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盛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氏可能覆灭的命运,这份眼光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得了,高帽带的再多也没用,有甚子事,你就说吧。”杨钊翘起二郎腿道:“能让你这个探花来说,这事儿就小不了。”
“事情很简单,事态呢,就比较复杂了。”斐庭光龇了一口茶道:“章仇兼琼这人,不知杨兄可知晓?”
章仇兼琼?杨钊心道,这家伙不就是剑南道节度使吗?而且好像这个人当剑南道节度使还当了很有些年头的。不过这跟关内道节度使余达有什么关系?两人根本就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现如今被斐庭光给硬扯到一起,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章仇兼琼到底是何许人也,不知斐兄这是什么意思?”
“这家伙有个女儿……”
“恩……”
“长的非常非常之漂亮……”
“恩……”
“不但做得一手人人称道的好菜,而且擅长琴棋书画,被誉为一代美人……”
“说重点!”
“她来长安,找你了。”
“嘎?”杨钊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眼睛瞪的跟牛一样:“找?找我?找我干嘛?”
“谁让你杨子午文采绝世,风流潇洒呢?名声漂的太远,这不,把人家小姑娘给招来了,说吧,你打算怎么处理?”
“这根余大人有什么关系?你一个探花郎又什么时候改行拉皮条了?”杨钊悻悻的看着斐庭光,道:“莫非这才是你老斐的真面目?”
“别扯那些有的没的。”斐庭光白了杨钊一眼道:“你知道这章仇怜儿是什么身份吗?”
“什么身份?”杨钊不拿正眼的斜瞄着斐庭光,道:“不就是章仇兼琼的闺女吗?难道他还是太子妃不成?”
斐庭光再次抿了一口茶汤道:“还真让你说中了,她就是皇帝内定的太子妃,而且原定于明年千秋节迎娶。至于跟余大人有什么关系,那就更简单了,难道你不知道余大人曾经是现如今东宫太子的老师吗?”
“得。我算是明白了。”杨钊抚着额头,一脸受不了的样子道:“合着你斐庭光连来几趟,就是让我杨钊去拉皮条,给太子的大婚上保险,对吧?”
“没错,基本上就是这么个意思。”斐庭光不理杨钊那目光灼灼的眼睛,淡淡的道:“杨兄,你就不想想人家为何千里迢迢的来长安找你?到时候,你还真有胆子跟太子抢女人不成?再者说了,这事儿不找你,找别人成吗?”
“屁!”杨钊恼羞成怒的道:“谁告诉你,章仇怜儿来长安就是找我杨钊的?你斐庭光就不能用脑子想想这长安城有多大吗?她来长安。就不能是找别人或者寻亲的?”
“人家老爹活蹦乱跳的,寻个甚子亲?”看到杨钊竟然死鸭子嘴硬,斐庭光决定加大火,狠煮鸭子嘴:“不找你,人家满屋子都是临募的你的诗?不找你,人家干吗带着你的诗集千里迢迢的往长安赶?不找你,人家能写出“葵花向阳,子午可安”的句子?”
“靠……”杨钊很像杀人,太子,又是太子,章仇怜儿想干嘛。暂且不说,倒霉太子的事儿就是一出糟践事儿。后世的人都知道,也就是明年,可怜的太子同志就会掉进武惠妃和李林甫下的套子里,被老男人盛怒之下贬为庶人。并且在两年以后,被李林甫给偷偷的做掉。可谓是生的孤独,死的憋屈。
要是他杨钊真的拉了这一次的皮条,那不是硬生生的把人家章仇怜儿给忽悠成寡妇吗?也太不厚道了。
到时,涉及到皇家内部的斗争,就是把章仇兼琼给填进去,都不会溅起一点点的浪花。思来想去杨钊还是打算不趟这趟浑水,在皇帝的家务事上瞎捣鼓,总落不到好下场。
“我说这个斐兄,我杨钊最多只能保证不庇护于章仇怜儿。至于给太子拉煤搭钱这事儿,你也别找在下。任务太巨大。扛不住。”
“扛不住也得扛。太子的未婚妻突然宣布非你杨子午不嫁,太子和皇家的脸往哪儿搁?”斐庭光一脸不怕你不答应的样子道:“抢了太子的未婚妻,说吧,杨子午,你打算选哪一种死法?”
