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工_沙包-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老太太微微一笑,示意道:“各位请慢用。”
说着,她一手拎着瓷壶,一手拎着水壶,慢悠悠地走了进去。
苏进注视着她的背影,这才低头,端起兔毫盏,端到鼻端,轻嗅了一下。沁人心脾的清香气息涌了进来,极其诱人,更引人注目的却是茶杯盏底现在的样子。
兔毫盏兔毫盏,最显眼的就是盏底盏壁的根根金色“兔毫”,它是瓷器烧制时,金属高温变化的结果。苏进面前的这个茶盏,根根金丝粗细相当,均匀分布在盏壁四处,呈现放射状。如今在微黄茶水的映衬下,金色越发明亮,被后面黑蓝色的底色一衬,简直像漫天星辰齐亮,美不胜收。
显然,这是建窑兔毫盏中的精品!
这时,即使是苏进,也一时间有些出神,旁边天工社团的学生更是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徐英才轻声感叹:“都舍不得喝了……”
岳明的声音跟着响起:“是啊,真是太美了。一个瓷杯,竟然也能这么美!”
苏进微微一笑,举起杯子,轻轻喝了一口。芳香化成实质涌入口中,从喉咙滑了下去。这一刻,芳香如云般升腾起来,仿佛沁透了他头脑脑腹间的每一个细胞,这种感觉,何止是回味悠然!
看见他的动作,天工社团的学生们终于也学着他的样子,把茶喝了下去。
“好茶!”
“好好喝!”
单一鸣半闭着眼睛享受了一下,摇头晃脑地说:“果然好茶,可惜,要是以正宗茶艺相佐,味道或许会更佳。”
“啪”的一声,他被师父拍了脑袋:“装什么逼?这是饭前茶,什么正宗茶艺!”
单一鸣的气势马上被戳破了,他摸着脑袋喃喃自语:“老师,多少也给我留点面子嘛……”
张万生瞪他:“你也知道是在你老师面前?那你还要什么面子?”
单一鸣被他一瞪,马上就怂了,不敢说话了。
这师徒俩的相处模式,苏进和天工社团的学生们平时也是看着的,这时一个个都在偷笑。倒是裘四段,疑惑又震惊地看了看单一鸣,又看了看张万生。
这两人今天一天都在一起,单一鸣对张万生的恭敬态度他不是没看出来,但完全没敢往师徒的方向去想。
一来是因为两人的年纪看上去差不多,二来……单一鸣已经是七段了,他的老师会是什么级别?
但现在,两人的对话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张万生的确就是单一鸣的老师!
裘四段虽然跟单一鸣不是一个系统的,但好歹也同属于文安组。一个以前听过的传言在他脑海中缓缓浮现出来,他越发震惊地盯着张万生看。
张万生感觉到了,他淡淡地瞥过来一眼,裘四段立刻低下了头去。
震惊不断在裘四段心里翻涌着,他想,如果这真是那位传说中的人物,他今天一天都在这里,这代表着什么?再回想起他跟苏进对话的态度……
裘四段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
突然间,他就打定了主意。
今天的确挺辛苦的,他每次打电话回去,老韦都要叨叨两句,他还琢磨着明天把工作交给老韦,让他过来的……
现在他想好了,明天也得是他亲自过来!老韦再怎么死缠烂打,这个活计也不能交给他!
还有……他微微侧头,瞥了苏进一眼。对这个年轻人的态度,看来也要重新考虑了……
裘四段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见旁边徐英的笑声:“老盛,我就猜是你!”
裘四段抬头,只见一个陌生老头端着托盘走了过来,把上面的东西放了下来。
三个精美的白瓷盘子里,分别放着四种鲜果、四种干果和四种蜜饯果子。
徐英只笑了一句就闭嘴了,盘子放下来之后,所有人都惊讶地盯着看。
裘四段一眼扫过鲜果盘,也惊讶了。四种鲜果分别是西瓜、苹果、梨、葡萄,都不是什么珍罕物儿。但是,这四种水果都被用极其精妙的刀工,雕成了小动物的形状!
虽然只是水果雕成,但每个小动物都鲜明灵动,仿佛随时都要活过来一样。
光是这份手艺,就不由得让人慎重起来了。
这真的是一顿“家常便饭”吗?
