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1-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教授没理他,仰起头道:“加州大学之所以认为我们有作弊嫌疑,是因为与理查德进行科研竞争,并且赢得竞争的华锐实验室,主持实验的杨锐,是咱们学校的大一生,也是今年的全国理科状元……但我可以保证,我和生物系的同仁,绝对没有尝试干扰理查德实验室和华锐实验室的科研竞争!”
尽管说的复杂,但在场诸人的表情更是复杂。
知道此事的,在注意庞教授的表情,在思考蔡教授乃至校长的意图,而不知道此事的,则是彻底的震惊了。
科研竞争更形象的描述是科研竞赛,而且是只有一个胜利者的科研竞赛,它的残酷性,在很早以前就为研究者们所熟知了。
事实上,能够坐在这间办公室里的人,都是科研竞赛的胜利者,在过去的五年,十年,十五年,乃至三十年的时间里,每一次科研热点,都有科研竞赛的产生,而只有一次次胜利的研究者,才能登上云端。
有学生在科研竞赛中胜利了并不奇怪,有些学生运气好,提前做了热点性的研究,战胜了教授也不奇怪,但是,在相似的时间段内,杨锐赢下了理查德,这就让人难以置信了。
“华锐实验室里还有其他的研究员吧。”有教授问了起来。
“杨锐是第一作者,黄茂是第二作者,论文发表在了JMC。”蔡教授将早已准备好的期刊拿出来,再次引起声声赞叹。
对他们来说,影响因子五六分的论文不算夸张,但学生发表这样的论文,那就夸张了。
另有教授问:“黄茂是谁。”
“我们系的年轻讲师,今年才20多。”蔡教授又简单说了两句。
教授们将信将疑,又问起杨锐的情况。这时候,全国高考状元的名头就发挥了作用,能够在全国数千万高考大军中获得第一,这样的人再取得一次惊人的成就,似乎也就不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了。
蔡教授很快将话题拉了回来,道:“有鉴于此,我建议取消理查德实验室,对经费进行重新分配。”
“不行!”庞校长声音都尖了,不得不说,他有点被吓到了,经费分配可是他赖以安身立命的权力,而理查德实验室也是他最期待的政绩。
校长咳嗽一声,说:“取消是有点太过了,咱们和加州大学的关系还是要维护的。”
“校长所的对。”庞校长一颗心从嗓子眼落了下来。
“不过……”校长一句话提起庞校长的小心脏,再道:“经费还是要重新分配一下的,理查德实验室的成绩不好,降低经费,我想他也是明白的。老庞,你要给理查德做做工作,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嘛。”
校长难得粗俗了一句,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
庞校长一点都不觉得有趣。
……
368。第368章 破釜沉舟
“降低经费?我们最初的协议可不是这样说的。”理查德的鼻尖都要顶到庞校长的脸上了。
庞校长烦闷非常的说:“我给你解释过了,学校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不是我要反悔,我也没有办法,不是我不想帮你,是我没有其他选择了。”
“你可以选择想遵守协议。”理查德喷着口气,说:“我们有合约,有消息的规定,你们的资助应该持续一年以上,在此期间,你们不能想退出就退出。”
“学校的拨款已经停了,你逼我也没用。”庞校长极为不爽的说。
“学校是签订合约的主体,你们毁约的话,我会起诉的。”理查德没有办法,只好举起了最后的诉讼大棒。
如理查德所预计的那样,庞校长果然迟疑起来,但也就是两分钟左右的思考,庞校长缓缓摇头,说:“这不是我的决定,我只能表达遗憾,虽然我也不想出现这样的纠纷,但就像是你们欧美人说的那样,不要惩罚送信的人,我仅仅是个送信的。”
理查德不相信:“你是学校的校长,大权在握,怎么会无法决定。”
“副校长,我是副校长。”庞校长用英文强调着,这是他少有的描述自己的真实头衔。
威胁诉讼都不能解决问题,理查德顿时没辙了。
他其实也不想进行诉讼,这是耗时耗力的高成本行为,虽然有律师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工作,但仍然需要诉讼人的参与,除此以外,律师的收费也很不少。
理查德虽然是加州大学的知名教授,却由于在公立学校任教,他的薪水也不过是几万美元,比80年代的中国人自然富裕到了天上,可在美国社会,亦不过是不错的中产阶级。
当然,理查德若是愿意抛弃教职,前往制药公司或者其他类似的私人企业任职,他的年薪可以轻松达到数十万美元,甚至突破百万美元,就像是捷利康的特拉普一样。
可在此之前,理查德的私人收入并不高,也没有搞学术腐败的土壤。