“死个屁。”杨钊没好气的瞪了斐庭光一眼,才道:“章仇兼琼镇守剑南道,手握实权,可谓是封疆大吏。太子欲保证自己岌岌可危的位置,必须联姻,获得一个封疆大吏的支持。加上章仇兼琼也想巴结未来的皇帝,因此两人一拍即合。你们的算盘打的那叫一个好,可惜没有想过人家小姑娘的意思,出了事就把我给扯进来,你还真好意思说……”
斐庭光闻言,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尴尬:“这就是子午你的不是了,话说这么明白干嘛?再者说了,人家小姑娘可是来找你的,你不想管就没事了?想的挺美。”
杨钊瞪眼看着,斐庭光脸上的尴尬转瞬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斐庭光的厚脸皮,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老斐,这事真是余大人授意的?”杨钊突然转了一幅脸孔道:“不会是你斐庭光吃饱了撑的,想要从中间玩上一把吧?”
“杨子午,你……”
第197章:敲响郑氏的丧钟一
第197章:敲响郑氏的丧钟一
“杨子午,你怎么能这样?”斐庭光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一般指着杨钊道:“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岂是人子所为?”
“是不是人子所为先不说。”杨钊定定的看着斐庭光道:“太子大婚,牵连到章仇兼琼这样的封疆大吏。谁玩得起?再说太子结交外臣,你是想害死太子,还是害死你自己?皇家威严,如何允许你们从中搬弄是非?难道斐兄,你就没有想过卷进去的后果吗?”
“太子乃是一国之储君,未来之皇帝。难道子午就看着太子被后宫毒妇所欺而无动于衷吗?”斐庭光跳将起来,双目逼视着道:“太子若如没有任何势力,又如何自保?大唐朝看似繁花似锦万国来朝,可惜面临后续无人的境地。太子仁厚,如若有何不测,将来我大唐将走向何方?这些子午你都想过没有?!”
想过没有?这个问题杨钊不只一次想过。甚至已经暗中埋棋子了。几个徒弟都已经外放,为官一方,但这事儿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思进取之道,而将天下系于一人之身,本就愚蠢。”杨钊叹息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斐,你又何必上杆子去插手这等一不小心便万劫不复的事情?”
“天下人皆如你杨子午这般独善其身。谁又来支撑这朗朗乾坤?”斐庭光咬着牙,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杨钊,道:“子午,你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太子能否成其事,你的作用至关重要,你为何不能担当你的责任?”
“我的责任?”杨钊被斐庭光逼的有点儿火了:“我杨钊又什么责任?第一,我不管太子用了什么办法,让皇帝同意他纳章仇兼琼的女儿为正妃。既然皇帝已经承认,你有何必横插一脚节外生枝?”
“第二,这事儿真的是余大人要拜托我杨子午的吗?”杨钊同样注视着斐庭光,那眼神似乎要看进他的心里:“就算章仇怜儿不同意,但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不同意又能如何?我就不相信以余大人的智慧看不出这时插手,根本就是多事。常言道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你以为上串下跳就是帮忙了?”
“这不是帮忙是什么?”斐庭光依然固执的认为杨钊不过是怕事而已:“子午你这是怀疑我斐庭光的人品,还是不相信余大人?”
杨钊淡淡的道:“我信不信谁,无所谓。关键是余大人的势力从来就不是皇帝所能容忍的。这种存在如果在太子纳妃一事上暴露,你觉得余大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再说章仇怜儿又能翻出什么样的花儿来?本是铁板定钉的事儿,你非要画蛇添足。难道余大人就不知道他帮太子的越多,太子的位置就越不安稳吗?”
“子午,话不可以这么说。”斐庭光依然没有认同杨钊的分析,只是自顾自的道:“惠妃虎视眈眈,如若没有余大人的帮助,他又如何斗得过惠妃?子午,你不能只看眼前的这一件事。”
“只看眼前?”杨钊反问道:“太子为什么一定要跟惠妃斗?他已经是太子了。只要洁身自好,安分守己,谁又能将他从太子的位置上赶下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小说下载|wRsHu。CoM》,没有大错,他就是未来的皇帝。照你们的搞法?他就安全了?”
斐庭光被杨钊给说毛了。单手一拍案几:“杨子午,你就给句话吧,这事儿你是帮还是不帮?”
