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点在哪里?”
  “穿山。”林鸿斌眉头紧皱,道:“沿途要经过七八个乡,山峦重叠,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公路,有些地方,却连电线杆都要搬上去,您想想看,一截十几米长的电线,就需要人扛着电线杆,爬上千米甚至几千米的山路,没有山路的地方又怎么办?西乡开发区能有目前的供电线路,已经是过去一年抢修出来的。”
  供电线路的环境越恶劣,越是坚定了杨锐对再建一条输电线的想法。
  建输电线再难再贵,总比大量的药液因为突然断电烂在工厂里的强。
  杨锐想了想,道:“之前都能建一条,我们再建一条,有什么问题?”
  “之前是供电局组织人手,抢修出来的。我们建筑公司是不会建这个的。”
  “那就从供电局请人。”
  “那怎么请得到。”
  “给钱当然请得到。”
  林鸿斌沉默几秒钟,道:“就算这样,我们短时间内,也组织不起人手。”
  “要多少人?”杨山同志,不知什么时间来到了跟前,插了一句话。
  林鸿斌想了想,道:“供电局之前是组织了600多人的大施工队。算上到各村临时招的人,得一千多了。”
  “把沿路的村子名单给我,我给你找人。”杨山说了一句,突然向后喊道:“小峰,小峰……”
  奔五去的杨峰书记,小跑步的过来了:“爸。”
  “你把名单给他,附近七里八乡的,别说找千把人了,找几万人都能成。”杨山向儿子呶呶嘴。
  杨峰不好意思的冲林鸿斌笑笑。
  林鸿斌也笑笑,说:“杨书记,我虽然不懂输电线怎么建,但看供电局招人,都是要找青壮年的,不是青壮年,扛着重物不好爬山的,万一摔伤了更麻烦。这么算,最少最少,也得预备一两千人出工……”
  “没事,我们之前组织修沟渠也组织了几万人的,最多的时候,有5万人吧。”杨峰同志对一两千人的数字颇为不屑。
  ……
  
第1135章 团结
  
  关志勇回平江的时候,很有些愁眉苦脸,但在内心中,又不免有些豪情万丈。
  政府工作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按部就班,沉闷而泥泞的。
  但是,这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按部就班,沉闷而泥泞,无非是泥泞之地,将所有人都涂的浑身泥巴而已。
  关志勇也是不甘心始终如此的。
  在与平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会面之时,关志勇表面上是受迫于领导意志,实际上,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针头厂搬走了。
  他的决心,远比其他人看到的,还要坚决。
  相比之下,林鸿斌的决心就没有容易竖起来了。
  如果说平江有色金属公司是一颗榴莲的话,供电所就等于一株仙人掌。
  现在正是供电所最牛的时间,别说是拉一条输电线了这种事情,普通一点的国企想都别想,只要不是建厂初期的,供电所根本不会搭理你就是电力扩容,或者多购买一点用电指标,对普通国企领导来说,都是要喝掉半个胃的重大事项。
  在供电局上班的男男女女们,也习惯了将自己看做是重要人物。
  当然,要说的话,供电局也确实是极重要的单位。现在能用得上大学生的单位,本身就代表了拥有高技术的背景,在全社会技术水平极差的年代里,知识垄断的效果,让你离了人家,根本就玩不转。
  尤其是在南湖市或者溪县这样的地方,有时候保险丝断了,许多人都不会安装的,这时候为了看到心爱的电视节目,为了不至于用煤油灯照明,你想不低头都不行。
  好在有省里的命令,供电局再是不情不愿,也只能派了人员和器械过来。
  不过,人员的素质和器械的可靠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虽然是开着一辆旧皮卡来的据说是南湖市最好的工程救援车,但总共一老一少两个人,实在很难给人以信心。
  对方其实也不想收获信心,年纪稍长一些自我介绍叫韩立诚,下车瞅两眼,却是一点诚意都没有的向林鸿斌打个招呼,道:“林经理,你突然要我们供电局修输电线,我们也是找不出人手啊。现在到处都在扩容,年初就把人都给分配完了,我们两个刚轮到休息,这下子好了,全泡汤……”
  韩立诚一来就是大串的抱怨,接着安心等待对方的道歉和补偿。
  这是他们做事的普通套路,不管是个人集体还是单位,见到珍稀物种供电局工作人员不开心了,那就和看到大熊猫不吃竹子一样紧张。
  林鸿斌照例笑一笑,却没有出声安抚的意思。
  他要看看杨锐怎么做。
  林鸿斌看向杨锐,韩立诚和同来的汤材,也就看向了杨锐。
  “两位辛苦了。”杨锐按照正常模式,寒暄似的和两人握握手。
  韩立诚呵呵一笑,只是用粗糙的手和杨锐轻轻一握,问:“你们这边华锐,是谁负责的?”
