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如今新加入的几位教授,不管是满海、冯俊明还是陶学林,他们都是奔着G蛋白偶联受体能成功而来的,要说放弃的东西也是不少的,最起码,他们都是把暂时的脸面问题给放下了。
  不过,暂时放弃脸面,并不是真的不在乎脸面了,而是为了日后争取更大的脸面,而做出的暂时性的妥协。
  归根结底,他们是看好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才会自愿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放弃暂时的脸面,当然也能放弃暂时的休息。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在80年代,是深入人心的想法。
  杨锐却是抓抓脑袋,不知道该怎么说。讲真,强制休息半天,是否能有什么效果,他也是说不出来的,更谈不上科学依据了,但他倒是清楚一点,要是就这么始终加速的做下去,今天明天不会有事,本月下个月不会有事,可终究是要出问题的。
  想到此处,杨锐道:“我觉得,你们认为的出成绩,和我认为的出成绩,可能是有点偏差了。”
  “怎么讲?”一群研究员站定了要与杨锐展开辩论的架势。
  “你们大概是想着,再接再厉,把G蛋白偶联受体的跨膜区域的构象做出来,就算是出成绩了,是吧?”杨锐问。
  满海被旁边不知道谁推了一把,莫名其妙的站了出来,他摸不清杨锐的思路,只好无奈开口道:“杨主任,我是有这方面的想法,当然,您想继续做下去,我也是赞成的……”
  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负责人,也是实验室最大的BOSS,等闲不要得罪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即使满海是北大教授了,但在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仍然是夹着尾巴做人的风格。
  毕竟,杨锐的名声积累到了今天的程度,已经是稳稳的坐住了臀下之位,难以挑战了。
  杨锐同样习惯了自上而下的发言,他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几十号人,轻轻咳嗽了一声,道:“我从开始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时候,就说过,我们的目标,是做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今天,我再郑重的强调一遍,我们的目标,是做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构象,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浓重的呼吸声和压抑在嗓子中的呼声,很好的诠释了众人此刻的心情。
  “当然,我知道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是很难做的,有很大的可能,是做不出来的,但是,判断能不能做出来,好不好做的时间,不是现在,而应该是一年两年以后,甚至三年四年以后,对不对?”杨锐并不准备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上耗费几年的时间,但是,耗费几年时间才是科研界的常态。
  甚至于,耗费几十年的时间,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也属于极正常的行为。
  杨锐说到此处,又顿了一下,道:“其实,说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难做,难道跨膜构象就好做了吗?有人能保证在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时间里,做出跨膜构象吗?”
  众人都低着头,悄无声息。
  谁敢做这个保证啊,价值半个诺奖的成果,要是谁能保证半年就做出来,那智力是一定有问题的太强的可能性存在,更可能的是太傻。
  “所以啊,咱们今天先休息一下,以后也是如此,每个月至少休息两三天吧。保证一个可持续性的研究状态,好不好?”杨锐哄孩子似的问了一声。
  几名研究员互相看看,总算是点了头。
  杨锐暗松了一口气,心想政工真难。
  转身要锁门了,就听满海又被推了出来,问道:“杨主任,您前几天不是说,构象快要做出来了吗?还说有完善的方案了……”
  “我是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了,但得你们的实验支持啊。”杨锐呵呵的笑了两声,赶鸡似的,将人都丢了出去,再道:“都回去洗洗澡什么的,一个个都要臭掉了,恩,明天可以晚点来实验室的,都松松弦,实验是做不完的……”
  杨锐拿出自己当年做补习老师的架势,将研究员们一个个的送了出门。
  在离开大门的一瞬间,杨锐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抬头望天,都觉得天色更蓝了。
  “回去睡觉了。”杨锐拍拍谷强的肩膀,浑身散发着我要做个大梦的气息。
  ……
  
第1224章 分类
  
  杨锐对实验室的进展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或者,用更加现实的说法是,杨锐对于实验室里没有再次诞生奇迹,感到失望。
  一个月的时间里,在每天几百例的实验状态下,原本是有机会完成构象所需的拼图的。归根结底,他也不过是再需要四五个限制条件就够了。
  原本,按照正常的科研进程,学者们或许还需要七八个,甚至十个左右的限制条件,才能拼出G蛋白偶联受体的构象,但杨锐可以逆推导,自然可以在最少数量的成果下,完成构象的绘制。
  这就好像是玩你画我猜。
  画两个圆圈是很难猜出来是什么的,一个大圆圈套两个小圆圈,就可以尝试着猜人脸了,若是在两个小圆圈下面再多加一个对勾,再猜人脸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杨锐目前见到的条件,大约就是两个小圆圈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能做G蛋白偶联受体的跨膜构象吗?
