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逍遥(农民)-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书记,你的心意我明白,不过君子有为也要有所不为。”冯德锦不忘摆点谱子,“我们是要强健领导班子的肌体,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说到这里冯德锦就收口了,本来他还想说修改合同造假使不得之类的话,觉得那不太妥。他还是有一定自知之明的,能感觉到近期有点得意忘形,在说话和做事上都欠拿捏,所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因为严景标的到来而陷于盲目乐观之中,因为他要对付的祁宏益和潘宝山并非泛泛之辈。

祁宏益也算是个老油子,而且粗中带细,稍不留神就会被他给迷惑住,反过来还要遭他尥一蹶子。潘宝山就更不用说了,年纪轻轻却城府极深,一个大意便要被他反击个措手不及。

想到潘宝山,冯德锦觉得事情挺严重,对像他那样茁壮成长的苗子,得死命打压,而且越早越好。

冯德锦面见严景标,专门谈潘宝山的事。

“潘宝山的情况我了解过。”严景标道,“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人。”

“反正不能让他再顺利成长了。”冯德锦道,“严书记,他的存在就是潜存的巨大威胁。”

“也不一定,看看他能否为我所用。”严景标道,“能拉他过来的话,身边就会多出一员猛将,而且,那猛将会前途无量。”

“我看可能性不大。”冯德锦道,“当初他在夹林乡的时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一直呆在乡长梁延身边,但实际上确是乡党委书记黄开建的人。梁延发跟我也不是外人,我对他是有所了解的,挺活络的一个人,竟然都一点没发现。”

“哦。”严景标点点头,“那也无妨,既然他有拧不扁的犟筋头,可以换个方式用他。”

“用他?”冯德锦皱起眉头道,“严书记,你就没打算过要遏制他?”

“要综合考虑问题,争取价值最大化。”严景标道,“把潘宝山打压下去我们能得到什么?无非是痛快一下。可是如果变相地把他利用起来,帮我们去解决工作上的种种困难,不是件更让人痛快的事?”

“是,是的。”冯德锦没法子笑了,少顷又忧虑地问道:“不过严书记,那样就给了他一定的成长空间,有失控的可能。”

“只要有我一天罩在他头上,就不会失控。”严景标道,“在我的执政期内,松阳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别人冒不了头。”

“哦,那好,那就好!”冯德锦笑道,“严书记,据我所感知,现在大家都在盯着你,不知道你治市的施政理念是什么。”

“不着急,刚一来先稳稳,造点声势和气场再开展具体工作。”严景标笑了笑,道:“德锦,我的思路就是要改变城市面貌,狠抓城建工作,同时大力扩建新城区。扩建新城区,这虽是各地普遍的做法,但却很实用,跟风也不落入窠臼。”

“严书记当然是明见。”冯德锦呵呵一笑,“城建就是个炼金炉。”

“嗯,就不说了吧。”严景标及时制止,有些话不能摆到台面上说,虽然是私下里,但也有碍身份,“城建也不是唯一的目标,还要积极配合省里的政策要求,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是的,比如眼下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冯德锦道,“徐光放也是很重视的,不过以前他好像没什么心思,全权交给了潘宝山管理。”

“以前那段时间他是忙着朝省里跑关系,想跟我争位子呢。”严景标道,“不过很遗憾,还是落败了。但他也不亏,因为有潘宝山帮他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倒也有声有色。”

说到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这可不是吹嘘,新村建设作为其中一部分,大陡岭新村的典型,经过搬迁入住时充分报道后产生了极大效应,在省内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十一月初,省新农村建设第三调研组来到松阳,要实地考察大陡岭新村的建设和投用情况。

这应该是个机遇,严景标可以借机同调研组热情地相处一番,然后尽量利用省里的力量来做大新农村建设文章。然而,他却摆起了架子,没有同调研组见面,因为调研组组长谭进文是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副厅级。

严景标有意让潘宝山陪同,而且在谭进文没到之前,他甚至还把潘宝山叫到办公室,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啰嗦了几句,最后要他一定陪同好调研组。

潘宝山对严景标的此番举动感到很纳闷,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严景标还会如此“关照”。潘宝山花了很大心思琢磨这个问题,难道是严景标有意向他伸橄榄枝?