杨钊则很干脆的吐出两个字:“不帮。”
“好一个杨子午,人皆传言你有情有义。”斐庭光咬牙切齿的道:“我斐庭光今天算是见识了。你原来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罢了,算我斐庭光有眼无珠。就此别过,后会无期。”
说完斐庭光长袖一甩,扭头就走。
杨钊看着斐庭光远去的身影摇了摇头:这家伙是个人才,可惜太过自以为是。皇帝的家事,谁卷进去都落不了好。非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奔波不已。说好听点,这叫忠肝义胆,说难听点,这就是傻帽一个。人家太子已经有作为封疆大吏的余大同,和司马承祯支持了,其背后势力何其雄厚,非要为了一个章仇兼琼,弄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何苦来哉呢?
不过天要下雨,杨钊只能随他去,说服不了,谁也没有办法。
叹了一口气,杨钊再次拿起了笔,继续去完成他的理论。只有在秘书少监的位置上拿出成绩来,他杨钊才有翻身的机会,否则就是说破天去,也是无用。
………………
大明宫,紫寰殿。
老男人批改完这一天的所有奏折之后,不得不闭目养神一会儿。有感于政务劳累,老男人不由得叹了口气。治理整个大唐,事情千头万绪,一件接着一件,就没有清净的时候。
高力士蹑手蹑脚的在一旁伺候着,当年皇帝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高力士就是李隆基宠信的人了。到了开元十七年,高力士位高权重,身兼十余职,更是被人呼为高将军而不名。这样的身份按说即便不恃宠生娇也差不多了,可是高力士依旧十年如一日的伺候着老男人。
“力士啊,你说说朕将杨子午放倒秘书监,是不是有些大才小用了?”
高力士立马答道:“回陛下。杨子午聪慧异常,定当能理解陛下的深意。再说杨子午要是连这些都理解不了,将来又如何能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老奴以为陛下多虑了。”
李隆基想想也是,放在秘书监,杨钊不但能趁机充实一番,还能磨练一下性情,倒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做皇帝无非是恩威并施,不然又怎会有那么多人会死命的忠于皇帝呢?
“算了,不说这个了。最近郑氏有没有什么动作?”
“回陛下,自从陛下为郑氏家主郑炎进爵之后,郑氏似乎老实了很多,不过……”
说道这里高力士踌躇了一下,想要观察一下老男人的表情。
结果老男人好像是没发现一般,还是那个表情,一点都没有改变。
“不过什么?你且说来……”
“是这样,郑炎这段时间倒是没有任何异动。不过郑氏直系中有一个人就很倒霉了……”高力士将郑拓如何设法联合杨斌谋夺杨钊的家产,又如何被初回长安的杨钊给逮了个正着,又是如何被盛怒之下的杨钊给直接废掉。说的事无巨细。
听到这样的事情,老男人果然来了兴趣。杨钊的身手可以,这一点老男人是知道的,但杨钊竟然能在几招之内把执金吾卫的副将郑拓给打残,这倒是出乎于老男人的意料之外。
不过这些还不是老男人关注的重点,他关注的重点是,郑拓既然已经知道了杨钊的身份,还敢下格杀勿论的命令这件事。
“好个郑氏,前有郑凯造反,后有郑拓先斩后奏,而且还是意欲谋杀品级比他高的官员,这大唐眼见就要容不下郑氏了。”
看着老男人那张阴沉的脸,高力士有点不知道怎么接话了。郑氏现如今就是皇帝心头的一根刺,老男人总是想着如何将郑氏给连根拔起。结果又赶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原本高力士还担心,杨钊打残执金吾卫副将的事情会惹得老男人大发雷霆,这时看来,他算是白担心了。
“陛下说的是,杨子午做的虽然有些欠妥,不过却大快人心。”
“不过这样说来,杨钊的身手当真如此之好?”
“老奴先前也不怎么相信。还以为杨钊不过是几下把式,唬一唬那些不懂的常人罢了。可是现如今却不得不承认,杨子午确实文武双全,且武艺不低。”
“三元及第文武双全,这个杨子午,朕倒是越来越喜欢了。说说,后事如何了?”
“回陛下,当时执金吾卫的大将军陈方规也去了,并且带走了郑拓。而原本打算将事情闹大的杨子午也偃旗息鼓,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这个陈方规,还算是有点眼色,此事做的不错……”
高力士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陈方规带走了郑拓,无论是对于杨钊还是对于执金吾卫,甚至对于皇帝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只要郑拓不是立刻死在杨钊家中,杨钊就可以避免同郑氏结下死仇。收拾郑凯那会,杨钊毕竟不是以私人的身份干的。属于政治斗争。尽管这样的仇也不小。
对执金吾卫好,原因也简单,郑拓可是顶着副将的头衔,如果被打死了而陈方规没有任何动作,军心肯定会有所浮动。
皇帝要铲除郑氏,只得先稳住,然后暗中准备。避免造成大的震荡。杨钊跟郑氏接下死仇,皇帝为了稳住郑氏,必须委屈杨钊。可是谁都知道杨钊都畿道暗访,一路上只有功没有过,委屈了杨钊,这不是抽天下忠心臣子的脸吗?