在这一点上,理查德甚至没有回中国工作的海归过的滋润。
不过,理查德背后还有加州大学做靠山,在烦闷的送走庞校长后,理查德立刻将此事通知了加州大学。
两所学校你来我往的谈了几天时间,理查德接到了加州大学的电话:“北京大学将会按照协议的三成给你赞助经费,加州大学将增加相当于协议两成的经费,但剩下的五成,你要靠自己了。”
理查德不由自主的开始挠头发,少了五成的经费,可不是语言描述中那么简单,经费少了一半,实验可不能少一半,仪器也不能少一半,买的试剂也不能少一半……
少了一半的经费,对一所新实验室来说,几乎意味着支撑不下去了。
理查德生气的道:“他们签订了协议,你应该让他们执行协议。”
“你可以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但你应该明白,中国方面降低经费开支的原因,是你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毫无产出。”加州大学方面的负责人也不想承担无能的名声,立刻将罪过推到了理查德身上。
理查德无言以对,他也不是个特别擅长说话的人。
电话对面的语气好了一些,说:“我们能给你的唯一的支持,是提前给你经费,这样可以让你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维持研究,剩下的缺口,我建议你寻找新的投资人,或者寻求公立基金的支持。”
先说坏消息,再说好消息,然后给出一个有可能的解决方案,的确能解决重症心塞。
理查德重新振奋起精神,决定按照对方的建议去做。
在美国,寻找投资人或者公立基金的支持,向来是实验室负责人的主要工作,一些实验室的管理者会将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筹款上。
理查德也不止一次的尝试寻求个人或机构的帮助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他的个人和机构是血本无归的,而在少部分情况下,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尽管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实际上,理查德的记录是相当不错的。
70年代到80年代的生物技术,就像是2000年的互联网一样,得到了全美乃至世界范围的疯狂投资,大部分的投资都是亏损的,而且亏损的极其严重,但是,风险投资之所以是风险投资,就在于他们能够承受风险,而且专注于成功的比例。
即使是中国方面,也同样受到了相关影响,理查德实验室能建的如此顺利,亦是他的优良记录在起作用。
到现在为止,理查德的优良记录依旧未曾发生改变,他的确挫败于杨锐的科研竞争,但北大的理查德实验室没有撤销,那就不算是一次失败的记录,更何况,就现在的状态,他多一次失败记录,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唯一的问题,就要是要多受白眼,多拍马屁,多浪费时间了。
仔细考虑一番,又与人在美国的老友商量以后,理查德决定先不回国,而是做出点东西来,再去寻找新的资金,不过,这样做的风险就更大了,假如要用两个月的时间找钱,那他就要在三个月内做出有意义的东西,而相关的研究做到现在,用三个月的时间做实验,容错率是很低的。
理查德毅然决然。
他再次找到庞校长,提出自己的要求,说:“如果贵方将剩余的经费,一次性的交给我,我就放弃诉讼,并且自己想办法维持理查德实验室,做出的成果,也会按照原先的协议,签上北大的名字。”
庞校长自然不敢答应。
理查德又加上砝码,威胁自己会直接撤离,并且在接下来的国际医学生物工程大会上曝光其行为,并直接点名庞校长。
这下子,庞校长才有了切肤之痛,犹豫起来。
经过几天的纠结,理查德终究是拿到了接下来几个月的款子,也是北大给他的最后一笔款。
理查德用这笔钱订购了新的器材和试剂,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不是自己做的,一些小型的生物公司专业提供它们,这也是小型生物公司的立身之本。
普通的大学教授,如果能够做出一两种有竞争力的生物材料,用来开一家公司的话,年盈利百万美元是很轻松自在的事。
到21世纪,这种风潮同样传染到了中国,很多教授研究员乃至研究生的研究目标,都是申请专利,开设小型生物公司,小到精确的PH试纸,细菌培养基,免疫细胞,大到老鼠兔子乃至黑猩猩,都能创造极大的利润。
而在80年代,这样的生物公司的数量更少,售卖的生物材料的价格更贵,但不管怎么贵,还是比实验室自己做便宜和省钱。
