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陷世(远洋)-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一个大老爷们。出点力气。睡一觉,第二天又都有了。何必斤斤计较?管他是谁在负责项目,只要是基金会在牵头做这事,就是机构的项目。何必分得那么清?
    问题是余哥好像另有隐情。自己不说。以为别人也不知道。
    尹懋看不惯的是,余哥斤斤计较,不知道怜香惜玉。春燕和会计都拿了布匹,实在拿不动,也在拿,而他一个爷们儿,却先跑了。做错了,还不准别人说,说了还不高兴。尹懋说话方式不合适,可是他也是说急了。
    话说回来,尹懋的确没有坐这趟车,原因是要去看他弟弟,毕竟出来一次也不容易,刚好遇到这么些货,他更加坚定了要去看他弟弟的决心。
    货在车上,还有一大包书。
    书是这次去港岛接受别人馈赠的礼物,还有的是购买的,总之,很丰富的一大包,也交给余哥看管。因为余哥明确表态,不爱和芭比打交道,甚至包括和芭比有关的东西。
    余哥在半路下车,他开始说了中途下车的想法,刘小姐没有答应,考虑最多的还是那些布匹怎么办,这么多货,人却这么少,能有效利用的人更少了。
    余哥又申请,原因是他到了江城,又要返回老家,走冤枉路,太不划算。于是又申请,刘小姐这次答应了,考虑的原因是可以节省一些车费。因从余哥的家到江城,一个来回差不多也要一百多元,而这一百多元,如果节省下来,她就能另外安排了。
    果然,余哥在德志迷迷糊糊的时候,他说了句“再见,平安!”后,就消失了,德志仿佛还在做梦,等醒来,车已经走得很慢了,列车员开始给德志他们换车票,将车票给德志,德志将卧铺车的牌子交给列车员,为什么要这样做,肯定是为了避免有些乘客不自觉,顺手牵羊惯了,一时刹不住车,将卧铺车厢里的东西随便一顺,就是铁路局的损失,当然,列路局不会亏,谁丢了东西,负责的列车员就要负责赔偿。列车员再喊冤枉,也毫无用处。
    车终于到了车站,人们开始骚动起来,要下车,争先恐后,德志、安德烈是这支队伍里的男人,到了这个时候,就顾不得尊严和走路的姿势优美不优美了。
    下了车,大包小包的布料,德志和安德烈十分艰难地连拖带拉地往出站口走,好在有电梯上下,除了在平路上走得十分辛苦以外,其它地方,还算马虎,但是对于手指和胳膊,德志明显地感到有些疼痛酸麻。
    出站口,还要检票,德志拿出票,叼在嘴里,像那些农民工或者打货的小商贩,大包小包,实在没有多余的手来拿车票了。那工作人员很潇洒地让德志过去。
    过了出站口,德志就拿不动了,春燕出了个点子,就是先找个地方休息,把东西集中存放,有一个人坐那看着,这边也安排一个人看着,弟兄就负责转运,像蚂蚁搬家一样,将包包强拉硬拽送到那里。
    这个点子好,春燕首当其冲,说:“我去那里等,看守行李。”
    她先走了,剩下的只有会计和另一个同去的女牧师,也算是客人,总不能让客人去拖拉东西吧,这不像是主人该犯的错误吧。
    实际上,最花力气的当然要属安德烈和德志了,这些都是刘小姐所不知道的。芭比更不会对她大姨妈说。她们考虑最多的还是自己,不会为别人着想的。
    天还没完全亮,德志他们搬完了布匹,坐在那里等天亮,车站的人来来往往,没有春运和黄金周等节假日的人多,可人们总在忙碌,不知道在寻找什么。
    旁边就是餐厅,德志不感兴趣,因为他最清楚,在车站附近的餐馆所卖的东西,都偏贵,还不好吃。但是,这么多东西,寄存的话肯定不划算,走远了又不放心,只好决定在附近吃早餐,再贵也得吃。
    大家各自点了喜欢吃的,德志点的是热干面。
    春燕在这之前。到处转了转,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第一家餐馆好,于是就坐在那里,等饭上来,谁知半天都不来,再一看,没人做,德志大呼上当,怎么眼拙。选了这一家没有厨师的老板?