这不又回到了道夹林时代?潘宝山哼哼一笑,难道还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可能!潘宝山很快就果断地否定了这个想法,到了现在这个层次,已经轻易不能再玩那种手段了。

人总得有个立场,如今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立场时候,只是不要那么激进就可以,相对温和一点。

潘宝山想找徐光放聊聊,但没来得及,调研组就来了。

谭进文是个挺随和的中年人,虽然是省官,却没有什么官架子。

“谭组长你好!”潘宝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把调研组一行请进会议室,“谭组长沿途劳顿,先喝口水稳一稳,然后再去大陡岭新村。”

“没事,一路上也没累着。”谭进文笑道,“潘市长,你的名气可不小啊,大陡岭新村的相关报道里可是没少介绍你。”

“哪里,我只是树荫里乘凉而已,都是徐市长的工作思路。”潘宝山不忘把徐光放推到前面。

谭进文呵呵地笑了,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潘市长,我们还是边走边聊,去大陡岭新村的路程不短吧。”

“嗯,是不短,现在市区到县城的便捷路修好了,能节省将近一个小时,但到大陡岭新村的总路程怕是还要三个小时吧。”潘宝山道,“谭组长,我建议调研组至少要在松阳待三天,今天干脆就歇歇脚,咱们到富祥县城住下,然后明天一早去大陡岭村,下午赶回市里,由我向调研组作一下总体汇报,汇报结束后吃个晚饭,再过一夜休息休息,第三天动身回去,不紧不慢。”

“三天时间太长,我们要看的点太多。”谭进文笑道,“不过潘市长的情意我们领了。”

“既然谭组长这么说,我也不能耽误你们大局工作,这样吧,两天。”潘宝山笑道,“两天总归可以吧。”

“嗯,也好。”谭进文略一思索,“毕竟路程太远,要是赶得太急走马观花,那也失去了调研的意义。”

“还是谭组长说得在点子上。”潘宝山笑笑,低头看了看时间,上午九点半,“谭组长,你看这样安排如何,上午请各位洗个矿泉浴,解解乏,下午我就把松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提前向调研组汇报一下,然后赶往富祥,晚上就在县城住下来,等明天一早就前往夹林乡大陡岭新村,那样时间比较从容。谭组长你看如何?”

“潘市长,路程远近你清楚,行程安排自然要听你的了。”谭进文笑了起来。

“那行!”潘宝山呵然一笑,松了口气的样子,“多谢谭组长照顾!”

第二百四十章浴中交流

在主城百源区东北方向,有大小几座山呈半圆式相连,其中较高位的一个接连处形成一个天然山顶水库,每年雨季补水充足,始终保持较高水位。这使得山脚下几个水眼水汽丰沛,再加上附近有几个泊塘,顶足了水眼每日都能泉出大量的山矿泉水。

松阳市旅游局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因势利导,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几个大客商前来兴建矿泉浴休闲项目,逐渐打造出了品牌。

阳光矿泉休闲会馆,是旅游局下属的一家公司投资兴办,也是几个矿泉浴所中唯一个国有性质的浴所。在建筑硬件设施的豪华精美度上,与其他几家私营的有一定差别,但个别服务却是很上档次,而且隐蔽性极高。换句话说,就是百分百安全。

但是能享受到这种个别服务的人并不多,以谭进文带队的省新农村建设第三调研组,能一尝春色的也就是谭进文一人,副组长都没有份。

不过没有份也不会觉得失落,因为会馆中有多个项目,凡第一次来的兴趣都很大,心思也不会纠结在干大活上。

阳光矿泉休闲会馆占地三十余亩,分露天和室内两大区域,又细分为健身养生区、养颜美容区、热带鱼疗区、亲子动感区还有楼亭棋牌台、茶吧、网络室等小块。每个小块内又有不同类别的子项目,比如养生区泉浴又分为茶浴、人参浴、灵芝浴、陈皮浴以及当归浴等。此外,还有大小几十间理疗按摩室、休息厅以及自助水果间。

“此处的矿泉水,含有丰富的钾、钠、镁、氮、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常洗洗好处很多,能改善体质健身祛病,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潘宝山和谭进文来到会馆时介绍,“一年四季都可以来洗,矿泉水都是经过加温的,还配有地热设施保暖保温。”

“果真是个好地方。”谭进文是第一次来这里,赞不绝口,“小小的一口矿泉水就能做出这么大的项目,这就是理念问题。”

