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的江东省宣传部部长林启南也招呼着:

“要不晚上一起坐坐,我们也好多多请益,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林启南是孙伟阳提拔起来的人,也算是和他一条线上的人。

杨伟山含笑摇摇头,“老喽,脑筋不好使。晚上继续作我的寒窗书生,研究点东西,不然到时候怎么做课题啊。你们去,你们去。”

陆政东和林启南都笑:

“杨部长太谦虚吧。”

前几天林启南就约陆政东出去吃饭。

在党校出去吃饭还是允许的,事实上党校周围也和很多学校一样,有不少吃饭的地方,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回校即可。

但刚刚开学,陆政东觉得还是在党校招待所用餐为好,所以没答应。

今天是周末,倒也用不着推辞,因为他们就跟住校生一样,周一至周五必须在学校,周末家在京城的可以回家。

周末家在京城的可以回家。而其他家不在京城的,也可以回工作所在地处理一些事务,只要上课前必须赶回就行。

三个人正说着话,看到同班的党支部书记杨立明正和匆匆而来的秘书低声谈论着什么。

杨立明是云雾市市长,新晋的直辖市,实际上作为新晋的直辖市,眼下的地位很不高,不但无法和传统的三大直辖市的市长相提并论,就是和很多普通省份的省长相比,也排在后面,但在这一期省部班,他是唯一的正部级,独一份,这个支部书记也就责无旁贷了。

而其他不少都是候补委员,所以陆政东在这里还是属于小字辈。

杨立明看到他俩过来,也就笑着点点头,陆政东和林启南都同他握手聊了两句,走地远了,林启南回头看了杨立明的秘书几眼,微笑道:“看来当正职也真是不好当啊。”

陆政东笑笑,没有说话,没有万不得已的急事,一般秘书不会进到里面来的,而这样的急事多半都是急迫的坏事,所以林启南才会有这么一说。

大家都各自找各自的车,进修班的外地干部,大多暂时调用驻京办用车,陆政东虽然自己有车,但为了不显得独行特立,也就没有用自己的车,也是用的驻京办的。

一辆黑色奥迪就是安新驻京办配备的车辆,估计也就是驻京办主任地专用车,司机实际上和驻京办主任的私人司机一般无异。

驻京办的司机小李在他学习期间,就负责周末接送,成了他的专职司机,虽然陆政东交代过,用车会给他打电话,但奥迪却是每天都等着,到了晚上确定他没有需要,小李才会将车开走,也是因为驻京办距党校有些远,他临时用车的话,可不知道要等多少时间。

奥迪车里的人跑下来帮陆政东和林启南拉开车门,陆政东才发现今天开车的不是小高,而是驻京办主任杨刚,杨刚四十出头,戴眼镜斯斯文文的,这个位子交际能力是一方面,个人形象也很重要,首先第一印象就要给人好感,杨刚无疑就是这样地人,微笑着拉开车门,“陆书记,于部长,请上车。”

陆政东给小李打电话,说过今天晚上用车,提了提林启南,想来杨刚是得到了小李地汇报。

陆政东和林启南上了车,杨刚小跑坐上驾驶位,一边打火一边回头笑道:“周末了,听说陆书记不回安新,本来是想请陆书记再劳累劳累,去驻京办指导一下我们的工作,顺便对付一顿工作餐,没想到书记和林部长有事情谈,看我,就知道瞎忙活。”

陆政东笑笑:

“是应该看看同志们,明天吧。”

杨刚忙不迭点头。

陆政东和林启南来到全聚德,杨刚了解这些高官地习惯,喜欢吃一些舒服的家常菜,陆政东说来全聚德地时候他没有半点吃惊。陆政东和林启南叫他上去一起吃的时候,杨刚忙说有点急事,要先去办,晚点再开车来接他们。等陆政东和林启南上了楼。他却是将车停在了旁边饭店门前,进去凑合着对付了一口,就跑出来坐回奥迪车上继续等两位领导。