    发牢骚是正常的。他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又恢复正常,无论如何,看起来出门在外。被人看不起。认为是农民工的。都要自尊自爱自强,即便是农民工,也要努力活出农民工的尊严。不能自我糟蹋、自我打压。被人瞧不起,就等于丧失了签约的平等性,久而久之,农民工就成了社会弱者的代名词。
    那厨师终于出现了。
    他说:“刚才出去了,解决一点小问题。”
    他身上油乎乎的,一看,脖子粗、脑袋大,出门走路,仿佛找钱,左手总是像端着东西,右手总像是拿着铲子的,很明显,一定是资深厨师。
    他走出去,基本上不用名片,一看,就是哪个饭店里偷跑出来的厨子。他嘴巴里叼着一支烟,烟灰眼看快要掉下来,仿佛要给菜加点作料,他似乎和烟有了很深的关系,配合默契,他将嘴巴往潲水桶里一伸,那烟灰如天女散花一样,飘进了潲水桶,给有幸吃到潲水的猪,让猪长得更壮、更有品位。
    猪一般不抽烟,当然,如果抽烟能让猪更舒服地睡眠,那么猪一定会抽烟。最大的问题,就是猪没有手,只有猪脚,猪脚对猪来说,除了走路,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指望猪脚来夹香烟,恐怕还要想一想能否有可能性。
    出门在外,别看饭菜。仔细一想,啥都不敢吃了。德志看到这个,想到那么多的农民工,是怎样生活的呢?想得再多,在饥饿袭来的时候,就没办法抗拒了。
    厨师动作快,很快就准备了早餐,早餐再丰富,人的肚子只有那么大,再多装一点,都不能,对健康不利。
    吃完了饭,德志准备埋单,老板娘说钱已经付了,德志很纳闷,这是谁做好事呢?
    春燕最后一个吃完,她说:“多亏了女牧师,不是她,我们就要破费不少。”
    春燕很会算账,在来机构上班前,就以为到机构要做的事就是发放救灾粮,然后请她来记账,相当于过去大户人家的账房先生。
    她说了这话,倒是惊醒了梦中人,在港岛,什么都便宜,为什么在内地竟然还要贵一倍。这是什么原因?
    食品不用说,内地的所有食品都存在问题。港岛人聪明,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就在立法上下功夫,并且严格执行食品法,结果在港岛可以买到放心的食品。
    一到江城,德志就感到了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不是房子的高度,而是文化的厚度。
    去港岛一次,本来希望有好的进步,却没有进步,反而退步。那名女牧师,据说很活跃,在港岛的几天,全部用来外界交往上,游说四方,邀请港岛的教会和牧师向她所在的教会捐款,争取早点把新教堂给修建起来。
    她这次去,大部分的任务已经完成,和德志他们这个团队过去,是搭便车,钻了空子。一个人过去,是很困难的,必须要加入一个旅行团才行。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团,她没办法过去。她和齐老师虽都是牧师,可是两个人在港岛期间,没有见面,齐老师为了在内地办学,到处取经,找人,希望有人支持。那个松岗的女牧师,是为了将来的新教堂建设。目的不同,但都必须在到期后回来。如果想再去,就需要重新加入一个旅行团才行。德志他们是没戏了,但是松岗来的女牧师还有很多次机会。
    对这次女牧师悄悄地埋单,德志向其表示感谢,春燕说:“不用谢,不用谢,不是你们让出床位,她怎么会养得这样好的精神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德志说。
    “我说句公道话。”会计说,让德志吓一跳,她是很少主动说话的。

第228章 各找各妈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阅读、订阅并打赏。
    “这次活动没有安排好,遇到好事,大家都想沾,遇到坏事,大家都躲开了。像这是公家的布匹,应该办理托运,也要不了几个钱。不能让工作人员来拿,毕竟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搬运工。”
    松岗的牧师不耐烦,她早就知道了齐老师的为人,她的亲戚,肯定属于自私自利的那种类型的人。春燕、安德烈和德志都没有感觉,看看身边的人,德志还是感觉到金莲太厉害,早就算出这次去港岛,不会白白去玩,然后轻松返回,因为他们上次去,也带回了一些东西,她早就有了这个预算,所以借口二代身份证还没办下来,没有去。
    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有点苕,就是有点傻,干嘛要这样?用不着去讨好芭比,可是德志不知道当时哪根神经出了问题,要去帮她拿行李箱,一挨着她就出事,果然,紧张了好一阵子,后悔了一路,拿布匹也累得不想动。
    松岗的牧师要走了,她上了公汽,然后转车去她所在的城市,她家很有钱,老公是一个矿山老板。为了建新教堂,她节约每一分钱。
    因着是为公家拿布匹,应当要报销的士费,春燕就招手,停了一辆的士,安德烈和德志将布匹放上的士后备箱,然后四人上了车,春燕当仁不让,要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德志坐在后排的中间。因安德烈和会计都是大个子,坐在后排的中间,比较憋屈,那里拱得高高的,腿放上去,准感到难受,德志个子不高,肚子也不大,还能将就将就。至于以后“发福”了,可能就会遇到这个问题。
    春燕告诉了司机要去的地方。司机一听。说:“那个地方很近,不去。”
    “不去,怎么不早说,我们都上车了。东西也在车上了。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春燕霸王硬上弓,和司机干上了。
    “不要这样,我去。还不行吗?我是为你们考虑,打的划不来,住得远打的还行,住得近就不必要浪费钱。”司机告饶了。
    “行了。你在街上跑,不是闲着没事开着空车在街上转着玩吧?不还是为了钱?我们愿意坐你的车,一般人高兴都还来不及,你还不要,是不是嫌弃我们是外地人啊?”