理查德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要在资金告罄以前做出给投资人看的东西,也不是容易的事。
理查德变的比以前更加忙碌,也意味着胥岸青和朱家豪等人更加忙碌了。
如果说,这两只科研狗以前只是被榨出血,现在就是要被榨出骨髓了,更别提他们还需要三五不时的参加期末考试。
才三天的功夫,朱家豪就受不了了,胥岸青也就多坚持了半天时间。
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并且做高强度的精确实验,稍微有点空闲还要阅读文献,复习考试,这种情况想想是可以,做起来就太痛苦了,而且,人的身体机能也做不到无限透支。
在第二天的考试中睡着以后,胥岸青再也忍不住了,找到理查德要求放假。
理查德大发雷霆:“你们是同一个学校的大一学生,杨锐能够坚持,为什么你们不能坚持。”
胥岸青听的青筋直跳,说:“如果论工作时间,杨锐可没有我们坚持。”
朱家豪也连连点头,说:“杨锐都要回去过年了,还坚持什么呀。”
理查德眼皮一跳:“什么意思?”
胥岸青气愤的道:“杨锐每天的工作时间……”
“不是你。”理查德打断胥岸青的话,问朱家豪道:“你说杨锐回去过年了,是什么意思?”
“过年就像是你们过圣诞节一样……”
“我知道中国年,我是问,他回去过年了?已经离开了?”
“还没有走,但正在准备吧,我听他同乡说,杨锐给他们都买了火车票。”朱家豪挺羡慕的,问:“春节也没几天了,我们啥时候放假啊。”
“我们不放假!”理查德眼神闪着光,说:“杨锐太天真的,现在回去过年,难道指望我会放过他?唔……他也许是在放烟雾弹,让我们放松警惕,不用管他,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应该努力……”
“他都宣布放假了,华锐实验室里的人,想回家的都可以回家,本地的或者不回家的才留下,还给加班费。”朱家豪几乎是伸着舌头说话。
“我们不能因为对手的动向而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其然间,理查德开始用对手来形容华锐实验室。
胥岸青却是眉头一皱,小声用中文问朱家豪:“你怎么这么清楚华锐实验室的情况?”
“我就问人。”朱家豪有点心虚。
啪啪啪!
理查德的拍手声打断了胥岸青的询问,他将全实验室的人都叫了进来,开始了“胜利”前的演讲,其重点就在于再接再厉,战胜华锐。
朱家豪一声悲鸣,心想:早知道就不来理查德实验室了。
……
369。第369章 漂漂亮亮
每天早晨,理查德都要大谈他的美国精神,并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己有带人去美国的意愿和能力。
以前的时候,理查德才懒得说这些话呢,那时候,他的理查德实验室资金充裕,要什么政策有什么政策,无论是来自北大的老师还是学生,都能安安稳稳的呆在实验室里,一边做研究赚补助,一边积累经验和资历,即使理查德什么都不提供,也有北大给他兜底。
然而,好日子总是过的比较快。为了节省经费,理查德实验室的补助变少了,条款要求多了,试剂等材料也开始讲究节省了,最让理查德担心的是北大的政策变化,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一批研究员了。
实验室的吸引力下降了,工作量还大大的增加了,理查德能谈的,也就只剩下精神了。
好在80年代的中国依然淳朴,勉强让理查德给骗了下来。换成20年后的中国实验室,光谈理想和精神的老板,早就被人给丢开了。
即使如此,朱家豪和胥岸青依然觉得郁闷,而两人排解郁闷的新方法,是用少的可怜的吃饭时间,顺便偷听其他同学的谈话。
哪个系的学生先放假了,谁谁谁传出绯闻了,哪里又有两只野鸳鸯被巡夜的给抓出来了……
80年代的学生一样分泌荷尔蒙,一样被荷尔蒙催的成双成对,不同的是,20年后的学生至少有钱开个房什么的,80年代的学生就不用想了,有钱也没地方开房去。
当然,80年代的光棍汉更多,像是朱家豪和胥岸青这种****夜夜被堵在实验室里的学生就更是没有女朋友了。
在被理查德摧残的日子里,朱家豪和胥岸青只能从食堂里的聊天获取力量,现在,就是让他们自己聊天,他们都累的没精力去聊。
“听说了吗,清华有个特漂亮的女生,最近几天,都到咱们学校找个男生。”突然,一队人端着饭盒路过,边说边分享信息。
“有多漂亮?”同行者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
说话的人有点郁闷:“你们就不想知道她来找哪个男生。”
“反正不是我。”
“说了我也不认识。”
“怎么个漂亮法子?”这位最直接,连解释都省去了。
传消息的这位叹口气:“多漂亮我也没见到啊,光听人家说了。”
“那你就没问一下?”
