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工_沙包-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周六下午六时,裘四段走到工作台旁边,拿起上面一个紫砂的蛐蛐罐,用手轻轻抚摸。
魏庆站起来,把申请表双手递到他面前。
裘四段一手接过申请表,扫了一遍,深深看了魏庆一眼。
他端起蛐蛐罐,手指一寸寸摸了过去。
这紫砂罐子表面有阴刻的一丛兰花,半只露头的蛐蛐,活灵活现,非常生动。
正常情况下,这罐子至少也应该是二级文物,但现在,它有罐无盖,罐口有一道明显裂纹,品相不太好,因此也降了级。
裘四段细细摸过罐子上的花纹,阴刻图样的每一根线条都非常清晰,边缘如刀削般干脆利落,没有丝毫阻滞。
而同时,紫砂的部分柔腻光滑,触手生凉,摸上去舒服极了,连一个最小的疙瘩也没有。
这种感觉,一方面表明陶罐本身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魏庆的修复有多么成功。
只有最细致的手艺、最敏锐的触感,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如果说前者可以用时间和努力来磨练,后者需要的更多就是天赋了。
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学生,竟然天生就拥有极其敏锐的感触,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裘四段的手指向上,摸到了紫砂罐子的边缘。这里有一道明显的裂纹,这是这个蛐蛐罐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他肉眼可以清楚地看见这道裂纹,手指抚上去却一点也摸不出来!视觉和触觉间出现了强烈的违和感,虽然裘四段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但还是非常震惊。
它是用某种细砂填进裂纹里,用特定的胶水固定,然后细细打磨表面,直到里外完全平齐为止。
这可是个水磨活儿……
他摸了老半天,转头看问魏庆:“这个罐子,你修了多久?”
魏庆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用得有点久,两个多小时呢……”
才两个多小时……
裘四段表情古怪地摇了摇头,放下罐子,拿过鉴定表,在下面写下了自己的评分——10分!
这是一个1…5分的一级文物,他仍然给出了双倍的超额分。
他随手拿起旁边一叠鉴定表,翻了翻。像这样的超额分比比皆是,几乎占了一半。
裘四段站起来,对着苏进摇了摇头道:“虽然万物生的新规矩是专门给你们定的,但你们也不要用得这么彻底啊!”
“哈哈哈哈!”天工社团的学生们一起笑了起来,魏庆喜孜孜地拿着自己的鉴定表,盯着分数看了半天,去跟徐英炫耀:“我又拿了双倍分,你呢?”
徐英瞥了他一眼,拿起自己的鉴定表,一张张地排在他面前。
魏庆俯身一看,叫了一声:“我靠!”
徐英今天一天,一共修复了五件文物,除了最前面的一件只拿了基础的五分以外,其余四件全部拿到了附加分!
这五件文物,他就拿了37分!
岳明也凑过来看,啧啧道:“你厉害啊,这么怕再垫底啊?”
徐英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又抬起下巴:“哼哼,不管怎么说,本周要是还有人垫底的话,那肯定不是我了!”
苏进笑了笑,拍拍手,朗声道:“好了,今天的工作到此为止,晚上大家可以休息一下。”
“啊?”
“这就完了?”
学生们结结实实地忙了一天,一个个却好像还有点不满足的样子。
徐英有点不情愿地道:“我还没过够瘾呢!”
他拿起自己修复好的五件文物,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央求道:“老大,晚上我还能继续修吗?”
魏庆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附和道:“我也有点没过瘾……”
方劲松等人没说话,但看表情,大概也是一样的意思。
苏进想了想,爽快地说:“也行,时间宝贵,既然你们想继续的话,那晚上就继续吧。”
裘四段有些犹豫,苏进留意到了,笑着说:“裘老师,今天多谢您了。今晚让他们随便练练手,咱们明天再继续吧。”
裘四段松了口气,他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苦笑道:“年纪大了,精力真不如以前,今天一天写下来,手还真有点酸!”