  能做是能做,但是说服力不足。
  如果学术界都不买账的话,这样的文章也就是缺乏价值的,以此为基础继续往下做,也会非常艰难。
  杨锐起码还需要一个大圆圈,最好是再配一个对勾才行你。
  然而,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离子通道实验室都没有做出对勾或者大圆圈,他们做出来的也许有脚趾甲,也许有坤包,也许有高跟鞋,说不定还能做出几根毛,然而,总是凑出必要的条件来。
  杨锐给实验室放假,也是希望大家冷静一番,等到重新开工以后,能够有一个焕然新气象。
  但是,半天时间是否足够,杨锐也是没什么信心的。
  第二天。
  杨锐起的很早,愣是在街角的包子店里吃饱了,才慢悠悠的步行前往实验室。
  等到了实验室的时候,已经是早上10点了。
  挂着“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牌子的小院子里,已经塞满了迫不及待的研究员,以及欲求不满的科研狗。
  杨锐将手揣在兜里,绕场一周,并没有立即启动他的大梦游计划。
  他的兜里,放着的大梦游计划,能够直接指导研究员们,采取正确具体的实验步骤,至少能提前找出一两个限制条件。
  这是杨锐的大杀器,他是不想现在动用的。
  杨锐已经脱离了一线实验了,他原本就不是一名擅长操作的实验学者,成为实验室主管以后,他的工作要求和时间分配,也不允许他直接指导科研狗的具体实验步骤了。
  当然,如果杨锐想要指导,那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杨锐本人是很清楚的,科研界里都是聪明人,这样的招数,是不能多次使用的。大家倒不会猜到别的,可是,来源不明的实验方案,本身就是很耗人品的事,对于整个项目的认可度,也会有相当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红名开箱子,爆率会降低的意思。
  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还有漫漫长路要走,构象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就在此时将大招用掉,杨锐不是特别甘心。
  可是,看了整整一圈,杨锐依旧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实验,或实验之一。
  杨锐不禁有些失望。
  比起降低爆率这种事,他更担心的是BOSS被抢。
  短时间内也许不会,但谁知道呢。
  杨锐满腹心思的在实验室里打转儿,他倒不在意今天能不能做出来,只是不确定需要多久。
  “杨主任,您转的我头都晕了。”谷强忍不住说了一句,中止了杨锐的步伐。
  “想点东西,不好意思。”杨锐轻轻的咳了一声,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谷强的实验桌,摇摇头要走。
  谷强顿时不乐意了,道:“杨主任,有话您说啊,摇头是什么意思啊。”
  杨锐停顿了一下,想着要不要顺势拿出大梦游,迟疑片刻,还是放弃了,只道:“我对你现在做的这个实验结果,不看好。”
  “我操作有问题?”谷强战意盎然,在实验操作方面,他是相当有自信,也相当有自负的,至于杨锐的实验操作,现在已经是公认的二流水平了,谷强没有动用“不屑的眼神”之类的大招,已经是给杨锐面子了。
  杨锐摩挲着下巴,道:“操作有没有问题且不谈,你的方向考虑是有问题的。”
  “方向?现在不是试错吗?”
  “如果我是你,我就把底物做一个适性分类,再一组组的做,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操作。”杨锐叹口气,虽然不准备拿出大梦游法,他还是决定透漏些干货出来。
  谷强被杨锐说的软了下来,低声道:“我是把底物按照不同的类型来做的……”
  “你要自己分类,不能按照传统分类。”杨锐循循善诱道:“咱们如果是卖肉的,就要把肥肉和瘦肉,骨头和下水分别摆出来,对不对?但咱们如果是学医的呢?是不是最好按照骨骼分类?”