全聚德烤鸭。虽然香甜,但吃多了就会发腻,陆政东和林启南只要了半只烤鸭,另外要了酸辣瓜条等几盘小菜,政东也不大喜欢,觉得太过油腻。

林启南话不多,但对于江南的政经形势,他却常常有点睛之语。陆政东只是默默听着,并不怎么讲话,林启南也是江南一颗袅袅升起地政治新星,江南唐系力量中,力推他进入省委常委的也不在少数。他也算是江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严立志竞争副书记的一个潜在竞争对手,是江东省委孙伟阳书记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而孙伟阳和他的关系,想来林启南是知道了一些,如果能获得自己地支持。在和严立志的竞争中,林启南就会添加一枚重量级砝码。

陆政东很明白这一点,他也在默默观察着林启南这个人,不但观察他的能力,也希望观察下他对自己的看法,想通过他知道,在没同自己接触过的新生力量眼里,到底是怎么看自己地。

但很明显,两人还算投机的谈话中。林启南和陆政东都在刻意隐瞒自己真正的想法。但好在来日方长。

将林启南送回了党校招待所。陆政东却是提议去安新驻京办看一看,杨刚忙打电话通知驻京办人员。

陆政东笑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就是随便看一看。”

安新驻京办也还有点规模,一楼有餐厅,对外营业,有安新特色菜,尤其是鱼,很多是安新特产,别处很难吃到,但价格昂贵,顾客不多,餐厅地主要用途还是招待京官以及接待安新来京的官员。

陆政东和杨刚赶到驻京办的时候,餐厅还没有歇业,在杨刚以及餐厅经理陪同下,陆政东在里面转了转,又去楼上参观了一下驻京办的办公条件,其实陆政东是不赞成保留驻京办的,不但每年需要大量的财政拨款,驻京办地工作特色也使得它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督。不过很多事,却是急不得的。

参观过驻京办,陆政东谢绝了杨刚开车相送的建议,打车去姨妈家。

雪玉依然不在京城,陆政东回到家也是一个人,本来打算周末去品宣那里,但他的那个表弟梁光亮处理了个女朋友,这周要带回家,听说是个普通家庭的子女,家里不太赞同,梁光亮让他也去到时候也好帮着说说话。

陆政东对梁光亮的父母也比较了解,本来他们两人的工作单位也不够好,在外公一家就说不上什么话,虽然他母亲也说不上话,可是现在他已经是贵为副部级的干部,母凭子贵,所以他们也就把希望寄托在梁光亮身上,希望他多少能有一些出息,可梁光亮却是根本就不按他们的想法走,让他们也拿梁光亮没办法,好在还有梁光亮的哥哥,他们也就由着他了,可即便是没有出息,至少也得有个拿得出手的儿媳妇。

陆政东能够理解梁光亮父母的心情,但并不赞同他们的作法,男女的事情关键是要相互间合得来,如果硬是要找一个梁光亮不喜欢的,梁光亮一辈子不幸福,要那面子又有何用?

所以他对于梁光亮找普通家庭的女朋友倒是没有任何意见,也就像帮着说说话,毕竟现在他在梁光亮父母面前说得上话。

陆政东到的时候,梁光亮带着女朋友在他家楼下等着他了,挺漂亮,但打扮……陆政东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总之是不太正式。

陆政东就皱起了眉头,第一次见家长,怎么能打扮的这般随便?

梁光亮看到了陆政东的神色,暗暗埋怨女朋友杨娟,叫她换身庄重点的衣服,她就是不肯。梁光亮和杨娟谈恋爱有一段时间了,但却总觉得两人之间的关系怪怪的。

杨娟在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和他一样也是喜欢无拘无束的那种,衣服怎么惬意就怎么穿,要是在单位上感觉不舒服了,马上就会辞职走人。

但梁光亮觉得这一点挺对他的胃口,他就是在家里拘束怕了,很是向往这样的生活,所以倒是特别的上心,就更不敢把家里的情况全部透底了。

而更让梁光亮有些郁闷的是,杨娟看似洒脱,不过在恋爱的态度上还是很严肃的,似乎有种怕正式确定关系,乃至结婚的感觉,两个人也就是牵牵手,看看话剧,也就是牵了牵手,连亲吻都没有过,恋爱是讲究缘分的,都按部就班一步步来,那也太没情调了,这样不愠不火的,那猴年马月是个头?