苏进真心实意地道:“那也是因为您太负责任了。”
今天,裘四段一整天都呆在这里,天工社团每修复一件,他就鉴定一件。
一开始,他还打算把附加分捏得紧一点,当成最后的关卡。但是一件件鉴定过去,他发现,他完全捏不住分数,这个新增加的规则,对于天工社团来说简直像常规一样。
最关键的是,学生们真的修复得非常出色——有很多,就算他亲自来,竭尽全力去修,也就只有这个水平了!
这当然跟文物本身的等级相关,但作为新手来说,能修复到这个水平,已经为极为难得的了。
很多时候,裘四段提着笔,犹豫了半天,还是叹了口气,加上了附加分。
老实说,真的卡死不给的话,他自己心里那一关,他就过不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fatfox911(10000)、哀伤过的衣服(10000)、北天冥河(500)、yunhe0305(500)、书中半日闲(500)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北天冥河、Fou4v的天天支持!!
0185 如何改建
这个新规则出现,本来就是为了“破例”,一次出现这么多“破例”的话,是很诡异的。
所以,越到后面,裘四段的鉴定说明就写得越认真。
他拿出了一个四段的真正本事,像鉴定珍品一样鉴定这些一级文物,细节充分、论点清晰,有理有据!
这一天,他也是亲眼看着学生们修复的。他们的能力、他们的用心,他全部收在眼里。
他觉得,他写出来的报告,也得对得起学生们的这份用心!
到最后,他的每一篇鉴定报告,少的六七百字,多的上千字,像一篇篇小论文一样。
连写十几篇小论文,换了谁都得手酸!
苏进道谢道得真心实意,裘四段却笑得很爽朗——表情跟今天上午才过来时已经完全不同了。
他拍着苏进的肩膀,感叹道:“有什么好谢的?你们这些学生娃娃,也真的让我开了眼界了!”
今天一天,苏进布置的文物比上次的更复杂,学生们修复起来用时也比较长。
直到现在截止为止,学生们一共修复文物二十七件,平均下来算是一人五件,贺家和岳明一人要更多一件。
一天一人五件,全部都修得格外出色,这一切要不是裘四段亲眼看见的,他简直不敢相信。
而且这样看下来,他也明白天工社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率了。
首先,他们的时间统筹得非常好,同一时间处理的事情,绝对在两件以上,而且前后有序,绝对不会出错。
这个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前期的计划做得好,各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了。另一方面,裘四段也看出了这些学生特有的素质。
他们跟他以前见过的修复师不一样,不完全靠经验,也不完全靠手感,更注重数据。
修复时各种试剂、配料的用量;各个步骤所需的时间……所有的一切都量化好了,不需要反复尝试,不需要手忙脚乱,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看到后面,裘四段终于明白了苏进所说的“胸中有竹才能成竹”究竟是什么意思。
还有一个能加速的重要原因,是天工社团所用的清洗试剂。
裘四段在旁边也看出来了,这些试剂效果明显,性能稳定,比他们常用的那些好多了!
他看得非常眼馋,很想问问这究竟是什么试剂,能不能卖,但又有点不太好意思开口。
他今天这么卖力,大部分是冲着对学生们的好感去的,另外一层,也不免有这些试剂的功劳。
裘四段站在一边,目光从学生们身上掠过,最后落到了苏进身上。
今天一开始,学生们都在努力工作,只有苏进闲着,裘四段还略有微词。
一个小小社团的社长,也是个没入段的,还在其他同学工作的时候闲着。这是偷懒呢,还是摆谱呢?
