只等来年收获,就可以满足苏浅兰的愿望了。
有孩子的大妃,在大金国的臣民心目当中显然是非常重要且值得欢庆的事,孩子还没出生,相关的庆贺活动已经举行了好几次,女真各旗和归附的蒙古各部送来的礼物堆满了关雎宫。
有人羡慕恭贺,便有人嫉妒不满,但现在整个汗宫通过女官四局和内务府的协同掌理,牢牢掌控在苏浅兰手里,谁也翻不出浪花来。
已经生下来儿子的三名妾侍,也只能压抑内心的妒羡,平静地在各自宫中守着儿子度日,自从她们怀孕之后便再也没有临幸过她们的大汗如今已成奢望,唯一的安慰就只有孩子了或许还有人恶毒地暗自诅咒着大妃生不出儿子,或有朝一日年老珠黄而失宠,但有了儿子的几位妾侍,倒是对大妃还有一丝感激的,她不但在别的方面尽量照顾到她们,更难得的是允许她们亲自带孩子,若是照过去的阿巴亥或者乌拉那拉氏的手段,绝不会同意这事。
苏浅兰暂时还没有体会到即将当母亲的喜悦什么的,她只是冷静地按照最科学的方式来养胎,每天的瑜伽功课改为每天坚持散步,注意避免一切不当食物或空气的侵害。
熏香已经禁绝,沐浴常用到的香露什么的也尽量减少,饮食和行动更加小心,什么补品药膳之类的,只要带个药字就绝对不吃。
考虑到当前的医药卫生条件,她更是尽己所能为将来的生产创造着最好的条件,比如提醒太医牛痘“或许”可以防止天花,调拨经费让他们去进行研究,再比如从洋人的渠道,获得少量珍稀的巧克力等等。
相信通过两三年的实验,经验丰富的太医便可以在她的孩子长大之前,提早获得防治天花的成熟手段,而巧克力这样高热量的东西,孕期虽然不能吃,但在生产的时候却是比人参还要好的能量补充。
如今她已不再设计新式的旗装,之前有了她引路,定下规制,尚服局已接替了她的这份工作,获得了大量余暇时间的她,便兴趣盎然地改画起儿童的识字卡和歌谣画册来。
原来历史上的顺治皇帝福临,是个很可怜的傀儡皇帝,把持朝纲左右朝堂的摄政王多尔衮,不要说教他如何处理国事了,就连读书习字的老师都不给他准备。
反而派许多内侍一面监视他,一面教坏他,怂恿他沉湎于玩乐之中,弄得布木布泰想要教他什么,他都不肯接受。
等他长大后想要亲政,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任性胡来又会受孝庄太后的反对,长此以往,终于弄到母子反目,委实悲剧。
苏浅兰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走上顺治皇帝的老路,这个比原来历史早生了十年的新福临,将拥有一个幸福健全的童年。有父母亲的呵护,有来自后世的先进知识教育,他将来的成就必定截然不同。
除此之外,她还得给布木布泰筹备嫁妆,虽然具体的东西不用她去采办什么的,但查验经手、银钱过往还是要她操心。
苏浅兰的日子过得异常充实,随着孕日渐增,身上渐渐地也出现了母性的辉光。布木布泰还是跟以往一样时常跟在她身边,甚至对她更热心,这种热心里,还带着浓厚的好奇和期待。
每次听到她兴致勃勃地开始自称安布,要给孩子准备什么什么好玩的,苏浅兰都不由莞尔并感慨着,从原来历史上关系紧张的母子,变成如今这样的姨甥关系,或许对这两人来说是件好事呢皇太极也忙,忙着筹备蒙古八旗的建立、加强蒙古各部跟大金之间协同进退的联系,忙着收集察哈尔林丹汗那方的情报,策反拉拢尽可能多的其他蒙古各部,为将来开战做足准备。
按他的话说是,他要一举统一关外,将蒙古和大金国土连成一片,以此不世基业,作为儿子降生的礼物。
天聪元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很快就到了天聪二年,正月刚过,科尔沁次妃纥颜氏和贝勒乌克善就赶到了盛京,一则看望怀孕的苏浅兰,二则便是代表科尔沁的娘家,送布木布泰出嫁。
见到母亲和哥哥,苏浅兰欢喜之余也不觉松了口气,她第一次全权操办布木布泰的婚事,着实怕自己有什么不周到或让科尔沁亲人们不满的地方,直到纥颜氏对她行事赞不绝口,她才开心地笑了起来。
由于有孕在身,不能出席布木布泰的婚礼,亲眼看着她嫁给多尔衮,苏浅兰一直遗憾在心,这回纥颜氏和乌克善意外抽出身赶来,总算弥补了她内心中对布木布泰的歉疚。
这两天,布木布泰就是个幸福的待嫁新娘,有姐姐宠溺,有母亲哥哥百忙中赶来祝贺送嫁,她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更让苏浅兰狠狠快意了一回的是,临嫁前夜,布木布泰也终于领教到了母亲纥颜氏的特殊“教育”,脸红得像要滴出血来般,眼睛里满溢着羞恼之意,不过她倒是比苏浅兰要爽朗些,居然没有半途逃掉。
第二天亲眼看着乌克善把布木布泰抱上花轿,吹吹打打离去,苏浅兰感觉全身一松,继而是又喜又怅,布木布泰终于没有嫁给皇太极,也不再是顺治皇帝福临的母亲,可这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历史,还能最终导致后世她的出生么?这时空之谜,未来有解么?