“靠山吃山嘛,我们松阳的经济并不发达,只有钻些小窍门来活跃一下经济环境。”潘宝山笑道,“这个矿泉浴小项目,每年能给松阳带来几百万的税收。”

“特色,这也是你们松阳旅游的一大特色。”谭进文赞道,“确实做得不错。”

说话间,已经进了更衣室。潘宝山带谭进文来到贵宾区,这里的衣柜比普通得要大两到三倍,而且走道宽阔,还附有小休息区,供应各种饮料。

“谭组长,以后逢到周末或者小长假,可以带家人或者朋友经常来玩玩嘛。”潘宝山发出了邀请,“总体来说这个项目还不错,起码放松下心情还是容易达到的。”

“好的,有机会就来。”谭进文笑着点点头。

“不单是要来,来了还得把我叫上,以便尽到地主之意。”潘宝山笑道,“当然了,那还得谭组长给面子。”

“欸,潘市长你客气,来了就是给你添麻烦的。”谭进文回道。

潘宝山摇了摇头,笑道:“不说麻烦,怎么回事麻烦呢,走,咱们先去体验一下。”

两人穿过廊道,先是进入一个室内的冲泡浴区,但没有停脚。潘宝山带谭进文直接来到露天区域,这里才是消闲的开始。

露天区有一个独立的二层休闲大阳光台,这里的几口清泉当然不是吸引游客的地方,而是两排沙滩椅,露天的按摩、修脚、掏耳朵在这里进行。一家人过来或者是情侣的,可以在这里很绿色地享受一下。

阳光台北面,隔着十米的走道,是一个遮阴的二层亭台,那里就是楼亭棋牌台,旁边还有木桶制的牛奶浴、咖啡浴。

潘宝山陪谭进文简单体验了几个环节,兴致很高。时间是要掌握好的,将近半个小时过去了,必上的节目要上。于是,潘宝山对接待办副主任丁常磊一使眼色。

丁常磊立马来到谭进文跟前,说去理疗一下。

谭进文说好,便跟着丁常磊走,可没有几步发现潘宝山没动,问他怎么不去。潘宝山说他不习惯按摩,去了不是享受,而是受降。谭进文笑笑,退了回来,说其实他也不喜欢,那倒不如在这里好好转一转,体验一下,等回去跟亲戚朋友介绍起来也更详细更全面。

丁常磊看看潘宝山,不知该怎么办。潘宝山对他摆摆手,示意作罢。

游玩继续,潘宝山愈发觉得,谭进文行事小心谨慎,比较稳妥。这样也好,假如要有合作的话,不容易出什么问题。

潘宝山觉得眼前是个机会,可以就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同谭进文交流一下,能不能学到东西是一方面,关键是能借交流的机会和他拉近关系,对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肯定有好处。

“谭组长,你是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专家,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一下。”潘宝山带头抬脚跨进香草浴池,长长地吸了口气,很客气问道:“去年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你觉得核心是什么?”

“这个比较难回答。”谭进文笑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建国以来曾多次提到过类似的说法,如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就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刚才你说的,从要求上看是五个方面,但从目标上看就是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四个方面。如果说非要定个核心,我觉得应该是文明和谐,因为那是一种思想观念、文化道德上的拔高,也可以说是内因,内因决定一切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属于上层建筑,而经济繁荣、设施完善以及环境优美则不是,它们可以说是经济基础。从哲学上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此处所指的上层建筑与文明和谐的目标要求并不能等同。”

潘宝山听了点点头,拨弄了下水面上的香草包,“谭组长你说得很好,国家大政方针从要求和目标上看总归是没错的,有时候错就错在贯彻落实的执行环节上。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有一个不好的苗头就是建新房,片面地强调了设施完善和环境优美。当然,这作为一个破题之处的举措也无可非议,但一定要有明确的引导。”

“那是很机械的。”谭进文道,“也跟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有关,有的地方为了工作做得突出,没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只是一味地建楼房赶老百姓上楼,确实存下了很多隐患。”

“我也觉得也是,那太注重形式了,容易浮夸。”潘宝山道,“有的地方为了多挤出复垦土地面积,申请复垦补助,更是建起了五层、六层甚至七层的居民楼,让老百姓住进去,可以说那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你说的我明白,农民多少年来形成了习惯,几间住房、一个小院,自成一方天地,如今改住楼房,环境变了,一方天地萎缩,农具没地方放了,鸡鸭鹅、猪狗羊也看不到眼前了。”谭进文笑道,“但习惯总归是习惯,可以慢慢地改掉,去适应新环境。”