但是没多久,他就发现了,这个叫苏进的,虽然没有亲自动手,但很明显,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修复什么文物是他选择的,配方试剂是他调配的,修复计划是他教给学生做的……
修复过程中,他偶尔会站起来,走到某个学生旁边看一会儿,提点两句。
这两句话,往往就是这个学生走入的误区,或者应该加强的部分。就连旁边的裘四段听了,也会觉得有些收获。
到后来,每次苏进站起,不管裘四段在做什么,他都会立刻打起精神,紧紧盯着他的举动,听着他说话。
不久他就发现,这样做的不仅只有他一个,还有单七段和他身边的那个老人,以及改建组的那个年轻小伙子——改建组比较年长的那位呆了一个多小时就离开了,留下那个小伙子却呆了一整天。
这些人的关注点全部都在苏进身上,苏进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认真听着,全神思索。
看着他们的举动,裘四段对这个奇妙的年轻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裘四段回味着今天发生的事情,苏进正在一边跟骆恒说话。
杨晋原是个大忙人,不可能在这里留一天,这个叫骆恒的却一直陪着。
他的表现跟上次一样,一直抄着手,靠着墙站在一边,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也不跟别人说话。
苏进却留意到,他的目光扫过之处,却都是苏进事先额外做过慎重安排的部分。
苏进的修复,跟那些传统修复师都不一样。他的事前安排做得更好,更具计划性、数据性。他的脑子里仿佛有一套精密的系统,所有的一切都在它该有的位置上,依序前行,一丝不乱。
这里面的有些东西,做得比较隐蔽,普通修复师未必能注意到,这个叫骆恒的却可以。
他是跟苏进站在同样的高度看问题的!
他的衣服上没有什么标志,苏进不知道他是几段修复师,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修复师。但是他这些无声的举动,无疑引起了苏进的兴趣。
“骆老师辛苦了。”苏进客气地跟他寒暄。
骆恒勾起嘴角,瞥他一眼:“不一点也不辛苦,很有意思。”他想了想,突然开门见山地问道,“小苏同志,你要到我们南锣鼓巷改建组来工作吗?”
这句话如天外飞来一样,苏进瞬间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才失笑道:“我还是个学生……”
骆恒不以为意:“学生?你的本事,可真不像一个学生!”
这时,两人已经出了工作室,站在外面的屋檐下。四合院的屋檐不高,低低压在他们头顶。檐上屋顶的瓦片有些松脱了,缝隙间生出一根青青碧草,正随着秋风左摇右摆。
骆恒个子很高,他一抬头,摘下了那根小草,放在指间拈了拈,清苦的草香气息立刻溢了出来。
骆恒眯起眼睛,道:“南锣鼓巷改建小组已经成立了三个月了,工作不可能一直拖延下去。顶多再半年,到明年春天,这里的改建方案就要彻底确定。是把这一带彻底推平重建,还是把这些保留下来,已经要真正确定下来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果断,语速不疾不缓,带着一股异样的力量。
苏进看了他一眼,也眯起了眼睛。
杨晋原只介绍过骆恒的名字,没介绍过他的身份。这样一个人,在改建组里会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骆恒道:“这两种意见在改建组一直相持不下,所以直到现在,改建计划还没有拿出来。不过事关帝都整体的改建,事关这么一大片地方的民生,不可能无限制地拖下去。上面现在已经在催计划书了。所以,当前改建体整体的倾向是——”
苏进心里微微一沉,接道:“倾向把这里推平重建?”
骆恒点头道:“对!”
苏进转头看向院子,目光仿佛透过院墙,看见了这整条巷子,以及四通八达的胡同里的精美建筑。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场景——大型推土机、挖掘机开了进来,把这些建筑全部撞倒压平,无数传承多年的砖墙石块像破砖烂瓦一样,被一车车地运了出去……
然后,在这片土地上,高楼平地而起,道路平等,车水马龙,就跟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繁华都市一样。
这不是苏进的想象——不全是。
在他以前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曾经发生过无数次,他也曾经亲眼目睹过无数次。
现在,他眼前的这条巷子、这些建筑物,也要变成其中一员了吗?
他转过头,刚要说话,骆恒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实话实说,就我个人意见的话,我不倾向这种改建方式。所以,我想做一些努力。”
苏进扬眉问道:“你想怎么做?”
骆恒深吸一口气,道:“我打算多交一份方案上去。”
他平稳的声音里终于出现了一些波动,语速也微微加快了,“推倒重建是一种,原样改建是另一种。的确可能会少个人来主持,做得不够尽善尽美……但是,没有尝试就不会有结果。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他看向苏进,眼睛在屋檐的阴影下闪着微微的光芒。他向苏进伸出一只手,问道,“虽然可能没有结果,但我想邀请你的加入,你愿意吗?”