  谷强琢磨了一会,抬头问:“啥意思?”
  “意思就是别管传统的底物分类方式,你得根据自己这么多天来,做的记录,还有一些个人感觉,来对底物重新分类,尽可能多的提供信息。”杨锐叹口气,道:“底物的数量这么多,你做一辈子也做不完,总不能一直试错试下去吧。”
  谷强这下子听明白了,杨锐其实是在催进度了。
  他默默的做了记录,道:“我试试看。”
  身为桀骜不驯的小强,谷强同学此时的态度可谓是好之又好。
  杨锐点点头,故作振奋的离开。
  过一会,杨锐再绕回来,就见谷强果然做了一个新的分类,如果要给这个分类做个比较贴合的形容的话,他大约是把长毛兔和狐狸分在了一个类别里,以皮毛商人的眼光来看,也只能说是一般而已。
  更不要说,杨锐要的根本就不是皮毛商人的眼光。
  这家伙,果然是不适合做理论的。
  杨锐再次给出一个重复判断,就算是拼运气,谷强的运气似乎也是属于实验的。
  杨锐在心里苦笑几声,再要拔腿离开的时候,却是在旁边的一个学生的实验桌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
  “你的分类还有点意思,怎么想的?”杨锐走近了一些问。
  正在操作移液枪的学生手抖了两下,好险没有滴入试管内,松了一口气,再看到杨锐,又变的紧张起来,道:“我就是听您刚给谷老师说的话,我就自己做了个分类……”
  “调整的有点意思,我建议你从后往前做。”杨锐好心好意的提出了一个建议。
  科研狗被实验室主任提点,自然是连连点头,道:“好的,我从后往前做。”
  “恩。”杨锐满意的点点头,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吴奇。我是满海教授的学生,今年研二了。”学生说着,生怕给杨锐的影响不深刻,又道:“我在国外发表过一篇论文,署名W。qi”
  杨锐“恩”的一声,正想勉力对方两句,突然帅躯一震:“你的英文名是W。qi?”
  “对。我用这个名字发表论文。”
  “应该叫qi。wu吧,怎么反过来了?”杨锐追问。
  吴奇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填表的时候太激动了,就给写反了。”
  “没关系,写反了就写反了,好好干。”杨锐轻轻的拍了W。qi同学的肩膀三下,就像是拍石猴似的。
  ……
  
第1225章 顺序
  
  吴奇同学被杨锐记住了名字,很有些兴奋,再做实验的时候,也是更加的仔细了。
  和他一个实验桌的科研狗满心羡慕的道:“你这下子就在杨主任那里挂了名了。”
  “幸好我之前跟着满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没有浪费。”吴奇嘿嘿的笑两声,并没有常见的谦让的意思。
  同桌科研狗也是习惯了他这种出门就圈地的做派,唏嘘两声,道:“我也当过第二作者呀,可惜没被问到。”
  北大的研究生在国内的待遇是一等一的,而他们最重要的待遇,也是地方大学的学生们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待遇,是他们往往能够接触到大量的项目,拥有高水平的导师。
  国内开始招收研究生也有几年了,全国各个省市也都有硕士生导师或者博士生导师出炉,每人名下几个人算下来,全国的研究生的数量并不在少数。但是,像是满海这种水平的教授就很少了,尤其是有时间带学生的教授更少。
  放在地方高校,以满海的水平,他理所应当的会就任生物系主任之类的职务,即使放弃行政职务专注于科研的教授,在这样的声望等级下,也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科研以外,带学生就更困难了。
  而在北大,满海教授的水平虽高,距离蔡教授却还远着呢,因此,他既不能得到行政职务,也不用承受行政职务的压力,从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科研领域,或者是教导学生身上。
  对于北大的学生来说,这自然是非常幸运之事。
  当然,能够进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接触世界最前沿的科研,是更加幸运,即使是北大学生也少有的机会。
  这种机会,不止是北大少有,就是剑桥牛津,哈佛耶鲁也是少有的。
  吴奇心情极好的畅想着未来,一边操作着移液枪,一边低声道:“等这个项目完成,咱们要是再能有一个二作,那就厉害了。”