但他偏偏又喜欢这样子的,是以一直追问杨娟,什么时候能带她一起见见他的家长,杨娟一直要他等,说要找个合适的机会,不然他们俩的事儿肯定吹。

这好不容易才答应了,可真要这样子就上去,估计他父母那里是肯定过不了关的,于是说道:“这是我表哥,在政府部门上班,呵呵,干得还不错,已经到副部了。”

陆政东看到梁光亮那患得患失的样子,心里也不禁想,这世界还是一物降一物,他的姨夫姨妈就想把梁光亮也打造出来,但梁光亮却总是不上套,可在这个杨娟面前,梁光亮却是被吃得死死的……

杨娟一听不禁笑道:

“户部?那就是中组部工作了?嗯,那挺不错的,我是挺佩服在政府工作的人,但是这西装笔挺的,就知道那里是规矩森严,让我去那样的部门上班,我估计一天也呆不了。”

陆政东也没想到梁光亮的女朋友还是挺有幽默感的,笑了笑:“这和人的性格有关吧,不过不光是在政府部门才穿得西装笔挺的,就是在企业里,有正是会议或者重要的社交活动,男女都会着正装吧。”

陆政东说着又是一笑:

“你看看APEC会议,那穿着就很随意,所以那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呵呵,杨小姐你今天可是要参加正式会见啊……”

这是面见长辈,不管是喜欢无拘无束还是什么,在这样的时候,基本的理解还是要有的。

陆政东也是把话头提起,让梁光亮也好趁机和杨娟好好说说,不然这样进去,肯定是过了他父母的关的。

第164章

陆政东看了两人一眼,继续道: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过二人世界,不过如果能够把双方家里的长辈关系处理好,那二人世界才会过得有滋有味是不是?”

梁光亮听到杨娟把他所说的“副部”理解为“户部”,似乎又想解释,又有些不想解释,听得陆政东如此委婉的提醒,也便说道:“要不我们去逛逛商场,买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毕竟是去见长辈嘛。”

梁光亮有些小心翼翼的劝说着杨娟,看了看陆政东,有些尴尬。

陆政东看梁光亮那患得患失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听说梁光亮也被逼着去相了不少次亲,看来那样的类型和梁光亮喜欢的是完全不对路。

而这个杨娟这个样子,恐怕梁光亮父母也会既不中意,这可难办了,看梁光亮那样子,也知道这姑娘背景普普通通。

杨娟看了看身上的衣服,估计自己也觉得似乎太过休闲了一些,想了一下便点点头。

又笑着说:“看来在政府机关上班就是不一样,就是劝人也让人很舒服。”

梁光亮赶紧在边上道:

“走吧,走吧,去商场。”

虽然陆政东觉得杨娟的性格有些不喜欢受约束。但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喜好帮梁光亮挑美女朋友。而且看人从来就不应该以偏概全。

三个人去逛了一圈商场,梁光亮是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

他这个大表哥是何等人物?那是市委书记啊,居然能够给他这么大的面子……

等到两人买好衣服后,陆政东看看时间还早,又有些口渴,便提议去下面的休息区喝点茶再回去。

坐下后,陆政东就问起了杨娟的工作,毕业学校等等情况。杨娟不由就笑道:“你在中组部工作,看来是养成习惯了,不知不觉就会了解别人的情况。”

陆政东笑了笑道:

“我可没说我在中组部工作,是你说的,我在安新工作,不过人事上的事情呢,多少管一点,估计是有点职业习惯吧。”

陆政东说得风轻云淡,但渐渐的,杨娟却感到有些不自在起来。虽然梁光亮这个表哥年纪轻轻。但气度沉稳。不知不觉就给人带来一种压力。

三个人正说着话,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

“陆局长?”

声音显得有些迟疑。

陆政东回头一看,没想到却是遇到熟人了,是他原来在体改委经济运行局工作时的下属宋明思。

“这是我爱人,这是我常给你提起的让给我们房子结婚的陆局长,不……是陆书记了。”

陆政东一边招呼着两人坐下,一边说道:

“怎么样?看样子你们两个是修成正果了,只是当时走得匆忙,你们的喜酒我是没能喝上……现在在发展委上班?”

“没有,我去了信息产业部,陆书记这是到京城开会?”