“问倒是问了。还是说漂亮呗,皮肤白,眼睛大,嘴唇红红的……”
“我们家养的羊也是这样。”
几个人哈哈的笑了起来。
在没有朋友圈没有QQ没有校友网的日子里,流言蜚语都来自于口口传播,除了准确率低一点以外,效率其实是不低的,更难得的是这种信息还不要求准确,只是传播,说的人开心,听的人快乐。
忙的没朋友的朱家豪竖起耳朵来听,见对方坐的远了,颇有些遗憾。
胥岸青一把拽住他,却是主动跟了上去。
朱家豪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小挣脱瞬间,也跟着去了。
这时候,几个人终于说到了男生。
只见掌握着消息的男生神神秘秘的道:“她找的这个男生,据说才是大一。”
“才大一?”
“大一我们不认识呀。”
趴在桌子上一起觉得神秘的男生大为扫兴。
只有传消息的男生不急不躁,说:“你们认识。”
“咱们系的?”又有人来了精神。
消息男摇头。
“我们也没见过别的系的新生呀。”
“你老听到。”消息男不再吊胃口了,咳嗽一声说:“生物系的杨锐,有印象吗?”
“哦……听说了,是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的。”
“还在一个外国的实验室工作。”
“香港的实验室,港资,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就变成外国的实验室了?政治都学狗脑子里去了。”
“学那些做什么,我看学政治的才是狗脑子。”
几个人旋即开始进入了热烈的政治话题讨论,同时伴生的还有方法论等等严肃问题。
和流言蜚语的八卦比起来,80年代人显然更喜欢政治卦象。
朱家豪看了胥岸青一眼,问:“杨锐还有时间和清华的女生玩?”
“兴许就是见个面。”胥岸青从理智上认为,杨锐浪费时间在女生身上是值得高兴的事,但从本能上,胥岸青又觉得不爽。
朱家豪撇撇嘴,说:“咱们连吃饭都要看着时间,他有时间见面就了不得了,哎,你说,要不要给理查德说一下。”
“说什么?”
“就说杨锐没有像咱们一样,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呀,让理查德也轻松些。”
胥岸青哼声道:“骄横!”
“啥?”
“我说杨锐呢,骄横透顶,现在不想办法保持优势,难道真以为自己能赢了加州大学的教授?”
“他不是已经赢了。”朱家豪相当不解。
胥岸青语气一滞,道:“他赢了一次,不代表次次都能赢。”
“他现在的进度比咱们快呀。”
“也快不了多久了,他也最多就提前我们一个月的进度。”胥岸青说到这里,语气稍微有点虚。
朱家豪呵呵一笑,说:“我觉得不止一个月的进度。”
“不止一个月的进度,他也没有领先多少,只要实验出一点问题,我们就能追上几天时间,何况是谈情说爱,每天都被耽误工夫。”胥岸青说着说着,就气愤起来。
朱家豪不解的问:“你生气啥呀,这不是好事吗?他耽搁了时间,我们追上进度,给他个教训,这不是你之前告诉我说的,说你要赢的漂漂亮亮!”
“我不光要赢,还要赢的漂亮,赢一个骄傲自大的杨锐有什么意思!”胥岸青拉着朱家豪,开始向外走,说:“他现在连实验室都不去了吧,这算是什么!”
朱家豪被拖着走,小跑着问:“咱们去哪?”
“去见杨锐!”
“见杨锐干什么呀。”
“我要警告他!”
“啥?”