  杨锐愣了一下,旋即道:“是我负责的。”
  这个时间,林鸿斌才醒悟过来,不禁脸上带着笑,心道,这个有意思了,竟然是个不认识杨锐的。
  韩立诚这时候倒是想起来了,在河东省内,其他人可以不知道杨锐,他们这些与西乡开发区有关联的,那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韩立诚刚才只是套路玩的太多,以至于把自己给套进去了,此时想道个歉什么的,脸上却有些挂不住。
  杨锐没有料到这个情况,他本来是想亲自出面,以示重视的,显然,年轻人的脸向来是不受重视的。
  在林鸿斌促狭的目光下,杨锐轻轻的招招手,却是将甘虎叫了过来。
  林鸿斌撇撇嘴,心道:搞不定就找香港人来,也是挺没意思的。
  甘虎三两步的走过来,用眼神和杨锐交流了一秒钟,就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两个大红包,分别递给了韩立诚和汤材。
  韩立诚和汤材都有些发呆,他们不是没见过红包的,但是,给的如此快而直接的,大约还是第一次。
  “这是什么意思,没必要。没必要。”韩立诚用手推着甘虎的手,像是拒绝的样子,但他手上实在是没什么力气。
  甘虎笑呵呵的利用自己是香港人的优势,故意大舌头道:“我们香港人就是这样,喜欢送红包,讨个吉利,一定请收下。”
  “哎呀,这样不太好吧……”
  “不不不,给你们是为了工程顺利,不是有别的想法,别介意,请收下,请收下……”甘虎使劲推着,自从华锐制药厂开始建设以来,他对大陆的了解也在加深。
  来来往往三四次,韩立诚和汤材重要将之收下了。
  “两位辛苦了。”杨锐将刚才的话,完全的重复了一遍,然后再伸出一只爪子来。
  “不辛苦不辛苦,杨先生客气了。”韩立诚微微弯下脊背,紧紧握住杨锐双手。
  “行,我让人带两位去看地质,最近几天可能要辛苦些了,我们计划一周内就开工了。”杨锐也省去了客气,像是吩咐手下一样。
  韩立诚皱了皱眉,道:“一周怕是不行,我们虽然是有规划图,那都是前两年造的了,现在也不知道有什么改变没,得先把路线走一遍……”
  “能在一周走完吗?”
  “怎么可能。”韩立诚哈哈的笑了起来,一周走完岂不是要累死人了。
  “尽可能完成吧,工程队是不能等的。等一下,我介绍个人给你……段航!”杨锐高喊了一声。
  身着警服的段航,小跑步着过来了。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咱们溪县公安局的副局长段航段局长,也是我表哥。”杨锐说过,又道:“表哥,麻烦你安排两个人,陪老韩和汤材同志跑一下路线,别给伤到了。”
  “明白。”段航随口答了一句,又叫来了两名警服男。
  韩立诚和汤材摸不清来路,赶紧跟着去了。
  林鸿斌看着这一切,一阵的头晕目眩,过了会儿,才讪笑道:“其实用不着给红包的,大家还是愿意做这个事的。”
  “这是我爷爷教的。”杨锐很腼腆的样子。
  林鸿斌诧异的道:“我以为杨老爷子不懂这个的……”
  “送红包他不懂,别的他懂。”杨锐说着顿了一下,道:“我爷爷经常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是。”
  “实在不能团结的部分,就是我们要打击的。”杨锐又说了一句,恍然一笑,摸摸脑袋,摆手道:“这个是我随便说的,随便说的……”
  林鸿斌望着杨锐帅气的面孔,突然对他建成GMP合规的制药厂,有了一点信心。
  
第1136章 拿钱办事
  
  西乡附近的输电线规划,是早就搞出来了的。
  早几年,国内虽然经济比较差,但各部门总归是要想方设法的做一些能做的工作的,像是供电局什么的,就是发动“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以将本乡本土踏遍为宣传点。
  不过,一晃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人迹罕至的山脉河流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先的方案是否还能使用,都得在施工之前,仔细的考察一番。
  韩立诚和汤材被赶鸭子上路,自然是又怕苦又怕累,才坚持了两天时间,就在莽莽大山中丧失了希望,一屁股坐下,怎么也不肯走了。
  陪同他们一起出来的几个人,其实也累的够呛,趁机全给坐下了,一个个能喘气的喘气,不能喘气的往树上一靠就装死。
  带队的是杨锐的同学牛安,同样累的不想走了,只找块干燥的树皮靠着,再拿出行军壶,小口的润润喉咙,道:“现在往哪边走?”