徐英叫道:“老盛,这是你做的?”
盛老头围着白色的围裙,冷哼了一声,道:“不是我,还是你不成?”
徐英张了半天的嘴,终于叫了起来:“看不出来啊!你还会做菜!”
姓“盛”……裘四段琢磨着这个姓,突然想起来了。
天工社团修复的这些文物,不就是盛家的吗?
上个礼拜,他额外关注了一下盛家的文物,足有两百多件,再加上南锣鼓巷的一座大宅,完全可以称之为“巨富”。
这些东西的主人,其实就是面前这个貌不起眼的老头?
这样一个“巨富”,今天亲自下厨,给他们做菜?
活了这么大年纪,裘四段自以为也见过不少世面了。但他还真没见过今天这种情况!
苏进扫了一眼三个盘子里东西,抬头微笑道:“我猜,接下来还有八道凉菜,全部都是冷荤?”
盛老头眯着眼睛看他,点点头,转身走了进去。
所有人一起看向苏进,岳明问道:“老大,你怎么知道?”
“四鲜果、四干果、四蜜饯,八冷单,八宝果羹、八味炒菜……这是晚清时期,大户人家招待贵客的正宴!”苏进眯着眼睛看向厨房方向。他之前就在猜测,盛家如此大宅,会是什么身份来历。
现在,他有点猜到了……
果然,接下来上菜的次序和种类,都跟苏进说的一样。
从果盘开始,大家纷纷举起了筷子。
这筷子也很不一般,镶银红木,木质柔润生光,镶银精致华美,一看就是古物。
美器必配美食,桌上一开始还有接连不断的感叹声,没过多久,声音就全部消失了。
忙了一天,大家本来就饿了,更别提,眼前送上的食物简直出人意料的美味!
不,这不是用普通的“美味”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徐英是个吃货,自诩为“美食家”,他吃完冷荤中的两道,就把右手的筷子换到了左手,眼睛紧闭,表情痛苦地擂了两下桌子。
他旁边坐着的就是岳明,紧张地问他:“怎么,不舒服?”
徐英抓着岳明,小声嚷嚷:“你说,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以后吃不到了怎么办?我稍微想一想,就满心痛苦……啊!”
岳明没好气地把他甩开:“你演电影呢?这么夸张!”
他用筷子挑起碗里一根兔丝,慢慢送到口中,细细品味了一下,还是不得不承认徐英的话。
这兔丝长一寸,宽三分,片片轻薄,根根不断,吃起来完全没有兔肉常见的干柴感,反而极其滑/润鲜嫩。微嚼两下之后,口中连一点渣滓也没留。
光是这道椒香兔丝,就能拿到普通饭馆里去当一道招牌菜,而在这里不过八道凉荤中间的一味而已。
其余七道凉荤,每道的刀工、味道、口感都不在这椒香兔丝之下。
盛老头这手厨艺,真是绝了!
0188 考一考
一道道菜接连不断地上上来,很快摆满了整整一桌。
盛老头端着一道汤锅上来,放在八仙桌正中央,道:“还有两个汤菜,两个炖菜,放不下了,吃完再上。”
说着,解下围裙,放到一边,在纪老太太旁边坐了下来。
魏庆夸张地说:“还有啊?吃得完吗?”
盛老头一手捏起筷子,靠在桌边,斜他一眼:“先吃,再说吃不吃得完!”
他平时总是一副阴沉沉的样子,天工社团到这里来近一个月,都没听过他开口。要不是后来出了纪老太太这个事,大家也不会跟他拉近关系。
不过今天他坐在这里,似乎跟平常没什么不同,却额外显出了别样的气势。用魏庆跟徐英的嘀咕来说就是“王霸之气”,但说笑之外,大家也看得出来,这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拥有超强的能力而积累出来的自信与游刃有余。
这种气势,苏进在修复纪老太太那对瓷碗时,身上也曾经出现过……
纪老太太微微一笑,举筷道:“家常便饭,大家随便用吧。”
她的态度非常从容,但到现在为止,谁会觉得这真的只是一顿“家常便饭”?