“是可以慢慢改掉,但过程我认为会很长,并不能一蹴而就。”潘宝山道,“所以我们在试点大陡岭新村建设的时候,注意遵循农民的生活习惯,给他们放农具的地方,也给他们养家禽家畜的地方。”

“是啊,所以我们调研组要过来看看,好的经验要推广出去嘛。”谭进文,头枕在浴池边沿上,眯着眼,身子悠闲地荡在水中。

“谭组长,咱们私下里说几句。”潘宝山朝谭进文移近了点,小声道:“在我看来,这也没什么经验,总之就一个字‘难’。大陡岭新村的建设,可以说是举全乡之力,搞一个村能承受,搞两个村也还勉强也凑合,可再多了怎么办?没法办呐。”

“所以说,新农村建设绝对不仅仅是建新房子,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发展群众性的致富产业。”

“确实如此。”潘宝山道,“大陡岭村的新村建设之所以如此顺利,就是因为村民靠附近的几个产业有了一定的收入,像金银花种植基地、综合中药基地还有特色山坡林果等项目,用的劳动力百分之八十都来自大陡岭村,村民也跟城里的上班族差不多,有上下班、按月领工资,经济上有保障,所以才有实力配合新村建设。但是话说回来,夹林乡能有多少个像金银花种植基地、综合中药基地和特色山坡林果那样的项目来支撑村民的收入?”

“你说的确实是一个问题。”谭进文笑了笑,“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也是要不断摸索总结的,总之会越来越好。”

“那是那是。”潘宝山答着,陡然觉得说这么多似乎很不在工作状态,马上呵呵一笑,道:“我相信在谭组长的支持下,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会不断有新进展,也相信自己能把工作不断推到新高度!”

第二百四十一章清洁洗浴部

潘宝山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表示出了信心,可以看作是表态。谭进文当然能领会,而且他对潘宝山的看法也不错,对大局有把握,还比较务实。

其实最让谭进文认同的,就是潘宝山那一番自认为“不在工作状态”的话。在谭进文看来,能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种种问题有一定的担忧并思考着,恰好说明了工作的深入。

到了下午情况汇报时,潘宝山则完全换了另一番状态,在对松阳市新农村建设大局工作和大陡岭新村建设经验的介绍时,充满激情又志气昂扬。这让谭进文看到了潘宝山作为年轻人应有的蓬勃朝气,也陡然觉得这个年轻人上升空间的是如此明阔。

汇报会结束后,谭进文对潘宝山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俨然把他当成了工作甚至是以外的朋友。潘宝山是能洞察到的,他敏锐地感觉到了与谭进文的友好距离大为缩进。

这是个好兆头,潘宝山打算晚上到富祥时跟谭进文再加深点关系。

下午三点半,潘宝山陪调研组动身,前往富祥县。动身之前,潘宝山跟李大炮和鱿鱼打了个招呼,让他们一起去,因为有事情要安排。

到达富祥,祁宏益主接,潘宝山早就跟他通了气。作为程序性的东西,冯德锦也要会通。

现在的冯德锦跟以前是大不一样的,表现得很强势,无论是迎接还是介绍相关情况,大有出风头和抢祁宏益话语权的气势。祁宏益看上去倒也坦然,此一时彼一时,他知道要顺应时势。

潘宝山看着心里极不痛快,却也无法改变什么,而且场面上的事要照顾到,对冯德锦也还得笑脸相向。冯德锦有数,知道潘宝山笑脸背后有想法,但他不管那么多,现在就是表现优越感的时候。

晚上的招待很隆重,在富祥大酒店的几个主房间摆下酒席。调研组和市里的来人,分由富祥地方人员陪同。

祁宏益和冯德锦自然要陪谭进文和潘宝山,共坐一桌。

酒桌上气氛还算不错,冯德锦虽然表现得很活跃,压在祁宏益之上,但因为祁宏益低调,所以也看不出有什么罅隙。

不过祁宏益虽然低调,却不低态,冯德锦不主动找他喝酒,他也不向冯德锦端杯。这一点没逃过谭进文的眼睛,他看出了点道道。

酒席结束后根据安排,是洗浴放松的环节,就在富祥大酒店的洗浴部。

按照惯例,前期做过布置,洗浴部一律正规经营,决不允许有任何特殊服务。这一点是共识,每逢有检查组、调研组之类比较大的活动,都要让公安方面找酒店负责人谈话,要求全场清理,决不能有一丝泛黄的痕迹。酒店是很配合的,老板可不想因为一点小利而惹下大麻烦。