    “不是,不是,我是为你们着想,现在都不富裕,能省就省。”司机说。
    “你这同志说话,简直好笑死了。我们拿这么多东西,累都累死了,宁愿让钱吃亏,也不愿让人吃亏,我们花钱,你赚钱,钱这东西,不是可以流通的吗?如果个个都是守财奴,你们还用得着在街上转吗?”春燕得理不饶人。
    司机遇到了狠角色,不再说话,德志说:“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没有什么好说的。”
    司机笑了,说:“我今天算是被人打了。”
    “你还真以为你是黄盖啊?黄盖也不会不喜欢钱吧?他也要领取朝廷俸禄,好养家糊口吧?黄盖打仗,也是为了家人,不是为了好玩吧?”春燕继续发射炮弹。
    司机不敢接招了,将车一拐,开始往他们的住处的方向走。
    因为齐老师的原因,总觉得以前住的地方有点邪门,竟然遭遇小偷光顾,顺走了电脑,还好,没有放现金在里面。要不然,也是在劫难逃。
    报警之后,没有下文,派出所对于入室盗窃的案件,基本上都是负责记录,不负责抓捕,太多了,抓不过来,除非小偷点子背,被抓后,交代了曾经做过的盗窃案,才有可能审问出小偷,到了小偷主动承认的案件的时候,失主的东西早已经易主,想要追回来,希望渺茫。
    齐老师就动了搬家的念头,于是四处查找,最后找到了一个地方,全部搬到了新的住处。
    这个地方,离长途汽车客运站和火车站都很近,比较方便。同事来自不同的县市,但是,江城是省会,算是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得到相应的资源,不至于到别处苦苦查找,却查不到。
    在搬家之前,曾将住房做了简单的装修,其中,工程最大的就是做了一个隔断。是将女生房间隔成为两个房间,其中一间,窗户比较多,就做了办公室。另一间,就是女生寝室。
    这个工程,是由宋波和余哥完成,他们负责购买建筑装修材料,负责安装,德志他们负责做小工,比如说,打磨墙壁,就是德志他们做。这些活儿比较花时间,不仔细做,就没有效果。
    装修完毕,省下了的钱,德志他们都看不到。在中午歇工的时候,余哥说:“走,吃饭去。”
    大家都纹丝不动,余哥又说:“走饭喽——”
    他这一吆喝,大家都明白过来,看这意思,是要他请客了?既然有人请客,白吃谁不吃?大家都下楼跟他去。
    实际情况是,刘小姐已经交代了,中午管大家吃饭,每人不超过十元,在这个前提下,余哥才说这话,余哥手里有钱,是从办公室借出来,用在装修办公室上面的,当然包括午餐费。
    可是,余哥认为这是特别授权,是刘小姐特别委托他来为大家解决吃饭问题的。恩典来自刘小姐,但是功劳归给余哥,余哥手里有了权力,就开始膨胀,没有把同事放在眼中,而是放在鼻孔中,感到有,就是看不到。
    大部分都听到了,可是,有两个人没有听到。那就是安德烈和可可。
    这两个人都是机构的工作人员,其中可可是安德烈的妻子。他俩没听到的原因是。余哥说的时候,可可不在现场,她去楼下拿东西了。安德烈在,但他没有听懂,余哥的话带着浓郁的家乡口音,很多年都无法改变过来,与其改变,不如改变自己。
    安德烈没听懂,能听懂的不在,他也不问。也没有人主动去说。结果,他俩都错过了免费的午餐,后来得知此事,个个都很懊恼。发牢骚说:“不学好普通话。就对不起自己的嘴巴。”
    安德烈是典型的吃货。就是花钱买东西吃,也不计后果,先要吃饱肚子再说。
    事后。安德烈一直留意余哥在说什么,从来不敢马虎,甚至连吵架,也要弄清楚余哥说的是什么话。
    这是错过一顿免费午餐的代价,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了。
    余哥得意洋洋的,总算尝到有权的滋味了,难怪有很多人到了这个程度,就会变得特别敏感,需要牢牢抓住权力不放,坐牢了座位不肯乾坤大挪移。