于是陈方规只是将郑拓给带走,便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且郑氏如果要人的话,陈方规大可以用执金吾卫需要训练的名义,将郑拓强行留下来。在者大唐十二卫,真正鸟郑氏的,似乎没有。
却不知这时,郑拓正躺在军营之中,生不如死的活着……
第198章:书成天下惊
第198章:书成天下惊
李府,后院。
李岫扒着一本书。目不转睛的看着,越看他的表情就越难看。
李林甫自从被老男人连降五级之后,老实了很多,没事的时候便呆在府中。
“我儿这是在看甚子?”
“父亲,孩儿在研究杨子午的《经济》一书。”李岫一见自家老爹过来,慌忙站了起来,让出座位:“父亲请坐。”
李林甫施施然的坐了下来道:“哦?那不知我儿可研究出甚子?”
“没有。”李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孩子才疏学浅,研究三日,书中之言才明白十之二三。略解大意,若要研究出甚子,还需很长时间。”
对于杨钊,李林甫倒是不多恨,政治斗争本就是这样,你死我活没有甚子道理可讲。杨钊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自保而已。就算恨,他要恨的也是李文忠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不过可惜的是李文忠已经让老男人给凌迟处死了。
当然要说一点都不恨杨钊,那也不可能。只不过远没有达到不死不休的程度。对于李林甫而言,如果有机会给杨钊下绊子或者搬倒杨钊,那他绝对会十分乐意。
“哦?我儿竟然只是略懂大意?”李林甫被李岫的话给吓的不轻,他知道自家儿子的才华,也知道李岫根本就是一个不会轻易服人的主儿。如今却对杨钊的一本书有着如此评价。他想不明白,那得是什么样的书,才能让自家儿子能说出这样的话。
“是的。”李岫低着头,他越来越感觉到杨钊的深不可测。经济二字他是懂得的,但是结合书中的言论,他就迷糊了。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一类的知识,想要轻松理解杨钊书中东西,却并非那么容易。
“杨子午的书,表面上看来,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些新鲜的观点,可是孩儿细读之下却发现其中多有经世济民之道。单词单句浅显易懂,但是总的看来却纷繁无比。其中言论更是孩儿首次得见,想要将之读透,孩儿认为远非一日之功。”
李林甫有些愕然,一本书竟然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杨子午的才华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内心之中,对于杨钊的戒备,李林甫又加了一层……
大明宫,紫寰殿。
老男人拿着一本书,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高力士也是看的头大。杨钊的这本书送到宫中之后,他为了卖杨钊一个好,便在没有上报皇帝的情况下,便同意由内务府刊印发行,如果其中真有什么问题,他第一个就脱不了干系。
老男人的眉头皱的越紧,高力士就越紧张,受罚他倒是不怕。他只怕书中有甚子惹得皇帝不快就不好了。当初看了一遍,他高力士是没有看懂。可是想想其中字句,好像也没有什么犯禁的东西啊?
“陛下?陛下……”高力士在旁边小心翼翼的道:“五位阁臣都在偏殿候着呢,这……”
“哦。”老男人闻言,眼睛有些发直。书他倒是看懂了进八成。作为一个皇帝,他的见识手腕都高的没法说。结合者治理国家说遇到的实际问题,李隆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皱眉头的原因,不是因为书本身有问题,而是有些头疼。
头疼杨钊书中关于资本和商人的论断。作为九五之尊,有些事情老男人看的很清楚。像是什么天下财富是不是定数,商人多拿一些,是不是老百姓的利益就要受损的问题。按照儒家的说法,那纯粹是扯淡,大唐能这种无双的盛世,其中绝对离不开商人沟通南北。
思绪走到这里,老男人扬了扬手中的书道:“力士,此书乃是你同意刊印的,说说你的看法。”
高力士心头一沉:果然还是这本书的问题。
“回陛下,老奴才疏学浅,所言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陛下见谅。杨子午之书。以经济二字为题,便可看出,其意便是意欲以节流之法治国。此二字出于《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其意为节约节俭,但老奴观之,杨子午之意似乎在经世济民四字之上……”
李隆基听完了高力士的解释之后,淡然的摇了摇头道:“杨钊之意怕是远不只此,这“经济”二字怕还有天下之财富的意思,以天下为盘,以经济做子,杨钊此书,如若我大唐有一人能知其中深意,也只有仙逝而去的户部尚书倪子泉了。对了,刚才,你所言何事?”