当天晚上,苏浅兰竟感觉有些失眠,朦胧中,喝了不少酒的皇太极算是比较早的赶回了关雎宫,第一件事却不是去洗漱更衣喝醒酒汤,而是跑来摸苏浅兰微微隆起的肚子,咧着嘴傻乐呵。
这让苏浅兰觉着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才舍得早些赶回来,嗔恼的把他踢去先把自己弄干净了,才许他爬上床来歇息。
皇太极这段时间对她可算是脾气全无,不管苏浅兰如何对他,他绝对做得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知道自己天生神力,还努力放轻了手脚待她,就怕不小心碰痛了她、压坏了她。
苏浅兰由此明白了两件事,这个年代的男人无比的重视子嗣皇太极更是爱子心切,孩子还没出生,他就对他投注了全部的父爱。
幸好自己知道历史的大势,福临绝对是个儿子,不会是女儿,否则就这份无形的压力,一旦生女儿,那不得把她给逼疯。
或许正因为如此,苏浅兰总是会忍不住找他的茬,往他身上发泄发泄对他这重男轻女思想的不满和谴责。同时对他的嫡女敖汉更加好了起来,以身作则教育他,女孩同样值得关爱和呵护。
皇太极对此却毫无自觉,依然乐呵呵地爱他这个未出世的嫡子,对他其他正在开始学走路的儿子视若无睹,弄得苏浅兰无法可施。
这一晚,皇太极照例带着笑意睡去,苏浅兰则抽着嘴角,在他怀中郁闷的继续想法子纠正他的封建思想。
朦胧睡到半夜,苏浅兰忽然发觉皇太极竟是半坐起来,靠在床头发怔,不由睁开眼睛讶异的问:“爷,怎么了?”
皇太极回过神来,歉意地说了一句:“弄醒你了?没事睡吧”
隔了一会,又忽然道:“爷刚做了个噩梦”
“什么梦?”苏浅兰好奇之至,皇太极的睡眠一向沉,几乎没听说他有做梦这个功能,原来他也是会做梦的“很荒谬”皇太极自嘲一笑:“爷竟然梦到,你已嫁给了别人,科尔沁为了联姻,只好让布木布泰代替你做爷的侧福晋。爷是冷心冷情演戏般完成这桩婚礼的,可是在洞房的那晚,意外发现,原来布木布泰长着一双跟你几乎一模一样的眼睛……”
“然后呢?”苏浅兰听得瞪大了眼睛,连忙追问。这不是梦这只怕不是梦而是原来的历史在通过梦之途径向他暗示某种东西“然后?没了”皇太极摊了摊手,不以为意地笑笑:“这只是个梦而已不过说真的,你们两姐妹的眼睛确实生得极像如果得不到你,或许爷也会不由自主地望着她的眼睛,来思念你”
他想起了那天围猎,多尔衮正是凝望着苏浅兰裸露在纱巾外的眼睛,去思念他心爱的布木布泰。
苏浅兰却是愣了半晌,才想到了一件事,原来历史上的皇太极,莫非在娶布木布泰之前,是见过海兰珠的?而最后他终于等到海兰珠恢复单身,将她娶回了汗宫,并由此造成了布木布泰的地位降低?