    看位子,就是看权力,看一个人,不要光看这人是否胖瘦黑白,而要看他屁股落在什么样的椅子上。看椅子,就比看什么都强。椅子是硬通货,总有人来抢,这个位子比什么都强,而不是只看坐在位子上的是些什么人。
    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就是这个道理,衙门还在,人已不在,这是悲哀。
    搬家之后,这个地方就热闹起来。房子很大,里面可以办公、住宿,芭比格外能,要住单间。刘小姐住一个房间,这是自古以来就是的。芭比没什么贡献,又是内地人,也要跟刘小姐学,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一个房间,是储藏室,也有窗户,一眼看过去,没有门帘,更没有门,看上去像是保姆住的房子。
    整个房间还挺大的,做工也精细,装修得不错,据说,这幢房子的主人是建筑设计规划师,很有钱,在东吴买了房子,就住在了东吴。
    但是,江城的房子,还不能总闲着,出租的话,多少有点收入,于是他也没有通过中介,而是在自己家的阳台窗户的大玻璃上,贴了广告,内容是:“此房出租,联系电话12345678901”,然后就没管它了,只到有一天,齐老师无意中走到这里,看到了电话号码,就和房东联系一下,顺利成交。
    德志想到过去的事,车就到了,从车上下来,打开后备箱盖子,将布匹拿了下来,春燕在给司机车钱,并且要司机开具发票。司机没有手写的发票,对春燕说了,春燕说:“没有手写的,可以用机打的。”
    司机说:“机器坏了。”
    “那你就手写一个吧。”春燕命令道,并且从包里拿出了收据本,在这种场合,只能写收据,否则,钱就白花了,春燕要埋单。
    德志和安德烈将布匹拖到了楼底下,然后等春燕过来打开铁门,她还在看司机写收据,让人等得不耐烦,大家把东西一放,就等着要回家。
    春燕终于结束了和司机的纠缠,司机开了收据后,汽车喇叭长鸣一声,迅速离开了,仿佛带着很大的怨气。
    春燕跑过来,开了门,德志、安德烈将布匹拖拉进去,然后上了电梯,电梯上行,到了门口,将东西放进了客厅。
    德志长舒一口气,简单收拾一下,将床收拾了一下,把常穿的衣服装进行李箱,再收拾了一下洗漱用品,尽量不留自己的任何的私人用品在办公室,免得瓜前李下,说不清楚。
    没事了,德志要赶火车,就离开了宿舍,边走边想,这个地方不是我的家,停留过多,对我不好,为了身体的健康,不要常年呆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下,好的环境能让病人好起来,坏的环境能让好人生出各式各样的病来。
    到了家,德志抱起儿子就亲,德志的妻子也上前来问长问短的,毕竟是出了内地,到了海外,咋说都还是到了和内地不同的地方了,传统习惯就是这样,没去的想去,去了的后悔。

第229章 家事如天
 
    新章节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砸票支持。
    德志把礼物给了他妻子,她见了很高兴,马上要试穿,穿上后扭来扭去的,在镜子前显摆,然后又问德志:“老公,漂亮吗?”
    德志低着头说:“漂亮!”
    “看都不看我一眼,还漂亮?你忽悠,接着忽悠。”她说。
    德志不知道东北人的语言会这么厉害,竟然将“忽悠”传遍全国。以前没这个词的。的确,德志没有看就下了结论,显然不够严肃,他装作欣赏的样子,坐看右看,说:“漂亮,真的漂亮。”
    “算了,算了,别说了,有心没肝的。生了孩子后,我的小肚子起来了,为了孩子,我已经花容失色了,再也不是少女,哪里可以吸引你们这帮子爷们?好了,谢谢老公,那么,你要老实交代,还买给谁衣服了?”