  “想什么呢。”旁的科研狗笑了起来,压低声音,道:“你没看教授们都不一定能拿到二作,咱们凭什么拿。”
  “不一定,咱们和教授是两条线。”
  “怎么说?”这边的好奇了。
  吴奇鄙视的看对方一眼,道:“杨锐说话的时候你不听,现在来问我了。”
  “我这不是好奇嘛。”
  “离子通道实验室里的规矩是这么着的,直接操作实验的是一条线,我们和谷研究员都是这样子的,对吧。”吴奇有点介绍的意思。
  对方微微点头,边想边道:“好像是有这么一说,但咱们和谷强怎么比得过。”
  “不不着比。咱们这条线是最简单的,就遵循一个原则,谁发现归谁。”吴奇顿了一下,道:“就是说,咱们直接操作出来的实验成果,如果要来发表论文,这个成果就一定给我们分享,至于能不能当二作三作,就看实验成果占论文的比重怎么样了。像是谷强上次发现的那种,人家直接一作,单独的,杨锐只要通讯作者。”
  “那是应该的。”
  吴奇呵呵的笑两声,道:“应该的?国内实验室的规矩,就我所知,离子通道实验室这边是最宽松的。”
  “要不然教授都要过来呢。”
  吴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道:”所以说,咱们就做好手底下的实验就行了,要是运气好,有所发现了,一作是拼运气,二作三作的几率还是不小的。”
  对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又好奇的问:“你说两条线,另一条线呢?”
  吴奇没好气的道:“敢情你是闲聊天的?”
  “不是不是,就是问一问。”
  “另一条就是教授们的线了,杨锐也是这条线,实验方法,实验思路算他们的,这条路就难了,不过,咱们现在做的项目规模可大了,到时候出产的论文不知道能有几篇,要是在这方面有成果,直接就是一作,能上大期刊。”吴奇说到此处,羡慕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旁边的科研狗不以为然,道:“这条线就太虚了,我还是好好的做我的实验吧。”
  吴奇无奈的笑两声,转瞬又道:“咱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实验了,谁的操作好一点,运气好一点,就能脱颖而出,以后才有机会做虚的。”
  停顿了一下,吴奇再道:“你可别小瞧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二作三作,比咱们以前发表的论文可厉害多了。”
  “有多厉害。”
  “我听说离子通道实验室去年发表了两位数的JMC的论文,咱们要是能在JMC混一个二作,我指点你一条明路。”吴奇神秘兮兮的道。
  “什么明路?”
  “直接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要求全奖学金。”
  对方吓了一跳,道:“你玩我呢,出国是要考试的。”
  80年代的出国留学,与2000年以后的出国留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在80年代,中国的留学生九成九的都是公费出国,所以,需要先在国内参加一次或多次的考试,通过了以后,才能申请国外的大学,不过,相比于申请大学的问题,国内考试更加艰难,这些从高考独木桥中杀出来的学生们,需要再次优中选优,再次拼杀,进而才有机会获得微乎其微的出国机会。
  这个机会,是真正的微乎其微,哪怕是对北大清华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吴奇却是洒然一笑,道:“所以说,你平时得和师兄师姐们接触一下,如果拿到全额奖学金,再请国外的学校发录取函的话,是有可能不需要参加留学考试的。”
  “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这就等于是自费留学了,不用国家的钱,也就不用参加国家考试了。”吴奇自然而然的说。
  实验桌旁的科研狗就像是咬到了一根假骨头似的,期期艾艾的道:“听说国外吃一顿饭就好好几块钱,自费留学怎么能行。”
  “所有说要全奖学金,你怎么尽是车轱辘话。”吴奇不耐烦了。
  “不是不是,咱们凭什么能拿到全奖学金?”旁的科研狗也着急了,这么重大的信息,现在才知道,已经是太落后了。
  吴奇沉吟了一下,还是说道:“就咱们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做的工作,就够咱们申请全奖学金了,要是有一个小一作或者大二作,那就更稳了。”