谭进文没有洗浴,他对潘宝山说刚洗过矿泉浴,一切变得索然无味。潘宝山呵呵一笑,说那就早点休息,便送谭进文进房休息。祁宏益和冯德锦也跟随相送,到了房间便撤回。

潘宝山没要求安排房间,他要回家。不过回去之前,活动还是要安排一下,否则李大炮和鱿鱼就白来了。

“谭组长,刚才你说一切变得索然无味,我倒是有个好去处。”潘宝山笑道,“我请谭组长去捏捏脚。”

谭进文酒喝得不少,也颇有番兴致,对男人来说,有种念头叫蠢蠢欲动,是按不住的,而且现在他并不觉得潘宝山不靠谱。

“时间不早了吧。”谭进文说,客气下也还总是需要的。

“早晚无所谓,反正已经到了富祥,明天去夹林就不紧张了。”潘宝山笑道,“而且捏个脚也不需要多长时间,顺便聊聊天嘛。”

说到聊天,谭进文问起了祁宏益和冯德锦的事。

潘宝山知道这个话题很敏感,当然,敏感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谭进文的反应。三言两句,说党政两把手不和睦也不少见之类的话也可以,那也是有一定共性的东西,可说深也可说浅,场面上能应付。但那样一来,会让谭进文会觉得他不够坦诚,心理上的距离会拉远。

潘宝山认为还是说详细点好,于是把祁宏益和冯德锦的渊源,包括严景标和徐光放的关系,都比较详细地告诉了谭进文,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在祁宏益这边,又靠着徐光放。

“明白了。”谭进文显然很满意,点头着说道:“以后如果和松阳这边有工作方面的沟通,多少也能权衡一些,起码能让潘市长少为难一点。”

潘宝山听谭进文说话的意思,是趋向他这边的,自是高兴不已,看来话没白说,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谢谢谭组长关照!”潘宝山立刻表示感谢,然后又看似无奈地说道:“唉,有时候事态不是按照自己所想的路子发展,刚参加工作那会,哪里能想到会有这么复杂。”

“大环境嘛,各个地方都差不多。”谭进文呵呵一笑,道:“身不由己的事多着呢。”

“呵呵,不说那些吧,稍有点沉闷,今天就好好放松一下。”潘宝山笑道,“放下一切包袱去放松,到时不谈工作,也不谈官职,甚至不分你我,大家都以弟兄相称!”

谭进文是何等人,而且也不是没经过场面,自然知道潘宝山的意思,当即就掏出香烟,递了一支给潘宝山,“兄弟,来,抽一支。”

潘宝山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接过烟后说道:“兄弟,你是高人!”

谭进文也笑了,两人相互拍拍膀子,走出房间。

很多时候就这样,人与人的相处总是那么微妙,感觉能投到一起的,寥寥几句后就能掏心窝子。

潘宝山和谭进文有说有笑,来到楼下大厅,老匡已经换了辆企业牌照的商务车等在门前。

上车后,潘宝山打了个电话给李大炮,问夏海湾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李大炮说已经妥当,全都安排到位。

潘宝山这么小心可以理解,现在的富祥可以说是冯德锦的天下,特别是钟新义重任县公安局长,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如果一不小心被当成目标来一阵狂风暴雨,没准就会被摧折了。

这是很现实的情况,钟新义上任后一段时间根本就没干别的,只是把公安局各个要害部门的负责人全都安插成自己的亲信。包括下面的派出所,尤其是县政府驻地的板山镇,地理位置的重要可想而知,板山派出所所长是第一个就安排的。

但是,再怎么安排也不可能绝对掌控,总不能把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都变成自己人。而且,就算是自己人也要分程度,有些人只是迫于形势而趋从,并非真心。再说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怎么拨溜心里有数。

所以说,让李大炮和鱿鱼来是很需要的。李大炮好歹也当了一段时间副局长,鱿鱼也在板山派出所干了一阵子教导员,关系肯定能处上一些。他们过来后打打招呼,安排一下作用会很大。