陆政东笑笑:

“来学习的,也就是周末有空出来透透气。怎么样?看样子在信息产业部干得不错吧。”

陆政东看宋明思的表情就看得出来,估计宋明思在信息产业部还是挺受重用的。

宋明思笑笑:

“也就那样吧,还是跟着陆书记干带劲,现在的安新信息产业是发展得最快的城市,特别是在互联网在谷底的时候,安新还有那么大的动作,更是远见卓识。”

陆政东一笑,没有说什么,如果换在去年这个时候他也许会动员宋明思去安新,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也不知道在安新能呆多久,何况宋明思小孩应该还很小,也不一定愿意去。

杨娟心就渐渐沉了下去。眼前的这位官员他倒是认识,是信息产业部的一位官员,曾经到他们公司来过,公司的老总都是毕恭毕敬。

但现在这位大处长面对这个“表哥”却也是毕恭毕敬。其小心翼翼的奉承谁都看得出来。就算对梁光亮。也有那么几分讨好的意思,两口子忙着给大家倒好像是个小二一般。

想到这里不由又看了眼梁光亮,见梁光亮丝毫没有任何压力的样子,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陆政东喝着茶水,其实也看到了梁光亮和杨娟的表情。

梁光亮这样藏藏掖掖的,可终究是要面对的,梁光亮不但要面对杨娟,还是面对家里,就眼前的情况看,姨夫姨妈是断然不会同意的。除非杨娟很优秀,可偏偏杨娟的性格……自己看着都够呛,何谈梁光亮的父母?

所以这火候根本都没到啊,梁光亮就性急着往家里领,这会适得其反……

坐了一会,宋明思两口子就客气的离开了。

梁光亮趁着杨娟去洗手间的时候问道:

“表哥,你是不是对他印象不是太好?”

陆政东笑道:“我印象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不喜欢他。不过我觉得你现在就让杨娟上你家里,时机不成熟。”

梁光亮也挠挠头道:

“是啊,可老实这样拖着也不是个事情。”

陆政东想了想道:

“这样,我给你父母打电话,今天就先不上你家了,你得一边一边的做做工作,如果你真是喜欢杨娟喜欢得不得了,那就逐步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她,这样比到时候她什么都不知道,突然面对要好得多。”

陆政东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出口,如果杨娟真不想进入这样的家庭,那恐怕两人也是属于有缘无分了。

“做通了杨娟的工作,再做你父母的工作,这样你也有了一个支持者和后盾,像这样莽莽撞撞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就算你爱他爱得死去活来的,不这样做,到时候收拾起来也要麻烦得多。”

梁光亮叹口气。“我爸我妈不会喜欢她的。”

陆政东道:“那你呢。你为什么喜欢她?”

“喜欢一个人哪有什么理由?”

梁光亮摇了摇头:

“反正看到她我心里就觉得很舒服,要是一天没见着她,就会想她,就有些魂不守舍。”

陆政东不禁微微一笑,看来梁光亮是到了荷尔蒙尽情飞扬的时候,完全是陷进去了,别人说女人对爱情往往是盲目的,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几乎为零。而现在梁光亮也差不多是这个状态了。

陆政东想了想道:

“既然你明明知道家里会反对,那就更应该慎重。”

梁光亮有些迷茫:

“慎重有用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父母那固执劲,我这样做,也就算是给他们招呼一声了,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我反正是不会放弃的。在结婚这个问题上我一定要自己做主,那可是我一辈子的事情。”

陆政东心里微微一喟,其实他觉得她这个小表弟还真是有些可怜。

陆政东轻轻拍拍她的肩头道:

“不用怕。如果你真喜欢杨娟。我会帮你。不过你再和杨娟处处。多接触接触。看看到底是不是真喜欢她,同时也要看看她是不是真喜欢你,毕竟就算你不顾父母的反对,你们两个人的事情也要先处理好……”

梁光亮一听就笑了起来,嘿嘿道:

“我就知道表哥最好了,说起来我的表哥表姐也不少,可真正善解人意的也就只有你了……”

陆政东说服了梁光亮不能自己先乱了阵脚,然后才又给他父母打电话。

其实陆政东觉得梁光亮这样或许在别人眼里是没出息,但陆政东却是有不同的看法,花有千样红,人也有百样的活法,只要自己的内心觉得这样的活法舒服,那就成……

※※※

来党校学习。陆政东觉的正是时候。现在省部级的调整正如火如荼自己可暂时作壁上观。从局外。更容易看出一些东西。

但他结束了一天地课程学习。洗了澡。陆政东刚刚爬上床准备休息。电话就响了起来。却没想到会接到小舅的电话。

“想没想挪挪?”