从第一次见面时开始,这个人就一直懒洋洋的,好像对什么都打不起精神的样子。但是,在那背后,苏进无数次撞到他的目光,审视的、犀利的、沉思的。
他不是对什么事都不上心,而是把一切,都藏在了自己的心里。
而现在,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些松散已经全部消失,苏进在他的眼里,看见了某种熟悉的坚定——那是他经常在自己眼里看见的光芒。
苏进一翘嘴角,笑了起来:“你是代表改建组来邀请我的吗?”
骆恒认真地道:“我很想这样说,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得要保守一点。我只能代表我自己,邀请你的加入。”
苏进的笑容变得更加明朗,他终于也伸出了手,跟骆恒的紧紧相握:“那行,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骆恒笑了,他正要放手,突然想起一件事,又把苏进拉近了一点,小声问道,“冒昧问一句,你跟周家有关系吗?”
0186 一顿便饭
“周家?”苏进纳闷了。他在脑子里仔细搜索了一下,摇头道,“我不认识姓周的人。”
“哦……”骆恒若有所思地松开了手。
就他知道的,这一个月内,杨晋原就到这里来了四次,四次全部都是为了天工社团。
别人不知道杨晋原是什么位置,他可是知道的。他是周景泽的心腹,周景泽有什么工作以外的事情,相关周家的,也常常会交给他去做。所以,他经常都忙得脚不沾地。
这样一个人物,一个月跑了四次南锣鼓巷,是为了天工社团,还是为了苏进这个人?
骆恒留意到这点之后,略微打听了一下,隐约听到一点风声。跟他想的一样,杨晋原后来来这么多次,可能跟这个社团表现的能力与潜力有关。但一开始留意到他们,还是因为周景泽的意思,似乎还跟周家有点关系……
但苏进也没有说谎,他的确不知道周家是什么地方。
这就有意思了……
这样一个普通学生,好吧,一个很有能力的学生,跟这样一个大世家,究竟有什么关系?
骆恒只略想了想,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管他有什么联系,跟他也没关系。他现在更看重的,还是苏进的能力。
虽然还只是个学生,但有这样的本事,倒也能帮上不少忙了。
他又跟苏进沟通了一下,确定了接下来的安排。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看得出来,苏进很看重他的计划,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天工社团这边。
所以,苏进只能保证抽空去改建组那边协助工作,他的大部分空余时间,还是会留在南锣鼓巷。
骆恒思索片刻,还是同意了。
在他眼里,苏进是不错的助力,又不是项目的主导者,只需要偶尔过来参加讨论、提些意见和建议就可以了,用不着一直呆在组里。
再说了,改建组的办公室就在南锣鼓巷附近,临时来往也很容易。
两边很快达成了协议,骆恒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再次拍拍屁股就走了,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干脆得不行。
这个人,也真是有意思得很。
苏进笑着摇摇头,转向其他人。
今天,裘四段在这里忙了一天,帮了他们的大忙,一顿饭肯定是要请的。
柳萱跟林若也呆了一整天,两个人配合,可以做到的事情更多。她们发现学生们非常专注,轻易不会被打扰之后,就把镜头移来移去,拍下了不少细节。
到现在,两个姑娘还在窃窃私语着小声讨论,似乎打算把今天修复的成品再独立拍摄一次,留作资料。
就冲着这份朋友情谊,也不能轻轻放过了。
还有张万生和单一鸣师徒俩,他们会在这里逗留一整天,苏进也是没想到的。
更难得的是,学生们修复的过程,他也看得很认真,时不时还跟苏进讨论两句。
以他的水平,凡出声必有份量。其中内里包含的一些内容,就连苏进也觉得颇有收获。
这两师徒刚刚出去了一趟,刚才回来这里。
再加上忙活了一天的天工社团……这四波人各有各的重要,得找个合适的地方请他们吃饭。
哪里比较好呢……
苏进对这个世界比较出名的吃饭的地方实在不熟,他小声去问吃货徐英,徐英挠了挠头,也拿不出主意。
他对这一带不熟,而且他习惯去的馆子,怎么看也不适合这批人啊……
苏进有些为难,正想着去问下柳萱,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今天收工了?”
声音苍老而平和,不是纪老太太是谁?