    “实不相瞒,我妈也有,还有我姐,说起来到海外了,哪里不带点纪念品的?你说呢?”
    “是的,你说的是,不过,我要先看看。”她说。
    “看看就看看,绝对没有给你买的贵。”
    “我知道,我先看看吧。”
    德志拉开包的拉链,给她,她拿出来一看,是绵绸的,说:“可以,买对了,老年人就需要又凉快有滑爽有吸汗的衣服,买对了。港岛的的衣服还是不一样呢。”
    “哪里哪里,有的还不是内地生产的。到了港岛,可以出口的,这些衣服是因为检查不合格的,不适合出口,但适合内地人穿的衣服,是以出口的标准做的,买回来,在家里穿还是可以的,我认为。老娘也喜欢衣服,买给她。算是一种安慰。”德志说。
    “我知道。你给你妈买,我没意见。”
    “不是你妈?”
    “是我婆婆,但不是我亲妈。”
    “嗯,也好。”
    “好什么?”
    “我妈是你婆婆。你妈是我丈母娘。都是长辈。应该喊‘妈’。也不掉价。”
    “你不喊我也不喊。”她说。
    德志从小不爱喊妈,他弟弟德刚喜欢喊妈,将德志一辈子没喊的。他都喊了的。喊得多不见得尽孝道,不喊的人不见得没有尽孝道。
    要看人怎样做的,不看人怎样做的。行为比言语更重要。人们更看重行为,不看重语言和内心,因内心看不到,语言就像风一样,无法捕捉。
    德志不好在他妻子多辩论什么,毕竟在家的时间短。结婚还在蜜月中,就离开家庭外出工作;然后是生孩子,孩子没有满月就离开了家,孩子在月子里没有照顾,婆婆天天做甜酒,现在她见了甜酒就想吐,可能吃伤了。
    结婚也没有什么好排场的场面,接近于裸婚,还是坐三轮车来的。因为当天堵车,车进不来,门口的街上全是摆摊的,城管都管不了,没办法,只有转了三轮车往里走。
    摆酒席也就是两三桌,也没什么客来,这些事,都成了德志的短处,也是把柄,将德志死死地捆住,想要挣扎开,十分困难。这条辫子被抓住,就等于一辈子都交代了。
    结婚不够排场,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总之,以后是要好好过日子,不存在有离婚的念头,要知道,夫妻的相互亏欠,不能拿离婚来解决来弥补,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有些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给婆婆送衣服,应当是由媳妇去好一点,如果是德志送,那没有一点意思。如果是给丈母娘的礼物,由德志送比较合适。这就是配合了。
    她不肯去,德志就不理她,扭捏了半天,她还是去了,嘴巴撅着,很不高兴的样子。德志心想,再倔强的小驴子,也要给你扳过来。
    回来后,他媳妇说:“高兴,高兴,她太高兴了,真的养了个好儿子。”
    “是吗?”
    德志心里吃了蜂蜜一般甜。她说:“你妈,我婆的衣服多得很,这是最好的,她高兴,我也高兴。“
    “我是做给我儿子看的,我孝顺,我的儿子将来也孝顺;我送东西给我妈,由媳妇来送,将来我的儿子也会送东西给你,由他媳妇来送。这是一代传一代。”
    “你真会耍贫嘴。有这工夫,就赚了不少钱了。”她说。
    “你真有意思,我要是富翁,我会娶你吗?”