小舅第一句话就是:

“这次的党校学习是个契机。结束后可以在部委挂挂。稳一稳。明年争取去出去。”

和陆政东讲话。云江民不大拐弯抹角。但有些话还是不能明说。陆政东却听得出来。想来这是其他地方和小舅沟通了。小舅的意见倾向于他动一动。

陆政东也觉得自己应该动一动了,安新已经是完全走上了正轨,再继续下去也就是执行,现在离开黄海是最好地选择。

毕竟明年的副部级大调整是集体性的,那样更不显眼。

等明年去西部,回西河的机会估计不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重视西部的发展。西部身份的政治地位逐渐提升。而且西部身份相对政治环境比较稳定。而且他从发达地区到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也说得过去,在西部发展确实是很稳妥的选择。

至于云系力量。想来自己在安新的表现已经交上了一个不错的答卷。自己也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第165章

陆政东对于离开安新也很是有些不舍,安新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会汗水,就像是他艺术家最为满意的作品一般。

但在不舍,他也不能再安新呆一辈子,现在的趋势是主官不可能在一地呆的时间太长了,因为呆得太久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安新市委书记不过是小小的驿站,谁在那位置上也不可能呆太久。

现在安新如此景象,离开安新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他党校学习还要几个月才结束,但既然作出了决定,这件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天陆政东下了课,尤金忠已经在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见到陆政东,安俊义和尤金忠出来忙迎了上去。陆政东和身边的林启南笑着说了两句。随即和安俊义和尤金忠上了奥迪。

三个人到了外面,陆政东问起了两人要办的事情,两人一一作了汇报。陆政东又问起了安新的情况。?

“别的倒没什么。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一阵风,关于书记党校学习结束后的去留问题,市里现在是……”

安新现在流传着两个传闻,一个是与市长罗浮黎有关的传闻,一个是与陆书记有关的传闻。传闻不知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总之传闻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

传闻的内容之一是说陆政东即将要调离安新了,可能要荣升为某省常务副省长,其二是罗浮黎最终获得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信任与支持,将要取代陆政东成为安新市委书记。

可以说这两个传闻都与陆政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说有直接关系是因为传说安新的工作将会有较大的变动。

很多时候在党校学习结束后就调任他地,这不是没有先例,何况陆政东在安新干得确实很不错,出色的完成了当初中央让他到安新来的任务,因此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对于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机关工作是单调,枯燥乏味的。

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点卯上班,应卯下班,做着一些程式化的工作,虽然也忙,但真是无聊透顶。他们渴望着能有一些小道消息,绯闻秩事来调节和丰富自已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大家就对这两条传闻很感兴趣,兴致盎然。

领导干部们虽然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今天这里开会作报告,明天那里视察调研,白天辛苦工作,晚上还要应酬交际,整天忙得连轴转,可是他们也和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十分关心陆政东的去留升降问题。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陆政东的职务变动对于他们来说或者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又或者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这样的传闻一出来就传得越来越广了,办公室里,走廊里,甚至是卫生间里都有人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家苦心孤诣,一门心思的想要验证传闻的真实可靠性,迫不及待的打听事情的最新进展情况。当然这些讨论都刻意避开了相关领导。

但传闻已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市直机关单位里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了。