苏进连忙迎了上去,点头道:“是,差不多收工了,晚上再练练手。”
纪老太太微微一笑,道:“那能来帮我个忙吗?”
徐英正站在苏进旁边,马上就站起来了,问道:“什么忙?我来!”
纪老太太回身一指,说:“我屋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麻烦帮我搬出来吧。”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大小伙子,天工社团六个人一起出马,走进了纪老太太家。
一进门,苏进耸了耸鼻子,他闻到一股奇异的菜香味,说不出是什么,但只需要闻到一缕,就足以把所有的馋虫全部给勾起来了。
徐英马上就流口水了:“纪奶奶你在做菜?好香啊!”
纪老太太笑着点头,招呼他们帮忙。要搬出去的桌椅都在另一间房里,学生们满不在乎地过去,一上手,岳明就“咦”了一声,道:“好沉!”
现在天色微黯,房里光线更加不好,苏进直到走到跟前才发现。他摸了摸桌面,也轻轻地“咦”了一声,抬头道:“海南黄花梨!”
黄花梨木是明清时期的名贵家具材料之一,又称海南黄檀木,学名叫作降香黄檀。
降香本身是一种中药,老木料气味甘甜醇厚,质感油润通透,光滑如玉,表面有一种独特的“鬼脸”纹理,非常美丽。
它软硬适中,质地细密,不易变形,生长非常艰难,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家具材料。
在苏进以前的世界里,一个不大的黄花梨箱,光是木材就需要一万多元,还是小料拼凑而成的。两米长的独板条案,价格通常在十到二十元之间。
他曾经亲眼看见拍卖行拍出一全黄花梨衣柜,整板制作,明朝佳品,最后拍到了八百万。
这还是在他以前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文物价格普遍偏高,黄花梨家具的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这张桌子,又能卖出什么样的价格?
微暗的房间里,苏进给学生们介绍了一下黄花梨的来历和价值,大家纷纷咋舌。
徐英凑到桌子跟前闻了一下,扯着岳明说:“你闻闻,真的香!”
岳明也跟着闻了一下,点点头,表情诡异。
苏进用手掌轻轻抚过桌子表面,非常肯定地说:“这桌子也是整板做成的,绝对的明朝样式。”
魏庆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摸着:“用乾隆御制的碗吃饭,还有这黄花梨的桌子……纪奶奶究竟什么来头啊?”
苏进笑着敲了敲桌子,抬头道:“先不管这些,把桌子搬出去再说吧。”
几个人一起出马,很快就把那张桌子和一共八把椅子全部搬了出去,按照纪老太太的指点,放在了院子里的树下。
徐英心直口快地道:“纪奶奶,这么好的桌子,你不放家里好好珍藏着,搬出来干什么啊?”
纪老太太笑着说:“当然是搬出来吃饭啊!”
她望向苏进,道:“你们忙活了一天了,我准备了一些粗茶淡饭,今天晚上,就在这里吃饭吧。”
苏进一愣,看向摆好的桌椅,纪老太太笑着说:“家里地方太小,我想想还是院子里好。你们先坐,都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可以上桌!”
学生们都看着苏进,苏进想了想,爽快地说:“本来琢磨着不想让您太费劲的,不过既然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转向张万生等人,说:“那我们今天就尝尝纪奶奶的手艺?”
张万生若有所思地看着树下古色古香的桌椅,单一鸣和裘四段也一脸惊讶。
裘四段忍了又忍,才没冲上去细细打量,却还是忍不住凑到单一鸣跟前问道:“单大师,这真是黄花梨?”
单一鸣点头感叹:“是的……南锣鼓巷民间,果然藏龙卧虎啊!”