“这个……回禀陛下,五位阁员,已于偏殿等候多时了,不知陛下何时召见……”
“那便将他们叫进来吧,朕正想找他们聊聊……”
不多时,颤巍巍的张说,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一本书,激动的老脸通红,一进门便朗声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书道:“陛下。杨钊杨子午真乃旷世奇才,经济一书,道尽经世济民之道,如若陛下能按书中所言行皇权于天下,则大唐百世无忧矣……”
张老头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可是嗓门却洪亮异常。
“哦?张爱卿快快说来,此书当真如此?”
“陛下且看,此书开章便论述天下财富是否定数,接着言如何藏富于民等等……,陛下,朝廷大战需要军资,赈灾需要粮草,即便这百里长安,一日所费也是天文数字,当真一言惊醒梦中人,尤其最后论证宏观调控一项,陛下乃是天下之主,天下财富都为陛下所有,朝廷以此法施为,则天下百姓皆富,何愁我大唐不能千秋万世……”
李隆基远没有张说那么乐观:“爱卿所言有些过了,常言法久必弊,那里会有什么千秋万世的好法子。不过有一点爱卿倒是说对了。杨钊的才华,当真出乎朕的意料之外……”
说完,李隆基便望着下手的王维牛仙客等人道:“众位爱卿皆以为《经济》中经世济民之策为良策?”
作为杨钊的忘年交,王维当然要为了杨钊着想,经济一书,已经得到了众位阁员的赞同,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王维本身是读书人,杨钊的书里面道理说的很对,甚至于综合了诸子百家有关于经济的观点,但是也有着一个很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书上开篇便拿儒家开刀,儒家看不起商人,认为天下财富乃是定数。杨钊却上来就反驳。引起儒家人的反弹,已经成为了铁板定钉的事实。
张说虽然可以力挺杨钊,但并不能护佑杨钊太久。皇帝的态度虽然至关重要,但政治上的事情谁有说得准,因此王维打算把丑话说道前面,这样便会省却很多麻烦。
“启禀陛下。杨钊此书却是佳作,但恐怕难为儒人所接受,倒时群情汹涌,怕是……”
“爱卿多虑了……”说完老男人露出一丝微笑,多虑什么一直未提。
国子监,值房。
孔德昌满脸通红的抱着一本书,那德行怎么看怎么像是要吃人。
“竖子,竖子……”将手中没有看完的书,啪的一声摔到了地上,孔德昌还嫌不过瘾,又跳上去踩了两脚才算解恨。
“不尊圣人,满身铜臭,大言不惭的将钱财于国运相提并论,简直岂有此理,气煞老夫也……”
自从泽水诗会,被杨钊摆了一道之后,孔德昌算是把杨钊给记下了,深仇大恨谈不上,但是见了杨钊就吃不下饭的毛病,孔德昌算是落下了。
“经济,谈何经济?”孔德昌在不大的案几边转来转去:“以国家手段,强令百姓行一事一法,本就是取祸之道。言什么天下财富不是定数,言什么国家出手维持地方经济均衡,言什么宏观调控,当真是不知所谓无理之极……”
念到这里,孔德昌彻底伤心了,他是谁?他可是孔子的嫡系传人,反驳谁都可以,但就不能反驳孔子。否则他孔家后人的脸面往哪儿搁?