无论是盛装食物的食器,还是里面摆放的美食,都是普通人见不到、吃不到的……他们恍惚有一种感觉——所谓的国宴,也就是这样了吧?
此时席上,除了纪老太太和盛老头两个“主人”以外,最从容的就是苏进和张万生了。
两人同时举筷,随意地夹了一道菜,放进碗里,慢慢吃了下去。
徐英看着苏进的表情,突然凑过来小声问道:“老大,这样的宴席,你以前也吃过?”
苏进笑笑,没有回答,只是说:“赶紧吃吧,盛爷爷难得亲自出手,还不珍惜?”
他笑着看向盛老头,盛老头回视着他,轻轻地哼了一声,别过脸去。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宴席上,菜都是一道道地上的,很少像这样一股脑儿全送上来。
不过今天这毕竟是“家常便饭”,没有人在旁边服务,就像普通宴席一样全送上来了。
这样也好,要是纪老太太跟盛老头不上桌,大家还不好意思自管自地吃呢!
有苏进和张万生带头,大家很快就挥着筷子吃开了。
这一正式开吃,就停不下来了。
席间没一个人说话,只有杯盘碟筷撞击的声音。
一道大席,菜的品种的确不少,但每道菜的份量却是刚刚好的。
在场的除了五个老人以外,其余全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最是能吃的时候。
这时候,就连两个女孩子也忘记了常常挂在嘴上的“减肥”,只顾得上吃了。
倒是掌勺的盛老头,懒洋洋地端着茶盏坐在一边,看着大家吃,很少动筷。
渐渐的,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对于大厨来说,再没什么能比大家享受他做的菜更愉快的了。
他的目光在学生们身上扫来扫去,最后一抬眼,看向了苏进。
相比之下,苏进吃得相当克制。
每道菜只尝两口,点到即止,绝不贪嘴,似乎一点个人偏好也没有。同时,他的表情也很平静,面带微笑,夹菜进食的动作都非常从容。
这种节制与从容很有风度,在某些人眼中,甚至可以称得上“大家风范”,但盛老头看着却有点碍眼了。
他皱着眉头,盯着苏进瞧了一会儿,突然放下筷子道:“我考考你。”
这种规格的宴席,苏进在上个世界里吃过无数次,比这更高级的也有,当然不会太吃惊。而且,他现在已经猜到了盛老头的身份,正在心里想着什么。
听见盛老头的话,他吃惊地抬头:“啊?”
盛老头说:“听说这世上的事儿,就没有你不知道的,看着也不像是第一次吃这种饭,那我就来考考你。”
苏进失笑,他拿起纸巾,抿了抿嘴,道:“我当然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不过……你要考什么?”
他抬起眼睛,眼神非常清亮。
周围的人顿时来了兴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两人。
苏进说前一句话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是一个拒绝,没想到后面一句话,突然急转直上!
盛老头要考他什么?苏进真的什么都不怕考吗?
席上大部分人都放慢了进食的速度——桌上的菜太美味了,实在舍不得不吃,但注意力多少还是被两人吸引了过去。
盛老头沉吟片刻,声音响起,道:“那你说说看,这道菜是用什么做成的?”
他指的是面前的一盘豆腐,这豆腐成块煎制,通体金黄,表面遍洒着半寸长的绿葱,看上去就像是最普通的那种家常豆腐。但吃下去以后才会发现,这豆腐外脆里嫩,带着酒酿的醇香,余味极其鲜甜,好吃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
徐英有点歧视素菜,这豆腐刚被上上来的时候,他半天没下筷。他旁边坐的是岳明,这小子吃过之后,闷不吭声,一块接一块地夹个不停。
徐英觉得不对了,从他筷子下面抢出来一块,立刻又露出了之前的那种表情,马上跟跟岳明抢了起来。当然,他们的敌人不止对方,还有旁边好几个呢!
这时听见盛老头发问,他们的眼睛顿时亮了。
是啊,他们也很好奇,这豆腐是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好吃!
苏进没有直接回答,突然问道:“古人为五斗米折腰,盛爷爷让我传授这道菜的技巧,是不是也得三折腰?”