一般干部虽然对传闻很感兴趣,却并不敢贸然来向陆政东探听消息,求证传闻的真实性,只有像他能旁敲侧击,婉转的试探着,看看这事有几成是真的。

而陆书记远在京城学习,市里主要的领导们其实都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尤金忠也就把他拉来了,当然主要原因是他也不知道这股风因何而来,是不是有人别有用心,或者是为了试探各方的反应而放出的探空气球,这样的事情又不好在电话里讲,也想当面把这些情况给陆书记汇报汇报,该如何做,还需要陆书记进一步示下。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应该不会完全是空穴来风,毕竟陆书记在安新也已经几年了,既然是重点培养对象,肯定就需要在不同的部门更多的历练,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安俊义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帮不上任何忙,只能是静静的等待事情的结果,在心里暗暗为陆书记鼓劲加油,默默祈祷。更重要的是,在事情没有明朗化之前,自已要保持缄默,不向任何人透露出自已的情感倾向,至少在表面上不让任何人看出是什么,这可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许多人就是没有把握好这一原则,最后弄得自食其果,后悔莫及。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小国永远只是大国手里的棋子;在政治生活中,小人物永远是大人物手里的棋子。小人物的政治命运永远操控在大人物的手中。这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陆书记肯定不想在这个时候卷入其中,基于以上的处世原则,陆书记在这样的事情上不轻易表态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事实上,安俊义觉得这方面还多亏了陆政东有意无意间的点拨和教导。

但作为一个大型城市的市委书记要动,肯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陆政东的职务变动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像他们这样和陆政东走得近的人,从理论上来说,如果陆政东真的调动了,罗浮黎真的上去了,算是有得有失,有失,就是陆政东这颗大树走了,他们可没地方乘凉了,今后得要靠自己了。

有得么他们也很有可能进一步,俩人尽管竭力按捺住自已激动的心情,但心里还是充满了若有若无的期待和渴盼,兴奋莫名。这倒并不是说他们俩人心理阴暗,有政治野心,但从政的人想追求进步也是人之常情。这就好像炒股的人希望自已的股票大涨,经商的人希望自已财富雪球越滚越大,读书的学生都希望自已能早日拿到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证书,早日修成正果一样,每一类人群都会有自已的追求和目标。得陇望蜀,永不满足。

陆政东慢悠悠的抽了几口烟,见安、唐二人仍然恭敬的望着自已,等着自已说话,就笑着说:“那些编小道消息的人也真是神,可这没影的事情也说得跟真的似的,而且居然还传开了,还真是的,他们说我马上就要调走,可是这样的消息连我这个当事人自已也是第一次听说,真是奇怪了,我只能告诉你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领导跟我谈过话。”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你们两个估计要不了多久也会轮流到地厅班学习的,大家都是属于佼佼者,到时候你就知道压力有多大,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考虑这些问题,而且组织上进行人事调整是从全局出发,经过综合考虑,统筹协调的,这也是工作需要。这样的事情还是顺其自然的好,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吧。”

陆政东说完微微一笑,安、唐二人也马上跟着笑了起来,只是笑得有些夸张。

陆政东的话半真半假,有关自已工作调动的传闻到现在为止完全属于空穴来风,捕风捉影。

不过陆政东倒确实是从其他渠道听到西部西源省的班子的一下信息,说是中央领导认为该省书记工作作风趋于保守,而且书记省长二人在工作思路上有着很大的分歧,两个人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已经对正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正在考虑把两人调开。

据说上面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把书记刘澄宇上调中央,由省长暂时兼任书记省长党政一肩挑,稍晚一些时候再配备一位新任省长。

西源省省长詹成玉才五十四岁,距离部级干部六十五岁退休还有将近十年,对于一个中高级领导干部来说,这正是奋发有为,拼搏进取的黄金年华,自然是雄心勃勃,踌躇满志,不想错过任何一次机会。有人说詹成玉在中央领导面前立下了军令状,近几年担任省长熟悉了解了经济工作,逐步进入了角色,如果再给自已几年时间,自已一定能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努力奋斗,使西源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二种方案是书记暂时不动,调任一位常务副省长,过渡一下担任省长,将省长调走。

西源省的书记年纪已经不小了,政治生命已是屈指可数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省委书记绝对是一方诸侯,地方大员,位高权重,肯定也不想就这样被人逼走,将来还有可能在政治道路上再上一个台阶,进入人大或者政协干一段时间再退休。

虽然陆政东的第一选择不是去西源,但是陆政东要说对去西源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是假的,毕竟如果能够从常务副省长到省长这也同样是诱惑,虽然副省级干部与正省级干部仅半级之差,可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到了正部级,那才真正算得上搞政治,而从副部到正部这一步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何况眼下他还是很年轻,肯定还需要过渡一下。

这两种说法其实也就是一个结论:两人都不想离开该省。

两个人都是具有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