那是自然的,不用说事情就能做到位。对夏海湾的安全防控,分外围、里围两道关口。

外围是鱿鱼负责的,他找了板山派出所两个以前颇有照顾的民警,平常和他们处得跟朋友一样,有事一般不见外。鱿鱼问晚上有没有动静,他们说没听到消息,应该没有,并笑问鱿鱼要干什么。鱿鱼说有几个同学非要到夏海湾去潇洒一下,怕撞到枪口上。

两民警一听,当即表示没任何问题。其中一个当班的说到时他开辆警车过去,就在门口附近停下,如果有突发情况完全可以照应。另一个说他虽然不当班,但也可以身着便衣到夏海湾洗浴中心旁边溜达溜达。鱿鱼说行,刚好他也不进去,一块在外面转悠,有事也好多个呼应。

这样做明显是过于重视,容易引起怀疑,在里面潇洒的人到底是何身份?

鱿鱼为了掩饰,说人活一张皮,有时就是图个面子,他这么重视无非是想向同学证明混得还可以。能为他们寻欢作乐提供如此保护,是绝对有面子的事。

鱿鱼的外围做得不错,李大炮的里围做得也很到位。

李大炮找到了治安大队的一个副队长董桢,两人以前关系就很好,说话向来比较随便。李大炮打电话给他,请他到夏海湾捏脚。董桢很乐意,这种机会平常是他抓都抓不到的,现在到了眼前当然是要乐滋滋地兜住。

见面后,李大炮问董桢晚上安不安全。董桢说应该没事,反正下班前没什么指示。不过他又说事情也难讲,治安大队的队长很怪异,做事神出鬼没,有些行动直接向局长钟新义负责,连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不知道。

李大炮知道治安大队有时就是搞独剑行动,不跟任何部门打招呼,包括地方上的派出所,所以他才要请董桢过来。这样的话,万一治安大队有行动也无妨,鱿鱼他们在门口肯定是没法挡的,但可以及时向他发出信号,然后他就可以让董桢出来应付。

而且,李大炮对夏海湾也不陌生,有个隐蔽的后门,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后门离开。

总之,准备很充分,潘宝山很放心。他要做的就是,让谭进文好好享受一下“玉指绕”的活儿。

第二百四十二章齐上阵

夏海湾洗浴中心在潘宝山的记忆中印象很深刻,当时吴强带他过来,看着富丽堂皇的门厅他还直发怵。现在再次踏进门厅,以前感觉的富丽堂皇却是平淡无奇,甚至看起来还有点暗淡。

不过对“玉指绕”这个服务项目,潘宝山还充满新奇感,毕竟他没有尝试过,更别说什么“舌根缠”、“窒息套”了。

“谭组长,别小看天天淌臭汗的脚板儿,上面的穴位有多少你可能也知道,反正人身体上的器官都能找到相对应位置,就跟人的第二身体一样。”还没进门厅时,潘宝山随口说了一句,却突然回忆起以前吴强在这里对他说的那些,内容差不多。

想到这里,潘宝山不由得一笑,这感觉挺好玩,干脆就模仿起当时吴强的话,继续对谭进文说道:“经常泡泡脚,到老身体好,这身体一好啊,生活就有质量,到老了依旧能快活起来,否则还能谈什么老有所乐?”

谭进文一听耸着肩膀点头笑了,“嗯,我经常做足疗。”

“哦。”潘宝山一愣,这才想起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享受“玉指绕”一类的服务,不是做什么足疗,那都是幌子。

当即,潘宝山带着谭进文进了门厅,就像是平日的常客,从东面的楼梯上去,来到二楼,对迎上来的男服务生点名要二十三号。潘宝山知道,现在的二十三号肯定不是当初吴强所说的二十三号了,这种场所的服务小姐流动性大,几年过去了,应该都换了好几茬,他只是就那么一说。

没想到场景还真有点相似,男服务生说二十三号正忙着。

“那就找几个姑娘来,让我兄弟挑挑。”潘宝山对服务生道,“先找个两人房间,把足浴盆准备好。”

服务生把他们引到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两个床位,中间放了一道屏风,声音能听到,但两不相望。

“潘……”谭进文想问潘宝山是不是常来,一时忘了约定竟差点喊错,好在意识得及时,只说了一个字就收住口,而且还掩饰道:“盼,盼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