盛老头手一顿,停止了动作,扬眉看向他。
苏进笑了,他点点桌子,转向其他人道:“这就是这道菜的典故了。这道菜的名字叫蒋侍郎豆腐,是用成块豆腐两面去皮,切成十六小块,晾干,用猪油热煎。翻身过后,加好酒酿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后,加少量糖,滚第三回。然后加一百二十段半寸细葱,缓缓起锅而成。蒋侍郎豆腐对火候的要求非常高,味道里兼具酒酿的酒香味和虾米的鲜香,好做又好吃。”
所有人听得连连点头,然后齐刷刷地看向盛老头。
盛老头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道:“哼,果然清楚。没错,这就蒋侍郎豆腐!”
柳萱好奇地问道:“蒋侍郎是谁?你刚才说的典故又是什么?”
她身边的林若也难得停了筷子,兴致勃勃地看着苏进。
苏进笑着问道:“你为什么不问一问,这道菜的名字是谁取的?”
一般来说,一个食客可能会关注一道菜是怎么做的,可能会关注它背后有什么典故,但真的很少会关注它的名字是谁取的,怎么来的。
但既然现在苏进问了,那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柳萱也好,其余天工社团的学生也好,对苏进都有这样的信心。
听见他这样说,柳萱眼睛一亮,立刻追问道:“是谁取的?”
苏进环视四周,问道:“袁枚这个人,你们听说过吗?”
贺家简直就是一个走动的数据库,他目光微垂,接着抬了起来,道:“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方劲松跟苏进一样是历史系的,这样一个名人他当然是听说过的。他补充道:“袁枚倡导‘性灵说’,讲求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提倡诗人要有独特的个性,‘做诗不可无我’。然后把个性、性格与才华、学识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诗人自己的诗歌。”
他还准备继续说下去,徐英已经先嚷起来了:“知道了知道了,清朝的大诗人嘛,我也是听说过的,然后呢?这菜的名字是他取的?”
苏进责备地看着他,摇了摇头道:“徐英,文物跟历史从来都不分家,你对历史应该更认真一点。”
徐英被教训得乖乖低头,道:“是,我记住了……”
苏进真的拿徐英有点没办法,他道:“没错,这道菜的名字,就是袁枚取的。蒋侍郎指的是蒋溥次子蒋赐棨,官至户部左侍郎。有一天袁枚到蒋家做客,酒过三巡,蒋侍郎一时兴起,为了显摆自己的厨艺,亲自下厨,给袁枚做了这道豆腐。袁枚惊为天人,问蒋侍郎豆腐配方,蒋侍郎笑着问,古有为五斗米折腰,你想知道这豆腐的配方,是不是也得给我三折腰?”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苏进含笑看着他们,道,“袁枚这个人也很有趣,他竟然就真的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蒋侍郎鞠了三个躬,蒋侍郎也如约把豆腐的配方告诉了他。后来袁枚把它记在自己写的《随园食单》里,就此流传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带一提,《随园食单》真是装逼利器……
感谢fatfox911(5000)、书中半日闲(500)、匆匆那年yyww(500)、29号树袋熊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Fou4v的天天支持!!!
0189 开个餐馆吧
“这些名人真有意思!”岳明听得笑了,“一个侍郎亲自下厨做菜,一个诗人为了碗豆腐三鞠躬,真的一点架子也不要了。”
“这有什么。”徐英撇嘴,“这证明,我们古往今来的吃货,都是一样的!为了这样的豆腐,鞠几个躬算什么!我靠,魏庆,你给我放下!”
他俩说话的时候,魏庆已经夹起了最后一块蒋侍郎豆腐,送到了嘴边。徐英叫起来的时候,魏庆得意又从容地晃了晃那块豆腐,当着他的面送进了自己的嘴里。
徐英恨恨地看着他,一转眼,眼疾手快地抢在岳明前面,抢了盘子里最后一个鸡肉卷。
桌上大家哈哈大笑,盛老头表情古怪地看着苏进,问道:“你小子真的什么都懂啊?”
苏进笑了,说:“那是您正好问到我懂的内容了。”
盛老头抬了抬下巴,说:“哦?那你还懂什么,说来听听?”
苏进不想多说,盛老头却很坚持,苏进逼不得己,放下筷子,抬眼道:“盛爷爷家祖上,应该是御厨出身吧?”