这时,纪老太太在一边笑吟吟地说:“各位请入座吧。”
天工社团6个人,柳萱和林若2个人,张万生师徒2个人,裘四段一个人,再加纪老太太自己,一共12个人。
纪老太太又带着天工社团的学生搬了5张凳子出来,连同前面的八把椅子,一起围摆在八仙桌旁边。
12个人,13把椅凳,苏进留意到了,微微笑了一笑,没有说话。
大家推让了一下,各自入座。
张万生身为单一鸣的师父,也是席间年纪最大的人,当然坐在了最上首,单一鸣坐在了他的下手。单一鸣下手是裘四段,张万生的另一边则是苏进,再接下来是柳萱、林若、天工社团等人。
入座之后,留下了两个空位,一个是纪老太太的主人位,另一个则是……
柳萱和林若对视一眼,一起站了起来,笑着挽起了老太太的手,道:“纪奶奶,我们来帮忙吧。”
纪老太太笑意盈盈,显然心情非常好。两个漂亮姑娘,她一手拉一个,很快就一起进屋了。
没过一会儿,柳萱和林若各端了一个托盘出来,托盘上面放着一套套杯盏碗筷。
现在这个世界,跟苏进以前那个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碗筷也跟着流行了起来。很多时候家里请客,尤其是临时请客,都会用这些一次性的用品。
但现在柳萱和林若端出来的显然不是。
那一套套精美的瓷器,一拿出来就让单一鸣的眼睛亮了起来。
裘四段坐在桌边,本来正恋恋不舍地摸着八仙桌上的雕花,这时一抬头,也跟着惊呼了一声:“建窑黑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授予(1000)、fatfox911(5000)的捧场,感谢fatfox911和Fou4v的天天支持!!
上个月潜力月票榜第3,这个月上来又是第3,好幸福!
0187 厨艺
果然没错,柳萱和林若动作麻利地把一个个茶杯放在了各人面前,这杯子通体以黑色为主,黑色里偶尔泛出一些蓝色或者绿色,更夹杂着无数细微的金色纹路。这些金色非常细,顶端尖尖,看上去像是兔毛一样……
正是建窑黑瓷中出了名的兔毫盏!
这一套杯子刚好十二个,一个个摆在众人面前,裘四段惊得连手都不敢上了。
这兔毫盏是真的?这样的宝贝,还不好好保护起来,竟然就这样大喇喇地拿出来给他们用?
这时,苏进却抬起了头,看向跟在两个姑娘身后走出来的老太太。
她执着一把壶,洁白的底色上,青蓝色的花纹鲜明而灵动,绘着的是八仙过海图。八仙姿态悠然,衣袂飘风,或坐或站,极富层次。
这样的图景,作为画幅也是难得的精品,更别提是烧制成壶!
纪老太太执着壶时,无论表情还是仪态都跟平时有了微妙的区别。大家顺着苏进的目光看向她,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穿越了。他们现在所处的,好像不再是熟悉的现代,而是百余年前发,那个衣香鬓影,华贵富丽的过去……
纪老太太稳稳地端着壶,到了他们面前。
她微笑着说:“这八桂茶是我自制的,大家尝尝吧。”
她从柳萱的托盘上拿下一个紫砂茶罐,用银勺舀出金黑色的桂花茶,放进银制的镂花茶斗里。她把茶斗放进青花瓷壶中,拎进一边的水壶,一道冒着热气的水线注了进去。
几乎就在同时,桂花的清甜香气就冒了出来,接着才是茶香,两者相混合,组成了一种怡人和清透的香气。
纪老太太盖上壶盖,短短数秒后,就再次打开,把茶斗从里面拿了出来。
她微笑道:“八桂茶泡的时间不益太长,不然会泛苦。”
接着,她手腕一翻,淡金黄色的水线首先落在张万生面前的杯子里,注到七分时,水线一收,转向了单一鸣。
茶水清香,一滴也没有溅出来!而此时,这个八仙壶的壶嘴,离两人的杯子至少有一米远!
徐英看呆了,眼睁睁地看着老太太一个人一个人地斟完,直斟到自己面前,他这才站起来,真心实意地赞道:“纪奶奶,你这斟茶的手艺,真是绝了!”
纪老太太斟完最后一杯,揭开壶盖,向下倾倒,示意了一下。
此时,壶中涓滴不剩,所有的茶水刚好斟完。而桌上十二个兔毫盏里,所有杯中的茶水全部都是七分满,一模一样!
纪老太太这手艺,比徐英想像的还要强!
纪老太太微微一笑,示意道:“各位请慢用。”
说着,她一手拎着瓷壶,一手拎着水壶,慢悠悠地走了进去。
苏进注视着她的背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