可惜这历史,却是无迹可寻了。
绿野篇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亲征蒙古
皇太极的使臣在蒙古各部频繁活动,策反拉拢各部族投靠大金国,加入金蒙联盟,编入蒙八旗,接受皇太极的号令,协同女真八旗对察哈尔林丹汗作战,这举动完全激怒了林丹汗。
于是某些跟察哈尔关系比较铁的部族便将皇太极派来劝降的使臣砍了脑袋,向林丹汗邀功示诚。
这种情形由天聪元年延续到天聪二年,愈演愈烈,到了二月末,又一次传来使臣被杀的噩耗,皇太极“是可忍孰不可忍”,看看战事筹备已毕,悍然宣布对蒙开战,并且御驾亲征。
虽然多尔衮跟布木布泰的新婚蜜月期才刚过了一半,但闻此盛事,多尔衮却是高声请命,要为大金建功立业。
皇太极欣然允诺,命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为先锋,率精兵先进,自己随后领大军掩进。【小说下载网﹕。。】
年轻的多尔衮终于开始展露他的军事才能,他机变多智,先与喀喇沁通使,进而在敖穆伦袭击其邻多罗特部,一战而全胜,台吉固噜被杀,其部众万余人被皇太极俘获,收缴牲畜奴隶无数。
多罗特部是察哈尔较为重要的一支部族,林丹汗闻讯大怒,亲率本部铁骑赶到喀喇沁,兴师问罪,以武力裹走了喀喇沁苏布地塔布囊及其弟万丹伟征所属户口牧产。
喀喇沁拉斯喀布汗与土默特、鄂尔多斯、阿苏特、永谢布的部分台吉怒而反抗,攻打了驻守赵城的林丹汗的一支军队。其后干脆派遣使团与皇太极的使臣正式谈判,刑白马乌牛盟誓,归顺了皇太极。
西线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了多尔衮和多铎这对年轻有才干的兄弟的全力协助,皇太极宛如肋生双翼的猛虎,狠狠蹂躏着草原彼端的羊群,捷报频传,弄得大金上下每天都像过节一样气氛热烈。
草原作战不同于攻打大明的城郭,笨重的火炮基本派不上用场,火器方面唯一可供利用的只有火枪而已。
而这时候的火枪虽然火力强于箭矢,但射程却及不上弓箭,配备人数也不够多,因此这支火枪队一般都是作为皇太极的亲军随驾移动,偶尔搞搞袭击战,大军作战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骑射。
可就是这样,火枪队的战绩还是有目共睹的恐怖一箭射过去若是不中要害,顶多插进人体擦点伤、流点血,可一枪过去血肉都要烂掉,铁砂子崩进体内半边身子都要麻木,而且伤口触目心惊的可怕。
看惯了箭伤的蒙古人几时见过这般麻烦要命的创伤,全都对这火器产生了恐惧之情,一传十、十传百,这支火枪队俨然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妖魔鬼怪,宁肯跟人空手厮杀,也不肯持刀对抗火枪队。
骑射本领大家其实都差不多,原本鹿死谁手还难说,两军相遇勇者胜,大金的军队也并不都是打的胜仗,遇到强劲的对手,连多尔衮也吃过蒙古人的暗亏。
可现在,大金的军队多了件利器不说,早先投靠过去的蒙古各部简直就是他们的活向导、活情报,造就了大金军队在草原神出鬼没般的神奇本事,往往蒙古林丹汗的军队还没摸清楚大金的主力在哪个方向,后方就被人抄了老巢,往返驰援疲于奔命。
这般不对等的战斗,猫捉老鼠般一面倒的屠戮,气得林丹汗连连跳脚,尤其是听说原本属于他的金刀郡主,现在成了人家大金国汗的大妃,他更是恨得内心滴血,好几次不顾一切红着眼睛就想逮到皇太极的主力所在,跟他来一场决战。
可惜皇太极仿佛看穿了他的意图,就是不和他硬碰,而是游走袭击各处,先剪除他的有力强援,慢慢把他逼向草原深处。
这般打了两个多月,四月下旬,皇太极看看时机成熟,终于决定给林丹汗一个主力对决的机会。传科尔沁、札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部长台吉会合于西拉木伦河岸,总兵力约十万。
会商定下决战的作战方略之后,皇太极便亲率大军越过兴安岭,驻守都埒河,向林丹汗摆开了决战的阵势。
林丹汗这回却怕了,他的部众其实差不多也是十万左右,论人数不比皇太极少多少,可连日来的挫败,却慢慢磨失了他的勇气。
想起活佛预言的天命之人现在是人家的妻子,想起对方使人闻风丧胆的火器,再想想如今形势逆转,不再是他追着人家要决战,而是人家主动要找他一战定胜负,他的内心产生了不可遏制的畏怯。
于是,林丹汗竟连夜撤军暗逃,又顾忌漠北喀尔喀三汗跟他不和,只好西奔库赫德尔苏,经察汗浩特,渡黄河往达鄂尔多斯而去。
凌晨正要发动总攻的皇太极接到林丹汗畏战潜逃的消息,气笑了,这就是草原黄金血脉的正统继承人?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他对付女人倒是挺强硬,以科尔沁的安全为威胁,把兰儿软禁在金顶白庙近三年,面对敌人却如此孬种过去把他当对手看待,真是高看他了鄙夷之后,皇太极便重重一拳砸在案桌上,下令追击。谁也没想到,这次追击,竟是耗时费日,不知不觉就从四月跨入了五月。
五月天气多变,苏浅兰的肚子已明显隆起,周围的人更加对她小心呵护,唯恐她受凉生病,连太医也比过去来得勤了。
好在苏浅兰身子调理得好,每天也坚持活动活动,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孕反应,能吃能睡,竟是气色好得很,人也微微胖了一层。
但别人不知道的是,她的内心对皇太极越来越思念,开始的时候,她还会生气的怀疑皇太极这番亲征,除了天生好战之外,是不是还有借这种征战来压制生理需要的想法,但后来却慢慢的只记得他的好,不记得他的坏了,总念叨着这场征战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皇太极还是跟以前一样,有递战报的同时给她递“信”的习惯,不过不再是一天一封,而是不定时的几天一封,或者一天几封,毕竟草原作战跟对明作战不一样,每天的行程都不一样,今日定下的袭击目标说不定第二天就变成了另一个。
可是,这已经是连续第十五天,没有收到他的消息了,上次的消息,说是林丹汗在总决战前夜畏惧潜逃,皇太极兵分三路追了下去,之后就没有再收到他的消息。
苏浅兰表面维持着淡定,内心却十分忧虑,不知道前线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朝堂收到的战报也只是报喜不报忧,所谓夜长梦多,谁晓得皇太极会不会追上以逸待劳的林丹汗,结果吃了败仗?