“哦?你怎么知道?”言下是认了。
“之前看见盛爷爷家的房子和东西,我就在猜,这一家应该出身不凡。但当时还有点拿不定主意,因为家传的文物里没有什么太明显的特征。刚刚看到这一桌菜,我才真正确认。这些菜有一半是常见的御宴例菜——譬如徐英刚才吃的这个山鸡如意卷,还有甜点里的白糖油糕,这道三鲜鸭子、鸡汤白菜……都可以在清代御宴的菜单里看见。再加上盛爷爷的刀工、做法、摆盘的方法……综合起来,就能看出来了。”
他侃侃而谈,盛老头表情阴沉,也看不出他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苏进一点也不紧张,道:“不过有一点很好的是,盛爷爷并没有故步自封,今天这桌席在御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变通。以前御宴上,经常会有烩雀舌、鸭掌珠这样的菜。只取食材的一点精华,其余弃之不用,特别浪费。今天这里一道也没有,我觉得挺好的。”
听到这里,盛老头的表情突然有点不自然了,下意识地看了纪老太太那边一眼。
老实说,他之前列菜单的时候,还真列了一道烩雀舌,列出来的时候还很得意,觉得这些小家伙们肯定没吃过,没准儿听都没听过。到时候得叫他们看看,什么是皇家的气派,御厨的风范!
还好纪老太太及时劝阻,说今时不同往日,没必要这么浪费。
老实说,当时盛老头心里还挺不服的,也就是纪老太太说,他才勉强接受。现在一听苏进的话,他的心里就是格登一下。
要是真做了烩雀舌,还不知道这小子心里会怎么想呢!而且以这小子的性格,肯定不会说出来,只在肚子里犯嘀咕,那可就太讨厌了……
其实盛老头这也是以小人之心,度苏进君子之腹。
他一个御厨传人,亲自出马,费尽心思给学生们做这样一桌菜,苏进领情得很。不管是嘴里还是心里,苏进都不可能说他什么。
这时,徐英无意识的一句话给盛老头解了围:“啊?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还挺想吃吃看的……说起来也是有点浪费,不过今天这菜也棒极了,我想都没想过,豆腐这种东西,也能做得这么好吃!盛爷爷,我说,你去开个餐馆吧,包管生意火爆!”
他馋涎欲滴地看着盛老头,目的昭然若揭——盛老头要是能去开餐馆的话,他就有机会去吃了!就算贵,总也能有攒够钱的机会的。
盛老头轻轻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另一边,苏进跟纪老太太对视了一眼,却一起扬起了眉。
…………
苏进等人和乐融融吃饭的时候,全国所有看见吉光榜的文修社团还在爆炸中,同时被震惊的,甚至还有几个文修专业。
天工42号社团到今天为止的分数,已经在吉光榜上显示出来了——284分!
现在,他们仅次于江岭大学盘木社团的361分,位列吉光榜总榜第30名,在所有文修社团里排名第二。
最最不能忽视的是,这284分是这个社团在一天的时间里拿到的——准确地说,从下午三点开始,直到下午六点,总共其实只有三个小时。
三小时从零分直升284,到达这个位置,这速度、这效率,真正达到了一鸣惊人的地步。
现在,天榜群里吵成了一片,无数消息流水一样往上刷,天工42号所有的资料全部被翻了出来,甚至比之前地榜群里看得更仔细。
社团所属的学校、人数、成立时间、维修的文物、文安组特地为他们修改的规则……
万物生的文物资料上会写清申请时间和鉴定时间,所以大家也看到了,其实这些文物并不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而是从上个星期就开始了的……
这总算让人觉得欣慰了点……
不,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欣慰好吗!
的确是多了一周的时间,但说到底也只有一周!
所有人开始换位思考,如果换了我们,我们有这个本事吗?
一想到这里,所有的社团同时沉默了。
不,他们的确没有这个本事。
换了再高级一点的文修专业还好说,毕竟他们的人数和信誉度摆在那里。而他们文修社团?怎么可能有这个效率!
这个天工社团……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最令人感到好奇的还是他们跟京师大学文修专业的关系。
就像地榜群一样,很快有人反驳了“分兵”的想法。随着更多人开始打听,天工社团成立的原因很快被八了出来。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仅是没有关系,甚至两边还有矛盾!