  “你看吧。”韩立诚将地图一丢就不爱动了。他老胳膊老腿的,没想到还要往深山老林里钻,此时全身都是火辣辣的,已经坐定不要这样跑下去了。
  牛安哪里看得懂这么复杂的地图,也是手指都懒得动一下的模样,靠着树皮,道:“你不用给我看,你指路就行了。”
  “走不动了。”
  “走不动也得走。”
  “要走你自己走,我是不走了。”韩立诚耍起了赖皮。他原先的工作多好啊,给各家拉拉电线,收点感谢费什么的,受人尊敬还工作清闲。
  输电线虽然也算是拉电线式的工作,但上百公里的野地一路走过来,清闲和尊敬都去了哪里了?
  当然,足足二十张的大团结,在韩立诚心里还是有分量的,如果走的慢一点的话,韩立诚也就勉强执行下去了。
  七天时间却实在太紧张了。
  韩立诚又累又渴,金钱的刺激似乎也都消失殆尽了。
  汤材还是年轻人,比韩立诚的耐力还强些,也就和牛安差不多,见韩立诚不动了,他也是打定了主意,说什么都不动了,反正,有老同志在前面顶雷。
  牛安看看韩立诚,看看汤材,却是嘿嘿一笑,道:“你们不走就不走算了,别说我没提醒,我们华锐的钱,不是好白拿的。”
  与牛安一起出来的几个人,包括段航派来的警察,也都是点点头。
  输电线一路是从荒山野岭里拉过来的,但说是荒山野岭,其实都是有人家的土地,而且民风绝不淳朴,以河东省的惯例,如果没有当地人带着的话,你经过别人家的果林,都得付个过路费,否则,你摘没摘果子怎么说得清,总不能剖开肚子看吧。
  输电线工程耗时不短,探路的时间不能花太久,因此,杨锐干脆将警察都给请动了。就算是派出所的民警,而且没有携带任何暴力武器,但在河东当地却是蛮好用的,起码比学本地化当通行证好多了。
  韩立诚原本最怕的就是随行的警察,见他们都懒得动了,突然来了精神,道:“我们不是不想走,是累的走不动了,就晚几天,也总可以吧,今天在这里扎营。明天好走。”
  “我没意见。”牛安没等韩立诚脸上惊喜的笑容灿烂起来,又道:“杨锐本来就没指望你们两个人能把路探完,后面还是要派人来的。”
  “那就好,这样也不耽搁事,我们实在是爬不动了。”韩立诚的笑容终于灿烂起来。
  牛安点点头,道:“杨锐就是考虑着,不能把希望放你们两个人身上,不能因为你们两个耽搁了整个工程。不过,咱们要是被后面人追上了,倒霉的可就是你们两个人了。”
  韩立诚皱皱眉,道:“什么意思?”
  “拿了钱就要办事,你们要是拿了钱不办事,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牛安冲着警服男的方向呶呶嘴。
  韩立诚登时色变,不信邪的站起来,道:“他敢?我们是供电局的老人了,信不信我们让供电局断你们的电。”
  牛安呵呵一笑,亦是狠劲上来了,薅起一把草,惯到地上,道:“信不信我们用钱砸的你们供电局叫爹,还能送你们进监狱?”