在他看来杨钊这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数典忘祖。这是赤luo裸的对儒家宣战。
稍微收拾了一下衣服,孔德昌直奔大明宫而去,他要向皇帝来控诉杨钊的大逆不道之罪。可是他忘了,历代皇帝治理国家都是行儒家之名,而用法家之实的……
自从杨钊的新书发行以来,在大唐可算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见见的产生了两个派别,一个是赞成杨钊的说法的。这一类人一般比较务实。
而另一类人则是不同意杨钊的说法的。他们虽然也同意杨钊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但作为儒家的铁杆,他们即便知道孔老2的经济观点错了。也不能像杨钊那样直接说出来。
封建时期的交通,远没有后世那么便利,因此根本不能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
杨钊结合中国古典的经济理论,以及借鉴后世的众多经济学理论所重新提出的重点,不过是对于一些古时比较突出的问题,利用一些不矛盾的基础经济的知识一一分析解答,并且提出一些简单的基础经济论点。古时每一本书的字数,都少的可怜,杨钊自然也不能长篇大论。
大唐人的包容性太强,因此士林内外,无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杨钊说法的人,都没有做人身攻击的意思,并且不得不佩服杨钊能将所有人都不懂的东西,给分析的那么透彻,解答了那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杨子午的大名再一次响彻大唐,却是毋庸置疑的,随着《经济》热销,杨钊书成天下惊的事实让所有人都佩服不已……
当然,这其中,跟杨钊有仇的孔德昌是一个例外……
第199章:争上含元殿
第199章:争上含元殿
翻来覆去的研究。孔德昌抱着杨钊的书,里里外外看的一遍又一遍。国子监有什么事情,他都不管不问,太学的事情也推的一干二净。
躲在值房里,孔德昌死盯着书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终于等到了这样一天。扛着孔圣人的大旗,不摇旗呐喊,给杨钊下点绊子找些麻烦,简直就对不起他孔圣人直系后代的身份。
“恩,天下财富未有定数,乃是随百姓劳动所得为准,随着时间而增加,财富者非金银之资,而为物资,衣物车马粮草等皆为财富……这简直就是放屁,世人都知财富为金银铜臭之物,照这样的说法,世间还有不是财富的吗?如此说来就连名声大义,也是财富了?彰显铜臭,物语横流。杨子午,我看你这一次怎么逃……”
孔德昌信誓旦旦的等着给杨钊致命一击,在他看来,孔老2的话就是唯一的真理,奉行千年而无人可以反驳,一个小小的杨子午就敢大言不惭说三道四。这不是找抽吗?
自认为站在道义最高点上,登高一呼,必将应着云集。孔德昌一时之间信心满满。不过想要告到杨钊他必须做足功课,想要告杨钊不尊圣人,自然要有理有据才行。老男人这时可算得上是有道明君。那里会任由他去胡闹?
其实孔德昌如此做还有一个私心,年中的时候,泽水诗会本为优选遗才之事,结果被李岫和杨钊三拳两脚给打的稀烂,要挽回在皇帝的眷顾,他就必须展现出自身的才能。拿得出让皇帝回心转意的价值,在他看来,杨钊的这本新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闭上眼睛,孔德昌仔细回想着书中的内容。杨钊写的东西,虽然有些理论他不赞同,但是根据这些理论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值得仔细思索的。这么看来杨钊的才华确实超过了他所认识的任何一人。不过这并不能作为他放弃攻击杨钊的理由。
却不知杨钊这个时候,却扶着老娘,带着小玉环和雨桐,在渭水河边散步,一家人难得一个清闲日子。杨钊自然要带着他们出来散散心。
看着滔滔渭水,张氏十分感慨,自从杨钊八岁大变之后她就没有省心过。儿子突然聪明了,她很欣慰,甚至于很骄傲。但同时她也有着一份懊恼,因为她再也帮不上杨钊什么。看着自己的孩子忙里忙外,她想要帮一点,可是事实证明,十来年里,她帮的十有**都是帮倒忙。这让张氏心里欣慰之余,不得不感慨连番。却不知,杨钊早就不是那个有事没事习惯腻在她的怀里撒娇取宠的小娃娃了……
杨斌的事情让张氏终于明白了,不伸手也许就是对杨钊最大的帮助,这种心态很复杂,复杂到张氏心中五味杂陈。家产被人霸占一事,杨钊没有在她面前提过,重话更是半句都没有。一如既往的孝顺,让张氏不知道说什么好。
被关在马棚之内的杨斌,那凄惨样子,张氏不是没有看到,她心软,但终究没有跟杨钊提出放了杨斌。他知道杨钊能自己处理,对于差点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杨斌。张氏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心情郁结之下,张氏的病虽然向好的一方面发展,但终究还是没能完全治好。
经济一书完成以后,杨钊便开始等,等皇帝的态度,等那些儒家的人把事情闹起来。没有人闹,没有人争,书的影响就不大。大唐的通讯太落后,不炒作,想要将书的价值体现出来,也许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成。而杨钊所需要的恰恰是时间。没有足够的资本,他就不能在郑氏倒下的时候分上一杯羹,建立自身势力的机会更会遥遥无期。
做事要恰到好处,急功近利不单单对自身不好,还是老男人最为猜忌的,因此杨钊也只有等,只能等。
渭水滔滔,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