京师大学文修专业一直对这个新社团不满,想要打压他们!
这就更让人掀桌了,一个只有六个新手、毫无背景、四段指导老师还被远远调走的社团,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到这样的成绩?
所有的“内幕”全部扒出来之后,群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
很快有人笑了起来:“说起来,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好的嘛。又有新人加入,还是这么有实力的新人,我们应该欢迎啊!”
两三个“老好人”在群里表态,得到了一些附和声。
但更多的人还是沉默着,又过了一会儿,一句话出现了,是匿名发言——
“不是我想打压新人,我就是觉得有问题。六个人的新社团,没有背景,两个星期拿248分,谁信啊?”
“我也觉得,太离谱了。还有这个什么特殊加分规则,什么鬼玩意儿?我们在万物生上申请了这么多年文物,从来没见过这个规则,这社团一出现就来了?明摆着就是作弊啊!”
“嗯……我仔细看了看鉴定说明,我是觉得,如果真的是这种修复水平的话,会给附加分也很正常。”
“屁!如果真能修到这样,我也认了。才入门的新手有这水平,你信不信啊?”
“你问下大三角,他们刚入门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本事?!”
这句话一出,即使是匿名也暂时沉默了。
所谓的大三角,不是指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而是指的个人榜排名最前的三个人:千秋雪,紫气东来,楚天阔。
这三个人的个人分数全部都在一千分以上——楚天阔本来还略差一点的,最近修了一件三级文物,拿到了42分,刚刚好越过一千分的门槛。
这三人的分数高高在上,就像金字塔最上面的那个尖角一样,被大家这样称呼了起来。
这三个人都是正经文修专业出身,在全国的高校范围内也算得上是光彩夺目,但谁能记得起来他们刚刚出现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至少,绝不是这种才一出现,就技惊四座的惊人情景!
做文物修复的,谁不是从底层到高层,一点点累积经验,一点点获得信任,一点点接触更多更好文物的过程?
这六个……不,五个新人,凭什么能拿到这样的成绩?
天榜群分析了半天,注意力现在主要集中在贺家等五个人的身上。
很明显,天工42号社团所有被修复的文物,全部都是这五个人修出来的。列在社长之位,那个叫“玉八刀”的,一件文物也没修,一分也没得。
这种情况在其他社团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毕竟大家都是学生社团,有些人就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或者特别擅长管理,所以站到了社长或者副社长的位置上,但其实文物修复本身的能力,远不如其他社员。
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天工42号社团也是这种情况,下意识地就忽略了苏进这个人。
同时也在地榜群挂了名的几个人,看到过“玉八刀”在地榜群的发言,隐约有点感觉,这个人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他的名下没有文物、没有分数总是真的。再加上,回想起他随口提出的那个建议,身跨两群的几个人不约而同地保持了沉默,把这件事瞒了下来。
不管是不是误解,似乎并没有解释的必要啊……
0190 社团第二
天榜群里,匿名对话还在继续,语气越来越酸。
到现在为止,文修专业的学生还没怎么加入谈话。
他们自然有他们的的尊严,一天两百多分的确很惊人,但对他们来说,还没到有威胁的程度。
反倒是那些文修社团,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一个接一个地踩下去,心情简直难以平复。
如果这个社团明天再这样冲一把,盘木社团第一社团的位置也未必保得住!
现在就有人在劝盘木社团的人,又像担心,又像怂恿地说:“你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老实说,这分数来得太不正常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背后做了什么事情?你们有关系的话,最好跟文安组或者文物协会打个招呼,查他们一下!不然,下一个被踩的就是你们了……”
同时在附和的还有十来个,这会儿,好像大家真的都很关心他们一样。
盘木社团的成员们心里也很有点不舒服,他们自己的内部群里也在讨论。
“我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是该打个招呼问一下,这个新社团的分数,太不正常了。”
“别,打什么招呼?你没看出来吗?这些傻逼们在拿我们当枪使呢!”
“啧,谁看不出来啊?但事实就是这样,很明显,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我说句话你们别不爱听,我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把我们当目标。”
“嗯……对。我也有这种感觉。我刚才在想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