  韩立诚也想说狠话,嘴一哆嗦,却有些说不出来。
  杨锐拿给他两百块,拿给汤材两百块,这个手笔,还真的是很不小的,要是多砸一点给供电局的领导,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
  再者,西乡开发区是省里的重点项目,供电局配合都来不及,哪里真敢断电,他是一把手的儿子都不一定行不行。
  牛安的眼神也很凶恶。
  在高中的时候,牛安成绩是最差的一批人,自问考不上大学的他,最终选择了学车,最终成为了一名卡车司机,而且用锐学组借出的资金,迅速的斩获了一辆二手东风车,成为了光荣的有车一族。
  趁着春节回家,牛安看着如火如荼的家乡建设,却有些不想离开了。
  开卡车固然赚钱就80年代来说,若是有自己的车,一天到晚的跑下来,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就所能将车款还个差不离,等于说,两个月就是一个万元户的水平。
  但是,现在开车也是相当的危险。
  车费路霸层出不群,各地的群众也很彪悍,若是一不小心发生什么交通意外的话,因为没有保险,更是得把多年的继续赔进去。
  牛安混迹社会三年多的时间,终于是有些倦了,这次回来,就干脆利落的加入了杨锐的华锐制药厂走南闯北这么久,他现在是越发的佩服杨锐了,更觉得华锐制药厂会有前途。
  而正在建设的华锐制药厂,也令牛安如鱼得水,不管是难缠的工人,还是韩立诚这样的老油条,牛安都有处理的办法。
  韩立诚年纪大了,想凶一点也凶不起来。他以前都是借着供电局的名头唬人,现在唬不住刘安了,就有些心虚了,对牛安道:“你也别说大话,我也不整虚的,一个星期探过路,不可能的,咱们稍微走慢一点,半个月多弄完,我们不累,你也轻松点,这么不好?”
  “你给我说没用。”牛安道:“出发前就定好了,后面的人只要追上前面的人,一人奖励50,前面的人只要被追上,奖励扣掉。你们舍得把红包退回来吗?”
  韩立诚笑了:“哪里有把送出来的红包要回去的,太不讲究了。”
  “咱们要是和后面的一队人差不多时间到,你们还有退红包的资格,要是到了晚了,我怕你们想退都退不了。”牛安阴测测的看着两人,道:“你们真觉得能拿钱不办事?华锐制药送钱如喂狗?想的美!”
  韩立诚终于有些慌乱了,道:“哪里有你们这样的。”
  牛安嘿嘿笑两声,并不说话。
  韩立诚再在地上坐了一会,终于是坐不住了,将不知道是冷汗还是热汗的水珠子从脖子上擦掉,道:“出发吧,今天争取再走10里路,到前面李家村休息。”
  “李家村不止10里了。”汤材叫了起来。
  “你不走就留下。”韩立诚瞪了汤材一眼,汤材只好乖乖的整理行装。
  牛安轻笑了两声,紧跟上去,并提醒道:“后面的只比我们晚两天,最多三天时间,也是你们供电局的人,不过,人家可年轻的多。”
  韩立诚嘴角抽两下,闷头走了一会,问:“你们给的红包一样多?”
  “当然。”
  “他们追上我们,还多拿50?”
  “没错。”
  “那我们前面没人,岂不是没机会拿这50了?”韩立诚的脑筋转的不可谓不快,50块可是半个月的工资呢,供电局给的奖金虽多,也没到50的水平。
  牛安倒是被韩立诚给问住了,想了想,道:“第一批不被追上,应该就算是赢了吧,不过,路线得都走到……”
  “我当年走这条路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韩立诚回了一句,紧紧背包,走的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
  ……
  
第1137章 备用的备用
  
  李家村的村民们,见到韩立诚等人,却是非常的高兴。
  村长早就带着几个人在村口等待了,四五个半大的小孩子围着村口的界碑又跑又跳的,各种闲不住的模样。
  看到这一幕,韩立诚明显松了一口气,他就怕遇到难缠的村子,继而耽搁了功夫。
  而眼前的场景,韩立诚却很熟悉。南湖市多的是山高路远的村子,有的村子攒了钱,到供电局来办了通电之后,他们再来,多数都是这样的。
  从韩立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村子招待不一定多么舒适,虚荣心却是很容易得到满足。
  牛安却是快走了两步,与韩立诚并排了,道:“一会儿,你不要谈钱和出工的事。”
  “恩?什么意思?”