    “你别拿话噎我,我也不怕你。你是穷光蛋,我喜欢,就会嫁给你;你是富翁,我不喜欢,你花再多钱我也不稀罕,也不会嫁给你。”她说。
    “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还不如找个穷鬼踏实。”
    “这话你说错了,别给自己没钱找理由了。穷鬼也不见得都争气,都忠实老婆,穷鬼也有沾花惹草的,不见得个个都是好鸟。”她说。
    德志和他媳妇年龄差不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清楚,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心就像天上的云,说变就变,而且变得不知道形状,也不知道规律,不知道下一刻那云会飘向哪里,下一刻,那人心会移到哪里。
    德志在家呆的时间不长,很快就到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起到江城集中。
    在开会前,刘小姐先问了问大家在家里过得怎么样,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春燕和金莲毫不退让和妥协,抢话说,说得口吐白沫,女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不太注意了,说话和行为,都有了让人生厌的地方,自己不觉得,别人感觉到很明显,越是这样,越喜欢表现,生怕被埋没了,忽略了她的存在。
    刘小姐不制止,相反认为这是民主的表现,认为大家都信赖她。肯在她面前说真话、实话,积极主动,相互影响,相互促动,让大家都赶紧进入工作状态中来。作为港岛人,没在内地长大,不太懂内地的文化和习俗,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善于表演。明明想要。却说不要。明明喜欢,却说不。
    总之,反话正说,正话反说。比比皆是。让刘小姐来作答内地的语文试卷。能及格就算内地人,不及格,就算正常人。
    大家都认为正常的。往往很危险,大家都去追求的,往往很难得,真理不在大多数手里,只在少数人手里,有时候凑热闹的事别干,跟风上的人不要交往,要做一个有立场、有看法、有原则的人才好。
    最后刘小姐说:“大家都过了一个丰富的假期,不错,不错。”
    自从在火车站分开之后,芭比去找她朋友,情况不详,像她这个年龄的女生,应该找朋友了,再过几年,就是泡在水里太久的鱼饵,不香,也不好看,没有大鱼上钩的。
    青春容易过,转眼已白发。
    的确,芭比再不找,就不好找,即便找,也找不到合适的。好的不会等她,总有女生天生丽质,且天生智慧,早就下手了,等到最后,差不多都是药渣了,谁爱要谁要。
    即便是药渣,芭比好像也没福气来享用,可怜可叹可悲的小女生,花钱再脸上,脚上,上面装修花大价钱,如果钱再充裕点,她敢飞到韩国去整容。
    脚上也舍得投资,一双小小的鞋,一双的价钱是德志穿的鞋子的好几倍。
    至于中间穿的衣裳,更不用提,她上网,天天必须要看看网上的衣裳,自从喜欢上了网购,那手机和电脑,必有chayexschayexs。收藏夹专门chayexschayexs。收藏了这些东东,有时间就去点击看看有什么新东西没有,时髦的,好看的,别致的,都要买。买了来不及穿的,塞满了一柜子,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办个超市,专门用来卖衣服和鞋子。
    至于尹懋,他去了他弟弟那里。他弟弟在开箱包厂,专门生产包包和行李箱。当然,也生产一些来料加工的东东。他走的时候,他弟弟给了他一个包包,红色的,德志看了,不顺眼,不过,没有明说,只是笑了笑,他觉得很好,炫耀说:“这是好的包包,出口的,国内买不到。”
    他不炫耀还好,一炫耀,德志就想吐。大老爷们也太色了吧,那么鲜艳的红色,准备造反啊!只有红军才配用红色,你也敢用?就跟帝王的专用色是黄色一样,不懂的人,瞎用,在房子上、衣服上、鞋子上,甚至内裤上,都用各种各样的红色,那也太丢人吧。
    德志算准了,他的包包只是新鲜半年,最多半年,半年过后,包包一定会失踪,或者送人,在内地,还是要讲一些习惯和风俗的。
    这个颜色的包包的事,德志就不多说了,自然有人说,德志说,就会得罪人,不说,他还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为了不想出力拿布匹,就找各种理由不回来,能躲则躲,躲过了初一,还要躲十五。
    没把德志给累死,刘小姐的安排,可谓太好了。应该在上班前夕去港岛,港岛回来,马上上班,看谁还敢?问题就出在这里,那芭比早就有了去找朋友玩的打算,因此,刘小姐为了照顾她,就安排了从港岛回来可以休假,芭比高兴了,德志、安德烈却悲催了。
    刘小姐说大家过了愉快的假期,很好,这是指少数人的。没去港岛的,想金莲,她故意不去,算准了要拿重东西回来,她是瘸子,不可能拿得动,干脆借故在办二代身份证,就没有去。
    她不去,刘小姐就让她去项目点上班,这个很搞笑,她一个女人,去项目点上什么班?钱没钱,走路不能走,能干什么呢?在说,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去了又回来,车费就好几百。
    至于去了没去,谁也不知道。反正报销的票据弄了来,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地的票。有了票,就得给人家报销,谁让你这样安排呢?

第230章 绝对权力
 
    第230章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砸票、订阅、打赏和chayexschayexs。收藏。
    在报销这件事上,对金莲显然是格外开恩的,不会斤斤计较,刘小姐显然是区别对待的。对于春燕,她则非常严苛,这是从哪里来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