布木布泰最近跟汗宫也是走得极勤,除了受母亲和哥哥的委托代为照顾怀孕的姐姐之外,她跟苏浅兰也算是情分极浓的姐妹了,不但同父同母从小一块儿长大,更是分别嫁给一对兄弟,成了妯娌。
皇太极这次亲征,多尔衮作先锋,那皇太极不回来,多尔衮也就回不来,并且他作战在前,危险性还要远在身为大汗的皇太极之上。
布木布泰现在是真心实意爱着多尔衮,她对多尔衮的担忧可不在苏浅兰对皇太极的关切之下。两姐妹时常聚在一起讨论战事,一来可以聊天解闷,二来也是有同病相怜,互相宽慰的作用在内。
“额格其,大汗还没有消息?这都十五天了吧?”布木布泰跟苏浅兰简单见了礼,第一句话就问。
“很快就会有消息的那么多人马,不可能一点消息也传不过来,除非是大汗出于军事保密需要,下了禁言令什么的。”苏浅兰微微一笑,不管怎么样,还是先宽慰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点了点头,还是乐不起来。
“别想太多林丹汗打不过大汗的”苏浅兰信心十足的说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上次可是接到消息,大汗因为多尔衮作战英勇机智的缘故,封了他墨尔根代青的尊号怎么样,我当初没说错吧?他就是初生的太阳,迟早有他发光的一日”
说到这个,布木布泰也是禁不住露出了骄傲的笑容,笑嘻嘻的道:“是我就知道额格其眼光最毒辣了您可是天命之人,主贵天下,您的话就是金口玉言,绝不会有错的”
“哈你也会拍马屁了啊不过没有用我可不会为你几句好话就傻乎乎地赏你一大堆东西”苏浅兰跟她逗趣。
“我不在乎我也不是说给您听的,我啊是说给福临听的”布木布泰笑着贴上了苏浅兰的肚子,摸着轻唤:“安布的小福临你听到了吗?听着高兴吗?高兴就动动,让你安布乐一乐”
“他这么小,哪里会……”苏浅兰一语未竟,肚皮竟然跳了一下,顿时把她惊得瞪圆了双眼。
“动了动了他动了”布木布泰却喜得跳了起来,得意洋洋的又唤:“小福临再动动小福临再动动”
“你一定错觉了”苏浅兰好笑的白了她一眼。
“谁说的这是福临跟我有缘分哈哈”布木布泰一脸得意。
两姐妹正为这个丢开了心事乐哈哈地互相打趣,忽然外头梅妍手里高举着信件狂奔而来,大声呼唤:“格格大汗的消息”
两姐妹俱是一愣,继而喜上眉梢,迫不及待的抢过信来,布木布泰手快一步,抢了信才想起自己不能直接看,忙转而塞给了苏浅兰。
苏浅兰也顾不得这许多,匆匆拆了信上火漆,先快速阅览一遍,松口大气的先给布木布泰报了一句:“没事一切都安然无恙”这才又从头开始,细细地看了下去。
绿野篇 第二百七十八章 凯旋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追击,皇太极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从西拉木伦河起追杀林丹汗部众,一路往西深进,不断在后面蹑尾追上他的殿后军队厮杀战斗,不断的沿途收缴他的溃散部众。
其间皇太极曾经因为收缴的蒙古部众太多而断了粮食,所幸眼下草原处处都是牧草,淡水河流时常见到,马匹也有水有食,不必额外调运,否则光是这后勤补给的压力,就能让他坚持不下去而撤退。
更幸运的是,除了沿途或击溃或投降的蒙古部族能够让他以战养战,偶尔还能碰到铺天盖地般庞大的野羊群或野马群,对骑**熟的马背民族来说,这就是天然的粮草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