  “意思是有专人和他们谈,你谈了不算,也不许谈。”牛安警告了一句,就再次缀后了。
  韩立诚奇怪的瞅了牛安一眼,脑子转悠了一下,也就懒得询问了。
  “您好您好,几位过来辛苦了。”村长迈着老腿下了村口的坡儿,手往后一搂,就见一个长条形的小竹篓里,整整齐齐的码着一堆碗。
  村长后面的健壮后生,则是从腰间卸下一个大茶壶,稍微匀了一口气,就开始往摆开的大碗里注茶。
  “各位,先喝一口茶,我们李家村自己种的茶叶,往年还有卖到北@京城的。”村长一副箪食壶浆的带路党形象,令人很是安心。
  韩立诚等人客气了一番,开开心心的喝了茶,又稍微整理了一番形状,拾掇整齐了,再并排往村里去。
  到了村内,起码有上百名妇女,站在各个路口,好奇的打量着过客们,狂奔的孩子,则让气氛变的热烈而热闹。
  “小孩没有上学吗?”牛安没话找话的来了一句。
  村长笑笑,道:“村里有小学,都是我代课的,有事就放他们一天假。”
  牛安“哦”的一声。
  “你们都是供电局的啊。”这次轮到村长询问了。
  牛安摇摇头,看向韩立诚,后者笑着点了点头。
  村长看向韩立诚的表情顿时热情了一些,问:“你们这次,是给架电线吗?”
  “我们是排头兵,先看一下地质什么的。”牛安插了一句。
  “后面是有大部队了?”
  “后面还是排头兵。”
  村长一滞,道:“那什么时候能拉电线?”
  “还不确定呢。”牛安回了一句:“要看了没问题,才能顺着规划拉线。”
  村长也不知道听懂没听懂的,沉默了下来。
  吃过晚饭,一行人就借助在村长和书记家里。
  两家的房子都不大,院子却是不小,稍微整理一下,总归是能将人员设备都给放下来。
  输电线的规划,是比普通道路要简单的,翻山越岭什么的都很容易,工程量也小,很多地方立下电线杆,甚至就地砍伐树木做电线杆,就能一路牵线过去。
  但是,路线考察的时候就辛苦了,尤其是没有道路的地方,全靠两条腿来爬,委实是痛苦的紧。
  几个人累了一天,差不多是粘上了枕头就睡着。
  等到第二天放亮,韩立诚睁开眼睛,却是被村长的老脸给吓了一跳。
  “李村长!你这是……”韩立诚心脏怦怦的跳,就像是突然看到一只糙皮鳄鱼似的。
  “嘘。”李村长用手比划了一下,弯腰从韩立诚仰躺的脸颊前方略过,开裂的嘴唇给予韩立诚无比恐惧的遐想空间。
  旋即,只见李村长从屁股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纸包:“韩专员,这是我们李家村的一点心意,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韩立诚一个激灵,就翻起来了。
  这种事儿,韩立诚其实是经历过的。
  如今离城远的农村,如果想要通电,或者在村子里通电了以后,想要自己家里通电,那就必须给供电局或者供电所交钱,而且价格不菲。
  通电的价格一般是按照距离来算的,但是,距离原本就是个约数,不管是通过地图来丈量,还是通过所用电缆的长度来丈量,都是做不到的精确的,远远不足以精确。
  这种时候,韩立诚们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如果关系处的好的话,村子或者个人能够节省几份红包钱都不止。
  韩立诚忍不住伸出手来,几乎都要触到李村长的纸包了,却是被电了似的,猛的缩回来。
  “我们这趟,只是走访探路,不是拉线。”韩立诚是不敢收钱不办事的,那样子的话,人家村里纠集几个棒小子,找到供电所里一番闹,也是一桩丑事了。
  “走访是要确定,往哪里拉线吧?”李村长小声的说了一句。
  韩立诚眼皮子一跳,心道,这老头可以啊。
  从被子里钻出来,直接套上大衣裤,韩立诚点点头,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您要是能确定从我们村路过,这份就是您的了。”李村长低低的声音。
  “我说了不算。”韩立诚很是遗憾。
  “您同伴那里,我们再准备一份。”李村长咬牙出血的样子,让韩立诚更为心动。
  既然是准备出血了,纸包里装的应该是大团结吧。
  韩立诚这么想着,人也变的积极起来,反正左右都是要跑一遍路的,何不让这趟路走的更划算一点?