“我要赢的漂漂亮亮,不给他借口。”胥岸青越走越快。
朱家豪整个人都蒙圈了,他一方面觉得胥岸青说的好有道理,另一方面,他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好一会儿,朱家豪轻声说:“咱们就是理查德实验室的实习生,赢杨锐和咱们没关系吧。”
胥岸青的脚步一绊,却是充耳不闻,走的更快了。
……
370。第370章 回家
胥岸青一直在与人竞争和比较。小的时候,他和大院的孩子一起比家长的职位和军衔,正好胥父节节高升,竟是让他有了竞争胜利的快感。
恢复高考以后,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学习,胥岸青正好脑袋灵活,天赋的学生能力超强,从班级比到年级,从年纪比到大院,竟是再无对手。
短短的几年时间,胥岸青在学习方面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现如今,又是一个极度重视学习的年代,胥岸青只要保证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就可以无视周围的人。
若是用后世的话来说,胥岸青在过去几年里的生活,简直是爽爆了。
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女生爱……
胥岸青在竞争和比较中,从来都没输过。
直到杨锐扰乱了他的计划。
全国状元这种东西,一年只能有一个,一个人一辈子也只有一次机会,杨锐得了第一,自然没有胥岸青的什么事了。
更令他不舒服的是,进入大学的杨锐,一点都没有小镇学生的生涩与拘谨,他不仅以超快的速度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跑的比胥岸青自己还要快。
胥岸青无论如何都想要赢过杨锐。
即使他本人不能直接赢下来,理查德实验室赢过杨锐也是一样的。
虽然真正运行理查德实验室的是教授理查德,但胥岸青刻意不去想这种事……
宿舍区一晃就到。
石制拱门上的爬山虎皆已枯萎,仍然恋栈不去的扒在那里,周围的树木也掉光了叶子,只有青松耷拉着叶子,尽可能的吸收着的光线。
冬季的北京并不温柔,有点像是校园里的生活,看似轻松,实则费心。
“杨锐呢?”胥岸青有几天没回宿舍了,进到宿舍楼里,却是来到了杨锐的宿舍。
仿佛永远蜷缩在窗边上铺的董志成伸头瞅了一眼,认出是胥岸青了,就道:“杨锐和人遛弯去了,你去湖边找吧。”
胥岸青想起食堂里听来的话,皱眉道:“是和一个清华的女生遛弯去了?”
“估计吧。”董志成不甚关心的说了一句,缩回到了床上。
“这么紧张的时间了,还跑去遛弯,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理那些女生有必要吗?”胥岸青一点都不理解杨锐在想些什么,摇着头出门去了。
董志成突然想起杨锐说过的某个笑话,等胥岸青将门关上了,摇摇头,道:“猴子!”
胥岸青在未名湖边见到了杨锐。
冬季的未名湖依旧光鲜亮丽,而在湖边的杨锐与小白牙仿佛融入了风景似的,远远的看着,就令人心旷神怡。
胥岸青的脚步顿住了。
朱家豪傻乎乎的道:“你要警告他就快点吧,再不赶回去,刘助教非得气死。”
“他身边还有人呢。”
“有人就怎么样了?”
胥岸青未答,一会儿却喃喃自语的说:“不知道谈恋爱是什么感觉。”
朱家豪傻眼了,通过实验室里的工作,他学到了不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包括这种啊。
胥岸青也很快意识到了,使劲咳嗽一声,掩饰道:“我是随便说着玩的,你看杨锐这样子,哪里还像是个研究员。”
“也不能说研究员就是光棍吧。”朱家豪小声的为自己正名。
“谁说研究员就是光棍了,但你看杨锐的样子,像是能研究出东西的吗?”
“你要警告就赶紧的,不想警告了,咱们就走吧,耗着是什么意思呀。”朱家豪催着胥岸青,总觉得他浪费时间。
胥岸青想了想,还是动了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背对着两人的小白牙转了过来,只见她明眸皓齿,身材高挑而骄傲,轻轻的微笑如同清晨的阳光,温暖而不激烈。
胥岸青突然变迟钝了。
“那边是你同学?认识吗?”小白牙在学校里习惯了被人行注目礼,发现有人盯着自己,表情也没什么变化,像是明星一般淡然。
杨锐顺着她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冲着胥岸青笑着点点头,说:“是同学,理查德实验室的,估计今天也在休假吧。”
“你们也太忙了,对了,你要放假了,理查德实验室要放假吗?”