  “真的假的。”这位吃惊不已。
  吴奇哼哼两声,道:“你以为呢,咱们现在做的可是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国外好多学校都没资格做的,咱们要是能做出成绩来,再要去读一个博士,还不是手到擒来。”
  “听你说的好像蛮容易的样子。”旁边的科研狗并不是太相信。
  吴奇轻笑两声,不再多做解释,而是将注意力用在了实验当中去。
  收集的信息再充分,最终仍然要有实力傍身才行。
  吴奇很明白这个道理,有幸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他就拼命的做着实验,只是成果并不令人满意。
  虽然说,失败的实验记录也是重要的科研财富,但是,又有几个人真的是想要做科研世界的分母呢。
  只不过,现实并没有给吴奇太多挣扎的空间,身为满海教授的学生,吴奇的工作除了少之又少的理论课程之外,主要就是给满海教授打下手,让做什么做什么,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基础的科研方法和科研手法。
  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在起步阶段是不要求创新创造的,就是单纯的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方式,国内不读书的劳苦大众自然对这种方式颇有怨言,仿佛他们辛辛苦苦交的税喂了狗似的,实际上,这样的科研狗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的受欢迎。
  而且,将眼光放在30年后再看,更能发现无数的专家学者,自此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
  吴奇不是劳苦大众,虽然他的父辈是,但他本人不是,所以,他并不在乎学校的教育模式好不好,他总是挣扎着为自己寻找上升空间。
  例如杨锐适才所说的底物分类,许多人都是耳中听过就去,连谷强都没有特别上心,吴奇却是一下子注意力集中了。
  他不像是苏先凯、谷强等研究员那样,有更大更多的问题要思考,吴奇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他就是一条最基础的科研犬,用不着洞察一切,只要啃干净眼前的骨头就行了。
  底物分类就是啃骨头的顺序。
  挑出肉最多的,抢在最新鲜的时候啃咬,自然是最划算的。
  吴奇将自己做的分类名单来来回回的看了两遍,并没有发现杨锐指示自己从后往前的依据是什么,但是,他也没有现在就去询问的意思。
  实验室就是这样,许多命令并不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的,但是,底层研究员依旧要依令而行,理由?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的话,高阶研究员比低阶研究员更强就是理由。
  实验室并不是军队类的强力机构,但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同样是朝夕相处,谁的能力强,谁的能力弱,不用多久就能分辨出来。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命令是鲜少人质疑的,吴奇更不会这样做。
  他更倾向于做出了成果之后,再询问杨锐。
  再做完一轮,吴奇记录了数据之后,就展开笔记本,郑重的写道:G蛋白偶联受体项目第一阶段,第57次实验,采用底物分类模式。
  ……
  
第1226章 升攻防
  
  “我回来了。”杨锐推开门,喊了一声,顺手将手里的公文包放在了门内的柜子里。
  “回来了!”景语兰从东厢的厨房里探出头来,笑道:“我正在摆盘呢,稍等一下。”
  “摆盘啊,今天吃什么?”
  “日本料理。是日本大使馆旁边的川口店送来的,有寿司和鳗鱼饭,我偷偷弄了一点泡菜。”景语兰一边说,一边端了个大大的盘子出来,左右看看,道:“要不然就坐在院子里吧。”
  “就坐院子吧。”杨锐看着景语兰的笑容,疲惫的精神为之一阵,笑道:“好厉害,川口好像是关西来的吧,鳗鱼饭做的很好来着。”
  “他说今天买了极好的鳗鱼,要请我们吃,我还是给付钱了。”景语兰说着吐吐舌头,道:“一份鳗鱼饭要40块,会不会太奢侈了?”