  装作迟疑的样子,韩立诚道:“你先去给他说,说完,咱们再说这个。”
  韩立诚指了一下纸包,然后真实的犹豫了一下子。他敢肯定,这个纸包拿回去,再拿出来的时候,就没有这么丰厚了,但他也不敢现在就把纸包给压住了,万一牛安那小子不同意,他就坐蜡了。
  村长倒是没有多想,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再问清楚找谁,就将纸包装回到身上,去隔壁了。
  不一会儿,院子里就传来议论的声音。
  韩立诚不禁笑了出声,将房内装睡的汤材都给吵醒了。
  “走,去看看牛安那小子的笑话。”韩立诚早就憋不住了,一边穿棉鞋,一边道:“搞我们这行的,说话做事都得有分寸,知道为什么?就怕人生地不熟的,得罪了当地人。拉电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得罪人家,那就是脑子问题。”
  说着韩立诚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摆明了要看好戏的样子。
  汤材拖后半步,再出来的时候,就见院子已经堵满了人。
  “不行,这个路太难走了,就是开春了,在山路上运木料,也是大活。”
  “白干肯定不行,管吃都不行,非得给钱。”
  “给的少了也不行。”
  “肯定不能少了,一个人一天两块钱,否则,我宁愿地里刨食。”
  “两块钱?你值两块吗?”
  “我值两块五怎么的?就两块五了!”
  汤材听了一会,完全不得要领,挪步来到韩立诚身后,道:“韩师傅,现在是怎么了?”
  “牛小子疯了。”
  “啊?”
  韩立诚道:“他给李家村的人说,要不要过线,主要看愿不愿意上工。”
  “上工?”
  “给输电线干活。”
  汤材恍然,道:“这不是好事?怎么就疯了?”
  “上工就过线,不上工就不给过线?两家都上工怎么办?”韩立诚嗤之以鼻,道:“我告诉你,到后面,不给过线的村子,非得来现场闹事不可。”
  通电线是大事情,确实是值得一个村子大费周章的。
  汤材似懂非懂的点头,听了一会,却是小声道:“我看牛安不像是不知道的人。”
  “恩。所以才傻呗。”
  “说不定,他们就不是弄一条输电线呢?”汤材提了一个怪问题。
  韩立诚愣是没给笑出来。
  他们这趟出来,本来就是因为要给西乡开发区做备用输电线的,谁知道杨锐是不是想要一条备用输电线的备用输电线?
  再者,人家村民想要多一条输电线的话,可不会找西乡开发区,而是要找供电局的。
  ……
  
第1138章 群众的呼声
  
  韩立诚、汤材和牛安等人,总共是五个人出发探路的,等步行穿过大山,抵达南湖市郊的时候,一行人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三十六人。
  多出来的三十一个人,就来自路过的村子。
  河东省山峦叠嶂,南湖市内欠发达的农村极多,不通电不能说是普遍,但就大山里的村落来说,却可以说是很常见了。
  对各个村子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如果赶上了,就能比周围的村落提前很久用上电。很朴素很简单的道理,但是非常实在,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有远见。
  村村通电的工程,对中国来说,要到30年后才实现,虽然河东省没有落后到这种程度,但不客气的说,到10年以后,绝对还是有不能通电的农村的。
  1997年的时候,香港都要回归了,不能用电的不方便,更是难以想象。
  不过,要说为了用电,就得在冬天里,扛着几百斤重的电线杆子上山,或者夜宿野地几十天,大家又不愿意如此。
  那不光是疲惫,且耽误地里的农活,还是真的有生命危险的。
  古往今来,搞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又或者上山伐木,下山运木,一个不留神,就是要死人的,如长江三峡运木排的工作,危险到出行前都要交代后事。
  建个输电线,当然不至于如此,可风险总是有的。
  而且,不是死了人才是风险,残疾也是风险,扭到腰,伤到骨头,弄破了手,同样都是风险。
  到了侍弄农活的时间,要是扭了的腰没有好,伤掉的骨头没接住,难道就可以卧床不起吗?
  当然不可能了。
  如果家里的壮劳力受了伤,那家里的苦活累活就得女人老人来做了。
  到最后,就为了一盏点灯吗?
  越是贫瘠的地方,就越是容不得浪漫和幻想的生存。
  遥望青藏高原蓝天最久的人,不是来自包邮区的文青们,而是千年来为生活而困苦不堪的农奴们。
  从西乡开发区到南湖市,区区百余里的山路,最终却有三十一个村子,徘徊于冒险与未来之间。
  他们不敢贸然答应牛安的要求,又不愿意放弃难得的机会。
  进一步,还是退一步,都是攸关生死的大抉择。
  最终,这支队伍就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南湖市供电局。
  供电局的领导一出门就傻了,拽住韩立诚就问:“派你们出去是惹事的吗?就不知道在外面处理清楚了再回来吗?”
  韩立诚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唉”,“唉”的叹了几口气,只是重复道:“一世英名啊,一世英名啊。”
  韩立诚是供电局的老人了,虽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