“大概不会。”
“那你们岂不是要落后了。”小白牙对此颇为关心,她在清华读书,理工科的竞赛显然要更多一些。
杨锐耸耸肩,道:“黄茂做的相当好,他准备留下来继续做,涂宪和王晓芸是北京土著,除了年三十和初一休息以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过来当助手,进度只快不慢。”
搞研究的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当然,实验过程中,一些部分是可以通过大兵团作战来缩减时间的,但也有一些部分,是只能依靠天才来突破瓶颈的。
不过,现在的华锐实验室有了日渐成熟的黄茂,又有了水平不错的涂宪、王晓芸和魏振学,属于天才和人数俱全的状态。
尤其是在杨锐已经确定了大方向的前提下,所有的小问题几乎都可以被黄茂和涂宪等人独立解决。
事实上,就科研天赋这一点,杨锐还是略逊于黄茂的,在遇到那些论文中没有,或者他完全不熟悉的情况的时候,杨锐独立突破的几率是低于黄茂的。
特别是在离子通道的研究中,黄茂就像是天生的嗅觉似的,总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原本就很繁复的第二阶段,杨锐干脆将主导权交给了黄茂。
要做奥本海默似的人物,就不能指望还有霍金似的头脑,思考和行动的时间总是相冲的。
小白牙很是信任杨锐,注意力很快转向,说道:“土著好难听,要你这么说,我也是土著了。”
“土著是褒义词。”杨锐笑笑:“根据城市的繁华程度,决定土著价值。”
“就是户口喽?”
“哦,这么说也不错。”
“你留在北京没问题的,那你以后不也是土著了。”小白牙笑了,眉毛都飞扬了起来。
清华的考试结束的要早几天时间,于是,没有了考试威胁的小白牙,趁着回家钱的时光,天天约杨锐出来聊天瞎逛,只觉得每天都是快乐的,笑也多了几倍。
这样的笑容,落在胥岸青眼里,又多了几分不明所以的惆怅。
“回去吧。”胥岸青说。
朱家豪讶然,问:“不警告了?”
“没劲。”胥岸青再瞅一眼言笑殷殷的小白牙和杨锐,立刻就往回走。
……
十六号,大一新生的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北大的校园迅速从热闹转为冷清。
距离过年已经很近了,而就现在的交通条件,回家将是一场漫漫征途,除了一些不准备回家的学生以外,想赶上年节,就得快点出发。
杨锐打了几通电话,通过捷利康的关系,买到了十几张回乡的卧铺票。就目前的公路条件,出远门的唯一方式,其实就是火车,即使是有条件做飞机的人,除非是从大城市到大城市,否则也无法做到点对点的到达。
捷利康作为外资公司,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有数不清的外汇,而且是想付给谁就付给谁。
在需要的时候,运输一车的烟叶,捷利康也可以支付外汇,而即使是铁老大,瞅着绿色的美元,也会走不动道的。
杨锐作为第二大股东,理所当然的享受着捷利康在中国区的待遇,要求定下几张卧铺票更是容易。
除了锐学组的成员以外,杨锐还帮汪颖、赵平川等人准备了卧铺票。
他们都是杨锐准备发展的锐学组成员,也是杨锐第一次向他们展示锐学组的好处。
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
特别是当景存诚派了儿子,开着两辆卡车来帮杨锐等人搬运行李的时候,效果更是飙升到了巅峰。
80年代人除了有熟人能开单位的车来帮忙的,出租车的价格是高的离谱的。北京市内的出租车使用的还是奔驰和皇冠一类的车型,打一次车上百块是很正常的,除了外国友人能用得起,普通人根本没有用车的概念。
但是,在这个拉杆箱都少见的年代,有辆车帮忙运行李的方便,却又是超出想象的。
站在卡车后斗,看着底下的同学扛着大包小包,等公交车,挤公交车,扒公交车,自有一股酸爽默默的在心间流淌。
……
371。第371章 热烈欢迎
放假回家能坐卧铺,令锐学组的学生无比的兴奋。
80年代的火车运力本来就是极紧张的,平常时分,在一节额定100多人的车厢里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