  “不奢侈,反正咱们不花,也是要捐给国家的。”杨锐哈哈的笑了起来。自从他捐款600万美元给国家之后,一个附带效果就是景语兰愿意花费更多在家用方面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景家的经济条件也是节节攀升,中丝总公司原本就是重量级的央企,又有外汇进项,除了不能直接拿钱回家以外,景存诚被动得到的特权,就将全家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了普通人难以接触的高度。
  比如全家参与的使馆晚宴,或者外商晚宴,在这个时代就屡见不鲜,青@岛大虾或者天目湖笋干之类的土特产,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的牛奶鸡蛋的供应,作为公司福利发放的食物、衣物或者其他轻工用品都是捡好的来,甚至大件的家具、电器,都可以从公司用低廉到不可思议的价格租出来……
  而杨锐在吃穿用度上的要求,也是明显超过时代的,不穿打补丁的衣服,不穿不合身的衣服只是基础的,杨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穿数千元的定制服装,以及来自国外的运动服了,无肉不欢什么的,更是深深的影响到了景语兰。
  等到杨锐捐出600万美元以后,杨锐花钱其实就更自如了。他的收入来源还称不上透明,但他有钱而且理应有钱的舆论基础是有了。
  80年代都在喊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其深层次的语义,就是造导弹的理应好过卖茶叶蛋的。
  掌握知识能够发明创造的人生活富裕安康,在中国社会是受到祝福的,80年代尤甚。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景语兰也被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消费水平,只见她将几份日式料理摆盘放在天井下的石桌上,又拿了两个垫子放在石凳上,才道:“卫生间里应该有热水,你可以洗漱一下再来吃饭,我再做一个汤就好了,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唔,我发现了一个不错的家伙。”杨锐说话间,就在心里赞一句,传说中的“w。qi”呀,没想到竟然一分力不出的就招募到了自己手下。
  遥想当年,不对,是遥想未来,当Wqi的名号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响起的时候,不知激励了多少前途远大光明的生物系学生,迈入了深不见底的生物学大坑。
  杨锐也曾读过Wqi的报道,对他发表的几篇文章还有过深度阅读,只是不太读得懂就是了。毕竟,三十年后的W。qi已经功成名就,开始执掌一间美帝的顶级实验室了,做出的科研成果在出入门槛的研究者来说有些神神道道,也不可避免。
  旋即,杨锐想到自己今天搞的底物分类,在wqi眼中,自己是不是也有些神神道道呢?
  杨锐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划过一丝笑容。
  景语兰看着杨锐的表情,有些好笑的道:“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研究员吗?那你们不是应该多交流一会吗?”
  “还是个学生,考虑是不是让他自由发展,我有点担心干涉太多不好。”杨锐沉吟着说了一句。
  景语兰奇怪的问:“自由发展不会浪费他的天赋吗?”
  “会吗?”
  “我觉得会吧。我们做老师的时候,都会讲因材施教,擅长听力的学生,就多多培养他的听力,多给他一些机会听磁带,擅长读写的学生,就多介绍几本书给他。另外,明显的短板也应该弥补起来,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全凭学生自己的发展,不一定会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吧。”景语兰就在北师大做外语老师,也很有心得了。
  杨锐听的心里一动,他原本考虑的,是不干涉吴奇的发展路线,多给他一些机会就好,但是听景语兰说的话,他也觉得很有道理。
  已经表现出了天赋的学生,如果不能得到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源的供应,是否能够体现出天赋呢?
  也许可以,但绝对不能让他的天赋最大化。看看实行了二十多年素质教育的英国人就知道了,学生的数学水平弱小到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如,要说其中有天赋的学生比例太低,那就太种族主义了。
  吴奇在曾经的发展过程中,是否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呢?杨锐不用回忆太多就能确认此点,别的不说,光是公费留学的机会,就已经超过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了,而他在国外的际遇亦是相当不错,不仅得到了准诺奖级的导师的青睐,而且被推荐进入了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
  想到此处,杨锐突然一笑,暗道:我现在也已经是准诺奖级的导师了,如果离子通道实验室能够顺利完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自己不说自己是世界顶级,别人也得把你捧上去啊。
  “我先多给他几次机会看看。”杨锐做出了决定,更显的轻松了,笑道:“他如果真有本事的话,起码应该给我推动一点实验进度。”
  杨锐想的是自己给的底物分类建议。
  如果吴奇认真做的话,一定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受限制条件的,但是,漏掉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像是同样一道题,不同的人解,不仅会有不同的解法,也会有不等的正确率。
  有的学生比较随意些的,说不定就将重要的解漏掉了。完成了重要的实验,却没有得到重要的实验结论的事,实在是发生过太多太多次了。
  在这方面最著名的应该是约里奥居里夫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